-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强化从专业角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在研究生教育中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2],要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3]。医学研究生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阶群体,是培养“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新内涵医学生的重要对象,是新时代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青年力量和重要后备军,肩负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任,需要对医学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优化提升。
-
一、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内涵意蕴
-
对于如何界定专业思政,李春旺等[4] 认为,专业思政是一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丁晓东[5] 认为,专业思政是高校结合专业教育与专业特质开展的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李彦冰[6] 认为,专业思政是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的一种突出强调。概言之,其共同之处在于专业思政指向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统一和共进,那么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可以定义为: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协同,是一种具备医学研究生特点、医学专业特质、医学学科特征、医学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服务。这种具备思政性和专业性的双重性建设,是“思政”与 “专业”的共构共赢。
-
(一) “思政”是方向之舵
-
“思政”牵动和指引“专业”,为其指明建设方向和价值取向,即“思政”是“专业”的重要目标,“专业”需要锚定“思政”。为此,要改变以往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轻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的现象,对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再造,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既保证专业能力的提升,又防止政治方向偏差,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和为人民服务宗旨,通过医学专业价值育人的内生, “思政”对“专业”的引领、“思政”与“专业”的协同,实现思政教育对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赋能和助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思想素质过硬和专业素质合格的高水平医务人员。由此可以得出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教育模式,在理念上是包含思政教育的医学专业特色建设和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的价值育人建设,在内容上是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工作和专业相关建设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共同构成,在主体上则要求学校党委、行政、教学、科研、学工、后勤及师生共同参与,在运行上需要保障机制、人才培养、学术科研、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教师队伍及教育教学评价等协同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生态性的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
(二) “专业”是结合要点
-
“专业”凝练和支撑“思政”,为其提供受众对象、活动场域和教育资源,即“专业”是“思政”的重要基础,“思政”需要结合“专业”。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下的自然、人、社会的统一,是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其内嵌的对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尊严的深度关切和不懈护佑等。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既是思政教育的难点和堵点,如其技术理性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排斥”,但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如救死扶伤、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识可以规导技术理性,又成为思政教育得以提升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独特优势,也是深度教学和主题教学的重要凭借。故一方面要挖掘和梳理医学研究生专业要素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提炼总结思政元素,为专业教育打上思政底色;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医学专业特点和医疗行业热点,将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转化为思政教育特色化,使其具备医学专业之维。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特殊性,才能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建设中做到既遵循统一精神和要求,又分类推进和精准施教,做到分类不分化、分科不分家,实现主流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
(三)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建设的注意事项
-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是为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健康发展构建的思政教育模式。首先,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不是专业教育的思政化和去专业化,其不能消解专业教育的专业价值和干扰专业教育的正常进行,而应在尊重医学专业属性的前提下,在专业教育顺利开展的过程中,对以往实践中的价值乱象进行纠偏和导正,从而筑牢价值底线,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的结合。专业教育建设好、专业课程讲授好、专业人才培养好,本身就是成功的思政教育。其次,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合力,思政课程等思政教育重在“显”,要旗帜鲜明和理直气壮讲政治;专业教育发挥价值育人重在“隐”,以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之效果。再次,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不是思政教育或专业教育的独角戏,而是群演剧和协奏曲,是二者的交融、互助和协同;也不只是教学层面的考量,而是多部门、多角色、多主体的共同参与。最后,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不能仅满足于各种赛事活动和案例挖掘,也不能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性效果,导致“表面化”功夫过多和形式主义的应付了事,而是要将教书育人理念真正且长期贯彻到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日常工作中。
-
二、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出场逻辑
-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其主体内容即是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者的建设发展及互动关系状况,是制约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构建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建设,且围绕共同育人宗旨同向同行的教育模式,以践行“立德树人”,适应新时代医学人才教育,改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优化现有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
-
(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高校的灵魂和使命,也是新时代人才教育的必然要求。医学研究生是“立德树人”关照的重要对象,即“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要求医学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旗帜,强化医学研究生的精神品质、伦理情怀、宗旨理念和责任担当,要从国家、民族和时代发展大局出发构建医学研究生教育,要特别注意教学实践的思想导向、话语风向、发力靶向,要突出“人本”理念,形成有利于医学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由于医学院校以专业来划分和塑造人才的现实,“立德树人”实际上是以医学专业人才教育的形式来执行,而医学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统一,那么就需要一种既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角度,又从领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发展趋向等建设的教育模式,形成“专业”抓手与“思政”抓手的双手合一和同向同行,以增强医学研究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 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
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既体现在高标准的学术锻炼、高层次的专业技能、高容量的知识储备等专业素质,也体现在高度的思想修养、伦理修养、道德修养、政治修养、精神修养等价值素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均对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昭示了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价值性、重要性和亟需性,也彰显了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是医务人员的立身之本和成长之基,是抵御市场化、逐利化影响,实现人生价值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法宝。作为未来高水平医疗队伍主力军的医学研究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状况关乎卫生健康事业后继发展。单纯依靠专业教育或思政教育都难以完成多元综合的培养目标,那么针对医学研究生专业“定制化”的思政教育,既结合医学研究生专业,增强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具体性,又开发利用医学专业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专业育人,推动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新时代医学研究生成长成才。
-
(三) 提升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的需要
-
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困境。首先,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出现“重本轻研”的现象。相较于医学本科阶段的思政教育,研究生思政教育建设力度不够,且由于学阶较高和专业深化,增加了思政教育的结合难度,同质化教学反复,学理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不强。其次,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出现较多问题,如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游离于医学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课程思政教师的认识和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学科理论素养和思政教育训练[7],育人主体矩阵和保障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联系沟通不畅,教师动力不足等[8]。再次,研究生导师的思政教育意识需增强,方式方法待改善。部分导师过分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学术科研成果产出,忽视对其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甚至触碰学术底线以及“压榨”学生。最后,医学研究生的多重身份没有很好地被思政教育所把握,专业学习、实验科研、临床实操及住院规范化培训等领域和时段的思政教育较为薄弱,加上分散学习及评价机制不完善,客观上限制了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系统实施和实际效果。
-
三、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实现进路
-
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体系性工程,这就决定了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思政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要素的统一发力和协同建设,其实践落地需要具体的实现路径来贯彻,需要遵循医学专业建设规律、思政教育规律和医学研究生学习规律,在专业、课程、活动、教师、评价等层面进行系统建构。
-
(一) 专业理念与保障机制建设
-
专业层面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提供基础平台。首先,专业育人理念建设。一是要努力消除医学研究生育人理念上的认识分歧,重视研究生阶段思政教育的体系建设和协同建设,形成专业教育需要思政育人、必须思政育人和有能力思政育人的共鸣共识。二是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过分偏重工具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教育现状,树立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综合素质教育的育人观,使思政教育成为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固有成分和自带功能,形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共同立德树人的意识氛围。其次,专业培养目标建设。立足“培养什么样的医学研究生,怎样培养医学研究生,为谁培养医学研究生”来制定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体系,将医学研究生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融合,建立知识、应用、价值三维度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提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尊重医学专业属性、研究生特点的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核心素养,如拥有减缓病痛的专业技术、疗愈患者的医者仁心、关注社会的责任担当、学术精进的创新能力、科研自律的伦理规范及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等,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价值依据和育人方向。再次,医学专业思政保障机制建设。学校党委要发挥统一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党政教研学齐抓共管,明确部门主体责任,强化对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资源供给、经费支持及政策保障;创设校院系室多层面的医学专业思政工作协调制度和常规组织,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大脑”功能,建立“本研贯通化”的医学专业思政体系,实行专业思政负责人制度;制定严格的招生、培养、毕业达标依据,突出品学兼优,加大对学生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考察,把好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入口关、过程关及出口关。
-
(二) 课程教学建设
-
专业思政的课程层面建设更多是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伴同行实现的。首先,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政课程建设,选拔高水平的思政教师任教,善用专题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开放型和深度性的教学法,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重视医学研究生特色思政教育建设,将医学行业文化融入思政必修课,如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博士研究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使其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点、方法分析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医学专业的方向定位、价值属性、服务宗旨、建设成就和实际问题等;思政选修课如“自然辩证法”及“四史”类课程,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伦理观、健康观、医学观和历史观等。其次,改善医学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基础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实验实践课等课程思政建设,遵循教材、教纲、教案、教研、教学“五位一体”建设路径:一是思政教师参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材编写、教研、备课、听课、督导等;二是在医学专业课教学大纲、课程要求及教学考核中加入思政教育目标,并注意与专业目标衔接;三是将教学内容分为素质教育部分、能力提升部分、知识学习部分,并推动三部分内容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支撑;四是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实现教研相长;五是教学中综合运用体验式、讨论式、情境式、合作式、线上线下混合式、问题导向和病例导向等方式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系统性和高深性,以专业的学理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再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行的重要媒介即是兼具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内涵价值的场景载体,如医者抗疫、医疗扶贫、健康中国建设等鲜活素材,可以结合成就讲专业,结合专业讲成就;如党的百年历史及校史、专业史、学科史、课程史、抗疫史、红医史等历史素材,可以结合历史讲专业,结合专业学历史;如学术主题讲座、科研热门话题讨论、医疗现实问题辨析等专业素材,可以结合专业活动强化价值育人,结合专业价值深化活动意义。
-
(三) 教师队伍建设
-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石。”[9] 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品德修炼的“摆渡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重要人力支撑。首先,推进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教师团队建设,严格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标准要求配足配全师资,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教师、医院带教老师等组成的多学科交叉协同的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师资队伍,共同落实医学专业思政的具体工作。其次,强化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人和言传身教作用,完善导师的遴选淘汰机制建设,将思想道德表现与责任意识、学术水平、指导精力等作为竞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导师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导师要增强教情、学情、舆情的分析能力,既做学业导师,也做人生导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要关注其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注重课程教学、学术指导、科研实验的价值导向;严禁将学生视为“工具人”,建立平等互动、良性沟通的导生关系,切实履行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再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做好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思政不仅要求全体教师要有育人意识和育人自觉,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育人能力和育人素养,这就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围绕医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完善教师的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搭建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交流平台,利用岗位培训、讲课比赛、专题讲座、主题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医学研究生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
-
(四) 实践思政建设
-
医学研究生的传统课程教学已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生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及专业知识的高深性、技术性、标准性要求,因此需要重视实践思政育人。首先,依托党性主题教育实践,以医学研究生党支部为支点,以研究生党性实践活动为抓手和辐射源,撬动和联动各支部研究生党员,带动非党员研究生,推动党团班协同,探索科研团队中的党支部建设,通过党史教育活动、红医主题实践、红色教育实践等,实现医学研究生党性主题教育的连续性、网络化,将党性教育与专业育人结合,将党支部政治学习与医德医风学习结合。其次,推动专业实践思政育人,用好医学研究生专业实训、临床实习、住院规培等实践环节的思政教育,将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价值文化和思政资源融入专业实践过程,注重专业技术、临床技能和医德修养的统一,将医学研究生的思政表现作为医院、教师、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考核内容。此外,鉴于科研实践是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领域,借助课题、项目、竞赛及学术论文撰写、科研实验等,利用科研实践中正面案例的榜样引领作用和反面案例的底线警示作用,加强研究生团队合作意识、探索创新精神及科研诚信、科学思维、学术规范、实验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再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充分利用医学研究生送医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义务咨询问诊、医学流调、医学公益宣讲、志愿者活动及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上好“大思政课”,使得医学研究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10]。
-
(五) 评价体系建设
-
建立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评价和思政教育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借助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加快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建设,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首先,评价内容相结合,即采取内容渗透和维度交叉的考察视角。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的评价需将医学专业教育评价和思政教育评价结合,既考察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对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考察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对医学专业教育的作用,同时将教师“教”的评价和学生 “学”的评价结合,将对教师教学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结合,将对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评价结合。其次,评价标准需合理,即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含金量。医学专业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其自然科学气质和客观数据内容,较易量化和具体评估,而其人文社会科学特性与思政教育的精神意识特点,难以凭短期效益和单纯数据来直接判断。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建设的成效考核需要结合医学专业和思政教育实际,在实践中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实效和育人质量为关键,方向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三维并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再次,评价权重应增强,即提升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评价的地位和影响。将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文明学校”评估、专业建设认证、学科学位评估、“双高计划”评选、院系建设检查、教学成果评审、思想政治教育督导及教师评教、晋升、绩效考核的必备内容和重要内容,不仅是考核的标准之一,而且是主要标准之一,使其成为医学研究生院校各项评估的硬性指标和规定动作,既要有参与感和存在感,还要有分量感和重量感。
-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22-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 7.html
-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22-05-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 921_489271.html
-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EB/OL].[2022-06-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
[4] 李春旺,范宝祥,田沛哲.“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构建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4):1-6
-
[5] 丁晓东.专业思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26-28
-
[6] 李彦冰.论专业思政建设中的基本问题[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9(5):88-90
-
[7] 闫长斌,郭院成.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认识、策略与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35-41
-
[8] 梁惠梅.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诉求 [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3):91-95
-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2-06-1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
[10]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2-06-15].http://www.gov.cn/zhe 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
摘要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是医学研究生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专业发展、专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建设,是包含思政教育的医学专业特色建设和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的价值育人建设,是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工作和专业相关活动中的价值育人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思政是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的需要而生。在实践中要从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和评价五个层面着手构建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