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优先出版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1):1-6,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1
    [摘要] (221) [HTML] (10) [PDF 1.28 M] (32)
    摘要: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健康中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想,就要在“十四五”卫生立法方面有质的跃升,而立足点非“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 问题莫属。医患关系就是且只能是民事法律关系这个法律属性定位,对于主要提供国家保障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来讲显然是错误的。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国家主体医疗卫生事业中法定业务领域的医患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而是行政法律关系,其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律”的观点,即主导行政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卫生健康的重要表述和现代卫生法学学术体系,应成为“十四五”卫生法治的基石。
    2023(1):7-13,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2
    摘要:
    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居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各国针对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慢病服务需求提出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但我国老龄慢病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建设经验尚且不足。基于此,文章以国外实践经验为参考,从多方面归纳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国内慢病管理服务现状,发现当前国内老龄慢病管理以社区工作为主,以医养护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智慧健康养老三个方面为主要服务内容,在配套政策、社区健康服务能力与建设、人群主动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从医保医药、卫生人才建设、社区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平台建设与健康教育等方面完善慢病服务体系,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2023(1):14-20,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3
    摘要:
    文章在政策工具和系统论视角下,统计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9月国家出台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关政策文件,以了解国家层面政策工具使用特点,辅助政府优化政策。最终纳入文件 71篇,共编码831条,并将其与20个政策工具及8个系统条目拟合归类。结果发现政策类型、发文单位较为集中,能力建设、权威、内部子模工具体现频繁,内部构件欠衡,系统性欠缺。研究提示,政府应提高政策效力与合力,加强政策工具整体平衡性、内在均衡性、系统协调性
    2023(1):21-25,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4
    摘要: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正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负担加重与传染性疾病常态化管理的双重挑战,“医”与“防”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以彩虹模型为理论框架,具体深入地从宏观、中观、微观和支持要素四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医防协同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借鉴国内外医防协同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组织协同、专业协同、服务协同、功能协同和规范协同六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医防协同的具体实施路径。
    2023(1):26-31,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5
    摘要: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 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②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③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 = 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2023(1):32-37,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6
    摘要:
    为探究绝对化与灾难化信念和强迫症状的关系,考察信念间的相互作用,选取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9例强迫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进行两次纵向追踪调查,间隔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量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绝对化信念量表与灾难化信念量表评估信念水平;强迫信念问卷(OBQ)测量强迫信念。Bootstrap结果显示,灾难化信念在强迫障碍患者的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02(95% CI:0.01~0.03)。交叉滞后回归显示,前测与他人相关的绝对化信念对后测的灾难化信念中自我评价(β=0.238,P<0.05) 与他人评价(β=0.278,P<0.05)两因子的预测效应均显著。OCD患者的灾难化信念可能在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绝对化信念中他人相关因子能够预测灾难化信念中自我与他人评价两因子的信念水平。
    2023(1):38-46,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7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失能人群的增加,医疗费用无序扩张等问题危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数据, 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长期护理保险对门诊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显著减少自付医疗费用和门诊次数。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影响更大;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了中高收入家庭医疗费用,而对低收入家庭影响甚微。这些结论验证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价值,并为新一轮医疗改革和试点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3(1):47-55,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8
    摘要: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735篇文献和 Web of Science中核心合集库31 185 篇远程医疗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 Cite Space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发现,国内外远程医疗相关研究在热点主题、 演化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研究主题包括远程医疗与医药卫生体系耦合性研究、远程医疗服务形态及运行模式发展、远程医疗在专科专病领域应用实践、远程医疗运行及效果评估等四大领域。远程医疗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领域应关注远程医疗向智慧医疗新场景延伸、破除远程医疗发展障碍所需政策机制新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下远程医疗发展应用新任务、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面向全生命周期新需求。
    2023(1):56-61, DOI: 10.7655/NYDXBSS20230109
    摘要:
    了解基层医生现有中医药能力状况,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盐城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样本市,对样本地区所有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普及工作有所成效,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需求较高。基层中医药服务仍面临着能力类型不全、部分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补足中医适宜技术的能力短板并完善政策保障,借助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023(1):62-67,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0
    摘要:
    通过对2019年我国各省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了解省际民营医疗服务现状,促进形成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办医格局。运用TOPSIS法和RSR法对我国31个省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TOPSIS 法的评价结果中,排名第 1 位的是江苏省,排名第 31 位的是青海省,各省间差距较大;RSR 法分档显示,以Probit 为自变量,Ci值为因变量构建的回归方程为 Ci=0.226 6Probit-0.831 8(F=613.951 9,P<0.01,R2 =0.954 9)。江苏省、河南省、四川省、山东省、 广东省位于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中的第一档。我国各省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差异大,应缩小地区间民营医疗资源配置差异,鼓励社会办医,着重提升民营医院诊疗业务质量,加强民营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2023(1):68-73,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1
    摘要:
    健康扶贫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文章依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基于 2010—2020 年 6 次 CFPS 数据分析我国贫困中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并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对 2020 年 CFPS 数据中的贫困中年群体自评健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微观层面影响因素为午休习惯、情绪积极、较高学历;中观层面影响因素为看病点医疗水平不好、对医生信任度好;宏观层面就业问题不严重对贫困中年群体自评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可从个人参与、社会支持、政策优化三个方面构建健康扶贫逻辑,强调对贫困中年群体健康扶贫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2023(1):74-81,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2
    摘要: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9—11月在扬州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治疗的4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德森模型,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分层回归,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该类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总分处于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β=-0.239)、网络健康信息搜寻频率(β=0.177)、自我效能(β= 0.441)、透析持续时间(β=-0.124)、Davies-Stoke评分(β=-0.091)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P<0.05)。应对年龄大、透析持续时间长、合并症负担重、自我效能低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同时增加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频率,提高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2023(1):82-86,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3
    摘要:
    新兴的微生态技术,特别是微生物组学测序技术、多组学整合挖掘技术和粪菌移植新方法,诊疗的疾病跨越多个传统学科,已经推动了相关医学学科的变革性发展。然而,如果按照当前的形式去利用、推广和发展这些微生态技术,整个领域将面临临床医学学科构架制约的问题。同时,技术思维和技术相关的功利性行为,还可能反过来为技术发展制造陷阱。新的临床医学学科构架可望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并回避这些陷阱。文章旨在以医学发展的本质需求来定义微生态医学的学科概念和维度,构建新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其理论、医疗技术和医学教育。
    2023(1):87-90,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4
    摘要:
    模拟医学是一门利用模拟技术构建高仿真临床情景,模拟诊疗实况和医患互动,促进临床医学教学实践的学科。模拟医学从中医针灸铜人萌芽,后在欧美蓬勃发展,近年来在国内发展普及, 得到临床教学专家的广泛认可并大力推广。模拟外科教学能在避免有创操作伤害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反复的练习,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研究团队从模拟外科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开展实践,并在课程改革后发放调查问卷,从学生成绩与问卷分析等多方面证实模拟外科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2023(1):91-96, DOI: 10.7655/NYDXBSS20230115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Probit回归分析,研究当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结果显示,高校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薄弱,没有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专业任课老师短缺,相关课程开设较少,课程教材较少。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一般,网络知识教育缺失、网络能力培养缺位、网络道德素养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网络心理调适能力。专业、政治面貌、网龄、每天上网时长、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都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网络素养课程建设,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增强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全课堂建设;落实课程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3-02-28, DOI:
    摘要:
    “互联网+”的应用有利于主动健康理念融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与传统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相比,“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能够提供连续动态的健康监测,助力健康风险的精准评估,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个性化的精准健康干预。目前,由于政府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供方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需方服务使用意愿不足,“互联网+”与社区健康管理的全面融合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优化“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应从政策体系、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上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通过加强社会参与、人员能力建设、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方服务供给能力,通过健康知识和互联网知识教育和培训、以需求为导向开发软硬件产品进一步改善需方意愿,以不断推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3-01-18, DOI:
    摘要:
    以 CNKI 数据库735篇文献以及 Web Of Science中核心合集库31185 篇远程医疗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 CiteSpace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国内外对于远程医疗研究在热点主题、演化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别,总体来看远程医疗研究主题包括远程医疗与医药卫生体系耦合性研究、远程医疗服务形态及运行模式发展、远程医疗在专科专病领域应用、远程医疗过程效果评估研究等四大领域,进一步分析可得远程医疗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应关注于远程医疗向智慧医疗延伸新场景、远程医疗发展障碍破除需政策机制新措施、乡村振兴战略下远程医疗发展应用新阶段、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面向全生命周期新需求。
    Available online:2022-12-22, DOI:
    摘要: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正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负担加重与传染性疾病常态化管理的双重挑战,“医”与“防”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以彩虹模型为理论框架,具体深入地从宏观、中观、微观和支持要素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医防协同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借鉴国内外医防协同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组织协同、专业协同、服务协同、功能协同和规范协同6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医防协同的具体实施路径。
    Available online:2022-12-09, DOI:
    摘要:
    为分析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廉洁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需求,本文对7家成员单位的廉政教育、廉政制度、廉政监督、廉洁文化建设效果、廉洁文化建设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廉洁文化联盟建设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家集团成员单位在廉洁文化建设现状模糊综合评价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但联盟中不同成员单位之间廉洁文化建设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廉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应基于各单位发展需求差异,促进集团成员单位廉洁文化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化齐头并进。
    Available online:2022-12-08, DOI:
    摘要:
    健康扶贫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注贫困中年群体在健康扶贫工程推进实施大环境下健康减贫的绩效成果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CFPS数据,首先基于2010~2020年6次CFPS数据分析我国贫困中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并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对2020年CFPS数据中的贫困中年群体自评健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微观层面,影响因素为午休习惯、情绪积极、较高学历;中观层面,影响因素有看病点医疗水平不好、对医生信任度好;宏观层面,认为就业问题不严重对贫困中年群体自评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可从个人参与、社会支持、政策优化三方面构建健康扶贫逻辑,强调对于贫困中年群体健康扶贫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Available online:2022-12-08, DOI:
    摘要:
    摘 要:目的:了解基层医生现有中医药能力状况,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出政策建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盐城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样本市,对样本地区所有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生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普及工作有所成效,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需求较高。中医适宜技术是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短板。基层中医药服务仍面临着具备能力种类不全、部分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并优化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方面的保障机制。重视中医适宜技术发展,将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融入基层中医药服务内容。完善政策保障,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Available online:2022-12-02, DOI:
    摘要: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状况,2021年7-8月本课题组在皖南、皖中和皖北各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及获得服务情况和对医联体核心医院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结果显示,1279名社区居民中签约686人,签约率为53.6%,签约情况较好。愿意与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占64.11%,地区、是否签约、对医联体了解程度是社区居民是否愿意与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因素。签约居民获得服务排在前3位的是“建立健康档案”(97.38%)、“健康检测”(85.28%)、“电话随访”(76.97%);社区居民对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排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治疗”(71.07%)、“健康养生指导”(67.63%)和“慢性病的防治”(63.72%)。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医防融合,构建医联体内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长效机制。
    Available online:2022-11-23, DOI: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失能人群的增加,医疗费用无序扩张等问题危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长期护理保险对门诊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显著减少自付医疗费用和门诊次数。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影响相比于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人群更大;对于家庭收入阶层而言,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了中高收入家庭医疗费用,而对于低收入家庭影响甚微。这些结论验证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价值,并为中国新一轮医疗改革和试点范围的扩大提供有益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11-23, DOI:
    摘要:
    本文通过观察剖析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关文件,了解国家层面政策工具使用特点,辅助政府优化完善政策。在政策工具和系统论视角下,统计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9月国家出台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关政策文件。最终纳入分析文件71篇,共编码831条,并将其与20个政策工具及8个系统条目拟合归类。研究发现政策类型、发文单位较为集中,能力建设、权威、内部子模工具体现频繁,内部构件欠衡,系统性欠缺。政府应提高政策效力与合力,加强政策工具整体平衡性、内在均衡性、系统协调性。
    Available online:2022-11-23, DOI:
    摘要:
    研究在环顾国际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理念、溯源课程思政的理论意蕴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医学院校人文、思政、医学三类课程的发展关系,强调医学人文课程应承担医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思政课程结合医学特色的桥梁角色,并从课程、师资、方法三整合的维度,厘清上述三类课程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思路,以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11-22, DOI:
    摘要:
    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是维护良好的执业环境和医疗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健康基础的迫切需要。遵循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道路指引,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制度机理在于深化社会共识、规范行为标尺及明确价值目标。基于实施效果层面的考量,法治保障应当贯穿尊医重卫社会风气治理全过程,注重规范主体行为和保障发展成果,并付诸制度建设实践。新发展阶段下,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以正确方向统领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建设,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中持续营造尊医重卫社会风气。
    Available online:2022-11-16, DOI:
    摘要: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筛选出7212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为26.3%。男性、自评健康一般及以下、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患病数量≥3种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与家人同住、有配偶、生活富裕、信任周围人、平时有人聊天、进行健身锻炼、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保护因素(P<0.05)。应强化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家庭支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引导老人转变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Available online:2022-11-15, DOI:
    摘要:
    医学科普教育是传播健康理念和增强公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旨在将医学科学知识、防病治病方法、医学保健措施和健康理念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我国腾飞的经济,快速提高的生活生活水平相比,我国居民的基本医学素养却较为落后,因此医学科普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新媒体媒介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科普教育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医学科普教育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运用新媒体模式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初步尝试,并总结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科普的经验,通过实践发现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科普教育在趣味性、传播范围、互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Available online:2022-11-11, DOI:
    摘要:
    为了解安徽省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现状、提升医务人员公共卫生认知水平、提高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水平,文章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0家三级公立医院共810名医务人员开展关于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认知情况、参与公共卫生培训情况及整体评价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分析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认知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即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增强人员公共卫生意识;科学规划公共卫生职能、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培训、提升公卫素养与服务能力;完善公卫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Available online:2022-11-09, DOI:
    摘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及社会保障问题,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致力于提供特殊困难人群的生存及健康保障。近年来,我国特困供养服务保障有了重要的进展,但城乡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保障差距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采用定性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江苏省特困供养政策和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特困供养制度的运行状况、成效与问题,并借鉴国际上特困和弱势群体救助制度和实施的经验,为我国特困供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11-08, DOI:
    摘要:
    以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自编问卷为调查工具,对江苏省某高校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阅读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平均得分为(188.24±24.4),不同性别、学制、年级的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阅读方面,存在阅读氛围不够、阅读计划执行不到位、阅读量不足、阅读种类单一、阅读质量欠佳、阅读心得交流较少等问题。阅读氛围、阅读计划性、阅读量、阅读种类、阅读质量、是否进行阅读交流等因素影响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建议提升阅读认知,增强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形式,营造校园阅读氛围;提高馆藏图书质量,拓展阅读领域;创建交流平台,推进互动式阅读;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质量。通过借助阅读的育人作用,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Available online:2022-11-02, DOI:
    摘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科生参与科研、完成科研任务过程中常有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训练中心完成科研任务、取得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本科生开展深度访谈,获取研究资料并经过概念和范畴提炼,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动力因素框架。研究表明本科生参与科研受到科研参与能力、科研参与需要、科研参与情境3个主范畴及其对应10个子范畴的影响。模型为研究如何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2-11-01, DOI: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深,其空巢化、高龄化、慢病化等特征逐渐凸显,养老压力日趋严峻,养老需求日益增加,养老供给却严重不足。为探究养老需求与供给失衡问题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以江苏省为例对城镇居民养老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明确居民养老需求现状与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差异,并结合江苏省养老供给现状,以需求为导向对养老服务供需平衡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供需失衡具体指征与内在原因。进而提出更新养老供给观念、完善养老供给层次和养老服务多样性、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建立标准化养老社区、进行养老社区与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意见与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10-31, DOI:
    摘要: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状促使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养老”模式转变,文章通过梳理杭州市闸弄口街道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沿革及现状,采用社会网络、倡导促动与社会整合理论的多层嵌套应用,阐释“智慧养老”模式实践的成效与困境,提炼闸弄口街道“智慧养老”模式实现医养结合效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赋能创新化成效的核心要因,剖析资源配置不足、服务认知缺乏、数字转型困难的形成原因,提出资源系统化整合、服务多元化推广与数字精准化推进的对策建议,期望为数字化赋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推进落实提供参考与借鉴。
    Available online:2022-10-28, DOI:
    摘要:
    妨害疫情防控公务犯罪在社会全面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期间频发,不仅严重阻碍国家管理活动,同时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与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依托裁判文书网对湖北省典型案例展开实证研究,从犯罪学视角切入可将疫情相关妨害公务犯罪的原因归结为犯罪主体的个人内因以及社会外因。应当从培育公共责任担当、宣传法律和医学知识,以及完善社会保障、规范执法服务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内外一体”的犯罪预防和治理体系,从而减少妨害公务案件的案发率和转刑率,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Available online:2022-10-26, DOI:
    摘要:
    探讨情绪衰竭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决策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工作调节焦点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运用情绪衰竭量表,工作调节焦点量表和决策满意量表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0名(78%)医护人员进行调研,结果描述性分析显示医护人员情绪衰竭总分(21.108±9.135),中度衰竭及以上者达57.94%,决策满意度总分(15.712±4.152);相关性分析显示情绪衰竭、促进焦点、防御焦点与决策满意度均具有相关性(r=-0.295、r=0.402、r=0.488,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情绪衰竭可通过促进焦点和防御焦点的中介作用(23.55%、29.42%)间接影响决策满意。提示应设立专业化的情绪处理部门,建立医护人员对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正确认知结构并合理调整不同医务人员的调节焦点侧重点。
    Available online:2022-10-26, DOI:
    摘要:
    为全面剖析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发布特征和内容,并提出未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获取了2009年—2021年我国国家层面的171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在对政策条目进行历时分析和发布机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进一步对政策内容进行多维量化分类和交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分析框架下,政策工具丰富多元,但内部分布不均衡;改革注重服务质量提升,但各个目标之间分布差异较大;力度高的专门文件数量较少,总体调控能力偏低;各交叉维度分析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错配和结构失衡。建议应完善政策内部结构,增强政策工具运用的均衡性;发挥政策目标—力度协同效应,提高改革各方面需求的契合性;破除制约政策体系完善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推动改革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10-12, DOI:
    摘要: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各种疾病之首,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峻的挑战,还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负担,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其防治策略和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系统性回顾心血管疾病在过去20年对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针对性建议,包括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具体举措,构建疾病防控新格局的主要策略,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管理能力的思路,以期在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下开展全面行动,在多个领域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有效遏制并逆转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趋势。
    Available online:2022-10-11, DOI:
    摘要:
    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南京一所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心血管内科运营数据,从病案统计科年度统计数据中提取DRG核心指标;从医疗保险处年度统计数据中提取医保消耗额度;进而对比其中三个同规模病区(两个特色专病病病区和一个综合病区)的数据。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不同亚专业专病病区的运营各有特色。电生理专病病区手术难度高、成本消耗大;冠心病专病病区病人周转快、成本消耗低。与综合性病区相比,专病病区的收治病种类型集中,且需手术操作的患者较多。专病病区经合理管控后,医保费用节约更多。通过建设心血管内科亚专业专病病区,可以促进临床诊疗路径化、缩短介入操作的学习曲线,更易于成本管控、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Available online:2022-09-30, DOI:
    摘要:
    梳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运用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2-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1370篇北大核心、CSSCI、CSCD文献的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热点主题、突变词等进行全景式动态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年度发文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高校科研院所是研究的主力军;除了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其余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词频前三位的关键词是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公平性;关键词的平均轮廓值均大于0.7,内部紧密程度良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以及人均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制度、政策变化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Available online:2022-09-27, DOI:
    摘要: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水平的创新举措,该模式自2014年试点以来,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总结综合评价模式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模式的发展进行战略管理的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探讨该模式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并根据SWOT分析矩阵提出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为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2-09-20, DOI:
    摘要:
    《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 是1871至1910年间海关医官所编写的中国各个通商口岸的医疗卫生报告。《海关医报》中记载有晚清时期南京、镇江以及苏州等三个江苏通商口岸的疾病流行与救治、公共设施、气象数据以及社会风貌等珍贵的史料。来自欧美各国的医生远渡重洋,把西方医学的丰硕成果带到了中国。在“西医东渐”的历史背景之下,江苏通商口岸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海关医报》不仅是研究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非常重要的外文史料,它还能反映近代不同国家的医学文化与医学技术水平,对于深入开展相关的医疗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vailable online:2022-09-16, DOI:
    摘要: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需求已经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当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尚存不足且未广泛实施,本文在多源流理论的视角下从问题流、政策流以及政治流展开分析,发现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政策之窗已具备的条件包括: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流已经具备;政府“幼有所育”执政理念和国民情绪支持的政治流已经提上议程;尚未具备的条件为政策方案不够成熟完善。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文件,发现目前我国实施方案存在的不足:政策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宣传力度不足、服务内容单一等方面的不足,为打开“政策之窗”提出强化政府核心理念、促进多方参与和完善政策保障的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09-16, DOI:
    摘要:
    公共卫生是公共管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这无疑反映出公共卫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基于政策工具、政策规范和政策目标维度,利用内容分析法,结合Nvivo11分析软件,对235份公共卫生政策文本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论是,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政策制定所使用的政策工具中,存在着政策工具体系失衡的现象,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于频繁,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着缺位现象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相对不足;在政策规范维度,倡导性规范占据了主导地位,实现了禁止性规范向倡导性规范的转型。在政策目标维度,对公共卫生服务类目标和公共卫生安全类目标的关注是相对均衡。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09-08, DOI:
    摘要: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是医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建设,是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工作和专业相关的建设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共同构成的思政教育共同体。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思政是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改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需要而生。在实践中构建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要从五个层面着手: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教师层面和评价层面。
    Available online:2022-09-02, DOI:
    摘要:
    进入新时代,需要把高校医学生生命教育进一步提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日程。探讨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质量,反思生命教育问题,在于揭示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引导医学生掌握生命的知识、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可贵、体现生命的本质。推动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需要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把握生命教育的时代之蕴,破解生命教育的现实之困,阐明生命教育的意义之维,探求生命教育的本真之道,提高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质量,彰显医学生提振人生境界、成为时代新人的价值指向。
    Available online:2022-09-02, DOI:
    摘要:
    文章聚焦“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创造力提升问题,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基于1164在校本科生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理论性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医学生创造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更为重要。此外,创业激情的三个维度,即发明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在两者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且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激发医学生的发明激情进而提升创造力的路径效果最优。
    Available online:2022-09-01, DOI:
    摘要:
    目的 探究我国30个省份“十三五”期间中医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2016~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构建BCC模型测算5年间我国中医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均值,运用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发现影响效率的因素。结果 “十三五”期间,30个省份中医医院资源配置处于DEA有效的4个,弱有效的6个,无效的20个。医师配置密度和医护管理人员比分别对中医医院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空间分布密度和中西医竞争水平分别对中医医院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结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多数省份中医医院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提升,应统筹配置现有资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设置人员结构,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
    Available online:2022-08-19, DOI:
    摘要:
    以592名安徽省三甲医院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组织氛围感知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职业倦怠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安徽省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在年轻、未婚护士中更为突出,工作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工作年限长、职称高、有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更高;组织氛围感知越好,职业倦怠发生率越低,而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倦怠在组织氛围感知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6.13%。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关注和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营造良好的信任、沟通、情绪和公平氛围,给予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支持,以缓解其职业倦怠感,提升其工作满意度,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
    Available online:2022-08-19, DOI:
    摘要:
    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过程的核心主题之一,在新文科建设视阈下合理界定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厘清拔尖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间关系,对有效促进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丰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文科”建设内涵出发,聚焦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要着重突出管理实践、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教学等能力的差异化培养,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创新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构逻辑、优化六位一体培养方案、重塑培养机制、构建多方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的人才培养实践逻辑,以期为我校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8-15, DOI:
    摘要:
    基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本文对医养结合典型模式与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从宏观阐释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服务的可行性,从微观描述家庭医生在提供服务时应具备的胜任力,进而构建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建议,探索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Available online:2022-08-15, DOI:
    摘要:
    民国时期是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培养起步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报纸、期刊、书籍等资料的梳理,论述时人对公共卫生护士培养的认识。时人指出公共卫生护士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应涵盖知识、技能、精神等层面。公共卫生护士培养方式方面,时人就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教育本土化等展开讨论。这些认识为当前重启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培养、传承与开拓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公共卫生护士培养契合现实需要提供启示,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借鉴意义。
    Available online:2022-08-15, DOI:
    摘要: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且家庭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可能会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维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家庭消费,是我国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四期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长护险政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发现:长护险政策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城镇和东中部地区受政策冲击影响更大,并且效应呈扩大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中介效应清晰揭示出“长护险政策?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消费”这一传导机制。本文识别出长护险政策与家庭消费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有助于发挥长护险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效应,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8-15, DOI:
    摘要:
    本研究开展定性访谈分析,基于米特-霍恩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南通市慢病报销政策的执行困境,为促进政策执行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政策执行标准与目标不明确具体、基层政策执行资源匮乏、自上而下的单一执行方式、执行人员和参保居民对慢病门诊政策不了解、基层硬件环境支持不足等因素,导致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偏倚,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政策待遇注册率仅为7%和14%,目标人群未能充分享受医保政策的待遇。因此,医保部门应完善顶层设计,细化政策实施目标;丰富执行方式,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多部门联动,加强沟通交流与宣传;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优化政策执行环境,提高目标群体健康素质等优化路径,保障慢病门诊报销政策的顺利推进与长效实施。
    Available online:2022-08-08, DOI:
    摘要:
    目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人才流失率较高,制约了整体队伍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必须化解的现实难题。从个体感知视角考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三级医院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深度访谈,用NVivo软件对访谈数据进行内容文本分析。结果:根据信息节点逐层建立了影响因素的主、副范畴,构建了问题导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激励模型。结论:应适当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弹性管理权限,要加强政策沟通,鼓励医院开展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医护员工获得积极支持性感知,并考虑医护员工家属关爱计划的制度推进,以提高人事管理的温度。
    Available online:2022-08-05, DOI:
    摘要: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问题的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务人员的伦理认知和伦理决策能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安徽省某三级公立医院81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了解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问题的渠道分散,主要通过新闻资讯和科普文章;医务人员认为安全风险和隐私保护是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最主要的伦理问题,分别占76.1%和64.9%;医务人员的专业年限、职称和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理解程度与其对人工智能医疗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的认知有关(P<0.05)。结论: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以及应用带来的伦理问题了解程度不高,认知缺乏系统性,应加强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医务人员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伦理认知水平,规范开发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健全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监管体系,推动相关立法,保障医疗人工智能可靠地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7-25, DOI:
    摘要:
    现代通信技术以及日常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更加引发对电磁辐射是否损害健康的关注。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电磁辐射暴露影响人类或其他生物的健康。如电磁辐射暴露已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高发生率相关,射频电磁场也被列为2B类致癌物。另一方面,电磁辐射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手段,如癌症的放射治疗、热磁疗等。文章通过整理多组学分析的研究成果,从细胞生物信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六个方面分别总结了电磁辐射对不同组学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电磁辐射,并对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防。
    Available online:2022-07-25, DOI:
    摘要:
    文章基于2016-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熵权TOPSIS法评价我国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运用相对发展度模型进一步探究耦合协调的发展类型。结果显示,我国及三大地区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整体趋向协调发展;2020年15省达到一般协调并实现同步发展;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态势优于东西部地区,其耦合协调度指数五年平均增长量为0.0953;东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平均水平为0.594低于西部地区,但资源配置超前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则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不足,应因地制宜进行调整,纠正资源错配,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7-22, DOI:
    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在当今社会较为突出,而风险预防是治理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关键。及时有效的风险预防能将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带来的损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梳理风险预防理念的起源发展、定义要素,探讨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适用风险预防理念的可行性。随之选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规范,聚集其中的风险预防条款,分析其不足,再对风险预防理念适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最后在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提供风险预防理念适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完善路径。
    Available online:2022-07-21, DOI:
    摘要: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向有资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根据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费用。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2009年将购买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办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016年在全国推广家庭医生制度。通过三个阶段的试点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提供服务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居民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完善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评价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Available online:2022-07-07, DOI:
    摘要:
    本文在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特殊物品进出口量日益剧增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我国和美国的进出口特殊物品监管机制,并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国内特殊物品监管存在的立法漏洞、信息孤岛、监管盲区、监管空白和检测困境问题,据此提出建立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全链条管理模式的建议,在保障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探索推动与国内外生物安全形势和特殊物品监管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设立,联合多部门优化和完善特殊物品入境后的监管机制,切实解决特殊物品入境检测困境和监管盲区等难题,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使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监管作业更加完善、高效,以科学的监管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Available online:2022-07-07, DOI:
    摘要:
    医保基金关乎民生,欺诈骗保行为将严重损害人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2011-2021年间372份医保基金欺诈骗保案件文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真实可靠的案件内容,发现医保基金欺诈骗保行为具有主体多元化、手段复杂化、行为隐蔽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基于犯罪预防理论和当前中国犯罪预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深化制度改革、 构建监管系统、优化市场秩序、提高犯罪成本、健全法治和道德教育等防范对策,进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的医保基金欺诈骗保行为预防体系,为我国医保基金安全使用和健康治理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7-05, DOI:
    摘要:
    抗疫精神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凝结而来,是与中国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伟大精神文化。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宣扬求实之风;激发当代青年使命担当的责任感;促进同舟共济,团结凝聚力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加强人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扬抗疫精神对于社会风尚的积极影响力,具体建议分为将抗疫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强化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vailable online:2022-07-05, DOI: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已有百年历史的今天,全党全国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是党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中形成的红医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医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坚定医学生政治信仰,更有助于加强卫生人才培育,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时,医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红医精神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红医精神注入新的时代价值,使红医精神永葆生命活力。
    Available online:2022-07-05, DOI:
    摘要:
    在权益保护研究日益广泛深入的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患者权益保护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分析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权益保护的现状,阐述存在“生理性弱者”向“社会性弱者”滑坡的风险、不受歧视权的内涵有待落实延展、隐私权侵权责任主体的限定偏于狭窄等问题,介绍域外新冠肺炎患者权益保护的举措,从救治权、不受歧视权、隐私权等三个方面提出建立反歧视文化氛围,改革伦理关怀机制;发挥就业仲裁机构作用,构建就业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多元保护举措,扩大侵犯隐私权惩处范围的建议,为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权益保护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7-05, DOI:
    摘要:
    推动移动医疗发展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举措。当前移动医疗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政策法规、利益机制、人财物与信息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问题。借助ROCCIPI技术,从规则、机会、能力、交流、利益、过程和意识等7个维度,挖掘我国移动医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持续优化移动医疗服务政策与制度环境、加快补齐移动医疗人才和软硬件设备短板、完善移动医疗服务参与主体的利益机制和提升社会群体对移动医疗的认知评价水平等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医疗移动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2-07-05, DOI:
    摘要:
    为向我国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基于2011年~201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疗卫生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Super-SBM模型测度医疗资源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PVAR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建设对我国医疗资源服务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效率分解的形式,考察互联网建设对我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建设整体上提升了我国医疗资源服务效率,分解后发现这是因为互联网建设整体上对我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促进效应超过其对规模效率的抑制效应,但互联网建设的各项具体指标会产生差异性影响。据此提出,政府在加速互联网整体建设的同时,需要考察各项建设指标的具体影响,及时对各项指标的投资建设进行调整。
    Available online:2022-07-04, DOI: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均受到严重影响。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提前开展干预。本研究使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实证调研,揭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支持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发现护理专业、大四年级、家庭经济水平差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且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正相关。建议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排查,针对不同风险人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并探索新型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向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6-30, DOI:
    摘要:
    为了解安徽省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寻签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签约居民方为研究视角,选取三个安徽省首批签约服务示范点,利用初级卫生保健评估工具(PCAT)和服务满意度(SERVQUAL)量表自制调查问卷,对选取示范点基层卫生室的签约居民进行调查,统计签约服务质量与签约居民满意度。结果显示签约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医生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同时居民满意度最低的是个性化签约医疗服务。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提出基层卫生服务需方需求层次理论,以此分析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服务仍是一个待持续发展项目,需从扩展服务内容、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转诊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对签约群众的医疗健康保障。
    Available online:2022-06-30, DOI:
    摘要:
    文章基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比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民营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以期为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平稳运行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2020年民营医院门诊和住院服务量分别减少6.9%、4.8%,医疗收入仅增加4.4%,服务量大幅削减,医疗收入锐减;资产负债率、净资产负债率分别增至63.9%、177.2%,负债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运行压力陡增;财政拨款增加59.2%,人员经费下降16.6%,收支结余率达到近年来最高值7.8%,收支结余增长显著。基于此,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建议政府进一步明确民营医院的服务功能定位,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优惠政策、优化融资政策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建议民营医院逐渐融入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通过连锁经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6-10, DOI:
    摘要:
    《医疗损害责任司法解释》第16条将《民法典》第1222条第1项作为医疗过错认定的主要依据,改变了《民法典》第1221条所确立的“当时的医疗水平”标准,导致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出现标准混乱。就《民法典》第1222条的性质而言,区分认定说更符合第1221条和第1222条的逻辑关系,也为医疗机构提出反证留下制度空间,应予以采纳。借鉴德国、美国的立法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平衡各项医疗过错认定因素的证明作用,明确医疗机构对法律推定情形中的违反医疗规范行为可提出反证,同时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的范围作限缩解释,力求厘清我国医疗过错认定标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Available online:2022-06-10, DOI:
    摘要:
    摘 要:文章基于三阶段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法,对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后,2015—2020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均值为0.72,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37,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下降5.4%、0.7%、0.3%。2015-2020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偏低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制约明显;地域间、省际间配置效率差异较大;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及城市化水平显著影响配置效率。建议以适宜发展规模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实现效率提升;以区域协调为重点,增强卫生资源投入均衡性、公平性、精准性;以改善外部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Available online:2022-06-10, DOI:
    摘要:
    医院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和现代医疗技术的新要求,临床医学工程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增强学科建设是其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讨论加强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10~12月对安徽省75家二级以及以上公立医院医学工程的管理条件、服务工作、教学科研三方面情况开展问卷调查,总结现阶段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情况和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即规范科室管理、注重人才提升、增强专业实力、助力科研教学,以期为多维度构建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体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完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6-10, DOI:
    摘要: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结合课程特点,关照学生与服务学生,树立大思政格局,达到为课程树立“精神之魂”和“明德至善”的目的,实现为国家输送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紧密围绕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特色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政水平、创设多维度立体化课堂、设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和构建课程效果评价及反馈机制等路径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
    Available online:2022-06-10, DOI:
    摘要:
    为了解互联网医疗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以国家层面发布的政策文件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与发展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占比53.1%,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型占比25.22%,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法规管制;需求型占比为21.68%,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医保支付。政策工具外部不均衡,内部组合尚欠合理性。在发展过程维度,三种政策工具在不同发展过程均有涉及,各阶段在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的侧重皆有不同。建议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政策工具的选择,平衡政策工具在互联网医疗各个发展过程的使用。应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政策工具的使用;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增加公私合作和海外交流政策工具;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扩大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
    Available online:2022-06-01, DOI:
    摘要:
    用文献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对62篇文献进行质性分析,通过NVivo软件编码得到364个参考点;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和联系,凝练出个体认知差异、制度政策背景、医患资源策略3个核心范畴,由此构建县级医院医患纠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从认知-制度-资源3个维度提出县级医院预防医患纠纷危机的5个策略,促进医院管理者未雨绸缪,提升及时识别并处理医院潜在危机的能力,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风险。
    Available online:2022-05-26, DOI:
    摘要:
    摘要:本次研究用文献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问卷填写人员为在临床试验机构中工作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提高CRC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减少离职,稳定临床试验项目团队,为最终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找到有效的对策和参考依据。目前CRC行业缺乏行业认同度,部分CRC薪资与工作强度不相匹配,同时CRC本身缺乏法律法规方面明确的定义以及职能范畴的划分,缺乏统一且具有权威性的培训及考核制度,进一步导致CRC出现缺乏职业认同,薪资与工作量不匹配等情况。为进一步提升CRC工作质量,行政部门需采取有力措施,科学规范地培训和管理CRC,CRC也需要提升自我知识储备与工作能力,助推我国CRC行业更规范化、更职业化、更好的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5-06, DOI:
    摘要:
    医院评审评价认证是医院科学管理、质量保证十分有效的重要工具。文章初步总结了我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指出了存在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归纳了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可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十个方面做法经验,对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评审、医院评价、医院认证制度,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原则、重构组织体系、明确各类组织职责、改革完善评审评价认证模式等九条设想。
    Available online:2022-05-06, DOI:
    摘要:
    文章分别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6-2020年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值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表明:不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项的影响,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整体偏低;外部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对其为正向影响,人均GDP、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和财政分权对其为负向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及随机噪声等因素影响后,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明显提升,纯技术效率的上升是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且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制约,“十三五”期间全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Available online:2022-05-06, DOI:
    摘要:
    患方健康偏好对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定量测量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的患方选择偏好,为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精准供给提供参考。基于离散选择实验(DCE)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最终纳入研究属性共四个(矫正器美观度、矫正器舒适度、治疗费用、复诊间隔时间)。借助软件Ngene1.2采用D-efficiency设计创建选择集,对安徽省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12~17岁青少年的家长/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t回归模型进行偏好分析。DCE结果显示,除复诊间隔时间外,其他三个研究属性均显著影响正畸方案的选择。治疗费用是影响正畸治疗方案选择最重要的属性,其次是矫正器舒适度和美观度。与舒适度“略差”相比,患方愿意为获得舒适度“非常好”的矫正器多支付2.15万元。将矫正器美观度水平从“略差”提升“非常好”,方案选择概率提高了46.70%。本研究是国内DCE研究在口腔健康领域的首次应用,为其他临床方案决策偏好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介绍就医行为和科学就医的一般概念及相关理论。应用管理学的决策理论对癌症患者的就医行为进行系统性阐述,分析影响癌症患者就医行为的相关因素,从就医时机、医院选择、医疗决策、医患沟通和费用支付五个维度总结和归纳出癌症患者就医行为的主要特征。为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提出癌症患者及其亲属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基本要求。引导癌症患者科学就医,充分发挥卫生政策优势、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能,对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就医体验和提高癌症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分析教师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教师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积极性提供参考建议。共获得有效样本356个,研究结果表明,问卷信效度良好,模型拟合度良好。社群影响对行为意向的积极影响力最强(β=0.537,p<0.001),绩效期望次之(β=0.313,p<0.001),努力期望(β=-0.104,p>0.05)与促成因素(β=0.094,p>0.05)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在促进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的应用中,我们要加强绩效期望,加大社群影响,加强合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为了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参考建议。选取自评健康作为健康指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期数据整理成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性疾病的就医机构等级”和“医疗费用占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与居民自评健康呈现负相关。“对医疗水平的评价”、“对医生的信任度”和“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居民自评健康呈现正相关。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居民健康状况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以147户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5.3%的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长寿老人性别(OR=3.271)、家庭照护者的自评经济状况(OR=29.448)、家庭照护者的客观经济收入(OR=0.292)。国家和政府应提高养老的非性别区分化教育,子女均承担起养老责任,避免照护不便并能缓解婆媳矛盾;应综合评估长寿家庭的经济状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提供喘息服务和“精准帮扶”,提高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军医既是忠于国家的军人,又是奉行人道主义的医务工作者。在战争中,如何确立优先治疗的顺序,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而产生的战地类选法、挽救生命而尽力而为是每名医务工作者的准则,但战场军医需要实施安乐死以减缓战争给个体带来的伤痛、战争境遇中战俘得不到合理的医疗对待,缺乏人道的救治手段,这三个因素都是战争中军医易引发的道德创伤来源。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以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实施单病种付费前后整体住院费用和病种费用的调查,探讨单病种付费方式的成效,为完善单病种付费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5年11月-2021年12月的病例和10个抽样病种,对医院单病种付费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施单病种付费后,平均住院日平均缩短1.21天,平均医疗总费用、药费有所下降,统筹基金、项目费、材料费和麻醉费不降反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病种付费制度一定程度上减缓医疗费用的增长,对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起到促进作用。强化单病种控费,积极探索由单病种付费向DRG付费的过渡、完善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付费制度。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在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重点关注农村子女流动对农村空巢老人自评健康和慢性病状况的影响机制,比较了两种代际支持方式:经济支持和就近居住对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不同影响。利用CHARLS 2015和2018年的数据,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农村子女流向城市会显著恶化空巢老人的自评健康并增加慢性病患病机率;在对子女代际支持的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经济支持效应可以改善空巢老人的自评健康但对改善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微乎其微,忽视效应不利于空巢老人自评健康,但可以缓解部分慢性病的患病状况;最后,以子女流动距离为门槛探究何种流动距离对空巢老人自评健康最有利,结果表明:当流动子女与空巢老人同县/区但不同村/社区时,空巢老人自评健康状况最佳。上述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空巢老人照料的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2-05-03, DOI:
    摘要:
    在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慢病管理与医联体建设协同作用,在医联体上下联动机制基础上全方位提高慢病管理能力,引导常见慢病分级诊疗,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进度。文章基于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框架,从主体结构、特点做法、现存不足三个方面对厦门、上海、廊坊、北京及佛山五个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国内慢病管理在配套政策、医联体内部机制、居民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应以医联体制度为平台从体制政策、人才队伍以及薪酬考核等方面完善慢病管理模式,促进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4-29, DOI:
    摘要:
    生活方式医学是对当代医学主要依赖医药卫生技术开展治疗的方法论层面的革新,兼备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双重优势,在西方国家已经作为一门新兴医学学科蓬勃发展。本文首先对生活方式医学的起源进行探讨,并对比其与传统医学方式的异同,在对其学科内涵、临床应用及社会传播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均应重视生活方式医学相关的政策研究,并在临床应用及其规范化、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构建适于本土健康需求的生活方式医学体系。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阐述了“金课”与“水课”。“水课”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金课”是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兼顾的课,高阶性指的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师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见习阶段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技能培训并重的重要阶段,其学习效果影响到今后实习乃至临床工作的效果。而目前南京医科大学大四学生见习教学内容、形式及学生的参与情况是比较“水”的,其中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综合分析见习阶段的现况,探究造成见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学习国内外医学高校先进的学习模式来改进提高,要让学生忙起来,教学活起来,学校管理严起来。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独立的口腔全科临床业务能力、综合医院多学科交叉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口腔全科临床医师,本研究在一对一导师制主导下,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从口腔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培训学员,导师与学员双向激励,并探讨其应用效果,形成导师制多元化教学主导的口腔全科规培分层递进培养体系。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效实现该目标,对于构建胜任国家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挑战。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高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界定符合我国实际与专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内涵,进一步提出我国高校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为实现“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在某一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总结非公办独立医学实验室在某特大城市开展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的实践经验,对现场走访调研和问卷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21家非公办独立医学实验室,其平时日检测能力约27.1万管,疫情期间最大日检测能力可扩充到84.0万管,19天累计检测422.7万管样本。调研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各行政辖区实验室分布不均衡,疫情前期各实验室样本分配与能力不完全匹配,专业检验人员短缺,对部分实验室医疗废弃物清运不及时等。建议各地应重视引进培育独立医学实验室,合理统筹分配检测样本,建立检验人员储备机制,对医疗废弃物处置加强预判和统筹调度。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探索互联网+大背景下,处方外流的发展现状以及现实需求,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浦口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两家医院的89名医师、64名药师以及136名普通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各医疗机构医师、药师及普通居民对药事服务的看法以及对处方外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结果显示目前浦口区存在药师供不应求(药师:89.1%、医师:39.3%)、药品数量质量缺乏保证(医师:71.9%、药师:45.3%)医药师对待处方外流观念差异(?<0.05)和居民难以转变传统观念(居民:37.3%)等问题。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发挥政策优势推进试点模式补充药品供给,完善处方外流机制建设,自上而下提升医院、人员积极性,扩大处方外流正面宣传,自下而上转变传统观念等建议,以期为处方外流服务的发展助力。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为了探讨临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自制问卷,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开展随机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梳理总结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待提升,党支部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研究生关注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重视。建议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党支部、团支部建设抓好组织管理,以科研交流活动构筑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目的 调查某试点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应用情况、基本运行成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描述分析、访谈等方法搜集归纳“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资料。结果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对当前社会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满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收费、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论 为有效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地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应针对当前发现的问题完善一系列举措。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基于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17至2019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人均住院费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7-2019年我国人均住院费用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P<0.01);热点分析显示人均住院费用存在“热点”和“冷点”区域;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城镇化率对人均住院费用存在正向影响,每千人口床位数对人均住院费用存在负向影响。我国人均住院费用整体呈上涨态势,在地理分布上存在聚集性,各地在影响因素力度上存在差异,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政策。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为了解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的感知及其差异,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气养成提供参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内三所本科院校在读学生展开线上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21份,其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占比分别为48.6%和51.4%;医学生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的正负向评价基本相当,非医学生则持更多正向评价。整体而言,大学生群体积极肯定疫情期间涉医报道对医护人员正面形象的塑造,对涉医报道的正向感知可能会提升医学生的从业意愿。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涉医报道对尊医重卫的价值引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媒体涉医报道的监督和舆论引导。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新冠疫情冲击下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认知变化及两组人群的认知差异,促进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气养成,在安徽省的医学院校和非医学综合院校进行线上调查。研究显示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认为医务工作者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的比例为91.90%和91.57%,但61.22%的医学生认为医务工作者薪酬水平低于实际付出、该比例高于非医学生(22.14%)。疫情发生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认为医务人员社会地位高的比例分别提高34.24%和47.77%,认为社会尊重方面得到改善的比例分别为34.73%和47.61%。疫情的发生改善了大学生群体对医务人员的职业认知,但医学生对自身职业认同仍不乐观,建议今后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提高非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宣传引导提高其他社会人群的健康素养,促进营造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气。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筛选出与“新冠”“谣言、传言、流言、谎言”“舆情”相关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163篇,梳理总结文献中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结果表明国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谣言传播治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谣言传播基础理论、谣言传播模式及影响因素、谣言传播治理策略。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学科分布不均、传播危害研究不足、治理对策与现实脱节等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理论视角,全面认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内在逻辑;深化对谣言传播危害认识的研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基于互联网技术,研究建立快速有效、覆盖范围广、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谣言识别和传播治理机制。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孕产妇抑郁风险是世界范围的健康挑战,家庭支持是影响孕产妇抑郁风险的重要因素,但其在分娩前后孕产妇抑郁波动中的作用和贡献却鲜有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结合回归、分解等分析方法,分析家庭支持因素在孕产妇分娩前后抑郁状况波动中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1)家庭支持状况会显著影响孕产妇抑郁风险;(2)孕妇在分娩后,其抑郁风险会显著下降,家庭支持因素、医疗状况因素合计贡献了下降幅度约50%;(3)家庭支持因素合计贡献度较大(约30%),超过了医疗因素合计贡献度(约20%),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照护状况、医护水平、公婆关系三个变量。发现有助深化家庭支持与孕产妇抑郁关系的认识,而重视家庭支持系统建设应是全生命周期妇女健康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基于2018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有听力障碍老年人与无听力障碍老年人相比,其抑郁水平相对较高(b=0.0820,p<0.001);(2)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10.24%;(3)听力状况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b=-0.0554,p<0.001)。家庭情感支持越高,无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高,而有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低;(4)家庭情感支持调节了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判定系数Index为0.0048,置信区间为[0.0017,0.0082])。因此,当发现老年人听力损伤后,应当及时干预;对于情感支持高的家庭,注意对有听力障碍老年人进行耐心的开导和安慰,给予老年人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避免抑郁症状的发生。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毒和中毒是医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然而对其进行定义却存在较大的困难,困难的原因在于,毒物本身并不具有区别于非毒物的本质。通过剂量确定的毒性并不是一种种差,而是存在于毒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脱离中毒单独定义毒物是没有意义的。毒物和中毒作为病因和疾病的解释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解释被病理解剖、细胞病理学以及细菌学说等理论部分取代,但作为一种备选假设,中毒作为疾病、毒物作为病因的假设是仍然需要保留。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是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或擅自脱离隔离治疗、严重阻碍抗击疫情工作等相关犯罪行为的总称,一般涉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妨害公务罪三项罪名。相关案例显示,此类犯罪的行为主体具有主观恶意不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中年龄段集中的明显特征,应在准确把握此类犯罪犯案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及时精准打击犯罪、健全信息沟通、增强宣传教育、提供全面社会保障以及配套环境改造升级等措施对此类犯罪进行综合性预防,以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外交历程经历了初步开创、变革调整、快速发展与新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由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到引领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伟大跨越。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又呈现出四种特征,即公共卫生外交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交往范围从局部交往向全面交往转变、交往方式从硬交往向软交往转变、外交地位由参与向引领转变。以史为鉴,新时代公共卫生外交的推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的外交方针;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坚持以我为主,掌握公共卫生外交话语权;坚持独立自主,创新传统公共卫生治理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健康服务需求量迅速增长,给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带来挑战。社区医养结合作为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各地区的实践探索暴露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现阶段还存在服务能力较弱、群众认知不足、政策制定不完善、筹资支付手段缺乏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采用诊断树模型,以供给和需求为主要切入点剖析当前社区医养结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控制阀门理论,从筹资、支付、组织、行为和规制五个管理维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推进落实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2-04-25, DOI:
    摘要:
    为了解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轨迹、施政重点与政策探索调整方向,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借助NVivo12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2020年国家各部门发布的医保相关政策文件以2018年5月国家医保局挂牌成立的时间为分界线,分成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开放性编码。结果显示,经过三级开放性编码,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的政策文本提炼出91个概念、26个范畴,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政策文本提炼出92个概念、29个范畴。对比两个阶段的开放性编码结果,并分别从范畴层面和概念层面进行梳理与剖析可得到,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年均政策发布数量是之前的3.2倍,主要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和“待遇保障机制”三个领域与之前有较大幅度的调整。
    Available online:2022-04-19, DOI:
    摘要:
    作为疫情防控风险化解的一种方式,风险交流在应对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异化及决策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了一定特色的风险交流经验和做法。当然,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风险交流碎片化、风险交流权利不对称、新媒体过度交流异化风险信息、缺失相应配套机制等问题。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有关风险交流经验基础上,从明确风险交流边界、平衡各主体权利义务、完善疫情防控风险交流实施程序、优化救济制度等方面加以构建。
    Available online:2022-03-30, DOI:
    摘要:
    长江大保护政策已纳入国家战略,其目的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廊道。长江流域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在进行生态保护时应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血吸虫病消除目标顺利实现。本文对长江大保护政策下血吸虫病流行现况,以及长江大保护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并对今后该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目的:分析公立中医医院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及趋势,找出影响医疗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旨在促进公立中医医院优化医疗收入结构,为后续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省2015-2019年所有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收入数据,并运用结构变动方法和灰色关联法分别分析门急诊收入和住院收入的收入结构情况。结果:2015-2019年中医医院门诊收入结构变动度为12.4%,中成药、诊察、检查是构成门诊收入变动的主要来源;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为21.5%,西药、卫生材料、化验是构成住院收入变动的主要来源。与中医医院门急诊收入关联度较大的前三位是西药、中草药和化验收入,与住院收入关联度较大的前三位是手术、床位和治疗收入。结论:中医医院西药收入占比偏高,中草药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医疗服务收入涨幅较慢,中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卫生材料收入造成了较多的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建议:一是,继续推行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二是,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医院自身加强经济管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公共卫生体系对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作为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核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面临着“提质增效”困境。社会网络理论多年发展实践表明,社会学中涉及关系网络、信任、合作、互惠的社会网络正成为应对社区资源约束、服务动力缺失和社会参与度不足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回顾社会网络理论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尝试以社会网络嵌入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思路找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收集2016年和2020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级别、人员构成和机构类型等信息,分析探讨不同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级别和不同机构类型的人员流出与变化情况。2020年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流出率总体高于2016年,省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流出率低于区县级。按机构类型划分,整体上看人员流出率由高到低为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急救中心。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2020年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流出率由高到低为苏中(4.15%)、苏北(3.75%)和苏南(3.68%)。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流出率呈现增长趋势,区县级机构的流出率普遍高于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出率变化较稳定,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和妇幼保健院(所,站)的人员流出问题依然较严重,应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稳定机制。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探究近二十年来我国煤工尘肺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0-2020年1485篇煤工尘肺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同时根据知识图谱回顾相关文献内容。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煤工尘肺相关研究呈现趋冷的状态;研究热点内容为发病机制、治疗、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基于煤工尘肺研究热点内容及发展脉络,建议应继续加强煤工尘肺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研究,同时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生活,致力于全方位全周期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医防协同是保障人体全生命周期健康、应对传染病的有效路径,县域医共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以基层为重点,探索优化新形势下医防协同路径成为医改的聚焦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防协同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关键问题,借助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具体、深入地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4个维度分析县域医共体医防协同的共生要素,并提出保证共生单元协同发展、打牢共生基质坚实基础、完善政策法规共生环境、打造互惠对称共生模式的发展路径,探索建立我国县域医共体层面医防协同高效运行的策略和优化路径。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目的 对国内外“两癌”筛查服务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探索研究方向,明确发展趋势,为我国该主题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Web of Science为检索数据库,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相关文献发表年份、作者与机构合作、发表期刊和术语共现。结果 研究共纳入分析104篇中文文献和629篇外文文献。从发文量看,国内外发文总量均呈平稳增长趋势,国内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外对筛查需方心理因素、社会人口因素和供方提示因素等均有研究。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之处在于国外开展较早,在内容上更加深化和细化,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迟,本土化的理论构建相对缺乏。结论 我国学者应对供方“两癌”筛查影响因素研究给予更多关注,建立相关理论模型,设计有效干预方案,从而提高我国妇女“两癌”筛查依从性。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15-2019年安徽省12家省属医院的运行效率及变化情况,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安徽省省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显示,2019年各省属医院综合效率值在0.686-1.000之间,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06,其中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59,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45,6家医院为DEA有效,非DEA有效医院均存在投入冗余情况。2015-2019年省属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981,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升0.5%,规模效率变化指数降低1.2%,技术变化指数在2017年后由降转升。2015-2019年安徽省省属医院整体运行较为平稳,纯技术效率显著提升,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规模效率低下制约医院发展,各医院运行效率存在差异。建议“十四五”时期省属医院转变发展方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注重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医院运行效率的提升。
    Available online:2022-02-22, DOI:
    摘要: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16日,由南京医科大学健康江苏研究院和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和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医科大学召开。会议紧扣医学教育与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医学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医保制度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
    Available online:2022-02-11, DOI:
    摘要:
    以654名流动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不同的代际支持水平对流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代际支持、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四因素之间两两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在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均有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值为0.198,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078。且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在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序列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07。
    Available online:2022-02-07, DOI:
    摘要:
    老龄化程度加剧,失能人数增加,是我国社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该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存在参保主体覆盖面不足、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水平高低不等、筹资激励措施缺乏等问题。将安徽省参保对象分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将搜集整理的安徽省老年平均护理费用分为下限、中间值、上限三个等级,运用国际劳工组织ILO精算模型中的人口、收入、成本、结果等子模型测算安徽省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测算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平均护理成本额度下,2019年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缴费费率为分别为0.09%、0.16%、0.2%,城乡居民每年需要缴纳的金额分别为60.02元、115.26元、153.89元。根据精算的安徽省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以及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存在的不足,为安徽省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2-01-26, DOI:
    摘要: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医共体”)是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路径和关键举措。本研究基于紧密型医共体的监管现状,以史密斯模型理论为框架,从政策目标、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对紧密型医共体的监管困境及问题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政策目标模糊、执行机构协调性不足、经济与技术环境作用有限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紧密型医共体监管效果。针对存在问题,应完善监管政策体系、明确执行主体权责、促进目标群体参与、优化社会技术环境来推动紧密型医共体的高质量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1-26, DOI: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学业形成性评价的看法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比较全国19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看法和建议。结果:学生理想中的平时成绩显著高于教师理想中的平时成绩(30.0±14.9 / 26.3±14.7,p<0.001)。学生理想平时分构成和教师现行平时分构成间存在差异,学生认为作业、平时小测、课堂展示和课后讨论更应纳入平时分构成,而教师则认为课堂提问更应纳入平时成绩构成(p<0.05)。学生认为目前形成性评价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于评价手段有限和评价不规范,而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中的困难是学生不了解导致的(p<0.05)。相对于学生,教师更加支持将形成性评价计入学业成绩,更加支持在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p<0.05)。结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学业形成性评价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需求同存异,促进形成性学业评价的顺利开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1-19, DOI: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的内涵在不断演变和丰富。我国远程医疗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尤其在近两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下,政策体系逐渐完善,远程医疗协作网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均取得一定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定价和补偿机制不完善、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医患双方认识不足、远程医疗专业人才缺乏等。结合美国远程医疗发展经验,应进一步加强我国远程医疗法律法规建设、健全财政补偿机制、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功能、加快远程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远程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2-01-04, DOI: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措施,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发掘特征、厘清其与思政课程的差异,有助于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建立医学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凸显医学课程思政特质,注重医学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Available online:2022-01-04, DOI:
    摘要:
    经过25年科教兴国的实施,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完善。但是在2019年12月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足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针对目前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疫情之下需要加强和完善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新形势,通过不断加强思想引领、人才高峰建设、精准引才、健全人才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以期为建设一支能够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流医学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1-12-30, DOI:
    摘要: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重新激活,对刑法第330条第1款的修订有其正当性基础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更有利于规制妨害新冠疫情防治的行为,有效惩治和预防犯罪。从客观方面来看,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也可构成该罪。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该罪应界定为故意犯罪,这可以从刑法总则对过失的界定以及该罪的罪状表述推断出来。对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从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方面其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可以明显区别开来;对于该罪的刑事处罚,要考虑的是实害结果与具体危险可以适用同一法定刑,而且在目前疫情情况下可以从严处罚。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掌握中老年慢性病人群抑郁状况及其与医疗服务利用的关系,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CHARLS2015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以自评健康为中介尝试从门诊、住院双维度考察抑郁对慢性病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机制。发现抑郁情绪使得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概率显著提高,门诊服务利用概率提高8.4个百分点,住院服务利用概率提高4.8个百分点。自评健康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6.02%和63.92%。抑郁情绪可直接预测、亦可通过自评健康间接预测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增加针对慢性病人群抑郁情绪的干预,关注中老年人群自我健康状态的认知能力,提高健康认知水平,以促进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跨期决策是近年来行为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其在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跨期决策的相关概念及其在慢性病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与评价,提取其核心要素,分析其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试图为设计行之有效的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摘 要: 目前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面临困境,为深度剖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中存在的困境,以米特―霍恩模型的六大因素:政策目标与标准、政策资源、组织沟通与运行活动、运行机构特征、运行环境以及运行者价值取向为框架进行分析,得出政策运行的困境包括:政策目标涉及范围较广,政策标准落实时间较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医保支付指挥棒作用弱,分级诊疗上下转诊不畅,信息化建设契合度不高,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三医”联动协调程度低等。为解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困境,提出建议:制定具体可行政策,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基层医疗能力,加强医保改革力度,从而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稳固建设与长效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近年来,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就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建立 PEST-SWOT 模型,全面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 4 个方面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细致分析,为社会组织更好的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提出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为新时期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摘 要:探讨大型医院对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防控策略,运用头脑风暴法和灾害脆弱性分析识别大型医院面临的主要风险事件,结合医院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制定并发布暴雨洪涝下医院建筑灾害脆弱性评估表,对事件风险值和矩阵分布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可能性大于0.5且风险值排序在前5位的医疗电力故障(30.65%)、积水倒灌建筑(30.03%)、仪器设备受损(28.73%)、患者转运困难(28.42%)、氧气供应不足(27.95%)高风险事件需重点关注。对于高风险事件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基于医院防洪排涝标准,从灾前预防、灾中应对两个方面构建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对于其他低风险值事件,由管理部门牵头,根据灾害严重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以南京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9-2019年临床科室科研经费管理情况为例,探讨专科医院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提升临床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9年7至8月间,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院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础资料;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本院33名科研经费使用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院中高年资、本科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人群是科研管理经费的主体。各科各项科研经费到账金额分布情况、高质量论文发表情况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结余,各科室间科研经费结余金额占比情况并未见显著差异。课题经费编制应向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倾斜,课题经费间存在的交叉公用、科研经费划拨超过实际需求、缺乏便利的实施途径及科室缺乏科研氛围是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深入访谈结果显示,兴趣与自我实现、职称晋升需求是影响科研经费使用的积极因素,而工作繁忙和缺乏客观条件为主要消极因素。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本文为了解公共卫生事件下健康风险沟通领域研究现状以及热点研究方向,利用Citespace对经过筛选后的29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公共卫生事件下,健康风险沟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且持续上升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文献进一步梳理阅读后,结合沟通过程涉及的主体特点对其做出了界定,研究以政府、卫生专业人员、媒体以及公众展开,总结绘制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各主体关系图,后续主要讨论了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现阶段健康风险沟通已从单方向的公众健康教育模式向注重多主体间的互动沟通模式转变,信任与互动是影响沟通过程的关键因素。研究热点方向应为公众、媒体等主体如何参与健康风险沟通以及如何在互向的沟通过程中发挥作用,各主体间关系的衡量以及在沟通过程中所占的权重仍是待研究的问题。,自行绘制成健康风险沟通中各主体关系图,现有研究多集中探讨单个主体层面关于健康风险沟通某一过程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主体如何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促进风险沟通的有效性,目前少有研究对如何加强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公众、媒体等主体如何参与健康风险沟通以及如何在互向的沟通过程中发挥作用。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脱离了人际网络的卫生运动无法真正实现健康促进,人际间传播行为对卫生运动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在收集了国外关于人际健康传播与卫生运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时间跨度、国家分布、卫生运动主题分布三方面,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概貌;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人际传播的理论渊源、传播行为分类、触发因素和对卫生运动后续影响四个方面归纳研究体系,并尝试构建人际传播对促进卫生运动的作用机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卫生运动情境下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成果丰富,但对人际传播的作用规律以及在我国卫生运动实践中的运用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随着外科模拟医学教育从业人员职业理念的转变和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外科医学教育的方式日新月异。外科模拟教学师资的缺乏、师资考核和培养标准不明确、课程设计不够丰富等多个因素制约了我国外科模拟医学教育的健康全面发展,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此同时,为逐步增强当今医学生外科实践操作水平,在医学院校中切实推动外科教育模式的改革,改变如今以传授和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机会的现状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针对现状,提出建设外科模拟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对外科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摘 要:为了解基层卫生机构数据采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样本省份的18家基层卫生机构数据采集工作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梳理总结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报表填写任务较重,基本公共卫生类和妇幼类报表数量占比普遍较高;两成左右报表没有填写说明,数据报送频率多以月报为主;报送方式多以上传电子版或者系统网报为主,但纸质报送在江苏、陕西样本地区占较大比重;信息系统繁多,中部和西部地区信息系统的联通水平较低。建议降低重复填报率,减轻基层卫生机构负担;加强报表填报管理,提升规范性和数据质量;加强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数据采集效率;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优化数据共享通道。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为了解江苏省医学院校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与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相关性,为各院校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依据和建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七所医学院校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及课程教学现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人文素质满分是168,实际总分为148.8±12.97,不同性别的医学人文素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教学课程方面:核心课程开设不全,学科融合不够;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结构不够优化;学生对医学人文师资队伍满意度不高。课程教学中几个影响因素的医学人文素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出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改革;优化课程和考核方式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满意度,拓宽师资培养;丰富医学人文教育对象。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1995—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演进趋势以及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推进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1995—2020年商业健康保险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5.7.R5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文献1063篇,1995—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发文量呈总体递增的趋势;研究机构或学者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等是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高频词;大病保险、新医改、国务院等是商业健康保险的突现词;不同阶段商业健康保险关注的主题不同,1995—2003年更关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2003—2009年,更关注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2009—2015年,更关注商业健康保险险种的精细化与精准化研究,2015—2020年,紧随政府税收优惠政策,聚焦于大健康产业。结论 商业健康保险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将是未来重点;财经保险类高校、公司及其学者与医学健康类高校、医院及其学者之间的合作将为商业健康保险的研究打开新局面;商业健康保险将朝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精细化、精准化险种研究和健康产业链等体系化产业研究方向演变;循证与计量方法将是保险研究的重要工具。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为了解低收入人群受到健康冲击及其强度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大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低收入人群健康冲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低收入人群中健康冲击的发生率为19.39%(392/2022),平均强度0.0958,分别为中高收入人群的3.68倍、5.80倍。Log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工作、高人均年收入、参加大病保险、较好的自评健康状况是健康冲击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城镇、患慢性病的种类、焦虑抑郁为负向影响因素(P<0.05)。应加大政府资金政策支持,构建慢性病防控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要重点关注人群心理健康教育。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近些年来,中国的生育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使得高龄孕产妇数量呈增多趋势,成为了当前妇幼保健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基于风险文化理论,通过对高龄三胎孕产妇进行深入和补充访谈,发现她们之所以愿意冒着生物医学风险生育三胎,主要受到生育文化和医学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得高龄三胎的生育风险在她们的意识内被逐渐消减。因此,风险文化理论有利于我们厘清高龄产妇生育风险背后的文化原因,探寻影响高龄产妇风险认知的主客观因素,以更好地为这一群体进行服务。
    Available online:2021-12-21, DOI:
    摘要:
    高质量的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人民健康守护者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医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度较高(80.54%),对职业规划教育的满意度较低(41.60%),医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参与度不够,实施效果亟待改进。医学院校应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全过程育人提升职业规划教育质量,全员育人凝聚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全方位育人为医学生提供精准辅导,不断增强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Available online:2021-12-17, DOI:
    摘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威胁,人们的健康观也逐渐发生转变。社区健康管理以健康为中心,目的是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大健康的前提下,本文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结合现行常见的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在部门协调能力、人才建设、服务规范、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全局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为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1-12-17, DOI:
    [摘要] (427) [HTML] (0) [PDF 495.86 K] (1938)
    摘要:
    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有助于加快我国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我国罕见病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本文从罕见病定义、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和费用分担,以及对医药产业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其经验启示与建议如下:一是界定罕见病范围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需要从多维度对罕见病进行界定,更好地推动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建设。二是改善药品可及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将国内企业涉及罕见病的相关产品纳入医保目录,更好地改善罕见病患者的药物可及性。三是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缓解罕见病患者就医负担的主要手段,我国应优先建立普惠性制度,让所有罕见病患者均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待遇保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特惠性保障制度,缓解罕见病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四是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是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我国应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医药产业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罕见病保障机制;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罕见病患者的药品保障需求。
    Available online:2021-11-17, DOI:
    摘要:
    急症处理是必备的临床技能,低年资住院医师急症处理经验相对缺乏且培训方式参差不齐。本研究旨在探索低年资住院医师急症处理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优选培训方式。本研究纳入了104名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年住院医师并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估急症处置能力。结果显示大部分住院医师(87%)有很少或没有急症处理经验,急症处理自评分及教师评分为4.2±1.9分及4.5±1.6分(满分10分)。专业学位组的自评分、教师总评分均高于科学学位组。所有住院医师均认为急症培训必要,其中78.8%更倾向情景模拟培训。本研究结果提示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急症处理能力有限,科学学位住院医师表现更甚,可能与现行的培养模式相关。相较于其他培训方式,情景模拟培训在提高住院医师急症处理能力方面可能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Available online:2021-11-09, DOI:
    摘要:
    临床医学,尤其是外科临床医学中,病例带教和实践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组成部分。作为从课堂和书本走向实践和临床的衔接阶段之一,床边病例教学是实习生活形成系统临床思维的重点。文章以胸外科实习教学为例,分析了胸外科单一实习点病例的局限性对于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从临床病例种类、时间、手术方式上的局限性等出发,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尝试寻找提升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可行方式。
    Available online:2021-11-05, DOI:
    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和早期预警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隐患的关键环节。协同治理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突发危机的应急管理。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预警实践为例,剖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法治保障、信息共享、网络协作、应急培训和属地联责等要素为载体,以社会各方参与为重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能力提升路径的长效机制。
    Available online:2021-11-03, DOI:
    摘要:
    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行为主体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的德性和品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诚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诚信水平总体上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个别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对这些失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诚信教育尤其是主体性培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诚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主体性理论的指导。这要求我们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重视主体需要,加强主体性培育,帮助大学生自觉接受诚信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塑造和提升。
    Available online:2021-11-03, DOI:
    摘要: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国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缓解我国“看病难”问题、推动分级诊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的关键举措。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再结合我国在整合医疗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对医共体的研究,分析我国整合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财政投入、协同机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1-11-02, DOI:
    摘要: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需要供需双方共同创造,当前各级政府不断致力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但基层居民参与度仍然不足。因此,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索性地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概念模型,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视角,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的现实困境,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共创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启示。
    Available online:2021-11-02, DOI:
    摘要:
    目的:探究在新冠肺炎流行期克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管理模式优化及优化后的效果。方法:就1950例(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0名门诊护理人员、4名发热门诊医生、6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具有流行病学史划分组别,对照组为无流行病学史患者,观察组为有流行病学史患者,给予患者分区治疗,并为所有患者行高质量的门诊管理服务工作,优化门诊管理模式;就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辅助检查结果、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技能水平、护理态度、满意率及交叉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较低、候诊时间较短、发热患者数量较少,与对照组临床数据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CT检查比例、CT检查显示病毒性肺炎比例、核酸检测比例、入院率等指标数据水平较高,与对照组临床数据指标比较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交叉感染患者;两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满意度等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门诊管理流程优化前后,门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护理态度均有所提高,但相比较于管理流程优化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应不断调整运行模式,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实现患者的分区管理,进而加强患者分区预防管理力度,预防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跟台人员是提供辅助性医疗行为的医疗人员,其在手术中承担着救治患者的职责。跟台人员参与手术可以同时满足患者、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公司的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由于缺少规范化管理,容易发生跟台人员侵害患者合法权益、损害医疗行业公信力、激化医患矛盾的事件,并引起有关主体遭受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的法律风险。对跟台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意味着取消其设置,而是在明确其行为性质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让其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并施行跟台人员执业资格考试与执业资格证制度。医疗机构内可以建立跟台人员名录档案与考核机制。医疗器械公司也需积极承担责任,对跟台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加强技能培训。最终在多方配合下建立对跟台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南京市部分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护者的现状,评估其照护负担;分析原因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减轻照护负担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双方生活质量。方法 以市内就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运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照护负担的因素。结果 (1)照护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简称CBI)总均分为44.33±20.13,各因子分均值在5.8-20.13之间,得分最高的为情感性负担(12.13±4.84)。(2)照护者的基础疾病状况、家庭月收入、家庭有无保姆或护工、医疗费用、被歧视情况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的疾病病程、宗教信仰、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状况、受教育程度、患者的生活及医疗费用支出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比较结果显示照护者是否收到歧视、照护者自身基础疾病状况、患者医疗费用、宗教信仰等是造成照护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 照护者的负担主要是情感性负担,患者病程与照护者的照护负担呈正相关,照护负担也将对照护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是影响照护负担得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护者;照护负担;影响因素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马鞍山市各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效率及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该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出建议。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政府投入、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作为投入指标,以年度门急诊患者人次、住院患者人次和公共卫生服务人次作为产出指标,使用CCR模型、BCC模型以及规模效率模型,马鞍山市样本乡镇卫生院卫生的服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效率总体不高,其平均综合效率为0.737,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81,平均规模效率为0.837;有8家乡镇卫生院DEA相对有效,占26.67%,且6家处于马鞍山近郊,仅2家处于偏远乡镇,近郊乡镇卫生院卫生效率要明显高于偏远乡镇卫生院;在投入与产出方面处于近郊的乡镇卫生院明显高于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从规模效率方面来看,有18家乡镇卫生院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有4家乡镇卫生院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有8家乡镇卫生院处于规模报酬不变,该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投入方面存在冗余情况较为普遍。建议 加强服务能力提升,以促进市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避免粗放式扩张;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医防并重,共同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目的 以A省全部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医改形势下A省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方法 收集A省2015-2019年卫生统计报表1-1表,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CCR-BCC模型,以投入为导向,从年份、地区、医院等级、机构类型、隶属关系和医院规模六个层面计算不同属性公立医院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用Kruskal-Walis H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2015-2019年,A省公立医院综合效率由0.571增至0.607,纯技术效率有0.659降至0.655,规模效率有0.866增至0.893。2019年,A省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0.64)、三级医院(0.71)、中医医院(0.72)、县属医院(0.635)、大规模医院(0.75)综合效率较高。?Kruskal-Walis H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份、等级、机构类型、规模间公立医院综合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下,A省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提升不明显,应推动医院提档升级,在提升医院规模的同时,要提升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加强公立医院内涵建设,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摘 要:了解新冠疫情期间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现状,发现疫情报告的薄弱环节、地区和对象,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依法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建议。收集2020年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运用TOPSIS法从门诊登记项目是否齐全、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卡填写是否符合要求等共5个方面对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安徽省20.1%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放射科未设置阳性检验检测结果登记并记录,10.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项目登记不齐全;TOPSIS分析显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报告质量存在差异;村卫生室和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质量较低。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需进一步规范,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监督,重点提升村卫生室和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质量,促进区域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协同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食品信息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制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我国食品信息标签法律制度已初步形成,但食品信息标签仍存在信息不完整、理解困难等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创造了土壤,也变相导致了消费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应当深刻检视当前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现状,充分反思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知情权为落脚点,找寻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优化进路。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伦理委员会是伦理审查工作的执行机构,为保证审查结果的客观公正,伦理委员会成员在利益冲突时应当回避。然而,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伦理委员会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利益冲突回避原则适用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适用主体范围局限,回避事由不够全面,回避程序不够清晰。另一方面,法律规范位阶较低,司法救济程序缺位,行政监管难以落实。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参考我国程序法的相关规定,构建一套完备的伦理委员会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确保审查结果公正,进而保障受试者的健康安全。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对某医院实施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教学以来的2018、2019届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为SPOC教学组,以同一单位同专业未实施SPOC教学的2016、2017届学生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相关评价。共入组57人,其中SPOC教学组22人;SPOC教学组毕业后全部从事医疗工作或者继续攻读学位,毕业时,90.9%为一次性通过医师资格考试,77.3%的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总体上,SPOC教学组学生毕业后在发表科技论文及主持或参与课题上优于对照组,一次性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结业率高。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对其毕业后研究探索能力和思维培养获益;该评价体系有助于对神经病学研究生的SPOC教学效果全面系统评估。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目的: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方法:文献检索法、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收集住培指导医师胜任特征项,问卷预调查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筛选特征项并进行维度划分,最后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检验模型结构效度。结果:形成了三个维度包含21个特征项的住培指导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结论:构建的住培指导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有一定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可为住培师资的培训及评价考核提供方向指导。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及分析住培医师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住培制度、建设医疗人才队伍及提升医疗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培训基地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员442名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住培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度3.88分,住培满意度在学历、压力情况、睡眠情况以及增设心理课程需求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睡眠情况、性别、婚姻。结论住培医师对规范化培训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薪酬回报仍然是主要突出问题,通过缓解医师就业压力,关注住培医师的工作压力及工作负荷,增强对学员的人文关怀及归属感,重视医师的心理疏导,不断完善住培政策及管理制度可提高住培医师满意度。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在新一轮医改背景下,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医院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人均医疗费用情况,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减轻民众就医负担提出政策建议。选取2010年以来我国各级医院的服务量及次(人)均医疗费用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服务利用及次(人)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目前,不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服务利用上,我国医疗服务利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居民医疗需求过度向三级医院集中,降低了总体的医院医疗服务利用率,且次(人)均医疗费用增速较快,加重了居民就诊的经济负担。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议针对服务定位快速强化二级以下医院门诊服务能力、创新机制措施引导住院服务流向合理化、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为前提探索精细化控费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通过对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图和泰尔指数按照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分析各类卫生人员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江苏省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为7.79人,但各市水平有较大差异。基尼系数按人口分布和按地理面积分布较为公平,除管理人员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533,其余均小于0.4。泰尔指数显示出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区域内贡献率的区间为68.76%~72.01%。江苏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的差异主要是区域内的差异,部分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需求不符合。需要以政策支持为导向,改革人事职权,完善晋升机制,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摘 要】以江苏省医改办2020年组织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活动为基础,对江苏省25家医院就诊患者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满意度评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患者满意度在综合医改效果评价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患者对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满意度评价总体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6.3%。医保及价格、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制度、就医环境四个维度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都有影响,F=463.211,P=0.000<0.05。其中医保及价格、医疗服务两个维度满意度对患者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06,0.298。同时苏北地区的患者满意度在全省各区域相对最低,得分4.78分。建议在医保及价格、医疗服务等方面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力度,同时改善苏北地区医改现状,将有利于江苏省范围内综合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患者满意度的整体提升。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近代中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工群体陷入健康问题与经济问题交互作用的漩涡中。但是,国民政府卫生部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劳工的医疗条件,所以不得不考虑借助社会资金。对此,政府先后尝试了利用企业主资金改善劳工医疗卫生条件、通过限制医师诊金降低劳工医疗成本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的失败,使得卫生部转向采用劳工健康保险的方式。随后,政府颁布了《健康保险计划书》,将劳工健康保险作为重点。20世纪30-40年代,国民政府先后在上海、云南、四川等地试办劳工健康保险。民国时期劳工健康保险制度的探索,是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的无奈举措,但却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劳工健康保险的首次实践。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的《卫生教育周刊》的研读,分析了《周刊》兴办的背景与目的,主要在于应现实的疾苦所需、补卫生行政的不足、助民众开悟成俗、推社会转型的探索;而《周刊》的基本内容包括开展卫生研究、普及卫生新知、对接卫生行政、参与重要事件;《周刊》对于当代的健康事业也颇有启示,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卫生”与“卫生教育”的内涵,借鉴多样化的卫生教育形式,并赋能社会治理与公众卫生素养。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摘要:卫生总费用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投入水平和资金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上海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利用ARIMA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分别对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18-202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比重将分别达到4765.19亿元、5976.59亿元、8.53%、10.21%。所建立的ARIMA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拟合度较好、预测精度较高,但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要优于ARIMA模型。文章提出今后上海市应在保持卫生总费用继续投入的基础上,控制其合理增长;保持卫生费用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恰当匹配,提高卫生效率,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普惠、更有效率的健康服务。
    Available online:2021-10-22, DOI:
    摘要:
    博济医院是中国近代医学发展的源头。本文简要回顾和述评了近百年来中外关于博济医院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指出尚待进一步填补的空白之处,为推动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1-08-27, DOI:
    摘要:
    以我校2019年6月-7月参加PBL培训的82名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教学导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表分析临床教师培训后对PBL的反思,并评估826名对应参与PBL学习的临床学生对案例及导师的教学效果。经PBL培训后,多数临床教学导师在“所在领域专业知识储备”,“PBL导师作用”,“PBL课程规划”,“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学习能力”,“自身教学水平”,“学-研知识结合”,“教学客观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反思,多数学生对案例及导师予以评价积极,说明PBL导师培训后,其理念被导师及学生较好接受。因而,该研究确认了培训在PBL教学理念、策略、方法和内容等教学实践认识和再思考中的作用,为培养合格的临床类PBL导师提供了前期调研与准备,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
    Available online:2021-08-27, DOI:
    摘要:
    为深入探究影响药物临床试验违背方案发生的因素,该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2017年-2019年药物临床试验违背方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构建药物临床试验违背方案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药物临床试验风险预控”与“药物临床试验前提基础”对违背方案的发生存在显著影响。建议提升研究环境资源条件,加强研究者及研究团队相关培训,合理设计研究方案。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机制,引导研究人员道德伦理意识观念深层转变,为减少临床试验违背方案的发生,控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1-08-27, DOI:
    摘要:
    2019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绩效考核导向,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平,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提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能力,可全面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质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促进医院改革与发展。临床医师绩效界定、引导医师服务行为、调动医师积极性、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平衡公益性和经济收入等与医师绩效考核工作密切相关,本文就以上5个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公立医院医师绩效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床边教学是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生向合格临床医生转变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强化床边教学并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结合床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床边教学减少的困局,归纳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院教学管理、带教导师、临床医学本科生、患者、模拟教学,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形成规范的床边教学体系,包括系统的培训、实施方案和反馈机制,解除带教导师的后顾之忧,让带教导师、临床医学本科生、患者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并获益,旨在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以及操作技能。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为解决医患矛盾、分散医疗机构赔偿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国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该制度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因医疗责任保险推行时间较短,且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及配套政策激励,该制度发展现状依然不尽人意。在智慧医疗时代,我国应当完善相关立法,通过行政手段确保其有效实施,推动保险公司介入医患纠纷调解,构建多层次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从根本上克服医疗责任保险市场发展不足、产品设计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新冠疫情的肆虐暴露出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诸多问题,包括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几近瘫痪、疫情应急信息系统缺失、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与管理滞后以及“平战结合”的医疗应急演练匮乏等。结合江苏的实际,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调联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机制需要不断完善、疫情应急信息共享机制需要取得零的突破、疫情应急物资管理供应保障机制亟需完善以及疫情应急演练机制需要率先建立。为此提出建议如下:提高认识,加快形成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共识;从应急管理全过程健全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江苏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完善运行机制;建设江苏疫情应急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共享;部署建设重大疫情应急物资管理供应保障与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的运行机制;拓宽思路创新卫生应急人才培养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各省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方法:基于熵权TOPSIS和RSR法计算各省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C_i和RSR值,并进行排序。结果:熵权TOPSIS的评价结果C_i值的范围在0.1437-0.6873内。RSR法评价显示,各省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C_i值与Probit值呈线性相关且效果显著(R^2=0.837,F=148.597,P<0.01),回归方程C_i=0.132Probit-0.398(t=-7.085,P<0.01)。中医药服务能力弱的包含4个省,较弱和一般的各有9个省,较强的有6个省,强的有3个省。 结论:各省中医药服务能力差距较大,需针对财政投入、卫生人才等方面加强中医能力建设。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为了解南京市浦口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精防人员)接受业务培训的现状及潜在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98名精防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浦口区基层医疗机构精防人员兼职情况严重超过90%的精防人员为全科医生,对于业务培训的需求程度高。且社区精防人员目前尚难以满足工作需求,需根据精防人员实际工作需求,增加专业精防人员(包括公共卫生和相关临床专业)数量,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手段,以提高社区精防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驱动大数据分析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与教学的新趋势。本研究从医学文献与数据驱动的角度,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构想,即通过对文献与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反馈这一闭环设计,重建临床Seminar教学模式架构。通过全面查询文献并自动分类,使师生能掌握不断扩展的学科前沿,更好掌握临床Seminar的讨论节奏和方向。该方法将在使得Seminar模式具备更高效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开展病历质量培训,对提高病历质量的关键要素,探索提升病历内涵质量的方法,提升病历书写质量、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途径。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目的 评估农村地区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病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并探讨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民生福祉与提升家庭医生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与典型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1740份样本,运用WHO-5幸福感指数量表研究农村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现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农村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呈非正态分布,中位数M=72.00,四分位数间距QR=20.00;有70人(4.0%)“可能抑郁”,208人(11.9%)“幸福感减弱”,1466人(84.1%)“感到幸福”。 调查对象所在地区、所患最主要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家庭医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开展频率、调查对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自评健康状况的统计学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来自苏南、疾病负担较低、心理指导频率较多、签约服务质量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时,调查对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结论 调查地区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相比城市,有待进一步提升。提示政府部门聚焦民生,落实健康政策与养老服务,保障人群健康;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减轻农村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针对性提升慢性病患者主观幸福感。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2018年5月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南京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现从政策实施前、实施初和实施一年后三个阶段,分析2017-2019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分娩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当前较高的剖宫产率提供研究证据和决策支持。采用整群抽样技术,收集了3年内在该院就诊的74038名孕产妇,获得了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是否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孕产次和分娩方式等信息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7至2019年该院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线性趋势2值为51.708,P<0.001),将就诊孕产妇分类后发现,仅有35岁以下初产患者的剖宫产率存在下降趋势(H=42.522,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和住院天数均对各类孕产妇剖宫产存在正相关,不同类型的孕产妇其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南京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的实施效果尚不能笼统地归因为产妇剖宫产率的下降,而应该更精确地归因为35岁以下初产患者剖宫产率的降低。对于剖宫产率的控制还需要持续地予以关注和控制,对孕产妇采用精细化管理、提高助产技术等方式来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通过对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究提升就业质量的方法, 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必要的依据。对两所福建医学院校2015-2019届药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升学率呈现上升趋势;相比就职传统医疗事业单位,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医疗相关企业就业;受就业压力和发展前景影响,就业地向医疗行业发达地区转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满意,但在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工作责任、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不满意。建议凝聚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以及个人力量,提高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本科毕业生群体就业质量。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目的 对我国医联体建设体系进行梳理与分析,了解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为后续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为例,从医院运行情况、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教学和学科发展方面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医院各方面指标均取得增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逐步提升。结论 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视角,提出加强紧密型医联体体系内涵建设,信息化互联、同质化管理、院区化融合等建议,对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疫情的全球传播,不同地域对于疫情推出不同的防控举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情境。人本理念中东方文化追求以集体为本位,而西方文化追求以个体为本位;东方文化将生命安全放于价值的首位,西方文化将自由权利放于首位;东方的思维方式上崇尚天下为公、和而不同,西方则抱守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观点。这三点是造成此次防疫中东西方采取举措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因素。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论述了北洋医学馆建立和发展过程,对其建学宗旨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收集了北洋医学馆21名学生资料,对其籍贯、事迹做了简要介绍,认为这批学生的群体特征是全部来自南方、职业以军医为主、薪资待遇优厚。同时,通过这批学生的医学活动,阐述了他们对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事业、防疫事业的贡献,认为北洋医学馆的学生为改变中国近代的医学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本研究以药学类专业课教师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药学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质性构建。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与核心式编码得出了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五十三个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药学类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药学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在突发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中,疫情信息披露机制对疫情防控的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疫情信息披露的理想机制应符合准确性、及时性、必要性的要求。然而通过现行法律法规的梳理,我国疫情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着不明疫情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性规定、疫情信息披露主体规定不一、疫情信息披露内容亟需细化、疫情信息披露时限不明的弊病,另外,我国采取层级化的上报机制,同时,对传染病形成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都导致疫情信息披露机制受阻。《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上述问题作出了一定回应,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应当构建层级化的疫情信息披露机制,分类疫情信息、明确披露内容和时限,建立疫情信息披露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好地为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信息保障。
    Available online:2021-08-18, DOI:
    摘要:
    《共享流感病毒以及获得疫苗和其它利益的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旨在促进世卫组织成员国间对流感病毒毒株的获取与流感病毒惠益的共享。当前框架的运行存在以下问题:流感病毒毒株获取迟延、可获取的流感病毒惠益不足、对流感病毒基因序列数据的规制有疏漏、与其他法律文件间存在重叠冲突适用等问题。对此,世卫组织应发挥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协调和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框架发挥其治理流感病毒的实效:一方面,完善框架文件的文本内容,协调世卫组织成员国的国内立法治理;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以推进框架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适用问题的解决。
    Available online:2021-07-05, DOI:
    摘要:
    我国卫生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卫生防疫历经革命根据地的起步、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的成熟以及新时代的创新,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卫生防疫体系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直接相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体系的发展。解读我国卫生防疫的百年历程,有益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提高国家应对重大风险与挑战的能力。本文从卫生防疫体系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自新民主主义以来卫生防疫体系的发展、总结各个时期的发展经验,为新时代我国卫生防疫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面前,推动“思政育人”、引导拔尖临床医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医学院校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以党建带团建,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学习中,在培养其科研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其科研精神的构建,从“师生团队建设、实验室文化建设、科研学风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培养过程规范化建设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这六个方面着手,开展了以“成全式科研育人”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医学院校的双创教育普遍落后于其他学科高校或综合型高校,探索适宜的双创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归纳出医学院校双创教育的现实困境,包括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不紧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医学生双创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双创教育系统不够完善,双创活动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等。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提出医学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和实践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双创教育,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双创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卫生法学的学科建设在新时代面临两个重要的机遇,一是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二是学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全面总结反思的重要阶段。卫生法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定位方向不明确、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科学研究缺乏独特性、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无共识。形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主要包括对卫生法学独立学科地位的不当坚持,不合理的建设目标导致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以及培养目标脱离现实。未来应当转变思路,在尊重法学教育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重新理解卫生法学的学科本质,合理重塑卫生法学的学科规划蓝图,首先区别基本的培养对象,然后强调卫生法学的特色化学科建设,最后还应当重视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本文立足于医药类高校“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以5G时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分析了通用专业普适型、医学专业结合型、校院协同联动型三大类智慧学习平台类型,并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研究了可积累的校本资源类型。最后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基于平台的校本资源积累的困难及对策。本文将“医教协同”、“信息技术”、“智慧学习”、“校本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研究,为进一步深化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培养医学生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关于人的思想和信念的教育,两者是同向同行的。在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素养是关键。本文在梳理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抓住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立足学校和教师两个主体,构建一种利用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外部引导力与外部引导力有效转化激发教师内驱力的内外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系,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中专业教师素养的提升。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居民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估管理内容之一,因此要从居民视角下分析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及其制约因素,为推动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9-11月于江苏省内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机抽取已签约1290例居民和未签约110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性评价居民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健康状况、年因病支出费用、人群类别、家医签约了解度、了解签约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基层首诊接受度6个因素对居民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有显著影响(P<0.05)。、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保障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拓宽签约服务包,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目的:利用通径分析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疾病负担及其可能的因素。方法:收集研究期限内安徽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出院主诊断为肺癌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5 817例肺癌的例均住院费用为18 816.91元,中位数为12 197.20元;例均住院日10.19 d,中位数为8 d。住院日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患者来源、手术情况、年龄、出院年份、入院病情以及出院转归还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住院日、费用支付方式仅直接影响住院费用,而性别仅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住院日是影响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应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减轻肺癌患者的疾病负担。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加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移动健康产业的崛起带来新的契机。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健康信息传播功不可没。本文通过全国多个省市552份受访者的在线调查,以健康科普类APP的用户为研究对象,基于知信行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分析用户的基本特征、感知价值、认知体验及其对健康行为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对个体健康行为的探讨分别从用户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卷入度、健康风险感知、健康信息素养、个体效能感以及群体规范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公共危机事件出现时,人们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高于传统媒体,但在信源可信度方面,传统媒体更令公众信服,健康科普类APP的相关信息,公众的可信度较高,用户的个体健康行为受到其平台卷入度、个体健康感知风险、健康信息素养、自我效能感和群体规范的正向影响。用户对健康科普类APP相关健康信息的接触会直接影响其健康行为。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目的:了解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BMJ Quality & Safety》发表的研究论文,使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对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论文889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在66篇至159篇之间;美国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哈佛大学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Charles Vincent是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论文被引率为97.2%,篇均被引次数为21.45次,H-index指数为59, 施引文献达到14192篇;共有31个关键词出现频次超过30次,其中“health care”出现次数最多;结论:多个高水平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群体形成,引领相关研究的发展;团队合作、药物不良事件、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临床实践指南等是研究的热点;护理技术与服务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保障备受关注的焦点;加强信息化应用和开展循证研究以减少诊断错误是重要的研究前沿与趋势。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目的:健康中国背景下,了解国内医患关系高影响力论文作者、机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被引用超20次被下载超100次的医患关系论文为数据来源,用citespace软件对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医患关系高影响力论文总体呈现活跃趋势,数量逐年增多,但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研究视角相对较窄。结论:医患关系研究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有待提升,学术生态圈建设相对欠缺,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研究者、学术期刊等多学科合作。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初步构建绝对化信念的概念,编制绝对化信念量表并验证信效度。通过分析文献法和半结构式访谈确定绝对化信念的概念、理论结构及量表的项目池。对施测数据做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绝对化信念量表包含16个题项,由对自我、他人和世界3个因子组成。验证性因素拟合指标为X2/df=1.966,CFI=0.927,NNFI=0.931,TLI=0.931,IFI=0.928,RMSEA=0.069,拟合结果良好。三周后重测信度0.759,分半信度0.831,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总量表与中文版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相关系数0.425(P<0.01),效标关联效度良好。绝对化信念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可作为工具用于评估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摘 要:本文探究县级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情况。本研究利用系统抽样方式选取某一县域内县级医院886名护理人员开展横断面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暴力及职业倦怠情况,并采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倦怠得分差异,利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工作场所暴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县级医院暴力发生率为73.02%,情感虐待是最主要的暴力形式。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得分高于M氏常模,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护龄5-14年、身为独生子女、中级职称、加班天数较多的护理人员倦怠情况更为突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变量。结论:应重视县级医院中的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情况,建立安全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工作场所暴力,合理分配工作负荷,激励工作成效,构建职业发展规划,创建社会支持系统,降低职业倦怠。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随着产褥期保健观念的转变、生育政策调整以及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月子中心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然而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母婴权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本文基于月子中心监管现状,通过归类分析法院公开及媒体报导的在月子中心消费过程中母婴人身安全、合同权益以及其他常见消费权益受损案例,从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依据、监管手段等方面提出完善月子中心监管的建议,以更充分、全面地保障产褥期母婴权益。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医师法》是调整医疗服务关系和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基本法。《医师法》应当突出问题意识,强化价值导向,以医师执业权利保护为基本立足点,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修法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实践目标和具体路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修法全过程,使《医师法》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的典范。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又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再提升提供了诸多可能, 5G移动通信技术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产生了强烈的融合效应,形成了以技术融合为特点的5G+环境。本文针对5G+环境下的数字医疗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讨论了5G+对数字医疗发展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数字医疗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及在5G+环境下相应的解决路径,最后对数字医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深圳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设全国标杆城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深圳市卫生资源与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描述分析其发展变化情况。结果:2010-2017年卫生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机构床位数都在逐年增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结论:深圳市目前面临着卫生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居民健康需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足和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立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大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福建、江西两省政府投入明确程度的时序变化和异同,明确投入制度保障对实现慢性病健康目标的意义,初步探讨基于政策文本视角量化政府投入明确程度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991-2017 年所有涉及闽赣两地慢病工作公开相关政策文件,运用综合量化方法量化福建、江西两地慢性病经费投入明确程度,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明确程度与经费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福建、江西两省经费投入明确程度均在逐年增长;(2)慢性病防治管理政府投入明确程度的提升对于慢性病人群健康结果起促进作用;(3)江西省慢性病防治管理政府投入明确程度对本省慢病防治效果的提升作用略优于福建省。结论:福建、江西两地均加强了政府部门对慢病防治经费投入量化考核的重视;持续性稳定增长的投入是提升慢病防治效果的物质保障;慢病防治领域投入需要良好的政府主导制度和监管体系保障;政策文本中的投入明确程度量化方法可尝试在其他公共卫生研究领域进一步验证与应用。
    Available online:2021-06-22, DOI:
    摘要:
    破除“医”“防”之间的隔阂,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医防融合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关键举措。各典型地区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防融合的实践工作。本文总结了各典型地区的疾控指导+“市-县区-社区”联合体、行政统筹-科室负责-家医履约、整合型慢病防控小组的三种实践形式,并且分析缺乏全环节整套医防融合政策供给、“医”“防”各方机构职能分散重叠、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医防融合运行的绩效评价尚未建立、卫生信息资源联结不足等阻碍了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的相应策略。
    Available online:2021-05-12, DOI:
    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本研究以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医学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8年-2020年长学制临床医学本科大三学生,应用模拟教学法进行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基本情况摸底、教师队伍构建、案例及情景设计、模拟教学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带教老师总结及问卷调查评估模拟教学效果,对课程内容、教师表现、满意程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调查。结果 医学模拟教学架起了学校教育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本科医学生对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结论 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决策能力,教学效果较为理想,获得了学生较高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社会心态的调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战胜危机、社会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心态调适不仅需要个人心理自我调适的“小处方”,更需要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家治理 “心”思路,提出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进人民群众的奋进感、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感、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五个方面构建社会心态调适的“心”路径。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新发重大传染病因其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及病情发展快,往往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医院作为我国预防新发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控制新发重大传染病持续扩散的重要中坚力量,如何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疫情防控的难点与焦点。本文针对我国医院层面新发重大传染病应对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从预防职能、处理和控制职能、评估职能3个方面提出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医疗应急预案、建立协同调配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评估恢复机制等6项措施建议,以期为医院应对新发重大传染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体系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分析了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目前竞争形势严峻,立项基金数量“滞涨”,申请书中原创内容偏少,平均质量不高,科学基金到了需要强化质量的关键时刻。总结出科技管理部门应积极作为,提升申请书质量、减少无效申请;打造均衡的人才梯队,客观开展人才评价;进一步推动校内外科研合作,切实提升学科交叉研究水平,提升培育提升重大、重点类项目等建议,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费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描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将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5日至3月25日期间出院的118例新冠肺炎患者按照住院费用分成2组,比较其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高费用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低费用组,其中药物费用占比最高。F=20.886,P<0.001,调整R2=0.652,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好,住院费用受住院日、是否使用呼吸机、免疫调节剂、血液制品的影响。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针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设计并实施适合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锻炼学生有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自主解决口腔医学临床问题,训练学生快速将理论转化为临床业务技能,从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分配学习时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等的优势与PBL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等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形成一种适合口腔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目前,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特点之一的治理理论逐渐融入到卫生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中。本研究基于社会系统工程理论范畴下的综合集成法第一步,以文献收集与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围绕公共卫生治理研究主题,将相关的情报、资料、数据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分为“政策文件”、“理论争鸣”和“治理实践”三类,归纳出公共卫生治理客体综合性和主体协同性、治理全方位和纵向连续性、治理专业性和决策科学性三大特点,并阐明人流、物流、货币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知识流、技术流五类治理要素的内容与关系,最终提出综合治理与分化治理结合、资源整合与要素协同并重、“平时常态治理”与“战时超常态治理”结合等治理建议。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提要:与其他烈性传染病相比,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最为有效、快捷,天花因而是中国大陆最早得到控制的烈性传染病。《南方日报》留存了国初广州种痘工作的连贯记载,从中可以窥见政府决策、医务人员和民众的响应等诸多面向,深入了解国初社会历史。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再次显示出中医防治疫病的价值以及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面临许多问题。因此,通过对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回顾,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从制度上明确将中医药纳入其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优化中医临床科研与诊疗的协同性,完善中医诊疗体系;加强宣传,理性看待中医药。
    Available online:2021-04-20,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为监测安全住院分娩数据、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提升、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优化卫生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本研究选择江苏省某省级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34528例住院分娩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住院孕产妇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及其变化趋势。并利用问卷调查,了解政策实施前后孕产妇对分娩方式认知程度的变化,分析引起剖宫产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该院剖宫产率呈显著下降,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为指征的剖宫产上升明显;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巨大儿为指征的剖宫产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政策实施后,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认知程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根据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引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宣教、积极推进分娩镇痛、建设完善孕产妇救治流程,全面保障孕产妇安全。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2-01-12, DOI:
    [摘要] (427) [HTML] (0) [PDF 495.86 K] (1938)
    摘要:
    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有助于加快我国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我国罕见病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本文从罕见病定义、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和费用分担,以及对医药产业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其经验启示与建议如下:一是界定罕见病范围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需要从多维度对罕见病进行界定,更好地推动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建设。二是改善药品可及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将国内企业涉及罕见病的相关产品纳入医保目录,更好地改善罕见病患者的药物可及性。三是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缓解罕见病患者就医负担的主要手段,我国应优先建立普惠性制度,让所有罕见病患者均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待遇保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特惠性保障制度,缓解罕见病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四是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是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我国应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医药产业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罕见病保障机制;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罕见病患者的药品保障需求。
    Available online:2022-01-14, DOI:
    摘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威胁,人们的健康观也逐渐发生转变。社区健康管理以健康为中心,目的是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大健康的前提下,本文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结合现行常见的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在部门协调能力、人才建设、服务规范、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全局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为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5(4):274-278, DOI: 10.7655/NYDXBSS20150406
    [摘要] (16287) [HTML] (68) [PDF 314.50 K] (2573)
    摘要:
    目的:以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为例,调查研究医生?护士?护工的基本情况?稳定性及入住者满意度,探索二级医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的医护人员?护工及入住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结果:入住者多为高龄老人且患有多种疾病,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5.0%,其中对收费?医生的服务及技术的满意度均高于总体满意度(P < 0.05),医护人员稳定性较好,是医养结合模式得以有效推行的基础和保障;对伙食?护工的满意度低于总体满意度(P < 0.05),护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二级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政府应着重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及护工队伍建设,确保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013(2):101-104, DOI: 10.7655/NYDXBSS20130203
    [摘要] (7203) [HTML] (61) [PDF 296.52 K] (2533)
    摘要:
    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医师多点执业实施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建议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监督体系,修改医师考核体系及增强医师法律意识等措施,稳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实施?
    2009,29(2):152-155, DOI: 10.7655
    [摘要] (6634) [HTML] (72) [PDF 0.00 Byte] (342)
    摘要: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精神的体现?“博学至精,明德至善”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的校训,其本身有着温柔敦厚的文化内涵和乐观崇高的道德审美?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南京医科大学注重医学与人文的融通,培养至精至善的精诚大医?
    2013(1):13-17, DOI: 10.7655/NYDXBSS20130105
    [摘要] (6213) [HTML] (56) [PDF 297.89 K] (2491)
    摘要:
    兰安生是世界著名公共卫生学家?他出生于中国,也开创其公共卫生事业于中国?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卫生学系,在北京建立了以第一卫生事务所为依托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河北定县指导其学生陈志潜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些在中国取得的经验也为国际公共卫生学界所推崇?
    2013(6):570-572,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3
    [摘要] (5595) [HTML] (56) [PDF 275.92 K] (2095)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数次大的动荡与变革,传统伦理道德不断受到冲击并不断削弱?如何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新的适应中国发展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值得考量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新兴的群体和新生的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建立将不断促进新伦理道德体系的不断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策,以期能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所裨益?
    2009,29(4):326-329, DOI: 10.7655
    [摘要] (5318) [HTML] (73) [PDF 0.00 Byte] (312)
    摘要:
    目的:探索适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广大成人学员需求的临床专升本课程设置新方法?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6级~2008级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学员对现行课程设置的看法?意见和学习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对比省内外医学院校临床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和比例等情况,找出目前课程设置的缺陷和不足?结果: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生源的年轻化?基层化,我院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现有的学科式课程设置逐渐不适应学员变化发展的学习需求?结论:提出临床专升本课程设置的调整方案:细化培养目标,加强实
    2011(1):21-25, DOI: 10.7655
    [摘要] (5181) [HTML] (52) [PDF 0.00 Byte] (147)
    摘要:
    我国医疗技术人体试验立法和研究远落后于实践?从世界范围看,伦理审查委员会是人体试验法律制度中的重要部分,是保护人类受试者的重要组织,但其实际运作以及行政部门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督都有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美国的相关制度对我国医疗技术人体试验法律制度中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监督制度的启示?
    2010(2):143-146, DOI: 10.7655
    [摘要] (4819) [HTML] (66) [PDF 0.00 Byte] (280)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分析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2009,29(4):345-349, DOI: 10.7655
    [摘要] (4707) [HTML] (103) [PDF 0.00 Byte] (298)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从发现至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对PubMed和CBMWeb中所收录的有关艾滋病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我国对艾滋病的研究与国际形势大体一致,文献的总量偏重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类和公共卫生领域,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相比而言非常薄弱?并且近十年我国在艾滋病研究方面的进展很快?结论:艾滋病研究应加强对治疗尤其是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需要医学人员?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
    2009,29(2):131-133, DOI: 10.7655
    [摘要] (4664) [HTML] (67) [PDF 0.00 Byte] (280)
    摘要:
    目的:评估危重病人比重的引入对综合评估的影响?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医疗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危重病人比重对传统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在不同医院之间?同一医院不同时期的质量评估引入危重病人比重具有一定意义?
    2009,29(2):145-148, DOI: 10.7655
    [摘要] (4658) [HTML] (58) [PDF 0.00 Byte] (287)
    摘要:
    以照护为主的思想在东西方国家里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起源欧洲?由于传统文化?伦理观念等因素影响,临终关怀在我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陷入了伦理困境?文章从探讨临终关怀的源起?发展以及内涵开始,对临终关怀本土化的伦理困境做出分析,从宏观?微观层面建构临终关怀伦理,以解决临终关怀本土化的伦理困境,促进临终关怀本土化?
    2009,29(2):134-137, DOI: 10.7655
    [摘要] (4634) [HTML] (57) [PDF 0.00 Byte] (280)
    摘要:
    目的:了解民营乡镇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及其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南通市3个县(市)所有改制乡镇卫生院?结果:民营乡镇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提高缓慢,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结论:民营乡镇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落后,影响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强化农村卫生的政府责任,保障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08,28(3):216-220, DOI: 10.7655
    [摘要] (4631) [HTML] (60) [PDF 0.00 Byte] (382)
    摘要:
    2006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六)》设立了骗取贷款罪,为我国进一步打击滥用贷款的行为提供了立法依据?这一罪名的增设改变了以往我国对于滥用贷款着重从贷款目的进行单一规制的局面,确立了贷款目的和贷款手段的双重规制的立法模式?这一改变必然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的影响,要适应这一立法模式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和贷款诈骗罪三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2009,29(2):172-175, DOI: 10.7655
    [摘要] (4630) [HTML] (53) [PDF 0.00 Byte] (334)
    摘要:
    探讨中医术语翻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缺乏规范性和标准的现象,分析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的具体含义,进而提出和分析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用于指导中医术语翻译的可行性?
    2009,29(2):142-144, DOI: 10.7655
    [摘要] (4596) [HTML] (58) [PDF 0.00 Byte] (261)
    摘要:
    健康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国家对乡村医生培训有利于实现?保护公民的健康权?本文从健康权的国家义务角度探析乡村医生培训的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乡村医生培训是法律赋予乡村医生的权利和义务,是卫生法保护公民健康原则的体现,符合生命伦理学对医生职业规范的要求,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方针和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影响的必然结果?
    2019(2):106-109, DOI: 10.7655/NYDXBSS20190206
    [摘要] (4568) [HTML] (112) [PDF 528.48 K] (4011)
    摘要:
    根据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出的我国目前在药品安全及监管问题上存在的制度缺陷,结合监管实际,分析我国在疫苗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疫苗监管中存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法制不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等问题。应完善疫苗监管法制,健全疫苗监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新疫苗监管方式,以加强我国疫苗安全监管水平。
    2009,29(2):89-92, DOI: 10.7655
    [摘要] (4498) [HTML] (102) [PDF 0.00 Byte] (257)
    摘要:
    我国新医改方案经过四个多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和修订,已对外公布?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争议多的重大改革?而在诸多难点中,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立医院改革难;二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难?文章试图从改革国家补偿机制?医师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定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差别地逐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2009,29(1):15-18, DOI: 10.7655
    [摘要] (4434) [HTML] (66) [PDF 0.00 Byte] (274)
    摘要:
    文章诠释了富含人性之美的医学人文新视界,即“整体观?多元观与和谐(自主)观”;提出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疗模式;立论了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是医事法和医学伦理学尊贵的价值核心?最后,以此视角解释了耶和华见证者不接受救命之输血的自主决策权应该得到尊重?
    2012(2):121-123, DOI: 10.7655
    [摘要] (4428) [HTML] (59) [PDF 279.79 K] (2663)
    摘要:
    美国“明星”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八幕剧《床上的爱丽斯》是她毕生最重要的一部剧作?剧本关注史实人物爱丽斯·詹姆斯困居病榻的悲剧一生,从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桑塔格其人对疾病主题的人文关怀?桑塔格力求通过剧本创作帮助病者摆脱从生理性疾病向精神性缺陷转移的定势,具有深刻的医学人文价值?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8(1):5-8, DOI: 10.7655/NYDXBSS20180102
    [摘要] (4304) [HTML] (62) [PDF 473.78 K] (7416)
    摘要:
    安德森行为模型是研究患者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最重要的理论模型?模型自创建以来,经多次修正和完善,从最开始的“倾向特征—能力资源—需要”的递归模型逐渐演变为“环境因素—个人特征—医疗行为—医疗结果”的四维非递归模型?文章通过归纳和分析安德森行为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显示了该模型在模型结构?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演变进程,表明了安德森行为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全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还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应用于慢病患者?老年人群?孕产妇等亚人群的护理服务?自我医疗等行为,为分析不同人群的就诊行为提供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分析框架?
    2018(4):265-269, DOI: 10.7655/NYDXBSS20180403
    [摘要] (2265) [HTML] (72) [PDF 549.75 K] (5406)
    摘要:
    为了解江苏省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对新医改现状的看法,评价新医改在江苏省内的实施进展和效果,该研究选取了新医改部分重点问题,采用自设计问卷,调查江苏省内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和7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辅助分析研究结果。发现66.5%的医生更希望政府医改经费投入能侧重于医务人员劳动收入;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及成效评价低于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认为医患关系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略有改善的医生分别占20.3%、24.9%、27.9%。需正确认识医务人员认知差异及原因;重视医务人员权益、优化薪酬管理制度;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和推广;丰富医联体间活动形式;建立及时有效的临床医生反馈机制。
    2015(2):155-157, DOI: 10.7655/NYDXBSS20150218
    [摘要] (3481) [HTML] (61) [PDF 251.34 K] (4675)
    摘要: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具有统领性作用?在认清实验设计对医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要求基础上,同时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并重视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2017(4):259-263, DOI: 10.7655/NYDXBSS20170401
    [摘要] (3029) [HTML] (58) [PDF 557.82 K] (4343)
    摘要:
    目的:探究医疗保险对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在控制家庭受教育程度、人口规模、财富、年收入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后,实证分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越高, 城市家庭创业的倾向越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均起抑制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家庭倾向于创业,而城市家庭却相反。结论:政府可通过扩大普惠式的医疗保险激励家庭创业。
    2019(2):106-109, DOI: 10.7655/NYDXBSS20190206
    [摘要] (4568) [HTML] (112) [PDF 528.48 K] (4011)
    摘要:
    根据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出的我国目前在药品安全及监管问题上存在的制度缺陷,结合监管实际,分析我国在疫苗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疫苗监管中存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法制不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等问题。应完善疫苗监管法制,健全疫苗监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新疫苗监管方式,以加强我国疫苗安全监管水平。
    2021(3):201-206, DOI: 10.7655/NYDXBSS20210301
    [摘要] (3753) [HTML] (167) [PDF 582.21 K] (3906)
    摘要:
    破除“医”“防”之间的隔阂,实现医防融合成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关键举措。各典型地区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防融合的实践工作。文章总结了各典型地区的疾控指导+“市—县区—社区”联合体、行政统筹—科室负责—家医履约、整合型慢性病防控小组的三种实践形式,并且认为缺乏全环节整套医防融合政策供给、“医”“防”各方机构职能分散重叠、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医防融合运行的绩效评价尚未建立、卫生信息资源联结不足等阻碍了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的相应策略。
    2017(1):17-21, DOI: 10.7655/NYDXBSS20170104
    [摘要] (3980) [HTML] (65) [PDF 721.03 K] (3385)
    摘要:
    通过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长期护理模式进行探索分析,联系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总结出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路径,并提出倡导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设置单一入口点,组建多学科团队,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完善信息系统和客户分类系统,保持利益相关者多赢状态等建议。
    2013(6):551-555,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8
    [摘要] (2366) [HTML] (66) [PDF 299.32 K] (3379)
    摘要:
    通过对南京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兼职现象比较普遍,经济因素?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主要动因?大学生兼职类型大多相对简单,且专业匹配度低;社会兼职导致与学业的冲突;兼职过程中权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建议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大学生社会兼职合法权益;健全兼职管理渠道,积极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构建学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理性参与社会兼职?
    2015(6):444-447, DOI: 10.7655/NYDXBSS20150607
    [摘要] (3044) [HTML] (68) [PDF 225.64 K] (3311)
    摘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性态度?性行为现况,为高校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京地区四所高校中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00名大学生,采用匿名自填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21.4%?55.3%,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优于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同高校学生的性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高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018(4):282-286, DOI: 10.7655/NYDXBSS20180407
    [摘要] (2074) [HTML] (61) [PDF 502.33 K] (3310)
    摘要:
    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关于我国重点污染区域和城市的研究均表明,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健康经济损失较大,政策干预的潜在健康经济收益较高。支付意愿法、人力资本法、疾病成本法以及伤残调整生命年是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样本异质性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将降低评估结果的精确度,应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并注重稳健性分析。近年来,污染与健康已经成为重点学科交叉领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需进一步融合并服务于“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2021(1):1-6,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1
    [摘要] (2005) [HTML] (142) [PDF 648.96 K] (3287)
    摘要: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关键要在相关部门间实现有效领导和良好的沟通合作。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深圳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对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可能的领导和沟通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领导的积极认知、权威性领导组织体系、沟通合作机制的整合提升、创新性监督和反馈机制是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四个关键主题。建议深圳市以立法为基础,建立基于高层领导承诺的更高层次、更为宏观的沟通合作机制,同时加强监督和反馈机制建设。
    2019(1):13-16, DOI: 10.7655/NYDXBSS20190104
    [摘要] (3702) [HTML] (75) [PDF 509.53 K] (3169)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不合格疫苗的法律定性,揭示我国现行药品法在假劣药界定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并结合我国《刑法》对生产销售假劣药行为的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阐述长生疫苗事件中不合格疫苗在定性和刑事责任判定上面临的困境。围绕长生疫苗案件中的焦点问题,借鉴美国药事法律对不合格药品的划分,提出应科学界定假药的概念、将是否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作为判定假药的标准之一,并加大对违法制售假疫苗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2013(2):179-181, DOI: 10.7655/NYDXBSS20130223
    [摘要] (3071) [HTML] (55) [PDF 234.01 K] (2965)
    摘要: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力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而音乐审美教育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非常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音乐教育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地位,探讨音乐教育对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培养提升的作用?
    2014(5):424-426, DOI: doi:10.7655/NYDXBSS20140520
    [摘要] (4020) [HTML] (127) [PDF 239.02 K] (2955)
    摘要:
    通过阐述从古至今音乐与心理?音乐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引申出音乐治疗学产生的缘由?从音乐自身?音乐疗法的机制及方法谈音乐在医疗中的应用,结合中国“音乐治疗学”的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2018(1):14-16, DOI: 10.7655/NYDXBSS20180104
    [摘要] (2374) [HTML] (53) [PDF 391.79 K] (2934)
    摘要:
    通过定量调查?宏观政策分析?定性访谈法调查分析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单病种付费实施现状?目前13个地级市的单病种付费按照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额支付?限额支付以及定额与限额支付相结合三种不同类型,整体上单病种付费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效果尚不明显,参保人接受程度较高,保方认为有利于强化医保收支预算,院方认为实施过程细节需要完善?配套政策需加强?
    2015(6):427-430, DOI: 10.7655/NYDXBSS20150602
    [摘要] (2274) [HTML] (65) [PDF 247.23 K] (2884)
    摘要:
    美国生物材料入境监管架构对我国生物材料入境监管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借鉴的重点和难点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进出口生物医药企业必须承担诚信管理的义务;进出口生物医药企业必须是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重视国际上成熟法规和技术的学习和引入,提高国内出入境特殊物品相关法规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生物材料入境监管工作必须重视所需的基础研究投入?
    2013(2):182-186, DOI: 10.7655/NYDXBSS20130224
    [摘要] (3777) [HTML] (84) [PDF 284.50 K] (2705)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特点及影响因素,了解其职业心理特征,对构建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状态的护生队伍有启示和指导作用?方法: 应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和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425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社会型学生占63.5%;无打工经历?“自己意愿”就读和高职二年级学生中社会型的比例及职业兴趣高于其他学生(P < 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的专业匹配度较好;二年级是护生职业兴趣改变的关
    2012(2):121-123, DOI: 10.7655
    [摘要] (4428) [HTML] (59) [PDF 279.79 K] (2663)
    摘要:
    美国“明星”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八幕剧《床上的爱丽斯》是她毕生最重要的一部剧作?剧本关注史实人物爱丽斯·詹姆斯困居病榻的悲剧一生,从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桑塔格其人对疾病主题的人文关怀?桑塔格力求通过剧本创作帮助病者摆脱从生理性疾病向精神性缺陷转移的定势,具有深刻的医学人文价值?
    2013(2):108-111, DOI: 10.7655/NYDXBSS20130205
    [摘要] (2762) [HTML] (52) [PDF 242.43 K] (2628)
    摘要:
    随着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全面实施,医院成本核算将进入全新的时代?文章从医院管理基础出发,研究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核算流程?核算报告?分析应用,试图寻找共性的?规律性的特征信息,以建立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之有效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期刊介绍

  • 主编:王长青
  • 编辑部主任:肖 明
  •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 电话:025-86869295
  • Email:nyxb_sh@njmu.edu.cn
  • ISSN:1671-0479
  • CN:32-1606/C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