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是中华民族品性中的优良禀赋,廉洁文化是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1]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2]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廉洁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能够将反腐败教育关口前移,提前敲响医学生职业警钟,帮助医学生扣好职业第一枚“廉洁扣子”,培育医者廉心,涵养清廉医风,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医务人员医疗腐败问题。
-
一、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
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专技型特殊群体,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权利的实现与健康中国事业的发展。加强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能有效树立未来医务人员的群体职业道德良知,进而为营造社会尊医重卫风尚奠定基础,同时助推国家医疗卫生领域惩防腐败体系的完善。
-
(一) 有利于树立群体职业道德良知
-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树立群体职业道德良知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防止腐败滋长。”[3] 廉洁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廉洁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高度凝结,揭示了社会公德的价值旨归,展现了家庭美德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职业道德的价值准则。
-
医学是“德与艺”的统一,医学教育既要培育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又要培养医德高尚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体系的整体规划,向学生深入阐释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讲清楚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能够帮助医学生从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为民的事迹中汲取营养,在红色教育中传承党的廉洁基因,增强其廉洁从医、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思想自觉;有利于医学生领悟廉洁文化中的历史底蕴与民族基因,从数千年来中华苍生大医身上汲取信仰力量,吸收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华,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
(二) 有利于营造社会尊医重卫风尚
-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弘扬社会尊医重卫风尚的现实需求。廉洁文化建设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社会尊医重卫风尚是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是医者提供优质高效健康服务的动力。广大医务工作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尊医重卫风尚的重要参与者。“夫医者······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4] 医者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秉持“救死扶伤、廉洁奉公、精益求精”的医风医德规范,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才能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5]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对医学生进行定制化廉洁文化教育,引领他们增强廉荣贪耻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有助于医学生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将内在的廉医廉德外化为具体的行医规范,进而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感与获得感,助力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
(三) 有利于构建国家惩防腐败体系
-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助推国家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腐败是国家毒瘤,反腐败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提出的基本方针,“三不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中“不敢腐”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强调因敬畏而不敢;“不能腐”侧重于制约和监督,强调因制度而不能;“不想腐”是根本,侧重于教育和引导。医疗卫生系统是我国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因其行业的封闭性、技术的壁垒性与知识的排他性,使得“医疗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发生腐败现象”[6],腐败手段也更具隐蔽性、变异性。《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明纪律红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新时代廉洁文化蕴含于道德操守、从政理念、社会风尚等方面,能够涵养勤廉向上的良好风气,让有关人员因觉悟而“不想腐”,自觉树立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医学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的主阵地,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医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有助于将医疗卫生系统的反腐败教育关口前移,发挥廉洁文化的教化作用,增强医学生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文化自觉,提升医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自觉性,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拒腐防变能力,助力国家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
二、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
廉洁文化教育作为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廉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需要在特定的从政主体中形成广泛的共识,而且还必须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回应。”[7]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提出,应在大学阶段开展廉洁教育,推动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各高等院校纷纷发力,加快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医学院校在针对医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时,仍然存在一定缺憾。从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大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其矛盾与困境,有助于探寻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
(一) 主体之困:角色模糊与理念偏倚
-
廉洁文化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从事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他们是教育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目前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主体普遍存在角色模糊与理念偏倚问题,难以激发医学生的认同感与共鸣感,影响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
-
教育角色呈现模糊化。廉洁文化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思想理论素养、情感价值导向、个人德行修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兼任,鲜少配备专门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对医学生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廉洁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对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与运行机制认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依靠理论和概念的灌输,实践引导的力度不够。
-
教育理念呈现偏倚化。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是在内在反省和外在反冲的交互作用下,通过社会环境和传统习惯的驱使所形成的,它与所在领域相契合。目前部分医学院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养”的价值导向,教育者缺乏廉洁文化教育价值认同与外在动力,继而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医学技术的传授和培育,忽视医学生医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的培育,缺乏开展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紧迫性与自觉性。
-
(二) 客体之困:精神迷茫与价值偏离
-
廉洁文化教育对象指在实施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时作为对象的人,是廉洁文化教育的接受者。他们参与廉洁教育活动,反馈廉洁教育过程,体现廉洁教育效果,是廉洁文化教育实施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盛世,富于思辨精神,以奋斗为美,同时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在理想和现实、利己与利他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
-
精神追求呈现迷茫化。医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储备人才,正处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拔节孕穗期”,普遍能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卫生事业中。由于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庸俗腐朽思想和商品交换原则的侵蚀,加之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倾向的负面影响,部分医学生出现个人信仰迷失和职业追求偏离倾向,继而摒弃患者至上的职业追求,逐渐滑向利益至上的精神追求。
-
价值取向呈现偏离化。由于医学生尚未直接参与职业性医疗实践,对医疗卫生领域中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缺乏现实性感知,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无法辩证看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继而产生“物欲膨胀”“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观念,容易陷入“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思想泥潭,致使个人财富观、消费观与正确价值导向偏离。
-
(三) 介体之困:内容枯燥与方式僵化
-
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介体是指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促使二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素,包括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 从实际情况来看,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介体并未做到因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容易导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感、厌倦感,从而影响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
-
教育内容呈现枯燥化。教育内容是廉洁文化教育过程得以开展的客观依据。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廉洁文化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其中虽涉及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等廉洁文化教育内容,但尚未形成一套独立完整、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很少聚焦医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不注意深入探讨职业操守、廉洁从医方面的问题,不注重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廉洁文化教育元素,教学内容难以有效回应现实之问,医学生难以从中产生获得感和满足感。
-
教育方式呈现僵硬化。新时代大学生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兴起而成长起来,“不再愿听‘高高在上’‘忆苦思甜’式的说教”[9],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然而部分医学院校廉洁文化教育仍然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的教学方式,不善于利用数字化资源,缺少潜移默化“滋养型”多维教学方式的运用。此外,廉洁文化教育应根据医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譬如低年级主要采用通识性教学,高年级应结合医疗职业特点、临床腐败案例等开展教学。部分医学院校缺少实践环节的感性体验以及进阶性教育,在关注廉洁文化教育的阶段性与渐进性方面略有欠缺。
-
(四) 环体之困:机制分离与环境薄弱
-
廉洁文化教育环体指与廉洁文化教育相关的、对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它为廉洁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条件支持。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氛围关系人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环体存在机制留白与氛围薄弱等问题,容易导致医学生产生学习割裂感和模糊感,进而影响育人效果。
-
运行机制呈现分离化。大学生日常实践教育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凝聚各方的组织合力与常态化教育分工的协作力。一是缺乏日常实践教育机制。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开展廉洁主题教育时,仍然存在机械执行上级机关文件,仅在特殊时间节点由特定部门负责展开的“一窝蜂”“一阵风”现象,缺少长期性、常态化廉洁教育组织保障。二是缺乏日常实践教育协作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提升廉洁文化教育质量,实现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主要由高校相关部门承担,不注重发挥学校 “课堂教学”与家庭“补充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协调育人作用,尚未搭建家校社合作育人格局。
-
校园氛围呈现薄弱化。将廉洁元素融入高校特色场景、特殊历史之中,使廉洁文化同医学生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贯通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激励与涵养功能。然而目前部分医学院校不注重校园廉洁文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缺少挖掘隐性教育元素的主动性,缺乏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文化氛围的自觉性。同时部分高校存在着行政化和学术功利化的趋势,继而产生“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不良学术风气,衍生“抄袭剽窃”“论文造假”“数据注水”等学术不端行为,影响校园生态,不利于涵养风清气正、勤廉向上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
-
三、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主要策略
-
廉洁文化教育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鲜明的特点。为有效提升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廉洁文化教育四大构成要素的进路着手。
-
(一) 主体进路:建强廉洁文化教育队伍
-
人是有思想的存在物,廉洁文化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传导价值的过程。提升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建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队伍。
-
强化队伍组织建设。一是选拔配备教师队伍。医学院校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教育的主体责任,从纪检监察机关、共青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品质高尚、业务能力精湛、充满教学激情的集教学、管理、科研、实践为一体,专兼结合、内外互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开展专门化、常态化廉洁文化教育的宣传阐释、教育教学等工作。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医学院校应当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建立师德廉洁档案,规范教育者的廉洁从教行为,激励教师以德施教、依法执教、文明从教,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强化队伍思想建设。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医学院校的廉洁文化教育者应当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核心课题,遵循医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特点,坚持“医学技能”与“人文关怀”的高度统一,把握“职业特殊性”与“教育规律性”的内在契合性,增强开展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自觉性。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医学院校要引导廉洁文化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弘扬优良廉洁作风;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已的私德;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将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言传身教、表里合一。
-
(二) 客体进路: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
理论武装群众是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前提。让医学生坚定“不想腐”思想,是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因而要拧紧思想的 “总阀门”,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
培育理想信念,补足精神短板。一是引导医学生树立“精医报国”理想,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职业追求中,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学以致用中实现职业追求和自我追求的辩证统一,练就明辨黑白和屏蔽社会歪风邪气的本领。二是引导医学生领悟“尊重生命、患者至上”医者初心使命,在思想源头上牢筑医学生拒腐防变的防线,正确处理成长成才中的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时刻保持“绳从细处断,祸由贪恋生” 的敬畏之心,警惕“新鞋溅泥”“白袍点墨”。
-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防线。一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廉洁资源,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廉洁作风,运用当代医疗卫生领域反腐败典型案例,利用党团主题活动、民主生活会、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开展集中研讨学习,增强医学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价值判断力。二是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引导医学生紧握“公私尺”,辩证统一看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管理文化,引导医学生拿稳“温度刀”,坚守患者至上与生命至上的职业信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引导医学生维系“诚信线”,坚持学术诚信与朴素生活的廉洁作风。
-
(三) 介体进路:增强廉洁文化教育实效
-
医学院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要坚持以医学生为中心,遵循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确保教育介体既能有效地契合教育对象,又能更好地贴近教育阶段,从而激发医学生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提升廉洁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
-
优化课程内容。一是实现廉洁元素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引导学生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修身立业的根本指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联系医疗卫生系统医疗耗材采购腐败事件、核酸检测机构核酸检测结果造假等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注入医学史上众多“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时代楷模医师的先进事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引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庸俗处世哲学价值辨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注入坚守廉洁行医的职业态度、精医报国的医学热忱。二是实现廉洁元素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融合。挖掘 “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蕴含的廉洁元素,发挥廉洁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唤醒医学生固守法律“底线”、廉洁“红线”的意识。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或临床实习中,有针对性地引入“医药提成”和“收受红包”等敏感问题的实际案例,使医学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的医德价值目标。
-
创新教学方式。一是将传统教学方式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鼓励医学院校在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时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打造以“VR技术点亮红医革命精神火炬“互联网+红色医疗”等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真知、勇于担责、锤炼本领;依托特色品牌活动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开展“读书思廉”“医廉艺术创作”等自我教育,同时积极挖掘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孵化廉洁主题的文艺作品,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呈现,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将“廉能量”“洁元素” 种进学生心田。二是阶段性教学方式与培养阶段紧密契合。首先,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组织研学《新生廉洁从学教育手册》《医学生誓词》等,使学生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治学态度内化于心,意识到要严谨对待医学和未来患者;在专业基础课中,添加扁鹊、孙思邈、白求恩等鲜活的医学事迹,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其次,在临床实习阶段,通过聘请医院德术双修的医护工作者承担医学生实习阶段医德教育工作,将“廉洁”精神贯穿于言传身教中。最后,在毕业阶段,通过组织廉洁宣誓等活动,让医学生自觉将廉洁从业内化为职业操守,实现廉洁文化教育的延续性和“不断线”。
-
(四) 环体进路:优化廉洁奉公文化环境
-
廉洁文化教育环境对廉洁文化教育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环境情境的构建能产生一种舒适的环境体验,影响和改变师生的心理、情绪和态度”[10]。医学院校应注重良好环境的熏陶和文化氛围的濡染。
-
构建教育机制。一是健全日常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建廉洁文化教育“大宣教”工作格局,同时做好廉洁文化教育全年各时段、各节点的统筹规划,避免出现“一窝蜂”“一阵风”现象。二是完善日常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医学院校应当将“校内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与“家庭补充课堂”相结合,共同推进廉洁文化教育大生态构建。首先,学校应当向家长发出《公开信》《建议书》,倡导家长严守廉洁家训,传递廉洁基因,使淳朴家风与优良学风同频共振。其次,家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用好“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廉洁管家故事等,勤掸“思想尘”,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推动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最后,运用红色专题宣讲、暑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廉洁理念”[11],提高对腐败的免疫能力。
-
营造教育氛围。一是营造校园廉洁文化浓郁氛围。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建设以“爱廉说”为特色的校园软硬件设施,如校园宣传标语、廉洁书画展、专题橱窗、图书馆厅廊等,延伸廉洁文化触角,使医学生加深廉洁记忆与廉洁印象。通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形成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崇高品质,腐败分子如何走上贪腐之路等问题,使医学生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祛非分之想。二是营造学术诚信文化清新氛围。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开展诚信考试签约仪式,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主题活动,陶冶医学生攀登学术真理“高峰”、划清学术不端“界限”、兜牢学术规范“底线”的学术廉洁品格。同时尊重学术话语权,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圈子,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与人文精神启智润心,滋养身心,引导医学生摒弃浮躁心理,端正学术态度,尊重学术道德,时刻保持清醒慎独的学术作风,从而营造医学院校崇廉尚廉,风清气正的学术诚信氛围。
-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9
-
[2]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N].人民日报,2023-01-10(1)
-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N].人民日报,2022-06-19(1)
-
[4] 周一谋.历代名医论医德[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1983:90
-
[5]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N].人民日报,2021-03-07(1)
-
[6] 孙菊.医疗领域腐败的治理关键[J].人民论坛,2021(8):45
-
[7] 伍洪杏.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伦理检视[J].理论探索,2022(2):16
-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
[9] 光明日报调研组.青春,该以何种方式打开?——青年群体思想状况调研[N].光明日报,2023-06-26(04)
-
[10] 栾云镪,刘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四种进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8):147
-
[11] 杨晓庆,殷科.对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多维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86
-
摘要
廉洁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亦是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群体职业道德良知,弘扬社会尊医重卫风尚,构建国家惩防腐败体系。为破解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中角色模糊与理念偏倚的主体之困、精神迷茫与价值偏离的客体之困、内容枯燥与方式僵化的介体之困、机制分离与环境薄弱的环体之困,应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建强廉洁文化教育队伍;培育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机制,营造教育氛围,优化廉洁奉公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