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张丽珍(1981—),女,陕西眉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及党的制度建设,通信作者,lzzhang@xidian.edu.cn。

中图分类号:R1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479(2024)06-547-007

DOI:10.7655/NYDXBSSS240303

参考文献 1
潘维.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77
参考文献 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真践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N].光明日报,2020-02-19(6)
参考文献 3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J].党建,2016(9):4-6,9
参考文献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86,282
参考文献 5
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N].人民日报,2020-09-16(1)
参考文献 6
欧阳康,熊治东.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世界哲学,2018(4):5-13,160
参考文献 7
姚建红.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护佑人民健康 [J].红旗文稿,2024(9):9-13
参考文献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3-115
参考文献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8-49
参考文献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20(2):2
参考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EB/OL].[2024-02-01].https://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参考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48
参考文献 13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参考文献 14
徐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4-06-06(3)
目录contents

    摘要

    发展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从逻辑意蕴来看,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体现了辩证把握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渐进全面的实践理性,凸显了卫生健康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支撑作用。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应推进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制度建设,优化维护人民健康利益的组织保障,提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健康的履职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奠定牢固的健康基础。

    Abstract

    Advancing the healthcare service in the new era holds significant contemporary value for addressing the complex challenges constraining public health levels,respon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demands of global cooperation in health governance,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heal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gical implications,the healthcare service in the new era embodies a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following the law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health and adhering to progressive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rationality,highlight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and supportive function of healthcare servic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ation. On the new historical journey,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health into all policies”,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s that protect the health interests of the public,and enhance the responsibility shared by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building and sharing health,thereby establishing a solid health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多次调研考察,思考谋划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因素如何有效改善、医改成果如何惠及千家万户、青少年体质和健康如何促进、“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科技创新如何护航人民健康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多次发表有关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全面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由此可见,健康绝不仅仅是个人事务,更是党执政为民的重大民生和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和适时的制度变革不断增进人民安全与健康水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我国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正确把握发展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价值与逻辑,既是统筹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又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更好更持久地保护人民健康、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也是14多亿人民切实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健康维护能力的理论资源。

  • 一、 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时代价值

  • 中国是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拥有数千年历史。与西方发展道路相比,政治思想呈现出明显差异,古老的“责任本位”思想延续至今。责任本位构成了中国体制的思想基础[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传统的责任本位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双重影响下,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为党和政府一项重要政治责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健康的资源投入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衍生出一些健康隐患。与此同时,传染病、肥胖、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断增加。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2],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 (一) 解决制约人民健康水平的现实难题

  •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影响人民健康的风险因素联动性及复杂性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待亦随之升高,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面对这样的形势,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面对和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遇到的各种矛盾。卫生健康领域的问题大致分为“六类”:一是“精神焦虑类”,即人们过多地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衍生出情绪紧张、道德失落、意义缺失等精神健康问题;二是“健康理念误区类”,集中体现为将生病后再去看病作为维护健康的方式,忽视了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维护作用;三是“医学技术认知局限类”,指的是现实生活中对医学的盲目信任与盲目排斥悖论并存;四是“环境恶化类”,揭示了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水、空气、土壤等不同程度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五是“制度不公类”,反映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是医疗资源供给薄弱地区,资源供给不公被认为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问题;六是“市场失灵类”,暴露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过度强调效率和竞争,消解了医疗的公益性。这六类健康领域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既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也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有些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问题已经有了较好改善。习近平依据时代条件指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3],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又要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尽快把短板补齐。

  • (二) 回应卫生健康治理全球合作的时代要求

  • 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素也随之激增。这不仅体现在生产链、就业形态等物理层面上,还涉及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与此同时,健康日益转变为一种“国际公共物品”。发生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不仅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并对其他国家带来潜在影响。在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健康风险因素面前,没有哪一个国家天然豁免,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的利益和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经处于世界发展议程的中心位置,各国只有携手合作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健康挑战的正确选择。

  •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健康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4] 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我国公开透明发布信息,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我们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3]。中国在健康领域的对外合作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赢得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力及感召力。

  • (三) 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基石

  • 健康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人民健康国家才能富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就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原则,在薄弱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实施“赤脚医生”、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合作医疗等制度,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些举措短期内基本消灭了多种严重疾病,并从整体上增强了国民体质,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健康差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得到改善,疾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健康基础。经过七十多年发展,中国人民人均预期寿命以及整体健康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新时代以来,人民健康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中指明,“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人民健康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年10月,《“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再次以行动纲领确定人民健康具有国家战略地位,人民健康属于优先战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人民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变量。人民健康问题解决得好,就有全民的健康和全民的现代化;人民健康问题解决不好,就没有全民的健康和全民的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5]

  • 二、 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逻辑意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人民健康领域问题及矛盾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卫生健康领域“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调整什么”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怎么样的人民健康、怎样保障人民健康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把我们对发展中国家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其中蕴含的基本逻辑主要有三条,即辩证把握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渐进全面的实践理性。

  • (一) 辩证把握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

  • 其一,健康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构成部分,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旨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追求,也是党带领人民推动所有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情感、能力和知识协调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社会素质及精神素质健康和谐,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及政治权利充分实现[6]。同时,健康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条件。健康的人民群体意味着更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国家发展提供活力源泉及坚实基础。

  • 其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从自然、社会和人的需要维度,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创造性地提出“大卫生、大健康”理念[3]。“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既追求人的健康,还追求经济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等与生命关联系统的健康,突出全领域的健康;关注身体、精神、心理、社会适应及思想道德等健康,是生命体的全方位健康;重点关注妇幼、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在内的全员健康,以及从孕期检查服务到健全一体化养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等,使人民健康有了更加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 其三,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7]。一方面,“大卫生、大健康”格局要求从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系统着眼,推动建设更加可及的医疗服务、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更加绿色友好的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的发展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及政治权利更好地实现。另一方面,“大卫生、大健康” 格局要求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除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外,还应推动形成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等。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在不同方面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所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

  • (二) 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

  • 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受复杂因素影响,既受限于个体身体条件,又与外在生活与生产关联,还有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内容复杂多样,且处于变化之中。这就意味着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求人们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影响健康的多种关系和矛盾,善于寻找不同关系的内在属性和独特规律,从多个维度把握健康领域的发展规律。认识、遵循并利用健康领域发展规律是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历史观,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劳动者健康问题的重大关切。

  • 对健康领域多维规律的把握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基于健康的纯公共物品属性,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公共财政以确保维护人民健康的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而非营利性。二是基于疾病与健康关系的正确判断,走一条区别于以治病为中心,而是以健康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道路。三是基于健康的群体差异性,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健康工作,重视育龄女性、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健康问题,进一步维护好重点群体的健康利益。四是基于中医药内在规律,保持中医药本色,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五是基于健康的系统支持需求,探寻并利用环境、食品、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医疗技术等协同作用规律。

  • (三) 坚持渐进全面的实践理性

  •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的卫生健康利益,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统筹局部与全局性举措,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全面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但长期以来“以治病为本”的医学模式,成本投入高却产出低收益低,必须探索一条新型健康维护道路。

  • 其一,立足基本国情探索健康维护道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拓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和标准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不切实际作出承诺,把胃口吊得过高[8]。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既要敢于突破,又要循序渐进,走渐进而全面的实现之路。“渐进”指向健康的发展步骤和过程;“全面”注重健康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健康,是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关系良好等的整体推进,是经济健康、社会健康、文化健康、政治健康、环境健康等的协同发展。任何一个方面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健康的实现。

  • 其二,坚持整体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9]。从这些重大决策可以看出党对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整体设计,其中“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体现了“全面”理念。鉴于卫生健康领域问题复杂多样,既有关乎健康的社会系统因素,也有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疾病谱系的特殊性问题,对卫生健康事业既要统筹全局,又应有突出和侧重,走渐进发展之路。一方面,协同医疗卫生部门、统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获取涵盖人民健康领域的整体资料,做好统筹安排。另一方面,需要聚焦更为具体的问题,比如对突发性传染病治理、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地区性特殊疾病等深度分析,一个接着一个解决。健康问题的研判,既要从系统视角着眼,又要逐步解决具体问题。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出突发性传染病防控的短板和薄弱问题。在疾病溯源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10]。正是在治理健康领域常态问题和突发问题的具体过程中,形成了渐进而全面的实践理性。

  • 三、 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路径选择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期待更好的医疗、更安全的食品、更绿色的环境、更公平的制度,期待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能够既拥有健康的身体,也免于遭受来自外在社会环境的精神压迫。这也反映了健康领域问题的艰巨性、特殊性、关联性、复杂性以及长期性,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贯通,不断探索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建设、组织保障及行动能力。

  • (一) 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福利的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基础,必须完善健康维护的制度保障。历史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4] 党中央注重从制度上谋划人民健康,提出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11]。“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确立及推进,意味着党对健康领域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系统、全面,意味着要着力增强健康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及协同性。“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制度基石,处于健康中国建设的统领地位,必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单元。

  • 1 . 全面理解“健康”的多重内涵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 从人民生活水平角度看,“健康”是一种拥有健康理念和享有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从健康事业角度看,“健康”是一种人民健康长寿水平达到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健康”是一种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 2 . 完善促进健康的社会动员和参与制度

  • 如切实加强全民健康教育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行为能力,降低或消除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创新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普及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大力发挥社会组织在诸如远离毒品、性安全宣传教育、乳腺癌公益筛查与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疾病科普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 3 . 推动健康综合治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要求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从行业管理转变为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治理及社会服务,实现流程优化,加强疾病预防与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制度系统整合。如推动现代医院制度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彻底解决医药领域“多小散乱差”现象;推动综合监管制度建设,促进监管重心从内部监管转向全行业监管,提高医药卫生水平与质量等[9]

  • 4 . 健全健康领域的“政府—市场”互补制度

  • 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必须由政府提供充足的资源供给,突出健康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要消除政策障碍,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政府则加强监督管理。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12]。利用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形成“广覆盖、低成本”的健康保障体系;以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依托,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经济基础。

  • (二) 以优化维护人民健康利益的组织保障应对健康领域复杂问题

  • 遗传、环境、生活方式与医疗等的相互作用,成为影响新时代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健康也不再局限于临床医学中的个体健康、群体的大众健康,而关涉人类健康相互作用的生态健康,包括自然与社会、文化与技术、个体与整体、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际等多重关系。正是基于这种整体性及系统性的问题诊断,党中央提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足、健康服务供给与人民需求之间矛盾依然突出[11],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优化维护人民健康的组织保障。

  • 1 . 党和政府是协调健康领域关系的中枢系统

  • 真正实现人民健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12]。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干部队伍是维护人民健康的关键要素,要发挥要素组合生成的集成作用,作为“机制设计”的党和政府既是主导力量也是组织保障,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渗透性和严密性,落实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党和政府在产生方式、具体职能、运作程序、规章制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党是领导组织,政府作为国家的载体及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执行机构,守护并践行党组织的使命。党和政府在实现人民健康利益上目标一致,是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组织保障,是协调与监督影响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领域、食品安全领域、清洁环境领域、学校教育领域等的结构基础。由于人民健康是全领域、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涉及政府、社会、个人、市场以及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政府机构等多个主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运作系统。这就要求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枢系统,组织与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调整健康维护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等,促使新的健康生态生长以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 2 . 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是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角色

  •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有利于全方位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就健康领域而言,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与社会营造共享的认知,围绕人民健康进行动员,共同应对来自自然、社会、精神以及国际环境等领域健康风险因素,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健康制度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了落实健康维护与促进的组织工作,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成立。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型组织”,从国家层面专职负责统筹落实健康中国的组织、监测、评估及考核相关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专门组织,推动建立完善健康优先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等政策法规体系。为了处理好健康维护与其他领域发展的关系,还必须推动建立国家层面协调推进机制。

  • (三) 以提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健康的履职责任推动健康安全治理

  • 1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带动健康维护主体的扩散及联动

  • 预防与治疗是维护健康的两种主要策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维护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要求 “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9],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党和政府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11]。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超越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治疗模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的全局式转变。因此,维护并促进健康的主体及工作方式必然发生变化,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转向发挥与体育、教育等领域整体联动作用。“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13] 政府也要从宣传倡导向带动全社会参与、推动个体行动转变,切实实现“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2 . 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共同提升健康水平

  • 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和不同领域的综合性事业。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单位、公益组织、医院、医药企业、政府等协同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多层次的健康提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个人、家庭是健康水平最直接、最基础的决定因素。社区、单位、医院、医药企业、公益组织、政府等从外部条件方面影响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个人和家庭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以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健康习惯,可以在源头上有效预防疾病。个人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可以精准获得专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整个社会的疾病预防效果会更明显。学校、社区、单位及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健康知识普及和指导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控烟行动、全民健身、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等宣传和推广活动,以增进公众在具体领域的健康认知并预防相关疾病。当疾病发生后,在医院治疗阶段起关键作用的是具有专业技术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是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守护者,是健康中国的中流砥柱。医药企业则利用其独有的知识,运用创新科技和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服务于人民健康。党和政府通过制定与实施跨领域的健康促进策略,促进多元主体协作化解人民健康领域的风险及挑战。这样的协作不仅有助于缩小健康差异,还能针对特定群体和区域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干预措施,从而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有效提高健康水平。在这个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 由于人民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政府还要在推进健康资源整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促进体系、健康保障体系等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个人、家庭、医药企业、社会组织及政府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有力量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宗旨,同向同行、相互支撑、深入合作。个人、家庭、社会与政府等共同行动,构建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关心照顾特殊群体,促进群众健康水平整体提升,这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由于风险社会的到来,一国人民的卫生健康状况极易发生溢出效应,产生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积极主张秉持尊重主权等原则,加强全球卫生安全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14]。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层次与类型的跨国合作对于控制传染病、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等全球性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 四、 结语

  • 人民健康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人民健康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基础要素。党中央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作出的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的多维性、坚持全面渐进的实践理性等判断,体现出战略性、系统性及前瞻性的研究谋划。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蕴含的基本逻辑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特征,因而能够对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构建“制度—组织—主体”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创新路径。其中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优化维护健康的组织功能带有保障性,提升多元主体维护健康的履职责任是动力源泉,具有创造性和可持续性。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三者的交互联动构成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动态发展路径。这一路径试图从系统上将制度构建、规范党和政府的健康促进职责与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问题,又促进人民形成积极的健康维护能力。所有的变革和发展路径都建立在实践效能与民众的基本健康追求内在契合性基础上,能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对全球化时代全球性健康风险问题的积极应对,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健康领域的实践展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正确把握卫生健康事业的实践要求、内在逻辑及优化路径,有利于解决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把我国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 参考文献

    • [1] 潘维.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77

    • [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真践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N].光明日报,2020-02-19(6)

    • [3]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J].党建,2016(9):4-6,9

    •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86,282

    • [5] 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N].人民日报,2020-09-16(1)

    • [6] 欧阳康,熊治东.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世界哲学,2018(4):5-13,160

    • [7] 姚建红.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护佑人民健康 [J].红旗文稿,2024(9):9-13

    •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3-115

    •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8-49

    •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20(2):2

    •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EB/OL].[2024-02-01].https://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48

    • [13]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 [14] 徐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4-06-06(3)

  • 参考文献

    • [1] 潘维.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77

    • [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真践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N].光明日报,2020-02-19(6)

    • [3]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J].党建,2016(9):4-6,9

    •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86,282

    • [5] 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N].人民日报,2020-09-16(1)

    • [6] 欧阳康,熊治东.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世界哲学,2018(4):5-13,160

    • [7] 姚建红.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护佑人民健康 [J].红旗文稿,2024(9):9-13

    •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3-115

    •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8-49

    •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20(2):2

    •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EB/OL].[2024-02-01].https://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48

    • [13]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 [14] 徐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4-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