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助力高水平健康 推进高质量发展——第三届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侧记

      2018(3):169-171.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1

      摘要 (1203) HTML (85) PDF 420.13 K (1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国内外促进分级诊疗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2018(3):172-175.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2

      摘要 (1602) HTML (98) PDF 519.50 K (3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国际上分级诊疗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各地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为实现分级诊疗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结果:国内为实现分级诊疗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慢性病或部分病种作为突破口,构建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制度;国内推进分级诊疗存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意愿薄弱、居民社区首诊的依从性差、大医院缺乏转诊动力的阻力等问题;国外分级诊疗的经验主要有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对医患双方转诊行为的强制性约束、强大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科医师掌握医保资金和专科资源、门诊和住院“双轨制”。结论: 结合国内实施现状和国外的实施经验,我国实现分级诊疗可以采取建立有效的全科医师培养制度、增强医保的杠杆作用、合理控制大医院的诊疗量和住院床日数等措施。

    • 社会信任模式变迁视阈下的医患信任困境及出路

      2018(3):176-181.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3

      摘要 (2061) HTML (76) PDF 698.83 K (2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49年前,“家本位—人际信任”模式在我国长期盛行,医患信任得以自然建立并世代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国本位—系统信任”模式逐步成为社会主导信任模式的条件下,医患信任尽管有所变化,但基本保持历史延续和平稳重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本位—人际信任”模式继续衰落,“国本位—系统信任”模式丧失主导,同时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社会本位—制度信任”模式又尚未完全形成,医患信任日益遭遇严重困境。新时期,必须促进社会信任模式实现双重过渡,即从情感信任过渡到制度信任,再从制度信任过渡到文化信任,以刚性制度约束和柔性文化滋养之合力破解医患信任困境。

    • 临床共情的基本路径研究

      2018(3):182-187.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4

      摘要 (1224) HTML (75) PDF 584.14 K (1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开展临床共情基本路径研究,调查共情基本路径执行现状,为共情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8所公立医院825名临床工作者和在这些医疗机构就诊的807例患者的临床共情基本路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情的认知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共情基本路径中的神态、情绪、倾听、微笑环节,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认知存在偏差;在耐心、专注、语言、告知、解释环节临床工作者均表现不佳。结论:临床工作者各路径环节表现不佳,需结合临床共情路径的内涵和实施方法,促进临床共情实践的实现和发展。

    •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域下的医疗场所暴力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8(3):188-192.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5

      摘要 (1517) HTML (86) PDF 532.01 K (2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疗场所暴力是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活动不满而引发的,是社会、医院、制度基于主客观因素,不能满足患者的某种或某些需求而导致的一种私力救济行为。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医疗场所暴力源于医疗环境不能满足患者的低层次需求,医疗体验不能满足患者的中低层次需求,纠纷处理机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代偿。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对医疗场所暴力的策略:从制度上保障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和职业安全,从文化上营造和谐文明安全的医疗生态环境,从道德上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医院社会责任。

    • 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3):193-196.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6

      摘要 (1401) HTML (84) PDF 514.62 K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离职率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Ordinal回归分析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结果:91.79%的被调查者觉得工作对个人能力有很高要求;68.13%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紧张度高;55.84%的医务人员每周工作时间长于法定工作时间(40小时);72.39%的医务人员感觉工作压力大,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工作紧张度是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小型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应该搭建医务人员培训进修的平台,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招募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激励现有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医务人员应该积极、乐观应对工作压力,融入医院工作与生活。

    • 高校场域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影响

      2018(3):197-202.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7

      摘要 (1196) HTML (74) PDF 649.00 K (1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关注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高校疫苗接种集体差异,从案例入手分析学校场域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法,对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巨大的S学院A、B两班(87.5%和0%)进行深入探究。以方便抽样法在A、B两班各抽取6名学生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并对场域内各级权威代表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案例对比研究,发现传统认为的个体疾病认知、疫苗价格、既往疫苗接种史等影响因素并不能解释两群体接种率的差异。在高校学生免疫接种行为中,A、B两班受到培养方式、班级氛围、信息递送等因素综合影响,形成有利于或不利于疫苗接种决策的场域特征。当疫苗接种信息通过不同场域时,受到既定特征场域的影响,指导个体的行为决策。结论:管理灵活、氛围融洽且有沟通交流惯习的场域和加强信息递送中权威媒介的作用,更利于高校学生做出接种决策,建议针对高校场域特点改善现有的疫苗接种策略。

    •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2018(3):203-205.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8

      摘要 (1316) HTML (67) PDF 475.08 K (1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能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某高校的468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对CPR技能知识知晓率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CPR技能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生源地以及是否参加过社会机构组织的CPR培训的大学生技能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培训时间(参加培训距今的时间)大学生CPR技能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重视高校CPR普及宣传工作,开展CPR培训,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

    • 应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术后加速康复项目评价指标

      2018(3):206-209. DOI: 10.7655/NYDXBSS20180309

      摘要 (1567) HTML (79) PDF 595.17 K (2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专家咨询法,筛选出术后加速康复项目的评价指标,从而建立术后加速康复项目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对术后加速康复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和评价。第一轮专家咨询回收率95%,第二轮专家咨询回收率90%。专家意见一致性高,根据专家意见删除了两项指标,修改了一项指标。初步筛选后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8个。根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初步建立以疼痛/不舒服等8个三级指标为主的术后快速康复评价指标体系。

    • 高血压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现状研究

      2018(3):210-214.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0

      摘要 (1252) HTML (76) PDF 544.90 K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南京市玄武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6个社区的264例高血压患者,了解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和利用情况、自我管理方式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签约患者186例,设为观察组,未签约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55.3%的患者对签约服务的认知有待加强;观察组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转诊绿色通道和预约上门是签约患者专享服务,但利用率很低;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患者对签约服务的利用率有差别(P <0.05);观察组自我管理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需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大力培养全科人才,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朋友式”医患关系,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8(3):215-219.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1

      摘要 (1406) HTML (77) PDF 537.46 K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09年以来,各省市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服务体系建设、便民惠民措施方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重点方面,开展了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工作。总体来说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改革中仍存在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不够清晰、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较少触及、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够明显、改革中公立医院自身动力不足等问题与困惑。为了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应从明确顶层设计,完善各类配套政策,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与补偿力度,深化人事薪酬改革,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寻求突破点。

    • 基于医疗质量的公立医院绩效体系构建研究

      2018(3):220-223.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2

      摘要 (1393) HTML (70) PDF 516.18 K (2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可操作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法研究国内外绩效评价理论,结合问卷结果形成初始量表。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两轮筛选及优化。结果:初步形成由“社会效益”、“质量安全”、“运行效益与效率”为基本结构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结论:该指标体系重点关注医院公益性及内涵质量,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战略计分卡绩效考核效果分析

      2018(3):224-229.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3

      摘要 (1380) HTML (72) PDF 681.23 K (1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在介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绩效管理改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医院基于战略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改革措施与方法,并对提升医院员工学习创新能力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员工科研文章发表质量提升,新职工继续教育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科研实现创新突破,授权专利成果数量大幅提高。提示医院制定目标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员工创新能力发展决定了医院发展战略的实现,绩效管理思想是战略计分卡的精髓。该研究可为同类医院通过绩效制度改革加强科研和学习创新能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江苏省三级医院效率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

      2018(3):230-233.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4

      摘要 (1546) HTML (70) PDF 523.13 K (1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江苏省三级医院效率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评价,为全省三级医院规划与发展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通过DEA评价江苏省三级医院的相关数据,计算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情况,分析非有效的决策单元投影值,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三级医院的效率差异。利用Tobit回归分析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60家三级医院中,总体有效共有19家,占比为31.67%,其中苏南总体有效的医院有15家,有效率35.7%;苏中有效的医院为2家,有效率20.0%;苏北有效的医院为2家,有效率25.0%。结论:江苏省三级医院运营效率整体不高,大多数医院处于规模效应递减的状态,需根据DEA结果并结合医院自身承担的职能,进行调整,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 当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初探

      2018(3):234-237.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5

      摘要 (1497) HTML (64) PDF 462.58 K (1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由小农社会逐渐向市民社会转变,维持小农社会的私德已不能满足现代文明社会需求,对公德教育的呼声越发为社会与国家所重视。高校作为德育课程的承担者与先锋阵地,应顺应时代要求率先做出德育课程的变革。文章以分析私德与公德研究现状入手,提出对私德与公德区别联系的看法,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高校德育问题,对高校德育的变革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 良医培育的路径:把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2018(3):238-241.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6

      摘要 (1987) HTML (78) PDF 440.21 K (2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诠释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良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从创新思政课程内容、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大思政”格局、建立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把医德教育全面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开辟良医培育新路径。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8(3):242-244.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7

      摘要 (1138) HTML (61) PDF 403.09 K (1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阐述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医学院校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定位和建设目标。从教学运行机制、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考察了医学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为当前医学院校医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 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体会

      2018(3):245-248.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8

      摘要 (1665) HTML (93) PDF 456.78 K (2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医学教育,推进临床研究能力培养是提升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就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体会,结合目前的教学改革措施、新时代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要求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诸多方面,包括疾病诊治、团结协作、发现问题、以教促学、阅读文献、论文书写、创新思维等,以期提高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科学家。

    • 概念图在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2018(3):249-251. DOI: 10.7655/NYDXBSS20180319

      摘要 (1411) HTML (68) PDF 459.45 K (1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题组选择南京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习诊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概念图组和传统组。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并在教学前后进行批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评估,初步探讨将概念图引入内科临床教学对提高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结果显示概念图有助于提高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提升临床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批判性思维。

    •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探索

      2018(3):252-254. DOI: 10.7655/NYDXBSS20180320

      摘要 (1804) HTML (91) PDF 431.46 K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论述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背景,设计了平台架构及主要功能模块,分析了课程与资源建设、用户与权限管理、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等主要模块功能特点,建立了“政府主导、联盟协调、公司运营、学校受益”运营模式,确定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完善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了平台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