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浅议传染病疫情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

      2020(1):1-4.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1

      摘要 (4301) HTML (113) PDF 549.84 K (2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均无授权哪个部门制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国家制度的授权条款,而《卫生部关于法定传染病疫情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只是以“卫办发[2006]79 号”的文件形式颁发,存在一定的合法性 隐患。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该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必须对社会、对各 有关部门做出事件的基本描述,并重点提出注意和警醒的信息,对于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来说,也就必 然涉及到疫情信息的披露,故不能认为“地级市政府不是法定的发布疫情信息的义务主体”。《中华人民 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配套文件,就疫情事件 的信息披露、预警信息发布的规定,概念不清、互不协调、授权混乱。应统一授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为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以及“传染病预警“”相 应级别的(突发事件)警报”的发布主体。

    • 医务人员的疫情信息披露权

      2020(1):5-9.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2

      摘要 (2505) HTML (95) PDF 534.99 K (2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疫情披露,关乎民众安危与社会稳定。医务人员作为较早接触疫情的群体,须向公权力部门 履行疫情信息报告义务、向患方及其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同时还享有向一定范围内不知情者披露 疫情信息的权利。无论基于法定义务的驱动,还是基于法定权利的享有,医务人员均享有一定的疫情信 息披露权。该披露权,不仅是法律父爱主义的体现,也是医疗父爱主义在法律父爱主义中获得尊重的一 种体现。医务人员疫情信息披露权的行使,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疗保障危机管理实践研究

      2020(1):10-13.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3

      摘要 (2771) HTML (83) PDF 555.66 K (2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 年 12 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文章从医疗保障的角度出发,结合疾病的流 行病学特点和 PPRR 危机管理理论,总结并分享医疗保障部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 经验。对实践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出建议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危机 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持续的医疗保障。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实践

      2020(1):14-18.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4

      摘要 (3618) HTML (113) PDF 616.69 K (2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 2019 年 12 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爆发,目前肺炎疫情已经进入防控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在疫情期间合理应对和开展医院防控工作对控制病毒传播 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疫情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对疫情的措施、管理方法、经 验和思考,为各医疗机构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 健康老龄化领域公民社会组织外部社会资本要素探讨

      2020(1):19-22.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5

      摘要 (1173) HTML (106) PDF 566.37 K (1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单纯依靠政府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公民社会组织的有力协助作用不可忽视,社会资本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卫生领域。文章从中观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外部社会资本要素,分析公民社会组织在养老领域面临的困境,并探讨培育外部社会资本的策略,提升公民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国家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 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健康老龄化的SWOT分析

      2020(1):23-27.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6

      摘要 (1254) HTML (112) PDF 568.19 K (1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民社会组织在健康老龄化领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及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采用态势(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SWOT)分析法对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健康老龄化领域工作进行分析,明确了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健康老龄化领域工作的完善策略。指出公民社会组织要发掘组织内部的优势与机会,减轻自身压力,充分利用发展机遇迎接外部挑战,以促进健康老龄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 健康老龄化领域公民社会组织内部社会资本要素探讨

      2020(1):28-32.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7

      摘要 (994) HTML (94) PDF 613.80 K (1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在组织内部体现为社会网络、信任、社会支持、规范以及共同语言与愿景。目前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SOs)在我国健康老龄化服务中的巨大参与优势远未被激活,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健康老龄化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复习,从微观层面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的角度,综合分析公民社会组织在参与实现健康老龄化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社会资本要素,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养老组织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建议。

    • 健康老龄化领域公民社会组织核心个人社会资本要素探讨

      2020(1):33-36.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8

      摘要 (1060) HTML (104) PDF 616.45 K (1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民社会组织是提供社会养老服务的有效载体,但在参与健康老龄化过程中始终有所欠缺。养老服务领域公民社会组织欠缺的网络、信任、支持等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促进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健康老龄化进程必定有赖于组织内丰富的社会资本。文章通过发掘公民社会组织核心成员社会资本要素,探讨养老领域公民社会组织核心个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丰富核心个人社会资本的相关对策。

    • 患者公众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2020(1):37-40. DOI: 10.7655/NYDXBSS20200109

      摘要 (1601) HTML (106) PDF 531.32 K (1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患者公众是与医学、医院、医生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等多重社会角色的集合。教育患者公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先的人文医学理念,对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患者伦理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沟通素质等,揭示患者公众教育与医学发展、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执业环境等存在相关联系。患者公众教育既是提升患者公众素质的教育活动,也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既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也是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通过患者公众教育可以提升患者伦理素质、患者心理素质、患者法律素质、患者沟通素质、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共同决策,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

    •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1):41-49.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0

      摘要 (1692) HTML (114) PDF 681.47 K (1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上升。文章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个方面出发,使用Log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检验分析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患小病时,70岁及以上、以家庭其他成员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较高、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流动老年人选择门诊就医的可能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时,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自评身体健康的老年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选择住院治疗。参加医疗保险的类型也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此外,外出务工、依靠子女和退休养老三类老年流动人口在门诊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 芜湖市老年人选择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50-54.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1

      摘要 (1523) HTML (113) PDF 570.37 K (1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芜湖市老年人选择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临终关怀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选取芜湖市老年人642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7.0%的老年人选择了综合性医院临终关怀病房,28.0%选择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6%选择了独立临终关怀机构,仅有11.4%选择老年护理机构。老年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对临终关怀机构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随着芜湖市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对综合医院配备临终关怀病房存在客观需求,相对于紧张的医疗资源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临终关怀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医患互动话语与就诊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20(1):55-60.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2

      摘要 (1314) HTML (103) PDF 591.28 K (1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鉴国外广泛应用的Roter的互动分析系统(Roter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RIAS)将医患互动中的话语量化,结合患者就诊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门诊医患互动话语与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医生的生物医学信息索取越多、患者的信息搜寻程度越高、患者的社会心理信息给予和积极对话越多,就诊满意度越;医生的消极对话越多、患者年龄越大,就诊满意度越低。提示医生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避免消极语言的使用,关注老年患者需求,各级政府或医院也应加强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普及和医生信息提供,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 从偏见视角解读医患关系

      2020(1):61-65.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3

      摘要 (1238) HTML (96) PDF 538.24 K (2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偏见是个体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并对其他人形成先入为主的负性判断,泛化至群体中则会表现为人们对某群体产生片面或错误的认知。文章从消极刻板印象、期望差异与归因偏差这三个角度解释了医患群体产生偏见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偏见对医患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医患双方偏见的方法。

    • 因果关系不明情形的医疗损害责任认定

      2020(1):66-70.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4

      摘要 (1147) HTML (99) PDF 543.90 K (1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全有或全无”因果关系理论,在处理因果关系不明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容易造成受害人求偿不能或侵权人赔偿过度的不良后果,影响侵权责任法填补损害功能的实现。文章起因于对一例医疗损害赔偿判决说理的质疑,通过梳理、论证比例责任适用于医疗损害侵权的可行性与类型,提出以比例责任作为因果关系不明情形的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规则。

    • 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0(1):71-76.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5

      摘要 (1044) HTML (99) PDF 592.19 K (1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自制问卷,对南京市某城、郊两区2017年4月新签约的居民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 225份,分析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地区、签约医生诊疗水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社区医院环境对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通过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功能定位、提高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优化社区医院服务环境提高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 近十年国内外计划行为理论应用现状及热点分析

      2020(1):77-83.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6

      摘要 (2223) HTML (111) PDF 1.26 M (4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计划行为理论近十年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对该领域中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中文文献涉及农业、工业、教育、消费、环保、健康等各领域全年龄段人群的行为,英文文献更加广泛,还包括心理、医疗、消费、商业经济、捐赠等主题。中文文献的热点领域是对农户行为的研究,而英文文献的热点领域为健康、环保、旅游等主题。虽然该理论存在着一些危机和挑战,但较高的解释性、相对简单的模型以及良好的操作性使其在需要研究个体行为的应用领域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 “互联网+”视域下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20(1):84-87.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7

      摘要 (1768) HTML (110) PDF 574.57 K (2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伴随全球“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时代到来,国内外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为了解当下医疗服务模式,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和访问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医疗服务模式应用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江苏省为例阐述智慧医疗模式的发展。结果显示智慧医疗模式应用各具特色和亮点,已形成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文化、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和医疗保险为主要核心发展要素,创新模式实现诸多新功能。研究揭示了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2020(1):88-94.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8

      摘要 (1015) HTML (100) PDF 689.93 K (1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是维护国民健康的重要屏障,完善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指标确定了,才能正确合理地发展中医医疗服务事业。文章旨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综合评价指标可分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全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呈现“东强西弱”“南优北劣”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华北和华东地区在中医医疗服务收支能力方面普遍强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人均医疗资源强于中部和华南地区,但总体医疗资源弱于华东、华北地区。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的中医医疗服务机构以较少的服务资源投入获得较好的服务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党建视野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培养策略浅析

      2020(1):95-100. DOI: 10.7655/NYDXBSS20200119

      摘要 (1168) HTML (106) PDF 595.28 K (1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发展,多次提出并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原则。在国家和上海市层面的政策指引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深入贯彻到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党的建设重要工作中。面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人才培养在总量稳定性、培养体系、工作获得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疾控机构人才培养策略的主体思路是坚持人才强卫战略、党管人才原则,把握公共卫生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人才结构优化和治理,培养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服务于居民健康需要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疾控机构人才队伍,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疾控机构人才培养策略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