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第一期封面和目录

      2021(1).

      摘要 (502) HTML (12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领导与沟通机制

      2021(1):1-6.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1

      摘要 (2077) HTML (257) PDF 648.96 K (4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关键要在相关部门间实现有效领导和良好的沟通合作。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深圳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对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可能的领导和沟通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领导的积极认知、权威性领导组织体系、沟通合作机制的整合提升、创新性监督和反馈机制是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四个关键主题。建议深圳市以立法为基础,建立基于高层领导承诺的更高层次、更为宏观的沟通合作机制,同时加强监督和反馈机制建设。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7-10.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2

      摘要 (1221) HTML (1039) PDF 550.51 K (1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危机预警管理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道防线,是发现并识别、解决危机,避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进一步危害的关键环节。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警管理的现况,总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警管理存在的诸如部门间缺乏联合机制、舆情监测体系不健全、专业应急人员缺乏、监测预警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完善政府危机预警管理协调机制、健全危机预警管理舆情监测体系、加强应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危机预警管理制度建设等策略,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警管理体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传染病疫情社会防控系统建设浅议

      2021(1):11-15.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3

      摘要 (689) HTML (123) PDF 553.26 K (1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各种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不断出现,日渐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面对的严峻挑战。公共性是疫情问题的内在本质特性,医学防治和社会防控是疫情防控的两条基本路径。但由于新发传染病大多是病毒引起的,仅仅依靠医学防治难以阻止其发生和扩散,所以需要社会防控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行动中,暴露出我国应对突发疫情的社会防控能力存在不足。因此,建议推进社会防控系统的建设,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好地应对疫情。

    • 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第五届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侧记

      2021(1):16-19.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4

      摘要 (530) HTML (153) PDF 559.27 K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浅析灾疫救治中医务人员道德创伤的发生与治疗

      2021(1):20-23.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5

      摘要 (3278) HTML (157) PDF 591.18 K (2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道德创伤是反道德行为和事件与个体或群体持守的道德准则发生背离,由此产生的心理、生理等创伤症状。由于它是一个复合型概念,涉及了伦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在灾疫情境中,医务人员面对疫情多变、感染率高、病患多等复杂局面,内心遵循的伦理观与外在道德实践很容易发生冲突,由此陷入道德两难。在此境遇中所做出的道德选择,一旦触发不可预料的后果,极易对个体造成道德创伤。基于此,应增强医务人员战胜疫情的信心,摒弃错误的道德认知,增强道德韧性,保持良好的道德心理。

    • 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学权威专家社会沟通的成效分析

      2021(1):24-28.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6

      摘要 (707) HTML (182) PDF 1.02 M (1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迅速建立公众信任,将专业的医学信息通过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在社会传递是应急响应中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新媒体的舆情指数,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中,形成社会热点的医学权威专家社会沟通事件的热度峰值与趋势特征,分析其信息传递的成效与社会传播特征。数据显示,由权威专家发声的医学信息引发了公众极高的关注度,呈现激增、持续高位的特征,且热点高峰值与疫情关键节点、专业信息发布时间轴呈密切相关。疫情下有效的医学信息传递需要在社会沟通发生的各个环节中体现权威性及专业性,在舆情数据支持下可获知公众真实反应,进一步优化重大疫情应急防控中的社会沟通策略。

    •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1):29-35.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7

      摘要 (679) HTML (149) PDF 573.02 K (1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研究以安徽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并探索可改进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抑郁防治决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对安徽省3 349名农村常住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2.9%,其中,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老年人分别为62.3%、47.6%;GDS得分为(12.40±7.09)分,贫困组[(14.05±6.93)分]高于非贫困组[(11.47±7.01)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高年龄、女性、文盲/半文盲、无职业状态、非独居、患慢性疾病种数越多、一年内住过院和两周内有身体不适抑郁检出率高;相较于务农的老年人,外出务工和个体经营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贫困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非贫困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多种因素有关,对此应引起更多关注,给予老年人更多心理干预。

    • 二十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21(1):36-41.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8

      摘要 (778) HTML (253) PDF 565.13 K (1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收集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0年以来发表的以研究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论文1 226篇,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 24.0软件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绘制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二十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包括:研究生心理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工作等三个领域。未来应加强各类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普遍性研究,加强研究生心理危机及应对相关研究,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 从防疫健康码谈公民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

      2021(1):42-46. DOI: 10.7655/NYDXBSS20210109

      摘要 (1290) HTML (843) PDF 572.89 K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防疫健康码在加强疫情管理、实现精准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防疫健康码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原则、必要原则、目的限制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以及信息保护原则。防疫健康码在使用个人信息时存在信息泄露以及超出目的使用等风险,应主动积极地加以防范,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

      2021(1):47-52.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0

      摘要 (822) HTML (362) PDF 581.36 K (1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师多点执业是一项下沉医疗人力资源、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分级诊疗实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及优化多元化办医格局。根据多点执业实施现状,其推行缓慢的关键因素在于执业过程所面临的系列法律风险,如医疗机构面临行政管理下税收监管空白、不正当竞争以及因医师违约带来的经济损失等风险;医师面临竞业禁止、非法行医、劳资纠纷以及侵权纠纷等风险。为此,应当通过明确法律关系性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以及细化医疗损害保险制度等,强化医师多点执业法律风险防控,从而降低相关主体的风险顾虑,进而减少多点执业进程障碍,助推分级诊疗有效实施。

    • 传染病防治法律视角下新冠肺炎预警制度探讨

      2021(1):53-57.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1

      摘要 (857) HTML (310) PDF 578.96 K (1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初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为核心构筑的预警制度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简要阐述《传染病防治法》中关于预警制度的规定,对比分析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传染病预警制度,指出目前我国传染病预警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预警权限、预警情形、“吹哨人”保护条款以及问责制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我国传染病预警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 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护理业的发展——以看护与护士之“变”为视角

      2021(1):58-63.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2

      摘要 (1016) HTML (495) PDF 591.82 K (1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世纪后半叶西方传教士来华医药传教活动推动了西医护理业在华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护理业在华发展,对护理从业者的称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多以看护和护士二词较为常见。以看护与护士之“变”为视角,是为分析护理人员称呼使用的变化及护理人员来源的发展变化,从而进一步思考我国近代护理业发展与近代社会变迁。看护与护士之“变”不仅是护理业从业者名称的变化,更是近代社会在不同国家医疗模式影响下护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政府主导下的护理业逐渐面向规范化及职业化的发展方向,护理业内部选择以及社会发展的外在推力促使其发生转变,护理业也得到了社会进一步的认可与接纳。

    • 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医的社会性偏见:以梁启超疾病史为例

      2021(1):64-67.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3

      摘要 (963) HTML (174) PDF 550.72 K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回顾了近代时期医学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近代知识分子产生对中医社会性偏见的原因是西医的科学知识被社会所需要,由此分化出对两种医学不同的价值取向。文章以梁启超疾病史及其在公共领域发表的社论与私人家书做对比,具体说明了对中医的偏见在社会中的显象与运作。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区行动机制研究

      2021(1):68-72.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4

      摘要 (691) HTML (221) PDF 546.96 K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M社区行动过程的分析,探讨社区行动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社区成员个人利益与社区整体利益之间的联系是促使社区行动生成的根本动力,并且通过社区问题、社区行动的组织者以及社区传统表现出来。根据M社区防疫行动的发生机制,提出社区建设的三点建议,即培育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育社会志愿者人群以及培育社区文化。

    • 目标成就评量法在健康服务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21(1):73-77.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5

      摘要 (790) HTML (153) PDF 542.61 K (1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药卫生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健康服务效果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服务评价方法很难全面评价健康服务效果的优劣,文章介绍作为个体化评价方法之一的评价工具——目标成就评量法(goal attainment scaling,GAS),介绍GAS的起源与发展,阐述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应用领域,如患者水平评定、项目效果评定、中医针灸领域等方面。GAS应用中的注意点主要为设置有区分度指标、确定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权重值和评价值的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GAS在健康服务评价中的展望,以期促进GAS的发展。

    • 基于DTPB⁃PRT模型的远程会诊影响因素探究

      2021(1):78-82.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6

      摘要 (734) HTML (185) PDF 577.39 K (1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剖析影响社区医院与监狱医院患者使用远程会诊的相关因素,随机选取合肥市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2家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和监狱医院)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基于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DTPB?PRT)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因素、医疗费用感知、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六个维度探讨患者使用远程会诊的影响机制,并对模型要素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社区医院中影响力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患者态度、社会因素、主观规范、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和医疗费用。监狱医院患者中基于对医疗费用的假设不成立,发现对患者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社会因素、态度、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建议社区医院应注重降低远程医疗价格标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监狱医院加强对患者宣传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远程会诊的发展。

    • 社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和服务需求状况调查

      2021(1):83-88.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7

      摘要 (749) HTML (292) PDF 576.77 K (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南京和无锡两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发现,533例老年人中,签约家庭医生182例,占34.1%;未签约299例,占56.1%;不清楚是否签约52例,占9.8%。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在年龄、收入水平、是否有配偶及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要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加强全科医学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认知深度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促进社区健康教育,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

    • “课程思政”的多维度内涵与执行路径探析

      2021(1):89-92.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8

      摘要 (808) HTML (132) PDF 516.02 K (1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正式提出和逐步推行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章在梳理“课程思政”概念的由来、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联与区别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并用“顶天”“立地”予以概括;文章还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执行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理论体系的架构、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校园生态环境的营造是“课程思政”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2021(1):93-96. DOI: 10.7655/NYDXBSS20210119

      摘要 (626) HTML (117) PDF 531.85 K (1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面对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需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三个辩证统一关系,由此探索从提升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拓展网络实践教学形式、创新混合式教学设计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四条路径,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

    • 江苏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与服务调查分析

      2021(1):97-100. DOI: 10.7655/NYDXBSS20210120

      摘要 (731) HTML (111) PDF 489.20 K (1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167所高校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调查发现,江苏省各高校均已实现卫生机构校内全覆盖,日常多以体检、健康教育和基本卫生保健为主要服务内容;但普遍存在着校内医护人员配置不足、服务强度较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有限、校内医疗服务设施设备配置不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有效发挥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职能,本研究提出高校医疗机构职能再定位,加大高校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提升高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等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