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2023(4).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16

      摘要 (57) HTML (0) PDF 37.57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次

      2023(4).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17

      摘要 (53) HTML (0) PDF 963.22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学人文
    • 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

      2023(4):299-307.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1

      摘要 (328) HTML (167) PDF 658.65 K (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数据,实证分析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的照料支持和情感支持可以显著提升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采用OLS以及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发现上述结果仍然成立;低龄、 女性、中部和东部地区老年人的自评健康水平更容易受到子女代际支持的影响;存在着“子女代际支持—生活满意度—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传导机制。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健康老龄化的进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 双向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2023(4):308-316.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2

      摘要 (199) HTML (169) PDF 1.16 M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 60 岁及以上育有子女且没有与子女同住的 3 712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影响有差异。向上经济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向下照料支持的负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代际情感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中位医疗费用水平下影响更大。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增强子女对空巢老人健康情况的关注, 从而有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率。

    •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

      2023(4):317-323.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3

      摘要 (240) HTML (123) PDF 1.33 M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建湖县人民医院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 ≥3 000元、有系统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得分越高、有兴趣爱好、亲属陪护、被探望次数≥2次、发病后救治时间<3小时可提高3.65~9.95倍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与完全残疾相比,重度、中度和轻度残疾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有伴随疾病、焦虑或抑郁症状、发病后救治时间≥3小时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总分值高达280分。当这些影响因素预测的分值达到164分及以上,患者可获得高生活质量的概率为90%及以上,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等结果显示其预测能力良好。因此,建议医院辅以预测模型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控的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交互式信息传播视角下年轻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形成机理

      2023(4):324-333.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4

      摘要 (304) HTML (316) PDF 1.17 M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平台和现实环境交互作用下的身体意象信息传播是影响年轻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重要因素,从交互式信息传播的视角探究消极身体意象形成机理,对于年轻女性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选取 24 名在校女大学生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针对交互式信息传播视角下年轻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形成问题开展研究设计,基于深度访谈文本,依次经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三个阶段,提取出交互式信息传播视角下年轻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形成因素,并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提炼出60个初始概念、13个副范畴和2个主范畴, 形成交互式信息传播视角下年轻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形成机理模型,并对主范畴、副范畴和初始概念等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界定女性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结构维度和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是在信息交互情境下对传统身体意象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践和完善。

    • 新冠疫情期间相关心理健康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4):334-341.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5

      摘要 (66) HTML (242) PDF 2.98 M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 6.1.R6对202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SCI、 CSSCI、CSCD及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737篇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三年的发展脉络。研究表明,核心作者的合作较为密切;机构横向合作不足,且跨地域研究较少; 焦虑、抑郁、失眠等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结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应对方式;发展脉络分为增长、动态发展和细化升华三个时期。新冠疫情对我国民众的心理健康影响尚未结束,应加强心理健康应用型政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疫情后的心理追踪研究,为今后类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 风险社会背景下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2023(4):342-349.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6

      摘要 (613) HTML (214) PDF 1.13 M (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风险社会背景下,为增强应对各种风险和危机的社会韧性,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有助于提升应急管理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文章从“志愿服务工作的诱导/阻碍”“志愿服务动机”及“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对27位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并对文本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经过内容分析的概念化和范畴化,形成志愿者个体、志愿服务过程和外部影响因素三个层面,构建了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体系。 研究发现,影响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的核心因素为:参与动机、组织特性、人际互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制约因素、服务管理。研究结论对提高志愿服务对公众吸引力与持续性, 改进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和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 患者医保政策知信行及医保服务满意度分析——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为例

      2023(4):350-355.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7

      摘要 (128) HTML (175) PDF 1.14 M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患者对医保政策知信行及医保服务满意度现状及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医保政策精准宣传及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措施,文章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开展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医保政策知识、态度、行为、医保服务满意度5个部分,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人群医保政策认识薄弱,青年人群及异地就医人群医保政策行为意愿低,医保服务满意度低。建议以患者对医保政策的现实需要为导向,创新宣教形式; 以精准政策宣传纠正认知偏差,提升医保行动意愿;以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医保服务效能;以普惠性商业医疗险为补充,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 俞自萍与国内影响力最大的《色盲检查图》的诞生

      2023(4):356-359.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8

      摘要 (184) HTML (345) PDF 1.09 M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色盲这一现象的发现历史,并追溯了国内外最早的色盲检测方法;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俞自萍教授应国家建设的需求研制我国《色盲检查图》的过程进行了回溯,认为俞自萍教授的《色盲检查图》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的检查图,并对此检查图的特色、价值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指出研制更精准的客观的检测仪将是未来的趋势。

    • >医学社会
    • 社区服务环境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3(4):360-365. DOI: 10.7655/NYDXBSS20230409

      摘要 (536) HTML (102) PDF 1.44 M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利用Kaplan-Meier法和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社区服务环境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感知到有社区日常生活服务的老年人死亡风险下降,感知到有社区医疗照料服务的老年人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且社区日常生活、医疗照料服务环境对不同年龄组、性别、城乡老年人的影响效应不同。依据研究结论,针对社区服务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降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 基于德尔菲法的基层卫生服务价值测量模型构建

      2023(4):366-371.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0

      摘要 (419) HTML (102) PDF 1.12 M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层卫生服务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居民健康权益的保障。文章应用文献研究法构建基层卫生服务价值测量模型初始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对相关领域3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收集专家对指标的建议,建立基层卫生服务价值测量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6.8%,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3和0.88,两轮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35、0.084(P<0.05)。通过两轮咨询,专家意见达成一致,最终构建包含2个一级指标、 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基层卫生服务价值测量模型。

    • 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模式下基层首诊意愿及影响因素

      2023(4):372-377.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1

      摘要 (64) HTML (158) PDF 1.13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内居民就医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地区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就诊居民进行调查。在纳入分析的 513 名调查对象中, 16.8%的居民听说过双向转诊;78.4%的居民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82.8%的居民选择该医院的原因是离家或单位近。进一步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年龄、月收入、健康状况、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水平、认为双向转诊是否有必要是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需要优化转诊程序,引导居民有序就医;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政策倾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通过人才引进、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合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布局。

    • 东莞市某镇居民日间照料服务购买及支付意愿研究

      2023(4):378-383.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2

      摘要 (48) HTML (67) PDF 1.14 M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城市居民对日间照料服务的有效需求及日间照料的发展潜力,研究团队于2022 年9—1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某镇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实证研究,对城市居家老人及成年子女基本信息、日间照料服务购买意愿以及支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支付意愿调查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U/H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92位受访者中有251人愿意购买日间照料服务,占比64.03%,人均日间照料服务月支付意愿值为2 127.2元。居民的购买意愿受教育程度、收支情况及子女数量影响;居民对日间照料包月服务支付意愿受教育程度、老人健康状况、受访者收支情况及是否有子女提供照料影响。研究发现日间照料服务在东莞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 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2023(4):384-388.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3

      摘要 (395) HTML (162) PDF 1.10 M (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推进建设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仅是构建“老龄文明”的理念遵循,也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与水平,促进人口、经济、环境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试图厘清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系统构成要素,并明晰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 “精明增长”的视角形成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性思考:在文化上积极探索构建“老龄文明”的话语体系;在体制上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在机制上提高体系运行效率;在基础建设上打造全龄友好环境,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智慧+老年健康服务”平台,以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老龄社会良好局面。

    • >医学教育
    • 加强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3(4):389-393.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4

      摘要 (112) HTML (129) PDF 1.06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廉洁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亦是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群体职业道德良知,弘扬社会尊医重卫风尚,构建国家惩防腐败体系。为破解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中角色模糊与理念偏倚的主体之困、精神迷茫与价值偏离的客体之困、内容枯燥与方式僵化的介体之困、机制分离与环境薄弱的环体之困,应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建强廉洁文化教育队伍;培育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机制,营造教育氛围,优化廉洁奉公文化环境。

    • 医学院校医学口笔译实习教学模式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

      2023(4):394-398. DOI: 10.7655/NYDXBSS20230415

      摘要 (92) HTML (93) PDF 1.06 M (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国医学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薄弱环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问题突出。 研究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英语专业近年来的医学口笔译驻院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初步总结出一套医学院校医学口笔译驻院实习教学模式。文章首先阐述这一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素,包括医院基地口笔译工作场景、实习教学指导模式、过程管理模式以及评价方案等,其次深入剖析实习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研究可望为医学院校医学口笔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医学语言服务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