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2023(5).

      摘要 (57) HTML (0) PDF 4.98 M (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次

      2023(5).

      摘要 (33) HTML (0) PDF 1.07 M (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卫生政策
    • 社会公平理论视域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思考

      2023(5):399-403.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1

      摘要 (138) HTML (320) PDF 1.24 M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的核心,对维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透过新形势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回顾现有均等化发展研究为基础,衍生出以社会公平理论为分析框架的有关均等化发展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提升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2023(5):404-408.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2

      摘要 (474) HTML (352) PDF 1.33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卫生事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结果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逐年增长,但仍存在地区分化现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总体较好,区域内配置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床位数区域间差异较大且逐年扩大;卫生人力资源向发达地区聚拢。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应将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双管齐下,保证基层卫生事业长期稳定发展;区域内与区域间并重,引导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优化床位数的分布结构;加强欠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发展。

    •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2023(5):409-414.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3

      摘要 (305) HTML (266) PDF 1.32 M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为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提供政策参考。研究表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整体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调整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的排序为中部>东部> 西部;人均GDP和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密度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产出效率有显著影响。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产出效率发展不均衡,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效率提升策略。

    • >医学人文
    • 法治国家的健康观

      2023(5):415-422.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4

      摘要 (282) HTML (90) PDF 1.28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法治国家,健康应被定位为国家保护义务的对象,这一定位既凸显了保障公民健康的国家任务,又指引着公权力理性履行其保护公民健康的职责。在现代社会,随着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国家要充分保护公民健康,就需要实施全方位的预防。由此,健康保护水准得到提升,但个人权利招致较多限制,健康与自由的关系日益紧张。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行政机关固然要突破原有警察权的界限,但仍不可放弃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国家应当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尊重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此基础上论证干预措施的正当性。

    • 我国健康医疗数据治理的标准化路径——以美国相关法律为借鉴

      2023(5):423-429.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5

      摘要 (765) HTML (568) PDF 1.26 M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健康医疗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健康医疗数据应用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与健康医疗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健康医疗数据治理的流通共享程度较低、健康医疗数据治理主体的耦合性不足等矛盾凸显,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数据的治理迫在眉睫。文章以美国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标准化中《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 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HIPPA)、《经济与临床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ealth Informa- tion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and Clinical Health,HITECH)与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HL7) 为借鉴,提炼其政策法案及管理亮点,以期对推动我国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标准化有所助力。具体而言,从形式标准化、内容标准化和协同治理标准化三方面践行健康医疗数据治理的标准化路径,以“医疗健康机构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为目标,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我国遗传咨询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研究

      2023(5):430-433.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6

      摘要 (378) HTML (86) PDF 1.26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遗传咨询具有专业性、精准性、伦理化和法治化的特点。我国遗传咨询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遗传咨询人员资质不符、泄露个人基因信息、危害生物安全、基因歧视、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 侵犯家族成员生命健康权。文章建议完善我国遗传咨询的对策,包括完善遗传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完善个人基因信息保护的规定、完善规避生物安全风险的规定、完善反基因歧视的规定、完善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规定、完善家族成员生命健康权保护的规定。

    • 药品盲文标签和说明书法律问题研究

      2023(5):434-441.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7

      摘要 (72) HTML (50) PDF 1.30 M (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颁布并施行体现了我国注重对残障人士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法第三十七条对药品盲文的标签和说明书的提供主体以及监管主体进行了规定,为残障人士的用药安全进一步提供法律保障。但是目前仍存在制度衔接有立法空白、监管和提供主体存在模糊性、药品盲文标签和说明书书写规范不明确以及缺乏罚则的规定等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无障碍格式版本的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规定的落实。

    • 收入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非线性影响研究——来自CHARLS数据的经验证据

      2023(5):442-449.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8

      摘要 (53) HTML (102) PDF 1.31 M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收入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老年人的精神抑郁水平显著降低。多重门槛回归估计结果表明, 收入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收入的影响呈现非线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水平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城市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收入门槛值,同时农村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表现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变化。建议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保障低龄老年人群体再就业;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非现金方式的社会支持。

    • 作为方法的中医整体观:一个“渐冻人”中医师的疾痛叙事与叙事医学实践

      2023(5):450-455. DOI: 10.7655/NYDXBSS20230509

      摘要 (275) HTML (193) PDF 1.26 M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疾痛叙事的视角看“渐冻人”中医师以中医哲学整体观为方法解释疾痛经验、重建生活世界,并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类似叙事医学的方法进行医学实践,进而探讨传统中医哲学的整体观和现代西方医学人类学疾痛叙事研究范式、西医叙事医学的互证互构。中医整体观为疾痛叙事和叙事医学提供本土化视角,贡献人类学和医学的中国思想资源。疾痛叙事和叙事医学深化中医整体观,在实践上对其进行方法论的补充。

    • 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动员的三重考察(1949—1959年)

      2023(5):456-461.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0

      摘要 (70) HTML (61) PDF 1.26 M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从历史生成来看:1949—1955年,这一阶段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消灭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粉碎美国细菌战阴谋为主要内容;1956—1959年,这一阶段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害灭病,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为主要内容。从基本实践来看:第一是政治动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是群众动员,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第三是宣传动员,丰富宣传的形式与内容。从重大成就来看:粉碎了美国细菌战阴谋,改善了落后的卫生状况,降低了社会疾病发生率。

    • 从“卫生有道”题词透视卫生观念转变及影响

      2023(5):462-466.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1

      摘要 (41) HTML (122) PDF 1.68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蔡元培1935年为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首届毕业生题词“卫生有道”, 寄予着殷切期望,蕴藏着时代之变。1928年,国民政府建立。当时社会剧烈变革,“卫生”观念也从注重个人“养生延年”转向公共领域的“防疫强种”,需要在卫生政策、卫生教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作为。省立医政学院师生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服务推动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卫生有道”的理念。

    • >医学社会
    • 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现象网络结构传染特征分析——基于仿真模拟实验

      2023(5):467-471.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2

      摘要 (175) HTML (252) PDF 2.29 M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命旺盛现象的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符合行为传播交流特点。文章运用NetLo- go仿真平台,在经典SIR模型基础上,探究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现象网络结构传染特征,为积极老龄健康治理提供参考。在仿真实验观测中发现,生命旺盛感的传染具有系统延迟性、复杂特征以及级联扩散效应。生命旺盛现象传染率有等于、大于和小于免疫率三个场景,生命旺盛曲线、生命不旺盛曲线、潜在生命旺盛状态曲线均出现四次交点但传播趋势不同。社会网络的初始状态、生命旺盛现象的传染率和免疫率皆影响旺盛传染曲线的达峰时间,传染特征取向不同。研究提示不同强度生命旺盛现象的干预时间和效果不同,因此积极老龄社区的营造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老年人群旺盛的比例、特征、最佳干预方式、最佳干预时间等条件。

    •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

      2023(5):472-478.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3

      摘要 (70) HTML (168) PDF 1.61 M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测度,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绎过程,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区域规划提供参考。Dagum 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总体基尼系数由 2010 年的 0.147 下降至 2020年的0.076,超变密度逐渐成为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大。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东、西部地区内各省份差异有所下降,但中部地区内差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缩小地区间差距,重视不同区域差异,实现因地制宜发展,以促进护理事业区域协调发展。

    • 女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的实践与策略研究

      2023(5):479-484.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4

      摘要 (45) HTML (74) PDF 1.28 M (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女大学生因身体活动不足导致体质健康下降。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参与障碍为手段,设计为期 9 周的干预方案,对 60 名女大学生进行干预实验,探索促进女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实践策略。结果显示,从个体、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对女大学生施加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课外高强度身体活动,增加通行时长,降低静坐时长。基于此,提出女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策略:个体方面以学校教育为依托,注重理论知识与运动体验感提升,挖掘个体内部动机;物理环境方面通过精准投放及科学管理锻炼设施,协调校园建筑环境规划与布局,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身体活动提供环境保障;社会环境层面以团体性支持为手段,组建团队、举办活动,为女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营造情感支持氛围。

    • “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实践探索

      2023(5):485-489.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5

      摘要 (84) HTML (74) PDF 1.28 M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慢病管理平台的临床意义。 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将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1年口腔黏膜网状评分、红斑评分和溃疡性评分(reticular,erythema and ulcerative,REU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25例5年以上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史的患者进行持续跟踪随访发现,使用该平台2年后,患者线下就诊次数明显减少(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6%的患者认为该平台对疾病管理是实用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医患沟通(66.4%)、复诊随访(39.3%)及认知疾病(32.7%)。“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构建实现了患者主动健康视角下的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有助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可持续防控。

    • >医学教育
    •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2023(5):490-494.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6

      摘要 (70) HTML (238) PDF 1.32 M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应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形成功能结构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研究从系统架构、实验教学体系、平台管理体系和实验教学新模式四大方面明晰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路径,并从建立项目准入机制、 统一身份认证、资源有偿共享、校企合作机制四个方面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应用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新医科人才的培养注入力量。

    • 后疫情时代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3(5):495-498. DOI: 10.7655/NYDXBSS20230517

      摘要 (60) HTML (108) PDF 1.19 M (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在全球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承担着病毒检测和疫情监测的任务。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教学内容、 方法仍较陈旧,重“理论”轻“实践”、重“检验”轻“检疫”、毕业生实际岗位胜任力不足。笔者以所在团队该专业本科生培养为例,探究后疫情时代多层次、多维度人才培养路径,助力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人才培养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