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心肾综合征模型早期肾损伤生物标记物的评价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拟通过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CRS的肾保护措施从而指导心肾等重要靶器官的临床保护-方法:52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存活的猪入组,根据后续处理的不同随机分为以下4组:即室温复苏组-室温复苏同时灌注500 mL常温生理盐水组-室温复苏同时灌注500 mL 4℃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同时观察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后1-3-5和10 min开放血流再灌注复苏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指标的变化-收集血液及随机尿液标本进行相关的测定-结果:猪AMI缺血再灌注模型出现肾小管损伤标记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介素18(IL-18)的升高,提示了亚临床AKI的发生,且肾损伤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后迅速发生,而不同于以往文献中报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后数小时出现AKI-在不同的干预措施下提示肾损伤的升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结论:提示反映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升高可先于肾小球功能的改变,为I型CRS进行及时有效肾脏保护措施比如低温再灌注复苏争取宝贵的时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月秋,张晓红,管 静.Ⅰ型心肾综合征模型早期肾损伤生物标记物的评价[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1446-144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6-13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2-28
  • 出版日期: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