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4KJB32000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浓度与脑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改善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17例患者,依据入院时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0.55 mg/L组(正常组)与D-二聚体≥0.55 mg/L组(异常组),比较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溶栓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57.5)min vs.(116.6±59.4)min,P>0.05],正常组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异常组[(9.6±6.8)分vs.(17.4±9.2)分,P<0.05],两组在溶栓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4)分 vs.(5.0±7.6)分,P>0.05]。结论:不同D-二聚体浓度与发病至就诊时间无明显关系,D-二聚体异常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在溶栓后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张 刚,张劲松,蒋 雷,刘强晖,孙 凯. D-二聚体与脑梗死发病时间及溶栓前后NIHSS评分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144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