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凝功率对婴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技发展基金(YKK 1513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电凝功率对婴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切除后的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标本164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组,高频电刀输出功率分别为15、20、25、30W,肉眼观察血管瘤组织电凝后组织变化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变性、坏死、缺损情况。结果:电凝皮肤血管瘤后组织效应的感官判断,4个组凝血效果佳的比例分别为34.15%、63.41%、56.10%、0,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44%、4.88%、39.02%、100.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4,P < 0.001),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凝血效果佳的比例乙组>丙组>甲组>丁组。电凝组织效应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4个组的热传导效果都到达皮下组织,且<2 mm 的比例分别为17.07%、58.54%、34.15%、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1,P<0.001),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乙组>丙组>甲组>丁组。结论:婴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手术部位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时,建议高频电刀初始设置输出功率宜为20 W,如果出现效果不佳时,逐步向大调节,但一般不要超过25 W的输出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春梅,龚 静,李 梅.不同电凝功率对婴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1):1619-162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01-06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12-03
  • 出版日期: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