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llen法以25 g/cm3力致伤大鼠T8脊髓,插蛛网膜下隙导管于术后即刻、2、4、8、12、24 h各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GF)溶液,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神经元型固有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cNOS)在脊髓中的表达.结果:大鼠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ncNOS蛋白和ncNOS mRNA异常表达,N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ncNOS蛋白和ncNOS mRNA异常表达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NGF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ncNOS的异常表达,抑制一氧化氮(NO)过多释放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从而保护了损伤的神经组织.
黄祖瑚 , 庄辉 , 卢山 , 郭人花 , 徐国民 , 蔡洁 , 朱万孚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DNA疫苗对小鼠和猕猴的免疫原性.方法:肌内注射法接种HBcAg 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和猕猴血清抗-HBc IgG终点滴度和IgG亚类水平;51铬释放法测定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ELISA法检测猕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4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猕猴PBMC HBcAg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小鼠和猕猴经接种该DNA疫苗后均产生高滴度抗-HBc抗体(分别达1∶328 050和1∶109 350);小鼠抗-HBc IgG亚类以IgG2a为主,猕猴抗-HBc IgG亚类以IgG2占优势(IgG1/IgG2<1);小鼠的HBc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达50%以上;猕猴PBMC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与IL-4相比占明显优势(15.63 pg/ml vs <3.13 pg/ml),猕猴PBMC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阳性(刺激指数=2.12~3.83).结论:HBcAg DNA疫苗对小鼠和猕猴均具有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性.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探讨5-氟脲嘧啶(5-Fu)、赖诺普利诱导培养的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以5-Fu以及赖诺普利分别作用于培养的合成型平滑肌.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发生率,以原位杂交法检测c-myc,c-fos和p53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5-Fu可诱导培养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40 μmol/L组的凋亡诱导率达71.24%)而赖诺普利可明显地抑制细胞凋亡发生,12.5 μmol/L的剂量即可使细胞凋亡从15.75%下降至0.03%以下.原位杂交实验显示,5-Fu组p53表达增强,而c-fos表达抑制;赖诺普利组p53表达抑制,而c-fos呈强阳性表达.结论:5-Fu可强烈地诱导培养的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凋亡,而赖诺普利抑制培养细胞的凋亡.5-Fu诱导凋亡的作用是p53基因调控相关的.
许贤德 , 许迪 , 陆凤翔 , 陈莉 , 雍永宏 , 周蕾 , 吴文霞 , 杨志健 , 马根山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定量评价梗死心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各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及35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测定相应部位心肌及心包的背向散射积分参数,且受试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果:梗死心肌的IBS标化值、IBS周期变异延迟校正值(N-delay)较正常心肌显著增高(P<0.001),而IBS周期变异幅度及周期变异率显著减低(P<0.001),IBS跨壁差趋于消失.结论:心肌的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能定量反映梗死心肌的组织特征,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 mg*kg-1*d-1),苯那普利治疗组(6 mg*kg-1*d-1)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改善肾功能,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评价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29例SAP患者分为区域灌注组(13例)和常规给药组(16例).区域灌注组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 h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症状体征消失后拔管.常规给药组用静脉输注药物,药物用量及剂量完全同区域灌注组.结果:灌注组治疗后48 h腹部体征明显改善,腹痛减轻,7~12天症状全部消失,病情无复发,疗程平均20天,均痊愈出院.常规给药组治疗后5~7天见腹部体征改善,病情有反复,疗程45天~4个月,平均57天.常规给药组出现严重并发症13例次,死亡4例.结论:经胰血管置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治疗SAP疗效好,病程短,并发症少,应推广应用.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胃癌的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中uP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uP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率、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阳性表达定位于胃癌组织的癌细胞胞质.结论:uP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上皮钙粘附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胃癌组织学特征和侵袭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SP)及酶切法检测49例胃癌组织中钙粘附素启动区域甲基化状态并予以测序.结果:低分化腺癌(Borrman Ⅲ~Ⅳ级)甲基化发生率为73.7%,远高于其它病理类型癌发生率33.3%(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为70.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者22.7%(P<0.01).结论:钙粘附素启动区域甲基化与胃癌组织学特征及侵袭有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胃癌侵袭与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陈国玉 , 丁永斌 , 夏建国 , 章希炜 , 杨宏 , 杨力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瘤体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及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长、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1例胃癌、8例良性胃溃疡、10例正常人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5例正常人、30例胃癌术前和术后1周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瘤体及外周血清中VCAM-1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VCAM-1不仅在胃癌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在胃癌细胞膜上也有表达,而且VCAM-1的表达强度、表达率与胃癌血管的生长和转移有关.胃癌组病人外周血清中sVCAM-1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并且术后胃癌病人血清中sVCAM-1的浓度下降(P<0.01).结论:VCAM-1在胃癌的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sVCAM-1有望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复发的指标.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猕猴实验性内毒素休克过程中,前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LPS)制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人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测定2.8 mg/kg内毒素注射后0、80、160 min时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p40/p70的改变.结果:TNF-α、IL-10在80 min时,内毒素休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在160 min时则降至与对照组相当的水平,而IL-10水平降低;IL-1β、IL-12p40/p70在80 min时水平升高不明显,而在160 min时则内毒素休克组水平升高十分明显.结论:用人细胞因子酶ELISA试剂盒检测猕猴血浆中细胞因子是可行的;4种细胞因子的时间变化规律与其他动物模型中基本一致,IL-10水平低的原因可能是人的试剂盒对猕猴IL-10敏感性低所致.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第三脑室室周区(3V-Pe)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CSFCN)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NOS神经元在大鼠3V-Pe的分布及其形态特点.结果:3V-Pe均有NOS-CSFCN分布,由前腹侧渐向后背侧过渡.细胞可分4种类型,位于室管膜内或其下层,或距之有一定的距离,但有突起伸向第三脑室.室旁核内有众多NOS阳性纤维向第三脑室伸展,与3V-Pe NOS-CSFCN相互交错、邻接.结论:3V-Pe NOS-CSFCN与脑脊液非常接近,提示它们自脑脊液获得信息,并能向脑脊液分泌NO,很可能具有神经-体液双方面的信息整合作用.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胸12椎体下缘平面以上可利用的腰骶神经根数目,及其与脊髓圆锥下极位置的关系,为腰1椎骨骨折脱位所致截瘫的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24例成人脊柱标本,暴露胸11节段以下脊髓和神经根.观测腰1-骶3各神经根根丝穿出相应脊髓节的中点与胸12椎体下缘之间距离,及脊髓圆锥下极位置变异.结果:腰1~4神经根近端主要位于胸12椎体下缘平面以上,该平面以下主要为骶神经根;脊髓圆锥位置越高则该平面以上神经根数目越多.结论:胸12椎体下缘平面以上腰神经根数目与脊髓圆锥下极位置呈正相关(具有显著性);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术须考虑两者关系.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法:对本院施行的VATS 35例患者与同期行TH 26例患者进行比较,并随访2~46个月,以观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TH组明显缩短,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少于TH组,仅1例术后输血200 ml,无中转开胸.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复发性、双侧性者的首选治疗,但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应选用开胸手术.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和硝苯地平(nifendipin,Nif)单独及与5-氟脲嘧啶(5-Fu)联合使用时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以探讨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理想药物.方法:取培养第3~5代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加入含不同浓度Ver和Nif的培养液,培养48 h后计算细胞抑制率,并逐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样将前两个药物与5-Fu合用,观察细胞抑制效果.结果:在5、10、20、40 mg/L浓度时Ver和Nif对细胞增殖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与1 mg/L和10 mg/L 5-Fu合用时,两者的抑制作用都得到加强.两种钙拮抗剂单独使用时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与5-Fu合用时,随药物浓度的提高,出现细胞的皱缩和死亡.结论:钙拮抗剂Ver和Nif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两药与抗肿瘤药物5-Fu合用时,抑制作用得到加强.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兔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糖原(PAS)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检查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和鉴定.结果: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原代培养细胞大多48 h贴壁,5天后旺盛生长,15天形成单层.传代培养细胞次日贴壁10天形成单层.细胞角蛋白AE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培养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结论: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成功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与正常兔角膜上皮细胞相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测定血透病人血铝浓度,探讨与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离子(Ca2+)、及服用活性维生素D3(AVD)的关系.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反渗水铝水平,放免法检测血PTH,生化法检测血钙,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统计服用及未服用AVD的病人数,分析其与血铝的联系.21例健康献血者的血铝水平作对照组.结果:血透病人血铝水平(131.0±107.0) μg/L,健康对照组为(10.30±9.57) μ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高铝血症(血铝>100 μg/L)发生率为36.8%(235.25±114.78 μg/L),PTH增高者占78.6%(433.81±262.97 pg/ml),血铝与PTH的r=0.18(P>0.05);血Ca2+水平为(2.13±0.36) mmol/L,与血铝的r=0.27(P>0.05);服用AVD组41例病人中高铝血症12例(29.27%),未服用AVD组35例中高铝血症16例(45.71%),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iPTH(53.12±46.99pg/ml)低于铝正常的非糖尿病组(391.8±181.56 pg/ml,P<0.05).结论:血透病人血铝负荷高,其血铝水平与PTH、钙、AVD使用无相关性,血透治疗的糖尿病病人PTH值低.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EVP)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方法:经直肠超声测量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均行TUEV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天及1个月检测患者血清中PSA值.并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术后第1天血清PSA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其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个月血清PSA值降至基线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UEVP会使血清PSA值升高,以术后第1天影响最明显,维持约1个月,其后逐渐下降至一个稳定、较低的水平.所以,临床上如要获得一个正确而有意义的PSA值,至少要等到TUEVP术后1个月.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80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方法:报告1989~1999年收治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80例.诊断依据为少尿以致无尿、水肿、血尿素氮和肌酐进行性增高.初步诊断首选腹部平片(KUB)和B超及肾图检查.结果:10例患者术前行血液透析,手术治疗53例,包括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8例,肾造瘘术20例,狭窄段输尿管切除膀胱再植8例,输尿管腹壁皮肤造口术7例;双"J”管内引流术27例.结论:本病病因、病情复杂多变,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总结84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其中84例(Ⅰ期57例,Ⅱ期14例,Ⅲ期13例)保留对侧卵巢及子宫.术后联合化疗.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74.9%.65例存活,19例死亡.62例月经周期正常,2例闭经.13例已足月分娩14个孩子,孩子生长正常.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对化疗十分敏感,为幼女、少女、年轻的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是可行的.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导向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eliac ganglion or plexus block, CGB或CPB)解除或减轻无法手术切除的上腹部恶性肿瘤所致的进行性癌性疼痛.方法:18例上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导向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通过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癌性疼痛.结果:术后癌性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率达到100%.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仅2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有1例出现较为剧烈的腹部烧灼感,短时缓解.结论:CPB术能有效地解除上腹部癌性疼痛,临床上又避免使用易成瘾的麻醉止痛药,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分析斜坡骨髓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为颅底影像学提供帮助.方法:连续抽取头颅正中矢状面MRI 525例,按每10岁为一年龄组段分8组.斜坡骨髓信号按三型四分法分型:Ⅰ型为均匀低信号,Ⅱa型为低信号为主,伴有斑点或片状高信号,Ⅱb为高信号为主,伴斑点或片状低信号,Ⅲ型为均匀高信号.结果:斜坡信号Ⅰ型见于30岁以前,以1~10岁组段最高;Ⅲ型出现于11岁以后,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Ⅱ型以30岁以前占有比率最大.30岁以前,斜坡骨髓MRI信号可显示为3部分:蝶骨体、蝶枕软骨结合部和枕骨基底部.结论:了解斜坡骨髓转化的年龄相关性分布特点,有助于对正常和异常斜坡信号的影像学评价.
胡建群 , 胡淑芳 , 梁平 , 汪惠宁 , 林红军 , 孙小林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总结本科诊断的眼内占位性病变,探讨超声在眼内占位性疾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44例眼内占位性病变和24例"白瞳孔”疑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几种眼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44例眼内占位性病变中,视网膜母细胞瘤2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6例,脉络膜血管瘤2例,转移癌2例,血肿8例,囊虫病1例.24例"白瞳孔”病例中,永存原发性玻璃体增生症(PHPV)8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炎(Cotas病)6例,先天性白内障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灰阶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诊断眼内占位性病变有很大价值,在某些方面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总结胸腺类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探讨其病理、诊断检查及治疗的特点.方法:采用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近20年来收治的7例胸腺类癌患者进行诊断,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治疗,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7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胸腺类癌.7例中,未手术及仅行活检术的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3年内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放疗,4例患者至今仍存活,最长达5年,随访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罕见的胸腺肿瘤,确诊依赖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一经确定,应尽早行根治手术,并在术后行放疗.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目的:提高对睾丸及附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彩色双功超声对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睾丸血肿、睾丸炎及附睾炎症、附睾结核疾病共156例进行检查.结果: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结论:CDFI对上述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独到之处,为诊断睾丸及附睾疾病的首选方法.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01, 9(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