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葡萄糖、促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影响胰岛自身抗原的表达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53) HTML (55) PDF 0.00 Byte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生长因子IGF-1,EGF,FGF对胰岛细胞自身抗原IA-2表达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3,7,11和30 mmol/L)、IFN-γ(10 ng/ml)、TNF-α(100ng/ml)及IGF-1,EFG,FGF-10(10ng/ml),分别刺激胰岛细胞系RIN5F 24 h和48 h,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BIN5F细胞中IA-2的mRNA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中胰岛素的浓度,3-(4,5-二甲基)-5-(3-羧甲基苯环)-2-(4-硫基苯)-2H-四唑盐复合物(MTS)法检测细胞生长速率.结果:RT-PCR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葡萄糖(3,7,11和30 mmol/L)分别刺激RIN5F细胞系后,IA-2 mRNA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增加;TNF-α、IFN-γ可抑制IA-2 mRNA的水平(P<0.05),IGF-1、FGF使IA2的表达增加(P<0.05).TNF-α或IFN-γ刺激RIN5F细胞系后,上清中胰岛素水平均较基础值降低,并且作用48h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IGF-1,bFGF作用于RIN5F细胞系48 h,上清中胰岛素较基础值显著增加(P<0.05).MTS结果显示IGF-1使胰岛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葡萄糖、TNF-α、IFN-γ和一些生长因子可改变胰岛自身抗原的表达,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

    •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及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作用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94) HTML (56)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维甲酸药物的纳米颗粒混悬剂,并探讨其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并对制备条件及配方进行了优化:对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进行了冷冻干燥;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建立了兔眼PVR模型,并考察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对PVR的预防作用.结果:混悬剂中维甲酸纳米粒子(RA-NP)的粒径保持在300~400nm之间,大都为完整的球形;PVR预防实验显示,在术后28天,用药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X2=19.798,P<0.01),表明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能够有效的预防PVR的发生.结论: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PVR治疗用药物载体.

    • 霉酚酸酯对哮喘小鼠骨髓CD34+造血细胞的干预作用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06) HTML (46)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对哮喘小鼠骨髓CD34+造血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探讨其潜在的治疗哮喘的机制及可能性.方法: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连续激发2周期间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A组)、泼尼松(B组)及霉酚酸酯(C组)灌胃,末次激发后24 h分别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周血及骨髓,测定BALF、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分类计数及骨髓中有核细胞总数;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IL-5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骨髓中CD34+造血细胞、CD4+T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法检测骨髓内表达白细胞介素5(IL-5)受体α链mRNA的CD34+造血细胞(CD34+IL-5Rα mRNA+细胞)计数.结果:B、C组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EOS计数、外周血中CD34+造血细胞计数及外周血中IL-5水平均低于A组相应指标,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组BALF及外周血中EOS计数、骨髓中CD34+造血细胞计数及CD34+IL-5Rα mRNA+细胞计数与B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霉酚酯酸(MMF)可能抑制嗜酸粒细胞(EOS)、T淋巴细胞的肺内浸润,抑制CD34+造血细胞从骨髓迁移至外周血,它可能主要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IL-5的产生,来影响骨髓EOS祖细胞的分化.

    • 盐酸小檗硷对人肝Bel-7402细胞株LDLR表达的影响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82) HTML (46) PDF 0.00 Byte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硷(BBR)在体外对人肝Bel-7402细胞株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BBR与人肝Bel-7402细胞株共同培养不同的时间后,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LDLR mRNA、LDL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经BBR处理过的肝细胞的LDLR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其表达强度与所加入的BBR浓度及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最小有效剂量是0.25μg/ml,最短起效时间是2 h,24 h仍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而PPAR-γ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BR能通过增加LDLR的表达而有效调节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和代谢,从而维持细胞外LDL-C水平的稳定.

    • 拟黑多刺蚂蚁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96) HTML (56) PDF 0.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拟黑多刺蚂蚁粉(PVR)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120只F1代小鼠及80只BALB/c小鼠分别分成4组,各组小鼠分别经口灌胃(ig)给予0.14、0.28、0.84g/(kg·d)的拟黑多刺蚂蚁粉及灭菌水30天后,观察其体重、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结果:0.28、0.84g/(kg·d)组可增强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小鼠碳廓清的能力;0.14、0.28、0.84g/(kg·d)组均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拟黑多刺蚂蚁粉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人初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分析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58) HTML (44)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离人CD4+CD25+Treg细胞,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因子IL-4、IFN-γ和IL-10表达,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加或不加入中和抗体抗IL-10和抗TG-β,检测其抑制功能.结果:CD4+CD25+ Treg细胞约占正常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6%(2.4%~18.9%,n=15),主要合成IL-10,能够以依赖剂量和非依赖IL-10和TGF-β方式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CD4+ CD25+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细胞.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45) HTML (47)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非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测血尿酸,对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尿酸(450.3±79.9)μmol/L和非大血管病变组(370.7±66.4)μmol/L,正常对照(258.4±71.9)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以2型糖尿病为整体,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尿酸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最后年龄、病程、收缩压、尿酸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尿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

    • 浆细胞膜糖蛋白-1基因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10) HTML (50) PDF 0.00 Byte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肥胖、胰岛素抵抗与候选基因PC-1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人群分布的规律.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 ch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分析了53名正常对照者,105名肥胖患者的浆细胞糖蛋白(PC-1)基因第4外显子121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多态性(K、Q等位基因).结果:Q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肥胖人群分别为3%,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肥胖、肥胖伴高血压人群、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人群、肥胖伴高脂血症人群及肥胖伴高血压、高胰岛素人群、高脂血症人群的相对危险性(RR)分别为4.26、4.12、7.36、5.15、9.70;结论:PC-1Q等位基因与肥胖、胰岛索抵抗的发生呈显著性正相关,它参与了部分人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 听力学检测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43) HTML (48) PDF 0.00 Byte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听力学及神经生理学特点,并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对37例患者在采集病史和耳科检查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中潜伏期反应(MLR)、诱发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EOAEs)以及影像学(CT和/或MRI)和周围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纯音测听多为轻到中度上升型听力损失,37例患者鼓室图均呈"A"型、镫骨肌反射ABR均引不出或明显异常,但CM均正常.5例患儿未引出EOAEs,其中2例有新生儿缺血缺氧史,其余32例皆正常引出.10例患者影像学和周围神经系统未见异常.结论:对AN的诊断应依据听力学及神经生理学特点,推荐联合应用EOAEs、ABR和CM电生理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 复方黄芩甙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淋巴细胞表型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的影响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98) HTML (46) PDF 0.00 Byte (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黄芩甙制剂(Co-baicalin)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性EAE模型,研究复方黄芩甙制剂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及脾细胞CD3、CD4、CD8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EAE的有效性.结果: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后,小鼠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CD3、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而CD4、CCR5和CD4/CD8百分比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组和强的松治疗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复方黄芩甙制剂能够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结论:复方黄芩甙制剂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CD4阳性细胞数和CD4/CD8比例,下调CCR5的表达,为复方黄芩甙制剂用于临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88) HTML (41)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技术,对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脑血栓形成组、腔梗组和脑出血组)和52例对照组人群分别检测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D:I等位基因比率脑卒中组为0.61:0.39,对照组两者之比为0.43:0.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D型基因两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43/98 vs 10/52,P<0.05).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有、无脑卒中家族史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是脑卒中特别是脑血栓及腔梗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与脑卒中患者ACE I/D多态性相关,而脑卒中家族史与之无关.

    • 32P球囊内放射治疗预防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过度增生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86) HTML (50)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选用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放射性32P液体球囊血管内放射治疗对损伤后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家兔40只制作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随机分成4组:10、20和40GY放射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14、28和56天处死动物,取颈动脉标本HE染色、原位标记凋亡细胞(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PCNA阳性率、内膜和中膜厚度及面积、残余管腔面积.结果:球囊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开始增殖,并向内膜下迁移,其凋亡率和PCNA细胞阳性率均在伤后7天达到高峰.各治疗组各时间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PCNA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20GY和40GY组相似,但都优于10GY组(P<0.01);伤后28天始血管内膜和中膜增厚,面积增加,残余管腔面积缩小,各治疗组伤后28天始血管内膜、中膜增厚面积增加和残余管腔面积缩小明显改善(P<0.01),20GY和40GY组相似,但都优于10GY组(P<0.01).结论:放射性32p液体球囊血管内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球囊损伤后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新生内膜过度增生,预防管腔狭窄.

    • 肝移植术后胆泥、胆铸型及胆结石病因及治疗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72) HTML (54)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胆铸型和胆道结石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2004年1月开展81例次全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9例胆道胆泥、胆铸型和胆道结石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讨论胆泥、胆铸型和胆道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发生胆道胆泥、胆铸型和胆道结石9例,发生率为11.1%(9/81),其中坏死絮状物2例、胆泥和胆铸型5例、胆结石2例.该组胆泥、胆铸型和胆道结石7例经T管冲洗、ERCP等非手术治疗,3例好转,其余4例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行手术治疗,4例胆道取出胆泥、胆铸型、胆石,放置T管其中2例好转,2例疗效不佳而死亡.3例肝动脉栓塞伴胆泥患者中2例行再次肝移植后现存活,另外1例患者反复经ERCP下置鼻胆管冲洗治疗,现存活.结论:肝移植术后胆泥、胆铸型和胆结石的形成重要原因有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感染和胆汁动力学的改变.B超、胆道造影能及时诊断.T管冲洗、ERCP术及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缩短缺血时间,保护胆道血供,积极防治感染和排斥反应是减少或者避免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56例多排螺旋CTA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分析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533) HTML (58) PDF 0.00 Byte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搜集了56例双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正常6例,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8例、腘窝假性动脉瘤4例、双下肢大动脉炎10例、糖尿病性血管炎12例、股动脉血栓形成15例、股动脉搭桥1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或DSA证实.造影剂用量按2 ml/kg,注射速率3 ml/s.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 Bolus,层厚2~3 mm.数据重建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实时三维(realtime 3D)及容积显示(Fly 3D)等.结果:6例为正常双下肢动脉血管,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见不同程度的动脉壁钙化斑.4例腘动脉瘤CTA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瘤蒂.10例大动脉炎见双下肢动脉血管管壁呈锯齿状,部分节段见血栓形成.12例糖尿病性血管炎与大动脉炎表现相近似.15例股动脉血栓栓塞,CTA见股动脉充盈缺损至管腔填塞,最长栓塞达60 cm.1例人造血管CTA可清晰显示走向和双股动脉.结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学习)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66) HTML (49)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以心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肌炎4例报告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78) HTML (45) PDF 0.00 Byte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50) HTML (54)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以Fisher分级Ⅱ~Ⅳ级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所有病例均无手术指征.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时,除外脑外伤再出血、脑积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MCA)>120 cm/s确诊为脑血管痉挛.结果:每日引流量为300~400ml(335.5±21.5),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10天,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4例,均在治疗后5天内缓解;痊愈2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出现脑梗死1例,无脑积水发生.结论:外伤性SAH后腰池持续引流通过清除蛛网膜下腔致痉挛物质,可以预防和缓解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应注意防止引流不当造成的持续低颅压.

    • 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心功能的影响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32) HTML (50)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低分为3组,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3组组间比较,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的增加,心脏左心室重量(LVM)、室间隔厚度(ⅣS)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EF)减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明显延长.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断增加预示着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恶化,可以提供心肌损害程度的判断依据,且简单易行.

    • 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13) HTML (64)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 syndrome,V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间共观察到22例心血管手术后V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V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2例均在术后2~6 h内发生VS,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微泵输注,剂量从0.05μg/(kg·min)起,最大用至0.4μg/(kg·min).治疗目标是维持MAP≥70 mmHg,SVRI≥140.0 kPa·s/(L·m2),NE应用时间10~48 h.本组患者无肾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无死亡.结论:正确诊断VS和评判治疗效果必须要有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脏手术后VS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一线药物.

    • 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84) HTML (47)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尼美舒利、舒林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COX-2、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76) HTML (53)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尼美舒利、舒林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COX-2、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尼美舒利、舒林酸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TM两步法、Western b1ot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COX-2、iNOS表达情况:同时生化方法检测细胞内TNOS、iNOS、NO含量的改变.结果:尼美舒利、舒林酸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舒林酸、尼美舒作用48 h后,舒林酸0.6、1.2mmol/L组及尼美舒利100、200μmol/L组中COX-2、iNOS蛋白表达率及细胞内iNOS、TNOS、N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尼美舒利、舒林酸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机制除了与抑制COX-2有关外还与抑制iNOS的蛋白表达与活性有关.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81) HTML (47) PDF 0.00 Byte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16例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及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血清IGFBP-2的水平,并同步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2水平,与2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组血清IGFB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消化道良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GFBP-2水平与VEGF、IGF-1、IGF-2呈正相关性(r=0.454,P<0.01;r=0.290,P<0.01;r=0.276,P<0.01).结论:IGFBP-2为促肿瘤生长因子,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测指标,其对于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辅助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 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的免疫组化表达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234) HTML (70)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及伴发癌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究.方法:对40例卵巢皮质间质细胞增生伴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平滑肌瘤、内膜息肉等疾病增生的卵巢皮质间质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C-erbB-2、Rb、p53、PCNA的检测,并对手术病例进行术后血E2、p检测,同时观察内膜癌C-erbB-2、Rb、p53、PCNA 癌基因蛋白、肿瘤细胞增殖的表达.结果:在卵巢皮质增生细胞C-erbB-2阳性率为58%,Rb阳性率为30%,p53阳性率为2.5%,PCNA阳性率为33%,子宫内膜癌细胞C-erbB-2阳性率为100%,Rb阳性率为85%,p53阳性率为80%,PCNA阳性率为85%.结论:伴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卵巢增生的皮质间质细胞C-erbB-2、Rb表达阳性,在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C-erbB-2和PCNA 表达阳性,p53在增生间质细胞很少表达.血E2和P检测正常.而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各项免疫组化染色多呈阳性.

    • 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32) HTML (44)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两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放免法分析其对PGE2的影响.结果:MTT显示尼美舒利、舒林酸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FCM显示两药均能促进细胞的凋亡,并能使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清中PGE2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结论:尼美舒利、舒林酸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止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COX-2的活性及PGE2的合成有关.

    • 奥曲肽对人类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及其对cyclin E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31) HTML (46)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类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及其对cyclin 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奥曲肽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药物处理,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不同剂量组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奥曲肽对PC-3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奥曲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E的影响.结果:奥曲肽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同时还可使cyclin E蛋白表达下降.上述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奥曲肽可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胰腺癌选择性动脉造影表现及其在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92) HTML (46)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判断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血管造影的表现并判断不可切除性,2周内手术探察并比较结果.结果: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评估的符合率达89.3%,对不可切除性的评价,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8%.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可以进行准确的判断.

    •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76) HTML (50)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中MAGE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7例(30.9%)表达MAGE-A1或/和MAGE-A3,9例(16.4%)MAGE-A1阳性,13例(23.6%)MAGE-A3阳性.结论:MAGE基因在乳腺癌中较高表达,推测MAGE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 乳腺癌中C-erbB2癌基因、PS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97) HTML (47)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亲和素(LSAB)法检测245例乳腺癌中C-erbB2表达,及110例乳腺癌中PS2的表达.结果:约60%的乳腺癌有C-erbB2癌基因表达,C-erbB2癌基因表达与ER、PR及PS2均分别呈负相关(P<0.05),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S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09%,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乳腺癌瘤体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P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联合检测C-erbB2癌基因、PS2乳腺癌中的表达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 奥曲肽治疗原发性肝癌的31例报告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24) HTML (63) PDF 0.00 Byte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单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TNM分期ⅢB期)使用奥曲肽0.2 mg皮下注射,q8 h,连用2个月.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不良反应,检测血常规、肝功能、IgG、IgE、AFP、CEA、肝脏肿块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31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无明显变化,而IgG与IgE有明显升高,AFP、CE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0例肿块缩小达PR,14例肿块无明显变化达NC,7例肿块增大,其中1例发生肝外转移为PD,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80.6%,12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1.6%.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结论:奥曲肽可使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肿块缩小,生存期延长,生存率增高,不良反应轻.

    • 周剂量紫杉醇、替加氟及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14) HTML (70) PDF 0.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周剂量紫杉醇、替加氟及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8例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使用周剂量紫杉醇(80 mg/m2,第1、8天)、替加氟(600mg/m2,第1~5天)及顺铂(25 mg/m2,第1~3天)联合方案行全身化疗,每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8例食管癌患者平均化疗2.9个疗程,总有效率(RR)为57.9%,既往曾行化疗的复治患者有效率仍可达55.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8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0.8月.化疗中主要毒性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周剂量紫杉醇、替加氟及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 新形势下农村预防保健体系改革与完善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54) HTML (46) PDF 0.00 Byte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南通市基层预防保健体系改革情况及运行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南通市3个县(市)82家乡镇卫生所和卫生院防保科进行调查.结果:成立独立卫生所后防保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固定资产及设备的拥有量均以通州为最高:服务收费在三个地区的收入中均占很大比例,上级拨款所占比例较小.结论:独立卫生所的成立使防保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强化了卫生行政管理职能,扩大卫生服务范围,完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但同时也存在资源受限,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的困难.

    • 南京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85) HTML (64)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解社区居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分析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市12 878名居民,进行人户询问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6.6%,其中6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56.8%;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9%,血压未控制率64.5%,14.8%为潜在高血压患者.结论:提示应以老年人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于常见病要以预防为主.

    • 2002~2003年南京地区流感病毒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987) HTML (51) PDF 0.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南京流感样患者中分离流感病毒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研究南京地区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点提供基础.方法: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接种狗肾传带细胞,筛选血凝阳性细胞培养上清,以甲、乙型流感病毒型及甲1、甲3亚型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鉴定并分型和亚型,用血凝抑制试验证实.结果:13份标本中血凝阳性为8份,甲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结果4株为阳性,且均为甲3型;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引物RT-PCR结果2株为阳性.血凝抑制试验支持此结果.结论:从南京地区流感样患者中成功地分离并鉴定了6株流感病毒.

    • 淮南地区粉螨群落与生境关系研究初报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093) HTML (47) PDF 0.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淮南地区不同生境对粉螨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学生宿舍、粮食加工厂、中药材库及食品储藏库4种不同的生境,采用直接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对1 520份样本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粉螨36种,隶属于7科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在1.701~4.071之间,多样性指数H'为1.962~3.276,均匀度指数J'为0.718~0.922以及优势度指数D为0.046~0.186.结论:粉螨孳生环境中的食物种类和人类活动也是粉螨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膜的细胞亲和性实验研究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127) HTML (71)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作具有较好亲和性、利于细胞黏附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制作改性后的PLGA膜Ⅰ(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膜)、PLGA膜Ⅱ、PLGA膜Ⅲ,分别测定其吸水率、接触角并进行细胞培养及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结果:细胞与PLGA膜4h时就可以发生黏附,8 h时大量细胞贴壁,且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24~48 h间完成贴壁生长,铺满PLGA膜,4天后细胞生长良好.结论:PLGA膜具有较好的细胞亲和性,它的表面有利于细胞的黏附,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多个率的多重比较方法的选择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2313) HTML (47) PDF 0.00 Byte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适用于多个率的多重比较方法进行评价和选择.方法:用SAS软件编程模拟计算,以条件及非条件情形下各种方法的Ⅰ型误差、Ⅱ型误差和误差(Ⅰ型+Ⅱ型)值作为评价和选择的指标.结果:给出在所有条件及非条件情形下的Ⅰ型、Ⅱ型误差估计值.结论:给出了控制Ⅰ型误差、Ⅱ型误差或误差3种不同情况下,多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及多组间的两两比较方法的不同选择.

    • RP-HPLC法测定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

      2005, 25(12). DOI: 10.7655

      摘要 (1888) HTML (39)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测定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方法:RP-HPLC法,流动相:乙腈-40mmol.L-1醋酸铵缓冲液(50:50,pH为10.5),流速:0.7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对照品在1.0~20.0μg.ml-1(r=0.9997)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样品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