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58) HTML (42)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的cDNA全长序列并鉴定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NYD-MLC2基因3'、5'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验证此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MLC2 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630·bp(GenBank/NCBI DQ140391),编码210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MLC2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9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MLC2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4.08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MLC2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药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淡色库蚊抗性相关基因--NYD-GB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24) HTML (45)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验证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性相关NYD-GBE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糖原分支酶基因5'、3'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GBE 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2070 bp(GeneBank/NCBI DQ102 393),编码68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GBE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和拟暗果蝇(Drosophila pseudoobscura)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82%和72%,与人糖原分支酶的基因同源性次之为60%.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GBE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7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GBE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25) HTML (49)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已制备并经初筛的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3次克隆选择,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K8.1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共9株.采用Western blot法评价9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识别原核表达重组K8.1蛋白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中KSHV K8.1包膜糖蛋白的能力.结果:筛选了9株能够稳定分泌抗K8.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显示,9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K8.1/GST融合蛋白和BCBL-1中KSHV K8.1包膜糖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

    • 人绒毛膜癌JAR/VP16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29) HTML (5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人绒毛膜癌鬼臼乙叉甙(VP16)耐药细胞株,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及耐药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多药耐药性产生与凋亡基因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体外采用VP16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JAR/VP16耐药细胞株,终浓度药物维持培养4个月,MTT法测定多药耐药谱及耐药稳定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结合HE染色探讨耐药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基因芯片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①历经14个月、70多代耐药诱导培养,成功构建人绒毛膜癌JAR细胞耐VP16的耐药细胞株,命名为"JAR/VP16耐药细胞株",与JAR细胞相比有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其对VP16的耐药性能稳定,耐药指数(RI)为73.67;并且对紫杉醇(TAX)、甲氨蝶呤(MTX)和更生霉素(KSM)具有显著的交叉耐药性,耐药指数分别为26.18、18.67和14.73;对5-氟尿嘧啶(5-FU)和长春新碱(VCR)的耐受性有所增加(RI:2.88;3.45);对阿霉素(ADM)则无明显的交叉耐药(RI:1.39).②基因芯片结果表明,JAR/VP16细胞MRP1、MRP2、MRP6、BCRP、LRP和Rb等耐药基因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并且Bcl-2、Bcl-x、MyD88、TRAF-4、TRAF-6、Trip等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上调,Bax、BimL、Blk、Caspase-7、-8、-13、-14以及Fas和FasL等凋亡促进基因表达下调.结论:①JAR/VP16细胞呈现多药耐药性且耐药性能稳定,为研究耐药机制及筛选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②JAR/VP16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其产生多药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 新型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在中国猕猴体内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02) HTML (62)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在中国猕猴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实验用中国猕猴实验组、对照组各2只,分别在第0、8、16、24、48周肌肉注射法接种核酸疫苗(pSW3891/MHBs)或对照载体(pSW3891).ELISA法检测中国猕猴血清抗-HBs,CFSE-PI染色FCM(流式细胞术)法测定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实验组中国猕猴血清抗-HBs滴度在72周达到最高峰,最高滴度分别为1:6 400和1:12 800,对照组抗-HBs滴度始终保持在1:50.实验组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增强,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18.64和14.70,而对照组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1.62和2.61.结论:建立了CFSE-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来检测中国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HBsAg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方法创新,实用可靠.新型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pSW3891/MHBs在中国猕猴体内能产生良好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 乳腺癌RASSF1A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61) HTML (54) PDF 0.00 Byte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基因表达与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检测36例乳腺癌,12例癌旁组织,13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ase PCR)检测其RASSF1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为61.1%,癌旁组织和良性乳腺肿瘤组织未发生甲基化;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乳腺癌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率为33.3%,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均表达RASSF1A;半定量RT-PCR结果表示乳腺癌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散发性乳腺癌中一类重要的分子改变,也是导致RASSF1A基因表达下降原因之一.

    • BMK1和ROS在慢性饮酒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中作用的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45) HTML (54) PDF 0.00 Byte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饮酒引起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增加是否与ROS及ERK1/2和/或BMK1有关.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饮用6%酒精组;100mg/kg槲皮素灌胃组;饮酒加槲皮素灌胃组,均处理7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胃黏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大分子MAPK(BMK1)的表达及活性;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对胃黏膜组织石蜡切片PCNA和磷酸化的BMK1(p-BMK1)蛋白进行定位检测.结果:慢性饮酒组胃黏膜PCNA和CyclinD1表达上调;酒精组PCNA、p-BMK1双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胃底腺颈部;BMK1的表达、激活与酒精诱导的胃黏膜干细胞增殖呈正相关,ERK1/2的表达、激活与增殖无关;但饮酒加槲皮素灌胃阻止了慢性饮酒所致胃黏膜细胞增殖,而且抑制了酒精诱导的BMK1表达与激活.结论:慢性饮酒刺激胃黏膜底腺干细胞的增殖可能与酒精引起活性氧(ROS)增多有关,同时本研究还第1次发现慢性饮酒诱导胃底腺干细胞增殖是由BMK1所介导.

    • 江苏汉族人群心脑血管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34) HTML (48)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用基因测序法检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了19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群ApoE基因型.结果:ε3/3基因型高血压组频率为64.3%,高血压+冠心病组为57.7%,高血压+脑血管病组为6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P<0.05);而ε3/4基因型频率,高血压组为21.4%,高血压+冠心病组为19.2%,高血压+脑血管病组为2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P<0.05);ε4/4基因型高血压+冠心病组频率为5.1%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分析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冠心病组、高血压+脑血管病组ε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0.7%,74.4%和78.9%,明显低于对照组92.5%(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1%,16.7%和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它各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ApoE基因分型是最全面、最直接、可靠的方法;ε4等位基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遗传易患因子,而ε3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

    • Wortmannin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生存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37) HTML (51)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Wortmannin对胰腺癌PANC-1、CFPAC-1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Wortmannin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盐比色法(MTT)、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分析测定Wortmannin对PANC-1、CFPAC-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用不同浓度Wortmannin培养CFPAC-1细胞24、48、72 h后,其最大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6%、30.3%、18.9%(P<0.05),且呈明显的计量依赖效应,而Wortmannin对PANC-1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Wortmannin可明显抑制CFPAC-1细胞克隆的形成(P<0.01),对PANC-1细胞克隆形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但Wortmannin对两株细胞均无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Wortmannin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不同的细胞系对Wortmannin的敏感性不同.

    • MUC4 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及结合力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81) HTML (51)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寻找并鉴定MUC4 HLA-A*0201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方法:结合2种常用表位预测数据库(SYFPEITHI和ProPred-I)和工具,应用多种参数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MHC结合力、蛋白酶体切割位点等综合预测方法.预测得到的抗原表位合成相应抗原肽.用T2细胞株测定各肽与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结果:综合分析预测得到HLA-A*0201的5个可能表位;合成抗原肽经纯化后纯度>95%;在5个候选表位肽中,LLLGVGTFV(u25-33)和LLGVGTFVV(1126-34)2个九肽与HLA-A*0201的结合力较强.结论:多参数表位预测结果和结合力分析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两者联合应用初步认为LLLGVGTFV(1125-33)和LLGVGTFVV(1126-34)2个九肽为MUC4 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可能性最大.

    • 联合应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CD40L单克隆抗体延长大鼠移植肠存活时间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33) HTML (55)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CD40L单克隆抗体(CD40L mAb)对大鼠移植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对,进行不同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A阴性对照组,受体小肠移植术前7天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肠移植前7天,每只受体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供体的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6个;C组:小肠移植前7天,每只受体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供体的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6个.同时腹腔注射CD40L mAb 200μg/只.B、C组1周后行大鼠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于术后3、5、7天分别处死3只大鼠取材,移植肠、受体脾脏分别采用病理学观察及细胞凋亡检测.同时各组取6只大鼠观察受体的存活时间.结果:A、B、C组大鼠小肠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17±1.47)天、(11±2.61)天、(22.67±7.09)天.统计学分析,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组移植小肠和脾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和黏膜细胞的凋亡数目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术前输注供体来源的未成熟DC联合CD40L mAb,可一定程度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显著延长小肠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

    • 白细胞介素-10、雷公藤多甙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体外大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20) HTML (65)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雷公藤多甙(Tw)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培养DC.培养至第7天,单独和联合应用IL-10、雷公藤多甙培养到第9天,分为A组(对照组),B组(50 ng/ml IL-10),C组(5μg/ml Tw),D组(200ng/ml IL10),E组(20μg/ml Tw),F组(50 ng/ml IL-10±5μg/ml Tw),G组(200ng/ml IL 10+20μg/ml Tw),观察对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和CD80、CD86、CD40分子表达和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G组较其他各组相比更明显的降低了DC表面免疫相关分子表达,更有效抑制DC的成熟和干扰了DC的免疫应答功能.结论:高浓度的IL-10和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诱导的未成熟DC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 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93) HTML (56)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脂多糖(LPS)体外培养体系,从大鼠骨髓中获得DC,化学合成小型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DC.检测IL-12p35转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40和MHC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IL-12p35 siRNA转染后的DC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无明显改变,而CD40表达明显下降.结论:IL-12p35 siRNA的转染不能干扰DC的成熟,但可以抑制其免疫应答功能.

    • 一氧化氮促释放剂在保护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59) HTML (46)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促释放剂(FK409)在保护减体积肝移植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56对(112只)SD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FK409处理组和对照组.其中各组的8对大鼠用于观察存活率,20对用于观察移植后血中肝脏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NO水平及移植物内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FK409处理组的1周存活率、血清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T、AST及肝组织中的EGR-1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促释放剂(FK409)能够通过增加NO的合成,来减轻原位减体积肝移植大鼠的再灌注损伤,改善微循环,提高移植肝脏的功能.

    • Tyrphostins AG1478对内分泌耐药乳腺癌细胞的作用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83) HTML (51)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探讨EGFR抑制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三苯氧胺(TAM)耐药的乳腺癌细胞(T-MCF-7).研究EGFR抑制剂Tyrphostins AG1478对T-MCF-7细胞的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FR及其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MCF-7细胞在持续给予TAM(10-7mol/L)处理6个月后获得耐药细胞T-MCF-7.与MCF-7细胞相比,T-MCF-7对AG1478的敏感性增高.AG1478可使T-MCF-7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指数下降,凋亡率增加;对T-MCF-7细胞的E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水平无影响,但使其磷酸化-ERK1/2水平下降,降低了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水平.结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给予TAM长期处理后,更依赖于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EGFR抑制剂可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 肝细胞癌患者组织中MAGE-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18) HTML (45) PDF 0.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MAGE-1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及鉴定.方法: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从原发性肝癌的细胞中扩增MAGE-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蛋白以His亲和柱层析纯化,并用Dot-blot和Westem-blot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RT-PCR扩增出930 bp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后的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报道序列同源程度达98%,构建含重组表达载体PET32-M1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MAGE-1蛋白浓度为0.48 mg/ml,经Dot-blot和Western-blot检测,纯化蛋白可以与商业化的驴抗MAGE-1的多抗结合.结论:成功扩增了肝细胞肝癌中的MAGE-1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与鉴定,为进一步研究MAGE-1基因的功能和研制有临床价值的全人抗MAGE-1抗体奠定了基础.

    • 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98) HTML (52) PDF 0.00 Byte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适应证.评估腔内覆膜支架置放修复周围动脉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06年1月,6例行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的周围动脉损伤患者之临床资料.肾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髂总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局灶性穿通伤)2例,股动脉损伤(均为假性动脉瘤)2例,股浅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穿通性损伤4例(医源性3例、刀刺伤1例),钝性损伤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损伤血管均被完全隔绝.除1例肾动脉损伤患者发生内漏外,某余术后随访2~18个月,肾动脉支架内漏1个月后消失.所有患者未发现支架内严重再狭窄(>50%).结论: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治疗周围动脉损伤是安全、可行的,在严格而准确地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施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具有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及恢复快的优点.

    • 先兆子癎患者胎盘组织滋养层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初步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70) HTML (63)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先兆子癎患者胎盘组织滋养层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差异蛋白与疾病发生的可能关系,为研究先兆子癎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纯化、鉴定5例正常妊娠妇女和5例先兆子癎患者胎盘组织滋养层细胞,液氮反复冻融研磨提取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对总蛋白进行分离,银染显色,获得蛋白质图谱.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寻找差异蛋白.结果:正常妊娠及先兆子癎患者胎盘组织滋养层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各重复3次,得到重复性好的蛋白图谱.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发现,先兆子癎患者胎盘滋养层细胞有34种蛋白在质或量上存在表达增高或减少.结论:先兆子癎患者胎盘组织滋养层细胞中存在差异蛋白,这些蛋白在先兆子癎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实时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体表结构畸形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03) HTML (40) PDF 0.00 Byte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体表结构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可疑有体表结构畸形的胎儿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随访妊娠结局证实.结果:37例畸形中,21例孕14~24周有体表结构畸形的胎儿,产前二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00%;16例孕25~42周有体表畸形的胎儿,产前二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别,均为100%.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观显示胎儿的结构情况,可以较早诊断胎儿的体表结构畸形,准确性优于二维超声.

    • MACS法分选早孕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82) HTML (62)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寻有效,简捷的分选出纯度较高,生物活性保存良好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用以研究妊娠早期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特征及其调控因素.方法:比较运用MACS法和传统方法分离、纯化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效果.结果:经台盼兰染液检测细胞活性,传统贴壁法获得的单核细胞活性率为(92.50±0.57)%,MACS法获得的单核细胞活性率为(92.70±0.6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传统贴壁法获得的巨噬细胞活性率为(82.40±0.64)%,MACS法获得的巨噬细胞活性率为(82.60±0.61)%,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贴壁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为(85.83±1.50)%,显著低于MACS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91.89±1.37)%.贴壁法获得的巨噬细胞纯度为(35.25±1.38)%,显著低于MACS法获得的巨噬细胞纯度(76.40±2.02)%(P<0.05).结论:MACS方法分选得到的妊娠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蜕膜组织巨噬细胞纯度高,生物活性保存良好.MACS方法是一种有效,简捷的分离、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的方法,运用此方法,有益于更确切的描述妊娠早期参与母胎界面免疫调控的职能细胞的作用及其调节方式.

    • 初产妇的应付方式与个性、家庭支持和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33) HTML (55)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应付方式与个性、心理健康和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等,在孕28周及孕36周时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应付方式中文化程度高者其解决因子高于文化程度低者(P<0.05);自然分娩组解决因子高于剖宫产组,自责、幻想因子低于剖宫产组(P<0.01);个性特征中情绪稳定者L值与解决因子呈正相关,情绪不稳定者N值与退避、自责、合理化、幻想呈正相关,与解决、求助因子呈负相关(P<0.01).结论:孕妇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家庭支持均影响孕产妇的应付方式,而应付方式又进一步影响了孕产妇的分娩方式.

    • 微波催乳和加强夜间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量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11) HTML (50) PDF 0.00 Byte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在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中的改变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66) HTML (50)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探讨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在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的分布和表达.结果: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主要分布在大鼠近端和远端结肠的肌间神经丛,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的表达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表达减少,推测与糖尿病大鼠结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相关性.

    • rhTIMP-3与TA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02) HTML (52)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rhTIMP-3)和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ER+)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rhTIMP-3、TAM作用于MCF-7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rhTIMP-3与TAM均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并可诱导凋亡.rhTIMP-3使细胞阻滞在S和G2/M期;TAM可造成细胞G0/G1期的阻滞,当两者联合时对MCF-7的生长抑制明显增加,在诱导凋亡方面有明显协同作用.结论:rhTIMP-3、TAM均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应用不仅能增加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有协同作用.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黏膜5-HT3受体的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76) HTML (42)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5-羟色胺受体3(5-HT3R)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正常人和28例D-IBS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分别取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标本2块.应用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法检测5-HT3R的表达.结果:D-IBS组4部位5-HT3R的表达皆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4个部位之间比较5-HT3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IBS患者的结肠5-HT3R表达上调,提示5-HT3R可能为D-IBS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为D-IBS的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54、CD42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00) HTML (50) PDF 0.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54、CD42b表达的变化、临床意义以及两指标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9例(正常)对照者与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 h内、7天及14天时外周血CD54、CD42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CD42b的表达在急性脑梗死发病14天时接近对照组外,其余各值均有显著改变,CD54表达上调而CD42b表达下调.结论:CD54、CD42b之间无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指标;它们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 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80) HTML (51) PDF 0.00 Byte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4),对照组(n=16).实验组依达拉奉0.5 mg/Kg在麻醉诱导后5 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 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1)、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1 h(T3)、2 h(T4)、6 h(T5)和24 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两组S-100蛋白、NSE、MDA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NSE和MDA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SOD活性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增强TAOC,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关.

    • 腹膜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83) HTML (46)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1例,其中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7例,右侧11例,左侧10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41岁.病理分期:A期15例,B期6例.病理分级:GradeⅠ 7例,GradeⅡ 9例,GradeⅢ 5例.结果:手术成功20例,1例因术后出血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36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85~320ml,平均146ml,术中均未输血.患者术后1~3天恢复排气并进食,2天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4~12天,平均7天.术后随访1~30个月,无肿瘤复发,丝裂霉素间断膀胱灌注.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有可能成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手术方法.

    • 骶神经前根电刺激部分逆转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多肽能神经分布的增加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86) HTML (55)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兔膀胱逼尿肌SP能神经分布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正常组、损伤对照组及损伤后电刺激组动物行膀胱尿流动力检测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同正常组相比,损伤对照组动物的最大膀胱容量与膀胱顺应性明显下降,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加;较损伤对照组、损伤后电刺激组动物的上述尿流动力指标值显著增加,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数量下降.结论: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可部分逆转因脊髓损伤所致的平滑肌SP能神经分布增加,明显改善膀胱功能.

    • 不同原因晕厥患者的随访观察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25) HTML (47)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原因晕厥患者的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97例不同原因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64例患者随访观察.结果:随访心源性晕厥患者256例(男131例),年龄(53.5±21.1)岁,平均随访(17.7±12.0)个月;随访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98例(男54例),年龄(52.2±18.5)岁,平均随访(15.3±11.5)月.心源性晕厥组病死率9.0%,明显高于不明原因晕厥组病死率1.0%(P<0.01);心源性晕厥患者的晕厥复发率为7.0%,明显低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复发率20.4%(P<0.01);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病死率为15.7%,显著高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的病死率4.0%(P<0.01).结论:心源性晕厥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预后较差,不明原因晕厥患者预后较好但晕厥复发率较高.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UALB及TGFβ1、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的影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65) HTML (54)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及血脂异常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防治效果,并探讨相应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升高及正常的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黏连蛋白(LAM)和Ⅳ型胶原(CIV)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血脂正常及异常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0.032±0.041及0.066±0.074 g/24 h),尿TGF-β1(1.41±1.15及1.74±1.55μg/L)、LAM(15:86±11.21及11.52±7.21μg/L)和CIV(20.25±16.56及21.44±17.05μg/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较基线值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肾脏TGF-β1、LAM及CIV的表达、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监测中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10) HTML (51)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查,1例以往已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且为房颤伴2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9例进行了阿托品试验.结果: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同步记录的心电图诊断则有4例阴性,含1例已临床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2例临床不能完全排除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1例无法临床判断.结论:重度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可能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表现之一,UMECG有利于其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 穴位针刺治疗喉部慢性炎症的喉镜观察及声学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39) HTML (47) PDF 0.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客观评价穴位针刺治疗喉部慢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双侧人迎、列缺、造海穴对40例喉部慢性炎症患者(单纯性13例;肥厚性5例;声带小结15例;声带息肉7例)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喉镜检查及声学分析,观察喉部病变及嗓音声学特征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痊愈8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82.5%.结论:穴位针刺治疗喉部慢性炎症具显著疗效,尤其适用于慢性单纯性喉炎及声带小结.

    • 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27例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61) HTML (56)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6岁.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18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3例中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成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4例,2例仅行升主动脉置换,另2例分别行半弓和全弓置换.结果:全组2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94.8±27.1)min,6例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中4例停循环时间平均(28.0±8.5)min.围手术期内,1例Bentall手术后因出血2次开胸止血;术后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7例;术后3例患者因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3~7天后,顺利脱机;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例;1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72 h清醒;胸部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1周死于心律失常),余均康复出院.1例Bentall手术后3个月猝死;1例Bentall手术后2个月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6个月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良好存活,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只要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效果.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68) HTML (61) PDF 0.00 Byte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AHCM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特征.结果:28例窦性心律患者有14例巨T波改变.35例AHCM患者通过心脏超声诊断明确,29例通过左心室造影确诊AHCM,无1例合并冠心病.结论:心电图显示胸导联为主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ST段压低及R波增高,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HCM的主要方法.左室造影是诊断AHCM的重要方法,AHCM几乎不合并冠心病.

    • 带蒂TRAM皮瓣乳房重建体会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04) HTML (42)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常见并发症.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4月从本院乳腺外科选择5例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或二期应用带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重建.结果:应用该方法重建乳房的5例患者,术后3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的坏死,通过清创缝合后均愈合,愈合后乳房形态仍良好;随访1~2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重建的乳房与健侧基本对称.结论:部分皮瓣的坏死是应用带蒂TRAM皮瓣重建乳房常见的并发症,应用带蒂TRAM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行乳房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背阔肌(肌)皮瓣在胸壁缺损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74) HTML (46)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瓣在胸壁缺损畸形等修复中兼顾乳房再造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同侧背阔肌(肌)皮瓣,旋转移位修复胸壁缺损畸形.结果:胸壁缺损畸形得到整复,同时乳房缺损的形态得到改善.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在胸壁缺损畸形等的修复中兼顾乳房再造,手术操作简捷,成功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硅胶敷料促进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61) HTML (43) PDF 0.00 Byte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硅胶敷料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度烫伤模型(以下称烧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分别外用硅胶敷料及生理盐水纱布,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7、10、14天分别取创面组织进行羟脯氨酸(OHP)含量、细胞DNA周期分析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应用硅胶敷料可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缩短3天左右,创面OHP含量增加(P<0.05),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细胞DNA复制(P<0.05).结论:外用硅胶敷料能促进烧伤深Ⅱ度创面愈合.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814) HTML (46) PDF 0.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2例MRI检查确诊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8 h内采用1990年NASCIS-Ⅱ所推荐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方案治疗,其中6例颈椎间盘突出对脊髓压迫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周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标准分级进行评定.结果:12例患者6周后ASIA分级平均提高了1.33个等级,神经功能改善较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76) HTML (41) PDF 0.00 Byte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以来本院共收治了5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179例,206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9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560例中8例8髋为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病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7.09%.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5.1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并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33) HTML (50) PDF 0.00 Byte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并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TUEVP)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重度BPH患者56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视野清晰,出血量少,疗效满意,未出现电切综合征、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TUEVP并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者优点,其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重度BPH的有效方法.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98) HTML (50)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的临床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病程发展,可进一步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演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

    •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环状脱垂性痔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21) HTML (49)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腘血管损伤28例报告

      2006, 26(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08) HTML (47)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