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的构建及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的筛选、鉴定

      2006, 26(9):737-740. DOI: 10.7655

      摘要 (1886) HTML (48)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筛选全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集15位健康成人的骨髓淋巴细胞,构建天然人源Fab抗体库.并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SWAP)免疫鼠血清IgG包板进行筛选,经ELISA鉴定后,对阳性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结果:构建了2×109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插入片段为Fab基因片断.经过6轮筛选后,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随机挑取80个克隆,用ELISA法鉴定得到4个可与免疫鼠血清(Ab1)特异性结合,而不与SEA及SWAP结合的单克隆抗体(C12、C19、D1、D2),其中C12经SDS-PAGE电泳显示插入片断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并从中获得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C12,为研制用于人体血吸虫病免疫预防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IL-10抑制抗原递呈细胞表面HLA-DR和CD80的表达

      2006, 26(9):741-744. DOI: 10.7655

      摘要 (1809) HTML (47) PDF 0.00 Byte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IL-10对正常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其前体单核细胞抗原递呈相关膜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采用GM-CSF+IL-4方案诱导分化形成DCs,在此过程中加入不同IL-10水平的SLE患者血清或混有IL-10中和抗体的SLE患者血清,联合培养7天后收集细胞,经形态学鉴定,以流式细胞术检测HLA-DR、CD80、CD86的表达.结果:在SLE血清的作用下,DCs的HLA-DR、CD80的表达下调,CD86表达不受影响;中和SLE血清中的IL-10后,HLA-DR、CD80表达能够恢复.其前体细胞单核细胞的HLA-DR、CD80的表达也可被SLE血清下调,用中和抗体中和IL-10后,其表达可部分恢复.结论:高IL-10水平的SLE血清能够抑制DCs及其前体单核细胞表面分子HLA-DR、CD80的表达,对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可能产生影响.

    • 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2006, 26(9):745-748. DOI: 10.7655

      摘要 (2451) HTML (57) PDF 0.00 Byte (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8+CD28-调节性T细胞和CD8+CD28+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8+CD28-/CD8+CD28+细胞间的比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SLE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新鲜外周全血以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CD8+CD28-、CD8+CD28+T细胞亚群比例,计算CD8+CD28-/CD8+CD28+细胞间比值,并分析以上数据与SLE活动度、SLE活动性评分(SLEDAI)、免疫球蛋白增高或补体下降或肾损害的关系,观察激素治疗对以上数据变化的影响.结果:(1)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群比例较正常对照及活动性SLE显著升高,而高活动性SLE患者CD8+CD28+T细胞群比例显著降低,同时CD8+CD28-/CD8+CD28+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2)SLEDAI与CD8+CD28+T细胞亚群比例存在负相关(P<0.05),与CD8+CD28-/CD8+CD28+细胞间比值存在正相关(P<0.05);(3)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者较补体水平正常者、有肾损害者较未发生肾损害者CD8+CD28-/CD8+CD28+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4)对10例活动性SLE患者进行追踪,经激素治疗达到稳定期后,其CD8+T细胞、CD8+CD28-T细胞比例及CD8+CD28+T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可表现在CD8+T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上,其中CD8+CD28+T细胞群比例以及CD8+CD28-/CD8+CD28+细胞间比值改变可能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与病情活动的控制有关;CD8+CD28-/CD8+CD28+比值与病情活动性和补体异常及肾损害相关,可以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 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2006, 26(9):749-752. DOI: 10.7655

      摘要 (1793) HTML (51)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CD34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0.3﹪,VEGF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分布不均,血管密集区主要集中在癌灶边缘;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MVD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胃癌组织的VEGF mRNA表达比癌旁组织高.结论: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该现象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转移情况及微血管形成能力相关.

    • 血管加压素对酒精戒断大鼠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2006, 26(9):753-756. DOI: 10.7655

      摘要 (2066) HTML (58) PDF 0.00 Byte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在长期低浓度酒精处理及酒精戒断过程中,大鼠血浆中血管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以及下丘脑中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含量的变化,进而探讨酒精对机体应激水平的影响以及AVP在酒精依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6﹪(V/V)的酒精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分别饮酒1、3、7、14、21、28 d,以及饮酒28 d后撤除酒精2 h,取不同处理大鼠的血浆和下丘脑标本,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CRF、AVP、ACTH和皮质醇水平;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在饮酒过程中不同时段血中酒精浓度.结果:大鼠饮酒3 d后,血浆中的AVP和皮质醇水平显著增高,并持续至饮酒结束,而血浆ACTH水平无明显变化.使用AVP受体拮抗剂后,血液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显著下降.动物血中酒精浓度在摄入酒精的不同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时程的低浓度酒精刺激使机体应激水平升高,同时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这可能是动物产生酒精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人HCCR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蛋白纯化

      2006, 26(9):757-760. DOI: 10.7655

      摘要 (2162) HTML (50)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人HCCR蛋白表达载体,并探讨其体外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此cDNA为模板经PCR合成插入片段,连接至载体pMBP-C,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F'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螯合层析进行纯化.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和电喷雾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ESI-TOF MS)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的质粒含有HCCR基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该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一种新的蛋白,这种蛋白不存在于诱导后的空载体表达产物中,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和蛋白质谱鉴定含有HCCR蛋白的部分肽段.结论:成功构建了HCCR蛋白表达载体并进行体外表达及纯化.

    •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临床价值

      2006, 26(9):761-763. DOI: 10.7655

      摘要 (1945) HTML (46)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12个月内均行G-MPI,其中31例有术前对照.33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13~24个月.结果:①31例复查G-MPI 24例心肌灌注有改善,改善率为77.4﹪.②31例术后静息G-MPI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由(42.6±8.6)﹪上升至(49.7﹪±6.4)﹪,P<0.05;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分别由(158.2±55.3)ml、(92.6±44.9)ml明显下降到(133.9±39.9)ml、(71.2±28.7)ml,P均<0.01.③33例复查CAG患者,G-MPI对再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82.3﹪、85.0﹪、84.8﹪.④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G-MPI灌注改善组(1.9﹪)与异常组(28.6﹪)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MPI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2006, 26(9):764-768. DOI: 10.7655

      摘要 (1874) HTML (50) PDF 0.00 Byte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 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人群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结果:T2DM-H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2DM-N组(P=0.026,0.033);C等位基因参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比数比表示)为3.194(95﹪CI 1.049~9.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型基因(OR=3.650,95﹪CI=1.120~11.894)及空腹胰岛素(OR=1.090,95﹪CI=1.000~1.188)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 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2006, 26(9):769-772. DOI: 10.7655

      摘要 (2037) HTML (54) PDF 0.00 Byte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A组即CAS组(颈动脉IMT≥1.0 mm和/或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 mm及无颈动脉斑块),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因子产生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中血脂代谢紊乱、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较B组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男性、LDL-C、IL-6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AS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因子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吸烟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2006, 26(9):773-776. DOI: 10.7655

      摘要 (1807) HTML (57)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 mRNA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正常6周龄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饲养组、高脂饲养组及糖尿病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吸烟组与对照组,吸烟组进行12周熏烟实验,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IR的评价.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被动吸烟大鼠及各自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 mRNA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正常吸烟组、高脂饲养及糖尿病吸烟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各自对照组[(27.21±4.71)比(34.93±4.91)mg/(kg·min);(12.78±2.34)比(21.68±2.27)mg/(kg·min);(13.81±2.34)比(17.22±1.90)mg/(kg·min);P<0.01].正常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及糖尿病吸烟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 mRNA基因的表达量及蛋白含量与各自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53±0.04)比(0.58±0.06)mg/(kg·min);(0.40±0.09)比(0.42±0.04)mg/(kg·min);(0.35±0.10)比(0.37±0.06)mg/(kg·min);P>0.05及(7.84±0.44)比(8.21±0.42)mg/(kg·min);(6.48±0.47)比(6.81±0.24)mg/(kg·min);(4.96±0.39)比(5.10±0.57)mg/(kg·min);P>0.05].结论:吸烟能导致大鼠IR,吸烟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 mRNA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葡萄糖转运子4 mRNA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可能不参与吸烟致IR的发生机制.

    • 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复发性口疮患者免疫失衡中的作用

      2006, 26(9):777-779. DOI: 10.7655

      摘要 (2200) HTML (54)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患者免疫失衡中,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失衡表达.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RAU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AU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和GATA-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RA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mRNA表达分别为(0.73±0.14)和(0.12±0.04),T-bet蛋白表达分别为(0.73±0.18)和(0.24±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RA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ATA-3 mRNA表达分别为(0.89±0.11)和(1.30±0.13),GATA-3蛋白分别为(1.09±0.16)和(1.80±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bet/GATA-3 mRNA表达量的比值(0.82±0.12),明显高于RAU组(0.09±0.03,P<0.01),对照组T-bet/GATA-3蛋白表达量的比值(0.75±0.13),高于RAU组(0.13±0.05)(P<0.01).结论:失衡表达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在RAU免疫失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壳聚糖对转染hBMP2基因的NIH3T3细胞相容性研究

      2006, 26(9):780-783. DOI: 10.7655

      摘要 (1991) HTML (51)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壳聚糖对转染人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的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价该多聚糖对转基因细胞的相容性.方法:用阳离子聚合物试剂将pcDNA3.1-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克隆,收集扩大培养后接种于2﹪壳聚糖膜表面,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辅助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并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壳聚糖能够促进转基因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形态保持,增殖指数增高(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促进转基因细胞的增殖,不影响细胞的成骨分化,可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

    • 依达拉奉影响缺血性神经元TNF-α和TGF-β1表达过程的实验研究

      2006, 26(9):784-787. DOI: 10.7655

      摘要 (1647) HTML (50)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E)对局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CR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TGF-β1表达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夹闭ICR小鼠左颈内动脉近端20min后恢复灌流,分别于第8,24,48 h,4、7、14天取材并进行TNF-α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HE染色,比较光镜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依达拉奉组)海马CA1区TNF-α和TGF-β1表达细胞数和存活神经细胞数(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①治疗组和模型组海马CA1神经细胞存在早期TNF-α表达,治疗组中表达较模型组低(8、24、48 h,P<0.01)、4天后表达消失.②该区神经细胞的TGF-β1表达过程各不相同:模型组早期表达低于假手术组(8、24、48 h,P<0.01),晚期高于假手术组(4、7、14天,P<0.01);治疗组为持续高表达,早期显著高于模型组(8、24、48 h,P<0.01),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8、24、48 h,P<0.01);晚期高表达与模型组相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7、14天,P<0.01).③缺血后该区的神经细胞存活表现:模型组中存活细胞显著少于假手术组(7、14天,P<0.01),而治疗组神经细胞丢失不明显,存活细胞数高于模型组(7、14天,P<0.01)、与假手术组差别无显著性(7、14天,P>0.05).结论:早期依达拉奉治疗显著改变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TGF-β1表达过程,降低TNF-α的早期活性表达,提高TGF-β1早期表达水平,且神经细胞无明显丢失,有脑保护意义.依达拉奉治疗作用可能和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TNF-α和TGF-β1活性表达过程有关.

    • NBS法标记CEA人鼠嵌合抗体rch24的初步研究

      2006, 26(9):788-790. DOI: 10.7655

      摘要 (2038) HTML (57)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125I直接标记CEA人鼠嵌合抗体rch24的方法.方法:采用NBS(溴代琥珀酰亚胺)法进行碘标,并测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标记率和体外稳定性.结果:采用纸层析法测定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分别为97.2﹪±0.4﹪和95.5﹪±0.2﹪;标记抗体体外4℃存放,放射化学纯度逐渐下降,14天后降为92.6﹪,35天后为89.3﹪.结论:标记物具有较高的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为体内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影响

      2006, 26(9):791-794. DOI: 10.7655

      摘要 (1649) HTML (53)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地塞米松组(C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制备大鼠哮喘模型,以动物呼吸机测定气道反应性评价造模效果.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肺组织GATA-3含量.结果:予乙酰胆碱(Ach)激发后,比较各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Re),显示造模成功;B组、C组的GATA-3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1);C组GATA-3表达量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存在GATA-3高表达.地塞米松减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GATA-3的表达,纠正Th1/Th2失衡,从而对支气管哮喘有疗效.

    • 2001~2005年间医院内感染念珠菌败血症45例临床研究

      2006, 26(9):795-798. DOI: 10.7655

      摘要 (1764) HTML (57) PDF 0.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菌株构成、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1~2005年间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念珠菌阳性共45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病原学长期趋势显示白色念珠菌呈下降趋势,而非白色念珠菌逐年上升;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占58.3﹪.所有病例均有严重基础疾患,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3.3﹪)、血管内置管(37.3﹪)为主要易感因素;老年、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多重感染是预后不良的信号.氟康唑为主要治疗药物,总病死率55.6﹪.结论:氟康唑不能作为所有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重视病原学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早期、足量、足疗程进行抗真菌治疗.

    • 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诊断线索的评价

      2006, 26(9):799-802. DOI: 10.7655

      摘要 (2217) HTML (50) PDF 0.00 Byte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QS或Q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 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urocortin促进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内皮细胞生长的研究

      2006, 26(9):803-805. DOI: 10.7655

      摘要 (1956) HTML (49)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urocortin促进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内皮细胞黏附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聚四氟乙烯置入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聚四氟乙烯表面生长的细胞内反映细胞黏附及增殖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纽蛋白、Ki-67的表达程度.结果:加urocortin组的聚四氟乙烯表面生长的内皮细胞内反映细胞增殖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Ki-67的表达程度明显增加,并且细胞数量有增加趋势.结论:urocortin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在心血管内植入材料表面的生长,这种作用与urocortin增强了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研究

      2006, 26(9):806-808. DOI: 10.7655

      摘要 (2010) HTML (48)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的初步研究

      2006, 26(9):809-812. DOI: 10.7655

      摘要 (2048) HTML (54)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安全性、效率和方法学.方法:18例严重症状性室早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室早数量平均(117±37)次/h.术前根据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初步推测室性早搏产生部位,术中依据初步推测的室早产生部位采用心室激动顺序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早标测定位,大头消融电极标测到室早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5 ms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早图形11/12以上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18例患者导管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6例,术后室早数(6±2)次/h,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12个月,18例中16例消融成功,成功率8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速安全、有效,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对室早的定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豚鼠胆结石形成过程中消化间期小肠IMC的变化

      2006, 26(9):813-816. DOI: 10.7655

      摘要 (2085) HTML (47)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结石形成中,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汁中胆汁酸的变化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豚鼠高胆固醇饮食造胆结石模型,按喂养时间不同分对照组和致石Ⅰ、Ⅱ组,小肠各段埋置四对银丝电极,记录各组各肠段消化间期复合肌电(IM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胆汁中胆汁酸成分.组间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结石形成中致石组小肠IMC总周期延长,Ⅲ相时限、振幅缩短;上端起源Ⅲ相数量下降,下传到末端回肠的比率下降;小肠传输时间延长,回肠传播速度降低;胆汁中结合脱氧胆酸(DCA)含量和比例增加.结论:豚鼠高胆固醇饮食过程中,小肠各段消化间期IMC参数在结石成形前即发生变化,传输效能下降并通过胆汁酸成分改变促进胆结石形成.

    • 唑来膦酸对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研究

      2006, 26(9):817-821. DOI: 10.7655

      摘要 (2174) HTML (49)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第三代双磷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在体外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唑来膦酸与顺铂(DDP)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r法检测不同剂量的唑来膦酸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作用,检测唑来膦酸单药及联合DDP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唑来膦酸联合DDP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唑来膦酸对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均成正比.单用唑来膦酸(1、10μmol/L)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69±2.69)﹪、(44.05±4.03)﹪,单用DDP(0.5 mg/L)组的抑制率为(13.58±3.13)﹪.唑来膦酸(1、10μmol/L)联合DDP(0.5 mg/L)作用A549细胞72 h时,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4.23±3.77)﹪、(60.9±3.03)﹪,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唑来膦酸作用A549细胞72 h的IC50值为25 μmol/L.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单用唑来膦酸(1、10 μmol/L)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94±1.95)﹪、(24.03±0.44)﹪,单用DDP(0.5 mg/L)组的细胞凋亡率为(9.08±1.31)﹪.唑来膦酸(1、10 μmol/L)联合DDP(0.5 mg/L)时,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22±1.68)﹪、(39.22±7.00)﹪,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1).唑来膦酸单药或者联合DDP均表现将A549细胞明显阻滞于S期(DNA合成期).结论:唑来膦酸对肺癌细胞株有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其IC50值为25 μmol/L.唑来膦酸可以干扰DNA合成,与DDP有协同作用.

    • 牛磺酸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2006, 26(9):822-824. DOI: 10.7655

      摘要 (1840) HTML (51) PDF 0.00 Byte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牛磺酸(Taurine)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56例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口服牛磺酸干预,疗程10~14 d,观察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及病儿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促进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改善病儿症状体征及促进病情恢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牛磺酸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前体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其蛋白纯化

      2006, 26(9):825-828. DOI: 10.7655

      摘要 (1770) HTML (51) PDF 0.00 Byte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含有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hIGF-1)前体编码全长cDNA的重组载体,使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并对此表达菌株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同时探讨其抗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hIGF-1前体cDNA的片段,通过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后得到pET32a(+)/hIGF-1重组载体,然后将其转化入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32a(+)/hIGF-1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证实构建成功.BL21(DE3)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显示,其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25﹪左右,该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其纯度高达9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非常清晰的免疫印迹条带,表明此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学特异性.结论:pET32a(+)/hIGF-1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高效表达.

    • 雷帕霉素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及FN表达的影响

      2006, 26(9):829-833. DOI: 10.7655

      摘要 (1896) HTML (50) PDF 0.00 Byte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在体外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作用及探讨RAP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GF-β1(2 ng/ml)刺激培养的NRK-49F,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20~100 ng/ml RAP对Notch1/Jagged1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以评价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变化.结果:以2 ng/ml TGF-β1诱导的NRK-49F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P干预后培养24、48、72 h,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otch1/Jagged1、FN表达,其中RAP(40 ng/ml)抑制效应最为明显(P<0.01),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分别下调53.12﹪、48.54﹪、44.55﹪和46.14﹪、47.22﹪、52.15﹪(P<0.01);FN分别下降37.84﹪、45.68﹪、51.65﹪(P<0.01).结论:在体外条件下,RAP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FN表达增加,下调Notch1/Jagged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提示RAP可能用于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 胎儿肾积水6例出生后的处理

      2006, 26(9):834-836. DOI: 10.7655

      摘要 (3183) HTML (53) PDF 0.00 Byte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的:探讨胎儿期检出的肾积水在出生后的转归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至2005年收治的6例胎儿肾积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中男、女各3例,发现肾积水时间为胎龄28~40周,左肾3例,双肾3例,共9只肾.病因及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4例5只肾,4只肾做了Anderson-Heny's手术,1只肾无功能行肾切除术;2例3只肾为巨输尿管症,均行Cohen's法输尿管膀胱移植术,其中1例合并膀胱重复畸形,手术中同时行共同壁切除;1例出生后肾积水渐减轻,未特殊处理,正在随访中.其中两例单侧病变及1例双侧病变(其一侧病变轻,单侧手术)患儿于术后5~8天检测了双肾相对肾小球滤过率(RGFR)及尿Na+、K+、Cl-、Ca2+、Ma2+离子排泄分数.结果:3例患肾尿离子排泄分数增加,患肾RGFR>25﹪,但<50﹪,提示患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结论:胎儿肾积水应于出生后早期复查确诊,轻、中度肾积水且肾功能基本正常者,可短期密切观察,若无改善应及时进一步检查:重度肾积水或伴有肾功能损害者则须及时手术.

    • 非霍奇金淋巴瘤641例临床分析

      2006, 26(9):837-840. DOI: 10.7655

      摘要 (2162) HTML (45)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1例NHL的发病情况、起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实验室等相关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8.6岁,男性多见;结性起病302例(47.1﹪),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多见(32.8﹪);结外起病339例(52.9﹪),常见部位依次为胃肠道(17.6﹪)、Waldeyer环(9.8﹪)、脾脏(4.5﹪)、皮肤(4.2﹪)、中枢神经系统(3.9﹪).免疫分型:B细胞395例(61.7﹪),T细胞238例(37.1﹪),非T非B细胞8例(1.2﹪);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0.9﹪)、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15.0﹪),滤泡淋巴瘤(FL)(8.1﹪);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24.3﹪),其次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5.5﹪),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2.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和糖链蛋白125(CA125)检查异常升高阳性率分别为42.5﹪、54.6﹪和61.8﹪,且在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NHL发病以中老年多见,结外起病多于结性起病,B细胞淋巴瘤多于T细胞淋巴瘤.

    • Gefitinib联合化疗药物用药次序对肺癌细胞系GLC-82的不同作用

      2006, 26(9):841-845. DOI: 10.7655

      摘要 (2147) HTML (52)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gefitinib.,商品名IRESSA)以不同次序联合化疗药(奈达铂、多西他赛、酒石酸长春瑞滨)对EGFR免疫组化染色呈阴性的肺癌细胞系GLC-82的作用.方法:检验不同次序联合吉非替尼时化疗药奈达铂、多西他赛、酒石酸长春瑞滨的IC50,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吉非替尼与化疗药联合的不同次序对GLC-82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Bcl-2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化疗药之前或与化疗药同时使用吉非替尼将使化疗药的抑制率-药物浓度曲线不同程度右移,半数抑制浓度(IC50)升高,晚用吉非替尼比早用吉非替尼有较高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较低的S期细胞比例、较低的Bcl-2表达率和较低的COX2蛋白表达.结论:吉非替尼和化疗药联合需探寻最佳方案,晚于化疗药用吉非替尼效果优于早于化疗药用吉非替尼.

    •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珊瑚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06, 26(9):846-848. DOI: 10.7655

      摘要 (1845) HTML (43) PDF 0.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天然珊瑚(natural coral,NC)的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观察其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复合后修复兔桡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从兔股骨转子窝抽取骨髓,体外培养扩增,将其接种于珊瑚上,一组分别于1、3、7、14天取材,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另一组进行诱导,培养5天后接种于兔桡骨1 cm缺损中,以珊瑚填充桡骨缺损组作为对照.结果:从第1天开始,珊瑚表面即有细胞贴壁,随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增多,到14天时有大量胶原形成.种植于兔桡骨缺损者4周时珊瑚降解不明显,骨组织形成较少,8周时见珊瑚部分降解,骨组织形成较多,20周时珊瑚完全降解,骨折愈合.结论:BMSCs与NC复合可构建组织工程骨,能修复骨缺损,并具有成骨可靠、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

    • 依达拉奉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2006, 26(9):849-852. DOI: 10.7655

      摘要 (1873) HTML (44) PDF 0.00 Byte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Edaravone)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15例,对照组(C组)15例.M组接受MCI-186 0.5 mg/kg一次性加入心停搏液中,C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 h、24 h测量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记录心脏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CK-MB术后6 h,cTnI术后24h最高;组间比较M组CK-MB、cTnI术后24h,CK-MB术毕,cTnI术后6 h均低于C组(P<0.05).②MDA术后各时相均升高,术后6 h、24 h M组低于C组(P<0.05);SOD在术毕、术后6 h M组明显高于C组(P<0.05).③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M组高于C组.M组术后24 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MCI-186加入心停博液中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雌二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长

      2006, 26(9):853-856. DOI: 10.7655

      摘要 (2073) HTML (52)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获得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β-雌二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共培养,4-甲基偶氮四唑蓝(MTT)法观察甲状腺癌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DNA定量法分析雌二醇对甲状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法测定雌激素对甲状腺癌细胞CyclinD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β-雌二醇刺激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β-雌二醇刺激甲状腺癌细胞后G0-G1细胞的比例减少,S期细胞增加(P<0.05);CyclinD1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雌二醇促进甲状腺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而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生长.

    • 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对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06, 26(9):857-860. DOI: 10.7655

      摘要 (1864) HTML (49)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可减轻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分成3组:Ⅰ组:血晶素(Hemin)组(n=20);Ⅱ组:Hemin+卟啉锌(ZnPP)组(n=20);Ⅲ组:生理盐水组(n=20).建立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移植后6、12、24、48 h分别从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切取移植小肠进行HO-1活性测定,普通病理学检查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术后各时段Ⅰ组HO-1活性均显著强于Ⅱ组及Ⅲ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移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术后12 h最为明显.Ⅰ组表现轻度,而Ⅱ组和Ⅲ组表现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各时段Ⅰ组细胞凋亡数少于Ⅱ组和Ⅲ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HO-1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减轻移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PTEN对15-deoxy-PGJ2调节肝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

      2006, 26(9):861-865. DOI: 10.7655

      摘要 (2022) HTML (52)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肝癌细胞生长中的调节作用,以及PTEN和磷酸化Akt(pAkt)在该过程中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揭示PPARγ调节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培养SMMC-7721肝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eoxy-PGJ2)作用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RT-PCR检测PPARγ配体对细胞PTEN 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PPARγ配体对细胞PTEN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5-deoxy-PGJ2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它能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SMMC-7721细胞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PPARγ的配体15-deoxy-PGJ2能够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上调PTEN的表达而实现的.

    • 脉动应力预适应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内皮细胞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

      2006, 26(9):866-869. DOI: 10.7655

      摘要 (2056) HTML (50) PDF 0.00 Byte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脉动应力预适应对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内皮细胞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猪主动脉瓣膜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核酸酶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将扩增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种植在瓣叶上,体外静态构建TEHV.实验分为脉动应力预适应组、未预适应组和静态对照组.采用直接计数法、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数,半定量RT-PCR检测内皮细胞整合素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膜上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猪主动脉瓣膜中的细胞成分能完全去除,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静态条件下成功构建TEHV,高流量流体冲刷试验后,脉动应力预适应组TEHV内皮细胞仍有超过1/3的细胞残留.脉动预适应组瓣膜内皮细胞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脉动应力预适应增强了TEHV内皮细胞的黏附功能,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通过整合素β1信号通路实现的.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6, 26(9):870-871. DOI: 10.7655

      摘要 (1752) HTML (42) PDF 0.00 Byte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RT-PCR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1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MCP-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2006, 26(9):871-873. DOI: 10.7655

      摘要 (1867) HTML (41)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08例资料.结果:108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2.8﹪;吻合口出血4例,发生率3.7﹪;病理切缘阳性2例,发生率1.9﹪;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充分了解吻合器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MMP-9、VEGF、Ki-67在库肯勃瘤、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

      2006, 26(9):873-875. DOI: 10.7655

      摘要 (2120) HTML (58) PDF 0.00 Byte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在库肯勃瘤,卵巢上皮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3例库肯勃瘤,2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15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MMP-9、VEGF、Ki-67检测,并对13例库肯勃瘤和28例上皮性肿瘤进行随访.结果:MMP-9、VEGF、Ki-67在库肯勃瘤和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MMP-9、VEGF、Ki-67在库肯勃氏瘤组织中表达高于卵巢上皮性肿瘤(P<0.05);MMP-9、VEGF、Ki-67表达程度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9、VEGF、Ki-67在库肯勃瘤,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评估预后的主要临床指标.

    • IL-11在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

      2006, 26(9):875-876. DOI: 10.7655

      摘要 (1873) HTML (42) PDF 0.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