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8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腺病毒介导的ING4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及其分子机制

      2008, 28(10):1221-1228. DOI: 10.7655

      摘要 (2422) HTML (54)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生长抑制基因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携带有人ING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ING4)感染胃癌细胞SGC-7901,RT-PCR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hING4基因的转录,MTT法检测hING4基因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hING4基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hING-4基因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凋亡相关因子bcl-2 和bax的改变-结果:Ad-hING4感染SGC-7901细胞后,RT-PCR结果提示有hING4目的基因的转录,该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S期减少-G2/M期阻滞和凋亡,hING4基因能使SGC-7901细胞中bcl-2的表达下调和bax的表达上调-结论:重组腺病毒Ad-hING4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 肝靶向牛血清白蛋白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2008, 28(10):1229-1233. DOI: 10.7655

      摘要 (3022) HTML (60) PDF 0.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制肝靶向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脂质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为蛋白质药物的肝靶向给药提供一种新模型-方法:首先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BSA负电荷脂质体,再用O-羧甲基-N-乳糖酰化壳聚糖(O-carboxymethyl N-galactosylated chitosan,Gal-CMCS)修饰,制备肝靶向BSA脂质体,并考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径-Zeta 电位-包封率及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结果:制得的肝靶向BSA脂质体在电镜下呈类圆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84.1 ± 5.41)nm,BSA包封率为(34.21 ± 1.73)%,Zeta 电位为(+27.1 ± 1.17)mV,4℃下放置3个月粒径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制备了肝靶向BSA脂质体,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药物包封率,可作为蛋白质药物肝靶向给药的一种新模型-

    • 大鼠Pik3cb短发卡状RNA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8, 28(10):1234-1239. DOI: 10.7655

      摘要 (2183) HTML (55) PDF 0.00 Byte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大鼠Pik3cb短发卡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从转录后水平抑制血管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做准备-方法:经预实验设计并合成6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后挑选2条质粒转染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48-72 h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Phospho-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别在24-48-72-96 h检测细胞凋亡数目-结果:构建的两条大鼠Pik3cb shR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正确后分别命名为pU6-Pik3cb-shRNA-1和pU6-Pik3cb-shRNA-2,转染平滑肌细胞48 h和72 h转染率分别为15.7%和1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Phospho-Akt(Ser47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流式结果表明pU6-Pik3cb-shRNA-1和pU6-Pik3cb-shRNA-2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时间点错配质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了2条大鼠Pik3cb shRNA真核表达载体,有效促进凋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为靶向Pik3cb的RNAi防治血管再狭窄奠定了基础-

    • 丙酸氯倍他索脂质体的制备和豚鼠湿疹模型药效学研究

      2008, 28(10):1240-1244. DOI: 10.7655

      摘要 (2687) HTML (58) PDF 0.00 Byte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丙酸氯倍他索(CP)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以及对豚鼠湿疹模型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制备CP脂质体,考察样品中主药含量,粒径,包封率等指标的初步稳定性-并采用高倍镜下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数进行不同制剂对豚鼠湿疹模型的药效学研究-结果:样品主药含量为(100.84 ± 2.0)%,平均粒径(140.5 ± 56.8)nm,包封率为(90.1 ± 2.3)%-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提示在三种不同储存留样条件下,样品含量-粒径-包封率等关键指标均无明显改变-豚鼠湿疹模型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脂质体组与乳膏组在真皮炎症细胞计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制制剂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疗效高于上市乳膏-

    • Cajal间质细胞与血红素氧合酶-2在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中的改变

      2008, 28(10):1245-1249. DOI: 10.7655

      摘要 (2137) HTML (52) PDF 0.00 Byte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结肠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和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 2,HO-2)的改变以及ICC与HO-2的共表达情况,探讨ICC和HO-2在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的ICC和HO-2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双重免疫荧光标记结肠ICC和HO-2,观察其共表达情况-结果:ICC和HO-2主要分布在大鼠结肠的肌间神经丛,糖尿病大鼠结肠中ICC和HO-2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P < 0.05);所有大鼠结肠组织ICC阳性细胞和HO-2阳性细胞在同一部位表达,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中二者共表达的部位较对照组减少-结论:结肠组织ICC和HO-2的分布和表达减少可能是糖尿病结肠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ICC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并介导一氧化碳在胃肠运动中的作用-

    • PD-1在器官移植患者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8, 28(10):1250. DOI: 10.7655

      摘要 (3031) HTML (64) PDF 0.00 Byte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共刺激分子PD-1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T细胞上PD-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的意义以及抗PD-1单克隆抗体与免疫抑制剂的协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应用单标记和双标记的方法,对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肝移植和肾移植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细胞上PD-1的表达进行检测-以混合淋巴试验在体外模拟移植模型,应用MTT法,观察PD-1单抗与免疫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结果:PD-1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PBMCs和T细胞上有特异性高表达,环孢素A(CsA)能诱导PD-1在PBMCs上的表达,且抗PD-1单克隆抗体与CsA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PD-1可作为抗移植排斥作用的免疫干预新靶点-

    • 肿瘤患者间期和分裂期T淋巴细胞AgNORs的相关性分析

      2008, 28(10):1254-1257. DOI: 10.7655

      摘要 (2371) HTML (49) PDF 0.00 Byte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色技术及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74例食管癌-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结果分别以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百分比值(I.S%)和AgNORs数/细胞表示-结果:①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间期核AgNORs的I.S%(5.28 ± 0.86和5.37 ± 0.94)显著低于对照组(7.56 ± 0.78)(P < 0.01),分裂期染色体AgNORs数/细胞(5.64 ± 0.45和5.75 ± 0.4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7.35 ± 0.55)(P < 0.01);②这两种指标在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③食管癌-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对照组的这两种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0和0.87,均为P < 0.001-结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间期核AgNORs的I.S%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数/细胞具有相关性,二者均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前者能自动计数-检测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比后者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Klotho基因G-395A和C1818T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2008, 28(10):1258. DOI: 10.7655

      摘要 (2926) HTML (54)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Kloth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江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51例胃癌和145例健康人群的Klotho基因启动子区域G-395A和外显子4区C1818T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病危险的关系-结果:G-395A多态性位点中GA+AA基因型在胃癌中的频率(39.7%)显著高于对照组(28.2%),携带GA+AA变异基因型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GG的1.66倍(调整的比值比:95℅可信区间:1.02~2.72)-分层分析显示,此危险在50岁以下的男性人群中更为显著,同时在吸烟和饮酒人群中也有显著的关系-C1818T多态性在胃癌和对照人群的分布无显著差别-两个多态性位点处于连锁不平衡(D = 0.449,r2 = 0.187),在对照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niberg平衡,4种单倍体在病例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Klotho基因启动子区多态位点G-395A变异显著增加江苏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外显子4区C1818T多态性则无明显影响-

    • 7.0T Micro MRI 观察丝裂霉素C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研究

      2008, 28(10):1263-1266. DOI: 10.7655

      摘要 (2611) HTML (52) PDF 0.00 Byte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7.0T Micro MRI探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实验研究中丝裂霉素C(MMC)的理想浓度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 mg/ml(B组)-0.3 mg/ml(C组)-0.5 mg/ml(D组)-0.7 mg/ml(E组)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5 min-应用MMC前后分别对大鼠行体感诱发电位测定-术后4周处死大鼠取手术段脊柱,分别做Micro MRI扫描-瘢痕组织面积测定-肉眼观察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情况-结果:A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瘢痕面积大,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B组和C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不致密,瘢痕面积减小,与硬脊膜部分粘连-D组和E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不致密,瘢痕面积更小,与硬脊膜未形成明显粘连-大鼠应用MMC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改变-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为0.5 mg/ml的MMC能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并且安全-0.5 mg/ml浓度的MMC可能是椎板切除后预防硬膜外粘连理想的浓度选择-

    • 人Survivin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初步应用

      2008, 28(10):1267. DOI: 10.7655

      摘要 (2755) HTML (50) PDF 0.00 Byte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表达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并对其在人肝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RT-PCR 方法扩增出Survivin基因片段-将Survivin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2TK中-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2TK-Survivin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N端融合GST的目的蛋白,采用GST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经SDS-PAGE分析后,将所得产物用Thrombin裂解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将获得的目的蛋白包板,用ELISA法初步检测了肝癌患者血清中抗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克隆了人Survivin基因-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2 ku的蛋白并进行了肝癌患者血清的检测应用-结论: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Survivin基因和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探讨以Survivin为基础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 草分枝杆菌对SPCA/Ⅰ人肺腺癌细胞株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2008, 28(10):1272. DOI: 10.7655

      摘要 (2323) HTML (63)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草分子杆菌(Mycobacterium Phlei) 对SPCA/Ⅰ人肺腺癌细胞株的抗增殖效应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PCA/Ⅰ人肺腺癌细胞株培养传代,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草分子杆菌,作用36 h-分别以酶标仪检测细胞抑制率,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不同浓度的草分子杆菌体外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Ⅰ均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所用药物浓度呈正相关-草分子杆菌体外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Ⅰ有诱导凋亡的作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由原来贴壁生长而逐渐脱落-外形变圆-体积缩小-折光性增强,核染色质凝集,细胞裂解-结论:草分子杆菌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直接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Ⅰ增殖-

    • 马鞭草醇提液小剂量时能显著增加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

      2008, 28(10):1275-1278. DOI: 10.7655

      摘要 (2022) HTML (55) PDF 0.00 Byte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马鞭草醇提液(EVO)联合紫杉醇(PTX)在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测定EVO与PTX单用以及联用对小鼠S1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建立S180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观察EVO与PTX单用以及联用对小鼠皮下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发现在PTX的各个浓度下(3.75,7.50,15.00,30.00,60.00 ng/ml),EVO 20 mg/ml联合后的细胞抑制效果均明显强于PTX单药-体内实验证实当EVO 1g/kg与PTX 10 mg/kg联用时则对肿瘤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与PTX 10 mg/kg单用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EVO在小剂量时能够显著增加PTX的抗肿瘤活性,这为提高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疗效且减少增加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对单核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2008, 28(10):1279-1284. DOI: 10.7655

      摘要 (2802) HTML (47) PDF 0.00 Byte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血液净化方式——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oupled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治疗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感染并MODS的患者7例,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每例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A(CPFA)(A)和高容量血滤(B)(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各治疗10 h,A-B治疗顺序随机,间隔一夜洗脱期(12 h),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单核细胞表达HLA-DR的影响,同时检测两种治疗方式前-后患者全血自分泌或脂多糖(LPS)刺激分泌TNF-α的变化-另检测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清对THP-1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①CPFA治疗后,单核细胞HLA-DR的阳性率(%)变化(73.65 ± 11.52 vs. 84.32 ± 4.63)有显著性意义-(P = 0.037)-HVHF治疗后,单核细胞HLA-DR阳性率未有明显改变(P > 0.05)-②CPFA治疗后,患者全血在体外有或无脂多糖(LPS)刺激下,分泌TNF-α的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5);而 HVHF治疗前-后,全血分泌TNF-α的量未有明显变化(P > 0.05)-③随着CPFA的进行,患者血清抑制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分泌TNF-α的功能逐渐减弱,至10 h时分泌TNF-α的量较0 h时有明显升高(P < 0.05)-而随着HVHF的进行,患者血清抑制THP-1细胞分泌TNF-α的功能有减弱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与HVHF相比,CPFA治疗MODS在改善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和分泌功能方面,优于HVHF-CPFA具有重建机体免疫内稳态的作用-

    • 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对晚期胃肠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008, 28(10):1285-1289. DOI: 10.7655

      摘要 (3114) HTML (55) PDF 0.00 Byte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胃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329例胃肠癌初治患者C12芯片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肠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各种肿瘤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系统对本组329例胃肠癌患者的总体诊断率为39.2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诊断率分别为13.73%-33.33%-38.30%-58.03%-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在各临床分期中的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1),Ⅰ期与Ⅲ期-Ⅰ期与Ⅳ期-Ⅱ期与Ⅳ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1),其余分期相比没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5)-C12系统中阳性率最高的三种TM是CEA-CA242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27.36%-19.76%和19.45%,并且与肿瘤的分期相关-结论:C12检测系统对晚期胃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对早期的敏感性不高,临床迫切需要微型高效的胃肠癌检测系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NO?SOD?CA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8, 28(10):1290-1292. DOI: 10.7655

      摘要 (2435) HTML (49) PDF 0.00 Byte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别,以探讨各指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临床ABP患者40例,分为轻症ABP(MABP)与重症ABP(SABP)二型,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血清NO-SOD-CAT的浓度-结果:ABP患者血清NO和CAT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且SABP比MABP升高更明显(P < 0.01)-SOD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且SABP下降更明显(P < 0.05)-结论:NO和CAT参与了ABP的发病,且与ABP的病情呈正相关-SOD在ABP组随病情加重而下降,提供外源性SOD可能可以减轻ABP的病情-

    • 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水平预测自杀的随访研究

      2008, 28(10):1293. DOI: 10.7655

      摘要 (2374) HTML (42)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例抑郁患者住院时及25例对照组患者脑脊液5-羟吲哚乙酸(5-HIAA)-3-甲基-4-羟苯乙二醇(MHPG)及高香草酸(HVA)的浓度,并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5年后随访-分析抑郁患者本次发作的自杀行为-随访后的自杀行为与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的关系-结果:本次发作自杀组5-HIA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本次发作无自杀组MHP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本次发作自杀组HV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本次发作自杀组HVA浓度显著低于本次发作无自杀组-随访后自杀组5-HIA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5-HIAA水平低下既与抑郁症患者近期自杀行为有关,也可能是预测抑郁患者远期自杀行为的有效指标-

    • 热灌洗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

      2008, 28(10):1296. DOI: 10.7655

      摘要 (1967) HTML (58)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热灌洗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80例,尽可能排尽胸水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加热至45℃的生理盐水做胸腔内循环灌注,灌注后注入顺铂40 mg/m2,每个周期2次,对照组直接胸腔内注入顺铂40 mg/m2,观察短期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1年和2年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高于对照组的50.0%(21/42)(P <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8.4%(26/38)好于对照组42.9%(18/42)(P < 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包裹性积液发生率13.2%(5/38)低于对照组的33.3%(14/42),其余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胸痛-气短等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1年生存率63.2%高于对照组的35.7%,χ2 = 5.13(P <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21.1%也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的4.8%,χ2 = 4.84(P < 0.05)-结论:采用温热疗法加局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与关节滑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及意义的研究

      2008, 28(10):1299-1300. DOI: 10.7655

      摘要 (1973) HTML (56)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与关节滑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R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与关节滑液MMP-2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关节疼痛数-肿胀数及X线分级;并对RA组治疗后进行血清MMP-2水平测定-结果:RA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在RA活动组和RA非活动组,亦有显著差异(P < 0.01)-RA组关节滑液MMP-2水平高于血清水平(P < 0.05),且与血清水平显著正相关(r = 0.839,P < 0.01); MMP-2水平与RA患者的ESR-CRP-关节疼痛数-肿胀数呈正相关(P < 0.01);而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治疗后血清MMP-2水平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0.01)-结论:MMP-2水平与RA的活动程度及关节滑膜炎相关,可作为提示RA 疾病进展与改善的血清学指标-

    • 分次预给咪唑安定诱导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2008, 28(10):1301-1304. DOI: 10.7655

      摘要 (2280) HTML (63) PDF 0.00 Byte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次预给咪唑安定诱导对老年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ASA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n = 16)-Ⅰ~Ⅲ组为实验组,诱导前5 min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 mg/kg-0.02 mg/kg及0.03 mg/kg-Ⅳ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5 min后以咪唑安定(Ⅰ组0.04 mg/kg-Ⅱ组0.03 mg/kg-Ⅲ组0.02 mg/kg及Ⅳ组0.05 mg/kg)-芬太尼2 -滋g/kg-依托咪酯0.3 mg/kg和罗库溴铵1 mg/kg行麻醉诱导,直接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安静状态下(T1)-给咪唑安定后5 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及气管插管后1 min(T5)-2 min(T6)-3 min(T7)-4 min(T8)和5 min(T9)的BP-HR-SpO2-RR,在T1和T9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结果:①各实验组预注咪唑安定后的BP-HR与安静状态相比均有降低(P < 0.05);②Ⅳ组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HR及相应的变化率显著高于各实验组(P < 0.05),其中Ⅲ组的SBP和HR的变化率与Ⅰ组相比,下降显著(P < 0.05)-③气管插管后5 min,各组的SBP-MAP与安静状态下值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各实验组的HR有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而Ⅳ组的HR与安静状态下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安静状态下相比较,插管后5 minⅣ组的皮质醇显著增高(P < 0.01),各实验组的皮质醇值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结论:与诱导前一次给予咪唑安定相比较预注咪唑安定诱导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 乌司他丁对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变化的影响

      2008, 28(10):1305-1308. DOI: 10.7655

      摘要 (2348) HTML (54)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60例1岁以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UTI 20 000 U/kg,溶解于20 ml生理盐水中)和对照组(C组,20 ml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体外循环不同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中性粒细胞整合素β-2亚族中的CD11b/CD18的蛋白表达量并观察其变化;检测血气值并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体外循环后两组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RI上升,但乌司他丁组各相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婴儿体外循环中,ICAM-1-CD11b/CD18和RI值均有明显升高,乌司他丁可减缓此变化过程-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胰腺感染的临床易感因素分析

      2008, 28(10):1309-1311. DOI: 10.7655

      摘要 (2253) HTML (5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早期胰腺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8年6月间所收治的SAP患者138例,根据发病后2周内胰腺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胰腺继发感染的总发生率与低氧血症的有无-胰腺坏死程度-是否手术治疗-肠功能障碍-是否为胆源性胰腺炎以及是否使用呼吸机有明显相关(P < 0.05)-结论:胃肠道功能障碍≥5天-低氧血症-胰腺坏死程度-胆源性胰腺炎及手术治疗等是SAP早期胰腺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

    • 肺外科中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2008, 28(10):1312-1315. DOI: 10.7655

      摘要 (2362) HTML (54)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兔单侧肺血管阻断后再开放模型,用于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方法:同种新西兰白兔96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 = 36);Ⅱ组为单纯阻断肺动脉组(n = 30);Ⅲ组为阻断肺循环组(n = 30)-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仅Ⅰ组)-缺血1 h和再灌注1-2-4-6 h测定左肺静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比-结果: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 h和再灌注1-2-4-6 h,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和P < 0.01),Ⅲ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过程,均在再灌注4 h出现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再灌注6 h肺损伤呈恢复趋势-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9例外科治疗分析

      2008, 28(10):1318. DOI: 10.7655

      摘要 (2071) HTML (53) PDF 0.00 Byte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其适宜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21次手术为病理证实的26枚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结果:VHL患者产生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45.4%)明显高于散发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所产生的多灶病变(3.73%)-囊结节瘤18枚及实质性肿瘤8枚中,除1例实质性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而行次全切除外,余皆全切-手术后死亡1例,随访发现7例有肿瘤复发,复发间隔2~127个月,平均51个月-结论:MRI多轴位及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肿瘤及瘤结节,对囊结节瘤应避免手术探查遗漏,实质性肿瘤力争全切除-多灶病变易复发及产生新病灶而需要多次手术-

    • 三维电磁标测系统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2008, 28(10):1321-1324. DOI: 10.7655

      摘要 (2708) HTML (50)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并且药物加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手术即刻成功(97.6%),消融成功靶点分布:肺静脉来源21例(50%),二尖瓣环周围5例(11.9%),左心耳2例(4.8%)-右心耳1例(2.4%),左心房顶部1例(2.4%)-左心房后侧壁2例(4.8%),希氏旁3例(7.1%)-高右房前壁2例(4.8%)-低右房侧壁1例(2.4%)-冠状窦口2例(4.8%)-右房后壁偏间隔2例(4.8%)-除了2例股静脉血肿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95 ± 3.9)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5.2%-结论:CARTO系统激动标测指导下的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 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妊高征性心脏病救治中的应用

      2008, 28(10):1325-1327. DOI: 10.7655

      摘要 (2132) HTML (47) PDF 0.00 Byte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心脏指数-周围血管阻力指数-胸液水平等指标,并与无心力衰竭表现的妊高征孕妇相比较-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发生期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特征性改变,与治疗好转后及与无心力衰竭的妊高征孕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病情演变的相关性高-结论: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妊高征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掌握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简便-可靠方法之一-

    • 多层螺旋CT的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2008, 28(10):1328-1331. DOI: 10.7655

      摘要 (2601) HTML (53) PDF 0.00 Byte (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 ml/s和3 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 Hu之间,20%(5/25) > 60 Hu或 < 20 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 ± 10.62)Hu-45 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 > 40 Hu-增强峰值(49.25 ± 12.44)Hu,峰值时间为80 s和140 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定性诊断

      2008, 28(10):1332. DOI: 10.7655

      摘要 (2279) HTML (61) PDF 0.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对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在指导EP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EP的54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CDFI显示EP部位血流,对保守治疗者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5例未测到特异性血流信号,49例探及特异性滋养层血流,同时CDFI能直接反映胚胎的生命力,不同的CDFI表现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结局也不同-结论:CDFI监测EP血流有助于EP的早期定性诊断,并可指导临床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

    • 多层螺旋CT对肝脏高灌注异常的研究

      2008, 28(10):1334-1336. DOI: 10.7655

      摘要 (2351) HTML (59)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3期增强扫描肝动脉期一过性肝脏高灌注异常的CT表现特征及其与基础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对1 148例患者行上腹部MSCT平扫后,于肘静脉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5-60-180 s分别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3期增强扫描-结果:肝动脉期发现150例(150/1148,13.1%)肝脏高灌注异常,表现为楔形或三角形-片状或不规则形均匀性高密度区,多位于肝脏边缘部位;部分在门静脉期仍表现为稍高密度区;平衡期均表现为等密度-结论:MSCT3期增强扫描是目前研究肝脏高灌注异常的最佳方法,能够避免肝脏肿瘤和其他病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和过高估计肝脏病变的大小,有助于判断部分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 数字化X线摄影X线改变可以判断食管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退缩速度和程度

      2008, 28(10):1337-1338. DOI: 10.7655

      摘要 (1986) HTML (46)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食管癌患者放疗中食管数字化X线摄影观察肿瘤退缩速度,并分析其退缩速度与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的关系,探讨该检查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94例,CT模拟机定位放射治疗-观察放疗40 Gy及放疗结束食管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94例患者分为3组-A组,25例,放疗中肿瘤快速退缩,放疗40 Gy食管摄影X线已达到Ⅰ-Ⅱ级;B组,23例,放疗中肿瘤缓慢退缩,放疗40 Gy食管摄影X线达到Ⅲ-Ⅳ级,放疗结束达到Ⅰ-Ⅱ级;C组,46例,放疗结束肿瘤明显残留,放疗结束食管摄影X线仍为Ⅲ-Ⅳ级-结果:A-B-C三组近期疗效达到CR比例分别为100.0%-65.2%-28.3%,差异有显著性(P < 0.05);A,B,C 3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6.1%-17.4%,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但再进一步比较三组中不同肿瘤消退速度近期疗效达到CR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 0%-33.3%-38.5%,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观察食管数字化X线摄影X线改变可以判断食管癌放疗过程中肿瘤消退的速度和程度-消退速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诊断

      2008, 28(10):1339-1342. DOI: 10.7655

      摘要 (2120) HTML (58) PDF 0.00 Byte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5例HMAL进行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5例HAML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呈HMB45(5/5)-SMA(5/5)-S-100(3/5)阳性-CD34-CKp-Hepatocyte-CD10-Inhibinα阴性-超微结构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短梭形或圆形或多形性,细胞核大小一致,多呈圆形或短梭形,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呈质块状;部分细胞核切迹明显;核仁大小不一,胞浆内线粒体丰富,部分细胞浆内可见多少不等的密体;少部分细胞可见少量脂滴;多数胞浆内可见100~200 nm左右的致密颗粒;细胞间可见基底膜样物质围绕细胞周围,仅个别细胞可见桥粒样连接-结论:HAML具有特殊的免疫组化特征及超微结构特点;HMB45和SMA的双阳性表达及超微结构下密体和致密颗粒的并存对HAML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新生儿特发性胃扭转治疗38例报告

      2008, 28(10):1343-1344. DOI: 10.7655

      摘要 (1855) HTML (51) PDF 0.00 Byte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加枕颌带牵引能有效治疗青年型先天性肌性斜颈

      2008, 28(10):1344-1346. DOI: 10.7655

      摘要 (2013) HTML (53)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etaizeau’s手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13例报告

      2008, 28(10):1346-1348. DOI: 10.7655

      摘要 (1847) HTML (50)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改良Sugiu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疗效分析

      2008, 28(10):1349-1351. DOI: 10.7655

      摘要 (1889) HTML (45) PDF 0.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罗哌卡因在巩膜外加压术球后阻滞中的应用

      2008, 28(10):1351-1352. DOI: 10.7655

      摘要 (1911) HTML (43)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7例报告

      2008, 28(10):1353-1355. DOI: 10.7655

      摘要 (1775) HTML (47)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经桡动脉行左肾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报道

      2008, 28(10):1356-1356. DOI: 10.7655

      摘要 (1880) HTML (50) PDF 0.00 Byte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江苏地区1 668名流动人员艾滋病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8, 28(10):1357-1360. DOI: 10.7655

      摘要 (2525) HTML (53) PDF 0.00 Byte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南京和昆山地区工厂和建筑工地1 668名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江苏地区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的知晓率尤其低,分别为26.62%和27.27%;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迫切需要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该群体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

    • 180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分析

      2008, 28(10):1361-1364. DOI: 10.7655

      摘要 (2269) HTML (58)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结核患者常用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以南京市胸科医院2001年至2006年的培养阳性结核分枝杆菌为本次研究对象,用绝对浓度法做RFP-INH-SM-EMB-DP-OFLX-PAS-KM-TH1321和CPM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共有耐药菌株1800例,总耐药率70%,耐多药率为54.9%-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有差异-该院结核分枝杆菌对部分药物的耐药性流行水平有上升趋势,获得了该院耐药性水平资料,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指导性-

    •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分布的调查分析

      2008, 28(10):1365-1368. DOI: 10.7655

      摘要 (2129) HTML (46)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真菌鉴定,ATB Fungus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分布专科以呼吸科-心内科-ICU和传染科为主;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应及时送检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合理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