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8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猪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8, 28(8):959-963. DOI: 10.7655

      摘要 (2380) HTML (42)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经冠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Ad5)携带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猪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型猪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ull-Ad5,1 ml)及转染Ad5-HGF治疗组(5×109 Pfu/ml,1 ml),每组6只-结扎前降支远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经右冠状动脉治疗组注射Ad5-HGF(5 × 109 pfu/ml,1 ml)-对照组注射null-Ad5(1 ml)-两组均在手术后4周和7周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在7周时处死动物,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评价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后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心肌灌注及LVEF值无明显差异(P > 0.05)-转染Ad5-HGF后3周,治疗组心肌灌注及LVEF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但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心肌灌注及LVEF值均有明显增加(P < 0.01);②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移行区均可见心肌细胞凋亡,但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③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抑制,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结论:经非梗死相关动脉转染Ad5-HGF治疗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上调和Bax表达下调有关-

    • 白藜三醇对培养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密度的影响

      2008, 28(8):964-967. DOI: 10.7655

      摘要 (2029) HTML (47)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白藜三醇(RES)对培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密度的影响-方法:分离成年豚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RES孵育心室肌细胞不同时间的ICa-L密度-结果:①培养72 h时,RES 30 μmol/L和100 μmol/L使ICa-L密度分别下降13%和27%,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趋势,且RES 10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②RES 10 μmol/L,30 μmol/L和100 μmol/L对 ICa-L密度呈现时间依赖性抑制趋势,且RES 100 μmol/L在24 h和72 h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白藜三醇对培养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趋势-

    • BVT.2733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008, 28(8):968-972. DOI: 10.7655

      摘要 (2329) HTML (45) PDF 0.00 Byte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BVT.2733对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小鼠,并将其分为肥胖组和BVT.2733治疗组-肥胖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BVT.2733灌胃两周,另设正常饲养的小鼠为正常组,检测小鼠体内代谢及炎症相关指标,观察三组小鼠在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小鼠脂肪细胞明显增大,体重增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TNF-α升高,脂肪组织TLR4 mRNA表达增高,经BVT.2733治疗后,肥胖鼠脂肪细胞体积减小,体重减轻,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明显下降,脂肪组织TLR4 mRNA表达减少,而血TNF-α没有显著变化-结论:BVT.2733能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并且降低脂肪组织TLR4 mRNA的表达,而对于血清TNF-α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2008, 28(8):973-976. DOI: 10.7655

      摘要 (3046) HTML (45) PDF 0.00 Byte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4周,B组(模型组)给予高脂脂饲料喂养4周;4周内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4周后取材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肝脏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肝指数-结果:模型组肝指数-TG明显高于对照组,AST-AL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证实模型组肝脏呈轻中度脂肪肝变性-结论:成功建立适用于脂肪肝供肝研究的动物模型-

    •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大鼠肝内血管三维重建

      2008, 28(8):977. DOI: 10.7655

      摘要 (2359) HTML (50) PDF 0.00 Byte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作大鼠门静脉灌注标本,获取每一层面血管铸型数据,计算机辅助重建门静脉数字模型-方法:选用丙烯颜料为主要成分的填充剂,注入大鼠活体门静脉系统内(20例),得到大鼠门静脉灌注标本-包埋后冰冻切片,每一切面进行拍照,获取血管的层片图像数据-导入软件中进行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结果:该方法能成功地制作出大鼠肝脏血管铸型标本,填充剂可灌注到直径50~100 -滋m的终末小血管-图层间距50 -滋m,每一标本可获取约200~300张层片,并通过三维重建可视化显示-结论:此方法是计算机重建大鼠肝血管树数字模型的一种可行方法-

    • 二磷酸盐在抑制聚乙烯微粒刺激破骨细胞骨吸收中的作用

      2008, 28(8):980-984. DOI: 10.7655

      摘要 (2225) HTML (50) PDF 0.00 Byte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帕米磷酸钠对聚乙烯微粒刺激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帕米磷酸钠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性-方法:分离新生新西兰兔长骨中的破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观察帕米磷酸钠-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观察不同剂量的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的影响;观察聚乙烯微粒与帕米磷酸钠共同培养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结果:三种浓度的微粒(103/ml-106/ml和109/ml)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后都能够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10 μg/ml的帕米磷酸钠可以抑制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强作用-结论:帕米磷酸钠可以抑制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的刺激作用,可能用于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 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导致小鼠牙本质形成和前期牙本质矿化障碍

      2008, 28(8):985. DOI: 10.7655

      摘要 (2249) HTML (57) PDF 0.00 Byte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在小鼠牙本质形成和前期牙本质矿化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比较分析了6周龄野生型和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牙本质形成和矿化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的牙量-Ⅰ型胶原和骨钙素在牙本质的沉积和骨钙素在成牙本质细胞表达均明显降低,而前期牙本质则明显增加-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在小鼠牙本质形成和前期牙本质的矿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抑制猪颈动脉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2008, 28(8):990. DOI: 10.7655

      摘要 (2047) HTML (42) PDF 0.00 Byte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自膨式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防治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国产小型猪6只,分别行双侧颈总动脉球囊扩张损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裸支架组)和实验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各置入6枚-术后4周重复动脉造影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段血管,测算支架处血管管腔面积-新生内膜厚度与面积及管腔狭窄百分比以评价内膜增生程度-应用TUNEL法检测新生内膜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支架内管腔面积大于裸支架组(P < 0.05);新生内膜面积小于裸支架组(P < 0.05);新生内膜厚度小于裸支架组(P < 0.05);细胞凋亡多于裸支架组(P < 0.05);PCNA阳性细胞及Bcl-2表达低于裸支架组(P < 0.05);Bax表达高于裸支架组(P < 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抑制新生内膜形成,在支架植入后4周能预防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形成-可能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作用-

    • 胃宁颗粒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

      2008, 28(8):994. DOI: 10.7655

      摘要 (2736) HTML (43) PDF 0.00 Byte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宁颗粒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胃宁颗粒组-CTX+胃宁颗粒组,每组12只,观察瘤体积抑制率-瘤重量抑制率-肝转移发生率-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凋亡指数(AI)-p53-Bcl-2-bax-CD44v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TX组-胃宁颗粒组-胃宁颗粒组+CTX组和对照组相比,瘤重抑制率-肿瘤体积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胃宁颗粒组+CTX组与CTX组相比,瘤重抑制率-肿瘤体积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胃宁颗粒组-CTX组肝转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胃宁颗粒组与对照组AI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胃宁颗粒组p53-bcl-2-bax-CD44v6-PCN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宁颗粒+CTX组与CTX组相比,p53-CD44v6-PC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胃宁颗粒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转移作用-

    •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

      2008, 28(8):998-1002. DOI: 10.7655

      摘要 (2228) HTML (44)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206例无冠心病对照者MTP-493G/T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MTP-493G/T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同时观察MTP-493G/T对血脂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三种基因型,GG型发生频率最高,GT型次之,TT型发生频率最低-冠心病组TT 基因型频率(6%)高于对照组(3%)(P < 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1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P < 0.01)-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TT基因型TG-LDL-C水平高于GG型(P < 0.05),而TC-HDL-C和LP(a)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的OR值为2.14(95%CI 1.22~6.56,P = 0.01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依赖TT基因型升高TG-LDL-C的作用-结论: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493TT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其作用不依赖于TT基因型对TG-LDL-C的影响-

    • ABCA1基因R1587K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2008, 28(8):1003-1006. DOI: 10.7655

      摘要 (2094) HTML (45) PDF 0.00 Byte (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A1)基因1587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方法,对2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同一地区造影排除冠心病正常对照248 例,进行ABCA1基因1587位点SNP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结果:ABCA1基因1587位点多态性有三种:RR-RK和KK型-全部检测人群中RR型占76.97%,RK型占18.11%,KK型占4.92%-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RR-RK-KK三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K等位基因携带者HDL-C水平低于非携带者(P < 0.01)-结论:ABCA1基因1587位点多态性冠心病患病无相关性;K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HDL-C水平低下-

    •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08, 28(8):1007-1010. DOI: 10.7655

      摘要 (2393) HTML (41) PDF 0.00 Byte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17例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26例)进行血压-血脂-心脏超声等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 Gensini 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得出 Gensini 积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由低至高Gensini 积分四分位分组后,患者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在不同 Gensini 积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 0.05)-Gensini评分与各变量间Spearman相关性比较:LAD(R = 0.341,P = 0.000),LVDd(R = 0.373,P = 0.000),LVDs(R = 0.399,P = 0.000)与Gensini 积分呈显著正相关;FS(R = -0.298,P = 0.001),LVEF(R = -0.320,P = 0.000),HDL-C(R = -0.276,P = 0.003)与Gensini 积分呈显著负相关-Gensini评分与各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VDs和DBP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积分呈独立相关,LVDs和DBP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LVEF及FS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呈负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异位心律失常的发生?预后及危险因素

      2008, 28(8):1011-1014. DOI: 10.7655

      摘要 (2520) HTML (47)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后新发异位心律失常(EA)的类型-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228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45例(19.7%)患者在介入封堵PMVSD术后(2.26 ± 1.06)天出现61例次新发EA,包括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5例次-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14例次-室性早搏14例次-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次-所有EA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43例(95.6%)病人的EA平均持续(4.16 ± 2.71)天,2例患者在1月随访时恢复正常心律-术后随访(14.85 ± 12.52)个月,未发现新发的EA-PMVSD缺损口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DDSTV)及缺损口上缘距主动脉瓣右冠瓣环距离(DDRAV)与术后EA的发生有关,当DDSTV≤2.45 mm或DDRAV≥3.05 mm时对术后EA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EA是PMVSD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但预后较好-对具有危险因素的PMVSD患者,介入治疗后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处理-

    • 代谢综合征及其诊断组分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2008, 28(8):1015. DOI: 10.7655

      摘要 (2091) HTML (54)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诊断组分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浙江省东部沿海一个相对隔离地区邀请当地居民参加研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运用标准化问卷收集饮酒-吸烟-高血压用药等资料-抽空腹血利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分析检测血糖和血脂-采用MY LAB 30超声心动图检查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LVEF-E/A比值-DTE-Tei指数等-MS根据MS组分的数目将人群分为四组:正常组-1个危险因素组-2个危险因素组和MS组-采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843例受检者,包括288(34.2%)名女性,191(22.7%)例高血压患者,其中82(42.9%)例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正常组相比,MS患者随着诊断组分的增加,LVEF和E/A比值逐渐下降,DTE和Tei指数逐渐增加(P < 0.001)-结论:在自然人群中,随MS诊断组分的增加,心脏逐渐出现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的改变-

    • 青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2008, 28(8):1019-1021. DOI: 10.7655

      摘要 (2022) HTML (47) PDF 0.00 Byte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青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vention,PCI)的疗效特点,探讨如何防治青年人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方法:从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ACS并行PCI的患者1 014例中选择所有年龄≤45岁为A组,共59例;年龄≥65岁为B组,共531例-从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程度及PCI的疗效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A组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发因素(86.44%比43.5%,P = 0.0000);B组多合并高血压(16.95%比46.33%,P = 0.0000)-糖尿病(6.78%比27.68%,P = 0.0005)-高尿酸血症(18.64%比49.53%,P = 0.0000)-A组单支病变发生率高(72.88%比35%,P = 0.0000),而B组多支病变发病率高(11.86%比26.93%,P = 0.0117),慢性钙化性病变(CTO)发生率高(5.08%比25.42%,P = 0.0005),且侧支循环形成多(18.64%比38.42%,P = 0.0028)-A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很少,而B组手术成功率较A组低,术后并发症多-结论:大量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及家族遗传因素是年青冠心病患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年青的ACS患者手术成功率高,应积极行PCI术-

    •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2008, 28(8):1022-1026. DOI: 10.7655

      摘要 (2649) HTML (55) PDF 0.00 Byte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别进行CgA-Syn-NSE免疫组化标记,CgA-Syn-NSE阳性的乳头状癌66例分别进行电镜观察-临床病理参数包括: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核特征-砂粒体-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包膜及周围组织侵犯-用STATA8.0医学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电镜下可找到神经内分泌颗粒-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的大小与神经内分泌分化有关(P < 0.05),其余参数与神经内分泌分化无关-结论: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现象,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组织分化较差-体积较大-

    • 钠/碘转运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和分布

      2008, 28(8):1027-1030. DOI: 10.7655

      摘要 (2097) HTML (43)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钠/碘转运体(NI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内表达情况,探求NIS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取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2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2例,淋巴结转移组织7例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2例,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NIS的表达情况-结果:乳头状癌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中NIS的阳性率为77.3%和85.7%,高于正常甲状腺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5%和41.7%,且各实验组之间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在17例NIS表达阳性的乳头状癌组标本中,有16例阳性表达集中于细胞浆内,仅2例在细胞膜上检测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1%和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内,NIS可正常,甚至过度表达,而且分布主要集中于细胞浆内,并非功能靶位细胞膜上,与肿瘤导致的基因翻译和修饰的改变有关-

    • HIF-1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8, 28(8):1031-1036. DOI: 10.7655

      摘要 (2687) HTML (44)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琢(HIF-1-琢)在低氧培养条件下肺癌细胞株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法检测缺氧对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测定缺氧条件下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及60例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两种肺癌细胞系在缺氧下侵袭力较正常时增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肺癌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P < 0.05或P < 0.01)-肺癌组织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30.0%-20.0%(P < 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P < 0.05)-结论:氯化钴诱导缺氧上调HIF-1-琢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使之进一步耐受缺氧-HIF-1α的过表达参与了肺癌的侵袭转移,HIF-1α可成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肾透明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 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2008, 28(8):1037. DOI: 10.7655

      摘要 (2300) HTML (51) PDF 0.00 Byte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43例RCCC及43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RCCC中TGF-β1-MMP2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TGF-β1-MMP2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RCCC中TGF-β1与MMP2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 < 0.05)-结论:TGF-β1-MMP2基因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二个有效的联合分子指标-

    • TIG2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8, 28(8):1043-1047. DOI: 10.7655

      摘要 (2137) HTML (47)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TIG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在皮肤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及鳞癌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IG2 蛋白和mRNA表达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的表皮全层;在鳞癌的边缘皮损中,可见TIG2表达于角质层,棘层上中部,而不表达于棘层下部及基底层;在Ⅰ~Ⅱ期鳞癌中,TIG2可轻度表达于分化较好的角化珠周围;而在Ⅲ~Ⅳ期鳞癌中无表达-在正常组织和未受累皮肤中,TIG2的表达高于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 < 0.01);边缘皮损基底层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基底层中的表达(P < 0.01);在Ⅲ~Ⅳ期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鳞癌边缘皮损中的表达(P < 0.01)-结论:TIG2可能参与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 白血病hZIP1,ZnT1基因表达特点及上清锌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2008, 28(8):1048-1051. DOI: 10.7655

      摘要 (2484) HTML (44)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锌转运体在白血病各阶段的变化规律及与白血病疾病发展过程的相关性,探讨锌浓度及其转运体对造血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正常组-细胞株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人类锌铁调控蛋白(human ZRT/IRT-like protein,hZIP1)及阳离子转运促进因子1(cation diffusion facilitator,CDF,又称ZnT1)mRNA的表达;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骨髓上清中的锌含量-结果:hZIP1基因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上阳性表达,但在急-慢性白血病的各个阶段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ZnT1基因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上阳性表达,初治-复发组白血病患者ZnT1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缓解组(P < 0.05);在K562-HL60细胞株中的实验结果与临床标本的实验结果一致;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和复发组骨髓上清锌含量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 < 0.05)-结论:hZIP1基因与细胞内外的锌水平调节有关,但与白血病时细胞内外锌含量变化可能无明显关系;ZnT1与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锌水平调节密切相关,是调节细胞内外锌含量的重要基因;ZnT1表达水平降低-骨髓上清锌含量降低提示病情好转-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VEGF及p53抗体的表达研究

      2008, 28(8):1052. DOI: 10.7655

      摘要 (1803) HTML (48)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抑癌基因p53蛋白抗体的表达,分析两者间关系及与对CML疾病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20例CML患者血清中VEGF及p53抗体的含量,并观察两者与CML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CML患者血清中的VEGF为(326.6 ± 127.15)pg/ml-p53抗体为(0.467 ± 0.09)pg/ml,两者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 < 0.001);同时CML慢性期患者的血清VEGF和p53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急变期患者(P < 0.05)-结论: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p53蛋白抗体的表达与CML的疾病进程有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提示p53蛋白可能参与调节VEGF通路,两者高表达可预示CML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中贫血的临床研究

      2008, 28(8):1054-1057. DOI: 10.7655

      摘要 (2618) HTML (44) PDF 0.00 Byte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升血红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151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rhEPO 10 000 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冲击治疗组:rhEPO 20 000 U,1 次/天,连用2天后,10 000 U,1 次/天,连用6天,随后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不给予rhEPO,其他同治疗组-结果:经EPO治疗后,冲击组从第2周开始平均Hb水平较治疗前提高2.6 g/L(P = 0.000),与常规组相比,第2周时平均Hb水平提高2.9 g/L,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3);而第3-4周冲击组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分别高3.8 g/L和3.4 g/L,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48-P = 0.029);至5-6-7-8周时,冲击组虽然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 > 0.05)-冲击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从第三周开始平均Hb水平即稳步升高(P < 0.01)-结论:rhEPO能有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中贫血,保障化疗正常进行-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能较快地提高化疗中患者Hb水平,但对后期Hb水平两者差异不大-

    • 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008, 28(8):1058-1060. DOI: 10.7655

      摘要 (1888) HTML (42)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医学应对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为主要工具分别对102 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9%;②乳腺癌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P < 0.01),面对的应对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在应对方式上屈服分值较高(12.08 ± 1.49);④自费的乳腺癌患者在应对方式上回避分值较高(17.52 ± 2.68);⑤乳腺癌患者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之间具有相关性(P < 0.01),r值分别为0.374和0.507-结论: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其学历-就医经济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关-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 瑞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2008, 28(8):1061-1065. DOI: 10.7655

      摘要 (2921) HTML (47) PDF 0.00 Byte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0.3 μg/kg瑞芬太尼对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麻醉效能的影响-方法:42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年轻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 = 20)-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P组,n = 22)-按序贯法要求,两组患者依次给予不同剂量丙泊酚,计算出50%患者对扩张宫颈或吸刮宫壁手术无逃避体动反应时所需的丙泊酚血浆浓度(Cp50)-于麻醉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监测患者麻醉镇静深度反应熵(RE)和人状态熵(SE)-以改良清醒镇静评分法(MOAA/S)评测麻醉过程中患者清醒程度-以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熵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RP组与P组扩张宫颈Cp50分别为3.495 vs. 4.637 μg/kg,吸刮宫腔时Cp50分别为4.417 vs. 5.825 μg/kg;②RP组丙泊酚用量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时丙泊酚血浆浓度都显著少于P组(P < 0.01);③RP组RE和SE在手术时间内皆显著高于P组(P < 0.05或P < 0.01),但在苏醒过程中差异并无显著意义;④两组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相应RE-SE皆为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在青年女性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术中,0.3 μg/kg瑞芬太尼可以显著减少TCI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在浅麻醉镇静深度就可满足手术需要,但并不影响通过丙泊酚血浆浓度和熵指数对苏醒程度的预测和判断-

    • 全凭静脉麻醉喉罩通气下气管肿瘤钬激光手术的呼吸管理

      2008, 28(8):1066-1068. DOI: 10.7655

      摘要 (2086) HTML (48) PDF 0.00 Byte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通气下气管肿瘤患者钬激光手术的呼吸管理-方法:11例ASAⅡ~Ⅲ级气管肿瘤患者,男8例,女3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推注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1.5 mg/kg和氯化琥珀胆碱1.5 mg/kg,常规方法插入4号喉LMA,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给予丙泊酚2~4 mg/(kg·h)-瑞芬太尼0.1~0.15 μg/(kg·min)并持续滴注0.2 % 氯化琥珀胆碱-钬激光治疗期间改用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潮气量(VT)-气道压(Paw)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麻醉手术均获成功,诱导期间血压均有一定的下降,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LMA置入及治疗期间BP-HR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术中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停止操作,用呼吸机纯氧通气后均能很快恢复,PETCO2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Paw均波动在12~18 cmH20之间-结论:全身麻醉LMA通气下施行气道肿瘤钬激光手术,只要气道管理得当,能保证术中有效的通气和供氧-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2008, 28(8):1069-1070. DOI: 10.7655

      摘要 (1969) HTML (54) PDF 0.00 Byte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22例,Ⅳ型17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39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60个月,平均24个月,39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25例,良7例,优良率82.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术治疗Pilon C3型骨折46例的临床观察

      2008, 28(8):1071-1073. DOI: 10.7655

      摘要 (1876) HTML (48) PDF 0.00 Byte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46例成年人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4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3年,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本组优良率达90%-结论:通过本组4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认为手术中精确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可显著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 KT2000定量分析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变化

      2008, 28(8):1073-1075. DOI: 10.7655

      摘要 (2373) HTML (48) PDF 0.00 Byte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对膝关节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一种新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对收治的42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使用KT2000 Knee Ligament Arthrometer分别测量健患侧膝关节,得出其在15磅-20磅-30磅应力时胫骨股骨之间的移动距离,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患侧与健侧在15磅-20磅时胫骨前移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30磅时胫骨的前移,15磅-20磅-30磅时胫骨后移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前后稳定性有所降低,且KT2000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手段用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 应用镍钛合金记忆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50例

      2008, 28(8):1076-1077. DOI: 10.7655

      摘要 (1645) HTML (45)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2008, 28(8):1078-1079. DOI: 10.7655

      摘要 (1879) HTML (52)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HP200血液净化治疗仪,YT50P.P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期重型肝炎患者68例,并对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血清TBIL-ALT-AST-PTA-NH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29例(41.8%),死亡或自动出院39例(52.2%),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好-

    • 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2008, 28(8):1080-1082. DOI: 10.7655

      摘要 (1707) HTML (48)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以基础治疗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将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为治疗组,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字2 = 5.330 8,P < 0.05)-结论: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肺综合征一例

      2008, 28(8):1082-1084. DOI: 10.7655

      摘要 (1831) HTML (43)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3例报告

      2008, 28(8):1084-1085. DOI: 10.7655

      摘要 (1700) HTML (49)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二例大面积特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经口营养支持的体会

      2008, 28(8):1086-1088. DOI: 10.7655

      摘要 (1660) HTML (39) PDF 0.00 Byte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