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TGF特异性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0(8):1055-1059. DOI: 10.7655 CSTR:

      摘要 (3135) HTML (39) PDF 0.00 Byte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CTGF特异性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人肝癌细胞CTGF(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人CTGF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Plk0.1-GFP-SP6载体连接产生shRNA 慢病毒载体,经PCR筛选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将包装产生的慢病毒颗粒感染HepG2细胞,Real-time PCR-Western-blot检测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PCR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含CTGF shRNA慢病毒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经RNA干扰后的靶细胞CTGF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人CTGF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HepG2细胞可有效降低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以CTGF基因为靶点的肝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GRO-?琢 的原核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2010(8):1060-1064.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83) HTML (44) PDF 0.00 Byte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含有GRO--琢(生长调节癌基因-1)的重组表达载体,优化重组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分析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RT-PCR扩增GRO--琢基因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应用CCK8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GEX-4T-1/GRO--琢原核表达质粒,高效表达GRO--琢-GST融合蛋白,大小为34 k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具有促进作用-结论:重组GRO--琢-GST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为今后制备相应抗体奠定基础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Shh和Smo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与意义

      2010(8):1065-106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3529) HTML (43) PDF 0.00 Byte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分子Shh和Smo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10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肝癌细胞系HepG2-Huh7中Shh-Smo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Shh-Smo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HCC组织中Shh-Smo mRNA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Shh-Smo mRNA在Huh7中的表达强度高于HepG2,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h-Smo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3.3%(19/30)-76.7%(23/30);Smo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 < 0.05)-Shh-Smo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Shh和Smo在肝癌中高表达,表明S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为肝癌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 ATP缺失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2010(8):1069-1073.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675) HTML (42) PDF 0.00 Byte (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ATP缺失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建立细胞的体外ATP缺失模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变化;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共沉淀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 缺失后细胞内肌动蛋白酪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ATP缺失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增加,G-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减少;ATP缺失细胞内磷酸化肌动蛋白量明显增加,肌动蛋白的磷酸化程度随ATP缺失时间延长而增加;ATP缺失处理后肌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且与ATP缺失程度呈相一致;肌动蛋白苏氨酸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TP缺失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出现聚合过程,可能与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水平增加有关-

    • 铁线莲皂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

      2010(8):1074-107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06) HTML (52) PDF 0.00 Byte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扬子铁线莲中提取的三萜类皂苷成分对人胃癌SGC-7901 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作用,研究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 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铁线莲皂苷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联合应用铁线莲皂苷及5-氟尿嘧啶(5-FU)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各组胞核中NF-κB p65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一步确定胞核内NF-κB的活性-结果:铁线莲皂苷各浓度组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铁线莲皂苷对5-FU 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均证实铁线莲皂苷对胞核NF-κB 表达及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着剂量依赖现象-结论:铁线莲皂苷对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胞核NF-κB表达有关-

    • B7H3分子在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K562上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2010(8):1079-1081.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731) HTML (43) PDF 0.00 Byte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3分子在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K562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检测B7H3分子在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K562上的表达;并用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mAb)作用于U937和K562细胞株,细胞计数法检测鼠抗人mAb B7H3对U937和K562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U937和K562细胞株均表达B7H3膜蛋白,RT-PCR检测到U937和K562细胞有B7H3 mRNA产物;鼠抗人mAb B7H3对U937和K562细胞株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结论:U937和K562细胞株组成性表达B7H3分子;鼠抗人mAb B7H3与U937和K562细胞表面的B7H3分子交联后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 钠/碘转运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和分布

      2010(8):1082-108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636) HTML (46) PDF 0.00 Byte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IS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关系及放射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及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及其淋巴转移灶中NIS表达情况-结果:RT-PCR示:癌旁组织和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NIS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转移淋巴结组NIS mRNA表达较其他组低-免疫组化示:NI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及淋巴转移灶中NIS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NI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及淋巴转移灶胞膜中的表达比在癌旁组织胞膜中的表达低-结论:在甲状腺分化型癌中,NIS表达量正常,但NIS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发生了改变,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内,并非表达在功能靶位细胞膜上,此结果对放射碘治疗甲状腺分化型癌有指导意义-

    • 黑色素瘤中VEGF-C和微淋巴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0(8):1086-1090.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88) HTML (55) PDF 0.00 Byte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微淋巴管密度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分析VEGF-C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及两者与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生存分析评价两者表达高低对黑色素瘤无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取黑痣为对照-结果:黑色素瘤微淋巴管密度(14.30±4.91)明显高于黑痣(7.64±3.08)(P < 0.01);黑色素瘤溃疡组的微淋巴管密度高于无溃疡组(P=0.005);VEGF-C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未发现相关性(P > 0.05),且其表达强度高低对微淋巴管密度大小及无转移生存率均无影响(P > 0.05)-而微淋巴管密度≥14.7比<14.7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无转移生存率缩短(P < 0.05)-结论:黑色素瘤内部存在新生淋巴管,微淋巴管密度大小和原发灶有无溃疡正相关,检测微淋巴管密度可以预测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

    • 非小细胞肺癌中不同作用机制耐药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2010(8):1091-1096.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25) HTML (43) PDF 0.00 Byte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π,GST-π)-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group 1,ERCC1)蛋白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64例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组织中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铂类化疗效果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56.3%-60.9%和54.7%;NSCLC低分化组中LRP阳性表达率较高(85.0%),GST-π表达比例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ERCC1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0.0%),Survivin蛋白在腺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1.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LR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2,P=0.036);回归分析表明LRP-ERCC1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且ERCC1蛋白阴性患者中,LRP阳性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NSLCL中,4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LRP-GST-π存在协同表达;联合检测ERCC1蛋白-LRP能更好的预测NSCLC对铂类化疗的效果-

    • CD58/CD2表达与宫颈癌肿瘤生物学的关系及意义

      2010(8):1097-1099.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514) HTML (45) PDF 0.00 Byte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D58/CD2在宫颈癌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宫颈癌患者及30例CIN患者组织CD58水平和外周血CD2+细胞百分率,以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2+细胞百分率及癌组织CD5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IN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不同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及间质浸润深度宫颈癌患者CD2+细胞百分率和CD58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年龄及绝经与否宫颈癌患者CD2+细胞百分率和CD58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D58/CD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治疗及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并可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肝损伤

      2010(8):1100-1104.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56) HTML (39)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移植肝细胞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支持作用,评价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对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的治疗效果-方法:以60Co作为放射源照射实验大鼠肝区,总剂量40 Gy,一次性照射,剂量率为100 cG/min,制成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4天后将所有照射动物施行部分肝叶切除术(约占2/3)-将上述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脾脏实质行Ad-EGFP感染的肝细胞移植,移植细胞数为5.0×106个,对照组经脾实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天两组分别采血测血清清蛋白水平-术后42天再次检测清蛋白,并作常规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检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绿光的肝细胞的分布,比较两组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动态观察两组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移植术后7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5 周前的实验组水平均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两组动物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放射性肝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同种肝细胞经脾脏移植后,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有良好的代谢支持作用,并可提高其短期生存率-

    • 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0(8):1105-110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38) HTML (44) PDF 0.00 Byte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A组(VEGF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手术对照组),其中A-B组建立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于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VEGF(50 μg/300 g体重);B组于缺血前30 min 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术后6 h,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E染色-ELISA法-比色法分别测定血肝功能酶-肝组织病理改变-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结果:A组应用重组VEGF后血肝功能酶以及肝组织MPO显著低于B组(P < 0.01),肝脏局部iNOS的活性降低,肝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结论:外源性VEGF能抑制肝脏iNOS的活性,缓解肝功能下降,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Wistar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2010(8):1108-1111. DOI: 10.7655 CSTR:

      摘要 (3025) HTML (49) PDF 0.00 Byte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安全-高成功率的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50 min后松开,于伤后第3-5-7天取肾,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是否出现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抗原及该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该法造模成功率达93.3%,实验组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Kim-1抗原表达率上升,同时该细胞有明显细胞形态学改变(P > 0.05)-结论: 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且成功率高-方法简单-

    • 甲状腺激素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0(8):1112-111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555) HTML (40) PDF 0.00 Byte (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急性肝衰竭组和治疗组-利用D-半乳糖胺腹腔注射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测是否存在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通过腹腔注入10 mg/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5 ml/kg,以纠正肝衰竭大鼠的低T3状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用光镜观察肝细胞的变化和凋亡-结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存在低T3状态,治疗组大鼠肝衰竭表现轻,48 h存活率显著高于急性肝衰竭组(P < 0.05)-急性肝衰竭组大鼠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而治疗组肝细胞受损程度较轻-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存在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改善急性肝衰竭预后,并且对急性肝衰竭时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诱导的研究

      2010(8):1116-1122.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07) HTML (42) PDF 0.00 Byte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经四步法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后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Ⅴ型胶原酶胆管内灌注消化法,经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分别获得导管上皮细胞和新鲜胰岛-导管上皮细胞经原代培养及传代后取2~6代细胞开始进行四步18天的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行免疫荧光鉴定-将链脲佐菌素造模成功的18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均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新鲜胰岛组-胰岛样细胞团组进行左肾包膜下移植-分别给予RMPI1640-新鲜胰岛和胰岛样细胞团,移植后隔日固定时间监测血糖-结果:经免疫荧光鉴定,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诱导后的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染色均为阳性-移植后空白对照组血糖维持在高血糖范围-新鲜胰岛组移植后血糖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并在2周之内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略有上升-胰岛样细胞团组移植后前2天血糖不降反升,之后有所下降但始终未能降至正常范围,然后又逐渐上升-结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该方案诱导后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及维持时间不能令人满意,可能与移植量不够及诱导的胰岛样细胞团功能不良有关-

    • 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的比较

      2010(8):1123-112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3098) HTML (42) PDF 0.00 Byte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 mg/kg,B组大鼠单侧肾脏结扎后腹腔注射STZ 55 mg/kg,C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大鼠造模后从第1周开始每2周称体重,取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收集尿测24 h尿蛋白(24Upro)-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1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称重并进行肾脏病理-结果:A-B 2组的成模周期相当,B组的存活率高于A组-结论:单侧肾脏结扎后再腹腔注射55 mg/kg STZ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 维生素A结合胰岛素干预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2010(8):1129-1133.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73) HTML (39) PDF 0.00 Byte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A(vitamin A,Vit A)结合胰岛素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影响-方法:以40 mg/kg 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Wistar大鼠轻度糖尿病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单纯Vit A治疗组-Vit A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胰岛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剂量均为20 U/(kg·d),Vit A每天2次灌胃,剂量为80 000 U/(kg·d)-干预前及干预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视黄醇;干预结束后分析空腹血糖和腹腔糖耐量;取胰腺,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分析β细胞总量;在含或不含视黄酸条件下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胰岛,CCK-8处理后,酶标仪分析视黄酸对胰岛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Vit A和胰岛素干预停止后的2-4-6天,胰岛素治疗组及单纯Vit A治疗组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Vit A联合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分别为(6.68±1.82)-(7.14±1.27)-(6.82±1.36)mmol/L],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9.96±4.76)mmol/L与模型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胰岛素治疗组及单纯Vit A治疗组β细胞总量分别为(1.78±0.31)-(1.67±0.85)mg,与模型组(1.82±0.25)mg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Vit A联合胰岛素治疗组为(3.25±0.73)mg,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P < 0.05);视黄酸不影响体外胰岛细胞增殖-结论:Vit A结合胰岛素治疗使STZ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总量增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趋于正常-

    • 氟伐他汀抑制Rho激酶信号通路减少HK-2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

      2010(8):1134-113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691) HTML (41) PDF 0.00 Byte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Rho激酶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氟伐他汀在防治DN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Rho激酶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MYPT-1)的磷酸化作为Rho激酶活化的标志-高糖刺激HK-2细胞0-6-12-24 h,不同浓度(10-7-10-6-10-5 mol/L)氟伐他汀干预12 h,Western blot检测p-MYPT-1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后续实验中Western blot检测Rho激酶选择性激动剂(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氟伐他汀调节HK-2细胞p-MYPT-1和FN表达的影响-结果:相对于0 h,高糖刺激HK-2细胞6-12-24 h均可以激活p-MYPT-1,其中12 h到达高峰-高糖刺激FN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氟伐他汀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p-MYPT-1的活化并抑制FN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LPA可以拮抗氟伐他汀的作用-结论:Rho激酶信号通路可能是DN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始动信号之一-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Rho激酶磷酸化进而抑制FN的表达,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治DN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胰岛素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2010(8):1139-1143.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95) HTML (45) PDF 0.00 Byte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对SD大鼠背部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提高皮瓣成活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6.0 cm×1.5 cm的大鼠背部任意皮瓣模型,实验组皮瓣下局部注射胰岛素0.1 U(1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量注射前-注射后1-2-3 h血糖浓度,测定24 h后皮瓣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测定7天后的皮瓣组织成活率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皮瓣组织微血管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注射组在注射前-注射后1-2-3 h的血糖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术后24 h,胰岛素组的皮瓣组织内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7天,胰岛素组皮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963±8.649)% vs(56.175±4.250)%(P < 0.01);术后7天,胰岛素组的皮瓣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8±42.20 vs 101.00±22.99(P < 0.01)-结论:局部使用胰岛素能明显促进SD大鼠背部缺血任意皮瓣的成活;其机制与降低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 妊娠不同时期胎盘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学特性的比较

      2010(8):1144-1150.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569) HTML (41)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的差异,探索胎盘免疫细胞及微环境在妊娠耐受和分娩发动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机械法分离中-晚期胎盘中的蜕膜组织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CD14+免疫磁珠分选,获得胎盘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再将分离获得的胎盘组织单核-巨噬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以CCK-8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自胎盘蜕膜组织中分离获得的单核-巨噬细胞纯度达到93%左右-足月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低表达与细胞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 HLA-DR,不表达CD83;细胞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TGF-β;具有较弱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高表达TGF-β-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CD80-CD86的表达水平较高,以HLA-DR更显著(P < 0.05),CD83也有微弱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P < 0.05);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很弱,混合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结论:作为DCs的前体细胞,妊娠不同时期的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子宫胎盘环境中已处于不同的状态-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可能通过IL-10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 hMLH1-93G>A启动子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的研究

      2010(8):1151-115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760) HTML (42) PDF 0.00 Byte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碱基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hMLH1启动子多态性位点-93G>A与中国江苏人群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以554例胃癌患者和582例年龄(±5岁)-性别相匹配的非胃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 TaqMan MGB(minor grove binder)探针对hMLH1-93G>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通过分层分析探讨不同基因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结果:hMLH1-93G>A的突变型GA和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关联性,病例组:GA 262例(47.3%),AA 187例(33.8%);对照组:GA 269例(46.2%),AA 190例(32.7%);P值分别为0.636和0.398,合并突变基因型GA+AA与野生型GG相比并不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调整OR=1.11,95%CI=0.82~1.51,P=0.487)-不同基因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亦无显著关联性-结论:hMLH1基因-93G>A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 21-plex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中的研究

      2010(8):1156-1162.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48) HTML (41) PDF 0.00 Byte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SNaPshot技术建立线粒体SNPs高通量检测体系并对广东汉族人群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方法:从线粒体基因组中选择21个SNPs位点,自行设计引物进行复合位点扩增,其PCR产物进行纯化和复合单碱基延伸并结合毛细管电泳,实现对线粒体多个SNPs位点的高通量检测-结果:建立了21-plex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并调查这21个SNPs位点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多态性,共检测到9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97.1%-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在法医学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中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分析

      2010(8):1163-116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3474) HTML (45) PDF 0.00 Byte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其与艾滋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提供基本信息-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首段尿液,Uu检测采用培养鉴定法,Mg检测采用巢式PCR技术-结果:江苏省男性HIV+/AIDS患者中Uu和Mg的检出率分别为51.71%和28.97%;不同地区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存在差异;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越低,Mg感染率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省男性HIV+/AIDS患者中存在较高的Uu和Mg的感染状况;Mg感染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可能相关-

    • 莫西沙星治疗难治?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Meta分析

      2010(8):1166-1171.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513) HTML (38) PDF 0.00 Byte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治疗难治-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所有莫西沙星临床治疗难治-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莫西沙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灶吸收情况[OR=1.68,95%CI(1.14~2.49)]-痰菌转阴情况[OR=2.47,95%CI(1.61~3.79)]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反酸-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及轻度的肝功能损害,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目前的有限证据表明,莫西沙星治疗难治-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有一定的疗效-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2010(8):1172-1177.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726) HTML (51) PDF 0.00 Byte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cyndrome,RN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Meta分析法评估MMF和CTX在治疗RNS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94~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PubMed(1966~2009)-EMBASE(1984~2009)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4.2.9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除了肝损害研究以外,其它研究经Begg’s Test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在治疗后MMF组的临床缓解率(完全+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CTX组(P < 0.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 < 0.05)-结论:与CTX结合激素治疗相比较,MMF结合激素治疗RNS的更为有效-安全-

    • 中青年血压异常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研究

      2010(8):1178-1182.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64) HTML (41) PDF 0.00 Byte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全程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中青年血压异常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05例中青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健康管理并随访1年,对干预1年前后生活方式-血压-血脂等干预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1年后吸烟-饮酒-饮食-运动方面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②经过全程健康管理,半年后高血压人数比例由52.38%降至23.81%,1年后进一步下降至5.71%,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1)-③单纯生活方式改变与兼服降压药患者-正常高值人群和高血压人群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前后危险因素水平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血脂-血糖-肥胖等其他因素均有下降,P值均<0.05,说明各指标水平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青年血压异常人群进行全程健康管理和干预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血脂-血糖-肥胖等危险因素,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Ⅲ?Ⅳ期胃癌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2010(8):1183-1186. DOI: 10.7655 CSTR:

      摘要 (1988) HTML (46)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塞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Ⅲ-Ⅳ期胃癌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8月期间40例Ⅲ-Ⅳ期胃癌患者,第1 天应用多西他塞60 mg/m2-奥沙利铂75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亚叶酸200 mg/m2,每4周为1个周期,共2~3 个周期,化疗结束4~6 周后手术-结果:总有效率70%,病理客观有效率85%,根治性切除率62.5%-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没有严重的化疗并发症;疾病进展时间(TTP)6.4个月,中位生存期(MST)20.6个月-结论:多西他塞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Ⅲ-Ⅳ期胃癌后再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根治率和切除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

      2010(8):1187-1189.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393) HTML (43) PDF 0.00 Byte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和采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时段的外周血,用酶增敏免疫测定法(EASIA)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IL-10的浓度,并和脓毒血症患者及健康组进行比较;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TNF-α-IL-10-IL-1β的差异-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NF-α和IL-10的浓度较脓毒血症患者和健康组显著增高(P < 0.05),且脓毒血症患者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IL-1β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和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 < 0.05),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和脓毒血症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采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NF-α浓度明显下降(P < 0.05),IL-1β的浓度不受影响(P > 0.05),IL-10则显著升高(P < 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参与了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研究

      2010(8):1190-1193.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29) HTML (49) PDF 0.00 Byte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诊断肺癌血栓前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癌患者60例,30例Ⅰ~Ⅲa期手术患者作为手术组,30例Ⅲb~Ⅳ期化疗患者作为化疗组,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vWF-GMP-140-TpP,荧光生化法定量检测Hcy-结果:① vWF-GMP-140-TpP-Hcy检测,手术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 < 0.01);化疗组高于手术组(P < 0.01),化疗后明显高于化疗前(P < 0.01),第1次化疗明显高于第3次化疗(P < 0.01)-②腺癌组与其他病理类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余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vWF-GMP-140-TpP-Hcy均可作为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标志物,其中TpP-Hcy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偏肺病毒感染状况初步研究

      2010(8):1194-119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16) HTML (43) PDF 0.00 Byte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产前心理健康状况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0(8):1196-119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69) HTML (43) PDF 0.00 Byte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健康状况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157例初产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分娩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观察分娩后泌乳指标-催乳素水平-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产前有64.97%的产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产前有心理健康问题组泌乳始动时间迟,产后24 h泌乳率仅为9.09%;泌乳量少,产后72 h泌乳量多者仅7例;产后第3天泌乳素水平低,为(178.15±19.23)μg/L,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长,达(81.12±3.98)h,幅度大,为(149.72±24.85)g,1周体重回复率低,仅47.27%;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仅13.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泌乳有明显相关性-产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产后泌乳明显延迟,量少-结论:产前孕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对母乳喂养有不利影响,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 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价值

      2010(8):1199-1202.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824) HTML (47)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初诊的MM患者,均行全身99mTc-MDP骨显像,以X线检查部位为限定范围,与相应部位的骨显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9mTc-MDP骨显像阳性率为88.0%(73/83例),X线检查阳性率为73.3%(55/75例),低于骨显像的阳性率,但同时行头颅-胸片-腰椎及骨盆X线检查患者的X线检查阳性率与骨显像检查无显著差异(P=0.726)-99mTc-MDP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阳性率高于X 线(P < 0.01),X线对头颅-骨盆病灶阳性率高于骨显像(P < 0.01)-结论:99mTc-MDP骨显像与多部位的X线检查总的敏感性相似,但骨显像对肋骨病灶的敏感性优于X线,而X线则对检测头颅-骨盆病变更敏感,故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不相符部位进一步行CT/MRI 验证是提高MM骨病检出率的重要途径-

    • 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应用

      2010(8):1203-1205.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182) HTML (46) PDF 0.00 Byte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ET/CT在监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卵巢癌患者术后全身PET/CT显像结果-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45例卵巢癌中有33例复发-转移,12例无肿瘤复发-转移-PET/CT与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7.88%-75.00%-69.23%-90.62%-84.44%和75.76%-58.33%-46.67%-83.33%-71.11%,其中两者诊断准确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例卵巢癌患者PET/CT发现多处病灶提示肿瘤广泛转移,从而改变临床治疗方案-转移灶的分布以腹盆腔为主,远处转移较少-PET/CT对临床提示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要优于无临床复发转移征象者-结论:PET/CT显像能较灵敏-较准确地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病灶,有利于临床最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 肺栓塞诊断中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方法的比较

      2010(8):1206-120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450) HTML (42) PDF 0.00 Byte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 < 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 水胶敷料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时面部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0(8):1209-1210.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015) HTML (38) PDF 0.00 Byte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水胶敷料预防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面部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IPPV治疗的患者,50例使用水胶敷料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未使用水胶敷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NIPPV治疗时面部受压处皮肤贴水胶敷料,而对照组面部受压处皮肤不使用任何敷料,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部受面罩压迫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进一步分成小于5天-5~10天和大于10天3个时间段观察-结果:观察组在进行NIPPV治疗时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水胶敷料能够降低NIPPV治疗时的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减轻严重程度,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0(8):1211-1213.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24) HTML (41) PDF 0.00 Byte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 67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胸内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 676例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狭窄133例,保守治疗130例,3例再次开胸手术-结果:133例胸内吻合口狭窄,100%缓解,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与手术操作-吻合器型号-残胃及食管的血运-吻合口感染及全身营养等因素有关-根据病情尽早争取保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早期采用保守治疗风险小,可使吻合口狭窄的治愈率大为提高-

    • 错位结扎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附87例报告)

      2010(8):1214-1216.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295) HTML (50) PDF 0.00 Byte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错位结扎外剥术与外剥内扎术的比较,探寻一种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方法更简便的环状混合痔的手术疗法-方法:选取需手术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7例,随机分为错位结扎外剥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错位结扎外剥术组较外剥内扎术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疼痛程度轻,肛门狭窄发生率低-结论:错位结扎外剥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 中心静脉置管误入锁骨下动脉成功处理1例报告

      2010(8):1217-1218. DOI: 10.7655 CSTR:

      摘要 (2443) HTML (39) PDF 0.00 Byte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