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331-334. DOI: 10.7655
摘要: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探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是朴素的辩证法-但中庸之道过分夸大了“中和”的地位和作用,否定矛盾转化,试图阻止矛盾转化,窒息了自身的辩证内容,从而滑向形而上学的边缘-中庸之道形而上学的缺陷,终究使中庸辩证法大打折扣,反映了中庸辩证法的不彻底性-
2011(5):335-339. DOI: 10.7655
摘要: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文章在对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现途径措施等诸方面研究成果作简要回顾与评析的基础上,为寻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佳途径-方法提出初步的对策与建议-
2011(5):340-343. DOI: 10.7655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并表现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特征,充分理解这些特征,对于更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于实践起到重要作用-
2011(5):344-347. DOI: 10.7655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应在遵循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兼容并包-主动预测等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思想教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2011(5):348-352. DOI: 10.7655
摘要:为适应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及其学科建设的需要,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研究的进程,及时反映国际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流派的发展趋势,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体系的方法学研究势在必行-为此,人们要立足于西方心理学流派结构,以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方法为主干,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内在逻辑出发,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并切实为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服务的流派体系,激发我国学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世意识-
2011(5):353-358. DOI: 10.7655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约》)通过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首次将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明确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司法保护-相应的,如何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框架内妥善解决信息公开类行政纠纷成为了人民法院面临的紧要课题-该文拟在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条例》及《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对信息公开类行政纠纷案件法院受案范围-诉讼当事人-司法裁判方式及行政赔偿等问题略陈管见-
2011(5):359-363. DOI: 10.7655
摘要:电子健康档案发展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根据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健康档案研究和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指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使电子健康档案真正成为掌握国民健康状况,实现终身健康跟踪-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以利于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的预防评估,提高我国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2011(5):368-372. DOI: 10.7655
摘要: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切实提高医学本科教育水平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基于连续两年对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进行的科研资源认识和利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共412份,描述了该校本科生对科研资源内涵-科研基础设施-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实践机会和科研信息的认识和使用经历-分析发现,该校本科生对科研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有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得到圆满解决,还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最后,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能的对策和展望,以期有效提高医学本科教育中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并为兄弟院校的本科生教
2011(5):373-376. DOI: 10.7655
摘要: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医学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增加科研时间-改革学分制度-以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为主-建立全程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王炳玲 , 张 绮 , 倪春辉 , 陈宇炼 , 吴冬梅 , 陈海蓉 , 王守宇 , 陆春城 , 王美林 , 王心如
2011(5):380-382. DOI: 10.7655
摘要:为了评价目前在临床专业学生中进行的启发式及学生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临床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角度对授课效果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认可“现实生活联系”和“案例介绍”,分别占到了受访学生的75.0%和81.0%;其次是“启发引导-问题式”和“学生行为导向-学生主体”,分别占到了51.7%和41.9%;接受程度最低的为传统灌输,但是也达到了22.1%-80.2%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结果提示在穿插案例-问题等的传统教学过程中,适时地
2011(5):383-386. DOI: 10.7655
摘要:导师制在留学生临床实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南京医科大学以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为试点,首次将导师制引入了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中,初步建立了留学生临床实习导师制的新模式,并按照管理学上PDCA循环(plan-do-check-assessment)的原理进行实施-本文通过分析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培养模式的确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估这4个PDCA循环过程的控制,探讨了南京医科大学“留学生实习导师制”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2011(5):387-388. DOI: 10.7655
摘要:对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普外科实习的南京医科大学2005级留学生开展临床病例讨论-留学生对病例讨论参与热情高,评价好-回答教师问题及出科考试等较2004级留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开展留学生临床病例讨论是提高留学生的临床实习水平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2011(5):389-391. DOI: 10.7655
摘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目的是使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做到学有所用,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议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来进一步推进改革,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011(5):392-395. DOI: 10.7655
摘要:积极对待读者意见,能够有效提高读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关于图书馆的问卷调查,收集读者意见与建议,归纳为对馆藏资源-环境设施-管理服务等三方面意见加以分析,并给出提高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建议-
2011(5):396-400. DOI: 10.7655
摘要:为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的科研现状-学术水平以及在科研论文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医院近5年所发表的论文在论文数量-基金论文率-论文期刊分布-作者职称-学历及主要临床重点科室发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医院近5年每年发表论文总数基本持平,SCI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作者群体人数不足,主要临床重点科室及不同职称与不同学历人员之间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存在差异-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加大科技论文奖励力度,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是提高医院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键-
2011(5):401-403. DOI: 10.7655
摘要:根据生物学免疫系统三大功能,探索内部审计“防御”-“约束”-“监控”三大功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适合高校要求的内审方法和思路,充分发挥内审作用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1(5):404-406. DOI: 10.765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维护老干部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课题-作者从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出发,提出亲情化理念-从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亲情化理念的重要性,实施上找准切入点,制定相应的机制三个方面来阐述,优化和拓展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程 伟 , 郝婷婷 , 王子盾 , 朱小飞 , 冯宁翰 , 华立新 , 秦 娣 , 卢 春
2011(5):595-60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构建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KSHV)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克隆,初步寻找HSV-1作用于KSHV ORF50启动子区中特异性应答位点序列-方法:以KSH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KSHV 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克隆至含有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基本载体pGL-3中,构建含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的重组Luciferase报告质粒-系列重组报告质粒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分析后,分别转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进行Luciferase活性检测,计算并比较相对Luciferase活性单位(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y unit,RLU)-结果:成功分离-克隆KSHV 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HSV-1感染随后转染重组质粒p50-95-p50-46和p50-17与转染p50-1500-p50-750-p50-375及p50-185相比,Vero细胞中Luciferase活性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含KSHV 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的重组Luciferase报告质粒;HSV-1所对应的-能够主导ORF50启动子活性的最小顺式调控区位于-185 bp和-95 bp之间-
2011(5):601-60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s)经皮下移植到野生型受体小鼠后向不同器官迁移分化情况-方法:从妊娠中晚期的β-gal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羊膜细胞,在含15% FBS的-琢-MEM完全培养基及成骨或成脂诱导培养基中培养-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第2代AMSCs经皮下移植到新生C57BL/6野生型小鼠背部皮下,8周后,将受体小鼠各组织器官固定,Lac Z染色及石蜡包埋,并制成5 μm切片-切片经脱蜡,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或进行β-gal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β-gal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第2代AMSCs呈现Lac Z染色阳性,经成骨或成脂培养基培养后可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第2代AMSCs植入野生型小鼠皮下,8周后,在野生型受体小鼠的甲状腺-肺-脾-脑内检测到Lac Z阳性的细胞-在受体小鼠脑中检测到β-gal和GFAP双阳性及β-gal和MBP双阳性的细胞-结论:皮下移植的AMSCs至少可以存活2个月,在正常小鼠体内经血液循环迁移到不同器官,并可分化成为不同器官的终末分化细胞,参与正常组织的自我更新,从而提示AMSCs可以作为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2011(5):606-611.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是否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分别处理在成骨或成脂诱导培养液中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培养14天,分别行亚甲基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油红O染色,并用提取处理后细胞总RNA和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或成脂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①异补骨脂素可提高大鼠BM-MSCs的总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及ALP阳性CFU-f形成效率,并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②异补骨脂素可抑制大鼠BM-MSCs诱导脂肪滴的形成及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异补骨脂素可促进大鼠BM-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其作用效果较补骨脂素更强-
汤 郁 , 陆 化 , 张广莲 , 陆益龙 , 胡慧瑾 , 李俊霞 , 吴雨洁 , 王丽霞 , 费小明
2011(5):612-61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共培养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对MSCs DKK1和H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骨髓MSCs,在Transwell的条件下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共培养后,检测骨髓MSCs的生长-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Dickkopf 1(DKK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for,HGF)表达的变化- 结果:骨髓MSCs与U266共培养后,与对照组MSCs比较其形态和生长未见明显改变,TNF-α的水平也没有明显升高,但经Reat-time PCR检测,骨髓MSC的DKK1和HGF mRNA表达水平有改变,其中在共培养第5天时间点DKK1和HGF均增高(P < 0.05),但在第8和12天2个时间点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骨髓MSCs在与U266骨髓瘤细胞共培养后,U266诱导骨髓MSCs的HGF和DKK1表达出现异常-
2011(5):616-619. DOI: 10.7655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代数RAW264.7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是否改变-方法:以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为诱导剂,选用第6-9-13-18-24代RAW264.7细胞在体外诱导6天,固定细胞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及总细胞数-结果:第6-9-13-18-24代细胞均有TRAP染色阳性细胞;第6-9-13-18代细胞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 > 0.05),而第24代与第6-9-13-18代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 < 0.01)-结论:RANKL可以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RAW264.7细胞经多次传代后分化为破骨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明显减弱-
蒋青桃 , 冯旰珠 , 夏 梅 , 陈 霞 , 邱 文 , 赵 聃 , 王迎伟
2011(5):620-623. DOI: 10.7655
摘要:目的:制备适当粒径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质粒,评价该壳聚糖纳米粒对该质粒的结合能力与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重组纳米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成pIRES-TH-FL-壳聚糖纳米粒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纳米颗粒对质粒的包埋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载体与质粒的结合能力及对该质粒的保护作用;通过喷金电镜观察其大小形态;另用zata电位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最后用Western blot实验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该壳聚糖纳米质粒的包埋率为99.28%,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保护该质粒免受DNaseⅠ的降解-制得的壳聚糖纳米质粒粒径为300 nm左右,zeta电位为32.4 mV-Western blot证实,该纳米质粒能转染293T细胞并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粒径适当且分布均匀的壳聚糖纳米质粒,并能够在体外实现有效表达-
2011(5):624-628.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构建表达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CRT/HBsAg),为研发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TM Adenoviral Expression System)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CRT基因,并进一步构建CRT与HBsAg基因融合重组的pJW4303表达载体,在构建过程中给融合基因加上特定的CACC接头,再克隆入载体pENTR/D-TOPO以获得入门克隆, 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 用重组酶(LR ClonaseTM Ⅱ Enzyme Mix)进行入门克隆与表达载体(pAd-CMV/V5-DEST)间的重组反应,以获得表达克隆Ad-CRT/HBsAg-表达克隆鉴定后,用限制性内切酶Pac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包装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经过扩增后,用极限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d- CRT/HBsAg载体是否能正确表达目的蛋白-结果:构建的含有CRT/HBsAg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表达克隆,经PCR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表达克隆转染HEK293A细胞并扩增,获得的病毒滴度为2.68×1011 pfu/ml,且这个重组病毒载体能正确表达CRT/HBsAg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CRT/HBsAg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rAd-CRT/HBsAg),为此重组载体用于治疗HBV慢性感染以及HBsAg阳性肝癌奠定基础-
张慧云 , 杨海伟 , 马文静 , 高元慧 , 冯晓鸽 , 何韶衡
2011(5):629-63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PAR)-1,2,3,4表达-方法: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IL-29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给予透膜和非透膜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激发肥大细胞2-6和16 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29调节的膜表面PAR-1表达与胞浆内PAR-1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29激发2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表达与胞浆内PAR-2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6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3表达与胞浆内PAR-3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2-6和16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PAR-4表达与胞浆内PAR-4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9可以下调P815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且IL-29引起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无差异;尽管检测到PAR-2,3,4在膜表面和胞浆内的表达情况不同,但IL-29对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s表达结果均可反应IL-29调节的P815肥大细胞PARs表达情况-
2011(5):636-639.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P物质(substance P,SP)对过敏小鼠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表面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建立过敏小鼠模型,再根据腹腔注射的SP的浓度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0.2-2.0-20.0和200.0 μg/ml SP组,每组6只,同时每组均设有未致敏的对照组-最后一次激发3 h后处死小鼠,取腹腔灌洗液细胞经固定,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PARs的表达-结果:过敏组小鼠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表面PARs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 < 0.01),而不同浓度的S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S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Rs表达无影响,但过敏原可影响巨噬细胞表面PARs的表达-
2011(5):640-644. DOI: 10.7655
摘要:目的:观察TLR7/8配体R-848对小鼠纯化B细胞产生IgE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用磁珠分选出脾细胞中的CD19+B细胞;纯化的B细胞在基础培养液-含anti-CD40+IL-4加或不加R-848的培养液: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IgE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的活化情况;CFSE标记B细胞,培养后检测细胞的分裂情况-结果:R-848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nti-CD40+IL-4诱导的B细胞产生IgE,增强anti-CD40+IL-4诱导的B细胞的活化-R-848能够直接作用于B细胞,抑制anti-CD40+IL-4诱导的B细胞分裂-结论:R-848抑制B细胞产生IgE,可能与其抑制anti-CD40+IL-4诱导的B细胞的分裂有关-
梁 洁 , 刘琼琼 , 张慧林 , 林 红 , 唐 奇 , 刘 玉 , 苏亦平 , 冯振卿 , 朱 进
2011(5):645-65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胰腺癌细胞系BxPC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单抗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通过细胞的融合与筛选,获得了持续分泌抗Tro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体可以识别细胞表面的Trop2膜蛋白,也可用于免疫组化识别人肿瘤组织中的Trop2蛋白,同时该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单抗具有作为Trop2阳性表达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张 峰 , 王小英 , 唐 奇 , 刘 玉 , 张慧林 , 苏亦平 , 冯振卿 , 朱 进
2011(5):651-65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构建人抗EGFR单链抗体(scFv)/鱼精蛋白截短体(truncated protamine,tP)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分析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EGFR单链抗体编码序列,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AD-A;人工合成tP序列,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AD-AscFv上,构建成scFv/tP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TOP10F′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用His-trap镍亲和层析柱纯化-ELISA分析scFv/tP融合蛋白抗原亲合活性,凝胶迁移阻滞实验检测scFv/tP融合蛋白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源抗EGFR抗体/tP融合基因,经L-Ara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表达的scFv/tP融合蛋白保持了与抗原的结合活性,同时具有结合DNA的能力-结论:scFv与tP融合后,同时具有与抗原和DNA结合的活性,该scfv/tP融合蛋白为EGFR表达阳性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2011(5):656-659.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Resveratrol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和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Resveratrol组(Res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 Resveratrol 20 μmol/L)-高糖组(HG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和高糖+Resveratrol组(HG+Res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 Resveratrol 20 μmol/L),各组细胞分别培养72 h,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蛋白含量/细胞数比值评估系膜细胞大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2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NC组相比,HG刺激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MDA-ROS含量均明显上调(P < 0.01);与HG组相比,HG+Resveratrol干预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MDA-ROS含量均降低(P < 0.05)-②与NC组相比,HG刺激72 h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p2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 0.01);与HG组相比,HG+Resveratrol干预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肥大减轻-p27蛋白表达减少(P < 0.05)-Res组和NC组之间p27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esveratrol可能通过缓解高糖诱导系膜细胞的氧化应激-抑制p27蛋白高表达,减轻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的肾脏肥大-
周 颖 , 邱 文 , 夏 梅 , 周建博 , 李 妍 , 赵 聃 , 王迎伟
2011(5):660-666. DOI: 10.7655
摘要:目的:应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介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s)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GMCs,人工质控sublytic C5b-9复合物的形成,并用其刺激培养GMCs,然后分别提取sublytic C5b-9刺激GMCs 40 min-3 h及未刺激对照组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然后与基因芯片杂交(涵盖31 000个转录本,代表28 000个基因)-经Affymetrix Scanner 3000 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GCOS1.4读取数据后将差异表达基因注释于GO基因功能分类体系,分析其相应的功能-结果:芯片检查数据显示,sublytic C5b-9刺激GMCs 40 min 时上调2倍以上及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分别为4 124个和2 234个,刺激3 h时上调2倍以上及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分别为4 512个和2 859个;而sublytic C5b-9刺激GMCs 40 min和3 h后同时上调2倍以上及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分别为2 325个和1 419个-sublytic C5b-9刺激GMCs表达差异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生物学过程调节-生物调节-定位相关-刺激应答-生长发育-增殖-代谢过程-细胞生理过程-多细胞机体过程等-结论:Sublytic C5b-9 刺激GMCs确能引起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苏维维 , 丁桂霞 , 朱春华 , 袁杨刚 , 张爱华 , 黄松明
2011(5):667-672. DOI: 10.7655
摘要:目的:Sigma-1受体分子伴侣(Sigma-1 receptor chaperone,Sig-1R)是内质网中主要的伴侣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是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为Sig-1R及内质网应激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提供新视点-方法:体外培养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系(MPC5),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与Sig-1R siRNA结合形成Sig-1R siRNA-脂质体复合物瞬时转染足细胞,设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和Sig-1R干扰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g-1R的表达水平;Hochest染色法观察凋亡的足细胞核,计数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足细胞nephrin-desmin-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 3,8,9,12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ig-1R核酸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 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显著下降,肌间蛋白desmin表达显著上升(P <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凋亡的足细胞数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1∶2(P < 0.05),凋亡级联反应执行蛋白caspase-3明显活化(P < 0.05);④干扰组中,内质网和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12,9明显活化(P < 0.05),而死亡受体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8未见明显活化-结论:Sig-1R基因表达抑制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足细胞凋亡,引起足细胞损伤,提示内质网应激部分参与Sig-1R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2011(5):673-678.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siRN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THP-1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不同浓度PCSK9 siRNA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再转染入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加入ox-LDL处理24 h,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RT-PCR分析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结果:浓度为80 nmol/L的PCSK9 siRNA基因沉默效应最佳;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ox-LDL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最为明显,PCSK9 siRNA转染组次之;PCSK9 siRNA转染组CD36 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ox-LDL组降低(P < 0.05),而ox-LDL组和PCSK9 siRNA转染组SR-A1及SR-B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PCSK9可能通过影响摄取脂质的细胞膜表面受体CD36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刘 强 , 张丹丹 , 徐晋妉 , 卞智萍 , 吴恒芳 , 顾春荣 , 陈相健 , 杨 笛
2011(5):679-683.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胞内游离钙[Ca2+]i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CRP)和不同浓度CRP处理组,25 min后观察各组内皮细胞[Ca2+]i-将内皮细胞用1 μmol/L阿托伐他汀预处理30 min后,加入100 mg/L CRP,观察阿托伐他汀对CRP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P可显著升高内皮细胞胞内[Ca2+]i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CRP引起的[Ca2+]i升高-结论:CRP可导致和加重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部分拮抗CRP的致炎作用-
2011(5):684-688.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胰岛素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0-25-50-100-200 nmol/L)胰岛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及用JNK-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PD98059)阻断MAPKs信号通路对胰岛素促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干预对磷酸化JNK-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JNK-ERK1/2-JAK2特异性抑制剂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各浓度胰岛素均能不同程度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25 nmol/L胰岛素的促增殖效应最强(P < 0.01);分别用SP600125-PD98059-AG490阻断JNK-ERK1/2-JAK/STAT信号通路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胰岛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胰岛素可诱导MAPKs信号通路中靶蛋白的磷酸化激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0 nmol/L胰岛素作用于MCF-7细胞5 min后即可磷酸化激活JNK途径,且该活化状态可持续1hr,而ERK1/2蛋白在胰岛素作用30 min后才被磷酸化激活;10 μmol/L PD98059(ERK通路抑制剂)可显著抑制200 nmol/L 胰岛素作用30 min对ERK1/2的磷酸化激活,而20 μmol/L SP600125(JNK通路抑制剂)以及20 μmol/L AG490(JAK/STAT通路抑制剂)对ERK1/2磷酸化激活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结论:胰岛素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该增殖效应可能与其激活MAPKs信号通路及下游其他信号转导有关,上述通路的激活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2011(5):689-693. DOI: 10.7655
摘要:目的:使用高脂饮食诱导(high fat diet-induced, HFD)的肥胖小鼠模型,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FD肥胖小鼠模型(n=30);肥胖小鼠随机分为PGZ灌胃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PGZ 10 mg/(kg·d)灌胃1个月,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灌胃组及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胰岛素含量;使用RT-PCR检测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棕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PGZ灌胃的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功能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PGZ灌胃组小鼠体重-血胰岛素含量和口服葡萄糖耐量改善-结论:PGZ通过调节棕色脂肪功能基因表达提高棕色脂肪功能,可能是PGZ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机体代谢的重要原因-
郭 凯 , 浦潇丹 , 王艳萍 , 杨 洋 , 郭 梅 , 周晓玉
2011(5):694-696. DOI: 10.7655
摘要:目的:证实脂多糖致新生鼠脑白质软化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16只健康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妊娠第15天按0.3 mg/kg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实验组孕鼠进行腹腔内注射, 对照组孕鼠在同一天使用等量蒸馏水腹腔内注射,妊娠第21天,孕鼠均分娩,取两组新生鼠脑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①光镜下可见,实验组脑室周围白质水肿软化,带状或灶状凝固性坏死,而对照组无明显形态学变化;②电镜下发现, 实验组少突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线粒体脊减少或空泡化,内质网明显扩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③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脂多糖可导致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且脑组织含水量也明显增高-脂多糖是制备新生鼠脑白质软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何明枫 , 华福洲 , 张 杰 , 许仄平 , 孙宏斌 , 钱燕宁
2011(5):697-701.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HIRI)过程中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以100 mg/kg的齐墩果酸混悬液,SH和IR组以相同容积的水,CM组以相同容积的0.5%CMC-Na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7天-第8天建立70%肝脏缺血模型,缺血60 min后再灌注-于术前-再灌注0-3-6 h取肝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术前-0 h,各组胞浆未检测到IKK2,核内仅检测到极少量NF-κB,各组I-κBα蛋白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6 h时,SH组胞浆IKK2和核内NF-κB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其余3组(P < 0.05);此时OA组该两个蛋白含量分别明显低于CM组和IR组(P < 0.05)-3-6 h时,SH组I-κBα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其余3组(P < 0.05),OA组此值分别明显高于CM组和IR组(P < 0.05),CM组和IR组各时点之间的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HIRI能促进胞浆内IKK2蛋白的表达,使I-κB磷酸化水解,NF-κB活化进入细胞核内介导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缺血前使用OA可抑制IKK/I-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OA预处理减轻HIRI的机制之一-
2011(5):702-70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检测17β-estradiol对皮层海马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并判断其与nNOS/PSD95耦联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ICR小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培养7天后分溶剂对照组和给药组分别给予溶剂DMSO和浓度为10 μmol/L的17β-estradiol,LDH法判断细胞损伤,测定给药30 min后细胞死亡情况,并拍摄光镜照片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MSO组,10nmol/L 17β-estradiol组,10 μmol/L 17β-estradiol组的nNOS和PSD95的耦联情况,观察药物对其影响-结果:给药30 min后,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17β-estradiol组LDH漏出率增加,同时nNOS/PSD95耦联增加,而10 nmol/L 17β-estradiol对nNOS/PSD95耦联并没有影响-结论:浓度为10 μmol/L的17β-estradiol会损伤皮层海马神经元,而且这一结果可能是通过促进nNOS /PSD95耦联实现的-
2011(5):706-71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了高频交流电信号对神经动作电位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离体的蟾蜍坐骨神经进行实验,对神经施加高频的正弦信号,观察动作电位的幅度和肌肉的状态来确定阻断的效果-结果:在一定频率下,高频正弦信号能完全阻断神经传导,阻断的阈值随阻断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给肌肉一小段时间高于阻断信号频率的刺激,肌肉对高频信号的强直效应会消失,之后肌肉的收缩也能被高频信号阻断-结论:高频电刺激对神经动作电位阻断作用为临床局麻-镇痛和解痉探索提供了新的依据-
2011(5):711-714. DOI: 10.7655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Bmi-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iRNA技术干扰沉默U251胶质瘤细胞中Bmi-1基因,RT-PCR法检测干扰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的凋亡状况, one way ANOVA 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显示U251细胞RNA干扰组Bmi-1 mRNA凝胶电泳条带呈弱阳性, 阴性对照组和未处理组Bmi-1 mRNA条带呈强阳性,灰度比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iRNA可以明显降低U251细胞中Bmi-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显示干扰组U251细胞的凋亡率为(32.53±6.33)%,高于阴性对照组的凋亡率(21.91±5.63)%,统计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i-1基因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有可能促进了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
2011(5):715-719. DOI: 10.7655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荧光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精确而直接测定细胞内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的活性,以评价其对耐药性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加入不同剂量的含荧光的NBD-C6-Ceramide,运用荧光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反应时间下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R中,葡萄糖神经酰胺(glucosylxeramide,GlcCer)和神经酰胺(ceramide,Cer)含量,计算两者的比值大小反映GCS酶活性情况,放射性酶学测定作为对照-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分析MCF-7-AdrR及其转化细胞(MCF-7-adrR/GCS及MCF-7-adrR/asGCS)中GCS与P-糖蛋白(P-gp)的蛋白表达关系-结果:研究表明5 μmol/L NBD-Cer是细胞内神经酰胺糖基化作用的最佳浓度,糖基化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此方法精确测定MCF-7-AdrR各细胞及其它耐药型细胞中的GCS酶活性,MCF-7-adrR与 MCF-7-adrR/GCS较药物敏感组MCF-7的糖基化作用(GC/Cer)明显增强(P均<0.01),而在 MCF-7-adrR/asGCS中糖基化作用急剧下降(P < 0.01)-放射性酶学测定结果与之相符-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显示GCS表达与耐药标志物P-gp表达在MCF-7-AdrR各细胞中呈明显相关-结论:不同于传统的同位素酶学测定,这种新型荧光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细胞内神经酰胺糖基化作用的一种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耐药性肿瘤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
2011(5):720-726.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2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首先,利用基因芯片对中国人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进行分子筛查,9个位点分别为:GJB2基因的35 delG-176 del16-235 delC和299 delAT;GJB3基因的538 C>T;PDS基因的IVS7-2 A>G和2168 A>G以及mtDNA 12S rRNA基因的1494 C>T和1555 A>G-然后,对两家系的先证者分别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及核基因TRMU和MTO1编码区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芯片检测发现两家系的7名母系成员均存在同质性mt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与修正的剑桥参考序列相比,2名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分析共检测到53个碱基变异,但除已知的12S rRNA C1494T突变外,其余52个碱基变异均为已报道的多态性位点;两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单体型分别是D4和D5a;TRMU和MTO1基因序列分析无异常发现-结论:线粒体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是两个家系耳聋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强了该突变的表型表达;未能证实线粒体单体型以及核基因TRMU和MTO1对家系成员C1494T突变的表型具有修饰作用-
顾正南 , 杨 荣 , 盛燕辉 , 孔祥清 , 张 浩 , 许 迪 , 雍永宏 , 周 蕾 , 曹克将
2011(5):727-729.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伴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SPH)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患者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试验性封堵方法对伴有SPH的37例PDA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进行中长期随访-结果:27例PDA患者接受了介入封堵治疗-封堵后与封堵前相比较,患者的股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96.2±1.4)% vs (94.3±1.9)%,P < 0.05],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45.1±10.9)mmHg vs (90.1±17.2)mmHg,P < 0.05],主动脉压升高[(129.3±24.8)mmHg vs (120.1±20.5)mmHg,P < 0.05]-10例未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6分钟步行试验后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均低于90%),试封堵时肺动脉压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平均随访(42.2±23.9)个月-27例PDA封堵患者在术后肺动脉收缩压持续下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29.3±3.6)mmHg-结论:应用试验性封堵方法介入治疗伴SPH的PDA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中长期预后-
2011(5):730-73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前瞻性的将南京市第一医院ICU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和18例脓毒血症患者-采取外周血,用Annexin V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情况,用酶增敏免疫测定(EASI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观察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初始状态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分别为(4.41±1.45)%,(7.87±3.82)%及(11.01±4.52)%,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多于脓毒血症患者(P < 0.05),脓毒血症患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 < 0.05);而初始状态下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亚群的凋亡,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8 h后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CD4+亚群的凋亡分别为(19.39±6.63)%和(22.61±5.64)%,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而48 h后CD8+亚群的凋亡为在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基础状态下TNF-α的浓度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16.44±9.55)pg/mL,(29.58±13.6)pg/mL及(47.99±25.63)pg/mL,感染性休克组高于脓毒血症组(P < 0.05),脓毒血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持续72 h;起病48 h后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TNF-α浓度分别为(73.47±25.39)pg/mL和(59.66±16.37)pg/m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IL-1β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13.12±5.07)pg/mL,(25.21±14.7)pg/mL及(22.94±22.01)pg/mL,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血症组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但是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血症组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病48 h后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L-1β的浓度比较没有差异(P > 0.05)-基础状态下IL-10的浓度在健康对照组,脓毒血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中分别为(6.38±7.5)pg/mL,(9.67±4.88)pg/mL及(15.01±5.36)pg/mL,感染性休克组中的IL-10的浓度高于脓毒血症组(P < 0.05),脓毒血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持续72 h;发病48 h后,休克对照组的IL-10的浓度为(30.18±16.62)pg/mL,治疗组为(40.62±24.23)pg/mL,治疗组的浓度要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可以使CD4+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同时会使IL-10升高,IL-10升高可能是氢化可的松治疗感染性休克时诱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增多的原因之一-
2011(5):736-741.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比较AJCC/UICC胃癌淋巴结分期(pN)-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g odds of positive lymph nodes,LODDS)3种淋巴结分期方法评估胃癌预后的准确性-方法:对1 247例接受根治性切除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用成组t检验对不同胃癌淋巴结分期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总体样本-T2-T3-淋巴结送检<15枚和送检≥15枚分组样本中,3种淋巴结分期均有预后评估价值,但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淋巴结转移样本中,仅LODDS有预后评估价值,与pN和MLR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淋巴结转移样本中,3者均有预后评估价值,MLR和LODDS与pN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1样本中,仅LODDS有预后评估价值,与pN和MLR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LR和LODDS在胃癌预后评估准确性方面优于pN分期;pN和MLR不适用于早期胃癌的预后评估;LODDS是评估胃癌预后最准确的淋巴结分期方法-
2011(5):742-745. DOI: 10.7655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天为1周期,连续治疗2 周期-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征候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8%,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1.1%,对照组为4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1年半生存率为42.1%-2年生存率为28.9%,对照组分别为22.2%-16.7%,治疗组有一定生存优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1%-6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血清AFP变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术联合中药同步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
2011(5):746-75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比较昂丹司琼对不同方式全身麻醉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根据全身麻醉维持方式,随机分为七氟烷麻醉组(A1组)-七氟烷麻醉加昂丹司琼组(A2组)-丙泊酚麻醉组(B1组)-丙泊酚麻醉加昂丹司琼组(B2组)-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C1组)-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加昂丹司琼组(C2组),各组40例;昂丹司琼使用方法为在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8 mg-观察气管导管拔除后不同时间段内(0~4 h-4~8 h-8~12 h-12~16 h-16~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①与A1组相比,术后24 h内B1-C1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 < 0.05);分别与A1-B1和C1组相比,A2-B2-C2组在术后0~12 h内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术后12-24 h内恶心发生率降低不明显-②与A1相比,术后24 h内B1-C1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 < 0.05);分别与A1-B1和C1组相比,A2-B2-C2组在术后24h内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七氟烷麻醉比丙泊酚麻醉或七氟烷-丙泊酚联合麻醉更易发生PONV;昂丹司琼对不同麻醉方式下PONV的疗效不一样,对术后24 h内呕吐的治疗效果优于恶心的治疗效果,且对七氟烷麻醉所引起的PONV治疗效果更好-
2011(5):751-754.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比较光散射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85个乳腺占位性病灶术前分别行CDFI和超声DO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DFI和超声DOT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结果-结果:DOT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92.1%, 特异度87.2%,准确度89.4%,CDF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73.6%,特异度76.6%,准确度75.3%;脉冲多普勒中根据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57.9%,特异度85.1%,准确度72.9%-联合CDFI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55.2%,特异度为89.4%,准确度为71.7%-结论:DOT在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的准确度高于CDFI,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5):755-757.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s,MUP)检查对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内镜诊断为胃底隆起性病变者进行MUP检查-结果:52例胃底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瘤(平滑肌瘤)23例,静脉瘤5例,囊肿-脂肪瘤-炎性息肉各4例,12例为胃腔外压迫所致-4例直径>2 cm间质瘤,采取手术治疗,囊肿-脂肪瘤-息肉和11例起源于2-3层的良性间质瘤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结论:MUP有助于胃底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微探头超声指导下采用内镜治疗黏膜下肿物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1(5):758-76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预防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瘀积作用-方法: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UDCA预防治疗组(30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0例),外科手术后患儿排除在外,生后24 h内接受静脉营养,同时口服UDCA 5 mg/(kg·d)或者等量的安慰剂,部分经口喂养后改口服UDCA 10 mg/(kg·d)或者等量的安慰剂,直到静脉营养结束- 监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γ2谷氨酰转肽酶(γ2GT)以及总胆汁酸(TBA)水平-住院时间,平均体重增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瘀积发生百分比以及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预防治疗组病例DB-ALT-γ2GT-TBA-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瘀积发生百分比-住院天数-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服用熊去氧胆酸可以减轻或者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瘀积-
于艳艳 , 赵德育 , 庄焕自 , 王 刚 , 张 荣 , 吴培培 , 杨 静
2011(5):761-762. DOI: 10.7655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后非特应性体质的患儿血清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 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变化,探讨MP感染后呼吸道炎症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2009年4月~2010年4月确诊的MP感染的非特应性体质患儿34例,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4-INF-γ-IL-8的浓度,以同期行健康体检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急性期IFN-γ含量及IFN-γ/IL-4比值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 < 0.01,P < 0.05),而恢复期时IFN-γ含量明显下降(P < 0.01),但IL-4下降不明显,出现IFN-γ/IL-4比值倒置,IL-8浓度急性期-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 0.01)-结论:MP感染可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与哮喘的发生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秦诗宸 , 秦建伟 , 黄陈军 , 邵永丰 , 张石江 , 吴延虎
2011(5):763-766.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对从2004年1月~2009年8月的37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全组心功能Ⅲ~Ⅳ级29例(78.4%),18例(48.6%)行三瓣膜置换术,5例为再次手术-结果:院内死亡5例,早期病死率13.5%;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Ⅳ级(P=0.002)-腹水(P=0.008)-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P=0.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2);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40.5%:低血压9例(24.3%),再次开胸止血2例(5.4%),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2.7%),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8.1%)-晚期死亡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计算1-2.5年生存概率(包括早期死亡)分别为86.5%-83.0%-全部随访存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Ⅱ级-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置换早期病死率仍偏高,与术前右心功能障碍表现-肺动脉高压等因素相关,但中期生存结果满意,心功能改善明显-
2011(5):767-770. DOI: 10.7655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0例,平均26.5岁;平均病程11.7个月-病变部位均见于L2~L5节段;平均每例受累椎体1.8个-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配合规范抗结核化疗,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8个月,均无复发-手术刀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疼痛消失;神经功能均恢复到E级-植骨融合时间4~7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1周后凸畸形角度为5.45°~10.3°,平均8.2°,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角度为6.0°~11.6°,平均8.4°,无明显矫正丢失-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2011(5):771-773. DOI: 10.7655
摘要: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再手术引流方式及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8年2月29例胆肠吻合术后因并发症再手术患者手术引流方式及手术处理-结果:均再次手术,其中18例作局部切开T管引流,5例吻合口拆除重建,4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改作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肿瘤侵犯改作外引流,术后效果优良24例,优良率82.7%-结论:胆肠吻合术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再手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