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PGE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2011(9):1255-1260. DOI: 10.7655

      摘要 (2518) HTML (51)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G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用PGE2-EP2受体激动剂Butaprost-EP2受体拮抗剂AH6809处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以WST-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β-catenin-p-β-catenin-GSK-3β-p-GSK-3β在未处理组-PGE2处理组-EP2受体激动剂处理组和EP2受体拮抗剂处理组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catenin在未处理组和PGE2处理组中表达定位的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β-cateni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仅存在膜表达,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为胞浆和胞核的表达-WST-8实验结果显示:经PGE2-Butaprost和AH6809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为183.9%-151.9%-72.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PGE2处理后,β-catenin蛋白表达上升至235.7%而p-β-catenin水平下降至76.8%,p-GSK-3β水平升高至204.3%;EP2受体激动剂+PGE2处理组显示β-catenin蛋白表达上升至279.7%而p-β-catenin水平下降至33.6%,p-GSK-3β水平升高至236.7%;EP2受体拮抗剂+PGE2处理组显示β-catenin蛋白表达上升至185.2%而p-β-catenin水平下降至73.9%,p-GSK-3β水平升高至116.2%-免疫荧光技术探测结果表明:PGE2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β-catenin蛋白在癌细胞胞浆中的表达信号明显强于未处理组,并出现明显核内表达信号-结论:PGE2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并伴有β-catenin蛋白的过表达和入核,其机制可能涉及到EP2受体激活和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 褐藻糖胶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机制

      2011(9):1261-1265. DOI: 10.7655

      摘要 (2562) HTML (52)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将0、10、100、500 μg/ml的褐藻糖胶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用Hoechst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和拓扑异构酶IIα(topoisomerase IIα,TopoIIα)表达的改变。结果:褐藻糖胶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褐藻糖胶作用HepG2细胞后,500 μg/ml组较其他浓度组光镜下和Hoechst 33258染色均呈现较明显细胞形态改变,100 μg/ml和500 μg/ml组均检测出DNA梯形条带。褐藻糖胶也能降低细胞增殖生物标志蛋白cyclinD1和TopoIIα的蛋白表达。结论:褐藻糖胶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褐藻糖胶抑制细胞增殖的生物标志蛋白cyclinD1和TopoIIα表达有关。

    • 肾透明细胞癌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其失表达相关

      2011(9):1266-1269. DOI: 10.7655

      摘要 (2264) HTML (47)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apper homolog 1,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Dact1)表达与其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并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分别检测30例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对照组织中Dact1基因mRNA的表达和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癌组织组中,19例Dact1基因mRNA失表达(63%),7例表达低于癌旁对照组(23%);癌旁对照组织组中,2例Dact1基因mRNA低表达(6%)。Dactl基因在癌组织、癌旁对照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001),Dactl基因mRNA的失表达或低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act1基因mRNA的失表达或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其失表达可能与Dactl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相关。

    • 原位PCR技术检测PTEN基因DNA在肺癌中的表达

      2011(9):1270-1273. DOI: 10.7655

      摘要 (2027) HTML (49)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DNA水平检测PTE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PCR技术检测56例肺癌石蜡标本PTEN基因DNA表达-结果:①PTEN DNA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核,胞浆中亦有少量表达,阳性产物呈棕黄色弥漫分布;②不同性别患者的PTEN基因的表达不同,但差异甚微;③PTEN D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④分化不良的肺癌PTEN基因表达阳性率低于分化良好和中等分化者;⑤19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PTEN基因表达明显低于3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PTE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有所降低,说明PTEN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该基因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无显著相关,而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锌指蛋白ZBED3在小鼠卵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9):1274-1276. DOI: 10.7655

      摘要 (2400) HTML (54)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锌指蛋白(zinc finger,BED-type containing 3,ZBED3)在小鼠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ZBED3在小鼠卵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功能-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分析ZBED3在多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术,检测ZBED3在小鼠卵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生物信息学检索显示ZBED3 mRNA在卵细胞及受精卵中特异性表达,免疫印迹法证实ZBED3在小鼠卵母细胞中高表达,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卵母细胞胞浆中-结论:ZBED3可能在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 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脊柱形态及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1(9):1277-1281. DOI: 10.7655

      摘要 (2224) HTML (47)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生存率-脊柱形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配制0.125-1.000 mg/L 2个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观察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脊柱形态及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低浓度(0.125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对斑马鱼幼鱼的存活率-脊柱形态无明显影响;②高浓度(1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斑马鱼存活率明显下降且存活的斑马鱼大多出现了脊柱弯曲畸形的现象;③低-高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BMP-2及BMP-4基因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骨骼发育均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多氯联苯等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 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观察研究

      2011(9):1282-1284. DOI: 10.7655

      摘要 (2275) HTML (59) PDF 0.00 Byte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变化,建立连续系统的胎肺发育形态学资料-方法:自SD大鼠孕16 d起,分别取孕16-19-21 d胎鼠肺脏行HE切片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胚胎16 d胎肺开始出现上皮性管道,形成支气管众多分支,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围绕排列成环形;在胚胎19 d肺泡腔逐渐扩大,出现板层小体和2型肺泡上皮细胞;在胚胎21 d肺泡分隔增多,腔体扩张,间质变薄,同时板层小体数目增多-结论:大鼠胎肺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延续到生后-板层小体的出现是肺泡2型上皮细胞分化的标志,且其数目随着发育而增多-

    • 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致雄鼠性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9):1285-1288. DOI: 10.7655

      摘要 (2387) HTML (56) PDF 0.00 Byte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所致雄性小鼠性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性腺抑制模型,给予麋鹿角醇提液不同剂量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睾酮以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检测睾丸以及副性器官质量指数-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检测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光镜检测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麋鹿角醇提液能良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睾酮与黄体生成素下降,能提高模型睾丸质量指数,提高模型精子密度与精子活率,增加模型组睾丸SOD活力,并减少其MDA含量,改善环磷酰胺所致模型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性变化-结论: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致雄鼠性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性激素样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 UVB诱导下早衰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R-34c及SIRT1表达的研究

      2011(9):1289-1293. DOI: 10.7655

      摘要 (2335) HTML (53) PDF 0.00 Byte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反复亚毒性剂量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应激诱导早衰(stress-induced premature senescence,SIPS)模型,观察衰老相关生物学标志、衰老相关基因信号分子p53、p21、p1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uin1,SIRT1)以及miR-34c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予连续5次、每次剂量10 mJ/cm2的UVB辐射,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c及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SIRT1 mRNA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53、p21、p16及SIRT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PS组细胞SA-β-Gal染色呈强阳性[对照组(8.13 ± 1.92)%,SIPS组(94.72 ± 2.08)%,P < 0.05];多数细胞阻滞于G1期[对照组(52.96 ± 1.76)%,SIPS组(77.31 ± 2.05)%,P < 0.05];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miR-34c mRNA的表达升高(miR-34c-3p、miR-34c-5p分别为对照组0.93 ± 0.09、1.03 ± 0.03,SIPS组2.08 ± 0.19、12.28 ± 1.64,P < 0.05);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SIRT1 mRNA的表达亦升高(对照组分别为0.74 ± 0.23、1.06 ± 0.23、0.86 ± 0.13、0.74 ± 0.25;SIPS组分别为1.84 ± 0.55、20.25 ± 2.34、16.7 ± 3.94、2.15 ± 0.22,P < 0.05);Western bolt表明p53、p21、p16及SIRT1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iR-34c在反复多次亚毒性剂量UVB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表达升高,对p53起正反馈调节作用,而SIRT1并未受miR-34c的抑制。

    • 中老年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因性别而不同

      2011(9):1294-1298. DOI: 10.7655

      摘要 (2022) HTML (43) PDF 0.00 Byte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某机关1 136例40~92岁人员进行调查与体检,收集血样检测血糖-血脂谱及SUA,分析SUA与Met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UA水平随着MetS组分的增加而增高;②高SUA人群具有更大的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ight ratio,WHtR)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P < 0.01);③高SUA人群MetS患病率增高,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1);④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后,SUA与WHtR-W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WHR和BM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高TG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危险因素,女性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HUA多发,SUA水平升高与多种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关,HUA是MetS的重要组成部分-SUA与MetS的相关性在女性人群中更为显著-

    • 糖尿病低血糖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临床分析

      2011(9):1299-1301. DOI: 10.7655

      摘要 (1996) HTML (50)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接受降血糖治疗期间因低血糖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668例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8例糖尿病患者共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109例,发生率为16.3%-低血糖组各项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增长-既往患心血管疾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OR值分别为1.680-5.557-0.660-1.984-3.059-结论:患者年龄增长-既往患心血管疾病-低血糖持续时间长-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均为低血糖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达标时间长为独立保护性因素-

    • 帕金森病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

      2011(9):1302-1306. DOI: 10.7655

      摘要 (2445) HTML (52)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及与PD临床资料和各个量表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就诊的PD患者61例,在未服用抗PD药物的前提下进行PD基本信息登记和相关量表评估,并与89例正常对照组的NMS相比较。结果:96.7%的PD全组患者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62.3%,38例)、注意力下降(57.4%,35例)、便秘(49.2%,30例)为最常见,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 0.01)。PD全组NMS(9.1 ± 5.2)、PD中度组NMS(12.2 ± 4.6)和PD轻度组(7.2 ± 3.7)与正常对照组(2.9 ± 2.5)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1)。NMSQuest与 H-Y分期(rs = 0.3,P < 0.01)、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rs = 0.7,P < 0.01)、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rs = 0.7,P < 0.01)成正相关;与帕金森睡眠质量量表(Parkinson diseases sleep scale,PDSS) (rs = -0.6, P < 0.01)成负相关;与年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无关。结论:PD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复杂多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故需重视初诊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在早期就加以干预和治疗。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2011(9):1307-1309. DOI: 10.7655

      摘要 (1891) HTML (49) PDF 0.00 Byte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按血BALP结果分为3组,正常组(< 200 U/L)18例,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组(200~250 U/L)33例,佝偻病组(> 250 U/L)67例-对3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BALP正常的18例(15.3%),BALP 200~250 U/L的33例(28%),BALP > 250 U/L的67例(56.7%)-毛细支气管炎合并佝偻病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正常组及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常合并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可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程延长,在临床上应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134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2011(9):1310-1315. DOI: 10.7655

      摘要 (2285) HTML (55) PDF 0.00 Byte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完整随访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 340例患者(Ⅰ~Ⅲ期),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40例患者目前存活956例,死亡384例,总体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63%-52%-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及TNM分期能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重症监护室产OXA-23碳青霉烯类酶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11(9):1316-1324. DOI: 10.7655

      摘要 (2390) HTML (47)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0月~2010年1月,从患者分离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设计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OXA-51-blaOXA-58并测序-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基因型blaIMP-blaVIM-blaSIM,脉冲凝胶电泳分析其同源性-结果: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保持有一定敏感性,但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在blaOXA-23上游连接有ISAba1启动元件,未检测到blaOXA-24-blaOXA-58碳青霉烯酶基因;金属酶表型及基因型均为阴性-PFGE分为4种克隆型,以A-D型为主-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34例(85.0%)为呼吸道感染,5例(12.5%)为伤口感染,1例(2.5%)为血流感染-经临床治疗后,21例(52.5%)存活,12例(30.0%)死亡,7例未出院-结论:本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流行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以A型和D型克隆为主要流行株,随着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的作用,出现了全耐药菌株-

    • 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2011(9):1325-1328. DOI: 10.7655

      摘要 (2232) HTML (57)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水平HBV-DNA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的表达及其意义,从而探讨LHBs是否可以用作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程度的判定指标-方法:对83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ELISA进行LHBs检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分析HBV DNA无拷贝数组-低拷贝数组及高拷贝数组中LHBs的检出率以及HBV DNA不同拷贝数组与LHBs的相关性-结果:在HBV DNA无拷贝数组,LHBs的阳性率为6.38%;低拷贝数组,LHBs的阳性率为56.25%,吸光度值与拷贝数对数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 = 0.25,P = 0.36);高拷贝数组,阳性率为95%,吸光度值与拷贝数对数值有良好相关性(r = 0.90,P < 0.0001)-结论:检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HBs,有助于判断患者体内HBV的复制程度,但是否能够作为HBeAg阴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终点的有效判定指标,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结果的分析

      2011(9):1329-1331. DOI: 10.7655

      摘要 (2107) HTML (38)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 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查出86例样本,对这些样本分别进行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复检﹑将3种复检结果中不一致的样本要求提供另一份样本再次复检-结果: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0.0%,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0.8%-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的复检结果: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4.3%,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4.6%;TPP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为67.7%,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92.3%;各复检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有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MR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对照研究

      2011(9):1332-1336. DOI: 10.7655

      摘要 (2487) HTML (60)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胶质瘤患者(包括高级别胶质瘤1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在术前行3T MRI 的ASL及DSC灌注扫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he maximal tumor blood flow,TBFmax)以及对侧白质-灰质和大脑半球的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23例脑胶质瘤患者,两种灌注方法均获得了一致的灌注结果,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的各比值在ASL和DSC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SL在评估脑胶质瘤血流灌注方面与DSC之间有相似的敏感性,具有可重复性高-完全无创性等优点,同时有助于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评判-

    • 磁共振测量嗅球容积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1(9):1337-1340. DOI: 10.7655

      摘要 (2500) HTML (66)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嗅球容积变化,探讨嗅球容积测定用于AD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轻度AD患者及正常对照各31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海马体积及嗅球容积,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价整体认知功能,分析海马体积、嗅球容积与MMSE分值的关系。结果:轻度AD组嗅球容积(115.39 ± 5.76) mm3和经颅腔容积校正的嗅球容积(82.59 ± 7.85) mm3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的(126.96 ± 9.79) mm3及(94.53 ± 9.88) mm3 (P < 0.01)。AD组嗅球容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 = 0.49,P < 0.05)。轻度AD组海马体积(2.07 ± 0.30) mm3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2.37 ± 0.35) mm3 (P < 0.01)。AD组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 = 0.44,P < 0.05)。AD组嗅球容积与海马体积呈正相关(r = 0.69,P < 0.01)。MRI测量嗅球容积诊断轻度AD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65和0.78,测量海马体积诊断轻度AD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91和0.74。结论:轻度AD患者嗅球容积明显缩小,并与认知功能减退正相关,但MRI测量嗅球容积诊断轻度AD的准确性不如测量海马体积。

    • 3D-TOF-MRA成像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2011(9):1341-1343. DOI: 10.7655

      摘要 (2071) HTML (53) PDF 0.00 Byte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时间飞跃(3D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显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价值,研究血管压迫面神经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2007年5月~2011年3月)面肌痉挛并做3D-TOF-MRA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3D-TOF-MRA检查发现其中30例有症状侧的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压迫关系,39例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接触关系,5例无接触关系-74例患者有症状侧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存在症状与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 < 0.01)-结论:3D-TOF-MRA 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临近血管之间的关系,对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术前评估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因素及相应措施

      2011(9):1344-1347. DOI: 10.7655

      摘要 (2433) HTML (48) PDF 0.00 Byte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300例患者的图像作为对照组,提出质量评价标准,按优到差评估分为Ⅰ~Ⅳ级,并对造成冠脉成像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抽取2011年2月~8月通过改良措施后进行检查的300例患者的图像作为改良组进行质量对比-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分级,对照组:Ⅰ级:232例(77.3%);Ⅱ级:48例(16.0%);Ⅲ级:16例(5.3%);Ⅳ级:4例(1.3%);影响因素依次为:冠脉严重钙化-呼吸伪影-严重心律失常伪影-上腔静脉及右房高密度造影剂产生的伪影-监测层面触发点选择不当-重建时相选择不当-改良组:Ⅰ级:263例(87.7%);Ⅱ级:26例(8.7%);Ⅲ级:10例(3.3%);Ⅳ级:1例(0.3%)-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优化CT扫描参数,准确分析冠状动脉成像伪影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对提高冠脉成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螺旋CT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1(9):1348-1350. DOI: 10.7655

      摘要 (1891) HTML (57) PDF 0.00 Byte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的螺旋CT(multi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12例SFTP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术前均接受MS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0例患者术前行X线检查,分析总结SFTP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本组12例SFTP患者MSCT均表现为胸腔单发实性肿块;其中91.7%(11例)良性,8.3%(1例)恶性;66.7%(8例)为胸部单发巨大肿块占位性病变,边缘清晰光整;33.3%(4例)为胸壁结节状肿块占位性病变。肿块直径为:2.0~12.5 cm,平均(8.6 ± 4.5) cm;其中58.3%(7例)的肿块密度均匀,41.7%(5例)的肿块密度不均匀。25%(3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MSCT增强扫描:25%(3例)表现为特征性的“地图样”强化。镜下观察见肿瘤细胞呈梭形、编织状排列,细胞核呈长梭形,少数可见核分裂象,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肿瘤内可见坏死,部分肿块可见丰富的血管。vimentin、CD34均为阳性。结论:MSCT平扫+增强检查可清晰显示SFTP病灶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术前多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早期预测的价值

      2011(9):1351-1354. DOI: 10.7655

      摘要 (1991) HTML (42) PDF 0.00 Byte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胆道并发症早期预测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监测15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portal venous maximum velocity,PVV)-肝静脉血流频谱波形,回顾性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其中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0例,将其各项指标分别与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的对照组40例相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胆道并发症组术后30 d内肝动脉PSV降低,术后15 d内RI增高,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②胆道并发症组中2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移植后6~14 d PVV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 < 0.05);③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肝静脉频谱三相波消失,呈低幅负二相波或单相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以用来早期预测因肝动脉供血不足-急性排斥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胆道并发症-

    • 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1(9):1355-1359. DOI: 10.7655

      摘要 (2205) HTML (53) PDF 0.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transrect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共38个结节,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和CEUS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对结节进行靶向穿刺活检。术后回放CEUS检查数据,用自动追踪定量(auto tracking contrast quantification,ACQ)分析软件对感兴趣区域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测量定量参数,数据依据病理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个结节中,良性结节有20个,前列腺癌结节18个。前列腺癌结节造影以高增强为主(14/18),而良性结节中以等增强为主(14/20)。前列腺癌结节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和加速时间(accelerating time,ACT)分别为(26.03 ± 3.12) s和(8.22 ± 3.07) s,明显小于良性结节(30.98 ± 7.15) s和(12.26 ± 5.30) s,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为(20.43 ± 5.32) dB低于良性结节(23.51 ± 2.51)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EUS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前列腺病灶及正常组织内的血流供应情况,TTP、ACT与PI等定量参数有助于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 Stat3?Bcl-2及cyclinD1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1(9):1360-1363. DOI: 10.7655

      摘要 (1981) HTML (58) PDF 0.00 Byte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过程中Stat3-Bcl-2及cyclinD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单纯性增生黏膜-异常增生黏膜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Stat3-Bcl-2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单纯性增生黏膜-异常增生黏膜和OSCC中Stat3和Bcl-2-cyclinD1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r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均逐步升高;Stat3-Bcl-2-cyclinD1三者的IOD值除单纯性增生黏膜与口腔正常黏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Stat3与Bcl-2 IOD值呈线形正相关;Stat3与cyclinD1 IOD值呈线形正相关;Bcl-2与cyclinD1 IOD值无相关性-结论:Stat3-Bcl-2及cyclinD1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中表达的相关性提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是由多种基因共同参与的过程-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2011(9):1364-1368. DOI: 10.7655

      摘要 (2193) HTML (58) PDF 0.00 Byte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轻-中-重度牙列拥挤进行矫正,评价其在排齐阶段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例恒牙列轻-中-重度拥挤错■患者,采用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正,观察排齐阶段的变化-结果:3例完成解除拥挤和排齐的矫治目标,1例转入传统固定矫治,2例调整邻面去釉,继续排齐-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并注意设计后牙支抗,在合理选择适应证条件下可以满足医生和患者的矫治需要,实现矫治目的-

    • 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

      2011(9):1369-1371. DOI: 10.7655

      摘要 (2914) HTML (57)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582例,按半随机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297 例,拔牙后清理干净牙槽窝,植入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咬无菌棉球30 min,常规口服头孢类药物3 d;对照组285例,拔牙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充物,其余同对照组-拔牙后嘱患者半小时-第3天-第7天复诊,按本研究评判标准判断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Artemis美容修复树脂修复前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9):1372-1373. DOI: 10.7655

      摘要 (1729) HTML (60) PDF 0.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Artemis美容修复树脂用于前牙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择150例198颗前牙的牙体缺损(Ⅲ-Ⅳ-Ⅴ类洞),前牙的色泽异常(四环素牙-死髓牙),前牙形态异常(畸形-扭转),前牙小间隙的病例,采用Artemis美容修复树脂进行修复,分别于半年-1年和2年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观察-结果:Artemis美容修复树脂用于前牙修复的2年成功率为91.4%,获得了自然逼真的牙齿美容效果-结论:前牙修复中美学基本理论,比色技术,充填技术,黏结技术等是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 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演变及消除措施分析

      2011(9):1374-1378. DOI: 10.7655

      摘要 (2230) HTML (48) PDF 0.00 Byte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1950年以来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江苏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从自然感染,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到计划免疫再到扩大免疫规划的50年间,江苏省麻疹整体发病率持续下降,维持在3/10万以下,但2005年发病率显著回升,至2009年年平均发病率达到了7.7/10万-同时发病年龄构成改变,< 1岁和20~39岁病例年龄平均构成比分别上升为22.69%和32.71%,< 1 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高发地区也由苏北转向苏南-冬春季流行季节性高峰改变不明显-麻疹病毒H1型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仍然是麻疹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在2007~2010年3次8月龄至14周岁儿童的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强化免疫后,2010年发病率降为0.95/10万,已逼近历史最低水平-结论:江苏省控制麻疹成绩显著-MV强化免疫能迅速控制麻疹流行,减少麻疹发病,是消除麻疹的一项重要策略-根据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提高8月龄婴儿MV第1剂及时接种率-适龄儿童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病例周围的应急接种率,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监测及高质量地运转麻疹实验室网络,对江苏省监测消除麻疹进程并最终接近消除麻疹目标十分必要-

    • 187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

      2011(9):1379-1382. DOI: 10.7655

      摘要 (2112) HTML (41) PDF 0.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 特点以及感染发生频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2004~2009年收治的18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109例 (58.29%) 发生机会性感染,共263例次-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感染率为9.38% (6/64),计数 < 200个/μl者则为83.74% (10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5.75,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机会性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为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OR = 0.977,P < 0.001)-随着CD4+ T细胞计数的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的比例逐步升高-结论:南京市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部感染-口腔霉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日常治疗中,应定期监测CD4+ T细胞计数,给予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加强治疗随访和数据信息管理-

    • 兔子宫内膜干细胞的鉴定

      2011(9):1383-1387. DOI: 10.7655

      摘要 (2430) HTML (50) PDF 0.00 Byte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兔子宫内膜是否存在干细胞-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兔子宫内膜中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分子,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出富含干细胞的集落,运用RT-PCR方法检测分化前后相关分子的表达,MTT法检测集落细胞分化前后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前后的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及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兔子宫内膜存在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两种细胞,干细胞培养基可培养出富含干细胞的集落,且分化前的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潜能,表现出更多的干细胞源性,具有更低的细胞凋亡比例-结论:兔子宫内膜存在富含干细胞的集落,提示存在子宫内膜干细胞-

    • 改进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模型

      2011(9):1388-1390. DOI: 10.7655

      摘要 (1945) HTML (47)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模型-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气管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胸腔内心脏原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15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2 h,同时检测大鼠心电图的变化-经右颈总动脉穿刺,灌注固定-结果:实验组阻断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表现为S-T间期延长,T波倒置-大鼠心脏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下心肌组织无差异,均为正常心肌结构-结论:该模型符合心肌顿抑的特点-对比其他制作方法,本实验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是一种建立在体大鼠单次可逆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可靠方法-

    • 异位妊娠临床保守治疗方法的探讨

      2011(9):1391-1394. DOI: 10.7655

      摘要 (2110) HTML (42) PDF 0.00 Byte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于异位妊娠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血管性放射介入治疗(A组),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B组),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肌肉注射治疗(C组)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远期妊娠状况。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转阴时间分别为(18.5 ± 8.7) d、(6.4 ± 2.2) d、(19.5 ± 8.3) d,治愈率分别为97.0%、96.7%、90.0%,术后3个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3.3%、40.0%、72.0%,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6.7%、37.9%、59.3%,术后1年患侧再次异位妊娠率分别为3.3%、6.9%、3.7%。成功组与失败组治疗前血HCG及包块直径无明显差异(P > 0.05),失败组血HCG均> 3 000 mIU/ml,与成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血管性放射介入治疗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妊娠结果较好;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血HCG下降迅速;药物治疗组适用于血HCG < 3 000 mIU/ml,费用较低。

    • 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技术改进

      2011(9):1395-1398. DOI: 10.7655

      摘要 (1929) HTML (43)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与保存的技术改进经验。方法: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首先原位灌注腹主动脉,其次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十二指肠上缘分离出门静脉主干并插管灌注,整体切取腹部肝、双肾和胰腺并保存48例。结果:48例获取器官的热缺血时间是(3.4 ± 1.8) min,肝脏的冷缺血时间是(8.1 ± 4.3) h,发现肝动脉变异3例,起源于胃左动脉的变异肝左动脉1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肝右动脉2例,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1例,双支肾动脉2例,未发生血管损伤和输尿管损伤,48例供肝的组织学检查43例为正常肝组织表现,5例为轻度脂肪肝表现,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48例,所有病例均于无肝期结束开放血流后胆总管有金黄色胆汁流出, 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2例移植后胆道并发症,96例肾移植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是保证器官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快速切取技术是器官移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