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FCCP对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2013(12):1647-1651.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1

      摘要 (2297) HTML (53) PDF 269.52 K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carbonyl cyanide p-trifluoromethoxyphenylhydrazone,FCCP)对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在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加入5 umol/L的FCCP,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显微镜观察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P19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 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GATA4-NKX2.5及cTnT在分化过程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CCP处理组P19细胞形成的胚胎样小体较对照组体积小,结构较松散,形态不均一。在整个分化过程中,FCCP处理组GATA4 -NKX2.5及cTnT基因均有表达,但整个动态表达过程较对照组延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CCP处理组GATA4-NKX2.5蛋白在第5-7-9天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在第11天,两组间GATA4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KX2.5在FCCP处理组的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FCCP处理组和对照组cTnT蛋白在分化第5-7天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第9-11天cTnT蛋白表达量FCCP组均较对照组低。结论:FCCP可抑制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进程。

    • 牛膝多肽可能通过ERK1/2途径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2013(12):1652-165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2

      摘要 (2468) HTML (63) PDF 301.22 K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牛膝多肽(ABPP)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初步探讨ABPP作用于PC12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为研究模型,观察在低血清的情况下不同浓度ABPP(0.25-0.50-1.00 μg/ml)诱导PC12细胞发生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神经丝蛋白(NF-H)在ABPP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ABPP(1.0 μg/ml)加药后不同时间段(0-6-12 h和1-2-3-7 d)和不同浓度ABPP(0.25-0.50-1.00 μg/ml)加药2 d后对PC12细胞ERK1/2活性的影响,同时应用ERK1/2特异性拮抗剂PD98059与ABPP共培养PC12细胞,分析ABPP对PC12细胞的作用与ERK1/2通路的关系。结果:ABPP处理3 d后,部分PC12细胞开始出现神经元样的形态。随着加药时间延长具有神经元样的细胞逐渐增多,到7 d时,可以见到神经生长因子(NGF)和ABPP处理组PC12细胞的突起都显著增多,能形成网络;14 d时,这种现象愈发显著。加药后7 d和14 d,ABPP各浓度组的细胞分化率以及细胞突起长度均明显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加药第7天和第14天,ABPP高剂量组与NGF组的PC12细胞均出现NF-H标记阳性的分化细胞。ABPP对ERK1/2的激活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以1.0 ug/ml作用2 d为最大。当用PD98059抑制ERK1/2的活化时,ABPP对ERK1/2的激活作用被部分阻断。结论:ABPP具有诱导PC12细胞神经元性分化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 O-GlcNAc糖基化对转录因子CREB活性和心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2013(12):1658-166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3

      摘要 (2642) HTML (44) PDF 313.23 K (1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心肌缺血早期升高的O-GlcNAc糖基化是否通过促进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活性而引起心肌细胞形态变化。方法:在HEK-293T细胞内过表达调控O-GlcNAc糖基化的酶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和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CREB的磷酸化。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药物DON和PUGNAc改变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CREB的磷酸化。结果:在HEK-293T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中改变O-GlcNAc糖基化水平,CREB磷酸化也随之改变,两者呈正相关。升高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心肌细胞数目减少,形态增大。结论:O-GlcNAc糖基化调节CREB的活性,两者呈正相关。心肌缺血早期升高的O-GlcNAc糖基化很可能通过促进CREB的活性而引起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密度下降,可能是导致心肌重构的重要原因。

    • 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2013(12):1664-1668.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4

      摘要 (3170) HTML (71) PDF 265.34 K (1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Wnt5a信号通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了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对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的调控。结果:高表达的Rac1可促进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干扰Rac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其迁移,Rac1活性受Wnt5a/Dvl2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此为深入阐明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 BOP诱导叙利亚仓鼠胰腺癌动物模型建立和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13(12):1669-167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5

      摘要 (2698) HTML (55) PDF 380.86 K (1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N-亚硝酸 2-双丙基胺[bis-(2-oxopropyl)-N-nitro samine,BOP]诱导建立叙利亚仓鼠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建模过程特点,初步分析模型胰腺癌的相关生物学特点,为胰腺癌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一个可控性强-动态-全面的基础。方法:73只叙利亚仓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生理盐水稀释成20 mg/ml的BOP按照20 mg/kg体重腹壁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相同条件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连续监测各组仓鼠体重,注射结束后4周开始每2周依次收集两组叙利亚仓鼠组织标本,观测其形态特点。结果:注射后20周实验组开始出现胰腺肿瘤,注射后28周开始成瘤明显增加,病理观测为低分化腺癌,复种实验成功,部分实验结果与既往报道不一致。结论:BOP可以成功构建叙利亚仓鼠胰腺低分化腺癌动物模型,在注射后第28周后收集标本时间最佳,部分实验结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2013(12):1674-167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6

      摘要 (2260) HTML (44) PDF 215.90 K (1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类似物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艾塞那肽(GLP-1类似物)(0~100 nmol/L)处理LNcap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LNcap细胞的增殖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计算Bcl-2/Bax的比值。结果:艾塞那肽作用LNcap细胞24 h后,LNcap细胞的增殖率随艾塞那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 < 0.05)。Bcl-2/Bax的比率随艾塞那肽浓度的增高而降低(P < 0.05)。结论:在浓度为1~100 nmol/L,作用时间为24 h的情况下,艾塞那肽能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LNcap细胞的凋亡。

    • 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杀伤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3(12):1678-168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7

      摘要 (2126) HTML (53) PDF 279.90 K (1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 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2O4 复合纳米粒的释药水平及在交变磁场中的升温能力;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结果:制备的复合纳米粒粒径为20~40 nm;复合纳米粒体外升温能达到肿瘤的有效治疗温度(41~46℃);释药缓慢,48 h释药为13.28%。在MTT实验中,As4S4/Mn0.5Zn0.5Fe2O4 复合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 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 (P < 0.05);在凋亡率检测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联合磁流体热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 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 < 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可以成功制备As4S4/Mn0.5Zn0.5Fe2O4 复合纳米粒,体外实验证明该复合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热疗对宫颈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 辅酶Q10乳剂对阿霉素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3(12):1683-1686.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8

      摘要 (2719) HTML (58) PDF 284.04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辅酶Q10乳剂对阿霉素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每天分别给予小鼠辅酶Q10胶囊或辅酶Q10乳剂低-中-高剂量,连续5 d,于第3天时腹腔注射阿霉素造成心肌损伤模型,72 h后检测小鼠心电图,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含量。结果:辅酶Q10乳剂可改善阿霉素致心肌损伤小鼠心脏组织中LDH-SOD-MDA和CK的含量,但并未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同时辅酶Q10乳剂可降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抬高QRS波,且其作用优于辅酶Q10胶囊。结论:辅酶Q10乳剂对阿霉素导致的小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对降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优于辅酶Q10胶囊,其机制可能与其拮抗阿霉素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 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相关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2013(12):1687-169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09

      摘要 (2543) HTML (51) PDF 235.89 K (1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提取DNA。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运用基因组PCR及测序进行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检测。分析4种突变在CN-AML中的发生率,比较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生存期及累积复发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研究CN-AML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及突变状态等因素在总生存期(OS)中的预后意义。结果:112例CN-AML患者中NPM1-CEBPA-FLT3-ITD及c-kit的突变率分别为21.4%-21.4%-13.4%和5.4%。NPM1突变型患者的白细胞(WBC)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FLT3-ITD及c-kit突变型患者的血小板(PLT)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而外周血(PB)及骨髓(BM)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排除放弃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后,孤立的NPM1突变患者的OS较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孤立的CEBPA突变型患者的OS及无病生存期(DFS)均较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孤立的CEBPA突变患者的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BM原始细胞比例高是OS独立的预后指标,CEBPA突变状态与OS相关。结论:在CN-AML中存在一定比例的NPM1-CEBPA-FLT3-ITD及c-kit突变,其中NPM1与CEBPA突变率较高。FLT3-ITD及c-kit突变患者具有较低的PLT及较高的原始细胞比例。孤立的NPM1与CEBPA突变与良好预后相关。

    • FOXC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2013(12):1693-169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0

      摘要 (3183) HTML (59) PDF 301.49 K (1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FOX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将202例NSCLC及63例癌旁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OXC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高表达FOXC1(60.87%)的细胞比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25.40%)(P < 0.001);NSCLC中,FOXC1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 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OXC1高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 < 0.001)。结论:FOXC1在NSCLC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进展有关,检测FOXC1的表达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价。

    • HSP70与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关系的研究

      2013(12):1698-1701.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1

      摘要 (1922) HTML (61) PDF 206.05 K (1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对比40 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以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TNF-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SP70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人群组织中HSP70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 0.05);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s = 0.810,P <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 < 0.05);3组人群组织中TNF-α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TNF-α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 0.05)。结论:HSP70-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HSP70与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分级明显相关,提示HSP70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乙肝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2013(12):1702-1706.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2

      摘要 (2112) HTML (42) PDF 231.45 K (1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7例慢性乙肝患者(CHB组)-13例急性乙肝患者(AHB组)和14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和Treg细胞的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IL-17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结果: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CHB组外周血Treg细胞频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AHB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HB组外周血Th17/Treg比值显著增高而CHB组明显降低(P < 0.05);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Th17/Treg比值与ALT水平成正相关,Treg细胞频率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结论:乙肝患者外周血存在Th17-Treg细胞表达异常和Th17/Treg相对失衡,并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Th17和Treg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 胰腺囊性占位病变临床分析

      2013(12):1707-170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3

      摘要 (2497) HTML (60) PDF 161.61 K (2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囊性占位的临床特点,评估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胰腺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胰腺囊性占位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CNs)-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黏液性囊腺瘤(MCNs)和胰腺假性囊肿。性别-年龄对IPMNs-MCNs和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意义。血清CEA升高对恶性囊性占位的诊断有意义。平均手术时间为(191 ± 74)min,中位术中失血量200 ml,手术总体并发症为37.1%,胰瘘为最常见并发症(24.2%);再手术1例(1.6%),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1 d。保留器官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胰腺囊性占位诊断,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同样安全。

    • 胶囊内镜联合腹腔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013(12):1710-171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4

      摘要 (2122) HTML (49) PDF 187.97 K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因胶囊滞留行腹腔镜手术的16例进一步分析。结果:325例中,胶囊滞留16例(4.9%)。所有胶囊滞留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探查,行部分肠管切除术,并通过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诊断率100%。术后病理分别为:克罗恩病9例,腺癌2例,间质瘤2例,脂肪瘤1例,肉芽组织型毛细血管瘤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胶囊内镜诊断与腹腔镜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7.5%。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出现胶囊滞留,通过联合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取出胶囊,更重要的是对小肠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2013(12):1713-1715.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5

      摘要 (1835) HTML (43) PDF 172.51 K (1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7年8月~2012年6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4例,亲缘半相合4例,无关供者全相合1例。均采用含环磷酰胺的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接受同胞全相合移植患者采用短程甲氨蝶呤(MTX)联合环孢素(CSA)方案,其他患者采用短程MTX-CSA-骁悉及舒莱联合方案。回输外周血干细胞中位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86 × 108个/kg和2.41 × 106个/kg。结果:9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中位植活时间分别为17 d和19 d。除1例为自身造血恢复外,8例均为供者造血。1例接受亲缘半相合移植患者在移植后 + 186 d死于肺部感染。8例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 142(405~1 836)d,均达无病生存。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安全有效,对于无全相合干细胞来源的SAA患者也可以考虑接受亲缘半相合移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及残余肾功能的相关研究

      2013(12):1716-1718.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6

      摘要 (2070) HTML (42) PDF 189.96 K (1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同时又能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方法:50例既有顽固性高血压又有残余肾功能,且服用常规降压药效果不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服米诺地尔,另一组强化超滤,观察6个月,比较各组降压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基线处2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未见明显差异;24 h尿量未见明显差异。经过6个月的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量均下降,强化超滤组24 h尿量明显低于米诺地尔组(t = 25.46,P < 0.05)。结论:对于有顽固性高血压的MHD患者,加用米诺地尔和强化超滤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强化超滤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较大,米诺地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残余肾功能。

    •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3(12):1719-1721.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7

      摘要 (2089) HTML (52) PDF 166.79 K (1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CD4+ CXCR5+ 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抗体CD4-FITC-PD-1-PE-CXCR5-AF标记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49例HT患者-22例正常对照人群CD4+ T细胞表面CDXCR5-P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T患者CD4+ CXCR5+/CD4+ T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 = 11.158,P < 0.001);CD4+CXCR5+ PD-1+/CD4+ T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两者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t = 4.657,P < 0.001);②HT患者CD4+ CXCR5+/CD4+ 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 = 0.288,P = 0.045;r = 0.396,P = 0.005),CD4+CXCR5+PD-1+/CD4+ 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 = 0.415,P = 0.003;r = 0.355,P = 0.013)。结论: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频率升高可能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45岁以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TSH浓度的比较

      2013(12):1722-1724.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8

      摘要 (1699) HTML (43) PDF 170.13 K (1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差异,并着重讨论≥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TSH浓度与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术的525例≥45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和289例< 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TSH浓度差异,并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不同血清TSH浓度段中的比例变化。结果:≥45岁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TSH浓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 < 0.001);随着血清TSH浓度的升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比例逐渐升高,当TSH> 5.0 uIU/ml时,恶性率为60%以上;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中,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SH浓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5)。结论:术前血清TSH浓度测定同样可以作为≥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良恶性判断的一个辅助性指标。

    • 合并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治疗

      2013(12):1725-172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19

      摘要 (1959) HTML (50) PDF 191.74 K (1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对ICU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临床诊断认识。方法:结合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心肺复苏后合并E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在病程的早期即出现ESS,临床症状为表情淡漠-痴呆-智力低下-食欲不佳,TT3-TT4-FT3-FT4以及TSH明显下降,通过甲状腺素治疗后明显缓解。结论:生命体征稳定但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的重症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时要注意ESS的可能。

    • 自体半腱肌双束重建修复髌股内侧支持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2013(12):1728-1730.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0

      摘要 (1848) HTML (44) PDF 206.97 K (1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经自体半腱肌双束重建修复髌股内侧支持带,术后患者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对16例Dysplasia A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与对侧膝关节对比,手术后半年随访与术前及对侧膝关节对比,观察膝关节评分,髌骨外移距离恐惧试验。结果: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膝关节在Lysholm 膝关节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髌骨外移距离恐惧试验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体半腱肌双束腱骨固定重建修复髌股内侧支持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体明确的治疗作用,但手术适应证一定要准确掌握。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附31例报告)

      2013(12):1731-1734.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1

      摘要 (1921) HTML (46) PDF 274.84 K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跟骨牵引延期经胫骨前方皮质入路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12年1月间3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9例-Ⅵ型12例,采用术前牵引复位,延期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术中采用经胫骨前方骨皮质入路植骨恢复关节面,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双接骨板-锁定板加空心螺钉等进行内固定。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 (8~31)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4个月(4~9个月)。术后30例患者软组织均一期闭合,1例发现胫前皮肤局部坏死,局部钢板外露,8个月骨折愈合后予以取出内固定后闭合创面。所有患者X线检查未见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治疗效果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7.1%。结论:对于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采用早期牵引,延期手术的方法可以充分保护局部软组织血运,降低手术难度,预防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有效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获得牢固的固定,术后可早期恢复膝关节功能训练,具有临床疗效好-并发症低的特点。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3(12):1735-173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2

      摘要 (1579) HTML (44) PDF 218.27 K (1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13年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Evans分型,Ⅰ型3度骨折38例;Ⅰ型4度骨折16例;Ⅱ型反粗隆骨折4例。其中38例采用DHS内固定,20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5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发生因本手术导致的内科合并症加重或者患者死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DHS组优18例,良8例,尚可6例,差6例,优良率68.4%;锁定钢板组优14例,良3例,尚可1例,差2例,优良率85%;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DHS相比,选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结果分析(附76例报告)

      2013(12):1738-173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3

      摘要 (2106) HTML (47) PDF 174.03 K (2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76例;疗效评价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按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7.37%。无患儿出现肌腱卡压-断裂现象。结论: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下肢远端动脉搭桥在严重下肢缺血中的应用

      2013(12):1740-174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4

      摘要 (2017) HTML (49) PDF 229.09 K (2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远端动脉搭桥手术在治疗严重下肢缺血中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共进行72例次下肢远端动脉搭桥手术,其中15例来源于血管腔内治疗失败。手术适应证为符合严重下肢缺血(静息痛-溃疡-坏疽)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所有手术均应用自体静脉作为桥血管。6例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例同期行心脏搭桥术。结果:出院时桥血管一期通畅率为95.8%(68/71),二期通畅率为98.6%(70/71)。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为91.5%(54/59),二期通畅率为98.3%(58/59);术后2年一期通畅率为85.7%(36/42),二期通畅率为97.6%(41/42);术后3年一期通畅率为76%(19/25),二期通畅率为96%(24/25)。出院时救肢率为98.6%(70/71),术后1年救肢率为98.3%(58/59),术后2年救肢率为97.6%(41/42),术后3年救肢率为96%(24/25)。下肢创面愈合率100%,愈合时间为术后15~65 d(平均42 d)。结论:运用自体静脉的下肢动脉远端搭桥术能给绝大多数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带来有效治疗,桥血管远期通畅性高使其成为“金标准”治疗。

    •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出血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2013(12):1743-1745.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5

      摘要 (1838) HTML (38) PDF 161.76 K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及月经来潮对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女性的月经周期及其与围手术期出血的关系,并与同期相同年龄组男性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0例女性患者接受了瓣膜置换术,月经周期改变者共33例,其中15例提前1~5 d,18例提前6~10 d;经量及行经时间与平素相比无明显区别。术前3 d月经结束者11例,术后3 d内来潮者18例,此类患者术后出血量与其他女性患者及同期男性患者相比无明显区别。结论: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规律有一定影响,但对月经量及行经时间无明显影响;围手术期月经来潮并不增加手术出血。

    • 逆行自体血预充技术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2013(12):1746-1748.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6

      摘要 (1699) HTML (43) PDF 195.85 K (1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技术(RAP)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5)和RAP组(n = 1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保护措施,RAP组加用逆行自体血预充技术。从体外循环预充液量-围手术期用血量-术后纵膈心包引流量等多方面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无患者死亡,无重大手术并发症。RAP组预充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 093.33 ± 213.35)ml vs(2 000.00 ± 0)ml,P < 0.01]。RAP组患者围术期用血量-术后24 h纵膈心包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3.90 ± 2.17)u vs(2.10 ± 1.53)u;(214.67 ± 85.01)ml vs(339.33 ± 210.9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05)。结论:使用RAP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体外循环过程中的血液稀释,改善组织灌注,有效减少围手术期血液制品用量。

    • 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临床分析

      2013(12):1749-1750.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7

      摘要 (2468) HTML (47) PDF 178.27 K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纠治242例漏斗胸患儿。对称型占67.4%(163/242),不对称型占32.6%(79/242)。其中6例合并先心病或普胸疾病,并同时予以手术治疗,3例为Ravitch术后复发病例,所有病例均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结果:2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需输血,无手术意外,无心脏损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40%,其中早期并发症有气胸 28例,皮下气肿 33例,一侧肺不张2 例,胃肠道反应58例。术后矫形钢板移位2 例。疗效评价优秀181例,良好43例,一般15例,较差3例。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8个月。结论: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漏斗胸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原学分析

      2013(12):1751-175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8

      摘要 (1619) HTML (39) PDF 172.39 K (1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住院的1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病原学检验资料。结果: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副流感1-3型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 1-3,PIV1-3)的总检出率为55.1%,其中 PIV1-3的检出率高达33.9%~42.3%。肺炎支原体(MP)在1~3岁-3~5岁和5岁以上儿童的检出率分别为17.1%-34.8%和42.3%,细菌的总检出率为40.9%。结论: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为病毒感染,其中 PIV1-3为最主要的病原,MP感染在3岁以上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中占有重要比例。

    • 3种抗癫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伴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3(12):1754-1756. DOI: 10.7655/NYDXBNS20131229

      摘要 (2595) HTML (49) PDF 187.54 K (19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OXC-LEV-VPA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转归。结果:LEV和VP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84%)要优于OXC组(总有效率71%),具有显著差异(P < 0.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脑电图转归:LEV组(总有效率80%)与VPA组(总有效率68%)-OXC组(总有效率41%)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 < 0.001),OXC组总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对认知功能的影响:LEV和VPA组的智商,包括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均优于OXC组(P < 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VPA和LEV治疗BECT伴ESES时在临床疗效及脑电图转归和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上要优于OXC,LEV能较好地抑制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研究

      2013(12):1757-175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0

      摘要 (2040) HTML (74) PDF 180.46 K (1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治疗尘螨单一过敏和尘螨合并多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100例尘螨过敏的患儿,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尘螨过敏组50例(仅尘螨过敏)和多种变应原过敏组50例(同时对尘螨和其他变应原过敏)。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1年。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开始时-6个月及1年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尘螨点刺等级,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76例完成1年SLIT(单一过敏组41例,多种过敏组35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药物评分和点刺等级均得到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症状-药物评分和点刺等级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SLIT对于单一尘螨过敏和尘螨合并多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疗效相同。

    • 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孕妇终止妊娠时机分析

      2013(12):1760-176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1

      摘要 (2091) HTML (41) PDF 215.77 K (1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儿预后,寻找最佳终止妊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92例,比较保胎组与不保胎组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潜伏期)-母儿并发症及早产儿不良预后间差别;并对分娩前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时限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保胎组胎膜早破潜伏期明显长于不保胎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于不保胎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低于不保胎组;孕妇感染-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保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产儿不良预后(死亡-转院及自动出院)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 > 0.05);②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48 h后,NRDS及早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用药时间不足48 h者,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孕周32~34周胎膜早破新生儿体重≥2 000 g者NRDS及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新生儿体重< 2 000 g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在促胎肺成熟后-估计胎儿体重> 2 000 g,不宜盲目保胎,尽早终止妊娠可避免母儿不良并发症发生。

    • 硬膜外分娩镇痛下产间发热临床分析

      2013(12):1763-1765.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2

      摘要 (2697) HTML (44) PDF 195.55 K (1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硬膜外镇痛下产间发热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产间发热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待产过程中行硬膜外镇痛后体温超过37.5℃产妇213例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体温正常产妇20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多为低热,多发生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血象-C反应蛋白异常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分别为40.38% -26.76 %和51.17%;新生儿窒息2例,感染2例,无1例产褥病率发生。研究组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及第一-二产程均较对照组长(P < 0.05);头位分娩评分≤10分的比率-人工干预产程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平均体重均大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硬膜外镇痛下产间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种。对于产间发热,应积极干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有效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

      2013(12):1766-1768.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3

      摘要 (2008) HTML (47) PDF 193.44 K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对鼻内窥镜手术(ESS)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 + 氟比洛芬酯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各30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和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分别观察3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6-12-24-48 h疼痛评分(VAS法)-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药及止吐药的用量。结果:D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和BCS评分明显优于F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及止吐药追加量均低于F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除气管导管后Ramsay镇静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术前使用可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中西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2013(12):1769-1770.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4

      摘要 (1975) HTML (62) PDF 155.41 K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30例(共40只眼)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中医磁珠耳穴贴压方法治疗的14例(20只眼)为观察组,西药噻吗心安滴眼液控制治疗的16例(20只眼)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平均降低(9.8 ± 3.2)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眼压[(3.4 ± 3.6)mmHg]改善结果(P < 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只眼,有效10只眼,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结论:中医磁珠耳穴贴压方法联合中药制剂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具有更优秀的临床疗效。

    • 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诊断

      2013(12):1771-177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5

      摘要 (2174) HTML (45) PDF 202.37 K (2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9例,髋关节周围2例,踝关节周围2例;肿瘤直径6.7~13.8 cm,平均(9.12 ± 4.67)cm。9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4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楚。CT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肿瘤密度与周围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钙化;3例肿瘤边缘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血管影。MRI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T1WI上与周围肌肉信号相比呈等或稍高不均匀信号;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3例肿瘤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MRI增强后均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使用CT及MRI对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研究

      2013(12):1774-1777.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6

      摘要 (2567) HTML (51) PDF 253.83 K (1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核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中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扩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乳腺肿块并有病理结果的病例68例,均行DCE-MRI-DWI及MRS检查,统计DCE-MRI曲线分型-DWI的ADC值大小及MRS有无胆碱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上的差异,并分析三者评定标准的一致性,计算三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三者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上有明显差异(P < 0.05)。在良恶性的评定标准上,DCE-MRI和DWI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 0.75);DCE-MRI和MRS-DWI和MRS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 0.40)。DCE-MRI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5%和88.9%;-DWI为87.5%和88.8%;MRS为87.5%和55.6%。三者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8.2%-88.2%-70.6%。结论:DCE-MRI-DWI及MR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均较高,MRS的特异性略低。DCE-MRI-DWI可作为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3(12):1778-177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7

      摘要 (2798) HTML (40) PDF 194.69 K (2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 2012年3 812株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2013(12):1780-178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8

      摘要 (1639) HTML (42) PDF 218.68 K (1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2012年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及VITEK 2自动鉴定仪;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 根据CLSI 2011版判断结果;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5 7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812株,占65.8%。排名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9.1%)-铜绿假单胞菌(15.9%)-大肠埃希菌(13.6%)-肺炎克雷伯菌(9.1%)-阴沟肠杆菌(2.0%)。其中分离出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133株(8.3%)。结论:本院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甲状旁腺腺瘤引发难治性高钙危象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1例报告

      2013(12):1784-1785. DOI: 10.7655/NYDXBNS20131239

      摘要 (1924) HTML (56) PDF 167.54 K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一种快速检测依达拉奉血浆浓度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2013(12):1786-1788.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0

      摘要 (1809) HTML (62) PDF 201.64 K (1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依达拉奉浓度的HPLC-UV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依达拉奉静脉输注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 column(4.6 mm × 250 mm,5 μm USA),柱温为30℃;流动相为0.05%醋酸铵-甲醇(55∶4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在线性范围30.1~6 017.2 ng/ml内,检测方法回收率高-稳定可靠。10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输注单剂量依达拉奉30 mg后Cmax为(2.38 ± 0.32)ug/ml及AUC0~τ为(5.17 ± 0.93)mg-h/L,t1/2为(2.25± 0.42)hr。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UV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依达拉奉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 热酸蚀刻法粗化处理氧化锆陶瓷表面的初步研究

      2013(12):1789-1794.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1

      摘要 (3169) HTML (40) PDF 379.32 K (20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粗化的氧化锆陶瓷进行表面形态学观察和粗糙度测量。方法:制作氧化锆瓷片,分为4组接受不同的表面处理(A:氧化铝喷砂;B:摩擦化学法硅涂层;C:热H2SO4/(NH4)2SO4蚀刻;D:热HF/HNO3蚀刻)。扫描电镜(SEM)观察氧化铝砂砾-Cojet砂砾-以及4种表面处理的氧化锆瓷片表面的形态,分别以三维景深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各组瓷片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瓷片呈现了类似的表面粗化形态; C-D组瓷片高倍SEM视野下呈现了更好的粗化结构。粗糙度测量结果及统计分析显示,微米级粗糙度大小依次为, C组> A组-B组> D组(P < 0.05);纳米级粗糙度大小依次为, C-D组> A-B组(P < 0.05)。结论:热酸蚀刻对氧化锆陶瓷提供了更好的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粗化结构。

    • 热压铸法与涂塑法金瓷结合强度对比性实验研究

      2013(12):1795-179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2

      摘要 (2065) HTML (51) PDF 277.74 K (19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烤瓷合金通过热压铸法和涂塑法制备饰面瓷的金瓷结合强度。方法:制作钴铬合金(Co-Cr)-金铂合金(Au-Pt)铸件各12个,将InLinePoM压铸瓷块及VMK95瓷粉分别应用热压铸法和涂塑法制备在铸件表面,热压铸组(PoM)包括(A1组PoM/Co-Cr,A2组PoM/Au-Pt),涂塑组(VMK95)包括(B1组VMK95/Co-Cr,B2组VMK95/Au-Pt),测试各组剪切强度,分析界面断裂模式,以扫描电镜(SEM)观察金瓷结合界面形貌并进行能谱分析(EDS)。结果:PoM组金瓷结合强度高于VMK95组,同种饰面瓷加工方式Au-Pt组金瓷结合强度高于Co-Cr组,扫描电镜观察可见PoM组较VMK95组金瓷结合界面孔隙少,两组断裂方式均以混合破坏为主。结论:热压铸法在烤瓷合金表面制作饰面瓷金-瓷结合力更强。

    • 不同树脂粘结系统对纤维桩与根管粘结界面扫描电镜研究

      2013(12):1800-1803.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3

      摘要 (2340) HTML (52) PDF 346.03 K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3种不同树脂粘结系统处理后,玻璃纤维桩与根管不同深度粘结界面情况,从微观结构的不同探索最佳临床选择。方法:15颗完整离体单根牙于釉牙骨质界冠方2 mm处截冠。根管治疗后分3组修复:玻璃纤维桩 + 3M Unicem组-玻璃纤维桩 + 可乐丽DC Core组-玻璃纤维桩 + Luxacore组。包埋后切片对牙根上下两部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形态。结果:3M Unicem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根管牙本质仅形成混合层,牙根冠根段均未发现树脂突结构;DC Core一步法自酸蚀与根管冠方牙本质形成数目可观的树脂突,而随根管深度增加,树脂突数量减少;Luxacore全酸蚀组在整个根管段都可见大量明显的树脂突。结论:纤维桩的粘结状况与粘结材料-根管部位等因素相关。全酸蚀三步法在微观界面上可达到最佳粘结效果。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作期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

      2013(12):1804-1806.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4

      摘要 (2033) HTML (42) PDF 201.99 K (1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发作期免疫功能的相关指标,探讨免疫功能在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60例轻型RAU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上午8~10点空腹状态对每个对象采集抗凝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液中T-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实验组CD3+T淋巴细胞比例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 <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B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RAU患者在溃疡发作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由此推测,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在RAU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正畸治疗双颌前突成人牙周病患者的疗效评估

      2013(12):1807-1809.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5

      摘要 (1775) HTML (52) PDF 185.65 K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疗效以及对于牙根和牙槽骨的影响。方法:双颌前突的32例牙周病患者和34例牙周正常者入组,拔牙矫治以内收前牙,头影测量观测SNA-SNB-1-SN-IMPA-1-1-Is-FH-Is-VFH-RL-AL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SNA-SNB-Is-FH-RL-AL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1-SN-IMPA-1-1-Is-VFH等治疗前后变化值有显著差异。结论:正畸治疗时牙周病患者的牙齿移动方式有所改变,正畸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牙根和牙槽骨的明显吸收。

    • 硅橡胶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全口义齿的临床评价

      2013(12):1810-1812.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6

      摘要 (2388) HTML (45) PDF 185.35 K (2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硅橡胶软衬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牙槽低平或呈刃状-骨倒凹大-黏膜薄等自身固有条件差的下颌全口义齿42例,采用硅橡胶软衬材料进行义齿重衬。随后,针对重衬后义齿的固位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动态追踪调查,以分析该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硅橡胶软衬材料重衬后7 d与3-6-24个月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重衬前(P < 0.05)。结论:对于牙槽或黏膜等固有条件差的患者,下颌全口义齿中硅橡胶软衬材料衬垫的使用能有效减少义齿固位差-咀嚼功能低-疼痛等不良结果,因而该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固有条件差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流感样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相关性分析

      2013(12):1813-1816. DOI: 10.7655/NYDXBNS20131247

      摘要 (2598) HTML (43) PDF 249.54 K (2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江苏省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比较江苏省2011~2013年30周不同年龄组间ILI报告数-核酸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并分析ILI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3年30周我省3个年龄组ILI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0~4岁和5~14岁年龄组ILI与核酸阳性率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5岁及以上年龄组两者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ILI报告质量-标本采集质量及监测方案的适时调整,可以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流感监测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