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和谐医患:呼唤人文与理性

      2013(6):479-489.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1

      摘要 (1642) HTML (56) PDF 7.79 M (1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三名医生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两人重伤-28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表声明,呼吁全医疗行业-全社会动员起来,对“医疗暴力零容忍”-据中国医师协会梳理, 10月17日至27日,仅10天,全国就发生了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

    • 生命文化学论纲

      2013(6):490-495.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2

      摘要 (1948) HTML (55) PDF 354.47 K (1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命文化学是指以现实的尤其是个人的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生命”是不可能作为研究对象的,只有“人类生命与世界的关系”才是生命文化学真正的研究对象-生命文化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可替代的方法论-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

    • 中国佛教“和谐”思想的生命伦理意蕴

      2013(6):496-500.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3

      摘要 (1883) HTML (55) PDF 313.62 K (1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佛教伦理本质上是“和”的伦理,和谐在佛教生命伦理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其道德哲学基础,以心灵的道德和谐为根本,由心的外在呈现和人的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存在方式的不同,表现为人与人的道德和谐-人与自然的道德和谐,其内在的生命伦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 孔孟学说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2013(6):501-503.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4

      摘要 (1783) HTML (44) PDF 270.22 K (2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厘清了医与士的社会渊源,指出孔孟学说构建了两者的精神联系,进而探讨孔孟学说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特征-指出面对当前中国医学发展的环境和背景,一方面应重视孔孟学说在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人文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当以整合医学发展的契机,充分挖掘传统医学中科学-人文的双重价值-

    • 浅谈东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堕胎观”

      2013(6):504-508.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5

      摘要 (1686) HTML (50) PDF 311.35 K (2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东西方学者的人类生命价值和幸福观作为理论依据,以哲学和道德角度为切入点,尝试分析堕胎这种行为的对与错,提出母婴健康的情况下,无合理理由而主动选择堕胎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一观点-文中分析了几种特殊情况,如胎儿严重畸形-强奸致孕-胎儿的存在威胁母亲身体健康甚至引致生命危险,此时被迫选择堕胎应给予接受并视为合理的行为-文章通过对特殊情况的描述与分析希望引起人们对受孕母亲更多的关注,深刻体察她们的实际情况而非一味地追求绝对的生命存在,阐释在堕胎问题上应何去何从-

    • 论人工生殖纠纷的类型?特征及处理原则

      2013(6):509-512.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6

      摘要 (1562) HTML (52) PDF 281.86 K (1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工生殖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对人工生殖问题的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如何解决人工生殖纠纷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困扰-文章从人工生殖纠纷概念出发,通过论述人工生殖纠纷的种类和特征,探讨人工生殖纠纷处理原则,以期为人工生殖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

    • 二战时期英国紧急医院服务的问题初探

      2013(6):513-518.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7

      摘要 (1775) HTML (46) PDF 361.66 K (1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39年英国实行了紧急医院服务计划,以优先救治战争中的军人和伤员,这项战时政策在为英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它剥夺了部分普通民众合法的求医权利,不平等地加重了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暴露出了医疗服务业内的歧视行为-它的成功运行体现出了战争时期公民权利在国家利益面前的牺牲与妥协,同时引发了民众对于医疗服务发展的理性思考,为战后医疗改革奠定了基础-

    • 镇江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后有关业务量与次均费用变化分析

      2013(6):519-522.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8

      摘要 (1702) HTML (54) PDF 221.47 K (1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镇江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后有关业务量与次均费用变化情况,文章对镇江市改革前后有关业务量与次均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扬州市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镇江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后,城市医院业务量上升速度快于扬州市,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人数增长速度快于扬州-镇江市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慢于扬州市,但绝对数值高于扬州市-文章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 对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思考及建议

      2013(6):523-526. DOI: 10.7655/NYDXBSS20130609

      摘要 (1760) HTML (50) PDF 266.13 K (1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总结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分析江苏省某市49家民营医院2009~2011年的业务活动情况,揭示民营医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对举办医疗机构的社会资本要有所选择,合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提供民营医疗机构平等的竞争机会,引导民营医院规模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量,提高民营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对民营医院加强监管-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新进展研究

      2013(6):527-530.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0

      摘要 (1888) HTML (58) PDF 255.99 K (1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新情况和新进展,总结指标筛选方法-评价方法和维度,为社区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对我国1997~2010年4月和2010年5月~2013年8月期间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文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财政部门参与程度大幅提高,院校科研单位与医疗卫生机构或卫生行政单位合作加强;考核主体更为完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绩效考核工作逐步被接受和运用;评价方法向方便实用发展,考核维度更契合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和特点;考核结果运用更为科学-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3(6):531-534.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1

      摘要 (1694) HTML (54) PDF 276.03 K (1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围绕如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金坛市人民医院就服务能力建设-补偿机制-医院运行机制-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了改革创新,提供了有效经验-同时围绕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药分开-县域医疗资源整合等提出了有益建议-

    • 浅谈JCI标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3(6):535-537.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2

      摘要 (1633) HTML (53) PDF 1.08 M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JCI标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注重国际患者安全目标-药物管理和使用-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细节,对药品流通重要环节进行监控和细节化管理-通过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降低了药品流通环节的风险,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探讨医院外科系统科研管理中的执行力

      2013(6):538-540.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3

      摘要 (1518) HTML (59) PDF 311.34 K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研对临床工作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如何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执行力至关重要-执行力有利于从整体实力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越来越受到外科管理者重视-执行力主要体现在谁去执行,如何执行和执行效果,外科系统科研管理的执行力要从人员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完善,有利于推动外科事业的发展,激励和实现外科原始创新-

    • PDCA循环管理法在计算机硬件管理中的作用

      2013(6):541-542.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4

      摘要 (1479) HTML (53) PDF 182.49 K (1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针对医院计算机硬件管理的特点,介绍了PDCA循环的实施流程及其在计算机硬件管理中的作用,以帮助规范计算机硬件管理流程,实现医院计算机硬件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促进高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有效实施路径探索

      2013(6):543-545.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5

      摘要 (1479) HTML (52) PDF 247.35 K (1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外延的拓展-筹资渠道的增加等新情况的出现,高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管理者对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监控体制机制建设有了新的探索-将权力运行监控体制机制落到实处,需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制机制,使高校廉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制度的保障性作用-监督的有效性作用-惩处的威胁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化问题的探讨

      2013(6):546-548.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6

      摘要 (1539) HTML (52) PDF 237.99 K (1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数字化校园以及国库集中支付-无现金报销-网上预约报账等信息化手段在高校的逐步推广及应用,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文章阐述了现行高校财务信息化条件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如何进行规范-高效-精确的财务专业化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高等医药院校多学科办学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3(6):549-550.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7

      摘要 (1519) HTML (57) PDF 200.23 K (1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高等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布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继续坚守医药学科的传统特色,彰显医药教育长期形成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拓展与医药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文章以我国医药院校多学科拓展的改革实践出发,进行利弊两方面的分析,为医药院校多学科办学的健康发展提出粗浅的对策建议-

    • 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

      2013(6):551-555.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8

      摘要 (2187) HTML (46) PDF 299.32 K (2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南京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兼职现象比较普遍,经济因素-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主要动因-大学生兼职类型大多相对简单,且专业匹配度低;社会兼职导致与学业的冲突;兼职过程中权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建议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大学生社会兼职合法权益;健全兼职管理渠道,积极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构建学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理性参与社会兼职-

    • 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课程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6):556-560. DOI: 10.7655/NYDXBSS20130619

      摘要 (1719) HTML (52) PDF 271.02 K (2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在对南京医科大学近三年的重修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跟班与自学重修和辅导式重修几种重修模式的报名人数-学生参考率-成绩分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重修工作:实施学分制收费,使每位学生公平享有重修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学习平台,使跟班重修和自学重修的学生享有重新学习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营造良好学风-

    •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医学留学生药理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3(6):561-563.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0

      摘要 (1871) HTML (41) PDF 263.91 K (1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留学生药理学的全英语教学具有其突出特点,授课老师应仔细分析总结其特点,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重自身的积累和提高,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

    • 浅谈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师资的选拔与培养

      2013(6):564-566.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1

      摘要 (1586) HTML (65) PDF 261.26 K (1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探讨了外科学基础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带教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方法-学校-医院主管部门对教学重视并加强管理,集中对教师进行外科学基础教学相关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建立严格的教学考核评估与奖罚制度等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 OSCE在教学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出科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3(6):567-569.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2

      摘要 (1793) HTML (57) PDF 224.25 K (1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客观结构化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客观评价临床技能的一种考试-文章介绍了在实习生出科技能考核中运用OSCE的实践及其效果,阐述了OSCE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了OSCE考试模式的应用前景-

    •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2013(6):570-572.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3

      摘要 (1638) HTML (48) PDF 275.92 K (2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数次大的动荡与变革,传统伦理道德不断受到冲击并不断削弱-如何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新的适应中国发展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值得考量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新兴的群体和新生的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建立将不断促进新伦理道德体系的不断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策,以期能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所裨益-

    • 浅析卫生政策类信息在传播中的误读——以“先诊疗后结算”为例

      2013(6):573-576. DOI: 10.7655/NYDXBSS20130624

      摘要 (1709) HTML (56) PDF 299.98 K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媒体和受众对于卫生政策类信息“先诊疗后结算”的误读事件为例,并分析了其背后蕴含的原因,即网民不良情绪宣泄-政府与受众传播地位不对称和媒介“热岛效应”等,并结合实践探索性地提出了信息传播中政策类信息的传播方式-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筛选调控Sonic Hedgehog信号转导的泛素连接酶

      2013(6):715-72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1

      摘要 (2244) HTML (52) PDF 406.34 K (1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发现调控Sonic Hedgehog(Shh)信号转导的泛素连接酶。方法:第一轮筛选,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8 × GliBS-Luc)检测系统,检测相应HECT家族E3泛素连接酶的siRNA对Shh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第二轮筛选,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系统,检测上述siRNA对Shh的受体Ptch1蛋白原纤毛定位的影响。综合2轮筛选结果,初步发现影响Shh信号通路活性的HECT家族 E3泛素连接酶。结果:通过2轮筛选,发现Smurf1-Smurf2-Ube3c-Wwp1-Wwp2共5个泛素连接酶,不仅能调节Ptch1蛋白的原纤毛定位,也可以增加通路下游转录因子Gli的活性。结论:建立了筛选调控Shh信号通路的泛素连接酶的平台。在初步筛选的27个HECT E3泛素连接酶中,有5个成员参与调控Shh信号通路。

    • 大鼠IL-6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其与C/EBP β结合位点的鉴定

      2013(6):722-727.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2

      摘要 (2720) HTML (55) PDF 270.99 K (2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予鉴定,观察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C/EBP β)对该质粒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C/EBP β与IL-6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1 791~ +30 nt),将IL-6基因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将IL-6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IL-6-1)和大鼠野生型C/EBP β表达质粒(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确定C/EBP β对IL-6基因的启动作用。另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IL-6基因启动子上C/EBP β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构建IL-6基因启动子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即pGL3-IL-6-2~5)。将上述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C/EBP β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筛选出C/EBP β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GL3-IL-6-1和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IL-6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另将pGL3-IL-6-1-pGL3-IL-6-2~5和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后发现,pGL3-IL-6-5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提示C/EBP β可能结合在IL-6基因启动子的-618 bp~ -126 bp区域。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及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筛查出了C/EBP β在IL-6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部位。

    • NOMO1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2013(6):728-73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3

      摘要 (2348) HTML (54) PDF 282.38 K (2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NOMO1基因在SD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变化及定位,并探讨其在胚胎心脏发育的意义。方法:24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分别于妊娠12 d(D12)-15 d(D15)-16 d(D16)-17 d(D17)-19 d(D19)-21 d(D21)时取出胎鼠,取其心脏,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心脏组织中NOMO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在妊娠D12-D15-D16-D17-D19-D21的胚胎心脏中NOMO1基因mRNA均有表达,且呈由弱到强再减弱趋势,表达高峰出现在D16;该基因主要表达于心外膜中,而在心肌层-心内膜-心瓣膜等处未见表达。结论:NOMO1基因的表达随大鼠胚胎的心脏发育呈动态表达,可能与心脏发育相关。

    • Vasohibin-2慢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相关增殖功能研究

      2013(6):732-737.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4

      摘要 (2648) HTML (59) PDF 320.30 K (2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Vasohibin-2(VASH2)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并观察其对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技术从细胞总RNA中获得VASH2目的基因,引入NheⅠ和PstⅠ酶切位点,连接到pTA2 vector中,经NheⅠ和PstⅠ双酶切后再连接到Lv-CMV-EGFP vector中,并对重组后的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分析;VASH2过表达载体-pVSV-G及delta8.91 3个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经流式细胞仪分选阳性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稳转细胞株中VASH2的表达,用MTT法和细胞周期法检测各组HepG2的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VASH2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后能够稳定高表达VASH2;稳定高表达VASH2的HepG2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 <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VASH2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发现VASH2可以促进HepG2的增殖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VASH2在肝癌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SRT1720对实验性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3(6):738-743.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5

      摘要 (2360) HTML (59) PDF 314.00 K (1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激活剂SRT1720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 nephrosis,PA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150 mg/kg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建立PAN肾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RT1720治疗组[模型组大鼠给予SRT1720 100 mg/(kg-d)灌胃]。Bradford法检测大鼠的24 h尿蛋白总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 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N注射后第3天,模型组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开始增加(P < 0.01),至第7天达最高峰,尿蛋白总量达259.73 mg/24 h;SRT1720治疗组在治疗3 d后尿蛋白明显降低(P < 0.01),第7天则降到52.47 mg/24 h;②模型组大鼠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22.14 ± 3.05)g/L]而胆固醇则显著升高[(7.03 ± 1.64)mmol/L],SRT1720治疗后显著提高模型组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35.48 ± 3.96)g/L]并降低胆固醇水平[(2.81 ± 0.41)mmol/L];③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SRT1720治疗显著减轻足细胞足突的融合;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核酸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SRT1720治疗组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显著上调,能够恢复到正常组的85%~90%。结论:SRT1720能够降低PAN大鼠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并明显减轻足细胞损伤。

    • 哮喘易感基因ORMDL3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

      2013(6):744-74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6

      摘要 (2483) HTML (53) PDF 318.54 K (1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易感基因ORMDL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时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卵蛋白致敏)-地塞米松组(卵蛋白致敏,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进行干预),每组10只。称量和观察小鼠的体重增长趋势,对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浸润情况,计数3组小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LISA法检测对比3组小鼠血清白介素4(IL-4)的浓度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ORMDL3 mRNA水平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体重增长显著落后于其他两组(P < 0.05),地塞米松干预后能缓解生长迟滞,但仍低于对照组(P < 0.05)。病理组织学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增厚,管腔狭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改变较哮喘组为轻。哮喘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P < 0.05),地塞米松组计数高于对照组(P < 0.05)。哮喘组小鼠的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经地塞米松干预后IL-4水平显著降低(P <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小鼠ORMDL3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地塞米松组小鼠ORMDL3 mRNA水平较哮喘组下降,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卵清蛋白小鼠哮喘模型中ORMDL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地塞米松可下调ORMDL3的表达,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其中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佐芬普利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肾张素转换酶2及Mas受体的影响

      2013(6):749-753.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7

      摘要 (2275) HTML (60) PDF 261.16 K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佐芬普利对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及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受体Mas的影响。方法:清洁型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20只-2K1C手术组50只。采用两肾一夹法(two-kidney one clip,2K1C)制作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高血压造模成功大鼠46只,随机分为2K1C + 蒸馏水组(K)23只-2K1C + 佐芬普利组(Z)23只。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无创血压仪套尾法监测血压,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第8-12周分别处死大鼠取其代偿肾脏,荧光定量PCR检测其ACE2及Ang1-7受体M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E2及Mas蛋白表达。结果:①术后K组各时间段血压均明显升高,Z组较K组血压显著降低(P均< 0.01);②术后第8-12周,K组收缩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显著增加,Z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均< 0.01),第12周时K组射血分数显著降低,Z组显著增加(P均< 0.01);③K组中,Mas基因及蛋白水平第8周时上调,第12周时下调,与K组相比,Z组第8周时明显下调,第12周时明显上调(P均< 0.01);K组中ACE2基因及蛋白水平第8周时上调,第12周时无显著变化,与K组相比,Z组第8周时上调,第12周时显著下降(P < 0.01);结论:2K1C法成功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致高血压性心脏改变;佐芬普利不仅能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还能改善心肌重构,上调肾脏组织中Mas基因与蛋白水平,下调ACE2基因及蛋白水平。

    • 高糖腹透液对腹膜间皮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2013(6):754-75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8

      摘要 (2056) HTML (49) PDF 292.16 K (1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高糖腹透液(high-glucose peritoneal dialysate,HGPDS)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MCs,同步化48 h后,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HGPDS组-HGPDS+Flu组-单纯Flu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各组VEGF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HGPDS作用下,48 h后细胞由铺路石样转变为长梭形,1 × 10-6 mol/L Flu可部分逆转HPMCs的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HGPDS作用下,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 < 0.05),并呈时间依赖性,VEGF mRNA和蛋白分别在HGPDS干预后12 h和48 h达高峰(P < 0.05)。Flu可明显抑制HGPDS诱导的VEGF的表达(P < 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适当浓度的Flu可以抑制HGPDS刺激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表达增加。

    • 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3(6):759-76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09

      摘要 (3098) HTML (44) PDF 338.19 K (2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MH7A,不同浓度的Cel(0.1-0.5-1.0-2.0 μmol/L)干预细胞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RANKL-OPG-IL-6-TNF-α及IL-8的表达。结果:IL-1β刺激MH7A细胞系24 h后,RANKL-OPG-IL-6-TNF-α及IL-8 mRNA及RANKL免疫荧光明显增强,Ce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H7A中IL-1β诱导的RANKL-OPG-IL-6-TNF-α及IL-8 mRNA水平(P < 0.05)和MH7A中RANKL免疫荧光表达,显著上调OPG/RANKL轴比值。结论:Cel能调节滑膜成纤维细胞中OPG/RANKL轴和抑制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在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和“骨侵蚀”中发挥重要作用。

    • 新生期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2013(6):766-770.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0

      摘要 (2150) HTML (59) PDF 308.03 K (2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期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案。方法:采用胰腺局部充盈-胶原酶Ⅴ消化,对比不同消化时间及单纯显微镜下手挑胰岛或Histopaque-1077纯化对胰岛得率的影响,并通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β和α细胞构成比例。结果:在1 mg/ml酶浓度下,1周和3周小鼠胰岛的最适消化时间分别为23 min(胰岛/胰腺38.11 ± 2.78)和25 min(胰岛/胰腺66.06 ± 2.61)。1周以直径< 50 μm胰岛居多(P < 0.01),而3周以50~99 μm者居多(P < 0.01)。单纯手挑组胰岛得率显著高于Histopaque-1077纯化组(P < 0.05)。所得胰岛存活率和纯度均> 90%,且存在β和α细胞构成比例的动态变化(P < 0.05)。结论:胰腺局部充盈-胶原酶Ⅴ消化后镜下手挑胰岛是一种较好的新生期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消化时间和纯化方法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 CD-1遗传背景小鼠EAE模型:遗传背景对临床表现的影响

      2013(6):771-77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1

      摘要 (2954) HTML (56) PDF 517.00 K (1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作不同基因背景小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比较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发病-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变化的差异。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原(MOG35-55)免疫C57BL/6和CD-1基因背景小鼠,用完全弗氏佐剂作为抗原载体,并在不同时间点用精制百日咳毒素增强免疫效果,建立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记录小鼠发病时间与表现,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其脑和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以CD4-IL-17为靶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57BL/6组小鼠发病高峰期出现于初次免疫后17~25 d,表现典型的拖尾-单侧或双侧后肢瘫痪等改变,神经功能评分在3分左右;CD-1组小鼠发病高峰期较C57BL/6组推迟,出现于免疫后35~40 d,可见相似的拖尾及偏瘫表现,神经功能评分在2.8分左右。病理检查可见C57BL/6模型小鼠脑-脊髓出现炎症性细胞浸润,而CD-1小鼠的炎性改变相对较轻-且主要出现于脊髓;罗克沙尔固蓝染色法鉴定显示,模型小鼠脑脊髓组织出现脱髓鞘病变,以C57BL/6小鼠更为严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2种模型小鼠发病高峰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D4+及IL-17+ 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不同的遗传背景对EAE模型发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明显影响;CD-1小鼠亦可运用于制作慢性迁延性EAE模型,更符合人类多发性硬化的特点。

    •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足底皮肤血流灌注变化研究

      2013(6):779-783.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2

      摘要 (2622) HTML (41) PDF 328.32 K (18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患区皮肤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传导功能和轴突溃变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动态分析足底血流变化,分别采用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损伤远侧神经传导功能变化和轴突溃变情况。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相应足底皮肤血流灌注急剧增高,高灌注状态在损伤后3 d内恢复到接近正常;神经切断后24 h刺激损伤远侧段神经记录的腓肠肌CMAP波幅减小95%以上;损伤后4 d远侧神经段内绝大部分轴突已溃变清除。结论:大鼠神经切断后患区皮肤血流呈高灌注状态且在损伤后3 d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高灌注状态可能不依赖于远侧段神经冲动传导功能的保持,但与轴突溃变状态相关。

    • 中枢高瘦素水平对低褪黑素双足直立鼠模型脊柱侧凸作用相关研究

      2013(6):784-787.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3

      摘要 (2147) HTML (52) PDF 212.45 K (2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中枢高瘦素双足直立鼠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研究中枢高瘦素水平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40只,于3周龄行上肢截肢(合并鼠尾切除)法建立双足直立小鼠模型。然后将上述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颅内注射瘦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建立中枢高瘦素水平双足直立小鼠;另一组则颅内注射空白慢病毒载体,建立对照小鼠。术后进行小鼠直立体态诱导并监测体重变化。术后4个月,采用X片评估两组小鼠脊柱侧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然后收集小鼠血清,比较两组小鼠外周血瘦素浓度。结果:中枢高瘦素组双足直立小鼠虽术后即刻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各阶段体重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降低。此外,血清ELISA测量结果显示中枢高瘦素组小鼠外周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88.1 ± 88.7)pg/ml vs. (159.5 ± 45.8)pg/ml,P < 0.05]。术后4个月中枢高瘦素组20只小鼠均发生脊柱侧凸畸形,平均Cobb角30.8°;而对照组20只小鼠中18只发生脊柱侧凸,平均Cobb角20.3°。结论:虽然两组模型小鼠脊柱侧凸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但中枢高瘦素小鼠脊柱侧凸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中枢高瘦素水平对脊柱侧凸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3(6):788-79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4

      摘要 (2741) HTML (67) PDF 235.36 K (19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的患者200例,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LTA)检测1 mmol/L花生四烯酸(AA)和5 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和PLADP),将PLAA > 20%-PLADP > 40%分别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结果:本研究未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入选患者PLAA均值为(2.63 ± 2.40)%;入选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者44例(22.0%),其PLADP均值为(47.16 ± 5.82)%;氯吡格雷非抵抗者156例(78.0%),其PLADP均值为(25.62 ± 8.71)%。结论: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极低,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较高,提示应针对氯吡格雷抵抗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胆管癌中IMP3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及术后生存率的相关性

      2013(6):792-796.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5

      摘要 (2156) HTML (51) PDF 265.16 K (1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4例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病理分级中IMP3的表达,其中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5例。real-time PCR检测17例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IMP3 mRNA表达水平。随访统计47例胆管癌术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结果:IMP3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率达81.84%,而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不同病理分级中,IMP3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分级越高,IMP3表达量越高。RT-PCR结果显示IMP3的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蛋白表达水平一致。47例术后随访发现IMP3阴性组术后长期生存明显高于IMP3阳性组(P < 0.01)。结论:IMP3可以作为胆管癌诊断新的标志物,病理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表达量越高;胆管癌中IMP3高表达提示不良预后。

    •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与其他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2013(6):797-801,81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6

      摘要 (2792) HTML (56) PDF 287.85 K (1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及其他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EBV-HLH组(34例)与EBV-非HLH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BV-HLH组预后差,诊断后半年内病死率高达76.5%。EBV-HLH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两系或三系减少-肝功能异常-高铁蛋白血症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现率较EBV-非HLH组明显增高(P < 0.001)。EBV-HLH组和EBV-非HLH组出现骨髓噬血现象者分别为83.3%及26.7% 。EBV-HLH组中100%患者sCD25高于2 400 pg/ml,81.8%患者NK细胞比例减低。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3 025 μg/L可以作为EBV-HLH向淋巴瘤/白血病转归的预测因素。结论:EB病毒感染者应尽早检测sCD25及NK细胞比例,sCD25水平升高及NK细胞比例减低有助于EBV-HL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噬血现象对EBV-HL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是确诊的必要指标;血清铁蛋白是反映病情程度的预测因子。

    •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肺功能的比较

      2013(6):802-80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7

      摘要 (2576) HTML (49) PDF 202.78 K (2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35例,其中肺段切除15例(切除肺段的数目< 3段),肺叶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肺功能变化,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VC)-分钟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MVV)。结果: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术后半年肺功能FEV1(84.53% ± 13.43%)较肺叶切除术组(76.19% ± 8.51%)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在FVC%-MV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时,行肺段切除数目少于3段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术后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 南京地区19家综合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抗感染药物用药趋势分析

      2013(6):806-81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8

      摘要 (2026) HTML (58) PDF 250.95 K (2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2007~2010年南京地区19家综合性三级和二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抗感染药物使用趋势,为评价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限定日剂量(DDD)计算7类15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采用SPSS17.0软件对用药趋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级医院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频度(DDDs/1 000)呈增长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呈减少趋势;二级医院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舒巴坦和他唑巴坦酶抑制剂用量均为增长趋势;19家医院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为增长趋势。三级医院平均每半年所有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均大于二级医院,仅环丙沙星小于二级医院。结论:19家医院每种和总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显著增加,需加强本地区感染控制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睡眠阶段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期间RR间期的影响

      2013(6):812-81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19

      摘要 (2467) HTML (52) PDF 202.46 K (1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睡眠阶段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A)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选择30例经标准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男性患者。在PSG上选取OA发生期间(Event)及其前后各15 s(Pre-,Post-)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及相关睡眠背景等资料。计算并整理出浅睡眠期(S1~2)及快动眼期(REM)OA进程中3个连续区间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指标,分析不同睡眠阶段下RR间隔变动趋势,探讨睡眠阶段对OSA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OA的发生,RR-平均值-标准差随着呼吸暂停逐步降低,相邻RR则逐步增大,而这一变化随着呼吸暂停的结束而回复。无论在S1~2期还是REM期该趋势相同。但在不同睡眠阶段下,REM睡眠阶段RR-平均值始终较小,但OA结束后差异消失。结论:OSAS患者夜间自主神经功能因睡眠阶段和OA的影响发生反复的波动,在REM期和呼吸暂停期间交感活性占主导地位。这可能与其伴发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有关。

    • 睡眠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变化趋势

      2013(6):816-819.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0

      摘要 (1909) HTML (51) PDF 207.20 K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监测,选取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期间及其前后各15 s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及其相关背景。分析比较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R-R间隔的变化趋势。结果:阻塞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变异有明显差异,与呼吸暂停发生前相比较,RR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均方根在呼吸暂停期间最小,在呼吸暂停结束后增大。提示阻塞性呼吸暂停期RR间隔最短,心率变异最小,但整体波动较均一。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趋势不同。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前后实现了2次交替,即交感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发生过程中逐步增强而在其结束后逐步回复。而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则无此变化。

    • 射频超声技术评价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2013(6):820-823.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1

      摘要 (1976) HTML (51) PDF 240.29 K (1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超声技术在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和39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射频超声技术对颈总动脉行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血管内中膜厚度(IMT) -动脉管壁的扩张度(e)-顺应性系数(CC) -僵硬度系数(β)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T组的体质指数(BMI)-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IGT组的IMT--茁-PWV均明显增高,颈动脉弹性系数e-CC均明显降低(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病例组颈动脉IMT与PWV-年龄--茁呈正相关(r = 0.290~0.661,P均< 0.05);PWV与年龄-IMT--茁呈正相关(r = 0.441~0.933,P均< 0.05),两者均与弹性系数e及CC呈负相关(P < 0.05)。结论:射频超声技术可用于评价糖耐量减低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弹性变化,从而间接判断早期动脉硬化。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血清钙磷水平的临床意义初步研究

      2013(6):824-826.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2

      摘要 (2355) HTML (44) PDF 182.33 K (1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机体钙磷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提取COPD患者-吸烟者及非吸烟对照者的肺功能-血清钙磷-是否合并高血压等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吸烟组和对照相比,COPD组血清钙磷水平降低(P < 0.05和P < 0.01)。是否合并高血压对COPD血清钙磷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在COPD组中肺功能与机体血清钙磷水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钙磷代谢异常,但其血清钙磷水平与肺功能状态未体现明显相关。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2013(6):827-830.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3

      摘要 (1994) HTML (49) PDF 194.56 K (1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5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病灶的超声指标改变进行观察,对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值的变化进行观察。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以及血流指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肿瘤大小显著缩小,形态变的不规则,边界多清晰可见,周边声带可消失,后方回声倾向正常。血流指标,在部分缓解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无变化 + 部分缓解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最高流速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18F-FDG PET/CT显像在CA153升高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2013(6):831-832.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4

      摘要 (2186) HTML (45) PDF 137.16 K (1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年龄25~71岁。肿瘤标志物CA153均高于正常值上限。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得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发现了256个放射摄取异常浓聚灶,其中206个浓聚灶判断为恶性,50个浓聚灶判断为良性。根据病理学及临床随访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以病灶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假阳性病灶21个,假阴性病灶10个。以患者分析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0.00%-89.23%-91.30%及84.2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血清CA153升高的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13(6):833-83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5

      摘要 (1776) HTML (44) PDF 216.96 K (1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in-like protein 1,Fstl1)的水平及Fstll在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UC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4例UC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Fstl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变肠组织及对照肠组织中Fstl1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Fstl1血清水平(20 ± 26)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 ± 3)μg/L (P < 0.05);UC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P < 0.05);血清Fstl1表达水平与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评分(r = 0.21,P = 0.03)呈正相关; Fstl1主要表达在肠组织炎性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Fstl1在UC患者血清及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且与疾病活动性有关。提示Fstl1在U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伴血清单克隆IgM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2013(6):836-83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6

      摘要 (1793) HTML (52) PDF 153.54 K (1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51例伴血清单克隆IgM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LPD)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其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1例未经治疗的LPD患者经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鉴定为伴血清单克隆IgM增高,同时定量检测其血清IgM-IgG和Ig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51例患者均为B细胞性LPD,主要为WM(47.0%)-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B-CLL)(21.6%),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B-DLCL)(13.7%)。IgM-κ型患者的IgM水平显著高于IgM-λ型患者(P = 0.031);不同类型LPD组间IgM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其中WM组IgM水平最高,为30.6(11.9,47.8)g/L。12例IgM> 30 g/L的患者均为WM患者,但有6例WM患者的IgM< 10 g/L;IgM< 30 g/L的WM-B-CLL及B-DLCL患者的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 0.01),但仅WM组的IgG-Ig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可作为WM与其他伴单克隆IgM的LPD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 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的治疗探讨

      2013(6):839-84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7

      摘要 (1638) HTML (46) PDF 254.12 K (1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病例,根据其狭窄原因和气管3D-CT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9例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其中9例予以手术瘢痕肉芽组织切除,5例更换套管,2例行气管镜下冷冻治疗,3例行气管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1例气管支架置入后肉芽增生性狭窄行气管支架套接治疗;4例气管支架置入后痰液阻塞行雾化抗感染治疗;1例气管断裂吻合术后继发狭窄行气管袖状切除治疗;1例颈部绳索勒伤致气管狭窄伴不完全断裂行气管修复术;1例气管灼伤和1例气管软化症致广泛狭窄予以保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气促评级由Ⅱ~Ⅳ级改善为0~Ⅰ级,脉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0%~8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要严格掌握气管支架置入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 特重度烧伤合并腹腔内高压对肾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2013(6):842-84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8

      摘要 (1762) HTML (68) PDF 248.56 K (1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为腹内高压组,IAP < 12 mmHg为对照组,每日1次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记录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肌酐-尿量-出入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的尿素氮-肌酐的变化与腹内压的改变呈正相关(P < 0.05),而腹内压与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无明显的相关性(P > 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肾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用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 TRAB阳性对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2013(6):846-84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29

      摘要 (2051) HTML (50) PDF 170.81 K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对其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新发T2DM合并甲亢患者30例,根据TRAB滴度分为抗体阳性组(A组:TRAB>1.5 IU/L)和抗体阴性组(B组:TRAB≤1.5 IU/L);单纯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值。统计学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结果:3组之间年龄-FBG和HDL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A组和B组的BMI-TG和TC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LDL-C和HbA1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TRAB阳性的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低于TRAB阴性者。自身免疫异常对糖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 超声心排量监测仪与胸阻抗法测定重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比较

      2013(6):849-851. DOI: 10.7655/NYDXBNS20130630

      摘要 (2050) HTML (58) PDF 200.59 K (1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与胸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测定心功能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4~10月入院的39例重度心功能不全(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患者,分别用USCOM与TEB检测患者心功能。结果:USCOM与TEB法测定的心功能指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为(3.85 ± 1.64)-(4.45 ± 1.65)L/min,心排指数(cardiac index, CI)分别为(2.44 ± 0.85)-(2.61 ± 0.76)L/(min·m2),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分别为(44.77 ± 20.98)-(51.72 ± 19.53)ml,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法测得的CO-CI-SV值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 = 0.688-r = 0.797-r = 0.414,P均< 0.01)。结论:USCOM与TEB法测定的心功能指数CO-CI及SV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FOXP3在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6):852-853. DOI: 10.7655/NYDXBNS20130631

      摘要 (1745) HTML (46) PDF 156.39 K (1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中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儿童Ⅰ型糖尿病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儿与正常人各3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肽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数量;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FOXP3的mRNA表达。结果:Ⅰ型糖尿病患儿组中血清C肽含量(0.71 ± 0.06)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5 ± 0.28)ng/ml;血糖含量(7.51 ± 5.06)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85 ± 0.68)mmol/L;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约占CD4+ T细胞(1.57 ± 0.15)%,低于正常对照组(3.13 ± 0.29)%(P < 0.05);Ⅰ型糖尿病患儿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低表达FOXP3。结论: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FOXP3表达降低,导致机体不能抑制效应性CD4+ T细胞的增殖对胰岛的破坏,从而参与了Ⅰ型糖尿病的发生。

    • 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3(6):854-855. DOI: 10.7655/NYDXBNS20130632

      摘要 (1944) HTML (56) PDF 215.67 K (1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技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术中染料定位技术检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n=68)的SLN,术后检出所有淋巴结行常规HE染色;HE染色为阴性者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68例患者中检出SLN 65例(96%);肿瘤细胞在SLN的转移率(26%)高于在区域淋巴结内(6%)的转移率(P < 0.05),SLN预测区域淋巴结的敏感度为100%-准确率为96%,无假阴性及假阳性;SLN微转移率为38%,微转移检测后有19%的病例从Dukes A-B期提高为Dukes C期。结论:术中SLN活检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能够预测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并可指导术后病理分期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肾盂旁囊肿的后腹腔镜的治疗

      2013(6):856-858. DOI: 10.7655/NYDXBNS20130633

      摘要 (2293) HTML (42) PDF 214.79 K (2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比较16例肾盂旁囊肿的B超-CT(平扫 + 增强)等检查方法与腔镜在肾盂旁囊肿手术中的应用。结果:16例患者中通过CT(平扫+增强)检查均明确诊断,14例腔镜手术成功,2例因出血而改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0~70 min,平均50 min;出血20~80 ml,平均40 ml,2例因损伤副肾血管而改开放,腔镜手术者住院时间为5~8 d,平均7 d,10例获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盂旁囊肿首选治疗方法。CT是诊断肾盂旁囊肿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增强CT肾盂相三维成像图,是防止损伤肾盂及肾血管的最有效检查方法。后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盂旁囊肿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方法,可以成为治疗肾盂旁囊肿手术金标准。

    • 胸腺瘤伴异位ACTH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3(6):859-860. DOI: 10.7655/NYDXBNS20130634

      摘要 (1571) HTML (43) PDF 173.52 K (1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