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稳定表达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基因血管内皮细胞株的建立及U94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2013(8):1027-1033.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1 CSTR:

      摘要 (2378) HTML (59) PDF 354.90 K (2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基因慢病毒载体,研究U94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质粒pSR2PH-U94为模板,PCR扩增U94-6×His片段,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IRES2-EGF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与慢病毒辅助包装元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含U94-6×His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经Blasticidin筛选,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CCK-8和小管形成实验研究U94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含U9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U94-IRES2-EGFP,重组慢病毒经包装-纯化后测得滴度为2.35 × 107 TU/ml。重组慢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获得能稳定表达U94基因的细胞株EA.hy926-U94。CCK-8及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EA.hy926-U94细胞与阴性对照细胞EA.hy926-NC-正常EA.hy926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小管形成能力变差。结论:成功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U94基因的血管内皮细胞株,研究表明U94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

    • 重组豹蛙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2013(8):1034-1038.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2 CSTR:

      摘要 (2430) HTML (75) PDF 262.12 K (2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豹蛙酶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Rap,表达-纯化豹蛙酶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合成豹蛙酶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中,鉴定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豹蛙酶的表达;大量表达重组豹蛙酶融合蛋白(Rap-His),通过MTT法分析Rap-His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ColdⅡ-Rap原核表达载体,经优化表达-纯化的条件,获得纯度较高的Rap-His;MTT法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在320-160 μg/ml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率在加药后4 d达到93.49%。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重组Rap-His融合蛋白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这为进一步与肿瘤特异抗体偶联,构建肿瘤特异性靶向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可自发分化为内皮细胞

      2013(8):1039-1043.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3 CSTR:

      摘要 (2317) HTML (48) PDF 278.92 K (2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外正常培养条件下能否自发分化为内皮细胞。方法:分离原代大鼠BMSCs,传代后正常培养至第7代,选用第3代和第7代用于本次实验。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第3代和第7代BMSCs内皮细胞标识物CD31-血管生成素受体2(tyrosine kinase with immunoglobulin-like and EGF-like domains 2,Tie-2)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表达;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Matrigel)检测血管生成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vWF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培养至第7代后,部分BMSCs在形态上呈椭圆形;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第7代BMSCs的内皮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第3代BMSCs;体外血管生成实验表明第7代BMSCs在Matrigel胶上能形成网状结构。结论:BMSCs在体外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表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可部分自发分化为内皮细胞。

    • 去分化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再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2013(8):1044-1048.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4 CSTR:

      摘要 (2585) HTML (46) PDF 302.20 K (2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去分化间充质干细胞(de-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MSCs)成骨再分化能力。方法:以MSCs为对照,分别采用Cell Count Kit(CCK8)法-实时定量PCR(qPCR)-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De-MSCs增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成骨再分化能力等。结果:De-MSCs可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在成骨培养基中增殖能力高于MSCs(P < 0.05),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terix-Bmp2)表达明显增加(P < 0.05),ALP活性检测发现De-MSCs明显高于MSCs组(P < 0.05),28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结节。结论:De-MSCs具备某些MSCs特征,但是体外再次成骨效率明显提高,De-MSCs可作为更优质种子细胞,为再生医学开拓新的思路。

    • 吡格列酮对小鼠皮下、内脏脂肪棕色化的差异作用

      2013(8):1049-1054.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5 CSTR:

      摘要 (2267) HTML (53) PDF 416.56 K (2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小鼠皮下-内脏脂肪棕色化不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C57BL/5J小鼠皮下及内脏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诱导分化同时加吡格列酮刺激直至分化成熟后,RT-PCR检测棕色脂肪相关功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皮下脂肪中吡格列酮组较对照组棕色脂肪功能基因均明显表达上调(P < 0.05),而内脏脂肪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促进小鼠皮下脂肪棕色化改变,但对内脏脂肪无作用。

    • OPN通过SDF-1/CXCR4轴调控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2013(8):1055-1059.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6 CSTR:

      摘要 (2259) HTML (54) PDF 266.84 K (2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小干扰RNA稳定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后,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脂质体法分别将OPNsiRNA-pcDNATM 6.2及空载体质粒pcDNATM6.2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稻瘟素筛选,克隆环挑取细胞克隆,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并检测稳转细胞中OPN-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迁移试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结果:OPN siRNA稳定转染细胞SGC-7901后,稳转细胞中CXCR4和MMP2表达量下降;细胞的增殖能力(与转染空载体质粒比较)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OPN siRNA使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提示OPN可能通过SDF-1/CXCR4轴及MMP2参与的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

    • 肥胖与雌激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子宫的作用研究

      2013(8):1060-1065.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7 CSTR:

      摘要 (2941) HTML (54) PDF 317.99 K (2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雌激素的相互关系及对子宫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普通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去势后普通饮食组(C组)-去势后高脂饮食组(D组)-去势后雌激素替代普通饮食组(E组)-去势后雌激素替代高脂饮食组(F组)。每周检测体重,饲养14周后,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实验);16周后处死实验大鼠,取血清测量生化指标并比较各组大鼠的子宫直观表象及组织学改变。结果:缺乏雌激素会导致实验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含量的增加。甘油三酯(TG)-血糖(GLU)-尿酸(UA)水平与雌激素水平负相关,TG水平与肥胖正相关,但各组指标差异不显著。雌激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雌激素替代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血糖。雌激素撤退会导致子宫萎缩,而给予替代雌激素后能明显促进子宫的生长发育。雌激素-肥胖与子宫内膜的增殖均为正相关关系。结论:雌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两者均与子宫的生长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增殖正相关。

    • 胃旁路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的影响

      2013(8):1066-1069.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8 CSTR:

      摘要 (2690) HTML (54) PDF 252.63 K (2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旁路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GK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GK和Wistar大鼠各20只,随机分为GK手术组(GO组)-GK假手术组(GS组)-Wistar手术组(WO组)和Wistar假手术组(WS组),每组10只。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4-8周各组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术后8周取大鼠肝脏组织,采用RT-PCR检测肝脏GCK mRNA表达水平。结果:GO组术后第1周空腹血糖已开始下降,术后第1-4-8周分别由术前(8.73 ± 1.30)mmol/L下降到(6.84 ± 0.89)-(6.27 ± 0.93)-(5.86 ± 0.57)mmol/L(P < 0.05);随访过程中,GO组空腹血清胰岛素较术前和相应时间点GS组均有所升高,尚未达统计学差异(P > 0.05);GO组术后第8周肝脏GC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GS组(P < 0.05)。结论:胃旁路术能显著改善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手术的降糖作用可能与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增加有关。

    • 维生素D对原代培养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3(8):1070-1076. DOI: 10.7655/NYDXBNS20130809 CSTR:

      摘要 (2167) HTML (59) PDF 375.91 K (1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的抗增殖机制,并证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其抗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大鼠ASMCs,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总分为以下5组:正常对照ASMCs组-哮喘ASMCs组-哮喘ASMCs + 1 × 10-8 mol/L维生素D组-哮喘ASMCs + 1 × 10-7 mol/L维生素D组-哮喘ASMCs + 1 × 10-6 mol/L维生素D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SMCs增殖活性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ASMCs 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 哮喘ASMCs组G0/G1期细胞比例(80.01 ± 2.55)%明显少于其他各组,S期(8.31 ± 0.42)%和G2/M期(11.21 ± 1.43)%比例增加,MTT法检测其吸光度值增高(0.78 ± 0.04),提示ASMCs增殖明显增强。其中各值分别与正常对照ASMCs组[(90.15 ± 3.02)%-(5.41 ± 0.62)%-(4.38 ± 0.56)%-0.22 ± 0.0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同时哮喘ASMCs组与哮喘ASMCs + 1 × 10-6 mol/L维生素D组各值[(89.08 ± 2.81)%-(5.58 ± 0.92)%-(4.61 ± 1.12)%-0.38 ± 0.02]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与哮喘ASMCs + 1 × 10-7/1 × 10-8 mol/L维生素D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在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哮喘ASMCs组与正常对照ASMCs组-哮喘ASMCs + 1 × 10-6 mol/L维生素D组分别相比较均偏高,差异显著(P < 0.001);③在各不同剂量维生素D作用组,分别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大剂量维生素D组作用均优于最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显示维生素D的抗增殖作用有明显剂量-效应相关性。结论:哮喘组大鼠ASMCs增殖明显,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cyclinD1表达发挥其对哮喘大鼠ASMCs的抗增殖作用。

    • 哌立福辛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其作用机制

      2013(8):1077-1080.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0 CSTR:

      摘要 (2373) HTML (63) PDF 228.35 K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哌立福辛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哌立福辛 (0.125-0.250-0.500-0.750-1.500 -滋mol/L) 对SGC7901细胞进行干预后,采用磺酰罗丹明B (SRB)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症相关基因eIF4E及AEG-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哌立福辛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降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内AKT信号通路中AEG-1-eIF4E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哌立福辛具有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降低AKT信号通路中AEG-1和eIF4E的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发挥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 中国上海汉族人群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相关性

      2013(8):1081-1086.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1 CSTR:

      摘要 (2071) HTML (49) PDF 261.50 K (2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脑出血患者-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地区汉族人群,3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等基线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进行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频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CT + TT基因型(9.3%-9.6%)和T等位基因(4.7%-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和1.0%,P < 0.05),脑梗死组中发现1例TT基因型,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TT基因型,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β = 1.712,OR = 5.537,95%CI:1.120~27.381,P = 0.036),与脑梗死的相关性(β = 1.432,OR = 4.187,95%CI:0.934~18.774,P = 0.061),表明C242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与脑出血-脑梗死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与高血压和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相比,C242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影响并不显著。

    • 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职业性噪声聋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2013(8):1087-1093.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2 CSTR:

      摘要 (2026) HTML (50) PDF 312.31 K (2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聋易感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对氧磷酶-2(PON2)rs7493-rs12026-rs12704796-rs7785846-rs778640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纯音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 40 dB的工人作为病例组,共188例;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和接触噪声年限等因素与病例匹配,且纯音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 40 dB的同岗位轮班工人,共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调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资料和现场暴露资料。抽取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用于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型的测定。结果:通过分析发现rs7493(CG + GG)基因型-rs12026(CG + GG)基因型-rs7785846(CT + TT)基因型和rs7786401(GT + TT)基因型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的危险性因素,调整OR(95%CI)分别为3.54(2.18~5.75)-3.38(2.08~5.49)-3.30(2.03~5.37)和3.44(2.11~5.62)。分层分析发现以上4种基因型与环境危险因素噪声暴露水平结合后,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噪声暴露强度越大,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性越高(OR值变大)。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PON2基因rs7493-rs12026-rs7785846和rs7786401 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能是职业性噪声聋易感性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与噪声暴露强度等因素有交互增强作用。

    • E-钙粘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347G→GA)对大肠癌患者E-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8):1094-1098.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3 CSTR:

      摘要 (2429) HTML (40) PDF 307.81 K (2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基因(CDH1)启动子区域-347G→G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散发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人群E-钙粘蛋白表达的联系。方法:以江苏地区大肠癌患者群为研究对象,同时建立无肿瘤家族史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行目的基因的多态性测定,同时行正常结肠组织和不同基因型的大肠癌组织E-钙粘蛋白的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大肠癌组的目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肠癌组织E-钙粘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结肠组织(P < 0.05)。5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GA基因型和G基因型的E-钙粘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 > 0.05);48例结肠癌组织中,GA基因型E-钙粘蛋白表达量则明显低于G基因型(P < 0.05)。结论:CDH1启动子区域-347G→G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并不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但在肿瘤发生后可能影响其预后。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出血性脑卒中的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2013(8):1099-1102.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4 CSTR:

      摘要 (2297) HTML (59) PDF 193.64 K (2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49例,同时选择同地区参与健康调查的社区人群作为对照,按同性别-同年龄(±2岁)进行1∶2匹配,共选择了298例非脑卒中对象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基本资料-个人疾病史,同时检测血压和血糖-血脂和hs-CRP等生化指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校正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糖和血脂升高等危险因素后,hs-CRP每升高1 mg/L的OR值(95%CI)为1.386(1.230~1.563),P < 0.001;而hs-CRP升高(≥3 mg/L)的OR值(95%CI)为6.599(3.141~13.867),P < 0.001。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s-CRP升高(≥3 mg/L)者脑出血的患病风险高于女性,OR值(95%CI)分别为8.675(3.206~23.469)-3.836(1.106~13.308),P值分别为< 0.001-< 0.05。结论:hs-CRP升高与出血性脑卒中存在显著关联,且男女hs-CRP升高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存在差异。

    • 南京市居民癫痫痫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2013(8):1103-1109.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5 CSTR:

      摘要 (1861) HTML (51) PDF 300.05 K (2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部分居民对癫痫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对癫痫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给予居民癫痫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指导。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区未患有癫痫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采取自愿原则填写“癫痫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结果:本次共调查3 300位居民,有效问卷3 147份。99.5%的受访者听说过癫痫,这其中有31.9%的人至少知道或认识1位患者,41.7%的人至少见过1次癫痫患者发病;超过半数的的受访者(58.2%)否认或不清楚癫痫可以治愈,5.0%的人认为癫痫为传染性疾病,17.2%的人认为其为精神错乱;12.3%和84.1%的受访者分别反对其子女与患者接触和缔结婚姻关系;且认为癫痫为精神错乱-传染性疾病或不清楚其是否为传染性疾病-不可治愈或不清楚是否可以治愈以及已婚是导致人们不愿意儿女与癫痫患者接触或结婚的影响因素。结论:南京市居民对癫痫有较高的认识,但对癫痫的熟识程度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影响人们对癫痫患者的态度,所以应积极对该人群进行癫痫的健康教育干预。

    • CXCR4、hTERT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关系

      2013(8):1110-1115.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6 CSTR:

      摘要 (1988) HTML (41) PDF 324.67 K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6例胶质瘤中CXCR4及hTERT的表达,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分析CXCR4-hTERT表达及MVD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①CXCR4-hTERT总阳性率分别为53.8%(84/156)-50.6%(79/156);Ⅱ-Ⅲ-Ⅳ级胶质瘤中CXCR4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6/52)-56.5%(39/69)-82.9%(29/35),hTERT的阳性率分别为26.9%(14/52)-53.6%(37/69)-80.0%(28/35),CXCR4和hTERT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156例胶质瘤中MVD均值为44.17 ± 13.43,Ⅱ-Ⅲ-Ⅳ级MVD均值分别为29.85 ± 4.34-50.12 ± 17.80-52.53 ± 18.16(P < 0.01);③Ⅱ-Ⅲ-Ⅳ级胶质瘤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2-11.7-9.8个月;CXCR4-hTERT阳性表达组中MVD≥44.17的病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组及MVD < 44.17的病例(P < 0.01)。结论:CXCR4-hTERT的高表达可促进胶质瘤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后评估。

    • 结直肠癌组织未分化微血管密度影响其对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敏感性

      2013(8):1116-1121.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7 CSTR:

      摘要 (2246) HTML (62) PDF 308.14 K (2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的分类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取手术组织的石蜡标本切片,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血管的CD31-CD34染色,研究肿瘤内微血管的特点,并检测MVD。结果:肠癌组织中CD31阳性的微血管多于CD34阳性的微血管,并以此鉴别出分化血管(CD31+/CD34+)和未分化血管(CD31+/CD34-)两类微血管。治疗敏感组的肠癌未分化血管MVD为10.6 ± 3.1,治疗不敏感组的肠癌组织未分化血管MVD为6.9 ± 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MVD中位数为界值,未分化血管MVD高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未分化血管MVD低组长(9.5个月vs. 3.0个月,P < 0.05)。结论:通过检测肠癌组织中未分化微血管密度可能对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有一定帮助。

    • 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2013(8):1122-1125.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8 CSTR:

      摘要 (2258) HTML (46) PDF 190.33 K (2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协方差分析提示在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中,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影响或影响甚微。在慢性重型肝炎组中,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同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型肝炎组中血脂水平主要受病毒载量(lgDNA)-PTA-白蛋白(ALB)等的影响。结论: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在各个病变阶段是不同的,通过动态观察血脂水平和病毒载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病理性免疫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2013(8):1126-1130. DOI: 10.7655/NYDXBNS20130819 CSTR:

      摘要 (2063) HTML (45) PDF 290.06 K (2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抗凝和静脉窦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3年。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只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8例为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入院时临床表现为单纯颅高压者8例,合并局灶症状体征者11例,合并脑病2例,昏迷3例。2种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疗效。随访期末,17例(71%)患者完全恢复,3例(13%)遗留后遗症状,4例(17%)患者死亡。本研究显示,合并颅内出血并不是CVST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精神障碍-昏迷及多部位的静脉窦血栓仍是预后差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单发部位的CVST及溶栓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2种方法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静脉窦内溶栓治疗是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出现颅内出血和昏迷患者的临床预后。

    • 84例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分析

      2013(8):1131-1134.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0 CSTR:

      摘要 (2508) HTML (66) PDF 234.14 K (2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84例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65例男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女性肺癌患者平均年龄(59.2 ± 12.2)岁,与男性组相仿;女性组咯血发生率较低(P < 0.05),肿瘤分布多为周围型,并以腺癌为主(P < 0.05),烹饪组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烹饪组(χ2 = 10.2,P = 0.001)。结论: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不少见,以周围型-腺癌为主,并与烹饪密切相关。

    • 改良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13(8):1135-1137.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1 CSTR:

      摘要 (1925) HTML (51) PDF 212.87 K (2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人中应用的安全性-舒适性。方法:用咪达唑仑替代地西泮行镇静麻醉,比较无痛组和对照组病例在检查过程中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检查后咽喉部不适反应-胸痛-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不良回忆以及术后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比例。结果:无痛组与对照组检查中脉搏氧饱和度(SpO2)波动-心率(HR)波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无痛组的咽喉部不适-不良回忆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痛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咪达唑仑镇静麻醉替代地西泮用于老年人支气管镜检查,麻醉镇静效果好,检查风险降低,安全-有效-舒适性好。

    • 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粗针穿刺活检技术改进的探讨

      2013(8):1138-1141.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2 CSTR:

      摘要 (1979) HTML (55) PDF 294.08 K (2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改进和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粗针穿刺活检操作的技术。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用改进的Bard枪穿刺技术对拟手术的643个乳腺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并将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643个病灶术前均成功穿刺取材,病灶最小直径5 mm。未出现气胸-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穿刺病理结果示:良性224例-恶性419例,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符合率98.29%(632/643)。结论:改进后的乳腺病灶粗针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有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 90例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疗效分析

      2013(8):1142-1144.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3 CSTR:

      摘要 (2722) HTML (104) PDF 216.74 K (2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0年高龄股骨骨折患者90例,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0.12 ± 3.24)cm,平均手术时间(35.24 ± 6.25)min,平均出血量(221.45 ± 65.32)ml;平均随访(24.12 ± 6.2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1.11%(82/90),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94.85 ± 8.46)分;无切口感染-假体松动-髋臼磨损-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脱位者。结论:在没有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2013(8):1144-1145.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4 CSTR:

      摘要 (1635) HTML (56) PDF 150.93 K (2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HS-SPME/GC/MS法测定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崁醇的条件优化

      2013(8):1146-1151.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5 CSTR:

      摘要 (2247) HTML (58) PDF 269.32 K (2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测定水中嗅味物质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崁醇(2-MIB)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应用L32(49)正交表安排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嗅味物质时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子转速-盐浓度-解吸时间和解吸温度并进行实验,优化各项操作参数。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嗅味物质的优化后实验条件是:萃取温度和解吸温度分别为65℃和260℃,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分别是40 min和7 min,搅拌子转速是600 r/min,盐浓度为30%(W/V)。分别测定高低加标样,回收率为91%~107%,检出限(S/N=3)为0.04 ng/L,回收率为91%~104%,检出限(S/N=3)为0.13 ng/L。结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条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简便-可靠,符合水中嗅味物质的测定要求。

    • 胸水中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计算机判别

      2013(8):1152-1154.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6 CSTR:

      摘要 (2388) HTML (44) PDF 199.44 K (2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水中腺癌细胞(ACC)和反应性间皮细胞(RMC)的计算机判别方法,为胸水中ACC计算机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取胸水涂片中764个ACC(44例)和709个RMC(39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细胞的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随机选取约80%细胞作为训练组,剩余的20%细胞为测试组,对训练组的测试结果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用测试组评价函数的判别效果。结果:逐步判别分析显示,RP-BP-Rn-Bn-dmaj,c-dmin,c-An-Dn-Cn进入判别函数,符合率为84.5%,其判别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基于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P < 0.05)。结论:结合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效果好,为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计算机定量诊断提供了分析路径。

    • 非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植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013(8):1155-1160.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7 CSTR:

      摘要 (2130) HTML (54) PDF 302.98 K (2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非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NAD)及腰椎L4~L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FE)模型,拟为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提供标准数学模型。方法:在Auto CAD中设计NAD假体,基于CT数据通过Mimics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模型,将NAD模型放置于L4~L5椎间盘,数据导入Abaqus采用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观察NAD置换后FE模型的模拟单元-节点及构成组件。采用轴向负荷400 N以模拟L4~L5节段正常的中立位负荷,采用轴向负荷400 N及10 N-m模拟后伸负荷,验证所建立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建立了非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放置于腰椎L4~L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腰椎L4~L5活动节段FE模型34 123个节点及162 858个单元,其中椎体161 679个四面体单元,椎间盘-终板共1 053个六面体单元,韧带-关节囊-纤维共126个Link单元;NAD的FE模型1 583个节点及4 927个单元,其中终板共1 053个六面体单元,髓核3 724个六面体单元。力学测试显示中立位负荷及后伸负荷时所建立FE模型力学分布与现有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建立高精度NAD假体有限元模型,Mimics通过基于阈值算法及参数化建模提供精确腰椎活动节段模型,两者可以基于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

    • 氧化锆核瓷处理与饰面瓷工艺对瓷/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2013(8):1161-1166.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8 CSTR:

      摘要 (1942) HTML (55) PDF 304.54 K (2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染色或硅涂层处理对氧化锆核瓷粉浆涂塑和热压铸两种工艺饰面瓷结合的影响。方法:将制作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Y-TZP)瓷块分为6组(A1-A2-A3-B1-B2-B3),其中A1-B1组不处理作为空白对照,A2-B2组染色,A3-B3组表面以摩擦化学法制备硅涂层,随后A1~A3组以粉浆涂塑工艺制备饰面瓷,B1~B3组以热压铸工艺制备饰面瓷,测试各组试件的剪切结合强度和分析断裂模式,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各种表面处理Y-TZP核瓷的微观形态以及典型试件的断裂面形态。结果:不论经过何种表面处理,Y-TZP核瓷与粉浆涂塑法和热压铸法两种工艺饰面瓷之间的剪切强度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1);当以粉浆涂塑法制备饰面瓷时,进行硅涂层处理的Y-TZP核瓷与饰面瓷的剪切强度值高于染色处理和不处理(P < 0.01);当以热压铸法制备饰面瓷时,Y-TZP核瓷与饰面瓷的剪切强度值不受表面处理因素影响(P > 0.01)。结论:染色和饰面瓷工艺对Y-TZP核瓷与饰面瓷结合强度不造成影响,以粉浆涂塑工艺制备饰面瓷时,硅涂层可提高双层瓷的结合强度。

    • 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

      2013(8):1167-1170. DOI: 10.7655/NYDXBNS20130829 CSTR:

      摘要 (2427) HTML (54) PDF 228.25 K (2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为铸瓷固位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A组,铸瓷固位钉组;B组,金属自攻螺纹钉组;C组,复合树脂钉组;D组,树脂直接充填组。采用IPS e. max Press热压铸瓷系统制作铸瓷牙本质固位钉,制备标准化牙本质-固位钉-复合树脂块试件,微拉伸实验测试各组试件粘结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面形态。结果:A-B两组试件粘结强度显著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组间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C-D三组试件断裂模式以牙本质-树脂界面断裂为主,B组以牙本质内聚断裂为主。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牙本质固位钉,IPS e.max Press铸瓷固位钉可显著提升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的粘结强度。

    • 妊娠重度子痫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眼底病变1例

      2013(8):1171-1172. DOI: 10.7655/NYDXBNS20130830 CSTR:

      摘要 (1717) HTML (49) PDF 179.86 K (2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