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NOS通过激活BAD诱发脊髓神经元凋亡

      2013(9):1173-1179.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1 CSTR:

      摘要 (2392) HTML (48) PDF 358.98 K (2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调控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B组,18只)和iNOS抑制组(C组,18只)。A组动物麻醉后仅腹腔切开,B组及C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法(夹闭腹主动脉1 h后松开,再灌注6-12-24 h)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后,A组及B组动物按5 ml/kg腹腔注射5%二甲基亚砜,C组动物按150 mg/kg腹腔注射同等量氨基胍。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三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取腰段脊髓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神经元特异性抗体NeuN免疫荧光计算各组脊髓组织中存活神经元数目,Western blot检测iNOS-Bcl-xL/Bcl-2 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cl-xL/Bcl-2 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磷酸化BAD(p-BAD)-14-3-3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BAD与14-3-3的结合状态。结果: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显示A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无损害,B组和C组大鼠后肢功能明显损害,但C组大鼠后肢功能好于B组(P < 0.05)。NeuN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和C组大鼠脊髓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但C组大鼠脊髓神经元数目多于B组(P < 0.05)。电镜结果示B组及C组中脊髓组织均有明显凋亡现象,但C组大鼠凋亡程度较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NOS和细胞色素C表达量在B组及C组中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但相同再灌注时间C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B组(P < 0.05);p-BAD表达量则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而下降,但C组中下降程度明显小于B组(P < 0.05)。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BAD与14-3-3结合力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在B组和C组中逐渐降低,但是C组程度更慢(P < 0.05)。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iNOS通过促进p-BAD去磷酸化,降低BAD与14-3-3的结合力,进而诱发脊髓神经元的凋亡。

    • 细胞筛网作为载体运用于玻璃化法冻存人卵巢组织的效果分析

      2013(9):1180-1185.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2 CSTR:

      摘要 (2286) HTML (44) PDF 307.36 K (1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筛网作为载体运用于玻璃化冷冻人卵巢组织的效果,并寻找合适的冷冻剂浓度。方法:选择来自卵巢切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浆液性囊肿患者的卵巢组织共10例,以细胞筛网为载体,以二甲基亚砜-乙二醇和蔗糖为冷冻保护剂进行玻璃化冷冻。分别以二甲基亚砜和乙二醇等浓度混配(12%-15%-18%和20%)和0.5 mol/L的蔗糖配成4组不同的冷冻液,并以新鲜组织及常规程序化冷冻组织为对照,观察不同冷冻液组合对卵巢组织始基卵泡的形态学-凋亡以及体外培养后雌激素-孕酮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评价冷冻效果。结果:与新鲜组相比,细胞网筛玻璃化冷冻的卵巢组织冻融后,始基卵泡正常率虽有所降低,但优于常规程序冷冻组,其中18%组和15%组的正常率显著增高。组织细胞的凋亡率比新鲜组有所增加,但低于常规程序冷冻组,其中15%组和12%组明显降低。因此,15%组的冷冻效果最好。比较了该浓度组合对卵巢组织培养后的雌激素-孕酮-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新鲜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相比,培养液中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孕酮水平略好于程序组,但乳酸脱氢酶与新鲜组的变化完全一样,都显著优于程序化组。结论:细胞筛网玻璃化冷冻法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可作为临床卵巢组织冷冻的一种方法,15%的二甲基亚砜和乙二醇等浓度组合效果最佳。

    • Noda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OMO1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2013(9):1186-119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3 CSTR:

      摘要 (3577) HTML (50) PDF 267.04 K (2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斑马鱼NOMO1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情况。方法:首先克隆斑马鱼NOMO1同源基因全长cDNA,然后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初步检测NOMO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OMO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半定量RT-PCR及原位杂交技术显示NOMO1从受精卵时期开始即有表达,在24 hpf(受精后24 h)之前,NOMO1基因表达广泛,并主要集中在中-内胚层。从24 hpf开始其表达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如前脑-中脑-小脑-脊索前板-眼和耳囊等处。在心脏处也有少量表达。结论:NOMO1基因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推测NOMO1基因影响早期心脏发育。

    • Calcineurin和TRPC6参与ET-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2013(9):1191-1195.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4 CSTR:

      摘要 (2251) HTML (44) PDF 284.53 K (1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alcineurin和瞬时感受器电位6(TRPC6)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 ET-1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检测Calcineurin活性以及TRPC6的表达;分别于ET-1刺激前给予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TRPC6 siRNA处理,测定Calcineurin活性-TRPC6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Calcineurin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TRPC6的表达,MTT法检测PASMCs的增殖。结果:ET-1可激活原代培养的PASMCs中Calcineurin的活性,上调TRPC6的表达;CsA和TRPC6 siRNA可以分别降低TRPC6表达和Calcineurin活性;也可以抑制ET-1 刺激的 PASMCs增殖。结论:Calcineurin与TRPC6参与ET-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相互影响。

    • 慢性能量限制对小鼠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肽mRNA表达的影响

      2013(9):1196-1201.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5 CSTR:

      摘要 (2137) HTML (52) PDF 241.80 K (2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促进食欲和抑制食欲神经肽在慢性能量限制饮食后的变化。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高脂和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每组各取6只给予能量限制饮食(正常饮食量的85%),另6只继续给予高脂或普通饲料自由饮食,6周后处死。喂养过程中监测小鼠体重,处死后取下丘脑组织检测4种神经肽mRNA表达水平。结果:6周的能量限制逆转了小鼠的体重增加-脂肪蓄积。且肥胖逆转后,下丘脑弓状核促进食欲的神经肽Y(NPY)和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AgRP)mRNA的表达较肥胖小鼠显著增高(P < 0.001),而抑制食欲的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POMC)和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mRN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慢性能量限制饮食能够引起体重减轻,但同时上调下丘脑促进食欲的神经肽,而后者可能是节食减重后体重反弹的一个重要促成因素。

    • FLIP、Smac和survivin蛋白在肺小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中表达规律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2013(9):1202-1207.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6 CSTR:

      摘要 (2446) HTML (47) PDF 292.12 K (2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cell carcinoma,PDSCC)中 FLICE抑制蛋白(FLICE inhibitory protein,FLIP)-促凋亡蛋白Smac(second mitochondrial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探讨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癌中FLIP-Smac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FLIP-Smac和survivin阳性表达;应用蛋白印记(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肺组织及两种癌组织中FLIP-Smac-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73例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64.5%。其中小细胞肺癌60.5%,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8.6%。FLIP-Smac及survivin在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 > 0.05),但Smac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生存率有关 (P < 0.05);Smac在正常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组织(P < 0.05);FLIP及survivin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组织 (P < 0.05)。结论:癌组织中Smac低表达提示低生存率,Smac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FLIP-Smac和survivin联合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 硫化氢抑制局部肾素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2013(9):1208-1213.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7 CSTR:

      摘要 (2181) HTML (47) PDF 310.07 K (2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硫化氢(H2S)是否通过抑制局部肾素活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用高脂饲料结合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硫氢化钠(NaHS)56 -滋mol/(kg-d),共计12周。用HE-油红O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和脂质浸润,放免法检测血浆及组织肾素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局部肾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和动脉组织H2S水平显著降低,动脉组织肾素水平明显增高。NaHS组血脂和血浆H2S水平有所改善,动脉组织肾素水平降低,AS斑块和脂质浸润减少。结论:局部肾素在AS中发挥重要作用,H2S能通过抑制动脉局部肾素表达产生抗AS作用。

    • 电针对青春期前后大鼠下丘脑NPY表达的影响

      2013(9):1214-1219.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8 CSTR:

      摘要 (2227) HTML (51) PDF 302.84 K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电针(EA)对青春发育早期正常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具有显著降调节作用。为揭示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电针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表达的作用,以确定NPY是否是抑制GnRH释放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法:在4个不同发育阶段,分别给予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位组大鼠以低频电针(3 Hz)持续治疗10 d,每天20 min。10 d后,测定下丘脑NPY的表达。结果:电针穴位组青春发育早期大鼠下丘脑NPY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P < 0.05);与大鼠下丘脑GnRH表达的变化相比,电针穴位组青春发育早期大鼠下丘脑NPY表达与GnRH表达的变化呈同向波动趋势;而NPY表达的下降不影响大鼠体重的增加。结论:低频电针可有效下调青春发育早期正常大鼠下丘脑NPY的表达,推测NPY不是大鼠青春发育早期下丘脑GnRH释放调控的关键因素。

    • 盐酸小檗碱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2013(9):1220-1225. DOI: 10.7655/NYDXBNS20130909 CSTR:

      摘要 (2393) HTML (54) PDF 344.95 K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50-75-100 μmol/L)盐酸小檗碱处理MDA-MB-231细胞不同时间(48-72 h),MT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选择盐酸小檗碱50 μmol/L作为机制研究浓度,Annenxin Ⅴ/PI EGFP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细胞内活性氧簇的影响;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丙咪唑羰花青碘化物(JC-1)荧光探针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Caspase3试剂盒检测盐酸小檗碱对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作用MDA-MB-231细胞48-72 h,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盐酸小檗碱(50 μmol/L)呈时间依赖性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并诱导MDA-MB-231细胞内活性氧簇大量生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Caspase3活性增高。结论:盐酸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簇的生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Caspase3活性,由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 烟熏联合内毒素构建COPD大鼠模型

      2013(9):1226-123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0 CSTR:

      摘要 (2732) HTML (58) PDF 307.44 K (2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别通过气道内注入内毒素-单独香烟烟熏以及烟熏联合内毒素3种方法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寻找经济-便捷-成功率高的COPD建模方法。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烟熏组-内毒素组和烟熏 + 内毒素组,每组10只。90 d后HE染色观察大鼠肺-支气管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脂酶A2(PLA2)含量的变化。结果:烟熏 + 内毒素组大鼠肺-支气管的HE染色符合COPD的病理改变;其血清及肺组织中IL-8-TNF-α-PLA2含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烟熏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用于建立大鼠COPD模型优于单独烟熏法及单独气道内注入内毒素法。

    • 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哮喘严重度及哮喘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

      2013(9):1231-1236.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1 CSTR:

      摘要 (2028) HTML (56) PDF 282.62 K (1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Toll 样受体4(TLR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哮喘发病严重度和哮喘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在HapMap上挑选TLR4的全部标签SNPs。连续性招募哮喘患者318例。采用SNPstream和Taqmans法进行基因分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及其表面TLR4的表达。结果:TLR4的4个标签SNPs rs1927914-rs10983755-rs11536879-rs1927907与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和hsCRP无相关性。但是rs1927914 TT基因型比TC和CC基因型的FEV1%要低(P = 0.043),哮喘发病程度更严重(P = 0.024)。 同样,rs10983755 GG基因型比GA和AA基因型-rs1927907 GG基因型比GA和AA基因型哮喘发病程度更严重(P = 0.009和P = 0.013)。TLR4 SNPs与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无相关性,但是和CD4+CD25high 调节性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量有关。结论:TLR4 SNPs和哮喘严重度分级及CD4+CD25high 调节性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量相关,与哮喘其他表型无相关性。TLR4 SNPs可能影响哮喘症状的严重度,这为哮喘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代谢综合征及高危人群空腹血糖与胰岛功能的关系

      2013(9):1237-1242.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2 CSTR:

      摘要 (2330) HTML (56) PDF 306.90 K (2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南京理工大学社区及江苏高邮地区非确诊糖尿病人群1 068例,标准化问卷-人体测量及生化分析分别获取病史资料-体格特征和生化数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0-30-120 min分别采血测定血糖-胰岛素水平。Matsuda ISI指数评价胰岛素敏感性,0~30 min和0~12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30和AUCINS120)及其与血糖曲线下面积之比(胰岛素释放指数,INSR30和INSR120)评估β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INSR30和INSR120与MatsudaISI的乘积作为处置指数(DI30和DI120),反应β细胞相对于胰岛素抵抗的代偿能力。结果:与空腹血糖< 4.6 mmol/L相比,在空腹血糖处于4.6~5.6 mmol/L时,INSR30和INSR120已出现显著下降,在空腹血糖≥7.0 mmol/L时AUCINS30和AUCINS120出现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指标Matsuda ISI随着空腹血糖升高逐渐减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着空腹血糖升高逐渐增大,处置指数DI30和DI120随着空腹血糖升高稳步减低。体质指数(BMI)分组后,在各种血糖水平,肥胖者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和释放指数均高于非肥胖者,胰岛素敏感性则低于非肥胖者,处置指数在两者间无差别。结论:在空腹血糖正常高界时胰岛功能已经出现减低,尽管其胰岛素释放量尚可维持在一定水平,但β细胞相对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代偿能力已经出现降低。

    • 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硬化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抑制作用

      2013(9):1243-1246.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3 CSTR:

      摘要 (2231) HTML (55) PDF 242.21 K (2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联合应用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优化大鼠肝硬化建模方法,并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口服组-腹腔注射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组及DHA治疗联合组。观察大鼠肝硬化形成率;硬化结节形成及病理观察假小叶形成情况;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内毒素,测定肝组织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口服TAA肝硬化模型组诱导16周后死亡2只(死亡率约为10%),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85%,癌变1只(癌变率约为5%)。腹腔注射组诱导10周后死亡5只(死亡率约为2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75%。联合组10周后死亡1只(死亡率约为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90%。联合组毒性反应稍小。3组TAA诱导肝硬化模型大鼠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内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治疗组MDA水平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SOD水平高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结论:肝硬化诱导过程中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DHA可改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诱导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肝硬化。

    • 非贫血孕妇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2013(9):1247-125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4 CSTR:

      摘要 (2238) HTML (44) PDF 250.27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贫血孕妇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预测妊娠糖尿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手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本院完成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且资料完整符合条件的1 342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初次产检时登记其妊娠5~13+6周之间血常规检查的红细胞参数值,于妊娠24~28周产检时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14周前血红蛋白(Hb)第25-50-75位百分位数水平将孕妇分为4组:A组(≤P25)-B组(P25~P50)-C组(P50~P75)以及D组(≥P75),分析GDM与孕妇妊娠14周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导致GDM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D组GDM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而RBC中C组与D组GDM发生率分别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CT中GDM发生率:B组-C组以及D组3组明显高于A组(P < 0.05),但是B组-C组以及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14周前Hb(β = 0.028,OR = 1.032)-RBC(β = 0.743,OR = 2.286)和HCT(β = 0.089,OR = 1.107)水平是导致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14周前不同红细胞参数水平与GDM发生率密切相关,随着Hb-RBC-HCT水平增加,GDM发生率也有增加;且Hb-RBC-HCT是导致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作为GDM的早期预测指标。

    • 胃癌组织和血浆中氨基酸及脂类的代谢变化研究

      2013(9):1251-1255.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5 CSTR:

      摘要 (2086) HTML (57) PDF 231.80 K (2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氨基酸和脂类在胃癌组织和血浆中的代谢变化,揭示胃癌组织和血浆之间的代谢联系。方法:应用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的测定技术,检测20份慢性胃炎组织-17份胃癌组织-15份慢性胃炎患者血浆-15份胃癌患者血浆和15份胃癌术后患者血浆中的氨基酸和脂类的水平,结合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胃癌组织内氨基酸水平较慢性胃炎组织升高或相当,尤以半胱氨酸(P = 0.007)-2-氨基己二酸 (P = 0.045)-谷氨酰胺(P = 0.047)明显;胃癌患者血浆中的氨基酸水平低于慢性胃炎患者血浆,尤其半胱氨酸(P = 0.029)-丝氨酸(P = 0.013)-甘氨酸(P = 0.043)。与慢性胃炎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3-羟基丁酸(P = 0.003)-十六碳烯酸(P = 0.030)-庚酸(P = 0.047)明显增高,胆固醇(P = 0.003)明显降低。胃癌术后患者血浆中氨基酸和脂类的水平向慢性胃炎状态恢复。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胃癌组织中氨基酸和脂类代谢异常影响了血浆中的氨基酸和脂类;基于GC/TOFMS的测定方法是研究胃癌代谢的合适平台。

    •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病变(BI-RADS 3-5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9):1256-126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6 CSTR:

      摘要 (2418) HTML (55) PDF 263.42 K (2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规超声(US)检查在乳腺病变(BI-RADS3-5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99个乳腺病灶(BI-RADS 3-5)进行检查,分析乳腺病灶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等指标,判定肿块的BI-RADS分类,以BI-RADS 4B判定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良性58例,恶性41例,US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100%,特异度55.17%,CEUS联合US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97.56%,特异度91.23%。肿块内部血管走行紊乱-边缘见放射状增强-造影后范围增大等在良恶性间差异有意义(P < 0.05),时间强度曲线参数(Peak-TTP-AUC)恶性与正常组织差值及良性与正常组织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间仅Pea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联合US检查对乳腺肿块的BI-RADS分类较单纯US更为准确,可更好地指导临床。

    •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的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初步评价

      2013(9):1261-1261.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7 CSTR:

      摘要 (2765) HTML (52) PDF 201.76 K (20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支链DNA技术(bDNA)对HPV-E6/E7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67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另从中随机选择43例患者[11例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15例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HSIL)]检测HPV-E6/E7 DNA。结果:①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相关性分析显示: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检测结果呈现显著正相关(r = 0.465,P = 0.002);②总体人群HPV-E6/E7 mRNA检出阳性率为43.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E6/E7 mRNA阳性率(χ2 = 41.396,P < 0.001)和copies量(H = 39.350,P < 0.001)均呈现趋势性升高;③HPV-E6/E7 mRNA对LSIL+诊断的灵敏度为67.1%(95%CI:56.1%~78.1%)-特异性为74.2%(95%CI:65.5%~82.9%)-准确性为71.3%(95%CI:64.4%~78.1%)-阳性预测值为65.3%(95%CI:54.3%~76.3%)-阴性预测值为75.8%(95%CI:67.2%~84.4%)。结论:HPV-E6/E7 mRNA与宫颈细胞学类型相关,其对LSIL+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效率,可能更为适用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评估。

    • 乙型肝炎病毒rtA181变异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3(9):1265-1269.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8 CSTR:

      摘要 (1995) HTML (42) PDF 277.94 K (2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区A181位点(reverse transcriptase A181,rtA181)变异的临床特征,为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产物测序法确定HBV耐药位点和基因型,收集85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产生rtA181变异的患者标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发生耐药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HBeAg-HBV DNA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rtA181变异至少有8种不同模式,主要分布在阿德福韦单药和拉米夫定换用(或加用)阿德福韦治疗组中。其中B基因型患者13例(15.7%),C基因型患者72例(84.3%),基因型在rtA181变异模式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175)。发生rtA181变异时,患者ALT-HBV DNA-HBsAg等指标仍有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 0.001-0.013和< 0.001),且HBsAg水平在rtA181T变异组和rtA181V变异组之间存在差异[(3.40 ± 0.35)lgCOI vs(3.62 ± 0.54)lgCOI,P = 0.030]。结论:rtA181变异主要和临床使用阿德福韦有关,变异模式在B-C基因型无明显差别。rtA181变异后部分患者仍有生化和病毒学指标的改善,rtA181T变异后的HBsAg水平较rtA181V的低。

    • 心脏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2013(9):1270-1273. DOI: 10.7655/NYDXBNS20130919 CSTR:

      摘要 (2039) HTML (66) PDF 200.46 K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55例瓣膜疾病或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射频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实施开胸直视下心脏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则单纯行瓣膜置换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时随访,射频消融组中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80% vs 39%,P < 0.05)。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两组病例术后左心房横径-左室横径较术前都减小(P < 0.05);两组间比较,射频消融组术后左心房横径较对照组减小(P < 0.05)。射频消融组心功能≥Ⅱ级的比例射频消融组较对照组高(P < 0.05)。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可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功能,预后良好。

    • 持续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按需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3(9):1274-1276.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0 CSTR:

      摘要 (14864) HTML (50) PDF 183.14 K (4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持续小剂量口服他达拉非联合按需口服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7例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独服用他达拉非组(57例,他达拉非5 mg每日1次口服)和他达拉非加服用西地那联合组(50例,他达拉非5 mg每日1次口服,西地那非50 mg按需口服)。分别治疗12周,记录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单用他达拉非和他达拉非联合按需服用西地那非均能明显改善ED患者勃起功能,两组间IIEF-5评分改变比较无差异(P > 0.05),其中联合用药对重度ED患者的IIEF-5评分改变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IIEF-5评分问题2(达到勃起能力即插入成功率)治疗前后两组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每日5 mg他达拉非加按需50 mg西地那非联合服用更能够使患者较快达到满意勃起硬度,同时通过修复血管内皮功能达到从根本治疗ED的目的,尤其对重度ED患者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 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3(9):1277-1279.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1 CSTR:

      摘要 (1699) HTML (51) PDF 232.68 K (2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05~2012年于本院接受小腿后外侧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筋膜等复合组织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移植手术治疗小腿远端-足跟部及足踝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共37例,均进行术前皮肤缺损严重程度及术后皮瓣成活状况评估。结果:患者术前皮肤缺损面积4 cm × 6 cm~13 cm × 19 cm。37例皮瓣术后成活率高达97.3%(36/37)。结论: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皮瓣切取面积较大,血运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的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 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月经的影响

      2013(9):1280-1282.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2 CSTR:

      摘要 (1747) HTML (49) PDF 177.16 K (2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44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闭经的比例-时间以及月经恢复的比例和时间。其中78例接受FEC方案,66例接受TE方案。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化疗致闭经(CIA)及月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126例(87.5%)患者出现CIA,其中107例(84.9%)停经出现在前3个疗程后;≤40岁患者C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40 岁的患者(P < 0.05),化疗方案及激素受体状态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126例出现CIA的患者中共有74例(58.7%)恢复月经,中位时间为化疗结束后5个月;年龄及激素受体状态对CIA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年龄是预测CIA出现和月经恢复的指标。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对月经恢复有显著影响。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

      2013(9):1283-1285.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3 CSTR:

      摘要 (1767) HTML (50) PDF 229.66 K (2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83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临床焦虑评定。观察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前后焦虑评分的差别,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焦虑评分的差别。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有较低比例的焦虑存在,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SAS分值有所下降(P < 0.05)。起搏器植入术前后,不同性别患者间SAS分值无显著差异(P > 0.05)。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而言,术前术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焦虑分值有显著增加(P < 0.05)。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焦虑发生率较低,男女患者在焦虑评分上无显著差异,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该类患者SAS分值显著上升,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以减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SAS分值。

    • 帕金森病情感淡漠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3(9):1286-1288.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4 CSTR:

      摘要 (2081) HTML (43) PDF 172.83 K (2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情感淡漠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PD患者483例,采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Ⅰ的项目4(动机或始动力)进行评定并分为情感淡漠和非情感淡漠组。对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运动症状-认知功能等进行评定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情感淡漠的危险因素。结果:483例中131例出现情感淡漠症状,占27.1%。情感淡漠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24.11 ± 5.9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8.44 ± 7.21)-视空间功能(2.43 ± 1.86)评分低于非情感淡漠组相应评分(24.89 ± 6.65-20.14 ± 7.85-2.98 ± 1.85)。淡漠组Hohen-Yahr分级(1.64 ± 1.40)-UPDRSⅡ(18.03 ± 8.62)-UPDRSⅢ(39.31 ± 16.8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83 ± 11.28)评分高于非淡漠组相应评分(1.25 ± 1.20-11.92 ± 6.54-26.30 ± 14.06-9.59 ± 8.05),上述两组间除MMSE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发病年龄-病程-多巴胺能药物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是HAMD-UPDRSⅢ和UPDRSⅡ评分。结论:情感淡漠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独立于抑郁存在,并可能与运动障碍-抑郁和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

    •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2013(9):1289-129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5 CSTR:

      摘要 (1758) HTML (52) PDF 171.96 K (2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62例的经验。方法:腹腔镜监视下用超声刀处理要切除的病变结肠系膜及盆腔内直肠周围的分离,游离直肠前壁黏膜,完全切除直肠后壁,将拟切除肠管从直肠肌鞘内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62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均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Ⅰ期根治术,61例治愈出院,1例患儿家长放弃治疗。出院后随访6~24个月,1例因腹胀反复发作行二次手术-术后初期有6例污粪-3例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较常规开腹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患儿恢复快,操作简单,远期疗效好,且对治疗长段型巨结肠有其优势。

    • 浮肩损伤手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9):1291-1293.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6 CSTR:

      摘要 (1636) HTML (50) PDF 194.82 K (2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浮肩损伤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16例浮肩损伤的病例,其中Ⅰ A型1例,Ⅰ B型4例,Ⅱ型2例,ⅢA型7例,ⅢB型2例,均采用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按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16例患者在预定解剖部位上均复位满意,且全部骨性愈合,随访时间13~21个月,平均17个月,未出现感染病例及钢板断裂和松动现象。根据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中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浮肩损伤采用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冻结肩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 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013(9):1294-1296.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7 CSTR:

      摘要 (2746) HTML (63) PDF 188.53 K (2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在无锡妇幼保健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制片检查(TCT)的1 179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122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在TCT为正常-炎性改变-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低度病变(LSIL)-高度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中,对应的DNA倍体阳性率分别为3.7%-25.5%-81.0%-91.3%-100%。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DNA倍体分析ROC曲线下面积(0.879)大于TCT ROC曲线下面积(0.799),DNA倍体分析及TCT的敏感性分别为89.4%和68.4%,特异性分别为76.2%和8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0%和6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和85.7%,其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联合TCT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DNA倍体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 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

      2013(9):1297-1298.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8 CSTR:

      摘要 (1481) HTML (49) PDF 140.94 K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不同级别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拟诊有宫颈疾病(TCTASCUS和/或HPV分型异常)的665例患者进行阴道镜及组织病理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4种HPV亚型,HPV阳性率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升高而增加;CIN中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尤其以HPV16-58感染率最高。结论:对HPV进行分型检测,可以预测CIN发展。

    •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ASCUS分流管理的临床应用意义

      2013(9):1299-1301. DOI: 10.7655/NYDXBNS20130929 CSTR:

      摘要 (2547) HTML (43) PDF 200.34 K (2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SCUS)的分流管理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T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3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PV高危型-低危型,并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08例ASCUS患者中宫颈活检阳性145例,其中尖锐湿疣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01例,Ⅱ级16例,Ⅲ级21例,浸润癌2例,阳性率为47.1%(145/308);②高危型HPV阳性组宫颈活检阳性率为62.6%,明显高于阴性组的28.4%。在宫颈活检CINⅡ-Ⅲ级的37例中,33例为高危型HPV阳性;在鳞癌2例中,高危型HPV均为阳性。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结论:HPV基因分型检测对TCT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一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ASCUS的分流管理中有效合理的手段。

    • 加压治疗对瘢痕素质者剖宫产美容缝合切口的影响

      2013(9):1302-1304.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0 CSTR:

      摘要 (1761) HTML (53) PDF 208.18 K (2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加压治疗对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美容缝合切口的影响。方法:将60例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采用腹部加压治疗及美容缝合法;对照组30例患者仅采用美容缝合法,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拍照取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2个月腹部瘢痕疙瘩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5)。结论:对于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时采用腹部加压治疗及美容缝合法是可行的,可以减少腹部瘢痕疙瘩的形成。剖宫产术后的低性激素状态是腹部加压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年分析

      2013(9):1305-1307.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1 CSTR:

      摘要 (2120) HTML (56) PDF 188.41 K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本院2010~2012年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尖锐湿疣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773例标本检出率为95.1%,依次为低危型HPV6-11-43-42和高危型HPV16-18-52-66-33。各年度HPV亚型分布变化不大。高危型占24.0%,混合感染占37.8%。30岁以内的患者发生高危型-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女性患者发生高危型HPV16-66高于男性。结论:HPV6-11-16 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基因型,高危型感染和混合感染趋于年轻化。

    • 神经外科5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变迁

      2013(9):1308-131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2 CSTR:

      摘要 (1672) HTML (56) PDF 180.49 K (2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对83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占比例从2008~2012年逐年升高,2012年所占比例达13.00%,显著高于2008年的5.38%,且鲍曼不动杆菌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耐药性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已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50%),耐药性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按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医院也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暴发流行。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3(9):1311-1313.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3 CSTR:

      摘要 (1897) HTML (53) PDF 200.24 K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之间确诊的糖尿病(DM)16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检测血清HCY-Cys-C-α1-MG和β2-MG含量。结果:①DM组的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DM组-EDN组和CDN组两两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结论:在DM患者中,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指标,若把这4种指标作为DM患者的常规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反映其肾脏功能的损伤及损伤程度,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013(9):1314-1317.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4 CSTR:

      摘要 (3189) HTML (62) PDF 207.83 K (2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C-MS-NMR及色谱方法确认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结构。以C18柱为固定相,pH3.0缓冲液-甲醇-乙腈 50∶3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外标法定量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杂质。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为氨氯地平氧化脱氢的产物(杂质A)。杂质A定量方法分离良好,杂质A与氨氯地平及其他杂质峰完全分离;在0.5~10.0 μg/ml的范围内杂质A的峰面积和浓度线性相关,方法定量限10 ng/ml,回收率98.2%(n = 9),RSD为0.2%(n = 6)。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为氨氯地平氧化脱氢的产物(杂质A)。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杂质A的测定。

    • TRAF1-C5基因rs3761847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联性的Meta分析

      2013(9):1318-1322.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5 CSTR:

      摘要 (2218) HTML (57) PDF 214.99 K (2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补体C5(TRAF1-C5)基因rs3761847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联性。方法:双人同时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出有关TRAF1-C5基因与东亚人群RA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等位基因A与G-纯合子(AA与GG)-杂合子(GA与GG)-显性模型(GA + AA与GG)-隐性模型(AA与GA + GG)与东亚人群RA关联性的OR值,同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5篇,共包括病例组7 438例及对照组5 59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rs3761847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RA无明显关联性,但I2 > 50%,存在异质性,故使用亚组分析,发现中国及日本人群的RA与rs3761847位点多态性具有关联性,但未在韩国人群发现这种关联性。结论:TRAF1-C5基因rs3761847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及日本人群的RA存在关联性,但整体东亚人群是否与之关联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同质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 常州农村地区糖尿病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13(9):1323-1326.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6 CSTR:

      摘要 (2704) HTML (47) PDF 199.50 K (2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常州地区农村人群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共抽取20 803例居民进行了基线调查,并在2008年3月~2009年10月成功随访18 838例。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本次随访新发1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4频数匹配,随机抽取404例年龄性别完全匹配且基线未患糖尿病的对象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超重(BMI 24.00~27.99)-肥胖(BMI≥28)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结论:高血压-超重(BMI 24.00~27.99)与肥胖(BMI≥28)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常州农村地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重点人群干预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 南京市某大学学生生殖健康认知及现状调查

      2013(9):1327-1330. DOI: 10.7655/NYDXBNS20130937 CSTR:

      摘要 (1706) HTML (57) PDF 258.33 K (2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现状和需求,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3月匿名问卷调查南京市某大学245名在校本科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殖健康认知-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性态度-性行为和性卫生以及情色物品接触情况等。结果:共调查本科生250名,回收有效问卷245份(98.00%),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1.3∶1.0。大学生对于生殖健康的基本认知普遍较低;多数学生赞成学校开展性教育,而反对家庭性教育,忽视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的性观念比较开放,40.00%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24.68%的学生表示有性经历,其中43.10%的学生在头半年里与第1位“性伴侣”采取避孕措施;有80%以上的学生曾经有看过或者听过色情物品。结论:大学本科生生殖健康认知与性态度-性行为以及性卫生之间存在差距,高校需积极-稳妥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满足大学生生殖健康需要;同时应加大对家庭性教育的重视,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生殖健康水平。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