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Boule基因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2015(1):1-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1

      摘要 (3596) HTML (57) PDF 1.13 M (2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oule在小鼠出生后首个精子发生波中的动态表达,探讨Boule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免疫印迹法分析BOULE蛋白在多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oule mRNA和BOULE蛋白在雄性小鼠出生后首个精子发生波各个时间点中的表达。结果:①免疫印迹法显示BOULE蛋白在睾丸中特异性高表达,在出生后16 d睾丸可被检测到,并在随后的发育中睾丸和成年睾丸持续表达;②实时荧光定量方法证实Boule mRNA在雄鼠出生后14 d睾丸中可被检测到,20 d呈现表达高峰;③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精母细胞及圆形精子细胞胞质中存在BOULE蛋白阳性信号。结论:Boule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是在发育水平精密调控的,在粗线期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阶段的特异表达提示Boule可能在精母细胞进程和圆形精子细胞中发挥作用。

    • TEA敏感型钾电流在gp120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2015(1):11-16.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3

      摘要 (2733) HTML (40) PDF 697.06 K (2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gp120对TEA敏感型钾电流的作用以及该电流在gp120引起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怀孕18 d SD大鼠胎鼠的海马神经元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gp120处理组,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外向延迟钾电流的变化,通过MTT和TUNEL的方法分别观察gp120处理后神经元的活力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Kv2.1钾通道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在TEA敏感型钾电流中的贡献度。结果:gp120能引起外向钾电流明显增大,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TEA敏感型成分参与了外向钾电流的增大。此外,MTT和TUNEL实验发现,gp120能引起神经元活力的下降和凋亡,而钾通道抑制剂TEA能缓解由gp120引起的细胞损伤。进一步实验表明,gp120可上调TEA敏感型成分中Kv2.1钾通道的表达,且其特异性抑制剂GxTX-1E能显著抑制神经元中TEA敏感型钾电流成分。结论:TEA敏感型钾电流参与了gp120引起的神经元损伤过程,其重要组成成分Kv2.1通道蛋白上调,提示该通道蛋白可能参与了gp120引起的细胞损伤。

    • 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2015(1):17-21.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4

      摘要 (2931) HTML (54) PDF 801.80 K (2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先行胡须依赖实验,训练达标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胡须刺激组。在显微镜下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2~3根分支构建大鼠胡须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胡须刺激组于缺血3 d后开始刺激大鼠左侧胡须。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再次行胡须依赖实验直至再次达标,记录各组所需实验次数,并于术后 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缺血区周围的血流量,HE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周围 CD34的表达情况并测量微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胡须刺激组能显著减少胡须依赖实验再次达标所需次数(P < 0.01),提高缺血区血流量(P < 0.01),改善病理组织学,提高缺血区周围 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增多(P < 0.01)。结论: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诱导CD34的表达上调,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有关。

    • miR-335启动子活性鉴定及药物干预

      2015(1):22-2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5

      摘要 (2258) HTML (52) PDF 262.23 K (1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335上游片段是否具有转录活性以及罗格列酮和胰岛素对miR-335启动子区域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位于MEST内含子中miR-335上游区域的不同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其转录活性。使用1 μmol/L的罗格列酮及不同浓度的胰岛素进行干预并观察转录活性有无变化。结果:不同的miR-335启动子区域转录活性不同,在miR-335上游约600个碱基区域活性最高。未使用药物干预组细胞中,miR-335启动子区域活性的表达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使用1 μmol/L罗格列酮干预后,miR-335启动子区域活性显著升高(P < 0.01),使用10~12 mol/L的胰岛素干预时,启动子活性升高,但当胰岛素浓度上升后,启动子活性变化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iR-335上游约600个碱基为启动子关键区域,同时,miR-335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转录调控机制参与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 P-cadherin和HSP27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1):26-30.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6

      摘要 (2139) HTML (68) PDF 697.72 K (1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钙黏蛋白(P-cadherin)与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75例正常胃组织中P-cadherin-HSP27的表达情况,并对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P-cadherin-HSP27的表达率分别为40.0%-82.7%(P < 0.001)和64.0%-30.7%(P < 0.001)。P-cadherin低表达和HSP27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HSP27高表达还与肿瘤大小相关(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adherin与HS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5)。单因素Kaplan-Meier回归分析显示P-cadherin和HSP27与预后相关(P < 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adherin-HSP27-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P < 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SP27-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P < 0.05)。结论:在胃癌中,P-cadherin低表达-HSP27高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cadherin与HSP27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呈负相关。P-cadherin和HSP27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候选指标。

    • PLGA经多巴胺改性后负载纤连蛋白对MC3T3-E1细胞黏附的影响

      2015(1):31-3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7

      摘要 (3187) HTML (48) PDF 866.90 K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基底,经多巴胺(dopamine,DP)负载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材料模型,研究FN对MC3T3-E1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接触角仪和石英晶体损耗检验微量天平测量样品表面基团-膜的亲水性和FN负载量;在磷酸盐缓冲液(PBS)环境中,分别接种MC3T3-E1细胞于各样品,使用延时照相系统每隔3 min观察细胞黏附情况,CCK-8法测量接种细胞后0.5-1.0-4.0-8.0 h黏附细胞的吸光度。结果:红外光谱分析显示DP成功结合于PLGA膜表面,接触角测量表明PLGA膜经DP处理后亲水性改善,石英晶体损耗检验微量天平测得FN的负载量为22.5 ng/cm2,延时照相系统和CCK-8检测结果显示负载FN的PLGA膜上细胞黏附比例和数量显著高于PLGA膜和PLGA的DP涂层膜(P < 0.05)。结论:在PBS环境中,MC3T3-E1细胞可在负载FN的PLGA膜上正常黏附。

    • 小檗碱对压力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

      2015(1):40-4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9

      摘要 (2685) HTML (46) PDF 642.80 K (1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小檗碱(Berberine)对压力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模型+小檗碱组,另外将假结扎主动脉的8只大鼠入组假手术组。术后4周,利用心脏超声测定大鼠的心功能指标;HE-Masson及TUNEL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大小-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指标;同时使用RT-qPCR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心房利钠因子(ANP)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Bip/GRP78 和CHO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可明显改善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功能紊乱,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大小(P < 0.05)-心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P < 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可明显降低长期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Bip/GRP78和CHOP的表达的增加(P < 0.05)。结论:小檗碱可显著改善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紊乱,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肥厚型心肌起保护作用,且此种心脏保护性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压力负荷所致的内质网应激相关。

    • microRNA-49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变化的研究

      2015(1):46-50.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0

      摘要 (2385) HTML (41) PDF 499.26 K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microRNA-499(miR-499)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中含量的变化,探讨miRNA-499在AMI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73例,包括AMI患者53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20例,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AMI组于症状发作后12 h内-24 h取血,UA组于入院即刻采血。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测定miR-499的含量。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不同冠脉病变进行分组,分析对比各组间microRNA-499水平的差异。结果:53例AMI患者外周血miR-499的相对表达水平 (4.57 ± 2.3),显著高于UA组(2.75 ± 1.39)和健康对照组(0.5 ± 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3例AMI患者血浆miR-49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血清CK-MB-CTnI含量均呈正相关(r = 0.361-0.428,P均 < 0.01)。3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AMI组患者中,miR-499的表达在2支及3支病变中高于单支病变(P < 0.01);24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其症状发作后的24 h血浆miR-499水平较入院即刻时明显降低(P < 0.01)。结论:心脏特异表达的miRNA-499在健康人血浆中含量很低,但在心肌梗死后含量明显升高并于早期即可被检测到,具有用于早期诊断以及评估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可以作为诊断AMI的一个新的敏感的生物学指标。

    • 国产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成人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

      2015(1):51-57.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1

      摘要 (3999) HTML (55) PDF 306.72 K (2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成人加强免疫的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分两阶段开展:第一阶段采用开放性设计,评价试验疫苗的安全性,在确认安全性的情况下开展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同类制品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择18~30岁的常住健康人群,按1∶1的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阳性对照疫苗,使用日记卡记录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28 d的血液标本,使用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浓度检测。结果:第一阶段招募30名受试者,试验疫苗接种后7 d内总体不良反应为33.3%;第二阶段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入组600人,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7%和31.5%,以轻中度不良反应为主,最常见接种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加强免疫后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破伤风抗体浓度达到保护性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均达到100%,GMC分别为3.38-3.16 U/ml。结论: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用于成人进行加强免疫和进一步进行联合疫苗的研制。

    • 百令胶囊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气道炎症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5(1):58-61.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2

      摘要 (2688) HTML (55) PDF 234.96 K (2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百令胶囊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气道炎症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组使用信必可都保吸入联合百令胶囊口服,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分别进肺功能检查-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分类检测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检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显著改善(P均 < 0.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 < 0.05);两组治疗后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 < 0.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OD和TAOC升高-MDA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 < 0.001)。结论:百令胶囊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抑制机体氧化应激。

    • 评价具有不同特征纤维血管膜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的效果

      2015(1):62-64.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3

      摘要 (2317) HTML (49) PDF 184.93 K (1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符合DR Ⅳ~Ⅴ期患者56例,98只眼,应用FFA评估所有病例视网膜总体情况。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行FFA检查及常规检查,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分析治疗前FFA结果,观察两组纤维血管膜的部位-范围-形态。结果:56例患者98只眼中,治疗有效组72(73.5%)只眼,无效组26只眼,共有18只眼转行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治疗前FFA结果,对以上两组病例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有效组中合并视盘新生血管情况-纤维血管膜范围-弥漫膜及桥状膜情况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FA评估DR患者增生膜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临床上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进一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指导意义。

    • WHOⅡ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预后分析

      2015(1):65-68.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4

      摘要 (2622) HTML (48) PDF 1.06 M (2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WHOⅡ级)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Ki-67免疫组化标记采用EnVision两步法。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死亡复发组和无死亡复发组,对两组患者8项临床病理指标(年龄-性别-是否侵犯肿瘤周边组织-坏死-出血-核分裂计数-Ki-67指数-是否全切加术后放疗)进行评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无坏死-核分裂计数-Ki-67指数-是否全切加术后放疗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性别-是否伴出血-是否侵犯肿瘤周边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组织有坏死-核分裂计数>2个/10个高倍视野(HPF)-Ki-67指数>7%-次全切或全切后未加术后放疗是颅内血管周细胞瘤(WHOⅡ级)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

    • 快速冷冻切片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中的参考作用

      2015(1):69-71.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5

      摘要 (2319) HTML (50) PDF 213.08 K (2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快速冷冻切片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尚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参考作用。方法:对109例骨与软组织肿瘤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并比较分析。结果:快速冷冻切片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占58.7%(64/109),基本符合占33.0%(36/109),定性诊断占91.7%(100/109);不能确诊或误诊占8.3%(9/109)。15例转移癌中14例诊断符合占93.0%;恶性骨肿瘤手术切缘符合率100.0%(10/10)。109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占85.3%(93/109),基本符合占12.8%(14/109);定性诊断占98.2%(107/109);误诊2例占1.8%,需行免疫组化或外院病理会诊以明确诊断。快速病理及常规病理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1)。但其在定性诊断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快速冷冻切片可作为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的定性参考;高质量的快速冰冻切片,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临床-影像及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保证快速冷冻切片正确结果的重要条件,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的条件下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99Tcm-MDP骨扫描病灶特点分析

      2015(1):72-73.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6

      摘要 (2293) HTML (48) PDF 229.97 K (1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99Tcm-MDP骨扫描病灶特点。方法:30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99Tcm-MDP骨扫描,骨扫描不能确诊骨转移时再经CT-MRI和病理及临床随访等进一步确诊有无骨转移。结果:30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99Tcm-MDP骨扫描阳性病例数为183例,最终确诊骨转移者129例;阴性病例数为123例,最终7例确诊为骨转移。最终经CT-MRI和病理及临床随访等明确骨转移者总计136例,占44.44%。在136例骨转移患者中,99Tcm-MDP骨扫描诊断骨转移Ⅰ级病例数为59例,Ⅱ级病例数为31例,Ⅲ级病例数为46例。99Tcm-MDP骨扫描诊断骨转移总病灶数为648个,其中骨盆骨转移病灶数为197个(占30.40%);脊柱骨转移病灶数为163个(占25.15%);肋骨转移病灶数为125个(占19.29%);四肢骨转移病灶数为79个(占12.19%),其中股骨近端最常见为57个(占四肢骨的72.15%);胸骨转移病灶数为49个(占7.56%);颅骨及其他骨转移病灶数为35个(占5.40%)。结论:99Tcm-MDP骨扫描是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分级的首选检查方法,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的病变部位依次为骨盆-脊柱-肋骨-股骨近端。

    • 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5(1):74-7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7

      摘要 (2453) HTML (46) PDF 171.41 K (1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52例患者,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结果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有23例因腹腔胃肠道内气体干扰图像显示不清,无法做出诊断。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胆总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变征象,除1例为临床少见的胆总管蛔虫诊断不准确外,其余均诊断准确。常规超声加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检查,准确率为98.1%(51/52)。常规超声与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对胆总管梗阻部位和病变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胃超声造影剂检查可以减少对超声检查人员超声检查技术手法的依赖,大大提高胆总管下段的显现能力和对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腔镜术前手术方案的评估和选择提供简便-经济-准确的依据,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振动反应成像与预计公式在肺癌手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5(1):76-78.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8

      摘要 (2274) HTML (46) PDF 306.85 K (1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和预计公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入组的肺癌患者在术前行肺功能和VRI检查,分别使用VRI的O-Plan软件与传统公式预测术后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术后3个月再次检测肺功能。结果:6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肺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患者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实测值比较,公式法的预测值有显著差异(P < 0.05),而VRI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 > 0.05)。VRI预测值与术后肺功能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FEV1的相关系数为0.857,FEV1%pred为0.802,DLCO为0.799,DLCO%pred为0.748。结论:VRI可以准确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为患者能否安全接受手术提供指导。

    • 2010年新版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标准在中国东部地区应用的评估

      2015(1):79-82. DOI: 10.7655/NYDXBNS20150119

      摘要 (2032) HTML (47) PDF 335.19 K (1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能否更准确预测肾透明细胞癌(RCC)患者的预后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 216例经行根治性或部分性肾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肾癌),均经过2002年版和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分别进行分期并收集患者生存期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患者特异性生存期(CS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期数据,通过log-rank检验评估各分期的组间差异。结果:应用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T3a期和T3b期两亚组之间CSS和PFS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根据新版分期,原T3b期患者中肿瘤侵犯肾静脉归入T3a期与仍留在T3b期相比,CSS和PFS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原T3a期患者中肿瘤侵犯肾上腺归入T4期与仍留在T3a期相比,CSS和PFS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01)。结论:与2002年版TNM分期系统相比,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可更准确地预测RCC患者的预后。

    • 脑磁图与脑电图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5(1):83-8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0

      摘要 (2413) HTML (47) PDF 180.58 K (1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脑磁图(MEG)和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治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癫痫患者,41例患者均行MEG-EE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MEG检出癫痫波阳性率为73%(30/41),EEG检出癫痫波阳性率为37%(15/41);病程>5年的MEG阳性率(92%)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MEG阳性率(43.75%);发病年龄<30岁的MEG阳性率(90.5%)明显高于年龄>30岁的MEG阳性率(55%);年龄<30岁的EEG阳性率(57.1%)明显高于年龄>30岁的EEG阳性率(15%);特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的MEG及EE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显示年龄是MEG及EEG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越小,MEG及EEG阳性率越高。结论:MEG检测阳性率明显较EEG高;罹患癫痫的病程长短对MEG阳性率有影响,但对EEG阳性率没有影响;患者发病年龄对MEG及EEG阳性率均有显著影响,年龄是MEG及EEG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癫痫病因分类对MEG及EEG阳性率无显著影响。

    • 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3例临床分析

      2015(1):86-89.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1

      摘要 (2045) HTML (56) PDF 285.19 K (2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3例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并进行了随访。结果:83例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男女比例为1.6∶1,年龄小于2岁41例,多器官受累34例,受累器官功能(主要指肝功能-肺功能-骨髓功能)损害者共2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失访2例,死亡7例。分组治疗中A-B两组(无脏器功能异常)未发生死亡病例,而C组(有脏器功能异常)共死亡7例;A-B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亦高于C组(P < 0.05)。结论:按照临床特征分组治疗可大大改善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预后,但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疗效还有待提高。

    • 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2015(1):90-92.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2

      摘要 (2317) HTML (55) PDF 883.18 K (2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2例,对其临床-影像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例中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6 ± 9.0)岁。咳嗽为最常见症状,其他常见症状有发热-气喘-胸闷等,半数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湿罗音。胸部CT表现为出现肺内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或实变影(29例),单发或多发结节影(5例),10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8例存在胸膜增厚;11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于COP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确诊还需病理学诊断结果。

    • 地西他滨联合减量FLAG方案成功高效诱导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2015(1):93-95.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3

      摘要 (2660) HTML (53) PDF 217.04 K (2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减量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刺激因子(FLAG)方案在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复发难治AML 10例,予地西他滨联合减量FLAG方案(地西他滨 15 mg/m2,qd,d1~d5;氟达拉滨25 mg/m2, qd,d1~d5;阿糖胞苷 1 g/m2, qd,d1~d5,氟达拉滨后3 h用,维持3 h;G-CSF 300 μg qd,自d0起)进行再诱导化疗,观察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并与既往常用复发难治AML再诱导方案进行比较。结果:10例患者中,经1个疗程化疗,7例(70%)获得完全缓解(CR),1例(10%)获得部分缓解(PR),2例(20%)未缓解死亡。中性粒细胞平均恢复时间为化疗后(16.28 ± 2.36)d,血小板平均恢复时间为化疗后(14.14 ± 2.19)d。中位随访时间255 d(28~325 d),总体生存率50%。与常规化疗相比,无特殊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减量FLAG方案对复发难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缓解率高。

    • 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2015(1):96-98.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4

      摘要 (1984) HTML (44) PDF 170.33 K (1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8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化疗联合热疗患者38例为治疗组,按照NCCN指南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FOLFOX)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FOLFIRI)或单药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同时给予肝脏转移病灶局部热疗。单纯化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化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与毒性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39.4%,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3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化疗联合热疗组患者体力状况评分明显改善(P < 0.05);③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液学毒性皆以Ⅰ级骨髓抑制为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非血液学毒性为脱发-发热-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胆红素)-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两组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为主,两组间各项毒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疗联合热疗对照单纯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和炎症介质清除效能的临床研究

      2015(1):99-101.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5

      摘要 (1961) HTML (45) PDF 196.35 K (1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症介质清除效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CRRT治疗组(20例)。CRRT组给予24 h的CRRT治疗;通过放置PiCCO导管,监测心排血量(CO)-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记录心率-有创平均动脉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及MODS评分结果;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均 > 0.05)。CRRT组治疗24 h后,患者CO明显下降,EVLWI减少,ITBVI趋向稳定,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改善,APACHEⅡ评分及MODS评分下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的血清水平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CRRT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脓毒症合并MODS患者行CRRT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清除体内过度释放的炎症因子,有效阻断MODS向MOF发展的进程。

    • 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中期疗效

      2015(1):102-104.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6

      摘要 (1739) HTML (43) PDF 267.04 K (1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腔镜下下肢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下肢静脉溃疡行SEPS治疗74条肢体临床资料。其中愈合溃疡(C5)50例,活动性溃疡(C6)24例。SEPS同时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1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1~42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C6期溃疡中20例术后愈合(83.0%),平均愈合时间5.7个月。无复发率12个月为88.0%;24个月为85.9%;36个月为82.9%。C5期50条肢体溃疡无复发率12个月为93.9%,24个月为91.0%。C6期溃疡愈合的20条肢体溃疡无复发率在12及24个月均为71.8%。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Log-rank)。结论: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中期效果满意,但是仍然需要大规模-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术中肠管的选择

      2015(1):105-107.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7

      摘要 (2359) HTML (39) PDF 359.94 K (1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在腔镜下选取合适部位及长度的乙状结肠联合直肠进行阴道成形术,探讨其方法-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11例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患者进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肠道成形术治疗,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1例患者使用该方法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随访4~48个月,阴道深度及宽度能满足性生活需要。结论:以患者人工洞穴的深度为基础再截取3~4 cm的距离作为腔镜下截取肠管的长度是可行的。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首百例回顾

      2015(1):108-109.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8

      摘要 (2231) HTML (47) PDF 178.51 K (20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最初开展腹腔镜疝修补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结果:109例手术患者共进行156侧疝修补,术后并发症36例次,前3位依次为血肿/血清肿-阴囊水肿和慢性疼痛。有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行二次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论:熟悉和掌握腹股沟区腹膜前间隙及周围解剖结构,充分理解手术原理是减少或避免术前漏诊误诊,术后正确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增重分析

      2015(1):110-112. DOI: 10.7655/NYDXBNS20150129

      摘要 (2135) HTML (55) PDF 208.16 K (1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各类型体质指数(BMI)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从早孕到OGTT检查期间(妊娠24~25周)的体重增长,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关系,分析孕期增重指南对于中国女性的合理性。方法:选取妊娠24~25周被确诊为GDM的孕妇150例,根据其基础BMI分为4组,对照美国医学研究院(IOM)孕期增重建议进行分析。结果:对于BMI>18.5的GDM孕妇,体重大多高于增重指南范围,对于BMI<18.5的孕妇,体重高于标准的仅3例,另13例低于或符合标准。结论:对于BMI>18.5者,增重指南有指导意义。但对于低BMI孕妇,可能需要有别于IOM指南的指导方案。

    • 针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2015(1):113-118. DOI: 10.7655/NYDXBNS20150130

      摘要 (2005) HTML (58) PDF 2.43 M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D3胚胎进行检测,对结果为异常且发育到囊胚的15枚胚胎应用array-CGH再次检测,建立array-CGH技术平台,再将array-CGH技术应用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果:对经过FISH检测为异常且发育到囊胚的15枚胚胎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GA)后采用array-CGH技术进行检测,发现array-CGH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到FISH结果对应的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还可以发现除FISH诊断的染色体异常外其他染色体异常。其对于相互易位病例不平衡易位断裂点检测的结果与对易位携带者的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应用array-CGH技术对5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夫妇的31枚胚胎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30枚获得检测结果,1对夫妇移植1枚整倍体胚胎后获得妊娠,羊水染色体分析提示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扩增以及array-CGH技术,对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能够全面评估胚胎染色体的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99Tcm-MPO用于早期心肌灌注显像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5(1):119-124. DOI: 10.7655/NYDXBNS20150131

      摘要 (2203) HTML (47) PDF 564.11 K (1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99mTc-2-巯基吡啶N-氧化物-N-乙氧基乙基-N,N-二[2-(二(3-甲氧基丙基)膦)乙基]胺([99mTc N(MPO)(PNP5)]+,简称99Tcm-MPO),考察其体内生物分布及其作为新型心肌灌注示踪剂的应用价值。方法:二步法合成99Tcm-MPO,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其标记率及体外稳定性,鼠尾静脉注射99Tcm-MPO(3.7 MBq)后不同时间进行生物学分布研究,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99Tcm-MPO后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平面序列显像,以99Tcm-替曲膦(37 MBq)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37 MBq)为对照组;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球囊血流阻断后,静脉注射99Tcm-MPO后15-60 min分别行心脏灌注显像(MPI)显像。结果:99Tcm-MPO标记率为(98.8 ± 1.0)%,体外放置12 h放化纯为(96.5 ± 0.8)%。体内生物分布显示:5 min时,99Tcm-MPO肾脏摄取与99Tcm-替曲膦类似,均低于99Tcm-MIBI,99Tcm-MPO肝脏摄取为(30.38 ± 0.43)%ID/g,略高于99Tcm-MIBI和99Tcm-替曲膦,但99Tcm-MPO肝脏排泄快,15 min时99Tcm-MPO心脏摄取(9.38 ± 0.70)%ID/g略低于99Tcm-MIB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99Tcm-MPO心/肝比值(2.21 ± 0.44)明显高于99Tcm-MIBI(0.62 ± 0.02)和99Tcm-替曲膦(0.89 ± 0.06,F=22.29,P=0.016);静脉注射99Tcm-MPO后5 min兔平面显像可见心-肝清晰显影,15 min肝脏放射性摄取显著降低,心/肝比值为(0.85 ± 0.32),高于99Tcm-MIBI(0.71 ± 0.15)和99Tcm-替曲膦(0.59 ± 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猪心肌缺血模型SPECT/CT显像示注射后15 min外侧壁心肌可见99Tcm-MPO明显放射性缺损区,心/肝比值与6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MPO 作为新型心肌显像剂,心脏摄取多,肝脏清除快,15 min心/肝放射性摄取高于99Tcm-MIBI和99Tcm-替曲膦,预期可用于早期心肌灌注显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锥形束CT在上颌尖牙埋伏病因机制中的应用

      2015(1):125-130. DOI: 10.7655/NYDXBNS20150132

      摘要 (2431) HTML (50) PDF 636.61 K (1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三维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的病因学机制。方法:选取262例有上颌尖牙埋伏和262例无尖牙埋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者分为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在治疗前均接受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CBCT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牙齿-牙弓和颌骨的定性和定量资料。采用 SPSS13.0 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侧埋伏组侧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显著小于其他组(P < 0.001)。唇侧埋伏组的上牙弓前段宽度和上颌骨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01)。腭侧埋伏组中锥形侧切牙和唇侧埋伏组中切牙埋伏的发生率均显著提高(P < 0.001)。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尖牙牙尖所处的部位分别位于侧切牙长轴的近中和远中。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主要与上颌前部牙弓和颌骨宽度不足以及切牙埋伏有关,而上颌尖牙腭侧埋伏主要与相邻侧切牙过小或缺失有关。上尖牙萌出路径受上述局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变化导致不同方位的埋伏阻生。

    • MIS TLIF与Open 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2015(1):131-138. DOI: 10.7655/NYDXBNS20150133

      摘要 (2944) HTML (48) PDF 2.92 M (1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 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Open 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进行Meta分析,以判断2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发表于2014年3月以前,以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Man5.2对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临床疗效的研究并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及再次筛选,本系统分析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6项。所纳入的研究患者共866例,其中微创手术组417例,开放手术组449例。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以及术前的VAS-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Open TLIF相比,MIS TLIF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也不会影响远期的融合率;此外,MIS TLIF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同时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表明MIS TLIF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起源于巨大先天性痣的黑色素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2015(1):139-142. DOI: 10.7655/NYDXBNS20150134

      摘要 (2236) HTML (51) PDF 3.12 M (1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icroRNA-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相关性分析

      2015(1):006-010-21.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2

      摘要 (2126) HTML (54) PDF 527.05 K (1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23b(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胚胎心肌组织和发育中的小鼠胚胎心肌组织,0.9%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P19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定量PCR检测人胚胎心肌组织-小鼠胚胎心肌组织和P19细胞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特点,运用在线数据库对miR-23b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可能的靶基因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综合分析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结果: miR-23b在孕早期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胚胎心肌组织中上调4.4倍,在孕中期VSD组下调3.5倍;小鼠胚胎发育d12.5-d14.5-d16.5-d18.5 的4个时间点miR-23b的表达量逐渐增高,d14.5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P19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量逐渐下降,d4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 < 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23b可能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Notch-Wnt信号通路。结论:miR-23b表达异常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细胞功能,导致心脏发育缺陷。

    • 雷公藤甲素对白血病HL-60和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5(1):036-039-50. DOI: 10.7655/NYDXBNS20150108

      摘要 (3983) HTML (59) PDF 2.50 M (1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PI染色法-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作用于两种细胞,对其生长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HL-60-Jurkat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存活率。给药24 h后,半数细胞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42.50 ± 9.38)nmol/L和(60.91 ± 9.77)nmol/L。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两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降低(P < 0.05),且伴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HL-60-Jurkat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