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人胰腺星状细胞分离方法改良

      2015(5):595-599.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1 CSTR:

      摘要 (4404) HTML (62) PDF 729.94 K (2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胰腺星状细胞的两种新分离方法。方法:通过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静止态的人正常胰腺星状细胞的分离,分离获得的细胞在含10%FBS的DMEM/F12继续培养。通过组织块外植法获得激活态的人肿瘤相关胰腺星状细胞(CaPSCs),分离获得的细胞在含20%FBS的DMEM/F12继续培养。结果:通过方法改良,1 g人正常胰腺组织能够获得(0.5~5.0)×106个星状细胞,细胞活率约为90%。使用新的组织块外植法后,组织块不易掉落,细胞爬出时间显著缩短,约5~10 d即可获得CaPSCs。所有细胞贴壁良好,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4 h。正常胰腺星状细胞(normal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NPSCs)培养早期形态符合典型静止态星状细胞特征,细胞为多边形或圆形,内含丰富脂滴,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20 nm激发波长下的蓝绿色自发荧光。NPSCs培养晚期和CaPSCs呈多触角状,胞内无脂滴,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静止态细胞。激活态的细胞均表达α-SMA-Desmin-vimentin-GFAP等胰腺星状细胞特征性标记。结论:新的原代培养方法能够满足静止态和激活态两种状态胰腺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同时能够增加细胞得率-缩短分离培养时间,所获得细胞的活性和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为胰腺星状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 核型VASH2促进人胚胎组织细胞的增殖研究

      2015(5):600-60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2 CSTR:

      摘要 (2542) HTML (68) PDF 798.18 K (2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核型VASH2在人胚胎组织增殖中的功能。方法:免疫荧光分析VASH2蛋白在人胚肾细胞293T的表达水平和细胞中的表达部位。利用免疫组化法分析VASH2在多种胚胎组织中的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核型VASH2对293T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通过免疫荧光试验发现VASH2蛋白分胞浆型及胞核型2型。胞核型VASH2除了在已经发育完善的心脏组织中阴性表达或弱表达,在其他胚胎组织中显著高表达。核型VASH2的表达与胚胎细胞核分裂指数明显正相关 (r = 0.826,P < 0.01)。转染核型VASH2可促进293T细胞的生长;转染核型VASH2细胞的G2+S期较空白组及干扰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结论:VASH2分为胞浆型及核型,核型VASH2具有促进胚胎细胞增殖的作用。

    • 低剪切力下调PPAR信号通路参与BALB/c小鼠局部血管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

      2015(5):607-614.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3 CSTR:

      摘要 (2696) HTML (65) PDF 2.31 M (2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局部血流低剪切力对BALB/c小鼠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左侧颈总动脉套管植入术造成局部血流剪切力变化。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 10,普通饮食)-模型1组(n = 10,套管植入术+普通饮食)-模型2组(n = 10,套管植入术+高脂饮食)。术后喂养8周,监测小鼠体重,颈总动脉超声测量术后3 d和术后8周左-右颈总动脉血流峰值-血管舒张末内径及剪切力变化,检测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测量血管中膜厚度,透射电镜观测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内皮下超微结构。芯片比较小鼠低剪切力区与自身正常剪切力区血管段基因表达谱变化,GO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与细胞迁移及增殖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变化并行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1组小鼠术后8周体重及血脂均无明显差异(P > 0.05),模型2组小鼠术后8周体重增加明显,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P < 0.05)。模型1-2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近心端呈低剪切力变化,HE染色可见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血管中膜增厚,无脂纹和斑块形成;电镜下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内皮细胞空泡化形成,内皮下未见脂质空泡和脂滴堆积。合并高脂喂养加强了低剪切力导致的血管病变。芯片检测提示与自身正常剪切力血管段相比,低剪切力血管段标本呈现miR-27a上调(>2倍),PPAR信号通路下调,MAPK-TGF-β-PI3K/Akt及NF-κB信号通路上调,包括TGFB2-END1-CTGF等促细胞迁移及(或)增殖的基因上调 > 2.0倍。QRT-PCR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于自身正常血管段,在低剪切力血管段中PPARG下调 0.14倍,TGFB2和EDN1分别上调 2.51倍和1.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 = 4),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结论:BALB/c小鼠颈总动脉套管植入术后8周,与正常剪切力血管段相比,低剪切力血管段局部见内皮细胞损伤及中膜增厚,提示局部低剪切力变化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因素,可能与其血管壁局部PPAR信号通路下调后引起的促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PKM2基因对胆管细胞癌迁移、侵袭及增殖的影响

      2015(5):615-62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4 CSTR:

      摘要 (2789) HTML (75) PDF 2.47 M (2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KM2下调对胆管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别检测胆管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胆管癌细胞株HuCCT-1-HCCC-9810中下调PKM2,分别用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结果:胆管癌组织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经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稳定转染PKM2 shRNA的胆管癌细胞中PKM2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 0.05),与空载对照组(PKM2-NC)和正常对照组(PKM2)相比,实验组细胞(PKM2-shRNA)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胆管癌组织中PKM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KM2 shRNA能有效地降低胆管癌细胞中PKM2基因的表达,PKM2基因沉默可以抑制HuCCT-1-HCCC-9810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

    • 多氯联苯118引起大鼠甲状腺炎症反应的研究

      2015(5):622-625.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5 CSTR:

      摘要 (2182) HTML (62) PDF 490.60 K (2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低浓度多氯联苯118(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118,PCB118)暴露是否会引起大鼠甲状腺炎症反应。方法:①将40只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 ± 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溶剂对照玉米油及低-中-高剂量[10-100-1 000 μg/(kg·d)]的PCB118,每周腹腔注射5 d,每周称重,造模13周后取甲状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②CCK8实验用于检测PCB118对细胞活力的影响;③实时定量PCR(qRT-PCR)实验检测PCB118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①大鼠甲状腺组织HE染色可见各PCB118处理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②相对低浓度的PCB118(0~25 nmol/L)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 > 0.05);③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低浓度的PCB118刺激后,IL-6-TNF-α及ICAM-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 < 0.05)。结论:PCB118可引起大鼠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细胞发生炎症反应。

    • 过表达丝裂原诱导基因6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

      2015(5):626-630,643.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6 CSTR:

      摘要 (2208) HTML (54) PDF 1.30 M (2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过表达丝裂原诱导基因6(mitogen-inducible gene 6,MIG6)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Ishikawa cell)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介导MIG6过表达质粒转染Ishikaw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MIG6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周期蛋白的表达;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MIG6过表达质粒后,Ishikawa细胞中MIG6 mRNA和蛋白的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4.2倍和2.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增加Ishikawa细胞中MIG6表达后,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表达显著上升(P < 0.05);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分别较对照组升高1.7倍(P < 0.01)-2.7倍(P < 0.05);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 < 0.05),ERK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pERK/ERK比值降低(P < 0.05);细胞增殖率由(43.4 ± 2.4)%下降至(30.5 ± 4.3)%(P < 0.05);穿过Transwell膜的细胞数从(36.2 ± 6.9)个下降至(26.2 ± 3.8)个(P < 0.05)。结论:MIG6表达上调能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水平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 GPC3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5):631-637.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7 CSTR:

      摘要 (2974) HTML (55) PDF 1.00 M (2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83例卵巢癌组织(透明细胞腺癌45例-浆液性癌20例-黏液性癌18例)-20例浆液性囊腺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8例卵巢癌组织(透明细胞腺癌20例-浆液性癌10例-黏液性癌8例)-5例浆液性囊腺瘤和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PC3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RNA表达量(82.2%;1.326 1 ± 0.493 6)均明显高于浆液性癌(20%;0.426 5 ± 0.029 4)-黏液性癌(5%;0.265 2 ± 0.103 9)-浆液性囊腺瘤(0%;0.141 3 ± 0.011 3)-正常卵巢组织(0%;0.291 4 ± 0.048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②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GPC3 mRNA表达量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Ⅲ~Ⅳ期患者中的表达(100%;1.808 1 ± 0.265 7)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71.4%; 1.045 8 ± 0.403 6)(P值 < 0.01);③卵巢透明细胞腺癌铂类药物耐药患者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量(100%; 1.808 1 ± 0.265 7)均高于铂类药物敏感型患者(70.3%; 0.991 8 ± 0.330 3)(P < 0.05);④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预后差的患者中阳性率及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亦显示GPC3蛋白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48);⑤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RNA表达量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无相关性(P > 0.05)。结论:GPC3在病理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GPC3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铂类耐药相关,提示其可能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治疗靶标。

    • 阿法替尼联合Mithramycin A对人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5(5):638-643.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8 CSTR:

      摘要 (2713) HTML (59) PDF 995.37 K (2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法替尼(afatinib)联合Mithramycin A(MIT)对人肝癌 HepG2 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以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fatinib与MIT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并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药物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定量测定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p1-Sp3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因子 Cyclin-D1-Cyclin-E2-Bcl-2-Caspase3-Caspase9和p53的表达变化。结果:afatinib与MIT均能有效抑制肝癌HepG2 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能明显增加抑制率(P均 < 0.05);联合用药48 h后,可诱导HepG2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诱发凋亡,抑制作用及凋亡率均较单药组增高(P均 < 0.05);另外,给药72 h后,单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D1-Cyclin-E2-Bcl-2 mRNA 表达量下降,并伴有Caspase3基因上调。单用afatinib组同时出现Caspase9和p53的表达上调,MIT组检测到EGFR-Sp1和Sp3的同步减少,联合用药组以上改变较单药组明显(P均 < 0.05)。结论:afatinib联合MIT能有效抑制肝癌 HepG2 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这可能与药物作用后Cyclin-D1-Cyclin-E2-Bcl-2下调以及Caspase3-Caspase9和p53的表达上调相关。此项研究可能为以EGFR为中心的肝癌联合治疗提供新方向。

    • 体外评价口服降糖药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2015(5):644-649. DOI: 10.7655/NYDXBNS20150509 CSTR:

      摘要 (2285) HTML (71) PDF 2.66 M (1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DPP- 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的线粒体毒性,从而探讨A化合物的可能毒性机制。方法:Hep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50~300 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300 μmol/L,培养24 h,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ep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100-200和225 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150和200 μmol/L培养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合成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驻Ψm)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50~300 μmol/L可以抑制细胞存活率,IC50为178 μmol/L;A化合物 100~300 μmol/L对细胞存活率有抑制作用,IC50为159 μmol/L。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200 μmol/L时导致线粒体ATP显著下降(P<0.01)--驻Ψm显著性下降(P < 0.01),≥100 μmol/L时可致活性氧水平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A化合物≥100 μmol/L时ATP合成水平显著降低-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1),≥150 μmol/L时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 < 0.01),≥200 μmol/L时-驻Ψm显著性下降(P < 0.05),并可导致线粒体结构发生病变。结论:DPP- 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可以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功能和结构而诱导线粒体损伤。

    • 长链非编码RNA BANCR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2015(5):650-655.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0 CSTR:

      摘要 (3818) HTML (59) PDF 720.16 K (2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ANC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BANCR对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定量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BANCR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pcDNA-BANCR上调BANCR的表达水平,并通过qPCR检测转染效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上调BANCR的水平对SPC-A1细胞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这2种细胞中上调BANCR的水平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相比正常肺组织及细胞,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BANCR的表达出现显著下调。MTT实验显示,上调BANCR的表达能降低SPCA1细胞和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BANCR过表达能通过上调E-cadherin表达并下调Vimentin表达,影响EMT。结论:BANCR可通过影响EMT,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RNA干扰沉默MKK7对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5(5):656-65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1 CSTR:

      摘要 (2349) HTML (64) PDF 751.41 K (2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KK7)基因对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KK7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3条(MKK7siRNA-1-MKK7siRNA-2-MKK7siRNA-3)及与MKK7基因无同源性的带有红色荧光的阴性对照siRNA(negative control siRNA),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SH-SY5Y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RT-PCR观察MKK7 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 检测MKK7蛋白的表达,进而筛选出转染效果好的MKK7siRNA,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Hochest 33258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JNK-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变化。结果:① MKK7siRNA-3组的MKK7 mRNA表达最低,MKK7蛋白表达最低;②与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比较,MKK7siRNA-3组的细胞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JNK-cleaved caspase-3水平降低,凋亡率降低。结论:RNA干扰沉默MKK7可通过下调JNK磷酸化进而抑制SH-SY5Y细胞的凋亡。

    • 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2015(5):662-665,69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2 CSTR:

      摘要 (2830) HTML (68) PDF 392.96 K (2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A549-H1299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HCC827-A549-H1299细胞株分为对照组(CON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厄洛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厄洛替尼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结果:厄洛替尼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CC827-A549-H1299细胞增殖,增殖抑制率由高到低分别为HCC827-A549-H1299,3株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72-32.09-87.46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厄洛替尼显著上调LC3-Ⅱ及Beclin-1表达 (P < 0.05);厄洛替尼诱导HCC827-A549-H1299细胞株自噬,且其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 < 0.05)。结论:厄洛替尼选择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

    • 卵巢癌细胞中RNF123对p27Kip1蛋白稳定性的调控作用

      2015(5):666-669.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3 CSTR:

      摘要 (2814) HTML (71) PDF 525.50 K (2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卵巢癌细胞中RNF123对p27Kip1蛋白稳定性的调控作用。方法: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饥饿释放过程中SKOV3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过程中干扰RNF123前后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SKOV3细胞中转染sictrl和siRNF123,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的半衰期。结果:SKOV3细胞血清饥饿48 h,SKOV3细胞周期阻滞在G1/G0期,而血清释放后S期显著增加。在此过程中,p27Kip1表达下调。转染siRNF123组相较于sictrl组,p27Kip1蛋白水平增高。降低RNF123表达后,p27Kip1的半衰期延迟。结论:在卵巢癌细胞中降低RNF123的表达能抑制p27Kip1的降解。

    • 长链非编码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患者易感性研究

      2015(5):670-673.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4 CSTR:

      摘要 (2181) HTML (55) PDF 212.50 K (2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编码一段长链非编码RNA的 H19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技术分析 213 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和 776 例对照的H19基因 4个多态位点(rs2067051-rs2251375-rs217727-rs4929984)的基因型,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H19基因rs217727位点的CT基因型-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217727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P < 0.01)。T等位基因携带者-TT纯合基因患早发冠心病的风险分别是CC纯合基因型的2.42倍(OR=2.42,95%CI=1.55~3.71)和3.01倍(OR=3.01,95%CI=1.87~4.85)。结论:H19 rs217727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易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素。

    • 房间隔缺损并发的心房颤动的治疗探讨

      2015(5):674-679.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5 CSTR:

      摘要 (2405) HTML (56) PDF 204.18 K (1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并发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特点和治疗AF的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分析641例行ASD封堵术患者的AF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比较药物或者导管消融治疗AF的疗效。结果:641例ASD患者的AF发生率为4.8%,其中年龄≥40岁的AF发生率为8.4%,年龄≥60岁的患者的AF发生率高达25%。与无AF的患者相比,AF者中男性多见-年龄大-右心房平均压力高-肺动脉平均压力高-左心房内径大-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0岁和左房内径增大是ASD并发AF的高危因素。AF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治疗,导管射频消融优于药物治疗。结论:ASD患者中AF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男性-年龄≥40岁和左房内径增大是ASD并发AF的高危因素,导管射频消融在AF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治疗上优于药物。

    • Toll样受体4在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血管密度的关系

      2015(5):678-68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6 CSTR:

      摘要 (2059) HTML (56) PDF 1.02 M (2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其中23例为随访证实已出现复发转移)经病理证实的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TLR4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LR4蛋白的表达-MVD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L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8%,其中A组(复发转移组)TLR4蛋白阳性率为82.6%,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55.0%,P <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79.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0.0%,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82.8%),明显高于Ⅰ+Ⅱ期者(42.9%,P < 0.01)。TLR4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08)。结论:TLR4的高表达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能与TLR4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相关。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2015(5):682-68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7 CSTR:

      摘要 (2833) HTML (48) PDF 420.35 K (2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共78例。治疗前所有囊肿均接受甲状腺穿刺及细胞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时尽量将囊液抽吸净,然后注入约1/3囊腔容积量的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每周1次,根据囊肿的缩小情况,共治疗1~4次。结果:①78例囊肿共进行166次硬化治疗,3个月后囊肿容积平均缩小71.6% ± 35.3%,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1);治疗总有效率84.6%(66/78),治愈率52.6%(41/78);②不同容积大小的囊肿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容积>5 mL的囊肿治愈率显著高于容积<5 mL者(P < 0.01),但不同容积囊肿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③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滴度无显著变化;④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简单易行-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甲状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 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卵子受精方式的选择及结局分析

      2015(5):687-69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8 CSTR:

      摘要 (1992) HTML (47) PDF 215.96 K (2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3周期以上宫腔内人工控授精(IUI)失败的不明原因,探讨不孕夫妇采取何种卵子受精方式更为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5年间3周期以上IUI失败的不明原因不孕共321例。根据不孕夫妇对于卵子受精方式的选择,将其分为3组:体外受精(IVF) (备Rescue-ICSI)组(213例)-一半行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组(69例)-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39例)。结果:3组中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S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无统计学差异。IVF组妇女不孕年限与其他两组相比有差异,Half-ICSI组妇女窦卵泡计数和获卵数较其他两组多,ICSI组最少。IVF完全不受精发生率为18.8%(53/282)。3组总受精率-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3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相似,但3组的优质胚胎率-流产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IVF(备Rescue-ICSI)组优质胚胎率高于ICSI组,而流产率较Half-ICSI组低(P < 0.0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卵子受精方式的选择,与Half-ICSI和ICSI相比,IVF后短时受精联合补救ICSI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经济-有效的受精方式。

    • ATP-TCA实验及EGFR mRNA表达对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有效性的预测价值

      2015(5):691-694. DOI: 10.7655/NYDXBNS20150519 CSTR:

      摘要 (2128) HTML (50) PDF 246.71 K (1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生物荧光肿瘤药物敏感实验(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mRNA表达与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预测价值,为临床个性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40例中晚期结直肠癌病例,分别进行ATP-TCA实验和EGF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观察氟尿癌啶联合奥沙利铂(FOLFOX0)方案治疗效果。结果:①ATP-TCA总符合率80.00%,敏感符合率76.00%,耐药符合率86.67%,灵敏度90.48%,特异性68.42%;②EGFR mRNA表达阴性23例,临床有效18例,有效率78.26%,EGFR mRNA表达阳性17例,临床有效3例,有效率17.65%(χ2 = 12.07,P < 0.01);③ATP-TCA结果敏感且EGFR mRNA表达为阴性的有20例,其中18例临床有效,有效率90.00%;ATP-TCA结果耐药且EGFR mRNA表达为阳性的有10例(χ2 = 9.338,P < 0.05),其中1例临床有效,有效率10%(χ2 = 18.373,P < 0.05)。结论:联合进行ATP-TCA实验及EGFR mRNA检测,可提高对中晚期结直肠癌预测化疗疗效的正确性,可作为患者个性化给药的实验室依据。

    • 2 748例住院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2015(5):695-698.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0 CSTR:

      摘要 (2588) HTML (47) PDF 212.92 K (2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本院产科门诊随诊并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2 748例,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评估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2 748例孕妇中GDM 540例,非GDM 2 208例,GDM发病率19.65%;②GDM组年龄-孕前BMI-产前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体重较非GDM组均有升高(P < 0.05);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1.868,P < 0.001)-自然流产史(OR=1.673,P < 0.001)-高血压病史(OR=2.509,P=0.017)-糖尿病家族史(OR=5.776,P < 0.001)-孕前BMI≥24(OR=2.981,P < 0.001)-孕期体重增长情况(OR=1.923,P < 0.001)均是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30岁(OR=1.406,P=0.006)-自然流产史(OR=1.462,P=0.003)-糖尿病家族史(OR=4.969,P < 0.001)-孕前BMI≥24(OR=1.475,P=0.035)-孕期体重增长幅度≥16.0 kg(OR=1.846,P < 0.001)与GDM发生有关;而妊娠期贫血孕妇GDM的发生率为无贫血孕妇的0.518倍(OR=0.518,P < 0.001);④无高危因素组GDM发病率11.95%,当高危因素≥4个,GDM发病率达65.00%(χ2=144.182,P < 0.001)。结论:孕前BMI≥24-年龄≥30岁-自然流产病史-DM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16 kg等因素为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贫血可降低GDM发生。加强孕前-孕期高危因素筛查-干预,有利于减少GDM发生。

    • 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个体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5):699-70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1 CSTR:

      摘要 (1945) HTML (50) PDF 177.83 K (1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 A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B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C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每组30例。观察治疗2周后各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血糖漂移幅度-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检出率等指标。结果:①治疗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及B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水平较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间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②A组和B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A组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 < 0.05)和C组(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及血糖漂移幅度,提高低血糖的检出率。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5(5):702-705.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2 CSTR:

      摘要 (2261) HTML (49) PDF 232.33 K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将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依据CACS分度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各组间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CACS 3度组以上与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CS 2度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充盈高峰期(P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中QPS-左心室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壁增厚率与CACS 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当CACS 检查结果显示CACS >10分时,可建议其进一步行MPI检查,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两者结合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工作。

    •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015(5):706-708.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3 CSTR:

      摘要 (2700) HTML (70) PDF 1001.94 K (2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肝母细胞瘤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 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CT表现。结果:肿瘤CT表现体积较大-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其中位于肝右叶 11例,肝左叶 5例,肝内弥漫性病变 4例,11例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多个结节状或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密度低于肝组织,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其中10例肿块中见弥漫分布多发小囊,4例见包膜强化,3例瘤内可见迂曲血管。随访,2例发生肝内多发转移,5 例发生肺部多发转移,1例发生肝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及门脉癌栓形成,伴有腹水1例。结论:CT是肝母细胞瘤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对血管的侵犯情况,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分析

      2015(5):709-71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4 CSTR:

      摘要 (2919) HTML (72) PDF 603.82 K (2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诊断为主动脉弓离断的41例孕妇,回顾性分析其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主动脉弓离断41例中,A型5例,B型22例,C型14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创安全有效,是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主动脉弓离断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产前超声检出率高。充分掌握其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主要切面及各类型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对于临床判断预后及处理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4野计划剂量学比较及放射反应分析

      2015(5):711-713.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5 CSTR:

      摘要 (2221) HTML (59) PDF 210.46 K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术后7野调强放疗计划与常规4野放疗计划(4野箱式照射)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并分析比较两种计划所产生的急性放射反应。方法:选取本院50例患者,其中25例为已行调强放疗,确定为调强组;另25例为已行常规放疗,确定为常规组。调强组同时设计常规4野模拟计划,与调强计划进行比较,做剂量学研究;同时,调强组与常规组进行急性反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调强计划中达到46 Gy剂量包含临床靶区(CTV)体积显著>常规4野计划(P < 0.05)。调强计划46 Gy包绕小肠-直肠-膀胱及骨髓的体积显著<4野计划(P < 0.05)。调强组的1-2级恶心呕吐(P = 0.002)-腹泻(P = 0.048)-白细胞下降(P = 0.02)-血红蛋白下降(P = 0.005)明显少于4野常规组。结论:调强计划较常规计划对保护危及器官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可以明显减少急性放射损伤。

    • 经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2015(5):714-71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6 CSTR:

      摘要 (1856) HTML (46) PDF 202.95 K (2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改良,是否可以有效避免术中输尿管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间,453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的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220例,采用改良的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2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肠道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33 ± 11.09) min和(122.36 ± 15.4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是(31.94 ± 10.26) ml和(173.41 ± 14.4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30.52 ± 2.09) h和(50.97 ± 6.05) 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病率1例),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术中输尿管损伤4例-术中血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病率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肠道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有效可行的。

    • 142例胎膜早破致病因素及其妊娠结局分析

      2015(5):717-718.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7 CSTR:

      摘要 (1743) HTML (54) PDF 180.33 K (2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孕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分娩的1 488例产妇中的142例胎膜早破发生的致病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42例中,生殖道感染史100例,占70.42%;宫腔压力增高(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8例,占5.63%;胎膜受力不均(头盆不称-胎位异常)13例,占9.15%。分析发现胎膜早破产妇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较同时期在本院分娩的无胎膜早破产妇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但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胎膜早破使产褥感染-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升高,应重视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危害,积极预防,正确处理。

    •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2015(5):719-72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8 CSTR:

      摘要 (2159) HTML (49) PDF 593.38 K (2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6例经手术治疗的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2例(75.0%),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31.2%),Ⅱ级切除7例(43.8%),其余4例Ⅲ级切除(25.0%),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月,2例复发。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达到全切除,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重要回流静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龈下菌斑诱导的耐受对人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0的影响及机制

      2015(5):722-72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29 CSTR:

      摘要 (2058) HTML (60) PDF 368.78 K (1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龈下菌斑诱导的耐受对人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 leukin 10,IL-10)的影响,以及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的关系。方法:采集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及健康人的龈下菌斑,分别重复刺激,诱导人巨噬细胞产生耐受。采用ELISA 技术检测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LR2-TLR4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2种菌斑第1次刺激巨噬细胞后,TNF-α和IL-10水平均较刺激前明显增高(P < 0.05)。2种菌斑重复刺激后,TNF-α分泌水平均较第1次刺激后明显降低(P < 0.05),IL-10水平均与第1次刺激后无明显差别(P > 0.05)。尽管2种菌斑第1次刺激后,TLR2-TLR4表达水平均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 < 0.05),2种菌斑重复刺激后,TLR2-TLR4表达水平均与第1次刺激后无明显差别(P > 0.05)。结论:龈下菌斑诱导的耐受能够抑制TNF-α的分泌,进而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但这种改变与TLR2-TLR4表达水平无关。

    • 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

      2015(5):727-731.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0 CSTR:

      摘要 (2326) HTML (66) PDF 730.81 K (1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方法:根据钛表面处理方法分为4组:机械抛光组-喷砂组-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的表面形貌,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算双蒸水在试件表面的接触角,检测各组试件表面的润湿性。将试件与变形链球菌共同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和扫描电镜观测试件表面粘附细菌的数量和形态。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喷砂-阳极氧化组的钛表面形成微米孔内复合纳米管阵列的微-纳米结构。四组试件表面的接触角为:机械抛光组-喷砂组 > 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4组试件表面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数量为: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 > 喷砂组 > 机械抛光组。结论:与钛表面纳米管阵列相比,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未增加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数量。

    • Er:YAG 激光和酸蚀预处理对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

      2015(5):732-73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1 CSTR:

      摘要 (2839) HTML (55) PDF 2.24 M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Er:YAG 激光和酸蚀预处理对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44颗前磨牙根据对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r:YAG 激光组-酸蚀组(35%磷酸)-Er:YAG 激光+酸蚀组。每组11颗牙中随机选出1颗切取3 mm厚牙本质片,按相应分组要求预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每组剩余10颗牙制备一致标准牙本质表面后按相应分组要求预处理,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RelyXTM Unicem将其与Everest ZS 氧化锆瓷片粘结,24 h后测试各组剪切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采用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牙本质表面形态改变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剪切粘结强度由高到低为Er:YAG 激光组(7.18 ± 2.54)MPa-Er:YAG 激光+酸蚀组(5.50 ± 2.09)MPa-对照组(4.05 ± 1.04)MPa-酸蚀组(3.61 ± 0.70)MPa;Er:YAG 激光组-Er:YAG 激光+酸蚀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酸蚀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酸蚀对自粘结树脂粘结强度的改变无明显影响,Er:YAG 激光预处理能有效提高自粘结树脂与牙本质和氧化锆瓷的粘结强度。

    • 微种植支抗在Tweed-Merrifield矫治技术中的应用

      2015(5):737-74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2 CSTR:

      摘要 (2244) HTML (52) PDF 1.44 M (2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微种植支抗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中的应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18位诊断为安氏Ⅱ类一分类或者安氏Ⅰ类的需要拔除上下颌4个双尖牙的上颌前突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愿意选择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并使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分别对治疗前后的多项数据进行测量对比,研究其意义。结果:18位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面型均得到较大改善。治疗前后的配对t检验显示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平均减少了7.99°(P < 0.01),ANB角平均减少了1.56°(P < 0.01),OP角平均减少了0.54°(P < 0.05),Z角平均增大了11.42(P < 0.01)。结论: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中,微种植体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抗,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由于其不依赖患者的配合,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 颊部滑行瓣修复大范围下唇缺损

      2015(5):741-744.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3 CSTR:

      摘要 (2316) HTML (52) PDF 1.27 M (2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局部皮瓣重建下唇缺损超过2/3的可能性。方法:收集8例因肿瘤切除术后导致的下唇缺损,全部病例缺损均超过下唇的2/3,采用颊侧滑行皮瓣(Webster-Burnard瓣)修复白唇缺损,利用颊部黏膜外翻修复红唇;结果:8例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伤口裂开和皮瓣坏死等局部并发症。随访 1~2 年,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无明显的小口畸形和前庭沟变浅及涎液外流等状况。结论:利用改良的Webster-Burnard瓣重建大范围下唇缺损,可以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大鼠急性经皮暴露毒死蜱的生理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研究

      2015(5):745-75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4 CSTR:

      摘要 (2553) HTML (65) PDF 665.71 K (2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经皮暴露毒死蜱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model,PBPK/PD model)。方法:①动物实验: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一次性皮下注射毒死蜱,各组在3-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收集大鼠生物样本。测定指标包括血清毒死蜱(CPF)-血清和尿液3,5,6-三氯-2-吡啶(TCP),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包括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②模型建立:确定模型房室结构;建立微分方程,搜集参数;模型模拟,并根据动物实验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模型验证。结果:根据139.5 mg/kg组动物实验数据得到优化的PBPK/PD模型,然后用此模型模拟69.75 mg/kg和279.00 mg/kg组的CPF-TCP-AChE和BuCHE时量变化,得到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都显示血清CPF和TCP在体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ChE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实验数据显示各剂量组血CPF浓度在染毒后6 h达峰值,血TCP浓度在12~24 h达峰,血AChE在24 h抑制最大,血BuChE在12~24 h抑制最大,模型模拟数据显示血CPF在6.7 h达峰,血TCP浓度在24.7 h达峰,血AChE在32~35 h抑制最大,血BuChE在15~28 h抑制最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BPK/P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CPF-TCP和ChE在体内的动态代谢过程。

    • 某地既往有偿献血人员HC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5):751-756.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5 CSTR:

      摘要 (2373) HTML (65) PDF 403.54 K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C virus,HCV)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地区部分有既往有偿献血史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肝脏B超检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生化检测。应用EpiData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781名调查对象共检测出抗-HCV抗体阳性510例,感染率为65.3%,抗体阳性者中持续感染者占70.6% (360/510),自限清除者占29.4% (150/510)。HCV持续感染者以1b+3混合型 (51.7%)和1b型 (32.9%)为主。持续感染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异常率高于未感染组和自限清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献全血史和单采血浆史是既往有偿献血人群感染HCV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0-2.27和3.27;年龄是HCV感染慢性化的危险因素,OR值为1.62。结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不洁采供血特别是单采血浆可能是导致HCV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

    • 南通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2015(5):757-760. DOI: 10.7655/NYDXBNS20150536 CSTR:

      摘要 (2287) HTML (45) PDF 268.67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南通市第7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患者治疗情况,为今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管理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子系统,分析2009年10月1日~2014年6月30日南通市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共确诊23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174例纳入项目进行标准化方案治疗,纳入率74.4%。144例达到24个月疗程的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患者中,90例完成治疗疗程,占62.5%。完成24个月标准化方案治疗且在疗程后12个月进行至少5次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共78例,治愈率71.8%;<30岁年龄组治愈率最高为80.0%,30~59岁年龄组治愈率最低为33.3%;不同登记分类中,初治失败治愈率最高为100.0%,复治失败治愈率最低为57.1%。不同性别-年龄组和不同登记类别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疗程长,治愈率低,费用高,政府应加大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用药,规范治愈结核病,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在确保有高质量的抗结核药物的不间断供应的同时,尽早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或个性化治疗,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治愈率。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