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小鼠Gtf2h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2015(8):1049-1054.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1 CSTR:

      摘要 (2572) HTML (68) PDF 1.35 M (2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小鼠Gtf2h2基因并使其在真核细胞HEK293中稳定表达。方法:采用小鼠卵母细胞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Gtf2h2后,利用新型In-Fusion分子克隆体系将该目的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6-AC-3DDK和pCMV6-AN-mKate中。所得阳性克隆的质粒DNA在经限制性酶切电泳和测序鉴定克隆成功后,转染到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表达效果利用抗DDK和mKate标签的抗体通过免疫荧光以Western blot 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质粒DNA测序和酶切鉴定证明Gtf2h2基因克隆成功;Western blot 检测到GTF2H2-3DDK和GTF2H2-mKate融合蛋白在转染后的HEK293细胞内的表达;免疫荧光显示融合蛋白在转染后的HEK293细胞核内定位并呈颗粒状分布。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Gtf2h2基因并实现了其在真核细胞HEK293中的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ICR小鼠卵母细胞通过旁分泌机制促进排卵关键过程

      2015(8):1055-1059.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2 CSTR:

      摘要 (2764) HTML (82) PDF 1.18 M (2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国内医学研究常用ICR品系小鼠,在构建用于研究卵母细胞-卵丘细胞交互作用培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卵母细胞及其产生的旁分泌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对排卵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卵丘扩展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显微手术制备摘除卵母细胞后的卵丘细胞复合体(OOX),并通过与卵母细胞共培养或GDF9和BMP15 处理研究卵母细胞及其特异释放的旁分泌因子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卵丘扩展过程的调控。结果:成功构建了ICR小鼠OOX培养模型,发现卵母细胞及其释放的旁分泌因子GDF9和BMP15为EGF诱导卵丘扩展所必需。结论:ICR小鼠卵母细胞通过旁分泌机制促进排卵关键过程。

    • miR-30e*在顺铂诱导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2015(8):1060-1065.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3 CSTR:

      摘要 (2251) HTML (74) PDF 386.05 K (1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顺铂诱导肾近端小管细胞损伤过程中miR-30e*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顺铂诱导的小管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顺铂处理后的小管细胞miR-30e*的表达水平;使用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细胞,稳定高表达或低表达miR-30e*;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miR-30e*在顺铂诱导的小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q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探究miR-30e*在顺铂引起的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结果:①顺铂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后,miR-30e*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下调;②使用qRT-PCR检测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的稳定高表达或低表达miR-30e*的小管细胞株中miR-30e*的表达,过表达组增高了7倍,敲低表达组降低了近50%;③加入顺铂后,与对照组相比小管细胞凋亡增加,过表达miR-30e*对凋亡起保护作用,敲低miR-30e*则加重凋亡;④通过检测mtDNA的拷贝数发现顺铂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在48 h时有意义,迟于miR-30e*表达的下调,线粒体膜电位检测JC-1提示过表达miR-30e*对线粒体有保护作用。结论:顺铂处理小管细胞可降低其miR-30e*的表达;体外过表达miR-30e*对顺铂引起的小管细胞的凋亡和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敲低miR-30e*会加重顺铂诱导的肾近端小管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 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

      2015(8):1066-1071.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4 CSTR:

      摘要 (2428) HTML (59) PDF 1.05 M (2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方法:AEGs-抗AGE受体(RAGE)抗体干预乳鼠心肌细胞48 h。通过Western blot和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别检测老化相关蛋白p53-p16的表达及SA-β-Gal活性;采用JC-1-DCFH-DA分别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结果:AGEs干预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SA-β-Gal活性明显增高,p53-p16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 < 0.01),同时伴随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 < 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增加(P < 0.01),LC3与Beclin1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 < 0.01);给予抗RAGE抗体干预后与AGEs组相比,SA-β-Gal活性降低,p53-p16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 < 0.01),线粒体膜电位增高(P < 0.01),细胞内ROS减少(P < 0.01),LC3与Beclin1表达量降低(P < 0.05和P < 0.01)。结论:AGEs与其受体RAGE作用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与自噬诱导心肌细胞老化。

    • 缓激肽预适应人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裸鼠急性心肌梗死

      2015(8):1072-1079.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5 CSTR:

      摘要 (2157) HTML (55) PDF 1.04 M (2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经缓激肽(bradykinin,BK)预适应后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作用。方法:细胞分为未经BK预适应人EPCs组(EPCs组)-BK预适应EPCs组(BK PC组)-BK预适应EPCs + 艾替班特(HOE140)组(BK PC/HOE组),双染色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增殖情况,予缺氧诱导后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及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凋亡情况,同时收集上清液予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体内实验建立裸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羰花青荧光染料DiD标记的人EPCs通过心肌局部注射进行细胞移植到实验组,安慰剂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为假手术组-MI + 生理盐水组(安慰剂组)-MI + 单纯干细胞治疗组(EPCs组)-MI + BK预适应EPCs治疗组(BK PC组)及MI + BK预适应EPCs + HOE140治疗组(BK PC/HOE组)。细胞移植后1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移植后10 d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行相关检查。结果:①与EPCs组相比,BK预适应可促进人EPCs增殖;缺氧诱导凋亡后,BK PC组凋亡率低于EPCs组(P < 0.01),且均可被HOE140阻断(P < 0.01)。同时BK PC组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高于EPCs组(P < 0.01),同样可被HOE140所阻断;② 细胞移植10 d后BK PC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 < 0.01)及EPCs组(P < 0.01),且可被HOE140阻断(P < 0.01)。与安慰剂组及EPCs组相比,BK PC组梗死周边区移植细胞存活明显增多,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同样可被HOE140所阻断。结论:BK预适应人EPCs后可显著改善裸小鼠AMI后的心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人EPCs移植治疗。其治疗效应是通过促进移植细胞存活及抗移植细胞及宿主心肌细胞凋亡等而实现的。

    • 脂氧素A4 通过激活PPARγ/Nrf2/HO-1途径保护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2015(8):1080-1086.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6 CSTR:

      摘要 (2830) HTML (79) PDF 596.40 K (2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在人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LXA4预处理HK-2细胞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水平,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PCR 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K-2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RNA干扰技术干扰PPARγ表达后检测HO-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结果:LXA4预处理的缺氧/复氧组细胞活性和SOD活性明显升高,细胞中γ-GT-NAG-LAP和MDA水平降低,而加入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和转染PPARγ的siRNA后,LXA4对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阻断;此外,LXA4预处理的缺氧/复氧组HO-1-PPARγ和Nrf2表达均明显升高,并且LXA4预处理诱导的HO-1和Nrf2过表达能够被PPARγ siRNA所抑制。结论:LxA4预处理能够通过诱导HK-2细胞的HO-1高表达对抗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与激活PPARγ/Nrf2有关。

    • 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2015(8):1087-1091.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7 CSTR:

      摘要 (2049) HTML (73) PDF 1.23 M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NOV CCN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在肝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CCN3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肝癌细胞系及正常人肝细胞中CCN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CN3蛋白的表达量;通过肝癌细胞过表达CCN3分析CCN3蛋白对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迁移实验研究CCN3过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50对样本中有39对CCN3的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Western blot提示肝癌组织中CCN3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体外肝癌细胞的功能试验中,过表达CCN3能促进MHCC-97H-SMMC-7721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结论:CCN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过表达CCN3能促进肝癌的侵袭与转移,CCN3发挥作用机制的研究能为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BRD4抑制剂JQ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的研究

      2015(8):1092-1095.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8 CSTR:

      摘要 (3304) HTML (90) PDF 336.50 K (2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BRD4抑制剂JQ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株及厄洛替尼耐药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JQ1处理不同类型NSCLC细胞株,72 h后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JQ1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癌基因eIF4E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JQ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SCLC细胞株的生长,包括厄洛替尼敏感和耐药细胞株,下调eIF4E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结论:JQ1可抑制不同NSCLC细胞株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IF4E表达有关。

    • 白藜芦醇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5(8):1096-1103. DOI: 10.7655/NYDXBNS20150809 CSTR:

      摘要 (2269) HTML (74) PDF 1.98 M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IHH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IHH4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DAPI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结果:①白藜芦醇可以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IHH4细胞增殖;②与正常对照相比,加入白藜芦醇后IHH4细胞皱缩-变圆-脱落,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胞质内容物增多;透射电镜下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致密浓染;③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显示,随着白藜芦醇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④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显示白藜芦醇呈浓度依赖性诱导IHH4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引起细胞S期阻滞。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增殖,诱导IHH4细胞凋亡。白藜芦醇阻滞细胞于S期,可能是抑制IHH4细胞增殖-促使其凋亡的原因之一。

    • 成人与儿童1型糖尿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相关性的研究

      2015(8):1104-1109.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0 CSTR:

      摘要 (1943) HTML (74) PDF 239.11 K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与胰岛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成人与儿童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差异。方法:对491例T1D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及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及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22.0%的T1D患者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T-Ab)阳性(女性占62%);T-Ab阳性患者其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较T-Ab阴性者高(P均 < 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与5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成正相关(P < 0.05),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仅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相关(P=0.005);多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患者T-Ab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个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及T-Ab阴性者(30.2%,P=0.000);成人T1D患者22.6%出现T-Ab,其中TGAb及TPOAb均阳性的患者较儿童多(双甲状腺抗体阳性:57.8% vs 36.4%,P=0.028);TPOAb与TGAb均阳性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较高(P=0.008),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高(甲状腺功能异常:64.2% vs 30.9%,P=0.002)。结论:成人及儿童T1D均易合并出现甲状腺抗体阳性,其中女性-GADA阳性-多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风险更高;成人患者AITD发病风险与儿童无明显差异,但甲状腺自身免疫程度更剧烈;合并多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需密切跟踪随访。

    • 1型糖尿病胰岛自身抗体与年龄和病程的关系

      2015(8):1110-1113.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1 CSTR:

      摘要 (2742) HTML (87) PDF 226.64 K (20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1型糖尿病(type 1 diasetes,T1D)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和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T1D患者检测其胰岛自身抗体,并收集一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再将患者按年龄和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和病程组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53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2.84 ± 17.98)岁,平均病程为4.31年。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的阳性率分别为54.4%-30.8%-28.2%和23.5%,至少1个抗体阳性率为75.4%。青春期前后的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GADA 76.9% vs 57.4%(P=0.039),IA-2A 65.4% vs 31.7%(P=0.001),ZnT8A 38.5% vs 24.1%(P=0.108),至少1个抗体阳性83.3% vs 75.7%(P=0.014)。病程5年以内至少1个抗体阳性率为55.7%,而5年以上的阳性率为44.1%(P=0.032)。结论:随着T1D患者病程延长,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患者年龄越小,抗体阳性率越高。因此对于成人T1D的诊断要应该更仔细,避免漏诊。

    •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胆囊疾病与胰岛功能及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研究

      2015(8):1114-1117.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2 CSTR:

      摘要 (1725) HTML (74) PDF 223.18 K (20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南京市鼓楼区居民胆囊疾病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以及胆囊疾病患者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8 180例既往无糖尿病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采集-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析胆囊疾病各组的特征,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分析胆囊疾病患者糖尿病风险。结果:性别-年龄-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负荷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酶-生活方式及糖尿病发病率在无胆囊疾病-胆囊疾病未手术及胆囊疾病术后3组的分布不同。2组胆囊疾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标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释放指数(INSR120)与无胆囊疾病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胆囊疾病手术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结论:胆囊疾病在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中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胆囊疾病术后状态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2015(8):1118-1122.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3 CSTR:

      摘要 (1853) HTML (62) PDF 420.51 K (2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white blood cell syndrome,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过程以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72例儿童HP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72例中42例(58.3%)是感染相关性HPS,其中EB病毒感染相关性HPS最多;其余的30例中4例(5.56%)是非感染相关HPS,26例(36.1%)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91.7%)-肝脏肿大(83.3%)-脾脏肿大(66.7%)。外周血血常规三系检查结果为两系减低(72.2%),三系低下(27.8%),血红蛋白浓度减低(91.7%),血小板数量减少(77.8%);血生化检查血清甘油三酯升高(38.9%);凝血常规检查功能障碍(41.7%);血清铁蛋白升高(55.6%);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大部分找到了噬血细胞。72例中死亡10例(13.8%),好转或者基本痊愈24例(33.3%),出院后失访14例(19.4%)。年龄<3岁-乳酸脱氢酶(LDH)>2 500 U/L是不利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和LDH水平增高是儿童HP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该及早诊断治疗,降低病死率。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4、IL-9、IL-2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15(8):1123-1126.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4 CSTR:

      摘要 (2299) HTML (72) PDF 223.16 K (1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测定血清中IL-4-IL-9-IL-21表达和单个核细胞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L-4-IL-9-IL-2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缓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缓解组血清IL-4-IL-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并且IL-4-IL-9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血清IL-21以及mRNA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 哮喘患者血清IL-9 与IL-4 水平呈正相关(P < 0.05),IL-21 与IL-4,IL-9与IL-21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05)。血清IL-4-IL-9水平均与患者FEV1%成负相关(P < 0.05),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 < 0.05)。而血清IL-21水平与FEV1%-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Th2-Th9-cTfh细胞特征细胞因子IL-4-IL-9-IL-21均参与了哮喘发病,检测IL-4和IL-9水平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 NJ001特异性抗原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2015(8):1127-1130.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5 CSTR:

      摘要 (2143) HTML (70) PDF 341.44 K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NJ001特异性抗原在胰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9例胰腺癌组织-17例胰腺良性疾病组织中NJ001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用半定量评分法判定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该抗原的表达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J001特异性抗原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织(77.5% vs17.6%,P <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分化患者该抗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患者(83.0% vs 60.0%,P= 0.027);且在肿瘤浸润程度深-存在淋巴转移的患者中该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浸润程度低-无淋巴转移者(82.2% vs 53.3%,P = 0.037;91.1% vs 62.8%,P = 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该抗原表达阳性的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 = 0.036)。结论:NJ001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抗原有望成为检测胰腺癌进展的新的标志物。

    • uCTX-Ⅱ在早期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5(8):1131-1135.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6 CSTR:

      摘要 (3469) HTML (79) PDF 326.80 K (2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尿液CTX-Ⅱ(uCTX-Ⅱ)在诊断早期骨关节炎(影像学确诊前期)及评价早期骨关节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参加研究的早期和进展期骨关节炎患者各分为3组,单用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或联用2种药物的治疗组。在研究进行的开始和第3-6-9-12个月随访,并应用WOMAC评分对患者进行疼痛-僵硬症状和生理功能评分。在研究开始和第6-12个月末留取患者随机尿液,测定uCTX-Ⅱ浓度,并采集正常人群相关数据。结果:在研究的第3个月,各组患者的WOMAC评分总分较初始降低(P < 0.05),其中联用治疗组-单用双醋瑞因治疗组低于单用氨基葡萄糖治疗组(P < 0.05)。对比早期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uCTX-Ⅱ浓度后,在影像学阴性的早期骨关节炎患者中,uCTX-Ⅱ浓度较正常人高(P < 0.05)。将治疗后WOMAC评分下降≥20%视作治疗有效,比较早期骨关节炎组和进展期骨关节炎组中符合这一条件的患者治疗前后uCTX-Ⅱ浓度和WOMAC评分,结果提示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检测uCTX-Ⅱ浓度简便-易行,可以作为骨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和评估早期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早期骨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进展期患者,早期患者给予软骨营养+保护治疗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给予一种治疗方法,单用双醋瑞因治疗早期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用氨基葡萄糖的治疗效果。

    • DKP与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5(8):1136-1141.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7 CSTR:

      摘要 (2157) HTML (72) PDF 472.83 K (1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Jack vertebral dilator-kyphoplasty,DKP)与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6例单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33例患者行DKP手术治疗,23例患者行BK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测量手术前后病椎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DKP组随访7~16个月,平均10.7个月;BKP组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 0.05),DKP组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矫正后凸Cobb角方面优于BKP组(P < 0.05)。DKP组出现1例椎体旁骨水泥少量渗漏(3.0%);BKP组出现5例渗漏(21.7%),均无临床症状。结论:DKP和BKP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D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矫正后凸Cobb角上效果更显著,且骨水泥的渗漏率更低。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定量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2015(8):1142-1145.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8 CSTR:

      摘要 (2512) HTML (71) PDF 420.18 K (2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SWE应用于60例健康对照者-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弹性模量检测,并对68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的纤维化分期与肝脏的SWE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S1期-S2期-S3期-S4期的弹性模量值分别为(7.171 ± 1.819)kPa(n=14)-(10.300 ± 3.121)kPa(n=18)-(15.540 ± 4.341)kPa(n=20)-(23.919 ± 5.698)kPa(n=16)。各病理分期间弹性模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807,P < 0.001)。肝弹性模量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r=0.783,P < 0.001)。 以肝弹性模量判断肝纤维化分期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肝硬化分期≥S2-≥S3和S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947和0.949。结论:SWE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

    • 4 174名医务人员空腹血糖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2015(8):1146-1148. DOI: 10.7655/NYDXBNS20150819 CSTR:

      摘要 (1839) HTML (46) PDF 202.60 K (2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水平与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2014年1—2月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4 174名在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FPG和血常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 174名体检者中,IFG检出率为17.49%,其中男27.21%,女12.70%;且IFG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WBC和ANC在IFG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PG与WBC及ANC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可作为早期关注IFG的参考指标。

    • sEng、sFlt-1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8):1149-1151.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0 CSTR:

      摘要 (2304) HTML (67) PDF 184.20 K (1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与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及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实验组30例[子痫前期中孕组8例(采血时未发病),子痫前期晚孕组22例],对照组40例(正常妊娠中-晚孕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孕妇血清sEng与sFlt-1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中孕组血清sEng-s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中孕组(P < 0.05);子痫前期晚孕组血清sEng-sFlt-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晚孕组(P < 0.05);子痫前期组血清sEng表达量与sFlt-1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Eng-sFlt-1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清sEng和sFlt-1可望成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血清 sEng和sFlt在促进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联合抗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2015(8):1152-1154.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1 CSTR:

      摘要 (2326) HTML (63) PDF 197.54 K (3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抗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发病在48 h内-未经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4~20分)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用药方案为阿司匹林+阿加曲班+依达拉奉,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阿司匹林+三七总皂苷+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 d的NIHSS评分,治疗前后CT对比有无出血转化,治疗后90 d生活自理能力mRS评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转化,未发生死亡。治疗组48 h-7 d时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 0.05)。治疗后90 d时mR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联合抗栓治疗的早期效果优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能阻止脑梗死急性期的病情进展,其安全性和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相同。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5(8):1155-1157.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2 CSTR:

      摘要 (1719) HTML (59) PDF 197.72 K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TnI,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TnI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低与cTnI的关系,cTnI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cTnI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cTnI异常升高率达25.6%(45/176);3例(7.7%)达0.04 ng/mL,其余正常;② cTnI异常升高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00 ng/L;③住院期间共死亡47例(26.7%),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④如cTnI>0.4 ng/mL,预测敏感度为36.2%-特异度达97.7%-阳性预测值达85.0%且假阳性情况很少;如cTnI测定值超过1.0 ng/mL,则患者全部预后不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血cTnI异常升高者其颅脑损伤程度更重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可作为损伤严重度分层及死亡预测指标;该型患者cTnI异常可能主要出现于外伤早期阶段,其异常升高的机制不清,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蛛网膜出血不同。

    • 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探讨

      2015(8):1158-1160.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3 CSTR:

      摘要 (1896) HTML (67) PDF 187.99 K (2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8例,其中体重指数(BMI)正常组78例,超重组34例,肥胖组2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各组 HRV水平,采血检测卧位血浆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超重组-肥胖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HRV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肥胖组人群中交感神经张力(LF)与去甲肾腺素-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迷走神经张力(HF)与去甲肾上腺素呈负相关,与AngⅡ正相关;LF/HF与去甲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P < 0.01)。超重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肥胖组人群与正常组人群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

    •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吴江 215200

      2015(8):1161-1162.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4 CSTR:

      摘要 (2599) HTML (64) PDF 168.43 K (1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不同入路(桡动脉或股动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前术后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因ACS住院行PCI治疗的患者共158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路组和经股动脉入路组,采用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均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进行调查得出评分。结果:术后24 h 患者PHQ-9评分及GAD-7评分比较,经桡动脉组较经股动脉组显著降低(P < 0.05);术后30 d评分比较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ACS患者术前和术后短期的心理障碍以焦虑为主,远期的心理障碍以抑郁为主,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后无需卧床,更有利于减轻心理障碍。

    • 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联合应用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和预后的影响

      2015(8):1163-1166.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5 CSTR:

      摘要 (1985) HTML (54) PDF 210.63 K (1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运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NT-proBNP检测开展前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A组(对照组1,n=96);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B组(实验组,n=98);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因急性呼吸困难同时行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排除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C组(对照组2,n=54)。记录并分析B-C组的诊断数据;对A-B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A-B组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病死率和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应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取得93.4%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高于联合应用NT-proBNP-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90.1%)及单独使用NT-proBNP检测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分别是82.8%-76.3%)。B组平均住院日(8.2 ± 0.9)d短于A组(11.1 ± 0.8)d(P < 0.05);B组再住院率9.2%-病死率5.1%低于A组再住院率15.6%-病死率9.4%(P < 0.05);B组平均住院费用(9 324 ± 462)元低于A组(12 315 ± 574)元(P < 0.05)。 结论:联合运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提高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 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5(8):1167-1170.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6 CSTR:

      摘要 (1708) HTML (69) PDF 1.03 M (2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超声心动图的诊断要点及其与临床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的30例PA-IVS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通过估测三尖瓣Z值评价右室发育情况用以指导手术。结果:30例患儿均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后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有28例在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另外2例虽图像质量不佳,但结合彩色及连续多普勒超声仍高度怀疑PA-IVS。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病程早期可及时对PA-IVS做出可靠诊断,同时评价右室发育情况用以指导手术,在术前探查中应着重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右室及三尖瓣发育状况-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右室-冠状动脉交通以及预测是否存在右室依赖的冠状动脉循环等,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患儿的筛选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 脊柱结核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5(8):1171-1173.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7 CSTR:

      摘要 (1627) HTML (57) PDF 610.16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57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年龄10~87岁,其中男39例,女18例。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57例脊柱结核中,颈椎 2例-胸椎24例-腰椎22例-胸腰段9例。单个椎体受累5例,多个椎体受累52例。CT征像为:①椎体骨质破坏,破坏区死骨形成;②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③椎旁脓肿,其内可有钙化灶。结论:骨破坏-破坏区内小死骨-椎间隙变窄-椎前或旁腰大肌脓肿构成脊柱结核特征性CT 表现。多层螺旋CT对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15例胰岛素瘤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2015(8):1174-1176.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8 CSTR:

      摘要 (1964) HTML (69) PDF 923.35 K (2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结果:15例胰岛素瘤患者中,有9例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 -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0.0%-75.0%。4例肿瘤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9例位于胰腺尾部,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均为胰岛素瘤。结论:胰岛素瘤因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易被误诊误治,完善的生化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技术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为胰岛素瘤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上颌中切牙水平埋伏阻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5(8):1177-1181. DOI: 10.7655/NYDXBNS20150829 CSTR:

      摘要 (1909) HTML (52) PDF 1.57 M (2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液灌流联合CRRT抢救超致死量地高辛中毒1例

      2015(8):1182-1184. DOI: 10.7655/NYDXBNS20150830 CSTR:

      摘要 (1698) HTML (65) PDF 207.93 K (2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