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精准治疗概览

      2016(3):257-260.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1

      摘要 (2490) HTML (68) PDF 244.88 K (2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综述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相关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抗血管生成类中贝伐单抗疗效显著;小分子药物疗效令人期待;抗EGFR信号通路类药物的适应证将更加精准,BRAF-HER2-PI3KCA等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精确治疗的发展;免疫靶向治疗中PD-1/PD-L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中也有所突破。未来在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精确治疗更值得期待。

    • 精准医疗快速发展时期结直肠癌治疗沉淀与突破

      2016(3):261-263.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2

      摘要 (2031) HTML (75) PDF 245.78 K (2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同时,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也日趋成熟。结直肠癌是高度异质性肿瘤,其发病由一系列遗传事件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所造成。随着大数据以及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结直肠癌分子分型,包括左-右半结肠以及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分型越来越重要。如何识别结直肠癌的异质性和个体间差异-如何更好地进行精准治疗,将成为未来结直肠癌治疗的焦点。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精准医疗时代的思考

      2016(3):264-268.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3

      摘要 (1994) HTML (64) PDF 293.53 K (1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何预测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富集优势人群,避免不敏感患者的过度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近两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依据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进行分子分型并判断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对于不同基因表达的患者给予个体化精准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的重点,本文将对以上方面进行综述。

    • 精确评估分层:结直肠癌外科的发展方向

      2016(3):269-273.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4

      摘要 (2106) HTML (66) PDF 283.52 K (1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外科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愈性手段。目前,结直肠癌外科朝着“精准化-功能化-微创化”方向发展。本文将针对精准外科,从基于解剖平面的手术-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双镜联合技术-术前精确分期及淋巴结示踪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

    •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预后相关标志的研究进展

      2016(3):274-279.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5

      摘要 (1858) HTML (59) PDF 336.64 K (1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贝伐单抗作为首个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但其疗效及预后相关的明确预测因子尚无定论。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筛选贝伐单抗的优势人群,实现精准治疗,学者们在此领域进行了多方探索,本文就近年来该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全人源抗Trop-2 IgG的制备及对卵巢癌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2016(3):280-286.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6

      摘要 (1980) HTML (56) PDF 3.48 M (2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全人源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抗体 IgG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该抗体,并检测其对卵巢癌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全人源抗Trop-2抗体IgG的重组表达载体;在293FreeStyle(293F)真核表达体系中表达并纯化该抗体。使用SDS-PAGE-ELISA-亲和力测定-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该抗体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分析其对卵巢癌细胞特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出全人源抗Trop-2 IgG;经多种方法检测,该抗体能与Trop-2蛋白特异性结合;对表达Trop-2的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有明显影响。当抗体浓度为400 μg/mL时,卵巢癌细胞HO8910的生存率仅为55.95%(P < 0.01),划痕愈合率仅为24.71%(对照组为70.80%,P < 0.01),侵袭细胞数是对照组的32.11%(P < 0.05),细胞凋亡率是对照组的2倍(P < 0.05)。结论:全人源抗Trop-2 IgG可特异性识别卵巢癌细胞表面的Trop-2 蛋白,对卵巢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全人源抗Trop-2 IgG在卵巢癌的靶向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 siRNA沉默Gankyrin基因对喉鳞癌Hep-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6(3):287-292.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7

      摘要 (2963) HTML (62) PDF 5.62 M (1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Gankyrin基因对喉鳞癌Hep-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用siRNA沉默喉鳞癌Hep-2细胞中的Gankyrin基因,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Ganky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细胞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ankyrin下调后p53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kyrin siRNA组Gankyri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siRNA组和未处理组(P < 0.001)。CCK-8法显示Gankyrin siRNA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下降(P < 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ankyrin siRNA组细胞凋亡率[(7.70 ± 1.12)%]明显高于对照siRNA组[(2.34 ± 0.32)%]和未处理组[(1.82 ± 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与两对照组相比,Gankyrin siRNA组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细胞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Gankyrin siRN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 < 0.01);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Gankyrin siRNA组细胞侵袭能力与对照siRNA组和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Gankyrin表达下调增加了Hep-2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Gankyrin表达下调能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改变及p53的表达密切相关。

    • 转染靶向hTERT miRNA表达框架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2016(3):293-297.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8

      摘要 (1635) HTML (69) PDF 1.26 M (1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设计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miRNA表达框架,探讨其对hTERT的表达-端粒酶活性及K562增殖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提供新的基因治疗策略。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miRNA表达框架,脂质体法转染K562细胞,银染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hTERT的表达情况。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iRNA表达框架转染48 h后,hTERT的表达明显下降,端粒酶活性明显减低,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靶向hTERT的miRNA表达框架能够有效干扰hTERT的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以miRNA表达框架为基础的RNAi技术,有望成为分子水平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工具。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2016(3):298-301. DOI: 10.7655/NYDXBNS20160309

      摘要 (2068) HTML (65) PDF 10.30 M (3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SAP组和GSH组,每组又分为3-6-12 h 3个亚组。SAP组以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建立SAP模型,NS组仅向胰胆管注射与SAP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GSH组在造模后按每100 g体重腹腔内注射25 mg GSH。分别采用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SAP组比较,GSH组在GSH治疗后3-6 h,胰腺病理评分明显改善(P均 < 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均 < 0.05)。海马NF-κB p65表达受抑,尤以GSH组GSH治疗6 h后明显。结论:GSH在SAP脑损伤的早-中期可以通过抑制大鼠海马组织NF-kB p65蛋白的表达来减轻神经元凋亡。

    • nNOS磷酸化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16(3):302-306.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0

      摘要 (2092) HTML (68) PDF 3.70 M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大鼠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磷酸化是否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调节作用,研究nNOS磷酸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神经,不结扎;实验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钙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hosphorylated 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Ⅱ,p-CaMKⅡ)抑制剂KN93;阴性对照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DMSO;模型组:制作SNL模型,不给药。于术前1 d-术后1~5 d以及鞘内给药后1~4 h测定机械痛阈值。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腰段脊髓组织p-CaMKⅡ-nNOS与p-nNOS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是否具有相互作用。结果:SNL可导致大鼠机械疼痛阈值降低(P < 0.01),脊髓组织p-CaMKⅡ的表达增加(P < 0.05),p-nNOS的表达下降(P < 0.05),髓鞘内注射KN93可反转神经结扎所致的上述趋势;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在大鼠体内存在相互作用,nNOS的磷酸化能降低其与CAPON的相互作用强度。结论:nNOS的磷酸化参与了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p-CaMKⅡ通过对nNOS的磷酸化,降低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强度,针对nNOS的磷酸化信号途径的治疗可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视野。

    • 促红细胞生成素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机制研究

      2016(3):307-312.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1

      摘要 (1947) HTML (70) PDF 3.40 M (1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EPO干预组-糖尿病组-糖尿病+EPO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正常+EPO干预组和糖尿病+EPO干预组大鼠皮下注射EPO 1 000 IU/Kg,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12周。建模前及末次给药后7 d,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RT-PCR法分析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和EPO受体(EPO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RP78-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正常+EPO干预组之间,心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GRP78-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 > 0.05)。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EPO干预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P﹤0.01),血糖和血脂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心肌组织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01),SERCA2a和EPO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EPO干预组大鼠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增加(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小(P﹤0.01),左心室组织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0.01),SERCA2a和EPO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EPO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心肌内质网应激,增加糖尿病大鼠心肌SERCA2a和EPOR蛋白表达。

    • 白细胞介素29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2016(3):313-317.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2

      摘要 (2461) HTML (59) PDF 7.60 M (3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IL-29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ion of nuclear-κ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流式检测IL-29特异性受体IL-28Rα在RAW264.7细胞表面的表达,CCK8法检测IL-29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IL-29重组因子加入到RANKL诱导的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体系中,5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数目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TRAP-CTR-CTSK及相关基因TRAF6-RANK表达的影响。结果:IL-29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中破骨细胞的形成,100 ng/mL IL-29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TRAP-CTR-CTSK-TRAF6-RANK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IL-29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

    • 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肺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

      2016(3):318-322.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3

      摘要 (2331) HTML (74) PDF 244.79 K (1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BPD)小鼠模型肺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构建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模型,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肺及BPD小鼠肺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差异表达的lncRNA(差异倍数≥2倍且P < 0.05)共1 769条,其中882条上调,887条下调;5倍以上上调的共140条,下调的共71条;10倍以上上调的共28条,下调的有2条。结论:高氧诱导BPD发生时,肺组织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了BPD发生-发展过程。

    • 应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Vasohibin-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及验证

      2016(3):323-329.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4

      摘要 (3565) HTML (61) PDF 3.55 M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Cas9/RNA system gene targeting技术高效构建Vash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根据Vash2基因序列,设计2对Vsah2基因的单链向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引物序列并克隆进入pU57-T7-GDNA载体。利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sgRNA和Cas9 mRNA。将体外转录的gRNA/Cas9 mRNA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通过PCR和基因测序对Vash2移码突变进行检测和鉴定。繁育Vash2基因敲除小鼠并分析后代突变情况。结果:顺利构建表达sgRNA载体并体外转录,成功将有活性的sgRNA和Cas9 mRNA直接注射入受精卵。基因测序鉴定获得5只F0代初建鼠。选取5号鼠与野生型鼠回交,得到F1代鼠,再相互交配得到F2代鼠。PCR显示F2代鼠Vash2基因移码突变,成功建立Vash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传代繁育。 结论:通过Cas9/RNA systemgene targeting技术可以成功制备Vash2基因敲除鼠模型,是用于Vash2研究的有效工具。

    • 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的鉴定及其脾脏免疫细胞频率分析

      2016(3):330-334.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5

      摘要 (2366) HTML (85) PDF 1.36 M (1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与子代鼠的鉴定,及其脾脏免疫细胞频率。方法: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眼眶取血,用动物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脾脏中免疫细胞频率。结果:miR-15a/16-1+/+-miR-15a/16-1+/--miR-15a/16-1-/- 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流式结果显示,miR-15a/16-1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D19+-NKG2D+ 细胞增多,其余无明显差异。全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结论:实验所用PCR方法可以鉴定miR-15a/16-1-/-小鼠;miR-15a/16-1-/-小鼠的获得为进一步探究miR-15a/16-1的作用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敲除miR-15a/16-1基因,小鼠脾脏CD19+-NKG2D+细胞增多。

    • 不同培养方法对体外诱导分化Th17细胞的影响

      2016(3):335-339.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6

      摘要 (4281) HTML (88) PDF 5.90 M (2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Th17细胞缺乏特异性表面标记,难以分离纯化活细胞,通过调整细胞因子浓度和不同培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Th17细胞亚群。方法:选用C57BL/6J 小鼠脾脏获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获得CD4+-CD44-Naive T细胞。建立不同Th17诱导培养体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获得Th17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浓度,以寻找最佳培养条件。结果:TGF-β+IL-6+IL-23可诱导Th17细胞,但比例较低;加入TNF-α-IL-1β-anti-IFN-γ-anti-IL-2可进一步提高Th17比例,但后期培养呈衰减趋势;使用U型96孔板培养Th17细胞明显优于24孔板培养,细胞分化呈稳定上升趋势,培养第9天Th17细胞可达(91.85 ± 1.05)%。IL-17-ROR-γt mRNA与Naive T细胞相比明显上调(P < 0.001),IFN-γ-IL-4-Foxp3 mRNA表达量低(P < 0.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浓度明显升高(P < 0.001)。结论:调整细胞因子诱导方案-缩小培养面积可不同程度提高Th17细胞诱导比率,且培养面积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 一个遗传性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2016(3):340-344.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7

      摘要 (2085) HTML (66) PDF 605.75 K (1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1个遗传性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进行遗传方式-表型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分析,以研究其分子病因。方法:对门诊1例遗传性聋伴眩晕患者进行家系调查-病史收集及相应的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利用目标基因捕获和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对家系先证者进行可能致病突变筛查,包括靶向104种与遗传性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和3个microRNA分子。进一步对获得的候选突变基因进行编码区序列验证分析。结果:目标基因捕获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COCH基因第11外显子上存在c.1458C>G(p.T352S)的杂合突变。进一步对家系中所有患者和有血缘关系的正常个体进行了遗传共分离分析,发现该杂合突变在该家系中仅有Ⅰ2-Ⅱ1-Ⅱ5-Ⅱ9-Ⅱ13和Ⅳ1存在相同的杂合突变,而Ⅱ11和Ⅲ1表现为该突变的纯合子,表明该杂合突变不存在共分离现象,因此可以排除其为该家系致病突变的可能性。对先证者Ⅲ14 COCH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的序列测定结果未发现其他突变。结论:此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但初步筛查结果未发现已知耳聋相关基因,包括COCH基因的可疑致病突变。因此,该家系的分子病因可能存在一新基因的突变。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TRP12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6(3):345-349.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8

      摘要 (1965) HTML (60) PDF 218.17 K (1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12,CTRP12)在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南京胸科医院睡眠呼吸监测中心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受试者120例,分为OSAHS组及非OSAHS组。OSAHS组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分为轻-中-重度组,各组再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观察 OSAHS患者体内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2 saturation,LSaO2)-BMI-血脂-血糖等之间的关系,了解CTRP12在OSAHS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在BMI和OSAHS均匹配的各组患者中,睡前-醒后CTRP12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BMI相匹配的各组中,重度OSAHS者睡前-醒后CTRP1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非OSAHS及轻-中OSAHS者,正常体重轻-中度OSAHS者CTRP12水平明显低于非OSAHS者;在OSAHS相匹配的各组中,肥胖患者睡前-醒后CTRP1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OSAHS患者血浆CTRP12水平与AHI-BMI-颈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when oxygen saturation lower than 90%,SLT90%)-甘油三酯-空腹血糖-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arterial O2 saturation,MSaO2)相关,且随AHI-BMI-颈围-SLT90%-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的增加而降低,随LSaO2-MSaO2的增高而增高。结论:OSAHS患者体重-病情越重,CTRP12水平越低;OSAHS患者CTRP12水平与AHI-BMI-颈围-SLT90%-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与LSaO2和MSaO2呈正相关。

    • 长期最大负荷吸气肌训练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吸气肌力和生活质量

      2016(3):350-352. DOI: 10.7655/NYDXBNS20160319

      摘要 (1857) HTML (63) PDF 187.08 K (1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吸气肌阻力训练(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2013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71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实验组即最大阈值负荷(最大吸气压60%)IMT训练组和对照组即低负荷(9 cmH2O)IMT训练组,均用Threshold AC0043型阻力训练器训练1年,每周6 d,每天早晚各15 min。结果:1年后63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退出3例和5例。各组干预前后最大吸气压和生活质量SGRQ问卷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和SGRQ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年最大负荷量的IMT可以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吸气肌力和生活质量,然而肺功能改善不显著。

    • 替加环素对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6(3):353-357.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0

      摘要 (2898) HTML (70) PDF 279.05 K (2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作为二线方案治疗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血液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使用一线抗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原学提示多重耐药或是临床高度怀疑多重耐药的情况下,经验性使用替加环素为二线治疗方案,并进行联合抗感染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愈率22%,总有效率76% 。替加环素起效时间2~6 d(平均3.2 d)。死亡7例,其中有5例患者死亡与感染未控制有关,2例与感染无关。使用过程中患者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性-呕吐-腹泻,一般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经验性二线抗感染治疗方案在血液病肺部感染中获得较好疗效,且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性较高。

    • 分拣蛋白受体1基因多态位点rs1133174与中国汉族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风险的关联研究

      2016(3):358-360.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1

      摘要 (1972) HTML (55) PDF 189.80 K (1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拣蛋白受体1(sortilin-related receptor 1,SORL1)基因rs1133174多态性位点与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募集了63例aMCI患者和179例正常健康对照,利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方法对SORL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33174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aMCI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aMCI组中SORL1基因rs1133174等位基因G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R = 2.221,95%CI = 1.396~3.533,P = 0.000 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较非携带者增加(GG + GA vs. AA,OR =2.713,95%CI = 1.495~4.918,P = 0.000 5)。此外,分层分析发现多态性位点rs1133174可能是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SORL1基因rs1133174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aMCI风险相关。

    • 云南佤族人群红细胞抗原多态性调查及生物学意义

      2016(3):361-364.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2

      摘要 (2038) HTML (63) PDF 344.47 K (1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云南佤族人群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表现型的分布-抗原频率与不规则抗体产生几率的关系,从而为云南少数民族人群血型分布的多态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民族群体稀有血型库的建立-组织配型和免疫性输血反应的预防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集云南省耿马县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佤族人群(男女各150例)血样5 mL(EDTA抗凝),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 Duffy及抗体筛选,Duffy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PCR反应(PCR-SSP),所得结果与当地汉族人群为对照,作对比分析。结果:300例佤族人中RhD阳性率为99.0%,RhD阴性率为1.0%;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Fya基因频率0.994 5,Fyb基因频率0.003 5,Fya-b+检出1例;佤族女性有5例抗体筛选检测为阳性,均为同种抗体(E抗体),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占女性人群的3.33%。结论:云南佤族人群的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及抗原分布特征与当地汉族人群基本相符,但也有本民族的特点,佤族人群(尤其是妇女)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当地汉族人群高。

    • 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在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2016(3):365-367.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3

      摘要 (1894) HTML (77) PDF 198.94 K (19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对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行肝癌切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61例,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术后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手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这一措施,可以加速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恢复进程,安全有效,在肝癌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开胸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

      2016(3):368-370.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4

      摘要 (2227) HTML (70) PDF 178.66 K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应用,总结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6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术后住院日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右肺下叶14例,左肺下叶21例,左肺下叶+左肺上叶舌段1例。开胸手术组23例,VATS组13例(无中转开胸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相比出血量(P=0.007)-术后胸管留置时间(P=0.039)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P=0.202)-术后引流量(P=0.591)和术后并发症(P=0.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围手术期死亡,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36例患者中,术后失访5例,其余31例随访6个月~1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有效。

    • 基于FMEA的伽玛刀治疗计划质量改进

      2016(3):371-374.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5

      摘要 (1802) HTML (58) PDF 213.81 K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先进的质控工具,前瞻性地对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对关键事件进行改进。方法:由物理师-医师与技师组成的质量改进小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200份伽玛刀治疗计划与100例计划设计过程进行失效风险评价,运用因果法与故障树法分析失效原因,找出改进对策。结果:对风险较高的9个失效模式-16个失效原因进行改进后,风险值明显降低,平均下降(61.125 ± 8.125)%。结论:FMEA是改进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质量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

    • 各向同性的3D T2 SPAIR SPACE序列在正常人肘部神经显像的应用

      2016(3):375-379.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6

      摘要 (3264) HTML (83) PDF 5.80 M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3D T2 SPAIR (spectral adiabatic inversion recovery) SPACE序列在正常人肘部神经的显示情况,并观察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显示差异。方法:在3.0 T MR下对64例正常人的2D FS-T2WI序列及3D T2 SPAIR SPACE序列平扫。对每个志愿者的3D T2 SPAIR SPACE序列的原始数据进行尺神经-正中神经及桡神经的曲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分别重建出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分别统计3根神经的两种重建方法在上臂-肘关节及前臂的显示率。统计3根神经在2D FS-T2WI序列及3D T2 SPAIR SPACE序列上相对周围肌肉信号增高的比率。 结果:64例志愿者的尺神经-正中神经及桡神经在曲面重建上可以全部清晰显示。尺神经在上臂-肘关节及前臂的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92%-83%-98%,正中神经在上臂-肘关节及前臂的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81%-89%-80%,桡神经在上臂-肘关节的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94%-95%。尺神经信号增高在2D FS-T2WI序列上为55%,而在3D T2 SPAIR SPACE序列上仅仅为30%。结论:3D T2 SPAIR SPACE序列对正常人的肘部神经显示效果好,对正常人尺神经信号增高显示更可靠。

    • 状态空间模型在我国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2016(3):380-384. DOI: 10.7655/NYDXBNS20160327

      摘要 (2424) HTML (63) PDF 543.63 K (1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预测准确率与发病周期规律的关系,为肝炎发病率的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对2005—2013年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应用MATLAB软件中的SSM工具包对模型进行拟合,并对2014年1—12月的发病率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标准化,建立发病率周期规律性评价指标。结果:甲肝-乙肝和丙肝的月发病率预测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7.03%-6.30%和2.03%,标准化数据周期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214 3-0.195 2和0.172 4。结论:状态空间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肝炎发病率的拟合和预测,标准化数据周期评价指标的标准差越小,预测效果越好。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