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PIAS1通过调控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使胰腺癌细胞SW1990获得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

      2016(7):769-773.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1 CSTR:

      摘要 (2411) HTML (62) PDF 1.35 M (2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耐药性胰腺癌细胞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机制。方法:通过间歇梯度倍增法筛选出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胰腺癌细胞SW1990-GEM,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耐药细胞中PIAS1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低表达PIAS1的细胞株SW1990-GEM-shPIAS1,从增殖速度-克隆形成能力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等方面考察PIAS1-Shh信号通路与胰腺癌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耐药株SW1990-GEM中PIAS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PIAS1的高度表达正向激活了Shh信号通路的活性,使得细胞获得耐药能力;人为降低PIAS1的高表达后,耐药株的耐药能力同时被减弱。结论:PIAS1是使耐药株获得耐药性的关键因子,PIAS1通过正向调控Shh信号通路使其获得耐药能力。

    • 缺失PUF家族基因的卵母细胞可以成熟和受精

      2016(7):774-777.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2 CSTR:

      摘要 (2580) HTML (66) PDF 316.23 K (3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PUF家族基因[Pumilio1(Pum1)和Pumilio2(Pum2)]在雌性生育能力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Pum1基因位置携带loxP位点的Pum2基因全敲鼠的基础上,利用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的Cre-Vasa-Cre介导Pum1基因条件性敲除,以此获得Pum基因双敲小鼠模型Vasa-cre:Pum1F/F Pum2-/-(VDKO)。同时,对Pum基因双敲小鼠进行生殖表型分析。结果:①交配实验结果表明,雌性VDKO小鼠的生育能力显著下降,但仍可以产生后代;②VDKO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不受影响。结论:Pum蛋白不影响小鼠卵子发生发育过程。

    • FAAH在小鼠精原干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2016(7):778-782.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3 CSTR:

      摘要 (2123) HTML (63) PDF 2.90 M (1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验证脂肪酰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在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Cs)中的表达。方法:构建稳定的小鼠SSCs培养平台,Western blot法检测FAAH在小鼠各组织脏器和SSCs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FAAH在睾丸组织及SSCs中的定位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FAAH在睾丸组织高表达。免疫荧光显示FAAH定位于小鼠SSCs的细胞膜并且与已知的分选标记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受体α1(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1,GFRα1)共定位。结论:FAAH可作为一个新的SSCs分选富集的表面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FAAH在精子发生的作用打下基础。

    • 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初步分析

      2016(7):783-787.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4 CSTR:

      摘要 (3274) HTML (69) PDF 805.73 K (2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小鼠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基因启动子,并对其启动子活性和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小鼠STING基因5′上游1 005 bp(-927~+77)的片段,亚克隆至pGL3-basic质粒,然后通过步移缺失构建不同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双荧光素酶报告活性分析检测重组质粒在NIH3T3中的活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小鼠STING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与pGL3-basic质粒相比,STING启动子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增加(P < 0.05)。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小鼠STING启动子区域(-177~-48)可能含有GATA-IK2-MZF1-SP1/SP3-STAT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成功构建小鼠STING不同缺失片段的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通过活性比较,推测小鼠STING的核心启动子区位于-177~+77区域,其中可能含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序列。

    • IL-1β、TNF-α和IFN-γ对小鼠胰岛β细胞中lncRNA表达谱的影响

      2016(7):788-793.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5 CSTR:

      摘要 (3048) HTML (55) PDF 404.85 K (2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干预后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细胞因子干预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ffymetrix GeneChip Mouse Transcriptome Array 1.0 基因芯片筛查细胞因子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出的部分lncRNA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因子干预组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因子干预组中表达相差2倍以上的lncRNA有723条,其中表达上调有444条,表达下调有279条。表达相差5倍以上的lncRNA有111条,其中表达上调有105条,表达下调有6条。表达相差1.5倍以上的mRNA有2 180条。10条lncRNA在细胞因子干预组中的表达经初步证实,结果与芯片趋势一致。结论:细胞因子干预后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 在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及Akt磷酸化的影响

      2016(7):794-797.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6 CSTR:

      摘要 (2108) HTML (60) PDF 537.78 K (1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r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刺激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uman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SMC,将纯化的第3~8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MGB1组(125-250-500和1 000 ng/mL)-TGF-β阳性对照组(1 ng/mL),CCK-8法测定HASMC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观察HMGB1对 HASMC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ASMC的Akt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MGB1呈浓度依赖性刺激HASMC增殖(P < 0.05);HMGB1(500 ng/mL)刺激HASMC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HMGB1(500 ng/mL)组HASMC的Akt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 0.05)。结论:HMGB1促进HASMC增殖和迁移,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参与气道重塑,为今后治疗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 白杨素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2016(7):798-801.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7 CSTR:

      摘要 (1973) HTML (61) PDF 1.78 M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白杨素对急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白杨素组-布地奈德组,每组6只。使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致敏,气道激发制备哮喘模型,白杨素组小鼠给予白杨素50 mg/kg灌胃,布地奈德组小鼠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肺功能测定评价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评价小鼠气道炎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加重,白杨素能够显著抑制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白杨素能够抑制哮喘小鼠 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水平。哮喘组小鼠肺组织高表达的NF-κB水平,经白杨素治疗后显著降低。结论:白杨素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NF-κB的表达有关。

    • 白介素-11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2016(7):802-805.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8 CSTR:

      摘要 (2175) HTML (62) PDF 5.45 M (2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L-11处理组,各组5只。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组及IL-11处理组分别于术前2 h给予PBS及IL-11尾静脉注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光镜观察组织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改变。应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及IL-11处理组肝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 < 0.05)。同时IL-11处理组又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 < 0.01)。缺血再灌注组镜下可见大面积肝细胞水肿及少量嗜酸性变,而IL-11处理组肝细胞水肿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IL-11处理组血清及肝组织中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 < 0.05)。结论:IL-11预处理可以通抑制IL-6-IL-1β-TNF-α的表达来减轻小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 CCN1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6(7):806-810. DOI: 10.7655/NYDXBNS20160709 CSTR:

      摘要 (2153) HTML (50) PDF 359.82 K (2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蛋白CCN1(cysteine-rich protein 61,Cyr61)在小鼠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方法:建立小鼠70%肝脏IR模型。肝脏缺血60 min后再灌注,于不同时间点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部分实验中,在IR前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CCN1重组蛋白或生理盐水,通过转氨酶和病理学检测,比较两组小鼠肝脏IR损伤情况;收集肝脏组织,用qRT-PCR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肝缺血60 min再灌注3-6-18 h后CCN1的表达明显升高;注射CCN1蛋白的小鼠肝IR 6 h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病理改变更严重。注射CCN1小鼠的肝组织中白介素-6-CXCL-10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CCN1在小鼠肝IR损伤中表达显著增加,并可能通过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对IR损伤起促进作用。

    • 5 nm金纳米颗粒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2016(7):811-816.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0 CSTR:

      摘要 (2164) HTML (65) PDF 3.44 M (2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直径5 nm的小尺寸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GNPs)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使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GNPs,用透射电镜(TEM)及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进行鉴定。用5% 牛血清白蛋白(BSA)对GNPs进行包裹提纯后制备成不同浓度(600-1 200-2 400 μg/L)的GNPs培养液。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纯度。体外培养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72 h后,以正常培养的神经元为对照组,以不同浓度GNPs溶液孵育48 h后的神经元作为实验组。采用TEM观察GNPs在细胞内的分布;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结果:TEM及UV-Vis显示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的GNPs呈尺寸均一的球形,在溶液中均匀分散。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纯度为(82.0 ± 2.3)%。GNPs主要以聚合体形式分布于胞浆-溶酶体-囊泡中。随着GNPs浓度的增高,细胞活性逐渐降低,尤其1 200和2 400 μg/L处理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随着GNPs浓度的增高,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1 200和2 400 μg/L处理组细胞凋亡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随着GNPs浓度的增高,细胞内MDA含量逐渐增加,SOD含量逐渐减少,1 200和2 400 μg/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5 nm GNPs能降低大鼠皮质神经元的细胞活力,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6(7):817-820.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1 CSTR:

      摘要 (2513) HTML (59) PDF 243.61 K (2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变化在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以及评估心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78例作为观察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7例,Ⅲ级64例,Ⅳ级3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NT-proBNP与Cys-C水平,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老年CHF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间NT-proBNP与Cys-C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死亡终点事件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统计NT-proBNP-Cys-C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T-proBNP-Cys-C-LVEDD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心功能分级Ⅰ~Ⅵ级患者NT-proBNP-Cys-C-LVEDD逐级升高,LVEF值逐级降低,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Cys-C-LVEF是老年CHF患者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P < 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中,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824,P < 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23,P < 0.05),Cys-C与LVEDD呈正相关(r=0.797,P < 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14,P < 0.05)。结论:NT-proBNP与Cys-C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CHF并对患者心功能程度进行分级,对于老年CHF患者的预后有预测意义。

    • 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终点时诱发试验不同阴性结果预后差异

      2016(7):821-825.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2 CSTR:

      摘要 (1876) HTML (57) PDF 833.78 K (1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消融终点时诱发试验不同阴性结果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133例因阵发性房颤接受消融且以诱发试验阴性(不能诱发或可诱发持续不超过3 min短阵房性心律失常)为消融终点-并成功达到终点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环肺静脉电隔离后(定义为完成预设消融径线并达到肺静脉-左房双向电传导阻滞)行诱发试验,分别于冠状窦口及远端行猝发刺激(10 mA,脉宽2 ms),从300 ms递减直至心房失去1∶1夺获,如诱发持续>3 min短阵房性心律失常则进一步标测并进行局灶或折返环峡部消融。按照消融终点时诱发试验不同阴性结果分为不能诱发组(A组)和可诱发短阵(持续不超过3 min)房性心律失常组(B组)。空白期为3个月。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心电图及Holter。结果:诱发终点情况:A组74例(55.6%),B组59例(44.4%)。术后平均随访(21.3 ± 10.9)个月,首次消融术后复发45例(A组25例,B组20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复发时间无显著差异(P = 0.74)。结论:对于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以诱发试验阴性为消融终点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终点时不可诱发房性心律失常预后并不优于终点时可诱发短阵(<3 min)房性心律失常者。

    • NJ001识别抗原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

      2016(7):826-829.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3 CSTR:

      摘要 (1933) HTML (69) PDF 3.22 M (19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NJ001识别抗原在人体内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腺癌-肺鳞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对应的良性病变组织中NJ001识别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与肿瘤分化程度进行比较,通过半定量的方法判定结果,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J001识别抗原在肺腺癌(88.0%)-肺鳞癌(82.2%)-胰腺癌(73.3%)和乳腺癌(57.8%)中均呈现出高表达,并且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肺腺癌P < 0.001,肺鳞癌P=0.002,胰腺癌P=0.002,乳腺癌P=0.024)。结论:NJ001识别抗原有望为临床诊断肺腺癌-肺鳞癌-胰腺癌和乳腺癌及判断其分化程度提供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

    • 浙江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特征

      2016(7):830-834.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4 CSTR:

      摘要 (2717) HTML (49) PDF 227.82 K (2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252例NSCLCs 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GFR的突变率为38.8%(98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15.8%(40例),21外显子突变率为23.0%(58例)。EGFR突变的患者多为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P < 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 > 0.05)。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4.7%(12例)。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P < 0.05),与患者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 > 0.05)。没有检测到EGFR和EML4-ALK的突变共存情况。结论:中国人中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EML4-ALK基因突变代表了NSCLC另一种分子亚型,这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EGFR突变共存是罕见的现象。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影响因素分析

      2016(7):835-839.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5 CSTR:

      摘要 (2533) HTML (55) PDF 271.67 K (2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 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影响因素。方法:110例未经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行连续3 d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计算 MAGE;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PBG)-胰岛素-C肽-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结果:HbA1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HbA1c<9.9%患者的MAGE显著低于HbA1c≥9.9%患者(5.97 mmol/L vs. 7.43 mmol/L,P < 0.05)。其中当HbA1c<8.5%时,HbA1c主要受PBG影响,但当HbA1c≥9.2%时,则FBG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1)。FBG<10.84 mmol/L患者的HbA1c显著低于FBG≥10.84 mmol/L患者(9.10% vs. 10.87%,P < 0.001)。结论:HbA1c 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FBG与HbA1c密切相关。

    • 孕妇不同孕期血脂指标分布和变化的观察性研究

      2016(7):840-845.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6 CSTR:

      摘要 (2413) HTML (64) PDF 257.65 K (2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各孕期孕妇的血脂水平和变化情况,观察妊娠期糖尿病者和娩出巨大儿的孕妇血脂水平变化。方法:依托“孕期体重增长适宜值多中心队列研究”,收集江苏省丹阳市某医院516例单胎孕妇一般状况信息,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观察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出生状况。比较出生巨大儿与出生非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者与正常妊娠者孕期血脂状况。比较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妇之间孕早期和孕晚期血脂水平。结果:随着孕期进展孕妇血脂水平逐渐升高,而HDL-C/TC比值不断降低,LDL-C/HDL-C比值不断升高(均为P < 0.05)。但是在同一孕期内,巨大儿与非巨大儿母亲血脂状况几乎没有差别(均为P > 0.05);与正常妊娠者相比,GDM孕妇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具有明显较高的TG水平(均为P < 0.05)。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早期血脂偏高,且GDM发病率较高,而不同孕前BMI孕妇孕晚期血脂水平几乎没有差别。结论:孕早-中期高TG水平可能与GDM发生风险增大有关,孕前应使BMI达到正常水平避免孕早期血脂异常升高。

    • 影响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6(7):846-849.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7 CSTR:

      摘要 (2019) HTML (51) PDF 226.97 K (2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R2A琼脂培养法对不同科室-不同品牌以及不同使用年限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进行检测,以初步探索可能影响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因素。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及牙周科共3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作为研究对象,在医院开诊前采集三用枪水样各50 mL,在微生物实验室对水样进行稀释并接种于干燥R2A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束后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总菌落数。利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在不同使用年限的SIRONA C8+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品牌以及不同科室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品牌为SIRONA C8+以及牙体牙髓科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情况较好。结论:不同科室以及不同品牌对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有影响,本实验中牙体牙髓科及品牌为SIRONA C8+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较好。不同使用年限对于口腔综合治疗台管道水质未见明显影响。

    • 542例肝脓肿临床分析

      2016(7):850-854.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8 CSTR:

      摘要 (1937) HTML (64) PDF 254.72 K (1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近年肝脓肿(liver abscess,LA)的临床资料,提高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5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L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及预后。结果:共收集542例,男女比例1.58 ∶ 1,平均年龄(58.4 ± 15.0)岁。常见的基础疾病依次为胆道疾病(41.7%)-糖尿病(37.3%)-心血管系统疾病(33.0%)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1.7%),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胸腔积液(24.5%)。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比例(82.0%)明显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6.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9%)及碱性磷酸酶(47.5%)。脓肿多位于右叶(66.9%),多为单发(75%)-边界不清(64.9%),且以10 cm以内的中-小脓肿为主(89.2%),可有分隔(28.7%)及气腔(9.6%)形成。脓液培养和血培养均以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最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出院(92.8%),死亡8例(1.5%)。女性(P = 0.018,OR=0.319)-脓肿位于双侧(P=0.017,OR=3.896)-并发败血症(P=0.008,OR=4.390)-腹腔积液(P=0.016,OR=4.340)-感染性休克(P=0.046,OR=5.417)-呼吸衰竭(P=0.004,OR=21.881)-急性胰腺炎(P=0.013,OR=36.281)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通过症状-体征及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肝脓肿的诊断并不困难。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尽快评估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 500例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相关因素及脐血管穿刺术安全性分析

      2016(7):855-857. DOI: 10.7655/NYDXBNS20160719 CSTR:

      摘要 (1941) HTML (65) PDF 188.02 K (2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高危因素,提高脐血管穿刺对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并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500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99.6%,胎儿脐血管穿刺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共86例,占17.2%;胎心心动过缓10例,占2.0%;胎儿丢失1例,占0.2%。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7例,检出率9.4%。同时合并2种以上产前诊断指征者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结论: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为临床上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可靠依据,脐血管穿刺术是一种安全的产前诊断取材技术。同时合并2种以上产前诊断指征者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的研究

      2016(7):858-862.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0 CSTR:

      摘要 (2123) HTML (49) PDF 1.79 M (2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与静脉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CVS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组(介入组,18例)和静脉肝素抗凝组(抗凝组,18例)。抗凝组给予肝素静脉血管内泵入,根据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调整剂量,维持APTT为正常值的2.0~2.5倍。介入组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头端插入血栓部位,行机械碎栓-取栓,同时局部注入尿激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用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评估脑静脉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转归。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VST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前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NIHSS评分-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6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血管再通率高于肝素组(94.44% vs. 66.67%,χ2=3.850,P=0.041),6个月后介入组转归好于肝素组 (88.89% vs. 50.00%,χ2=3.827,P=0.04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为CVST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1.085,95%可信区间1.024~1.361;P=0.023),而高凝状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185,95%可信区间0.049~0.611;P=0.004)。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出现继发脑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治疗。对于合并皮层静脉-深静脉的CVST患者可采用局部动静脉联合溶栓。

    • 稳定表达小鼠PNPLA7的Huh7细胞系的构建

      2016(7):863-867.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1 CSTR:

      摘要 (2602) HTML (65) PDF 1.32 M (2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稳定表达小鼠PNPLA7-Flag蛋白的人类肝癌细胞Huh7细胞系,观察小鼠PNPLA7在Huh7细胞中的过表达以及对Huh7细胞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pCMV6 -PNPLA7-Flag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该质粒导入Huh7细胞,随后通过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系,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NPLA7蛋白表达;并通过油酸处理及油红染色观察过表达PNPLA7蛋白对Huh7细胞中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2株稳定过表达PNPLA7-Flag的Huh7细胞系;Huh7细胞中过表达PNPLA7蛋白,在油酸处理后细胞内脂滴含量减少。结论:稳定表达小鼠PNPLA7的Huh7细胞系构建成功;小鼠PNPLA7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会引起细胞中脂质含量减少,从而为后续研究PNPLA7蛋白在脂代谢通路的功能及机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 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2016(7):868-873.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2 CSTR:

      摘要 (2555) HTML (63) PDF 7.82 M (2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可以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的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系。方法:优化核转染方法后,将RFP表达载体pEF1α-DsRed-Express2导入hESCs中。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RT-PCR-免疫荧光染色和类胚体形等方法,比较核转染前后hESCs的干细胞特性。结果:核转染后hESCs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为阳性。核转染前后hESCs的Oct4-Sox2-Klf4-Nanog基因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差异。RFP-hESCs具有三胚层分化潜能,并且可稳定传30代以上。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hESCs,干细胞特性不受RFP的影响,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 人源抗H7N9血凝素中和抗体IgG的制备及鉴定

      2016(7):874-879.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3 CSTR:

      摘要 (2782) HTML (60) PDF 1.10 M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将从全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获得的抗H7N9血凝素Fab抗体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表达全分子抗H7N9血凝素中和抗体IgG,并验证其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中和活性。方法:用H7N9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筛选全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构建全分子IgG抗体重-轻链表达载体,共转染293 FreeStyle(293F)细胞,表达并纯化IgG抗体。应用ELISA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抗体免疫学活性,微量中和实验及鸡胚预防保护实验检测其中和活性,血凝抑制试验判断其结合血凝素亚基。结果:成功筛选出1株全人源抗H7N9血凝素Fab抗体基因并构建IgG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的全分子IgG抗体重-轻链序列正确,并可特异性结合H7N9血凝素。微量中和实验证明其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有良好中和活性,中和滴度为15.6 μg/mL。鸡胚预防保护实验显示抗体用量为200 μg时可达100%保护率。血凝抑制试验表明其结合血凝素HA2亚基。结论:制备的重组全人源全分子抗H7N9血凝素IgG抗体可特异性识别H7N9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对H7N9型禽流病毒有显著的中和作用,为进一步研发用于禽流感防治的抗体药物奠定基础。

    • 一种新的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检测方法

      2016(7):880-885.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4 CSTR:

      摘要 (2136) HTML (65) PDF 987.74 K (1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巢式PCR及特异引物,建立一种新的乙肝病毒(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的PCR直接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巢式PCR方法第1轮扩增HBV DNA 逆转录酶rt活性域片段,第2轮PCR上游引物3′末端碱基设计为与HBV DNA rtA181T突变碱基相同的碱基,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即为突变片段。利用该方法,本文检测了43例HBV DNA rtA181T变异标本,分析该方法检测的灵敏性;并比较分析低拷贝HBV DNA水平与高拷贝HBV DNA水平下,该方法与PCR-Sanger测序法检测HBV DNA rtA181T突变的一致性。结果:产物经测序证实,突变检测引物巢式PCR法能扩增出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在HBV DNA水平为24 U/-滋L-rtA181T突变株含量低至10%时,该方法仍能较好检测出rtA181T变异片段。对43例不同拷贝水平的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临床标本检测显示,该方法检测灵敏性达100%,常规PCR-Sanger测序灵敏性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巢式PCR及突变引物为基础的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PCR直接检测法能较好地检测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发生;对HBV DNA低拷贝水平下的rtA181T耐药变异检测,该方法灵敏性优于Sanger测序法,且有较好的特异性。这对早期发现HBV DNA耐药突变-及时更改抗HBV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南京市某区中小学生饮用水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2016(7):886-892.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5 CSTR:

      摘要 (2437) HTML (50) PDF 764.39 K (2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对中小学生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检测南京市某区中小学生住宅和学校的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分析方法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对8种重金属元素(As-Cr-Cd-Pb-Hg-Zn-Sb-Cu)经饮用水途径对中小学生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估,并以蒙特卡罗模拟法分析评估的不确定性。结果:致癌物(As-Cr-Cd)的年致癌风险均值分别为1.6×10-6-1.5×10-7-1.4×10-7,非致癌物(Hg-Pb-Sb-Zn-Cu)的年健康风险均值分别1.0×10-10-8.0×10-11-6.8×10-7-4.0×10-11-3.9×10-9,重金属元素总健康风险均值为2.5×10-6。结论:重金属经饮用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超过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对中小学生健康存在潜在不良影响。敏感度分析提示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是健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 ASL灌注成像在Bickerstaff脑干脑炎中的诊断价值初探(附3例报告

      2016(7):893-896. DOI: 10.7655/NYDXBNS20160726 CSTR:

      摘要 (2290) HTML (63) PDF 2.73 M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Bickerstaff脑干脑炎(Bickerstaff's brainstem encephalitis,BB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BB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有进展性的眼外肌麻痹和共济失调,也伴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1例患者同时存在共济失调和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3例患者病程均为单相性,在行常规MRI检查时,均未发现脑干-小脑区域异常信号,而行头颅ASL检查时却发现了脑干-小脑及颞叶等病灶区的不均匀高灌注。随访2例患者康复良好,1例于18个月后发生脑卒中,治疗后康复良好。结论:ASL对BBE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BBE早期影像学的生物标记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