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正电荷载基因纳米微泡的超声成像及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2018(12):1667-1673,1700.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1 CSTR:

      摘要 (2566) HTML (59) PDF 17.54 M (2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载基因纳米微泡并探讨其体内外超声成像和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机械震荡法制备磷脂为壳膜、六氟化硫(suphurhexafluoride,SF6)气体为核心的正电荷纳米微泡,再偶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启动子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simplex herpes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质粒DNA制备载基因纳泡。对其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DNA结合力、基因转染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体内外超声成像特性进行考察;最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FCM)分析检测载基因纳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对BEL-7402和SMC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电镜显示纳泡呈圆球形壳核结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667 nm,带正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质量比≥5时,纳泡可有效结合质粒DNA;体内外超声显示载基因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对比增强特性;RT-PCR检测显示纳泡联合UTMD能使HSV-TK在AFP阳性肝癌细胞内表达。CCK-8 和FCM分析显示载基因纳泡+UTMD组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具有良好超声成像功能的载基因纳泡能够高效靶向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

    • 长链非编码 RNA BANCR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2018(12):1674-1678.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2 CSTR:

      摘要 (2378) HTML (61) PDF 17.14 M (2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BANC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TCGA-STD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ANCR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敲低胃癌细胞MKN28 BANCR的表达,采用Transwell、QPCR检测MKN28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以及肿瘤细胞转移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BANCR的表达水平呈明显上调。敲低BANCR表达后,MKN28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被抑制,转移相关分子CDH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Viment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此外,敲低BANCR下调ZEB1表达,同时干扰miR-203能部分恢复ZEB1的表达水平。结论:BANCR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miR-203-ZEB1-CDH1轴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 二苯乙烯苷经 PPAR α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治疗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作用研究

      2018(12):1679-1682,1687.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3 CSTR:

      摘要 (2285) HTML (60) PDF 4.87 M (3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PPAR α信号通路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SG(80 mg/kg)组、MK886+ TSG(80 mg/kg)组。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给予二苯乙烯苷治疗6周,然后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肝重系数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检查肝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 1及p6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SG给药6周后,能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中TC、TG和FFA水平,肝组织中TG、FFA含量和肝重系数,及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或P<0.01);同时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S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SG可明显上调肝组织中PPAR α蛋白的表达,上调LC3Ⅱ、Beclin 1蛋白的表达,并下调p62的表达(P<0.01)。当预先使用PPAR α拮抗剂MK886时,TSG的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TS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PPAR α后,上调LC3Ⅱ、Beclin 1和下调p62的蛋白表达而激活细胞自噬,从而促进脂滴的降解,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 新型双芳基脲类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

      2018(12):1683-1687.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4 CSTR:

      摘要 (1758) HTML (56) PDF 16.14 M (2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双芳基脲类化合物(代号N69B)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在不同浓度的N69B作用下,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8,9活性产物(Cleaved caspase-3,8,9)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69B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 < 0.05或P < 0.01);分别采用0.5、1.0和1.5 μmol/L的N69B作用A549细胞24 h后,各药物组G2期细胞比例均显著性升高(P < 0.01);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各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5或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的升高,A549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8、9表达量均逐渐升高。 结论:N69B对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及caspase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 汉黄芩素对人髓母细胞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8(12):1688-1691.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5 CSTR:

      摘要 (1545) HTML (56) PDF 4.82 M (2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髓母细胞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汉黄芩素及同一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髓母细胞瘤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通过比色法检测汉黄芩素对髓母细胞瘤细胞中Caspase-3蛋白活性的影响;通过体内试验,检测汉黄芩素在裸鼠成瘤实验中对髓母细胞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汉黄芩素可以抑制髓母细胞瘤细胞活性并诱导髓母细胞瘤细胞凋亡。汉黄芩素抑制髓母细胞瘤细胞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此外,汉黄芩素可增强髓母细胞瘤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的活性,诱导髓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在裸鼠成瘤实验中,汉黄芩素可抑制髓母细胞瘤的体内增殖。结论:汉黄芩素在体外可抑制髓母细胞瘤细胞活性及诱导细胞凋亡。在裸鼠成瘤实验中,汉黄芩素可以抑制肿瘤增长。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 FOXO1在成熟 B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预测

      2018(12):1692-169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6 CSTR:

      摘要 (3426) HTML (50) PDF 4.27 M (2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 FOXO1 在B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 FOXO1对 B细胞肿瘤的影响。方法:利用 Oncomine 数据库分析 FOXO1 基因在B细胞肿瘤中 mRNA 水平的变化。通过 BIOGPS分析人体正常组织和其相应的肿瘤组织中 FOXO1 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GEPIA做 FOXO1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B细胞肿瘤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在 String-DB 数据库中探索 FOXO1 基因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位置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上下游基因。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B细胞肿瘤组织中 FOXO1 基因在 mRNA 水平呈低表达,FOXO1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B细胞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Log-rank P=0.39)。EP300、JUN、MYC、STAT1、FOS、SPI1、E2F1等基因与 FOXO1 有明显或潜在的相互作用。结论:大样本数据挖掘能迅速获取B细胞肿瘤组织中 FOXO1 表达的相关信息,为探索FOXO1在B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 高通量测序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 LncRNA表达差异

      2018(12):1696-1700.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7 CSTR:

      摘要 (2168) HTML (55) PDF 1.56 M (2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发现外周血中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相关的未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方法:选取临床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各3例外周血血浆样本进行LncRNA高通量测序表达谱分析,使用cuffdiff软件获得LncRNA表达谱,计算两组样本间的倍数变化和P-value值,筛选差异表达LncRNA。Q-PCR法验证36对冠心病和正常组外周血浆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差异表达明显的45个上调表达及29个下调表达的LncRNA。Q-PCR法筛选出3个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上调表达明显的LncRNA:uc003pxg.1,ENST00000565257,ENST0000056832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 5,0.742 4,0.742 4。以上基因在冠心病患者中上调表达均差异显著,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初步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样本中筛选出上调表达的LncRNA,这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LncRNA用于冠心病临床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

    • 肺腺癌 EGFR⁃TKI耐药后继续靶向药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

      2018(12):1701-170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8 CSTR:

      摘要 (2257) HTML (56) PDF 2.20 M (2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后予靶向药联合培美曲塞含铂化疗或单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一线EGFR-TKI治疗后获继发性耐药的ⅢB期或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联合组采用培美曲塞+卡铂+一线靶向药进行治疗,化疗组单用化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化疗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和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远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0.4个月和8.9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T790M未突变患者mPFS分别为11.1个月和8.3个月,合并脑转移患者mPFS分别为7.6个月和5.7个月,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EGFR突变类型及吸烟亚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Ⅰ~Ⅱ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等,联合组Ⅰ~Ⅱ级皮疹和腹泻明显多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一线TKI治疗耐药后继续予靶向药联合培美曲塞含铂化疗的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

      2018(12):1706-1710. DOI: 10.7655/NYDXBNS20181209 CSTR:

      摘要 (1881) HTML (55) PDF 1.39 M (2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是新近发现的氧化应激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本研究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血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健康对照组与156例COPD患者,其中包括45例稳定期、111例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53例不伴呼吸衰竭、58例伴有呼吸衰竭)中IM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水平。结果: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均较对照组血清IMA水平升高(P < 0.05),且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IMA水平明显升高(P < 0.05);②伴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不伴呼吸衰竭患者(P < 0.05);③COPD患者血清IMA与NLR及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228,0.385,P均<0.05)。结论:IMA在COPD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加重期时更加显著;血清IMA水平可能是反映COPD患者全身炎症效应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 磷脂酶 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

      2018(12):1711-1714.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0 CSTR:

      摘要 (2258) HTML (60) PDF 446.83 K (2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经冠脉造影术确诊的NSTE-ACS患者95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按年龄以及性别配比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术正常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记录相关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探讨不同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以及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Lp-PLA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更为显著。此外,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浆Lp-PLA2水平也逐渐升高。发生MACE事件组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对象。结论:Lp-PLA2水平与NSTE-ACS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密切关系,并且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发生MACE事件相关。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估腰骶神经根压迫症

      2018(12):1715-171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1 CSTR:

      摘要 (2075) HTML (60) PDF 43.66 M (2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测量腰椎间盘相关腰骶丛神经根压迫症患者神经根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评估腰骶丛神经根DTI运用于腰椎间盘相关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术前诊断与预后评价的潜在价值。方法:对34例单侧腰骶丛神经根压迫症患者行腰骶神经根DTI检查,并行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定量腰骶丛神经根3个层面神经根FA值,均使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for th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for Low Back Pain,JOA)进行临床功能症状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TT显像所示,神经根神经纤维束异常均与临床症状相符,患侧神经根远中近段神经根FA值不相等,神经根FA值由近端至远端递减,患侧远中近段神经根FA值均低于健侧,病变责任神经根FA值与术前临床JOA评分值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腰骶丛神经根DTI成像可定性评价腰椎间盘相关腰骶神经根压迫症中责任神经根的损伤变性,并能通过神经根FA值,定量反映责任损伤神经根变性所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障碍。对于腰椎间盘相关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回顾性分析

      2018(12):1720-1724.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2 CSTR:

      摘要 (1951) HTML (67) PDF 424.56 K (3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氟维司群治疗的44例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氟维司群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以及不良事件。结果: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均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率为18.2%。中位随访20.2个月时,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8.23个月(95%CI:10.64~25.8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未达到;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5.9%(7/44),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s,CBR)为50.0%(22/44)。全组人群中氟维司群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为22.87个月(95%CI:20.28~25.46个月),无内脏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21.33个月(95%CI:15.77~25.89个月),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17.23个月(95%CI:4.57~29.89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氟维司群治疗后患者的PFS与氟维司群的治疗线数显著相关(HR=2.48,95%CI:1.15~5.34,P=0.021)。COX多因素分析同样显示,氟维司群治疗后患者的PFS与氟维司群的治疗线数有关(HR=2.59,95%CI:1.06~6.32,P=0.036)。全组患者使用氟维司群后未出现Ⅲ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氟维司群治疗H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氟维司群作为一/二线治疗时较三线以上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 PCT联合APACHEⅡ评分对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的评估

      2018(12):1725-1728.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3 CSTR:

      摘要 (1878) HTML (69) PDF 464.06 K (2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C反应蛋白(CRP)在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并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63例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后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49例),比较PCT、WBC、N%和CRP在两组的变化,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及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CT、CRP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PCT、APACHEⅡ、CRP、N%、WBC预测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0>0.925>0.826>0.576>0.5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90 ng/mL、20.0分、97 mg/L、85.80%、14.03×109个/L,敏感度分别为100%、90.9%、72.7%、81.8%、54.5%,特异度分别为87.8%、92.7%、78.0%、43.9%、75.6%,PCT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最强指标;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其他危险因素后,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得出,PCT与APACHEⅡ评分均是影响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T是评估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与APACHEⅡ评分一起评估效果更佳。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12):1729-1731.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4 CSTR:

      摘要 (2279) HTML (88) PDF 390.83 K (27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发生血栓的高危患者尽早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访本院2007年8月—2014年8月诊断的60例UEDVT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年龄、体重指数、原发病、基础病、深静脉导管置入、输血史等数据,研究它们与UEDVT形成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41例(68.3%)年龄>60岁(P < 0.05),43例(71.7%)留置深静脉导管(P < 0.05),39例(65.0%)患有恶性肿瘤(P < 0.05),43例(71.7%)有输血史(P<0.05)。结论:年龄>60岁、恶性肿瘤、留置深静脉导管、输血史是导致UE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减少UEDVT形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应用控制性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患者

      2018(12):1732-1734.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5 CSTR:

      摘要 (1579) HTML (50) PDF 377.93 K (2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可使用的控制性低温方法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保护中的治疗价值。尤其对暂无新型温度反馈调控装置的单位,观察此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的应用,以期对临床救治提供一种有效且可实施的控制性低温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本科住院的心肺复苏术后采用联合控温法患者10例。记录低温启动时间、温度达标时间、低温维持时间以及复温时间,降温方法、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10例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到低温启动时间为30~200 min,平均(95.0 ± 71.6)min;均采取体表联合血管内降温方法;温度达标时间为45~180 min,平均(101.0 ± 37.6)min;低温维持时间为24~72 h,平均(38.2 ± 17.0)h;控制核心体温在34.0~35.8 ℃,波动范围在(0.7 ± 0.2)℃;复温至37 ℃持续时间为8~14 h,平均(11.6 ± 1.6)h;发生不良反应3例,其中1例肺部感染加重,1例血小板下降,1例低血钾。10例中存活7例,出院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结果(75.6 ± 103.3)ng/mL;出院时,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CPC)在3~5分。结论: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该方法降温合理,控温平稳,不良反应少,能够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以及神经功能恢复。

    • miR⁃52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12):1735-1737.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6 CSTR:

      摘要 (1764) HTML (57) PDF 360.59 K (2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micro RNA-522(miR-522)表达对临床及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85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R-52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分子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52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miR-522的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P=0.005)及肿瘤分级(P=0.009)有关,此外,miR-522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miR-522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提示预后的因素。结论: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过表达的miR-522可能是一个与生存预后相关的生物标记物。

    • 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

      2018(12):1738-173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7 CSTR:

      摘要 (1689) HTML (46) PDF 344.46 K (2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微创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同期20例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传统正中切口相比,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减少,胸管拔除时间更早,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更早,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整体费用明显降低。结论: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8(12):1740-1742.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8 CSTR:

      摘要 (1747) HTML (68) PDF 6.45 M (3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效果,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64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4例中,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33例,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27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2例,AICA及VA共同压迫2例。面肌抽搐症状术后立即缓解51例,8例经2~6个月后延迟缓解,3例好转,2例未能缓解。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5例,轻面瘫者9例,均经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颅骨骨瓣漂浮,脑脊液漏3例,听力减退5例,听力完全丧失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手术技巧的提高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波形对责任血管的判定及对减压效果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R 3D⁃TOF序列成像与MVD疗效的研究

      2018(12):1743-174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19 CSTR:

      摘要 (2014) HTML (55) PDF 2.51 M (2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前MR 3D-TOF序列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中所见责任血管的吻合情况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三叉神经痛MVD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术中确认责任血管的类型,结合随访资料,判断术前MR三维时间飞跃(three dimensional time-of-flight,3D-TOF)与术中所见的吻合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本组MVD手术有效率90.3%,其中89例术前3D-TOF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11例术前3D-TOF与术中所见部分吻合;3例术前3D-TOF与术中所见不吻合,吻合率97.1%。责任血管与3D-TOF吻合情况与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责任血管与3D-TOF吻合情况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病变组的术后疗效优于其他病变组。

    • 应用SPI指导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芬太尼的用量

      2018(12):1746-1748.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0 CSTR:

      摘要 (2161) HTML (54) PDF 373.63 K (2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择期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在常规麻醉镇痛方法和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指导麻醉镇痛方法中芬太尼用量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月择期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n=49)术中常规使用芬太尼组;S组(n=51)SPI指导下使用芬太尼。监护仪进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指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end-tidal CO2,PET CO2)。C组术中根据MAP、HR超过基础值20%的变化使用芬太尼;S组根据SPI值(维持在20~50)的变化使用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使用量,生命体征变化及离开麻醉后苏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S组术中芬太尼用量较C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点各时间段生命体征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离开PACU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中根据SPI值指导可以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同时患者离开PACU时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 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应用

      2018(12):1749-1751.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1 CSTR:

      摘要 (1634) HTML (60) PDF 392.71 K (2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应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情况、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后1周及3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角膜内皮计数较术前下降,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术安全有效,可以维持眼压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

    • 预处理对代谢综合征不孕患者IVF/ICSI结局的影响

      2018(12):1752-1754,175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2 CSTR:

      摘要 (1898) HTML (55) PDF 442.35 K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预处理对代谢综合征(M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112例不孕患者共167个短效长方案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周期,根据WHO制定的亚洲成人体重指数(BMI)标准及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制定的MS标准按照是否预处理分为A正常组:无MS且体重正常;B1:超重MS未处理组,B2:超重MS处理组;C1:肥胖MS未处理组,C2:肥胖MS处理组。比较超促排卵结局、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①治疗情况:B、C两组的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A组(P < 0.05),而B1、C1组则明显低于B2、C2组(P < 0.05);②妊娠结局:B1、C1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 < 0.05);B1、C1组的不良妊娠率较A、B2、C2组高(P < 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影响卵泡细胞的成熟及排卵,患者易产生不孕及不良妊娠结局。预处理影响IVF的治疗并改善其助孕结局。

    • 体位管理对孕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2018(12):1755-1756,181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3 CSTR:

      摘要 (1734) HTML (50) PDF 390.19 K (2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对孕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9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n=97)与对照组(n=95),其中管理组孕产妇行体位管理,而对照组孕产妇不做体位管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产程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管理组孕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92.78%)明显高于对照组(72.63%)(P<0.05);管理组孕产妇剖宫产率(7.22%)明显低于对照组(27.37%)(P<0.05);管理组孕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孕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后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组孕产妇分娩后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胎孕产妇行体位管理,可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妊娠结局。

    • 小麦纤维素辅助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研究

      2018(12):1757-175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4 CSTR:

      摘要 (1753) HTML (54) PDF 821.44 K (2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用于患有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176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有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非比麸联合恒康正清)97例和对照组(单用恒康正清)79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腺瘤样息肉检出率、肠道准备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麦纤维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价值评估

      2018(12):1760-1761.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5 CSTR:

      摘要 (1783) HTML (68) PDF 323.08 K (2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7 ± 18)min,手术切口长度(6.57 ± 1.1)cm,术中出血量(225.56 ± 31.5)mL,淋巴结清扫数目(16.5 ± 3.2)枚,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时间(3.5 ± 1.5)d,住院时间(8.6 ± 1.2)d。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出血、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预后较好,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目均能够达到根治性胃癌手术的标准,值得推广使用。

    • 住院患者人群哌拉西林抗体检测

      2018(12):1762-1763.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6 CSTR:

      摘要 (1879) HTML (60) PDF 331.51 K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使用哌拉西林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液样本中的哌西林药物抗体阳性率。方法:采用哌拉西林诱导型溶血检测试剂盒对374例病例组[3个月内曾使用哌拉西林针剂(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复方制剂)治疗患者]与500例对照组(6个月内未曾接受抗生素治疗患者)分别进行哌拉西林抗体检测,并观察所有患者接受哌拉西林治疗后第1、5天后追踪药物抗体免疫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未用药治疗前的哌拉西林药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与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中243例用药前哌拉西林抗体阴性患者在接受哌拉西林再次治疗后新增9例检出药物抗体,阳性率为3.7%。对照组中237例用药前哌拉西林抗体阴性患者接受哌拉西林治疗后新增3名患者检出药物抗体,阳性率为1.3%。用药后病例组患者新产生药物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哌拉西林药物可诱导机体产生哌拉西林药物抗体,药物抗体检测可以维护用药安全。

    • 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伴肝损害4例并文献复习

      2018(12):1764-1765,1793.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7 CSTR:

      摘要 (1514) HTML (72) PDF 911.14 K (2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于蠕变试验的人体牙周膜黏弹性力学行为研究

      2018(12):1766-1770.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8 CSTR:

      摘要 (1929) HTML (62) PDF 23.73 M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人牙周膜黏弹性力学行为,通过蠕变试验获取相关数据,构建三参数黏弹性本构模型并求取模型参数。方法:取4例人体牙槽骨-牙周膜-牙齿复合体制作水平切片样本,使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其进行蠕变试验,获得与时间相关的试验数据,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构造三参数Zener模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模型的具体特征参数。结果:4例样本拟合曲线趋势一致,校正决定系数均在0.95以上,拟合程度最高的1例样本达0.986 54,且残差平方和都较小。结论:Zener模型能够用于描述人体牙周膜黏弹性力学行为中的蠕变特性。

    • 牙根纵裂导致的牙槽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重建与分析

      2018(12):1771-1774. DOI: 10.7655/NYDXBNS20181229 CSTR:

      摘要 (2123) HTML (58) PDF 12.37 M (2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与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导致的根尖周骨缺损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生AP、VRF且伴有根尖周骨缺损的上下颌后牙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并对骨缺损区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牙的根尖孔水平面冠方的骨缺损体积占全部骨缺损体积的百分比。结果:两组体积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积比值趋于1时,VRF的可能性大。结论:VRF导致的根尖周骨缺损主要位于患牙根尖孔水平面的冠方。对根尖周骨缺损的定量测量有助于VRF的正确诊断。

    • 应用三维立体导航外科技术治疗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018(12):1775-1777.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0 CSTR:

      摘要 (1951) HTML (64) PDF 9.76 M (2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导航系统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的临床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12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立体导航系统引导下的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所有病例术前完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导入AccuNavi-A2.0软件系统后采用镜像技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在外科导航系统辅助下按术前设计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比较CBCT数据,记录患者面容情况。结果:6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随访和影像数据结果均比较满意。结论:数字化导航技术能够提供最优化的手术方案,术中可视化导航大大提高了操作精度,使微创化手术成为现实。通过三维导航系统实施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是精确可靠的。

    •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与视神经鞘直径的相关性

      2018(12):1778-1780.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1 CSTR:

      摘要 (1963) HTML (63) PDF 380.38 K (2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儿童,探讨应用超声测量其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患儿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情况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植入脑室内型ICP监测探头持续监测患儿的ICP,同步测量相应双侧眼球后3 mm处ONSD。通过对收集的实时ICP与同步超声所测得的ONSD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8例临床资料,显示ICP与实时超声测量ONSD具有高度相关性(r=0.802,P <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48(95% CI:0.873~0.986)。当ONSD以4.2 mm为切点作为诊断ICP增高的标准时,其诊断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2.9%。结论:超声测量ONSD能够较好地反映ICP水平,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诊查手段,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压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肺功能脉冲震荡法判断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监测的敏感性

      2018(12):1781-1783.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2 CSTR:

      摘要 (1857) HTML (70) PDF 385.87 K (3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肺功能脉冲震荡法(IOS)在判断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入组时均达到哮喘完全控制标准的患儿,按维持治疗6个月内有无哮喘再发情况,分为哮喘再发组和完全控制组。记录维持治疗初期运动前、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通过脉冲震荡法测总呼吸阻抗(Z5)、外加频率为5 Hz 、20 Hz 时的气道阻力(R5、R20);5 Hz 时的呼吸电抗差(⊿X5)、共振频率(Fres)等监测指标。分析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有无差异性,并寻找最佳诊断指标和诊断临界值。结果:两组患儿在运动激发实验前后通气功能无差异。哮喘再发组⊿X5及Fres在运动激发实验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运动实验后Fres的升高比率预测哮喘再发,ROC 曲线下面积为0.827,临界值16.87%,敏感性0.611,特异性0.963。结论:肺功能脉冲震荡法在判断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中具有重大意义,且运动实验后Fres的升高比率,有助于监测哮喘是否完全控制。

    •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临床分析

      2018(12):1784-1786.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3 CSTR:

      摘要 (2061) HTML (55) PDF 1.05 M (24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病因、影像、实验室检查以及转归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治疗的5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中,男24例,女32 例,中位年龄8.4岁,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前3位病因为感染后(50.0%)、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1.4 %)和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3.5%)。56例均行肺泡灌洗液培养,31例细菌培养阳性(50.0%),其中肺炎链球菌14例(50.0%),流感嗜血杆菌8例(28.6%);纤毛活检33例,确诊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4例,其中Kartagener综合征2例;患儿均行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局限性支气管扩张44例,弥漫性支气管扩张12例;所有患儿均应用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黏液溶解剂及体位引流治疗。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5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感染为本地区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因,湿性咳嗽为临床主要症状,肺炎链球菌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的常见病原。通过仔细的问诊、实验室检查以及HRCT等检查,大部分患儿均可明确病因。

    • 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儿童腹部局限性NB手术指导及风险评估中的运用

      2018(12):1787-1787.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4 CSTR:

      摘要 (1956) HTML (57) PDF 2.32 M (2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将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运用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探讨其对NB手术指导及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未经诱导化疗并行手术的62例NB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对L1期19例,L2期共43例患儿进行评估,探讨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指导NB手术方案选择、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结果:62例患儿,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L2期占各INSS分期的比例为Ⅰ期46.67%(7/15),Ⅱ期72.41%(21/29),Ⅲ期83.33%(15/18)。L1期NB在术中大多做到了完整切除(P < 0.05),而L2期NB术中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较L1明显降低(P < 0.05)。L1期及L2期NB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9.05 ± 16.26 min及180.12 ± 58.62 min,L1期NB平均手术时间较L2期NB明显缩短(P < 0.05)。术中L2期NB行输血的例数明显升高(P < 0.05)。术中L2期NB发生血管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的概率较L1期明显升高(P < 0.05)。L1期NB发生术中并发症的平均频次为0.26 ± 0.562次/例(5/19),L2 期为(1.02 ± 0.89)次/例(44/43),L2期发生术中并发症平均频次较L1期高(P < 0.05)。结论: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NB 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种更为简单、客观的儿童NB分期方法。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2018(12):1787-178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5 CSTR:

      摘要 (1515) HTML (53) PDF 1.25 M (2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辅助生殖技术后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①枸橼酸咖啡因组,首剂20 mg/kg,24 h后每日给予维持量5 mg/kg,1次/d;②氨茶碱组,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1次/12 h。比较两组呼吸暂停控制的有效率及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后早产儿呼吸暂停总有效率约为50.0%,而氨茶碱约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枸橼酸咖啡因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36.7%)明显低于氨茶碱组(63.3%)(P < 0.05)。另外,两组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后早产儿呼吸暂停更有效,并能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 新生儿VEO⁃IBD床特征及白细胞介素10受体突变的基因分析

      2018(12):1790-1793.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6 CSTR:

      摘要 (1725) HTML (61) PDF 10.59 M (2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先天性糖基化异常Ⅰa型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2018(12):1794-1796.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7 CSTR:

      摘要 (2033) HTML (58) PDF 5.86 M (3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18(12):1797-1802.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8 CSTR:

      摘要 (1904) HTML (64) PDF 13.85 M (1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造影表现及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病变(BI-RADS 3-5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527个乳腺病灶(BI-RADS 3-5类)进行检查,分析乳腺病灶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及参数等指标,再次判定肿块的BI-RADS分类,以BI-RADS 4A类判定可疑恶性,并与术后病理及粗针穿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527例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254例,恶性肿块273例;②肿块内部血管走行紊乱、边缘见放射状增强、造影后范围增大、是否高增强、边界是否清晰等在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及非向心性增强、是否充盈缺损在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状增强内部弱于周边,穿入及扭曲血管、造影后范围增大及周边放谢增强OR较高(46.84、14.89、11.06);④时间强度曲线类型:本组病例对203个结节进行了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恶性与正常组织差值及良性与正常组织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常规超声ROC曲线下面积US检查为0.767,两者联合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BI-RADS分类较单纯常规超声更为准确,对结节进行更准确的BI-RADS分类,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活检,可更好地指导临床。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诊断

      2018(12):1803-1806. DOI: 10.7655/NYDXBNS20181239 CSTR:

      摘要 (1766) HTML (56) PDF 458.64 K (2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性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US-FNAC)检查对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及最大径≤10 mm的低危甲状腺结节的处理。 方法:对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250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结节最大径分为4组:Ⅰ组<5.0 mm,Ⅱ组5.1~10.0 mm,Ⅲ组10.1~20.0 mm,Ⅳ组>20.0 mm。分析超声描述、US-FNAC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US-FNACⅠ组敏感度 100%、特异度 33.33%、阳性预测值 66.67%、阴性预测值 100%、准确率 71.43%;Ⅱ组敏感度 88.76%、特异度 50.0%、阳性预测值 97.53%、阴性预测值 16.67%、准确率 87.10%;Ⅲ组敏感度 93.13%、特异度 83.33%、阳性预测值 98.80%、阴性预测值 41.67%、准确率 91.58%;Ⅳ组敏感度 97.37%、特异度 88.24%、阳性预测值 94.87%、阴性预测值 93.75%、准确率 94.55%。4组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US-FNAC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US-FNAC对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最大径≤10 mm的低危甲状腺结节考虑积极随访。

    • 彩超对TRAS介入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2018(12):1807-1809.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0 CSTR:

      摘要 (1866) HTML (54) PDF 5.96 M (2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介入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TRAS 20例(狭窄率≥5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介入治疗前后的移植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收缩早期加速度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以及肾主动脉和叶间动脉PSV比值(renal-interlobar ratio,RIR)间的差异,分析研究各参数对TRAS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介入治疗后,TRAS的肾主动脉PSV升高,RI减低;段动脉PSV减低,RI减低;叶间动脉PSV减低,RI减低,AT延长;RI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脉学参数的改变可以作为TRAS的诊断依据。

    • 老年颈部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期超声引导下超微创疗效分析

      2018(12):1810-1812.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1 CSTR:

      摘要 (1597) HTML (56) PDF 3.70 M (2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颈部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方法:2012年1月—2018年4月的45例老年颈部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期患者45例,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一次性7 F猪尾巴穿刺套管针,外接引流袋负压引流。结果:45例局部红肿热痛在置管引流第2~3天后明显减轻,一段时间后脓腔变小,一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个月内均治愈,无明显并发症,且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颈部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微创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ARFI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后腮腺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2018(12):1813-181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2 CSTR:

      摘要 (1629) HTML (45) PDF 414.41 K (2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放疗期间腮腺低频剪切波的传播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的变化,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定量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腮腺损伤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以及接受放射治疗的首诊NPC患者各1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ACUSON S2000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测量健康对照组双侧腮腺的SWV值;同时测量试验组双侧腮腺放疗前(S0)、放疗后1周(S1)、放疗后3周(S3)、放疗后5周(S5)、放疗结束(S7)的SWV值和体积。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男女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腮腺SWV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S3、S5、S7阶段与S0阶段间腮腺SWV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1与S0阶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中S3、S5、S7阶段与S0阶段间腮腺体积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1阶段与S0阶段左侧腮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ARFI技术,能够动态观察放疗期间腮腺体积及硬度的变化,有望成为临床判断和量化分析NPC患者放疗期间腮腺损伤评估的一种有效的监控方法。

    • 基于多组学数据构建肺腺癌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

      2018(12):1816-1822.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3 CSTR:

      摘要 (3477) HTML (53) PDF 2.32 M (3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整合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临床信息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多组学信息,构建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为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网站下载522例肺腺癌患者数据,完成肺腺癌患者多组学数据库构建。对经过质量控制的数据库,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多组学数据对LUAD预后的影响,构建基于临床信息、基因分型和基因表达多组学信息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预后模型风险识别的能力。结果:共386例肺腺癌患者纳入多组学数据库,分别筛选出1个临床信息组、5个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和4个转录组mRNA预后相关特征因素与肺腺癌的预后相关。与肺腺癌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患者较低风险组的预后更差(HR=3.67,95%CI=2.46~5.49,P=1.96×10-10),联合基因组、转录组与临床信息构建多组学预后指数后,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CI=0.633~0.754)。结论:采用联合临床信息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的多组学信息构建的预后风险预测指数可有效区分肺腺癌患者预后好坏,其研究结果将为肺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效支撑。

    • 甲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及血液生化水平变化

      2018(12):1823-1825.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4 CSTR:

      摘要 (1844) HTML (59) PDF 376.86 K (2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的细胞因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甲型流感患者、流感症状者及健康者的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8、IL-1β、人γ干扰素(IFN-γ)、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集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分析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甲型流感病例组血清TNF-α、IL-6、IFN-γ及IL-18水平,流感症状组血清TNF-α、IL-6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甲型流感患者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流感症状组的HBG、LY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甲型流感病例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甲型流感病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及IL-18水平上升;血常规指标HBG、HCT及PLT水平稍有降低,有轻度贫血表现,CRP水平显著升高;生化指标TP、ALB水平下降,GGT水平升高,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肝损伤。

    • 南京市 2016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12):1826-1828. DOI: 10.7655/NYDXBNS20181245 CSTR:

      摘要 (1730) HTML (50) PDF 382.98 K (2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016年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南京地区SFTS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疑似SFTS的血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绘制SFTS病例南京区县分布图。结果:收检疑似SFTS 207例,核酸阳性92例,阳性率为44.44%(92/207)。5~7月份为发病高峰(63.04%),患者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90.21%),男性与女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京市与安徽省相交界的丘陵地区(溧水、江宁、浦口)为疾病高发区。结论:南京是SFTSV进行流行地区,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需加强对疫区高危人群的宣教,对SFTSV进行持续监测和进一步研究。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