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的保护作用

      2018(8):1017-1021,1076.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1

      摘要 (2379) HTML (52) PDF 16.64 M (1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给小鼠皮下埋入血管紧张素Ⅱ微量泵诱导小鼠高血压模型,通过小鼠血压测定、主动脉HE染色、Masson染色等方法检测牛磺酸对高血压及其导致的血管重构作用;PCR探究牛磺酸对血管纤维化的作用;Western blot研究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性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的影响。结果:牛磺酸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及由此产生的血管重构,抑制mRNA水平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MAPK通路的激活。结论: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对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高血压及由此产生的血管重构发挥保护作用。

    • 甘氨酸对华法林诱导的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保护作用

      2018(8):1022-1027.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2

      摘要 (1807) HTML (55) PDF 8.68 M (2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甘氨酸对华法林诱导的瓣膜间质细胞(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AVICs)钙化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提取猪AVICs,通过钙浓度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甘氨酸对钙化的作用;real-time PCR探究甘氨酸对成骨分化的作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学及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研究甘氨酸对华法林引起的AVICs凋亡的作用。结果:甘氨酸抑制华法林引起的AVICs钙化,抑制mRNA水平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抑制Smad1、5/RUNX2通路,并且抑制华法林引起的AVICs凋亡。结论:甘氨酸可能抑制Smad1、5/RUNX2通路,并且抑制钙化早期凋亡,因此对华法林引起的AVICs钙化具有保护作用。

    • 过表达miR⁃155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2018(8):1028-103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3

      摘要 (2057) HTML (54) PDF 162.08 M (1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55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155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各阶段的表达;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miR-155 mimic转入斑马鱼胚胎,实现基因的过表达;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表达miR-155后发育相关标志性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ETS1的mRNA对过表达miR-155的胚胎进行补救实验。结果:miR-155在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器官形成期表达量明显增高;过表达miR-155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褪膜延迟、腹部及心包积液、尾部变短变粗,肝脏、小肠、心脏及肌肉发育相关标志性基因表达下调;ETS1能缓解过表达miR-155所致发育畸形。结论:过表达miR-155可能通过负向调控ETS1而影响斑马鱼胚胎肝脏、小肠、心脏及肌肉的发育。

    • 体外高效扩增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技术的建立

      2018(8):1034-1038.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4

      摘要 (1920) HTML (53) PDF 3.78 M (3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体外高效扩增技术。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细胞,CD3/CD28磁珠刺激联合高浓度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培养14 d。通过细胞计数评估Tregs体外扩增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扩增Tregs的表型,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实验检测Tregs的抑制功能。结果:CD4+CD25+CD127low T细胞培养14 d后增殖(755.5 ± 213.5)倍。流式细胞鉴定扩增后的细胞:CD4分子表达为(98.3 ± 1.04)%,CD19分子表达为(0.039 ± 0.021)%,CD8分子表达为(0.443 ± 0.239)%,CD25分子表达为(97.6 ± 1.35)%。FOXP3分子表达为(87.7 ± 5.5)%,Helios分子表达为(73.3 ± 2.9)%。MLR实验显示:Tregs以不同比例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共培养,当Tregs∶PBMC为1∶1时,PBMC增殖抑制率最高,为(84.39 ± 1.98)%。结论:成功建立一种体外高效扩增Tregs技术。扩增后细胞保留原有的细胞表型,并具备免疫抑制功能,为临床运用Treg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Netrin⁃1表达及意义

      2018(8):1039-1042,105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5

      摘要 (1808) HTML (65) PDF 5.32 M (2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中Netrin-1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Netrin-1 mRNA和蛋白的变化;在正常和异常葡萄糖浓度下培养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MTT检测细胞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Netr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内Netr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高浓度葡萄糖刺激ins-1细胞上调Netr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表达Netrin-1的水平增加,这与血糖异常相关,Netrin-1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 IQGAP3通过上调WNK1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

      2018(8):1043-1048.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6

      摘要 (1680) HTML (71) PDF 18.56 M (1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QGAP3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胆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IQGAP3的表达量,通过平板克隆、CCK8、EdU增殖实验等来评价IQGAP3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和磷酸化蛋白芯片验证IQGAP3调控胆管癌细胞增殖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结果:IQGAP3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体外实验表明IQGAP3可以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结合临床样本数据分析发现IQGAP3的表达和胆管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以及AJCC TNM分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IQGAP3的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比低表达IQGAP3的胆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短。在胆管癌细胞中IQGAP3和WNK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QGAP3在胆管癌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上调WNK1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8(8):1049-105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7

      摘要 (1678) HTML (62) PDF 8.53 M (2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小鼠仅接受开腹及关腹操作;对照组(IR+NS组)小鼠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2 mL/kg体重,制成肝脏IR损伤模型;实验组(IR+FGF21组)小鼠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重组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mFGF21)2 mL/kg体重,并制成肝脏IR损伤模型。再灌注后12 h处死小鼠,获取静脉血及肝脏组织。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肝脏组织损伤情况;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eactive oxy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与IR+NS组相比较,IR+FGF21组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血清ALT及AST值较低(P<0.01),肝组织MDA和ROS水平明显下降(P <0.01),SOD和GSH含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FGF21能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miR⁃939对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能力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的影响

      2018(8):1054-1058.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8

      摘要 (2014) HTML (70) PDF 5.64 M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miR-939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能力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93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miR-939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939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同时,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miR-939在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也显著升高。下调miR-939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 <0.05)。另外,miR-939下调后可使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升高,Vimentin降低。结论:miR-939可能作为不良因子,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从而影响肿瘤发展。

    • HER3影响辐照诱导的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2018(8):1059-106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09

      摘要 (2180) HTML (48) PDF 23.55 M (1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敲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HER3)表达及联合辐照对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RNA)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和ZR75-1,敲低HER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将转染空病毒的对照组(shRNA-Control)与HER3敲低组(shRNA-HER3)细胞进行6-Gy X线辐照,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Transwell assay)分析各组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变化。结果:敲低HER3后,乳腺癌细胞MCF-7和ZR75-1内HER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单纯辐照的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Claudin-1蛋白表达增加;而敲低HER3及联合辐照后,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敲低HER3表达可以降低辐照诱导的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而实现。

    • 电子呼吸链对早期雌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

      2018(8):1064-1069.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0

      摘要 (1704) HTML (52) PDF 8.89 M (2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阻断电子呼吸链对早期雌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取12.0 dpc(days postcoitum,交配后天数)雌性小鼠生殖嵴进行体外培养,经抗霉素A(antimycin A,AMA)作用后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正常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生殖细胞相关的分子标记物:DDX4(DEAD Asp-Glu-Ala-Asp box polypeptide 4)、γ-H2AX(the phosphorylated form of Histone H2AX)、OCT4(POU domain,class 5,transcription factor 1)及STRA8(stimulated by retinoic acid gene 8)的表达,试剂盒检测ATP和ROS含量,观察阻断电子呼吸链对早期雌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AMA作用后雌性生殖嵴发育明显阻滞。进一步研究提示AMA处理后导致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明显下降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显著增加,从而可能导致减数分裂起始异常。结论:电子呼吸链与雌性小鼠生殖嵴的发育关系密切。

    • 长链非编码RNA NANCI⁃NKX2.1信号通路在BPD新生小鼠肺组织中作用的研究

      2018(8):1070-1076.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1

      摘要 (1766) HTML (64) PDF 3.64 M (1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ANCI-NKX2.1信号通路在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于生后第2天经鼻腔吸入含lncRNA NANCI干扰序列的腺病毒 Ad-lnc NANCI shRNA的生理盐水1 μL,阴性对照组将含无关序列发卡结构病毒质粒Ad-GFP NC的生理盐水1 μL导入肺内,生理盐水对照组将生理盐水1 μL导入肺内,空白对照组除未予鼻腔吸入以外其他控制因素与上3组相同;于出生后7 d处死各组小鼠并采集肺组织。采用HE染色法察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qPCR检测NANCI表达量,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NKX2.1、SPC、AQP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肺组织病理示新隔形成减少,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肺泡数目较少,RAC值下降(P <0.05);肺组织NANCI表达量下降(P <0.05);NKX2.1、SPC及AQP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亦下降(P <0.05)。结论:NANCI-NKX2.1信号通路在BPD新生小鼠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七氟烷后处理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018(8):1077-1080,1130.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2

      摘要 (1902) HTML (54) PDF 9.38 M (2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是否与抗炎抗氧化有关。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七氟烷后处理组(Sham+Sevo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 组)和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七氟烷后处理组(Sevo-Post C组)。摘除右肾后夹闭左肾蒂30 min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evo-Post C组于再灌注起吸入2%七氟烷1 h。再灌注24 h后检测肾功能参数、血清炎症因子及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Akt及GSK3β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TNF-α、IL-6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均升高(P<0.05);给予七氟烷后处理可以使Scr、BUN、TNF-α、IL-6、MDA的水平及肾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Akt及p-GSK3β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与IR组比较,七氟烷后处理可以显著增加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GSK3β通路调控的抗炎抗氧化有关。

    • 标准化兔下肢缺血模型的建立

      2018(8):1081-1084.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3

      摘要 (1602) HTML (52) PDF 4.06 M (3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标准化兔下肢缺血模型的方法,为在缺血模型上进行的实验提供一个稳定的实验平台。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实验组于左髂总动脉下段水平(髂内动脉与髂外动脉分支处),对照组于左股动脉起始部水平(腹股沟韧带处)结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评估缺血模型建立后的下肢供血情况,术后第3天与第10天测股内侧体表温度并进行下肢大体观察。结果:实验组DSA下未发现明显可见的侧支动脉供血,对照组下肢造影则显示仍有部分髂内动脉侧支到达下肢供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髂总动脉下段水平结扎后无明显可见的侧支血管到达下肢供血,可建立基本相同的兔下肢缺血模型。

    • 气相色谱法分析大鼠不同脑区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2018(8):1085-1088,1139.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4

      摘要 (1664) HTML (49) PDF 1.14 M (1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测定分析大鼠不同脑区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为阐明脂肪酸在脑内的分布特征提供依据。方法:用甲醇/二氯甲烷法提取组织脂肪酸,用甲醇/乙酰氯法进行脂肪酸甲酯化,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小脑蚓部、纹状体、海马、大脑皮质和大脑白质均含有至少31种脂肪酸,其中10种脂肪酸(C20∶0、C22∶0、C23∶0、C24∶0、C20∶1、C22∶1、C24∶1、C20∶5n-3、C22∶5n-6、C22∶6n-3)含量在脑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大鼠不同脑区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一些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

    • 2型糖尿病对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影响

      2018(8):1089-1094.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5

      摘要 (1685) HTML (64) PDF 528.86 K (1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调查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9月本院894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e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DM患者318例、非DM患者576例;通过Graphpad prism分析组间关系确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相比,术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RF)、肌酸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在48 h可计算得t值最高(t=3.36),P值达最小,其中Scr在12 h时组内均值最高,且离均差出现明显增大,多数患者于48 h时回落至术前水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冠脉搭桥术术后CCr、Scr及eGRF小于术前值,此时各组组内变异达最大。结论:合并DM的OP-CABG患者较不合并DM的患者术后易发AKI,其多于术后12 h出现高峰,并于此时出现明显的组内及组间差异,个体肾功能呈加重或转归趋势。两组患者术后AKI进程与全身炎症反应的进程不平行,前者多于48 h转复至正常,后者则呈继续上升趋势。

    • 帕金森病患者结肠黏膜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8(8):1095-1101.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6

      摘要 (2107) HTML (55) PDF 11.21 M (1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hosphorylated α-synuclein,pSNCA)在帕金森病便秘(PD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PD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将10例PDC患者及1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纳入研究,进行临床资料及非运动症状的评估。通过内镜活检获取每位受试者升、降结肠黏膜组织各2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并评估pSNCA和神经元标志物-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并进行共定位。最后进行pSNCA与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探索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机制。结果:所有PDC患者结肠黏膜均表达pSNCA(10/10),对照组阳性率90%(9/10),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pSNC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DC组更为显著;PDC患者的pSNCA表达量与H-Y分期存在相关性(r=-0.59,P<0.05),而与病程、UPDRS Ⅲ评分、LEDD无关,便秘严重程度与UPDRS Ⅲ评分存在相关性(r=0.67,P<0.05)。此外,患者非运动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疲劳、便秘)的严重程度与肠道pSNCA的沉积无关。结论:pSNCA的沉积可能参与便秘以及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但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无关。

    • 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心衰绝经妇女脆性骨折的关系

      2018(8):1102-1106.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7

      摘要 (1550) HTML (61) PDF 459.68 K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SR1)基因PvuⅡ多态性(rs2234693,C>T)对合并心衰的老年绝经妇女脆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4年>60岁的160例心衰绝经患者,其中80例发生骨折和80例未发生骨折,分别为骨折组和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ESR1基因PvuⅡ多态性(rs2234693,C>T)进行观察。结果:脆性骨折在有吸烟史和既往有脆性骨折史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而在规律锻炼的人群中发生较少。83.75%的骨折患者含有PvuⅡ T等位基因,而对照组只含62.50%,并且rs2234693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骨折风险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患者骨折风险显著增加(P=0.036,调整后的OR=1.323,95%CI=1.263~2.787)。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在年龄较低人群(≤67岁)和非吸烟者中,CT+TT基因型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更为显著。结论:ESR1基因PvuⅡ多态性(rs2234693,C>T)增加了心衰绝经妇女的骨折易感性。

    • 细针穿刺标本中葡萄糖转运体1基因检测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价值

      2018(8):1107-1112.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8

      摘要 (1792) HTML (63) PDF 7.73 M (1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基因检测在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检测112例甲状腺结节(42例良性,70例恶性)和52例结节周边正常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标本中GLUT1 mRNA的表达量,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病理组织中GLUT1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GLUT1基因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FNA标本中可以检测出GLUT1 mRNA的表达,且其与术后免疫组化GLUT1蛋白的表达水平相一致。PCR结果表明GLUT1基因在良性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细胞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与良性结节相比,甲状腺癌中GLU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01)。GLUT1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2.9%、92.9%和0.797。甲状腺癌中GLUT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结节数目、BRAFV600E突变和淋巴结转移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 > 0.05),但与AJCC分期显著相关(P < 0.001)。结论:GLUT1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 术后早期保持出入量的负平衡在肝移植患者快速康复中的意义

      2018(8):1113-1117. DOI: 10.7655/NYDXBNS20180819

      摘要 (2060) HTML (49) PDF 461.75 K (2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早期保持出入量的负平衡对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118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术后采用负平衡补液法(出超>500 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肺部并发症、术后腹水总量、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腹水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肝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保持出入量的负平衡可以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安全有效,对促进肝移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 51例滤泡淋巴瘤3A级与3B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8(8):1118-112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0

      摘要 (3355) HTML (73) PDF 498.66 K (2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3A级与FL 3B级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对治疗的反应以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51例初诊FL 3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51例FL 3级患者包括FL 3A级34例(67%)、FL 3B级17例(33%),其中20例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成分。FL 3B级合并DLBCL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FL 3A级。相关性分析显示:FL 3A级和BCL2阳性(P=0.046)表达显著相关,而FL 3B级则与MUM1阳性表达(P=0.002)和较早的Ann-Abor分期(P=0.046)显著相关。经含利妥昔单抗方案的一线化疗,2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无显著差异。生存分析显示FL 3B级是FL 3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HR=3.271,95% CI:1.012~10.573),但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显著影响。FL 3级合并DLBCL具有较短的PFS(P=0.003)和OS(P=0.04),且合并DLBCL是影响FL 3级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FS:P=0.012,HR=4.291,95%CI:1.373~13.405;OS:P=0.013,HR=2.392,95%CI:1.199~4.771)。结论:FL 3A级和FL 3B级在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上存在显著差异。FL 3B级患者具有较短的PFS。FL 3级合并DLBCL提示预后不良。

    • 25⁃羟维生素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与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2018(8):1124-1130.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1

      摘要 (1983) HTML (61) PDF 2.31 M (19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心衰生物学标志物BNP、sST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慢性HFrEF患者152例,另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1例,电化学发光法检验25(OH)D水平、化学发光法测PTH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与维生素D缺乏、PTH水平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无心衰的对照组相比,25(OH)D水平显著降低,PTH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在心衰患者中,不同25(OH)D水平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3),25(OH)D缺乏的患者心衰BNP、sST2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 < 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NYHA分级、BNP水平、sST2水平分别与25(OH)D存在负相关,与PTH存在正相关;与25(OH)D/PTH存在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rEF患者的25(OH)D水平较无心衰人群低,血清PTH水平较无心衰人群高;在HFrEF患者中,心衰患者25(OH)D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5(OH)D/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不同根面处理方法对重度牙周炎患牙根面的影响

      2018(8):1131-1135.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2

      摘要 (1891) HTML (57) PDF 10.46 M (2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4种根面处理方法对重度牙周炎患牙根面结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根面黏附、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100颗离体牙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后制成根片,随机分为SRP组、派丽奥组、EDTA组和Nd:YAG组,进行相应处理。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根面形态和粗糙度。将P. gingivalis和hPDLCs分别接种于各组根片表面,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根面P. gingivalis和hPDLCs的吸光度值。结果:SEM显示SRP组表面玷污层较多,其余3组均去除玷污层;AFM显示派丽奥组根面粗糙度最小,Nd:YAG组最粗糙;P. gingivalis接种于根面4 h和1 d时,派丽奥组和Nd:YAG组黏附量最少;hPDLCs接种于根面后,派丽奥组和Nd:YAG组增殖最明显。结论:刮治结合派丽奥、刮治结合Nd:YAG激光处理利于hPDLCs根面黏附和增殖,明显减少P. gingivalis在根面的早期定植。

    • 肺段切除术中改良膨胀萎陷法影响因素研究

      2018(8):1136-1139.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3

      摘要 (2945) HTML (60) PDF 2.37 M (2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利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段间平面的有效性和影响其形成快慢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6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各类辅助检查的结果和手术信息,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即79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慢组)和82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快组),寻找影响两组患者段间平面形成快慢的因素及证实改良膨胀-萎陷法的有效性。结果:年龄、肺功能指标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胸腔是否有粘连方面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是一种有效的确定段间平面的方法,但对于一些肺气肿较严重或有胸腔粘连的老年患者,术中采用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相对较差或时间较长。

    • 机器人与全腔镜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比分析

      2018(8):1140-114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4

      摘要 (2064) HTML (64) PDF 435.86 K (1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i)辅助和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进行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开展的38例ASD手术,其中25例接受机器人不停跳ASD修补术(机器人组),13例全腔镜右胸3孔不停跳ASD修补术(全腔镜组)临床效果。结果:术毕食道超声评估两组患者心内畸形均成功矫治,无术式转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上较全腔镜组明显延长(P < 0.05),但在术后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引流量上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全部患者原扩张的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房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 < 0.05);两组患者间右心改善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手术方式无关。出院后随访复查1~6个月,无伤口愈合不良、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机器人和全腔镜不停跳ASD修补术安全可靠,可重复性高,疗效满意,微创效果佳;机器人辅助下能完成更为复杂的心脏手术。

    • 基于血药浓度探讨其与伏立康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及临床干预措施

      2018(8):1144-1147.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5

      摘要 (1791) HTML (54) PDF 427.67 K (2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探讨血药谷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并根据部分病例探讨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干预措施。方法: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的伏立康唑的药物浓度;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药物浓度与患者临床反应的相关性,并对部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予以维持剂量的调整。结果:①谷浓度在1.0~5.0 μg/mL和谷浓度>5.0 μg/mL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和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较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血药浓度高,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6);③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9例伏立康唑减量,其中8例在症状消失或好转,1例停药,9例减量的患者最终均好转出院。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大且患者药物浓度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息息相关,根据动态监测患者血药谷浓度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 儿童功能性腹痛的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调查

      2018(8):1148-1150.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6

      摘要 (1749) HTML (63) PDF 456.53 K (2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儿童功能性腹痛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其对生活质量的调查,对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就诊的382例4~14岁功能性腹痛患儿中8~14岁106例(病例组)和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77例健康体检儿童中8~14岁7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进行了功能性腹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并运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和腹痛评分表进行评估,对病例组的8~14岁年龄段106例功能性腹痛患儿与健康对照组8~14岁年龄段70例进行比较,分析腹痛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结果:①体型、添加辅食时间、饮食情况、心理因素、家族遗传史、过敏史、接触电子产品时间为功能性腹痛的危险因素(P < 0.05);②病例组腹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而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③病例组的腹痛总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 < 0.05)。结论:儿童功能性腹痛对其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故家长应积极预防,医务人员应尽早作出诊断并积极干预。

    • 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

      2018(8):1151-1153.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7

      摘要 (2027) HTML (58) PDF 2.10 M (1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及减少母婴不良结局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方法:2012—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重度子痫前期住院患者500例入选为研究对象。发生母婴不良结局者为试验组,共280例;未发生母婴不良结局者为对照组,共22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包括:妊娠≥35岁、发病孕周<34周和发病孕周34~37周、初次妊娠、多胎(P < 0.05)。结论:高龄、发病早、初孕妇、多胎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

    • 椎动脉优势的超声再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2018(8):1154-1157.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8

      摘要 (2931) HTML (66) PDF 3.73 M (2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勤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磁共振血管显像(magnetic resonance artery,MRA)诊断的椎动脉优势患者进行再评估,探讨CDFI对椎动脉优势的再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经MRA诊断并经CT血管造影(computer technology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认为椎动脉优势的住院患者,测量双侧椎动脉内径(DMRA),椎动脉CDFI测及双侧椎动脉内径(DCDFI内)、外径(DCDFI外),并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测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结果:根据超声检查结果,MRA诊断为椎动脉优势的患者可分为两组: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型(134例),椎动脉管壁增厚而引起的椎动脉弥漫性狭窄型(16例),前组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包括Vs、Vd和Vm)均高于后者,PI和RI小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两组人群的基础资料和PCI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CDFI对MRA诊断的椎动脉优势的再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鉴别椎动脉优势的产生根本原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活检刷检联合肺泡灌洗对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价值

      2018(8):1158-1160. DOI: 10.7655/NYDXBNS20180829

      摘要 (2049) HTML (62) PDF 362.25 K (2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活检刷检联合肺泡灌洗对提高肺外周结节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2例肺外周结节患者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镜下活检刷检以及活检刷检联合肺泡灌洗的取材方法,分析和总结其诊断的阳性率。结果:12例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的总阳性率达83.3%,其中镜下活检刷检联合肺泡灌洗术的阳性率为87.5%。结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活检刷检联合肺泡灌洗术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FoxO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8(8):1161-1166. DOI: 10.7655/NYDXBNS20180830

      摘要 (2216) HTML (60) PDF 484.44 K (2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转录因子,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周期阻滞、凋亡、DNA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oxO1在肺、心、肝、胰腺、骨骼肌、睾丸、卵巢等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文章就近年来FoxO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8(8):1167-1174. DOI: 10.7655/NYDXBNS20180831

      摘要 (1897) HTML (70) PDF 521.37 K (2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为泛靶点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不仅包括在微观分子水平对内皮细胞表面蛋白表达及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还包括宏观上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继而改善肿瘤的综合治疗疗效。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其他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文章将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其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