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第1期封面与目录

      2021(1).

      摘要 (890) HTML (148) PDF 35.60 M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实践的关键问题

      2021(1):1-3.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1

      摘要 (2349) HTML (520) PDF 403.42 K (2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是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洗涤过程和相关移植途径的技术。《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于2019年12月确定。文章就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在全球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评述。

    • GPRASP2基因编辑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2021(1):4-10.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2

      摘要 (1445) HTML (250) PDF 13.02 M (1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ssociated sorting protein 2,GPRASP2)基因敲除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al fibroblast,PFF),为构建GPRASP2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模型提供相应的供体细胞。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与猪GPRASP2基因进行亲缘性和同源性分析,预测人与猪GPRASP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二级结构;设计合成靶向巴马猪GPRASP2基因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单导向RNA(single guide RNA,sgRNA),以pX330质粒为载体,构建含有Cas9骨架的重组打靶质粒,并将此重组质粒转染至PFF中,G418药物筛选阳性单克隆细胞,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人/猪GPRASP2亲缘关系相近,同源性较高,且主要功能结构域Arm2的二维和三维结构相似。构建了靶向猪GPRASP2基因的重组打靶质粒并转染PFF,通过药物筛选、基因型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成功获得GPRASP2基因敲除单克隆PFF。结论:人/猪GPRASP2基因亲缘关系相近且高度同源;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GPRASP2基因敲除的单克隆PFF,为建立GPRASP2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模型奠定了前期基础。

    • 人多能干细胞诱导类肾的实验研究

      2021(1):11-15.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3

      摘要 (1242) HTML (520) PDF 11.10 M (1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体外诱导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hPSC)来源的类肾体,探讨类肾的结构成熟度、血管化和非肾系分化现象。方法:通过肾上皮分化试剂盒诱导hPSC成类肾,用免疫荧光观察类肾元结构中特异性标志物CDH1、LTL和PODX的表达,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微观结构;第15天类肾移植到SCID小鼠肾包膜下,4周后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物中人抗核抗原(human nuclear antigen,HNA)、CDH1、PODX和MECA-32的表达。结果:肾脏特异性标志物CDH1、LTL和PODX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到不成熟的足细胞和肾小管结构;移植后的类肾体积增大,观察到肉眼可见的血管,HE染色移植物内可见红细胞和类软骨组织,HNA、CDH1、PODX和MECA-32呈阳性表达。结论:hPSC可体外诱导结构不成熟的类肾,在体内环境下,类肾可完成血管化并持续生长,但存在大量非肾系结构。

    • RNA干扰Geminin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1(1):16-21.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4

      摘要 (1113) HTML (207) PDF 461.30 K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Geminin 基因沉默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2018—2019年手术切除的2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新鲜标本,qRT-PCR结合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Geminin基因的表达;设计有效靶向沉默Geminin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分别转染胶质瘤细胞U251,作为si-Geminin组和si-NC组,48 h 后,qRT-PCR检测各组中Geminin 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迁移和侵袭能力及Geminin、HBO1、Cd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qRT-PCR及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Geminin的表达明显高于瘤旁组织;siRNA干扰Geminin基因能显著抑制其在U251细胞中的表达;与control组及si-NC组相比,si-Geminin 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的数量均显著降低,Geminin、HBO1及Cd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Geminin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敲除其表达可能通过下调HBO1及Cdt1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Geminin有望成为人脑胶质瘤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 microRNA⁃449a通过调控MDM4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

      2021(1):22-28.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5

      摘要 (1216) HTML (264) PDF 164.45 M (1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microRNA-449a(miR-449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BE(2)-C细胞中过表达miR-449a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MTT分析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试验观察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同时,采用microRNA靶标预测和功能注释数据库miRDB预测miR-449a潜在靶向基因,对靶基因MDM4进行过表达和干扰表达后,Western blot分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miR-449a过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经过软件预测和实验验证,证实MDM4为miR-449a的1个靶基因。另外干扰MDM4表达后亦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过表达MDM4可以抵消由转染miR-449a模拟物所引起的细胞凋亡和p53蛋白量的增加。miR-449a可以促进BE(2)-C细胞凋亡,但是在稳定干扰p53表达的细胞株没有观察到这种效应。结论:miR-449a通过靶向调控MDM4基因进而稳定p53蛋白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示miR-449a可能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潜在治疗靶标之一。

    • 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肪肝组织中STAT3磷酸化的影响

      2021(1):29-34.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6

      摘要 (1164) HTML (311) PDF 6.51 M (1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脂肪肝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Urantide组。AS组和Urantide组均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D3(vitamin D3,VD3)150 μg/(kg·d)连续3 d,并饲喂高脂饲料诱导AS,Urantide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尾静脉注射Urantide 30 μg/(kg·d)连续2周。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及肝重,计算肝系数;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肝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RT-qPCR方法检测肝脏STAT3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肝脏STAT3、p-STAT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细胞中p-STAT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组大鼠胸主动脉出现典型的AS病理学改变,肝出现典型的脂肪变性,AS组大鼠肝系数、血清ALT、AST含量以及肝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AS组相比,Urantide组大鼠AS病变和肝脂肪变性明显减轻;大鼠肝系数、血清ALT、AST含量以及肝p-STAT3水平显著降低。各组大鼠肝中STAT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Urantide可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缓解肝损伤,治疗脂肪肝。

    • 苦参碱调控Wnt/β⁃catenin途径抑制宫颈癌细胞系Caski细胞侵袭迁移

      2021(1):35-40.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7

      摘要 (1176) HTML (230) PDF 18.56 M (1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Wnt/β-catenin途径探索苦参碱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系Caski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Caski细胞用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Wnt2B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细胞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β连环蛋白(p-β-catenin)含量。结果:苦参碱对Caski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苦参碱抑制Caski细胞的侵袭迁移率(P<0.05),对Caski细胞分泌MMP-9、VEGF的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苦参碱可显著降低Caski细胞Wnt2B mRNA的表达及β-catenin的蛋白含量,增加Caski细胞中GSK-3β mRNA的表达和p-β-catenin的蛋白含量。结论:苦参碱通过促进Caski细胞Wnt/β-catenin通路中GSK-3β mRNA表达,提高p-β-catenin蛋白含量,降低Wnt2B mRNA表达、β-catenin蛋白含量以及Caski细胞内MMP-9、VEGF的分泌,进而抑制Caski细胞的侵袭迁移。

    • 姜黄素对冈田酸损伤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2021(1):41-48.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8

      摘要 (1261) HTML (382) PDF 18.09 M (1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冈田酸(okadaic acid,OA)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经OA处理,分为对照组、Cur组、OA组、OA+Cur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色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探针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caspase-3、Bcl-2、总微管相关蛋白Tau(t-Tau)、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p-Tau)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OA作用HT-2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A损伤持续一定时间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OA损伤后细胞凋亡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且t-Tau、p-Tau蛋白表达异常增加。姜黄素作用OA损伤的HT-22细胞后,与OA组相比,OA+Cur组细胞活性增加,凋亡率降低,细胞内ROS生成减少,同时Bcl-2表达增加、Cleaved-caspase-3蛋白和t-Tau、p-Tau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以保护OA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元细胞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伊立替康联合X线照射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21(1):49-53. DOI: 10.7655/NYDXBNS20210109

      摘要 (1057) HTML (224) PDF 3.21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X线照射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PT-11(10、20、30、40、50 μg/mL)作用24 h以及单次不同剂量X线(3、6、9、12、15 Gy)照射对HCT-116增殖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对照组、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AO/EB染色观察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p53和p21蛋白的水平。结果:在10~50 μg/mL范围内,CPT-11对于HCT-11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经10 μg/mL的CPT-11预处理后,分别联合3、6、9、12、15 Gy X 线照射,显示联合处理组增殖抑制率大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和照射组相比,联合处理组的集落形成数量明显减少(P < 0.05);联合处理组的p21和p53水平明显高于其余2组(P < 0.05),且凋亡率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X线照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p53和p21的激活有关。

    • 胎盘生长因子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临床性能评估

      2021(1):54-58.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0

      摘要 (1279) HTML (691) PDF 40.93 M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荧光免疫层析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性能与临床性能评价。方法:鼠抗人PlGF单抗荧光标记、羊抗人PlGF多抗包被硝酸纤维素膜,建立PlGF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对其线性范围、准确度、重复性等分析性能进行评价;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照,采用136例孕妇血清进行临床性能评价。结果: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9 000.0 pg/mL,准确度为97.98%,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3.14%(500.0 pg/mL)和2.98%(5 000.0 pg/mL);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1.032x-5.002(r=0.991);Bland-Altman统计分析显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略高于电化学发光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F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与临床性能较佳,适合临床应用。

    •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南通市手足口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2021(1):59-64.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1

      摘要 (1046) HTML (169) PDF 1.20 M (1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南通市手足口病疫情趋势。方法:以2010年1月—2019年6月南通市手足口病分月报告病例数据为基础,构建符合季节性时间序列的ARIMA(p,d,q)×(P,D,Q)S模型,用2019年7—12月全市手足口病月发病率为验证数据进行验证,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10—2019年南通市共报告手足口病90 76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36/10万,疫情有明显季节性,呈双峰特征,为夏季(5、6、7月)高峰和冬季(11、12月)次高峰;近年来南通市手足口病的病原谱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利用ARIMA(1,0,1)(1,1,1)12模型,预测2019年7—12月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7.08/10万、1.81/10万、3.74/10万、7.21/10万、10.71/10万和11.29/10万,与实际发病率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P=0.63)。结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可用于短期的预警监测。

    • 常州地区青少年人群甲状腺体积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2021(1):69-73.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3

      摘要 (1222) HTML (146) PDF 480.16 K (1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甲状腺体积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1 097例12~15岁青少年学生(男55.6%),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以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对比研究正常、超重、肥胖组青少年甲状腺体积大小,分析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与甲状腺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代谢相关指标与甲状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男性超重组和肥胖组甲状腺体积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肥胖组甲状腺体积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组间相比,甲状腺体积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4,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甲状腺体积相关的指标为性别(β=0.607,95%CI:0.406~0.808,P<0.01)、年龄(β=0.200,95%CI:0.107~0.294,P<0.01)、收缩压(β=0.010,95%CI:0.002~0.018,P=0.014)、腰围(β=0.029,95%CI:0.015~0.042,P<0.01)和腰围身高比(β=3.317,95%CI:1.661~4.973,P<0.01)。结论: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与青少年甲状腺体积相关。

    • 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1(1):74-81.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4

      摘要 (1173) HTML (530) PDF 8.25 M (2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730

    • 机器人、腹腔镜以及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2021(1):82-87.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5

      摘要 (1105) HTML (290) PDF 1.15 M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机器人、腹腔镜、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肝段切除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3例,同时纳入腹腔镜手术(20例)、开腹手术(25例)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情况、肝门阻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肝功能、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组相近,均长于开腹组;由于机器人装机消耗一定时间,去除装机时间以后,机器人组实际手术操作时间与开腹组相近。术中出血方面,机器人组出血量最少,腹腔镜组次之,开腹组最多。全肝门阻断方面,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肝门阻断比例明显低于开腹组。此外,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促进术后恢复方面整体优于开腹手术,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肛门通气更快、术后进食更早、下床活动更快以及VAS更低。3组患者的术后肝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机器人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减少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手术出血量,降低全肝门阻断率,促进术后恢复。尤其在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出血量、加快术后出院方面,机器人手术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

    • 超长促排卵方案中基础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

      2021(1):88-91.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6

      摘要 (1150) HTML (294) PDF 440.64 K (1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长促排卵方案中基础黄体生成素(basic luteinizing hormone,B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2019年就诊306例采用超长促排卵方案的排卵正常患者,按BLH水平不同分为低BLH组(BLH<5 U/L)158例和高BLH组(BLH≥5 U/L)148例。分别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c hormone,Gn)用量、平均Gn天数、扳机日血清激素水平、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等。结果:Gn用量、Gn天数、优势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高BLH组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低BLH组(P<0.001)。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低BLH组和高BLH组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65.3% vs. 64.8%,P>0.05);低BLH组的早期流产率(15.6%)明显高于高BLH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长促排卵方案中B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IVF/ICSI治疗结局有一定影响,BLH水平偏高者更适合此方案。

    • ⅠB~ⅡA1期宫颈癌术后合并中危因素患者化疗或放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

      2021(1):92-97.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7

      摘要 (1217) HTML (347) PDF 1.07 M (1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ⅠB~ⅡA1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或放疗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探讨此类患者术后单纯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术后病理具有中危因素的ⅠB~ⅡA1期患者1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56例,放疗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化疗组和放疗组在平均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2.8%和96.4%,放疗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1.2%和96.5%,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食欲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放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化疗组出现淋巴水肿、绝经症状的概率均低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性生活保持率(66.1%,37/56)高于放疗组(40.4%,23/57),性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而放疗组患者更容易出现性焦虑和性生活障碍(P<0.05)。结论:对ⅠB~ⅡA1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采用单纯辅助化疗也可获得较好疗效,总体生活质量优于放疗患者。

    • 育龄女性全子宫切除对认知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021(1):98-102.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8

      摘要 (1088) HTML (171) PDF 6.33 M (1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全子宫切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科因子宫非恶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的未绝经女性患者,设为全子宫切除组;同期行单纯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匹配相关因素后,纳入全子宫切除组296例,对照组305例。2017—2018年随访1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绝经相关症状评估[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结果:MMSE评分显示,全子宫切除组有3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未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MoCA评分显示,全子宫切除组有7例、对照组有1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5)。在认知功能正常者中,全子宫切除组的认知错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KMI评分显示,全子宫切除组绝经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育龄期行全子宫切除的女性远期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

    •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2021(1):103-108. DOI: 10.7655/NYDXBNS20210119

      摘要 (1121) HTML (229) PDF 1.06 M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成年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探讨上中切牙唇倾度对其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安氏Ⅱ类且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成年患者,通过锥形束CT和Dolphin11.9软件在切牙管腭侧开口平面(F1)和根尖平面(F2)上分别测量切牙管到上颌中切牙之间的相关数据,根据∠U1-PP角度分为上颌中切牙唇倾组、直立组、舌倾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腭侧开口平面和根尖平面上,上中切牙近中缘至切牙管的距离(Lml)分别为(3.27±1.02)mm、(3.07±1.35)mm。腭侧开口平面上,3组切牙管侧缘到同侧上中切牙的距离(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唇倾组明显小于直立组和舌倾组;根尖平面上,3组Lm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倾组明显大于唇倾组和直立组。结论: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前牙内收是有限度的,唇倾组的上中切牙牙根更接近切牙管,舌倾组牙根更远离切牙管。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基于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评估的高风险脱机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09-113.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0

      摘要 (1062) HTML (227) PDF 463.31 K (1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NFC)在基于超声测量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atic-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D-RSBI)评估的高风险脱机拔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ICU机械通气大于48 h的患者,在通过自主呼吸试验符合脱机拔管程序基础上,使用超声测量D-RSBI,以D-RSBI≥1.3次/(min·mm)评估为高风险脱机患者,将该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NFC组和常规氧疗(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COT)组;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48 h内再插管率及拔管后6、24、48 h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41例,其中HFNC组21例,COT组20例;拔除气管插管后6、24 h HFNC组RR、HR、SaO2、PaO2/FiO2均优于C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aC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管后48 h HFNC组SaO2、PaO2/FiO2明显高于COT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HR、PaC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NFC组拔管后48 h内再插管率明显低于COT组(4.76% vs.30.00%,P < 0.01)。结论:针对基于D-RSBI评估的高风险脱机拔管患者,拔管后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较常规氧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及氧合情况,降低再插管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序贯治疗策略。

    • 氯沙坦钾治疗心脏X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预测因素分析

      2021(1):114-117.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1

      摘要 (1296) HTML (157) PDF 495.55 K (1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收治的86例X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予氯沙坦钾口服20周,安慰剂组(n=44)予安慰剂治疗。通过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因素分析。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了20周的治疗,并重复进行了SAQ评估,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基线资料匹配度高。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频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较好(P=0.031)。氯沙坦钾治疗(P=0.04)、颈内动脉阻力指数(P=0.037)和较低的基线心绞痛发生率(P<0.001)是改善心绞痛评分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无梗阻性冠心病的情况下,予氯沙坦钾治疗可改善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X综合征女性的微血管功能,这种改善与动脉阻力下降和心绞痛的减少有关。

    • VEGF和p53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表达及预后研究

      2021(1):118-121.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2

      摘要 (1037) HTML (254) PDF 1.37 M (1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p53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9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3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VEGF、p53 mRNA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47.50% vs. 30.00%,P < 0.05; p53:57.50% vs. 32.90%,P < 0.05)。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 mRNA水平分别为4.12±1.76和3.02±1.51,p53 mRNA水平分别为4.98±1.29和2.6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8、17.418,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VEGF mRNA与组织VEGF、p53 mRNA与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7、0.743,P < 0.05)。VEGF和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关系(P < 0.05),与年龄、肿瘤直径无显著关系(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织VEGF、p53阳性表达者3年总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VEGF、p53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进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人乳头瘤病毒DNA基因分型和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2021(1):122-125.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3

      摘要 (1958) HTML (2251) PDF 395.46 K (4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基因分型和E6/E7 mRNA检测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PCR-反向点杂交方法对29 081名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 基因分型检测,对高危型阳性率、亚型分布统计分析;用Aptima mRNA逆转录扩增法对22 562名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E6/E7 mRNA检测,对高危型感染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年龄段高危型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在接受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的29 081例标本中,HPV阳性率为29.57%(8 602/29 081);高危型HPV感染前5名依次为HPV52、HPV16、HPV53、HPV58、HPV51;高危型阳性率最高峰出现在<25岁年龄段。在接受HPV E6/E7 mRNA检测的22 562例标本中,高危型阳性率为12.59%(2 840/22 562),高危型阳性率排名前二的分别是≥65岁年龄段、55~64岁年龄段。除55~64岁年龄段、≥65岁年龄段外,其余年龄段两种检测方法之间HPV16、HPV18/45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可有效减少“假阳性”结果,提高筛查效率。应重视≥55岁女性的HPV筛查,在该年龄段的女性中,两种HPV检测方法的筛查效率相近。

    • 江苏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男性戒毒人群HCV基因型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1(1):126-130.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4

      摘要 (1070) HTML (108) PDF 442.19 K (1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江苏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男性戒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ELISA法对2018年6—8月于江苏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治疗的所有戒毒人员进行HCV抗体的筛查,并采用RT-PCR法对抗体检测阳性者进行血清HCV RNA水平的检测。两种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吸毒人员最终纳入本研究。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进行肝功能检测,测序法对HCV进行基因分型,以探索该人群中HCV基因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0例慢性HCV感染的男性吸毒人员,通过基因分型检验共分离出4种基因型和7种基因亚型,以基因3型为主(52.22%),其中3b(41.11%)、6a(22.22%)和1b(14.44%)为主要的亚型。ALT和AST异常率分别为63.74%和31.87%,感染3型HCV者ALT和AST异常率分别为87.23%和55.31%,高于其他型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4,P < 0.001;χ2=24.863,P<0.001);基因3型的HCV感染者ALT和AST中位数分别为82(55~105)U/L和53(40~70)U/L,高于其他型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6,P < 0.001;Z=32.95,P < 0.001)。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基因型相比,基因3型的感染者(ALT:OR=8.21,95%CI:1.70~39.65,P=0.009;AST:OR=9.53,95%CI:2.10~43.32,P=0.004)更易发生ALT和AST异常。结论:该强制戒毒所男性戒毒人群感染的HCV主要为3、6、1、2型,其中3型在该人群中更容易发生肝损伤。

    • 导航辅助下脑室镜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价值

      2021(1):131-134.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5

      摘要 (1011) HTML (205) PDF 3.05 M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导航辅助下脑室镜手术与传统血肿清除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在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行导航辅助下脑室镜手术治疗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本科室在未引进导航前,使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导航辅助下脑室镜手术患者35例为观察组,传统血肿清除手术患者38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疗效、血肿清除率、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手术治疗有效率(80.0% vs. 50.0%)、血肿清除率[(94.2±5.6)% vs. (81.43±4.18)%]、术后脑积水发生率(5.71% vs. 31.58%)、围术期感染率(8.57% vs. 36.84%)、住院时间[(22.4±2.2)d vs.(26.6±3.4)d]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6.54±1.26)万元vs.(6.13±0.99)万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航辅助下脑室镜手术较传统血肿清除手术在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更安全、有效,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 抗生素药物抗体与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021(1):135-140.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6

      摘要 (1256) HTML (167) PDF 2.23 M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包括过敏、耐药抗药、溶血等不良反应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诸多国家均严格控制抗生素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减轻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耐药抗药问题。同时,对抗生素药物抗体易感基因的筛查与鉴定成为克服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关键。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抗生素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抗体易感性与易感基因的关系、药物抗体易感基因筛查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于今后我国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和用药预警、抗生素抗体易感基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021(1):141-148.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7

      摘要 (1168) HTML (322) PDF 527.17 K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研究进展,肿瘤的免疫治疗已取得长足发展。目前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非特异性激活免疫系统、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等,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非编码RNA与肾细胞癌对舒尼替尼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1(1):149-153.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8

      摘要 (1290) HTML (229) PDF 402.74 K (1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有转移。肾癌对放化疗皆不敏感,以舒尼替尼为代表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分子靶向药物,因具抗血管生成作用,是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方法。尽管舒尼替尼在治疗肾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治疗的进行,耐药的出现几乎不可避免。在人类的基因组中,转录的序列绝大多数为非编码转录物,其中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就针对非编码RNA与肾细胞癌对舒尼替尼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少见KMT2D突变导致Kabuki综合征1例

      2021(1):154-156. DOI: 10.7655/NYDXBNS20210129

      摘要 (1354) HTML (205) PDF 789.86 K (1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