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第2期封面与目录

      2021(2). CSTR:

      摘要 (590) HTML (112) PDF 35.63 M (1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类精子体外发生的研究展望

      2021(2):157-159.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1 CSTR:

      摘要 (1621) HTML (1541) PDF 422.72 K (3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包括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以及精子细胞的变形,是人体最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之一。其中人类男性个体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减数分裂之后的过程。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开发和优化能够在体外(in vitro)支持这一过程的培养体系。近年来,体外精子发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目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体外精子发生的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细胞培养法和性腺组织培养法。体外精子发生系统的建立对于完善人类生殖生物学理论,不育相关环境因素的体外评价,以及生育力保存技术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GCN5调控sublytic C5b⁃9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Cyclin D1及致SOX9的乙酰化修饰

      2021(2):160-16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2 CSTR:

      摘要 (1237) HTML (425) PDF 9.94 M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GCN5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诱导Cyclin D1基因表达以及GCN5乙酰化修饰SOX9转录因子的作用。方法:先用Western blot检测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的肾组织和sublytic C5b-9 刺激的GMC中GCN5、SOX9和Cyclin D1的表达。然后分别将pIRES2-GCN5过表达和shGCN5小干扰质粒或将这些质粒与Cyclin D1启动子质粒行不同组合转染GMC,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沉默GCN5后对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同时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Western blot检测sublytic C5b-9刺激或分别转染GCN5过表达和酶活性突变质粒(ΔGCN5)的GMC中SOX9的乙酰化修饰。结果:Thy-1N大鼠肾组织和sublytic C5b-9刺激的GMC中GCN5、SOX9、Cyclin D1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而过表达GCN5基因能上调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敲低GCN5表达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此外,sublytic C5b-9刺激和过表达GCN5基因促进了SOX9的乙酰化修饰,而沉默GCN5后则降低了SOX9的乙酰化水平。结论:GCN5可上调GMC中Cyclin D1的表达,并促进SOX9的乙酰化修饰。

    • 巨噬细胞中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021(2):166-172.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3 CSTR:

      摘要 (1425) HTML (269) PDF 55.76 M (1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巨噬细胞中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erve injury-induced protein 1,Ninj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后续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肝脏部分切除术中行肝门阻断的患者(肝门阻断组,n=6)以及未行肝门阻断的患者(对照组,n=6)术前和术后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PBMC中Ninj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提取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BMDM中Ninj1表达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Ninj1分析其对BMDM炎性反应的影响;建立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模型,采用巨噬细胞特异性干扰RNA敲低巨噬细胞中Ninj1的表达,观察其对小鼠肝脏IR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Ninj1在肝门阻断组患者术后PBMC中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增高(P < 0.05),而在对照组中无明显变化;体外LPS刺激能明显激活小鼠BMDM中Ninj1的表达,siRNA干扰Ninj1的表达后LPS诱导的BMDM炎性反应明显减轻(P < 0.05);在体内特异性敲低巨噬细胞中Ninj1的表达能显著减轻小鼠肝脏IR损伤及炎症反应(P < 0.05)。结论:肝脏IR能激活人外周单核细胞中Ninj1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中Ninj1的表达能抑制小鼠肝脏IR后继发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肝脏的损伤。

    •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诱发血管内皮炎症

      2021(2):173-180.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4 CSTR:

      摘要 (1441) HTML (439) PDF 18.41 M (1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黏附和炎症水平的潜在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0 μmol/L的兰索拉唑孵育HUVEC不同时间(0、24、48、72、96 h)后,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UVEC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蛋白水平的变化。此外,用兰索拉唑及CaN抑制剂FK506单独或联合孵育细胞96 h后,检测HUVEC中NFAT、IL-6、ICAM-1及V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兰索拉唑可以时间依赖性地增加HUVEC中CaN的表达和NFAT的核转位,并进一步增加IL-6、ICAM-1及VCAM-1的表达。CaN抑制剂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兰索拉唑诱导这种效应。结论:兰索拉唑会诱发血管炎症并增加细胞黏附,其机制可能与CaN的活化有关。

    • 低频耳针电刺激降低内脏敏感性的机制探讨

      2021(2):181-186.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5 CSTR:

      摘要 (956) HTML (348) PDF 10.86 M (1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耳电针在降低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针1组、耳针2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通过母婴分离加醋酸灌肠建立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耳针1组与耳针2组接受2 Hz电针刺激30 min/d,10 d。通过腹外斜肌肌电(EMG)测定直肠扩张下大鼠内脏疼痛阈值,远端结肠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nesfatin-1,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1,2(CRF1/2R)及结肠5-羟色胺受体4(serotonin receptor 4,5-HT4R)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腹外斜肌放电曲线下面积(AUC)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耳针1组AUC显著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CRF、nesfatin-1、CRF1R、CRF2R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远端结肠5-HT4R的mRNA表达有下降的趋势(P=0.067)。耳针1组下丘脑CRF、nesfatin-1、CRF1R、CRF2R的mRNA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且远端结肠5-HT4R的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5)。耳针2组下丘脑CRF、CRF2R的mRNA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但较模型组nesfatin-1、CRF1R无显著差异,远端结肠5-HT4R的mRNA表达上调不显著(P>0.05)。结论:低频耳电针可缓解内脏高敏感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可能与调节下丘脑CRF、CRF1R、CRF2R、nesfatin-1,以及远端结肠5-HT4R的mRNA表达有关。

    • YY1通过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2021(2):187-192.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6 CSTR:

      摘要 (1231) HTML (245) PDF 5.74 M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转录因子YY1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YY1和SOX2OT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YY1在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在YY1过表达或YY1敲低的胰腺癌细胞中,通过SOX2OT过表达或RNA干扰进行功能回复实验。结果:发现YY1过表达抑制BXPC-3和PANC-1细胞中的SOX2OT表达,相反,YY1干扰促进SOX2OT的表达。此外,YY1过表达抑制BXPC-3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相反YY1干扰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YY1过表达的BXPC-3细胞中过表达SOX2OT,或者在YY1敲低的细胞中干扰SOX2OT的表达,可以逆转YY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论:YY1通过下调SOX2OT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的突变

      2021(2):193-197.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7 CSTR:

      摘要 (1379) HTML (320) PDF 450.32 K (1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 Ion Torrent 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KRAS、BRAF、NRAS、Her-2和PIK3CA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 测序法和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法检测150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GFR、KRAS、BRAF、NRAS、Her-2和PIK3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1.33%(77/150)、7.33%(11/150)、1.33%(2/150)、1.33%(2/150)、2.00%(3/150)和4.67%(7/150)。57例标本未检出任何基因突变,84例标本检出单个驱动基因发生突变。9例标本检出2个及以上驱动基因发生突变。Sanger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突变检出率为38.67%(58/150),与高通量测序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P=0.027),高通量测序法的灵敏度为98.28%,特异度为78.26%。ddPCR法突变检出率为50.00%(75/150),与高通量测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8),阳性一致率为82.67%,阴性一致率为80.00%,总一致率为81.33%。结论:高通量测序法更适合应用于NSCLC诊疗,Sanger测序法和ddPCR法可作为有益的补充。

    • circ_0001246调节miRNA30a对骨肉瘤化疗敏感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2021(2):198-202.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8 CSTR:

      摘要 (1242) HTML (298) PDF 6.02 M (1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irc_0001246调节miRNA30a及影响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置于6孔板中,包括未转染组(空白组)、siRNA阴性对照转染组(NC组)和siRNA转染组(circ_0001246 siRNA转染组),转染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检测各组细胞circ_0001246、miRNA30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AnnexinV/7AAD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 -VP16)的敏感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01246对miRNA30a的“吸附”作用。结果:circ_0001246 siRNA转染组的细胞miRNA30a表达较NC组和空白组明显上调(P < 0.05),骨肉瘤中circ_0001246和miRNA30a的表达呈现负反馈。circ_0001246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NC组和空白组明显升高(P < 0.05)。circ_0001246可以通过直接碱基配对吸附miRNA30a发挥调控作用。结论:circ_0001246是骨肉瘤相关癌基因,靶向抑制骨肉瘤中circ_0001246表达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circ_0001246的吸附功能负调控miRNA30a表达而实现的。

    •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1(2):203-206. DOI: 10.7655/NYDXBNS20210209 CSTR:

      摘要 (1424) HTML (700) PDF 477.06 K (2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eosinophilic-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OS-AECOPD)和非EOS-AECOPD患者基本临床情况和住院结局,指导早期精准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入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EOS-AECOPD和非EOS-AECOPD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病情的危险因素。结果:EOS-AECOPD患者63例(25.6%),非EOS-AECOPD患者183例(74.4%),住院期间病情危重比例分别为17.5%和35.5%,死亡比例分别为0和8.2%,(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2%是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保护性因素,肺心病、呼吸衰竭、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是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非EOS-AECOPD患者(EOS<2%)病情较重、病死率高,临床上可根据EOS水平初步评估患者病情,指导危重患者的早期积极治疗。

    • 肺高压伴发室上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2021(2):207-211.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0 CSTR:

      摘要 (1052) HTML (254) PDF 463.75 K (14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伴发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SVA)的危险因素,提高对PH伴发SVA的临床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1例PH患者临床资料,发现14例伴发SVA。将伴发SVA患者纳入SVA组,未发生SVA患者纳入非SVA组,对PH伴发SVA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VA组共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49.21±4.99)岁。非SVA组47例,男8例,女39例,年龄(38.02±1.87)岁。两组比较发现,右心房内径、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年龄与PH伴发SVA相关(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右心房内径与PH伴发SVA显著相关,右心房内径越大PH患者发生SVA可能性越大。截至随访结束,SVA组病死率28.57%,中位生存时间为66个月;非SVA组病死率27.66%,中位生存时间为84个月。结论:右心房内径与PH患者伴发SVA显著相关,是PH患者发生SVA的独立预测因素。

    • 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的早期疗效研究

      2021(2):212-21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1 CSTR:

      摘要 (1250) HTML (465) PDF 4.70 M (1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的可行性、安全性、初始稳定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利用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完成25例髋关节重建,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70.20±6.94)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记录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门诊随访,复查髋关节X线片,分别采用视觉模拟度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以及Mayo髋关节功能评分(Mayo hip score,MHS)评估患髋局部疼痛改善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3.55±0.99)个月(12~15个月);手术时间为(1.36±0.25)h,术中出血量为(275.00±77.17)mL,术后引流量为(236.11±76.32)mL;术后门诊复查髋关节X线显示:关节假体位置良好、关节力线恢复满意,关节假体和骨接触面紧密接触、无缝隙。术前VAS评分(5.61±0.97)分降至术后12个月(0.11±0.12)分(t=26.92,P<0.001);HHS评分由术前(3.77±1.40)分升至术后12个月(91.83±4.88)分(t=-86.73,P<0.001);MHS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89.10±5.22)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假体脱位、血管栓塞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能够有效重建髋关节,增加髋关节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21(2):216-220.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2 CSTR:

      摘要 (1210) HTML (659) PDF 441.50 K (1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因膝骨关节炎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病例配对分组,分为PRP组和对照组各43例,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术,PRP组患者在关节镜手术结束前向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仅行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计划。评估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3、6和12个月时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分析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随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PRP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VAS及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在治疗后1、3个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后6、12个月时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K-L分级2级的患者使用PRP后6个月内的VAS及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12个月时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K-L分级3级的患者仅在治疗后1个月时VAS及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3个月后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PRP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但持续时间有限。低K-L分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持续时间更长。

    • 妊娠期甲亢类型分析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1(2):221-22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3 CSTR:

      摘要 (948) HTML (691) PDF 2.17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甲亢的类型并探讨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甲亢孕妇300例,进行甲亢类型的分析。根据诊断标准确定Graves’ 病(Graves’ disease,GD)108例(GD组)、妊娠期一过性甲亢(gestational transient thyrotoxicosis,GTT)104例(GTT组)和桥本甲亢33例(桥本甲亢组)作为最终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40例作为对照,分析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①300例甲亢孕妇中,有36.00%(108/300)为GD,34.67%(104/300)为GTT,11.00%(33/300)为桥本甲亢;②GD组持续甲亢的比例高于GTT组(P < 0.05);③GD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儿及新生儿甲减的比例高于GTT组和对照组(P < 0.05)。结论:有活动性GD或既往甲亢病史的妇女,孕前合理咨询及计划妊娠可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 3~15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

      2021(2):226-229.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4 CSTR:

      摘要 (1076) HTML (301) PDF 437.11 K (1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71例3~15岁粉尘螨致敏的变应性鼻炎儿童在进行标准化的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3、6、9、12个月的疗效情况。疗效评估包括鼻炎症状总评分、药物总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情况。结果:进行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3、6、9、12个月时患者的鼻炎症状总评分、药物总评分以及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个月与3个月相比,以及9个月与6个月相比,鼻炎症状总评分、药物总评分和VA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个月与9个月相比药物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鼻炎症状总评分和VAS评分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良好,在3个月就能起效,并在6、9、12个月时得到持续改进。

    • 动态调节截石位对术中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2):230-233.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5 CSTR:

      摘要 (998) HTML (167) PDF 437.00 K (1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截石位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术中间断短暂放平下肢再还原对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8月拟行妇科盆腔肿瘤手术患者101 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 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麻醉前行大隐静脉穿刺连接压力传感器至监护仪。实验组使用可调式马镫形多功能腿架,记录术前平卧(T0)、摆截石位后即刻(T1)、1 h改变体位后即刻(T2)、2 h改变体位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恢复体位后即刻(T4)的下肢静脉压、上肢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穿刺侧脚趾夹脉氧仪,记录下肢血流PI、趾脉率(BPM)和血氧饱和度(SpO2)。对照组使用传统截石位腿架,术中不调整截石位腿架高度,记录摆体位前平卧(T0)、摆体位后即刻(T1)、手术1 h(T2)、手术2 h(T3)、手术结束恢复体位后即刻(T4)下肢静脉压及对应参数。结果:与T0比较,T1~T4两组下肢静脉压明显增加(P<0.01);T2~T4时实验组较对照组下肢静脉压波动较小,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T1 时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与T0 时比较,两组T1~T4下肢PI明显降低(P<0.05);T2 、T3实验组较对照组下肢PI明显增加(P<0.05),而T4无差别(P>0.05)。两组比较,上肢PI、血氧饱和度、脉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时长>2 h的截石位手术患者术中每小时放平下肢再还原,能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

    • 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2021(2):234-237.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6 CSTR:

      摘要 (1378) HTML (679) PDF 396.72 K (2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73例)和死亡组(4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 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mHLA-DR)];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分析这些指标在3组之间差异。结果:炎症指标比较,死亡组NLR、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 0.05);免疫指标比较,死亡组CD3+、CD4+、CD8+ T细胞计数、mHLA-DR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 < 0.05);凝血功能比较,死亡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D-D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 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感染、免疫、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及早监测上述指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钛化聚丙烯网片在组织扩张后假体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2021(2):238-243.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7 CSTR:

      摘要 (1166) HTML (246) PDF 6.55 M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延期-即刻乳房重建术中一期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二期更换为乳房硅凝胶假体时联合钛化聚丙烯网片(titanium-coated polypropylene mesh,TCPM)植入的术后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组织扩张后二期更换为硅凝胶假体的延期-即刻乳房重建患者64例,根据二期术中网片使用情况分为使用TCPM组(n=32)和未使用TCPM组(n=32),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管拔出时间、乳房外形美观程度来评估TCPM植入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皮瓣血供障碍、切口愈合不良、假体外露、假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TCPM组拔管时间长于未使用组(P<0.05)。使用TCPM组术后乳房外形美容评价优于未使用TCPM组(P<0.05)。结论:TCPM能有效提高双乳对称性,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在双乳对称性相差较大但皮下软组织条件较好的患者中应用。

    • 镇痛镇静对延长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萎缩的影响

      2021(2):244-247.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8 CSTR:

      摘要 (1061) HTML (251) PDF 409.03 K (1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膈肌含量评价镇静镇痛方案对有创机械通气超过7 d患者膈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入住本科机械通气≥7 d的患者,以“先镇痛,浅镇静”的原则实施镇痛镇静管理,在机械通气第1天及第7天测量膈肌含量,并记录相关呼吸力学参数。结果:34例纳入研究(镇静组14例,镇痛镇静组20例)。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及营养供给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机械通气第7天,镇痛镇静组T11-L1水平膈肌含量减少较镇静组明显增加[(14.71 ± 6.83)% vs. (8.70 ± 6.77)%,P=0.016)];丁酰胆碱酯酶在机械通气第1天两组无差异,但镇痛镇静组在机械通气第7天,其浓度较镇静组明显降低[(4 777 ± 1 467)U/L vs. (5 895 ± 1 027)U/L,P=0.02)]。两组相关脱机参数(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浅快呼吸指数、肺顺应性及存活者机械通气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镇痛镇静治疗虽能改善患者机械通气舒适度,但可能加重延长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萎缩。

    • 基于GLIM标准的胃癌围术期患者营养评定研究

      2021(2):248-251. DOI: 10.7655/NYDXBNS20210219 CSTR:

      摘要 (1182) HTML (311) PDF 391.21 K (1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2019年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评定标准调查胃癌围术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6月本院普外科胃病区收治的137例胃癌围术期患者,使用GLIM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定,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的人体组成,并收集患者近期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值和手握力,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GLIM与人体组成评定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组的脂肪组织(fat mass,FM)(t=3.060,P=0.001)、脂肪组织百分比(FM%)(t=2.314,P=0.034)、去脂肪组织指数(free fat mass index,FFMI)(t=2.673,P=0.007)均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组;GLIM评定结果与FM(r=-0.415,P<0.001)、FM%(r=-0.283,P=0.014)、FFMI(r=-0.343,P=0.004)呈负相关。结论:运用GLIM诊断标准对胃癌围术期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并结合人体组成评定指标FM、FM%、FFMI,可全面、准确了解患者营养状况。

    • 基于压缩感知的心脏实时电影技术在评估左心房功能中的价值

      2021(2):252-257.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0 CSTR:

      摘要 (1246) HTML (293) PDF 5.77 M (1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传统的分层心脏电影成像(segmented cine imaging)为金标准,评估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心脏实时电影在评价左心房功能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健康的志愿者40例和心超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的心脏疾病患者31例,基于稳态平衡自由进动序列完成分层电影和CS实时电影的左心房数据采集,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并用CVI42图像后处理软件获得左心房径线、容积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并同步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S电影和传统电影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两种电影获得左心房径线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ICC>0.90)。除了主动射血分数外,两种电影获得的容积及射血分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ICC>0.80)。两种电影获得的左心房二腔心和四腔心横径无明显差异。与金标准相比,CS电影高估了左心房最小容积,但是差距较小[(4.45±11.18)mL,P=0.003]。两种方法获得的左心房最大容积、收缩前容积和被动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电影能较好地区分正常人和左心房功能异常的患者。结论:,CS电影可用来准确分析左心房径线和容积,尤其是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

    •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乳腺病灶定性诊断的临床研究

      2021(2):258-261.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1 CSTR:

      摘要 (1111) HTML (272) PDF 70.64 M (1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超声诊断科就诊158例患者的170个病灶,收集术前同时行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的结果,以病理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各种方法对乳腺病灶良恶性判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漏诊及误诊病例。结果:根据ROC曲线得到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单独评分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96%、75.00%、82.35%、0.807,超声造影单独评分法为94.74%、71.43%、87.06%、0.833,两者联合评分法为97.37%、75.00%、90.00%、0.864,两者联合评分法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可提高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对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S⁃Detect技术与常规超声不同联合方案在乳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

      2021(2):262-267.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2 CSTR:

      摘要 (1130) HTML (260) PDF 1.30 M (1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Detect技术与常规超声不同联合方案在乳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4月175个乳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图像,术前由低、中、高年资的超声医师各自进行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并分别以4种不同方案联合S-Detect结果进行调整,术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Detect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年资医师联合不同方案前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单用S-Detect的诊断特异性高于超声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低、中年资医师联合诊断的AUC值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方案三、四显著优于方案一、二(P<0.05);高年资医师联合后AUC值降低。结论:S-Detect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低、中年资医师联合S-Detect技术进行BI-RADS分类可以提高诊断效能,其中联合方案三、四较优。

    • 应用乘积季节模型与指数平滑模型预测上海市肺结核疫情

      2021(2):268-273.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3 CSTR:

      摘要 (1613) HTML (308) PDF 10.39 M (1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两种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上海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可行性,为制定上海地区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2007年1月—2018年6月传染病历史疫情资料,对2007年1月—2017年12月肺结核月发病人数分别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乘积季节模型与指数平滑模型进行拟合,预测2018年1—6月的肺结核月发病人数,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ARIMA(0,1,1)×(1,1,2)12为乘积季节模型的最优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为76.27,2018年1—6月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和为0.402;运用指数平滑法构建的最优模型是Holt-Winters加法指数平滑,均方根误差(RMSE)为69.61,2018年1—6月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和为0.292。结论:指数平滑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对上海市肺结核疫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2009—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的定量研究

      2021(2):274-279.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4 CSTR:

      摘要 (1085) HTML (367) PDF 464.59 K (1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死亡特征,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依据。方法:计算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的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差别分解分析法分析人口和非人口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的粗死亡率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2.01%(P<0.001)的速度下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以APC -3.62%(P<0.001)、-3.80%(P<0.001)、-6.61%(P=0.004)的速度下降,而糖尿病的标化死亡率则逐年上升(APC 4.19%,P=0.022)。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2.32%下降到8.91%,但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却略有上升趋势。非人口因素导致的粗死亡率下降作用明显超过人口老化因素产生的上升作用,而对于男性糖尿病的粗死亡率,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均促进其上升。结论: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主要慢性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糖尿病的防控任务尤为重要。

    • 一种简易、多用途的小鼠固定装置

      2021(2):280-28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5 CSTR:

      摘要 (1613) HTML (1664) PDF 9.32 M (3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多用途的小鼠固定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方法:选用废弃的50 mL离心管,按设计方案进行切割、组装制成简易小鼠固定装置。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本装置固定,先后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断尾采血、膝关节腔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等指标。结果:单个50 mL离心管仅重约12 g,制作时间约15 min。对照组和研究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时间分别是(32.10±1.97)s和(30.27±2.20)s,成功率均为100%,断尾采血时间分别是(30.10±1.73)s和(28.67±1.55)s,成功率也均为100%,两组在操作时间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成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时间分别是(40.77±2.73)s和(38.73±2.16)s,成功率分别为83.33%和95.00%,两组在操作时间及成功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小鼠固定装置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携带方便、用途多样等优点,为实验小鼠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实用的方法。

    • 高血压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21(2):286-291.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6 CSTR:

      摘要 (1605) HTML (1232) PDF 453.01 K (2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血压与脑卒中、心衰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压可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达标率仍不理想。其中达标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不明确、一线药物多样化、适用人群不明确等。近年来,代谢组学研究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生物标记物筛选、药理作用及疗效安全性评估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主要针对高血压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与高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特殊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21(2):292-29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7 CSTR:

      摘要 (1158) HTML (971) PDF 492.40 K (2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乳腺癌动物模型中,除啮齿类动物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如树鼩、犬、猪、兔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特殊乳腺癌动物模型,归纳建模背景,总结建模方式,讨论模型特点,以期为乳腺癌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代谢组学在胶质母细胞瘤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2021(2):296-305.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8 CSTR:

      摘要 (1233) HTML (981) PDF 2.62 M (1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代谢组学是肿瘤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肿瘤存在有别于正常组织的代谢特征,并且这种代谢改变与生物表型存在紧密的关联。代谢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检测手段,鉴定生物样本的代谢差异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代谢物的种类或含量变化,阐明肿瘤在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某些关键生化途径的重塑机制,并对其进行深刻的解析或精准的干预,以提高对肿瘤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文章就代谢组学在解析胶质母细胞瘤的代谢机制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揭示胶质母细胞瘤病理过程中某些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为其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 吡哆醇依赖性癫痫1例报告及基因突变分析

      2021(2):306-309. DOI: 10.7655/NYDXBNS20210229 CSTR:

      摘要 (1024) HTML (510) PDF 3.89 M (1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罕见IgG抗PP1PK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2021(2):310-312. DOI: 10.7655/NYDXBNS20210230 CSTR:

      摘要 (1129) HTML (196) PDF 410.44 K (1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