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构建巴马小型猪F9基因敲除细胞系

      2022, 42(1):1-7.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1

      摘要 (1089) HTML (452) PDF 800.02 K (1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CRISP/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巴马小型猪F9基因敲除的胚胎成纤维(porcine fetal fibroblast,PFF)细胞系,为后续构建血友病乙巴马小型猪模型提供原材料。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和猪F9基因同源性进行分析,模拟并分析人和猪FⅨ二级、三级结构的相似性;其次选取猪F9基因的第2外显子为敲除靶点,利用CRISPR在线靶点设计工具(http://www.e-crisp.org/E-CRISP/designcrispr.html)设计并合成单链向导 RNA(single guide RNA,sgRNA),以pX330质粒为骨架构建打靶载体,同G418抗性质粒一同转染至野生巴马小型猪的PFF中,经药物G418筛选获得抗性单细胞克隆,测序并鉴定其基因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人和猪的F9基因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FⅨ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值为83.33%,三维结构的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值为0.149。成功构建打靶载体并转染PFF细胞,药筛后共获得55个单细胞克隆,经过测序显示有25个单细胞克隆的F9基因发生突变,计算敲除率为45.5%。结论:人和猪F9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构建的Cas9/sgRNA 表达载体可以高效编辑PFF中的F9 基因。最终获取F9基因敲除的单细胞克隆,为构建乙型血友病巴马小型猪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前期工作基础。

    • RREB1对TGF⁃β1诱导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2, 42(1):8-13.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2

      摘要 (769) HTML (498) PDF 563.21 K (1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ras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ras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RREB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TGF-β1及RREB1-siRNA转染干预系膜细胞,CCK-8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活力,RT-PCR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RREB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α-SMA及RREB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系膜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TGF-β1干预后CCK-8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活力增加(P < 0.01),PCNA、α-SMA及RREB1 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P < 0.01),细胞周期检测提示S期细胞百分率增多,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P < 0.01);与TGF-β1组相比较,RREB1-siRNA转染+TGF-β1干预后的系膜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 < 0.01),PCNA、α-SMA及RREB1 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 < 0.01),细胞周期提示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 < 0.01)。结论:TGF-β1通过上调RREB1的表达诱导系膜细胞增殖。

    • miR⁃296⁃5p在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功能

      2022, 42(1):14-2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3

      摘要 (564) HTML (556) PDF 1.40 M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miR-296-5p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并初探其在转录因子Snail1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先后采集12只12周龄db/db小鼠(模型组)和12只12周龄db/m小鼠(对照组)血浆,提取外泌体RNA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靶向Snail1的差异miRNA;利用透视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鉴定外泌体;并通过小鼠肾组织及血浆外泌体验证获得目标miRNA,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其与Snail1的靶向关系,RT-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db/db小鼠和db/m小鼠肾组织中Snail1、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iR-296-5p在db/db小鼠血浆外泌体及肾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1,P=0.00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96-5p与Snail1的靶向关系;db/db小鼠肾组织中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01,P=0.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2,P=0.020),α-SMA mRNA表达增加(P=0.042)。结论:miR-296-5p在db/db小鼠血浆外泌体中低表达,进而可能通过血浆外泌体递送,靶向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加速DN肾间质纤维化。

    • Caspase依赖的氧化应激对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2022, 42(1):23-29.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4

      摘要 (661) HTML (505) PDF 738.20 K (1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氧化应激水平对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探索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Caspase途径能否作为脓毒症肾小管上皮损伤的治疗靶点。方法:用终浓度为10 μ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人肾小管上皮HK-2 细胞 12 h建立脓毒症细胞模型,将细胞模型随机分为H2O2组(H2O2,300 μmol/L)、Caspase 抑制剂组(Ac-DEVD-CHO,15 μmol/L)、Caspase抑制剂+H2O2组(H2O2,300 μmol/L+Ac-DEVD-CHO,15 μmol/L)和阴性对照组(不处理);另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多聚ADP核糖多聚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MTT 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ROS水平、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阴性对照组细胞ROS水平、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均 < 0.05),增殖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 < 0.05)。H2O2组细胞ROS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均 < 0.05),而增殖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 < 0.05)。Caspase抑制剂+H2O2组细胞ROS 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 3和 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 H2O2组降低(P均 < 0.05),但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增殖率较H2O2组升高(P <0.05),但仍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结论:脓毒症细胞模型中存在异常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ROS能通过线粒体-Caspase凋亡途径抑制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抑制Caspase对ROS引起的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差异lncRNA初步分析

      2022, 42(1):30-34.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5

      摘要 (525) HTML (723) PDF 786.19 K (1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内差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相关功能。方法:SD大鼠分为骨质疏松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用切除卵巢的方法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两组大鼠手术前及3个月后的骨密度。取SD大鼠股骨内骨髓体外培养BMSC,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骨质疏松模型组(3只)和对照组(3只)大鼠BMSC内lncRNA的表达差异,通过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骨质疏松模型组SD大鼠骨密度[(157.33±6.28)mg/cm2],较对照组[(183.33±4.50)mg/cm2]显著降低。两组大鼠BMSC内检测出基因片段共计32 75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8 454个(P < 0.05),其中上调3 593个,下调4 861个。检测到的lncRNA基因片段4 99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共116个(P < 0.05),其中上调35个,下调81个。差异lncRNA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发育生物学过程,并调控蛋白的转运通路。结论: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BMSC内lncRNA表达和正常大鼠存在差异,差异表达的lncRNA参与对BMSC生长发育过程及蛋白转运通路的调控。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续断抗骨质疏松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2022, 42(1):35-40.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6

      摘要 (577) HTML (606) PDF 745.94 K (1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续断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以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标准获取续断的活性成分,并预测相关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的骨质疏松疾病靶点映射,筛选续断治疗OP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标调控网络和潜在靶点间的蛋白互作网络。同时通过Enrichr在线工具进行潜在靶点的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续断活性成分与重要的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续断活性化合物8个,根据靶点预测技术预测出相关靶点53个,与疾病靶点映射得续断-OP疾病交集靶点14个。富集分析显示续断可通过多条主流信号通路及细胞代谢过程调控OP的发生发展。分子对接实验证实续断的活性成分和靶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续断除了通过直接作用骨代谢相关途径,还参与调控上下游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干预OP的进展。

    • 补体C3在成人Still病和脓毒症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2, 42(1):41-46.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7

      摘要 (584) HTML (297) PDF 555.28 K (1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补体C3在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和脓毒症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AOSD患者58例、脓毒症患者50例,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检测3组血清中补体C3水平,并比较AOSD患者和脓毒症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各变量与AOSD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探讨补体C3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对AOSD和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AOSD组补体C3水平[(1.49±0.24)g/L]显著高于脓毒症组[(1.00±0.37)g/L],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铁蛋白、补体C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铁蛋白≥472.20 ng/mL(OR=56.97,95%CI:2.22~1 463.44,P < 0.05)、补体C3≥1.20 g/L(OR=27.80,95%CI:3.22~240.28,P <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2 mmol/L(OR=13.34,95%CI:1.01~176.29,P < 0.05)与AOSD的发生独立相关。血清C3鉴别诊断AOSD和脓毒症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95%CI:0.63~1.00),当C3临界值为1.21时,诊断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73,此时可达最大的诊断效能,然而当C3联合铁蛋白鉴别诊断时,AUC则为0.86(95%CI:0.75~0.96)。结论:血清C3可作为AOSD和脓毒症的鉴别诊断指标,对AOSD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取出物病理成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2, 42(1):47-5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8

      摘要 (654) HTML (570) PDF 631.59 K (1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血栓取出物的病理成分,并探讨其与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预后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2月连续入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登记系统的70例接受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半定量分析血栓取出物的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根据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含血小板)的含量将患者分为红细胞富集组(红细胞含量≥50%)和纤维蛋白富集组(红细胞含量 < 50%)。比较两组之间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预后等差异。结果: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49例取得了血栓组织,血栓部位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红细胞富集组30例,纤维蛋白富集组1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病史、是否静脉溶栓、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到穿刺时间、取栓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90 d良好预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显示两组间心源性栓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富集组的穿刺到复流的时间[(68.42±29.99)min vs. (87.07±37.29)min,P=0.04]、取栓次数(1.63次vs. 2.20次,P=0.04)低于红细胞富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富集组首次使用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技术的比例高于红细胞富集组(84.21% vs. 56.67%,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成分可能影响取栓策略,纤维蛋白富集血栓与首次使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有关,并且与穿刺到复流时间、操作次数减少相关。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2022, 42(1):53-57. DOI: 10.7655/NYDXBNS20220109

      摘要 (648) HTML (418) PDF 518.30 K (1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的应用及与患者临床指标和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20年10月初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CLL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及FISH结果等资料。分析FISH检测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Binet分期、Rai分期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CLL患者FISH检测至少具有1种分子遗传学异常者为56例,发生率为75.68%。②各种遗传学异常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 > 0.05),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β2-MG、LDH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 0.05)。③就Binet分期而言,12号染色体三体(+12)仅在B期和C期患者中检出,在Binet分期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41);C期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A和B期(χ2=14.242,P=0.001)。就改良的Rai分期而言,ATM基因缺失仅在高危组检出,且此种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 < 0.001);低中危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高危组(χ2=12.393,P < 0.001);单纯del(13q)核型异常的CLL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伴有其他核型异常及复杂核型的患者(χ2=8.138,P=0.017)。结论:CLL为惰性疾病,但其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高度异质性。FISH检测结果联合疾病临床分期可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 血清miR⁃23a、miR⁃27a联合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2, 42(1):58-6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0

      摘要 (485) HTML (232) PDF 481.72 K (1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表达水平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CR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GSE25609中miR-23a和miR-27a在CR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CRC患者为CRC组,以及同期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临床资料,通过qRT-PCR检测CR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miR-23a及miR-27a等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3a及miR-27a与CRC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miR-23a、miR-27a联合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GSE25609中miR-23a和miR-27a在CRC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P < 0.01)。通过临床样本进一步证实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 < 0.001)。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与CRC患者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血清miR-23a、miR-27a联合CEA诊断CRC的AUC为0.921(95% CI:0.879~0.962)(P < 0.001),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94%。结论:miR-23a与miR-27a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与CRC患者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血清miR-23a、miR-27a联合CEA检测可显著提高对CRC的诊断效率。

    •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

      2022, 42(1):63-70.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1

      摘要 (521) HTML (397) PDF 652.28 K (1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趋化因子I-TAC/CXCL1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50例神经梅毒患者和5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神经梅毒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全程驱梅治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对CSF中的IL-1ra、I-TAC/CXCL11和MIP-1α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与梅毒患者相比,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IL-1ra、I-TAC/CXCL11和MIP-1α水平均升高(P < 0.001)。与早期神经梅毒患者相比,晚期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IL-1ra水平升高(P < 0.01)。但早期和晚期患者的脑脊液I-TAC/CXCL11和MIP-1α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IL-1ra水平与1/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滴度、CSF蛋白和CSF白细胞计数均显著正相关(P < 0.05)。脑脊液I-TAC/CXCL11和MIP-1α水平与1/血清RPR滴度和CSF蛋白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IL-1ra、I-TAC/CXCL11和MIP-1α水平均降低(P < 0.001)。脑脊液IL-1ra、I-TAC/CXCL11和MIP-1α联合诊断神经梅毒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0.91、94.0%和88.0%。结论:IL-1ra、I-TAC/CXCL11和MIP-1α是诊断神经梅毒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用作神经梅毒的辅助诊断工具,并且可用于监测神经梅毒的治疗效果。

    • 女性体重指数对IVF/ICSI周期结局的影响

      2022, 42(1):71-74.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2

      摘要 (552) HTML (281) PDF 426.58 K (1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的女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中心首次IVF/ICSI治疗并行单个鲜胚移植的1 7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BMI值(中国标准)分为偏瘦组(150例,BMI < 18.5 kg/m2)、正常组(1 098例,18.5 kg/m2≤BMI < 24.0 kg/m2)、超重组(437例,24.0 kg/m2≤BMI < 28.0 kg/m2)、肥胖组(99例,BMI≥28.0 kg/m2),并以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比较新鲜周期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的区别,以及各亚组间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差异。结果:偏瘦组获卵数显著高于其余3组,肥胖组获卵数均显著低于其余3组(P < 0.01);超重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种植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 < 0.05);4组的活产率、流产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4组中IVF亚组和ICSI亚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女性肥胖对IVF/ICSI周期的治疗结局有负面影响。与BMI正常的女性相比,超重和肥胖女性鲜胚移植周期的种植率显著下降。

    •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2022, 42(1):75-79.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3

      摘要 (507) HTML (296) PDF 635.33 K (1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7月80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将患者分为EVH组40例与OVH组40例,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EVH组与OVH组术中及术后观察资料相比,手术时间(P=0.370)、搭桥总数(P=0.819)、大隐静脉修补次数(P=0.47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80)、术后住院时间(P=0.994)、二次开胸止血率(P=1.000)、围术期死亡率(P=1.000)、住院总费用(P=0.078)及不良事件发生率(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OVH组相比较,EVH组下肢切口长度(P < 0.001)明显缩短,术后下肢切口疼痛(P < 0.001)、麻木(P=0.025)及脂肪液化(P=0.005)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BG术后的下肢并发症,术后下肢的疼痛、麻木感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康复。

    • 小切口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2, 42(1):80-84.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4

      摘要 (607) HTML (449) PDF 995.27 K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小切口入路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8例(54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耳屏内小切口入路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及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评价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平均开口度为(19.46 ± 3.91)mm(12~26 mm),术后开口度为(32.57 ± 5.21)mm(27~40 m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大张口疼痛平均为25(25,75)分,术后为25(0,50)分;术前进食疼痛平均为25(0,100)分,术后为0(0,25)分;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6.86 ± 22.56)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50 ± 11.71)分,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疼痛VAS值及关节功能自我评价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影像学显示关节盘复位有效率达90.74%(49/54)。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可以有效复位前移的关节盘,显著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2022, 42(1):85-89.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5

      摘要 (479) HTML (486) PDF 997.41 K (1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部2011年1月—2020年8月明确诊断的ASPS病例共计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相关预后信息。结果:25例ASPS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0~52岁,中位年龄24岁。病变部位为四肢16例、实质内脏3例、头面部3例,其余躯干、外阴和腹膜后各1例。肿瘤切面大体表现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镜下呈现典型的器官样、腺泡状结构特征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核特征性表达转录因子E3,阳性率100%,此外肌调节蛋白1、波形蛋白、嗜铬素A、肌间线蛋白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抗体(Ki-67)细胞增殖指数为5%~25%;其余标志物突触素、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上皮膜抗原、人类黑色素瘤抗体、黑色素A和蛋白S-100均为阴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可见转录因子E3基因异常断裂。结论:ASPS有特征性的转录因子E3蛋白和基因表达,病理检查是该肿瘤最为可靠的诊断证据。

    • 腹直肌分离度联合盆底肌力级别预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2022, 42(1):90-9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6

      摘要 (515) HTML (268) PDF 490.80 K (1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探讨腹直肌分离度和盆底肌力级别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规范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通过测量盆底肌力级别和腹直肌分离度,并依据SUI诊断标准,获取相关数据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盆底肌力强度指标、腹直肌分离指标和腹直肌分离人数比在SUI组和无SUI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直肌分离联合盆底肌力级别双因素模型预测效果最优,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达到0.85以上。结论:腹直肌分离度联合盆底肌力级别可预测产后SUI的发生。

    • 关于气管内插管导管深度的观察性研究

      2022, 42(1):93-95.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7

      摘要 (545) HTML (309) PDF 471.12 K (1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气管导管套囊上缘置于声带下方2 cm方法(2-cm法)进行气管插管时的导管深度,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择期行经口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200例(男女各100例),麻醉诱导后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将套囊上缘置于声带下方2 cm处,记录患者门齿处气管插管深度,气管导管固定后测量导管尖端至隆突距离、门齿至隆突距离和声带至隆突距离,对气管插管深度与身高行直线相关分析,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2-cm法气管插管过深发生率,同时根据患者门齿至隆突距离计算按照传统标准21/23 cm(女/男)法(21/23-cm法)时气管插管过深的发生率。结果:与21/23-cm法比较,本研究患者气管插管深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气管插管深度与身高呈正相关(r=0.565,P < 0.05)。本研究无气管插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与21/23-cm法比较,本研究总体、男性、女性患者插管过深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21/23-cm法比较,采用2-cm法可以更好地避免插管过深以及支气管插管。

    • 不同MRI对比剂在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应用探究

      2022, 42(1):96-10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8

      摘要 (465) HTML (212) PDF 537.60 K (1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MRI影像学特征探究肝脏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与常规对比剂(Gd-DTPA)在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253例(Gd-DTPA组121例、Gd-EOB-DTPA组132例)。评估患者术前MRI影像学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MVI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及差异,并对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Gd-DTPA组中病灶大小、边界侵袭征及Gd-EOB-DTPA组中病灶大小、边界侵袭征、卫星灶是预测MVI的独立风险因素。Gd-DTPA组和Gd-EOB-DTPA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1、0.791。临床决策曲线显示Gd-DTPA与Gd-EOB-DTPA在预测MVI发生上具有相近的临床效益。生存分析显示组织病理证实的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及模型预测的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病灶大小、病灶边界侵袭征及卫星灶是预测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Gd-EOB-DTPA在预测MVI发生方面不能比Gd-DTPA获得更多临床效益,但是Gd-EOB-DTP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 超声造影与MRI鉴别诊断乳腺钙化性病变良恶性的对比研究

      2022, 42(1):103-107. DOI: 10.7655/NYDXBNS20220119

      摘要 (433) HTML (345) PDF 724.71 K (1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基于超声(ultrasoun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MRI的BI-RADS分类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患者行US、CEUS和MRI检查,分析US及MRI图像特征并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进行相应分类得到US-BI-RADS和MRI-BI-RADS,根据乳腺病变的US-BI-RADS分类结合CEUS图像特征重新分类得到CEUS-BI-RADS分类。将3种技术的3、4A类病变判定为良性,4B类及以上病变判定为恶性,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中,良性37例(61.67%),恶性23例(38.33%)。US-BI-RADS、MRI-US-RADS和CEUS-BI-RADS的误诊率分别为18.3%、15.0%和8.3%。CEUS-BI-RADS对4A和4B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于US-BI-RADS和MRI-BI-RADS。CEUS-BI-RADS在鉴别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方面显示:灵敏度和AUC(91.3%、0.915)高于US-BI-RADS(87.0%、0.819)和MRI-BI-RADS(87.0%、0.85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EUS-BI-RADS的特异度和约登指数(91.9%、0.832)高于US-BI-RADS(78.4%、0.654)和MRI-BI-RADS(83.8%、0.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EUS和MRI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CEUS的诊断效能优于MRI。

    • 基于SARIMA模型的南京地区蚊虫侵害的预测研究

      2022, 42(1):108-111.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0

      摘要 (503) HTML (473) PDF 480.10 K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南京地区蚊虫侵害密度,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方法,为进一步防控蚊媒病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2019年蚊虫密度进行预测。结果:拟合后的预测模型为ARIMA(2,1,0)(1,1,0)12,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模型预测拟合后R2=0.907。结论:模型预测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ARIMA模型适用于开展蚊虫侵害预测研究。

    • 南京市秦淮区助餐点空巢人群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和评价

      2022, 42(1):112-116.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1

      摘要 (600) HTML (235) PDF 859.75 K (1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和评价南京市秦淮区助餐点空巢人群膳食营养状况,为提高养老助餐服务水平、指导该人群科学饮食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9月,从南京市秦淮区助餐点随机选择60周岁以上空巢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8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信息和通过辅以食物图谱的24 h膳食回顾法获取的3 d膳食信息。结果:该群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0.2%和8.4%;该群体各类食物(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水产品、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等)的摄入达到推荐量的比例较低,膳食结构不合理。各年龄段合计59.0%的人群膳食能量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且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不合理:脂肪的供能比过高,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过低。该群体的膳食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等主要微量营养素摄入过低,缺乏较为严重。结论:南京市秦淮区助餐点空巢人群超重和肥胖较为常见,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微量营养素摄入过低;养老助餐机构应根据其特点来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并对空巢人群加强膳食营养教育。

    •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22, 42(1):117-120.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2

      摘要 (678) HTML (404) PDF 510.27 K (1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ommunity-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A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CABSI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临床资料,并按治疗28 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与死亡相关的变量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92例CABSI患者分离病原菌3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2株,革兰阳性菌118株,真菌9株和厌氧菌4株。革兰阴性菌对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10%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小于20%,链球菌属对青霉素类耐药率为6.7%。292例患者中55例死亡,病死率为18.8%。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感染性休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α溶血链球菌感染、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与患者死亡有关。脑梗死、感染性休克和PCT水平升高是CABSI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CABSI患者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脑梗死、感染性休克和PCT升高能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临床医师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NT异常胎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 42(1):121-124.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3

      摘要 (443) HTML (303) PDF 454.88 K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异常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NT异常是否合并其他指标异常,分为单纯NT异常、NT异常合并超声异常、NT异常合并高龄、NT异常合并不良孕产史、NT异常合并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异常、胎儿颈部水囊瘤及孕14周后胎儿颈部皮肤厚度异常,回顾性分析其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结果:单纯NT异常组中,胎儿非整倍体及CMA检出率分别为1.887%、13.208%。胎儿颈部水囊瘤组胎儿非整倍体及CMA检出占比最高,分别为42.857%、28.570%。胎儿非整倍体中21三体及45, X检出占比最高,分别为5.279%、1.173%;共检出48例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其中致病性及可能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占25.000%,22q11.21片段重复综合征最常见。311例正常核型中,CMA能多检出15.434%拷贝数异常。结论:面临同样的取样风险时,应告知孕妇CMA产前检测技术手段优势,并建议NT异常胎儿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两种方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定量对比研究

      2022, 42(1):125-128.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4

      摘要 (716) HTML (793) PDF 497.50 K (1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受体分析法测量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并进行定量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9—11月122份血清样本,分别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TRAb,进行Kappa、Passing-Bablok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和放射受体分析测量的TRAb结果Kappa值为0.841,一致性好;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02,高度相关。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电化学发光测量值=-0.9+1.8×放射测量值 。Bland-Altman分析提示两种方法测定之间的绝对差值在测定范围内随TRAb测量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的TRAb水平高度相关,一致性好,但在定量比较中,放射受体分析法和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值之间存在比例差异,不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治随访过程中交换使用测量来评估病情缓解情况。

    • GeneXpert法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2022, 42(1):129-13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5

      摘要 (676) HTML (794) PDF 465.84 K (1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GeneXpert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在多种样本来源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GeneXpert法和涂片法对766份结核及疑似结核患者的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其中460例同步进行了结核培养,并对各种方法的检出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766份标本分别用涂片法和GeneXpert法进行检测,涂片法的总体阳性率为24.0%,GeneXpert法的总体阳性率为40.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P < 0.001)。对不同标本类型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73例痰液的涂片法和GeneXpert法阳性率分别为29.4%和39.1%(χ2=24.60,P < 0.01);185例灌洗液涂片和GeneXpert阳性率分别为21.1%和53.0%(χ2=47.68,P < 0.01);61例胸腹水涂片和GeneXpert阳性率分别为3.3%和19.7%(χ2=8.10,P < 0.01);47例其他标本类型(包括尿液、脑脊液、大便、脓液等)涂片和GeneXpert阳性率分别为8.5%和25.5%(χ2=6.13,P < 0.05);各种标本类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66份标本中两方法合并阳性率为43.6%。对其中的460例标本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涂片法、GeneXpert法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5%、47.0%和35.4%,3种方法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GeneXpert法检测各种标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能更好地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 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22, 42(1):133-136.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6

      摘要 (621) HTML (467) PDF 511.12 K (1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阴沟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7种儿童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体系。方法:随机收集南京市儿童医院2020年11—12月266例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样本,针对MP、S.au、KP、P.Ae、Ecl、Cal、Aba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设计并优化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将该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以及荧光定量PCR比对,评估该方法的检测性能(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所设计引物可以特异性扩增出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检出敏感性高;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未出现交叉反应,无明显的非特异峰,特异性较好。结论:成功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筛查7种常见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内血栓的研究进展

      2022, 42(1):137-141.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7

      摘要 (631) HTML (864) PDF 451.71 K (1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近年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已经成为合并大血管闭塞AIS的标准治疗方法。对取出的颅内血栓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既能深入认识血栓的组成,明确AIS的病因,还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血栓特性选择优化的治疗手段,以及根据血栓成分的差异指导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因此,文章将对近年来AIS颅内血栓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2022, 42(1):142-146.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8

      摘要 (533) HTML (506) PDF 476.13 K (1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尤其如此。由于不同个体间和个体内部各肿瘤病灶间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差异明显。因此,准确、实时、高效地评估肿瘤负荷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是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前提。相对于传统的组织活检手段,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液体活检由于其无创性和便捷性逐渐在精准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CTC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微小残余/复发病灶的检测、预后评价、耐药监测等方面的优势也被众多研究证实。本文主要讨论CTC计数和表型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疗效评价、治疗决策方面的应用。

    • 自身免疫性胃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2, 42(1):147-152. DOI: 10.7655/NYDXBNS20220129

      摘要 (896) HTML (1655) PDF 779.82 K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AIG)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有一些新认识,文章将对于该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免疫机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归纳和阐述。AIG可能为多因素、多基因致病,遗传易感性的发现,免疫调节机制的改变,Hp感染及维生素D缺乏机制为阐明AIG的发病机制带来新的曙光。针对Fas/FasL通路的靶向性治疗,操纵Toll样受体信号,开发针对细胞因子的新疗法有望抑制炎症性疾病,根除HP及积极补充维生素D都能抑制AIG的发生发展。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