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阿柔比星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22, 42(10):1349-1356.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1 CSTR:

      摘要 (497) HTML (209) PDF 1.97 M (1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ABT-199)联合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阿柔比星(aclarubicin,ACM)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株HL60、KG-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BT-199、 DAC、ACM单药及ABT-199+DAC、ABT-199+ACM、ABT-199+ACM+DAC 3种药物联合方式对HL60、KG-1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 Compusyn软件分析药物联合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单药及药物联合对HL60、KG-1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ABT-199、DAC、ACM单药均抑制HL60、KG-1细胞增殖。相比单药ABT-199,3种药物联合方式均显著增强对HL60、KG-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且均具有协同作用。ABT-199联合用药明显促进HL60、KG-1细胞凋亡。DAC、ABT- 199+DAC、ABT-199+ACM+DAC可促使HL60、KG-1细胞周期阻滞于G2/S期。结论:ABT-199联合DAC、ACM抑制AML细胞增殖且具有协同作用,可促进AML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 HMGCS1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转移能力及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 42(10):1357-1363.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2 CSTR:

      摘要 (408) HTML (647) PDF 1.89 M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合酶 1(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synthase 1,HMGC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及食管鳞癌肺转移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6 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组织样本,根据其随访最终信息分为未转移组和肺转移组,对两组样本进行蛋白质谱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HMGCS1,通过 GEPIA 数据库进行验证。Western blot 及 qPCR 检测食管上皮细胞及 ESCC 癌细胞中 HMGCS1 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21 例随访信息完善的食管鳞癌患者组织芯片进行染色,检测 HMGCS1 表达。采用 Cox 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 ESCC 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同时采用多变量相关性分析HMGCS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HMGCS1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HMGCS1过表达质粒转染食管鳞癌细胞,利用划痕及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未发生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相比,肺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有 51 种蛋白下调,45 种蛋白上调,其中 HMGCS1 在肺转移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移患者。GEPIA 数据显示 HMGCS1 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也是下调的。Western blot 及 qPCR 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细胞中 HMGCS1 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121 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HMGCS1 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 0.05)。Cox 生存风险分析显示,T 分期[HR:2.118(1.020~4.399)]、淋巴结转移[HR:2.127(1.466~5.584)]、 HMGCS1 低表达[HR:0.413(0.211~0.807)]是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风险因素。多变量相关性分析则显示,HMGCS1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HMGCS1 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食管鳞癌细胞过表达 HMGCS1 后, ESCC 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 0.05)。结论:HMGCS1 能够抑制 ESCC 细胞的转移能力,其表达与 ESCC 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 大黄素对CFA诱导小鼠炎性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2022, 42(10):1364-1370.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3 CSTR:

      摘要 (1319) HTML (1405) PDF 1.35 M (2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小鼠炎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FA注射于C57BL/6小鼠右后爪足背侧皮下诱导炎性疼痛模型,并用大黄素溶液腹腔注射进行干预。疼痛阈值通过 von Frey 试验和热板试验进行评估。RT-qPCR 和 ELISA 测定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ic acid 1,TRPV1)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ic acid 4, TRPV4)蛋白表达。结果:CFA组小鼠的机械疼痛和热痛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大黄素治疗可显著提高 CFA 诱导的炎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疼痛和热痛阈值(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干预能够显著降低CFA炎性疼痛小鼠DRG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DRG中TRPV1和TRPV4的表达水平(P < 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DRG 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DRG中疼痛相关离子通道TRPV1和TRPV4的表达来缓解CFA诱导的炎性疼痛。

    • 葛根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TSLP介导的Th2免疫作用的研究

      2022, 42(10):1371-1375.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4 CSTR:

      摘要 (1063) HTML (396) PDF 1.49 M (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和Th2免疫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葛根素组和布地奈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白蛋白(ovabumin,OVA)致敏和激发,连续12周,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使用小鼠肺功能仪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组小鼠血清总 Ig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3)水平。Western blot观察肺组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葛根素组、布地奈德组、 哮喘组气道阻力、气道炎症,血清总IgE,BALF中白介素-4、白介素-13以及肺组织TSL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 < 0.05)。与哮喘组比较,葛根素组、布地奈德组各项观测指标均明显降低(P < 0.05)。葛根素组和布地奈德组气道PAS阳性上皮细胞数/支气管较哮喘组下降(P < 0.05)。结论:葛根素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Th2免疫,这可能与抑制TSLP的表达有关。

    • 基于TCGA数据库的肾透明细胞癌miRNA预后模型的构建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2022, 42(10):1376-1386.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5 CSTR:

      摘要 (408) HTML (748) PDF 3.37 M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微小RNA(microRNA,miRNA)预后模型筛选肾癌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方法: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通过风险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生存状态图对模型进行评价并对风险评分进行独立预后分析,筛选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相关的miRNA, 建立预后风险模型。结果:①从TCGA数据库初步筛选3 613个差异性表达的mRNA和49个差异表达的miRNA。②通过单、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与预后相关的miRNA构建风险预后模型,并且Train组、Test组和所有样品的高低风险组存在明显生存差异;3 组样本 1、3、5 年生存分析的 ROC 曲线下面积均接近或大于 0.70,风险评分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子。③在 GO富集分析中,主要富集在肾单位的发育、突触后密度及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等;而在KEGG富集分析中,主要参与其他类型的O-聚糖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等通路。结论: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的3个miRNA风险预后模型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生物学标志物。

    • 江苏七地市汉族人群常见HLA单倍型多态性分析

      2022, 42(10):1387-1393.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6 CSTR:

      摘要 (189) HTML (706) PDF 1.37 M (1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来自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七地市汉族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常见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单倍型频率,了解江苏七地市汉族人群HLA单倍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based typing,PCR-SBT)技术,对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共计11 889例无血缘关系志愿者的HLA- A/B/DR B1/C/DQB1位点进行高分辨分型,按地市应用Arlequin 3.5软件分别计算单倍型HLA-A-B-C、DRB1-DQB1、A-B-DRB1、 A-B-DRB1-C-DQB1的频率,统计分析各地市常见HLA单倍型,并与国内已发表汉族人群数据进行比较,基于等位基因频率,采用Hierarchical Clustering算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HLA-A-B-C 单倍型中,A*30∶01-B*13∶02-C*06∶02、A*33: 03-B*58∶01-C*03∶02为江苏七地市频率最高的前2位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南京、扬州、常州、镇江聚为一类,宿迁、淮安、徐州聚为一类。HLA-DRB1-DQB1 单倍型中,宿迁、淮安、徐州最常见的单倍型为 DRB1*07∶01-DQB1*02∶02,DRB1*09∶01- DQB1*03∶03次之;常州、扬州、镇江、南京最常见的单倍型为DRB1*09∶01-DQB1*03∶03,DRB1*07∶01-DQB1*02∶02次之。聚类分析发现,江苏七地市聚为一类。A*30∶01-B*13∶02-DRB1*07∶01为江苏七地市频率最高的HLA-A-B-DRB1单倍型;A*33∶ 03-B*58∶01-DRB1*03∶01为南京、扬州、淮安、常州排名第二位的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南京、扬州、常州、黑龙江、辽宁聚为一类,淮安、宿迁、徐州聚为一类。江苏七地市频率最高的HLA-A-B-DRB1-C-DQB1单倍型均为A*30∶01-B*13∶02-DRB1*07∶ 01-C*06∶02-DQB1*02∶02,其中含有A*30∶01-B*13∶02-DRB1*07∶01单倍型(包括3个点及5个点)的频率在江苏七地市由北向南大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聚类分析发现常州、徐州、南京聚为一类,后与镇江聚为一类;淮安、宿迁聚为一类,后与徐州聚为一类;岳阳、浙江、广东聚为一类。结论:总体来看,苏北三地市(宿迁、淮安、徐州)聚为一类,其余四地市聚为一类,江苏七地市汉族人群HLA单倍型多态性与我国南北方相比更偏向我国北方人群。

    • 模拟过氧化微环境中的钛表面特性及其腐蚀行为研究

      2022, 42(10):1394-1401.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7 CSTR:

      摘要 (191) HTML (195) PDF 1.56 M (1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模拟过氧化微环境对钛表面特性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浸泡于不同模拟体液中,分为 Hanks’平衡盐溶液(HBSS)组、HBSS+牛血清白蛋白(BSA)组、HBSS+过氧化氢(H2O2)组、HBSS+BSA+H2O2组。收集浸泡7 d后的试件及浸提液,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分析钛表面特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不同模拟体液中纯钛试件的腐蚀行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检测各组浸提液中的钛离子释放量。结果:SEM和XPS分析结果显示,HBSS+H2O2组钛表面微形貌变化明显,钛和氧元素含量显著升高,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电化学测试获得的奈奎斯特图(Nyquist)、波特阻抗图、波特相位图以及等效电路拟合数据显示,HBSS+H2O2组钛表面氧化膜的腐蚀阻抗最小,HBSS+ BSA+H2O2组次之,HBSS+BSA 组和 HBSS 组最高。ICP-OES 检测发现,HBSS+H2O2组的钛离子释放量较其余各组显著增加。 结论:模拟过氧化微环境中H2O2会破坏钛表面氧化膜,加剧钛腐蚀行为,引发钛离子释放,而BSA和H2O2共同作用时,BSA可抑制H2O2对钛表面的腐蚀。

    • >临床研究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22, 42(10):1402-1408.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8 CSTR:

      摘要 (225) HTML (813) PDF 1.37 M (1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中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总结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根据分化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分化综合征组和非分化综合征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化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期。结果:4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与非分化综合征组比较,分化综合征组的维甲酸诱导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都高于非分化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最高值(WBCmax)、血清铁蛋白、LDH和IL-6显著升高是诱导治疗期间发生分化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高危组和低危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可出现出血和分化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维甲酸诱导治疗后的WBC、LDH、血清铁蛋白和 IL-6 等炎症因子过度升高是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2022, 42(10):1409-1414. DOI: 10.7655/NYDXBNS20221009 CSTR:

      摘要 (256) HTML (232) PDF 1.43 M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疗效及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8—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门诊收治的DKD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原先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达格列净10 mg/d,口服4周,保持饮食以及运动方式不变。比较治疗前后静脉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外周血Treg、外周血白介素(interleukin, 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和 IL-10 的水平,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达格列净治疗 4 周后 FBG[(8.96±0.83)mmol/L vs.(7.42 ± 0.67)mmol/L]、GA[(18.47 ± 3.32)% vs.(15.49 ± 2.62)%]、24 h 尿蛋白定量 [1.14(0.29,2.08)g/24 h vs. 0.28(0.15,0.83)g/24 h]以及 UACR[80(45,150)mg/g vs. 40(30,80)mg/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 0.05),eGFR较治疗前也有所下降[(105.30 ± 36.01)mL/(min·1.73 m2 )vs.(92.07 ± 35.26)mL/(min·1.73 m2 ),P < 0.05], 但在治疗8周后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104.88 ± 36.86)mL/(min·1.73 m2 )vs.(105.30 ± 36.01)mL/(min·1.73 m2 ),P > 0.05]。治疗 4周后Treg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上调[(3.19 ± 0.74)% vs.(5.64 ± 0.93)%,P < 0.05],促炎因子 IL-1β[(7.83 ± 1.39)ng/L vs. (4.57 ± 0.71)ng/L]、TNF-β[(372.85 ± 6.79)ng/L vs.(227.62 ± 7.29)ng/L]、IL-6[(3.99 ± 0.47)ng/L vs.(2.59 ± 1.01)ng/L]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下调(P < 0.05),抑炎因子 IL-10 的表达量较治疗前上调[(0.03 ± 0.01)ng/mL vs.(0.05 ± 0.01)ng/mL, P < 0.05]。治疗期间,无患者出现低血糖、酮症等不良反应,有5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结论:达格列净可能通过上调Treg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对DKD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 妊娠中后期孕妇碘营养评估及其与甲减的关系研究

      2022, 42(10):1415-1420.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0 CSTR:

      摘要 (190) HTML (478) PDF 1.41 M (1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南京地区妊娠中后期妇女尿碘浓度(urine iodine concentration,UIC)、尿肌酐(urinary creatnine,UCr)的变化,拟定尿碘/尿肌酐(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 urinary creatinine ratio,UIC/UCr)参考范围,探讨UIC/UCr与不同程度甲状腺激素减低的关系,及以UIC/UCr评估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建卡的妊娠20~28周孕妇301例,检测促甲状腺素(thyrio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 rox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anti-thyroxine receptor antibody,TRAb)。留取晨尿测UIC、 UCr,在 137 例甲功及抗体正常孕妇中确定 UIC/UCr 正常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碘营养状况。 结果:①正常妊娠中后期妇女UIC/UCr参考范围在106.14~269.75 μg/g;②以UIC/UCr评估入组的孕妇,碘缺乏占22.59%,碘充足占48.17%,碘过量占29.24%;③FT4随着UIC/UCr的升高而降低,当UIC/UCr超足量时,TSH明显升高;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单纯性低T4血症人群的碘超足量比例高于碘缺乏比例。结论:以UIC/UCr替代UIC评价孕期碘营养状态,碘缺乏比例明显降低,UIC/UCr与TSH、FT4相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单纯性低T4血症孕妇,应结合UIC/UCr值慎重补碘。

    • 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2, 42(10):1421-1425.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1 CSTR:

      摘要 (182) HTML (215) PDF 1.29 M (1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根据血肿吸收情况和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观察组分为吸收良好组、吸收不良组或有认知功能障碍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比较各组间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分析观察组血肿吸收情况、认知功能与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收良好组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明显低于吸收不良组;血清内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互为正相关,且均与血肿吸收水平呈负相关,即血肿吸收越好,血清内指标越低;有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 水平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内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和认知功能与外周血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阳性率的现状研究

      2022, 42(10):1426-1431.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2 CSTR:

      摘要 (387) HTML (183) PDF 1.48 M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描述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ARR)的个体内变异,调查基于现行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PAC和ARR切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筛查阳性率现状。方法:从2017年4月—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PA患者中选取具有在不同日期2~4次PAC和ARR检测结果者80例,分析每个研究对象PAC和ARR的个体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和百分比差异。使用指南推荐阈值:PAC < 10、15、20 ng/dL;ARR < 20、25、30(ng/dL)[/ ng/(mL·h)],分别量化低于阈值的单次、 平均PAC以及ARR的PA患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结果:80例研究对象共有182次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 和PAC测量结果。PAC和ARR的CV为19.74%和26.11%;百分比差异为41.78%和52.22%。35.0%、75.0%、93.7%的研究对象至少有1次PAC分别低于10、15、20 ng/dL;10.0%、37.5%、72.6%的研究对象至少有2次PAC分别低于10、15、20 ng/dL。17.5%、 26.3%、36.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1次ARR分别低于20、25、30(ng/dL)[/ ng/(mL·h)];5.0%、6.3%、6.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2次 ARR分别低于20、25、30(ng/dL)[/ ng/(mL·h)]。结论:PA的PAC和ARR因多重因素影响,个体内变异大,单次筛查值低于指南推荐阳性切点比例高,易致PA筛查假阴性率高。对疑似PA患者多次筛查及通过重新校准PA筛查的方法和切点,纳入更宽松的PAC和ARR筛查阈值,有助于显著提高PA的诊断率。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期新生儿口咽微生态菌群的影响

      2022, 42(10):1432-1439.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3 CSTR:

      摘要 (83) HTML (254) PDF 1.41 M (1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足月健康早期新生儿口咽微生态中菌群分布的特点及不同喂养方式对早期新生儿口咽微生态菌群定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 2022 年 2 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纯母乳喂养8例、混合喂养12例。采集新生儿出生当天及生后第5~7天的咽拭子样本,利用Illumina MiseqTM/HiseqTM 平台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D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①40 个咽拭子样本中共发现门36个,纲84个,目144个,科292个,属736个。②足月健康新生儿从出生到生后5~7天,新生儿口咽部菌群的相对丰富度及多样性逐渐降低,个体间差异显著缩小;纯母乳喂养的早期新生儿口咽菌群α多样性低于混合喂养新生儿。③在门水平上, 不同喂养组的主要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4 个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 0.05)。与第 1 天相比,第 5~7 天纯母乳喂养组中厚壁菌门(P=0.008)、放线菌门(P=0.844)、拟杆菌门(P=0.250)的相对丰度上升,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P=0.055);而混合喂养组中厚壁菌门(P < 0.001)、放线菌门(P=0.733)的相对丰度上升,变形菌门(P < 0.001)、拟杆菌门(P=0.027)的相对丰度下降。④在属水平上,出生当天以慢生根瘤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伯克氏菌属、链球菌属为主要属,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生后5~7天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拟杆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上升为主要属;不同喂养组均以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优势属,纯母乳喂养组中拟杆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等厌氧菌的丰度高于混合喂养组。结论:新生儿生后早期口咽微生态菌群的多样性逐渐降低,稳定性逐渐增加;且不同喂养方式对早期新生儿口咽部菌群定植与分布存在一定的影响,纯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口咽部厌氧菌的早期定植。

    • 极早和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回顾性研究

      2022, 42(10):1440-1445.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4 CSTR:

      摘要 (142) HTML (371) PDF 1.31 M (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极早和超早产儿的救治现状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治的胎龄 < 32周且出院日龄≥28 d共54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诊断分为BPD 组(n=126)和非 BPD 组(n=421),综合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情况,并纵向分析、总结 3 年的临床资料及 BPD 情况。结果:BPD 组胎龄为(28.57± 1.49)周,胎龄 < 28周的超早产儿占31.7%,而非BPD组胎龄为(30.05±1.39)周,超早产儿仅占8.1%(P < 0.05)。BPD组出生体重(1 132.18±251.25)g,<1 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占28.6%,而非BPD组出生体重(1 384.47±267.44)g,超低出生体重儿仅占 6.4%(P < 0.05)。BPD 组 5 min Apgar 评分≤7 分、产房复苏率均升高(P < 0.05)。非 BPD 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者第1次使用剂量显著大于BPD组(P < 0.05),≥2次使用率低于BPD组(P < 0.01)。BPD组有创及无创通气比例、通气持续时间及肺出血发病率均显著升高(P均 < 0.001),住院时间及总费用均高于非BPD组(P < 0.05)。纵向分析,3年 BPD总发病率为23.0%,2019年最高(28.8%),2018年最低(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创机械通气比例、超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但2018年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 < 0.05)。结论:应加强对超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病情的监测及跟踪,重视PS的早期规范化应用,以进一步减少BPD,改善临床预后。

    • 伴有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分析

      2022, 42(10):1446-1450.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5 CSTR:

      摘要 (193) HTML (304) PDF 1.26 M (1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经病理确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 25 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 (直径≥5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 < 5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19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合并有围产期并发症,胎儿期发生羊水过多7例(28%),胎儿生长受限7例(28%),胎儿宫内窘迫5例(20%),胎儿水肿2例(8%),胎儿贫血3例 (12%),胎儿心胸比增大3例(12%),早产9例(36%),新生儿期合并有新生儿贫血6例、凝血功能异常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1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新生儿心律失常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1例、尿道下裂1例。2例患儿因胎儿期羊水过多、胎儿心胸比增大、重度贫血及生后重度窒息而死亡。其余新生儿目前随访均存活良好,无生长发育迟缓者。巨大血管瘤组羊水增多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P < 0.0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并且肿瘤大小对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加强围产期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

    • MA患者清宫术后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修复及粘连发生情况的影响

      2022, 42(10):1451-1454.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6 CSTR:

      摘要 (112) HTML (199) PDF 1.26 M (1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MA)患者清宫术后口服不同剂量的雌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修复及粘连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50例药物流产后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的MA 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预防感染、缩宫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其中研究组Ⅰ术后口服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研究组Ⅱ在研究组Ⅰ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片。比较3组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及宫腔粘连情况。结果:①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其中研究组Ⅱ短于研究组Ⅰ( P< 0.05)。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的月经复潮时间、阴道流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但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术后2周子宫内膜厚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中血管化指数和血流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中研究组Ⅱ高于研究组Ⅰ(P < 0.05)。 ③术后2周血清中粘连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研究组Ⅰ和研究组Ⅱ均低于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Ⅱ低于研究组Ⅰ(P < 0.05)。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研究组Ⅰ为 27.27%,研究组Ⅱ为 9.10%,均低于对照组 (63.63%,P < 0.05)。④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A清宫术后口服雌孕激素能有效修复子宫内膜,改善血流,降低粘连发生,其中适当提高雌激素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 胸腔镜下孤立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合并肺部肿瘤切除6例分析

      2022, 42(10):1455-1458.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7 CSTR:

      摘要 (125) HTML (185) PDF 1.23 M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孤立性房颤外科微创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微创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双侧肺占位者2例,单侧肺占位者4例。结果:6 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二次开胸、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单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术者 3 例,肺叶切除术者 1 例,肺癌根治术者2例。病理结果分别为:慢性肉芽肿4例,浸润性腺癌2例。出院前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扑心律1例。结论: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腔镜下同期处理孤立性房颤及肺部占位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也能减少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此手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 >影像研究
    • 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9mTc⁃MIBI显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 42(10):1459-1463.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8 CSTR:

      摘要 (151) HTML (159) PDF 1.44 M (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99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 显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2例肾性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为对照,比较不同显像方案(A组:仅行99m Tc-MIBI双时相法平面显像;B组:在A组显像基础上加做早期相SPECT/CT) 对SHPT诊断效能的差异。根据影像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再将B组患者分为完全诊断组(MIB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与部分诊断组(MIBI诊断的腺体数目少于病理结果),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对MIBI显像的影响。结果:在SHPT 诊断效能分析中,B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组(81.9% vs. 70.3%;97.1% vs. 60.0%;82.2% vs. 69.9%; 99.9% vs. 97.9%,P < 0.01),但两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 vs. 10.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磷离子水平是预测MIBI显像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7,95%CI:0.372~0.866,P = 0.007)。ROC曲线显示,当血清磷离子水平 < 1.97 mmol/L时,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早期相SPECT/CT诊断SHPT发生漏诊的风险增加。结论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做早期相SPECT/CT可提高SHPT患者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体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影像结果的判断应当结合血清磷离子水平,当血清磷离子水平较低时,MIBI显像存在漏诊的可能,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都须予以关注。

    • CT纹理特征评估胰腺导管腺癌的分化程度

      2022, 42(10):1464-1470. DOI: 10.7655/NYDXBNS20221019 CSTR:

      摘要 (166) HTML (295) PDF 1.42 M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术前增强纹理特征构建模型对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66例PDAC患者的病例资料,另外34例来自其他医院的PDAC患者被用于外部验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高分化、中-低分化两组,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强化程度、血管侵犯情况等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采用ITK-SNAP软件勾画CT检查动、静脉期图像的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 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CT纹理特征模型,将训练组建立的预测模型直接应用于外部验证组,检验模型的准确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模型诊断价值。结果:基于动脉期及静脉期分别筛选出1个和2个纹理特征,分别为运行熵(run entropy)、区域百分比(zone percentage)和区域大小不均匀性(size-zone non-uniformity),其成为具有特征性的预测参数并分别构建了预测模型,基于CT动脉期纹理特征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16、0.581、0.824和0.722、0.600、0.765;基于CT静脉期纹理特征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95、0.781、0.882和0.873、0.722、0.929。结论: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在高分化、中-低分化PDAC之间存在差异,给术前评估PDAC恶性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低分化癌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2, 42(10):1471-1475. DOI: 10.7655/NYDXBNS20221020 CSTR:

      摘要 (118) HTML (235) PDF 1.42 M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和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DTC和PT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 4月—2021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京其他两所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PDTC患者19例和PTL患者31例。 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的差异。结果:淋巴瘤组平均年龄为 (53±16)岁,低分化癌组平均年龄为(68±9)岁。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颈静脉有无癌栓、气管有无侵犯、发病部位、边界、是否钙化、是否有囊性变等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L患者发病年龄较PDTC早,且甲状腺基础背景多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为双侧叶发病。PDTC的患者中囊性变、边界不清、钙化、合并颈静脉癌栓、气管侵犯的发生率更高(P < 0.05)。而性别、颈部是否突然增大史、是否有周围组织压迫史、是否合并淋巴结病变、发病叶是否增大、病灶数目、最大左右径、内部回声、形态、血流分级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掌握PDTC与PTL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有助于对PDTC和PTL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综述
    • 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胃癌发生机制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2, 42(10):1476-1481. DOI: 10.7655/NYDXBNS20221021 CSTR:

      摘要 (307) HTML (734) PDF 1.30 M (1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及对现有治疗方案耐药,胃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新型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有望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靶点。目前胃癌中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包括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 自噬、溶酶体依赖性细胞死亡及NETosis,均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本文介绍胃癌与这些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间的相互关系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 儿童青少年肥胖病代谢手术应用进展

      2022, 42(10):1482-1487. DOI: 10.7655/NYDXBNS20221022 CSTR:

      摘要 (159) HTML (259) PDF 1.31 M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患者迅速增加,合并多种肥胖并发症,增加成年后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发病风险,减少预期寿命。目前国内尚无药物批准用于儿童青少年减重治疗,代谢手术是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中重度肥胖儿童青少年患者可选用的减重措施。国内外研究显示,此类人群代谢术后,有效减重,改善、逆转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肥胖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成人类似,术后补充和监测营养元素利于减少远期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同时需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本文综述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式及随访要求。

    • 营养评估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 42(10):1488-1494. DOI: 10.7655/NYDXBNS20221023 CSTR:

      摘要 (187) HTML (591) PDF 1.32 M (1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营养不良是影响肝癌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键是尽早采取有效评估工具发现并及时干预。现对常用营养评估工具、方法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类患者营养评估的选择作参照。

    • >病例报告
    • 新生儿呕吐:一种新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表型

      2022, 42(10):1495-1498. DOI: 10.7655/NYDXBNS20221024 CSTR:

      摘要 (201) HTML (215) PDF 1.36 M (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报道1例以生后频繁呕吐为表型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 syndrome,RTH)的新生儿,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9月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患儿,以呕吐为首发症状,检测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静脉血5 ml,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并进行后期随访。结果:患儿TRβ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变异,变异为c.1303C > T(编码区第 1 303 号核苷酸由胞嘧啶变异为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 p.H435Y(第 435 号氨基酸由组氨酸变异为酪氨酸),为错义突变。给予患儿盐酸普萘洛尔片,每次1.5 mg口服, 每8 h 1次,治疗1个月后患儿TSH降至3.01 μU/mL,停盐酸普萘洛尔,患儿1岁时随访提示患儿生长发育及各项生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结论:新生儿呕吐可作为一种新的新生儿RTH表型,对于生后频繁呕吐的新生儿,需动态监测甲状腺功能,如存在甲状腺激素抵抗现象,对TRβ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可有助于诊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