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羟氯喹介导NF⁃κB/NLRP3通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小鼠肠道炎症

      2023(11):1479-1486.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1

      摘要 (281) HTML (850) PDF 12.13 M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鼠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其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正常饮水+200 μL纯水每日灌胃)、 DSS组(自由饮用3.5% DSS溶液+200 μL纯水每日灌胃)、DSS+HCQ组[自由饮用3.5% DSS+200 μL HCQ溶液(60 mg/kg)每日灌胃]。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粪便性状,记录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造模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肠组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提取结肠组织固有层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比例。体外提取并诱导分化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HCQ 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 M1 型巨噬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p-STAT1、IRF5、 NF-κB/p65等表达水平。结果:HCQ可以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并减少结肠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细胞实验显示HCQ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同时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NF-κB通路抑制剂PDTC可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羟氯喹可抑制 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少M1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

    • 转录因子STAT1对癌症相关基因Gas6的调控研究

      2023(11):1487-1493.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2

      摘要 (966) HTML (197) PDF 1.55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对癌症相关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6(growth arrest specific 6,Gas6)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数据库预测乳腺癌的基因聚类分析结果,并预测Gas6 与STAT1在多种癌症中的相关性;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检测STAT1是否可与Gas6 启动子结合,应用数据库预测STAT1在Gas6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并突变其关键碱基,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合位点突变对Gas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STAT1对Gas6启动子和突变的Gas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STAT1对 Gas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as6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Gas6与STAT1在多种癌症中有正相关趋势;Gas6启动子序列包含STAT1的结合位点,并且有调控Gas6启动子活性的功能性结合位点。转录因子STAT1可在转录水平对癌症相关基因Gas6进行正向调控。结论:癌症相关基因Gas6是转录因子STAT1的直接靶基因。

    • miR⁃449c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周期进程

      2023(11):1494-1502.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3

      摘要 (894) HTML (129) PDF 3.55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449c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高复发风险肺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6个月)与低复发风险患者(无病生存期>60个月)之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分析研究可能的机制。RT-PCR检测miR-449c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细胞转染实验在肺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 miR-449c和c-Myc,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低复发风险患者,肺腺癌高复发风险患者的miR-449c表达显著降低。miR-449c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iR-449c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高表达患者。通路和功能分析表明,miR- 449c可能与细胞周期进程有关。与癌旁组织相比,miR-449c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过表达miR-449c抑制了肺腺癌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下调了c-Myc及其下游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c-Myc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iR-449c对细胞周期蛋白的抑制,miR-449c过表达也可部分逆转c-Myc对细胞周期蛋白的上调。结论:miR-449c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过表达miR-449c可以通过下调c-Myc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提示miR-449c可能作为肺腺癌潜在的治疗靶标之一。

    • RGFP966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2023(11):1503-1508.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4

      摘要 (957) HTML (86) PDF 5.10 M (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特异性抑制剂RGFP966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GFP966处理MKN-45和MGC-803细胞后各组细胞的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GFP966对胃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 Ki-67、c-Myc、Cyclin A2、Cyclin D1以及PI3K/AKT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GFP966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MKN-45 和MGC-803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流式细胞术显示RGFP966诱导胃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RGFP966处理后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Ki-67、c-Myc、Cyclin A2、Cyclin D1表达均下降,RGFP966可显著降低PI3K和 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GFP966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诱导胃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GFP966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白芍总苷抑制NLRP3活化治疗干燥综合征小鼠的实验研究

      2023(11):1509-1514.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5

      摘要 (96) HTML (144) PDF 4.45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及与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炎症体活化的关系,旨在阐明TGP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新机制。方法:选取雌性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为干燥综合征模型。400 mg/kg TGP灌胃1个月后,测量小鼠唾液流量,观察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检测脾脏细胞NLRP3炎症体活化状态。体外刺激脾脏细胞NLRP3炎症体活化,并用100 μg/mL TGP处理,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细胞NLRP3炎症体活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P灌胃组小鼠唾液流量显著增加(P<0.05),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脾脏细胞的NLRP3炎症体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体外实验也表明,TGP抑制脾脏细胞的炎症体活化(P<0.05)。结论:TGP改善干燥综合征小鼠症状,其机制与抑制NLRP3炎症体活化相关,揭示了TGP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 TGP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了新的证据。

    • tRF⁃011690对阿霉素诱导的足细胞自噬的影响

      2023(11):1515-1519.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6

      摘要 (94) HTML (71) PDF 1.89 M (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tRNA衍生片段-011690(tRNA-derived fragment-011690,tRF-011690)在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足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DR(1 μg/mL)和tRF-011690 mimic干预足细胞,分为Control 组、ADR组、ADR+tRF- 011690 mimic组和ADR+tRF-011690 NC组;RT-qPCR法检测各组tRF-011690、LC3和p6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LC3Ⅱ/Ⅰ和p62蛋白的表达量。用ADR(1 μg/m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200 ng/mL干预足细胞,分为Control组、ADR 组、ADR+Rapamycin组和Rapamycin组;RT-qPCR法检测各组tRF-011690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mTOR、LC3Ⅱ/Ⅰ和 p6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同Control组相比,ADR组足细胞中tRF-011690表达水平下降,LC3和p62 mRNA表达水平升高, LC3Ⅱ/Ⅰ和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同ADR+tRF-011690 NC组相比,ADR+tRF-011690 mimic组tRF-011690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LC3和p6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LC3Ⅱ/Ⅰ和p6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同Control组相比, ADR组p-mTOR、LC3Ⅱ/Ⅰ和 p62 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 0.05);同 ADR 组相比,ADR+Rapamycin 组 p-mTOR、LC3Ⅱ/Ⅰ和 p62 蛋白表达量均降低,tRF-011690表达显著上升(P< 0.05)。结论:tRF-011690可能作为mTOR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抑制ADR诱导的足细胞自噬。

    • >临床研究
    • SMARCA4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生物信息分析

      2023(11):1520-1526.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7

      摘要 (778) HTML (236) PDF 1.55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SMARCA4突变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SMARCA4基因突变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伴随基因突变类型分组,采用Kaplan-Meier 法行生存分析。应用TIMER数据库、GEPIA数据库分析SMARCA4基因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SMARCA4基因突变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STRING数据库构建SMARCA4相互作用蛋白网络。结果:SMARCA4突变NSCLC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主要伴随突变基因有EGFR(14例)、TP53(11例)、 KRAS(4例)、ERBB2(4例)等。生存分析发现伴随EGFR突变患者预后较野生型好,而伴随KRAS突变患者预后较野生型差。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8%的NSCLC患者携带SMARCA4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剪接突变、删除突变等;含SMARCA4突变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野生型差。结论:SMARCA4突变影响NSCLC患者预后,且伴随基因种类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同影响,这为肺癌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2023(11):1527-1534.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8

      摘要 (974) HTML (210) PDF 32.80 M (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影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阴性(AFP<20 ng/mL)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术后生存的风险因素。方法:共纳入47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HCC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 AFP 阴性 HCC 的预后因素。Kaplan-Meier 法评估生存概率,并进行 Log-rank 检验。结果:年龄(HR=1.047,95% CI:1.002~ 1.094)、癌胚抗原(HR=1.151,95%CI:1.027~1.290)、糖类抗原 19-9(HR=1.053,95%CI:1.002~1.1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HR=1.031,95%CI:1.001~1.070)及肿瘤大小(HR=1.289,95%CI:1.161~1.432)是AFP阴性HCC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5个风险因素值的升高与AFP阴性HCC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是影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P< 0.05)。AFP 阴性HCC患者的OS明显长于AFP阳性HCC患者(P< 0.001)。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AFP阴性HCC患者,需要注意其肝功能和肿瘤指标的检测,特别是年龄超过65岁、肿瘤超过6 cm的患者。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2023(11):1535-1543. DOI: 10.7655/NYDXBNS20231109

      摘要 (88) HTML (99) PDF 1.19 M (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 (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7月—2019年4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SR组(TIMI血流0~1级)和SR组(TIMI血流2~ 3级),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及药物治疗数据,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共纳入 1 124例STEMI 患者,其中包括SR 组272例(24.2%),非SR 组852例(75.8%)。SR 组患者高血压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 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峰值、肌酐、尿酸、血栓抽吸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植入及院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S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非SR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OR= 0.744,95%CI:0.561~0.985,P=0.039)。随访时间为79(61,101)个月,124例患者出现全因死亡。Kaplan-Meier 曲线显示,SR组和非SR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18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illip分级、肌酐、院内IABP植入、左心室射血分数、单支病变、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为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近1/4的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前发生SR,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而长期随访显示SR并未降低STEM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的评估价值

      2023(11):1544-1549.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0

      摘要 (73) HTML (81) PDF 6.04 M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 diography,TEE)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评估价值,提出最佳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6例隐源性卒中 (cryptogenic stroke,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偏头痛的患者,并经TEE或心导管检查证实为PFO 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 (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cTEE)。另外在cTEE下配合患者自主Valsalva动作增加1次检查者握拳放置患者腹部按压放松的操作,分别观察3个心动周期内左房左室内微气泡出现的数量,评估房间隔水平的RLS分流程度。结果:静息时 cTTE检测到RLS 136例,cTEE检测到RLS 140例。Valsalva动作下,cTTE检测到RLS 186例,cTEE检测到RLS 186例,提示Val- salva动作时无论cTTE还是cTEE,PFO-RLS检出率均有显著提升。检出RLS的PFO患者,cTTE检测到Ⅰ级27 例,Ⅱ级31例, Ⅲ级128 例;cTEE检测到Ⅰ级80 例,Ⅱ级56 例,Ⅲ级50 例。110例患者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其中46例cTTE 时Ⅲ级,cTEE时Ⅱ级;43例cTTE时Ⅲ级,cTEE时Ⅰ级;21例cTTE时Ⅱ级,cTEE时Ⅰ级。cTEE下进行Valsalva动作时,同时配合检查者握拳放置腹部按压放松时,检测到RLS Ⅰ级 35例,Ⅱ级 46例,Ⅲ 级105例,76例患者RLS分流程度提升,其中 21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Ⅱ级,24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Ⅲ级,31例患者从Ⅱ级提升到Ⅲ级,中-大量分流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cTEE检查时,患者配合检查者按压,Valsalva动作下检出的RLS分流程度增加。cTTE 结合TEE对PFO解剖结构的判断、对PFO治疗及封堵术前评估有较大价值。

    • 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2023(11):1550-1556.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1

      摘要 (64) HTML (74) PDF 1.15 M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患者中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 change,TPE)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因病需要进行 TPE的患儿共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的置换液使用20%人血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按照1∶5的比例配制),对照组的置换液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结束后1周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球蛋白(globulin,GLB)、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bg)、血磷(P)、血钙(Ca2+ )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白蛋白(albumin,AL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Ca2+ 、血镁(Mg2+ )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变态反应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儿科患者中应用20%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1∶5)作为置换液行TPE是安全的,可有效节约血液资源,但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儿凝血及生化相关指标,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等血制品纠正凝血功能。

    •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化危险因素分析

      2023(11):1557-1561.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2

      摘要 (89) HTML (98) PDF 2.44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慢性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判断疾病转归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ITP的161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访1年以上,按照病程长短分为非慢性ITP组(84例)及慢性ITP组(7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ITP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①慢性IT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杀伤性T细胞(killer T cell,Tc)、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C3(P<0.05);②年龄、Th/Tc、血清胱抑素C、血清C3及四者联合预测慢性ITP 发生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25(95%CI:0.647~0.804)、0.741(95%CI:0.665~0.817)、0.706(95%CI:0.626~0.785)、0.635 (95%CI:0.550~0.720)、0.853(95%CI:0.794~0.911);③Calibration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④DCA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在0.10~ 0.85概率范围内的表现更好。结论:年龄、Th/Tc、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C3是儿童慢性IT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指标联合对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RTS评分联合BAR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2023(11):1562-1567.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3

      摘要 (71) HTML (63) PDF 1.17 M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 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28 d生存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既往史、RT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LB、BUN和BAR的临界值,通过DeLong非参数方法对比ALB、BUN与BAR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ROC)。将RTS评分分别联合上述3个指标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 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果,并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419例患者,年龄(54.3±16.4)岁,男309例(73.7%),入院前时间4.0(2.0,6.0)h,28 d死亡率7.6%(32/419)。ROC曲线示ALB≤29.5 g/L、BUN>6.97 mmol/L、BAR>7.39 mg/g分别是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临界值,且BAR的预测效果优于ALB与BUN。RTS评分分别联合ALB、BUN与BAR构建预测模型RTS-ALB、RTS-BUN与RTS-BAR,预测效果均优于RTS评分,其中RTS-BAR的AUROC最大,但RTS-BAR与RTS-ALB、RTS -ALB与RTS-BUN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R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能力优于ALB与BUN,BAR> 7.39 mg/g提示预后不佳。RTS评分联合BAR能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预后。

    • 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3(11):1568-1573.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4

      摘要 (61) HTML (110) PDF 1.44 M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然后再行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只行静脉全身麻醉。分别于入院检查时(基础值)、手术开始后1 h、术后24 h抽取肘静脉血进行血栓弹力图分析;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皮质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记录患者术后 6 h(T1)、24 h(T2)、48 h(T3)安静和运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eac- tion time,R)延长,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凝集块形成速率(α)、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降低(P< 0.05)。与入院时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的R值降低,且MA、α、CI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开始后1 h 和术后24 h皮质醇、CRP、IL-6和TNF-α的含量低(P<0.05),术后T1~T3时点的静息和运动时NRS低(P<0.05),满意度高(P< 0.05),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和术后的应激反应和高凝状态,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切口疝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的分析

      2023(11):1574-1577.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5

      摘要 (67) HTML (47) PDF 1.09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下腹部切口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行腹部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每组30例。 C组行常规全麻;TAPB组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TAPB。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2 h、4 h、6 h、24 h、 90 d的疼痛评分;记录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术中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抽血检测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 rine,NE)、白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结果:TAPB组患者术后2 h、6 h、24 h、90 d的VAS评分,术中、术后MAP,术中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24 h血清Cor、NE、IL-6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 < 0.05)。结论:TAPB可为下腹部切口疝修补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减轻炎症和应激反应。

    • 肥胖人群袖状胃切除术与食物成瘾的关系

      2023(11):1578-1582.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6

      摘要 (80) HTML (31) PDF 1.10 M (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肥胖人群袖状胃切除术与食物成瘾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的84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耶鲁食物成瘾量表2.0(Yale Food Addiction Scale,YFAS 2.0)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成瘾组大腿围大于非成瘾组(P< 0.05)。术后6个月成瘾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胸围、腰围、上臂围、大腿围明显小于术前(P< 0.05),术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 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低于术前水平,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高于术前(P< 0.05)。成瘾组术后6个月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s of excess weight loss,EWL%)低于非成瘾组(P< 0.05),手术前后总胆红素差(ΔTBIL)大于非成瘾组(P< 0.05)。结论:术前肥胖人群大多数存在食物成瘾,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食物成瘾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食物成瘾患者的体重改变小于无成瘾患者。

    • >综述
    •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2023(11):1583-1588.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7

      摘要 (1294) HTML (640) PDF 2.89 M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重构促进心血管病病程进展,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和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阻止病理性血管重构是防治心血管病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策略。传统观点认为血管外膜对血管起支持保护作用,而现在认为血管外膜是血管的信号分析处理中心,直接调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在心血管病的血管重构特别是病程进展和转归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是血管外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在血管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与机制,特别是其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壁面剪切力在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2023(11):1589-1595.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8

      摘要 (1052) HTML (445) PDF 1.36 M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夹层(arterial dissection,AD)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壁面剪切力(wall shear force,WSS)是血流与血管壁的摩擦力,是AD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异常WSS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动脉壁各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的病理性改变,如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内弹力板损伤、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和表型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最终导致AD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了解AD的发病机制,本文对异常WSS引起动脉壁各层结构病理性改变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胃肠间质瘤诊疗中的价值

      2023(11):1596-1604.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9

      摘要 (1301) HTML (152) PDF 1.19 M (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多数继发于KIT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这一发现对 GIST 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具有里程碑意义。基因检测被广泛运用于明确GIST的病理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包括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检测在内的液体活检技术对GIST的诊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论述ctDNA检测用于GIST诊疗的价值。

    • 骨质疏松症中铁死亡的分子机制

      2023(11):1605-1609. DOI: 10.7655/NYDXBNS20231120

      摘要 (1042) HTML (372) PDF 2.46 M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特征为骨强度降低、骨密度减少及骨折风险增加。铁死亡是一种新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在调节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但其潜在机制较为复杂。本文讨论了铁死亡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关于铁死亡与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 毛囊微型化发生的机制与最新研究进展

      2023(11):1610-1616. DOI: 10.7655/NYDXBNS20231121

      摘要 (1033) HTML (553) PDF 1.45 M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又称为脂溢性脱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毛囊微型化是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目前研究已发现有很多原因可诱导毛囊微型化的发生,一方面通过促使患者头皮毛囊真皮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DPC)分泌毛囊抑制因子、DPC发生凋亡和自噬障碍,另一方面通过毛周微循环形成障碍、毛囊干细胞的过度耗竭及真皮鞘细胞的丢失与纤维化进一步加剧了AGA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患者的毛发由最初的终毛逐渐转换为细小的毳毛。本综述从不同角度探讨毛囊微型化的病因与机制,为未来对AGA的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 >病例报告
    • MTNR1B基因突变合并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1例家系报道

      2023(11):1617-1622. DOI: 10.7655/NYDXBNS20231122

      摘要 (80) HTML (145) PDF 1.60 M (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