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ZBTB3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调控

      2023(3):297-303.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1

      摘要 (220) HTML (274) PDF 12.72 M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查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组织和细胞系中ZBTB3的表达,并探讨ZBTB3对GBM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GEPIA2数据库分析GBM患者肿瘤组织中ZBTB3的表达情况。RT-PCR、qPCR和 Western blot 检测 GBM 细胞系(U251、U373、U87)中 ZBTB3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出 ZBTB3 表达最高的 U87 细胞。 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ZBTB3基因对U87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用p38MAPK、AMPK、Akt1抑制剂处理U87 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AMPK、Akt1的磷酸化水平,RT-PCR、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ZBT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结果:GBM 患者肿瘤组织中ZBTB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U251、U373和U87细胞中均可见ZBTB3的表达,其中U87细胞表达最高。沉默ZBTB3基因能明显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抑制AMPK既能显著降低U87细胞ZBTB3的表达水平,又可明显减弱U87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结论:GBM组织和细胞系中ZBTB3的表达显著上调,GBM细胞中AMPK活化并上调ZBTB3基因的表达,促进GBM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ZBTB3;AMPK;增殖;克隆形成

    • LINC01518对IL⁃17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3(3):304-310.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2

      摘要 (153) HTML (106) PDF 31.33 M (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01518(long intergenic non-protein coding RNA 01518,LINC01518)基因过表达或沉默对白介素(interleukin,IL)-17 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 检测 NSCLC细胞系(PC9、H1299和H1975)IL-17受体A(IL-17 receptor A,IL-17RA)的表达后,用IL-17刺激H1299和PC9细胞不同时间,利用CCK-8实验测定细胞的增殖水平。LncRNA芯片筛查IL-17刺激H1299和PC9细胞3 h后LncRNA上调的结果,从中选取某些上调的LncRNA进行RT-PCR和Real-time PCR验证。此外,将构建的pcDNA3.1/LINC01518或shLINC01518质粒转染 H1299细胞,用CCK-8、EdU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查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3种NSCLC细胞系均有IL-17RA的表达。实验发现, IL-17刺激H1299和PC9细胞后能提高其增殖水平,同时受刺激的细胞内LINC01518的上调最为显著,且过表达LINC01518可提高H1299细胞的增殖水平,而沉默LINC01518基因则能抑制IL-17诱导的细胞增殖。结论:LINC01518能促进IL-17诱导的 H1299细胞增殖。

    • STK25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EAE小鼠病变进程中的作用

      2023(3):311-318.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3

      摘要 (120) HTML (210) PDF 22.94 M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5(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25,STK25)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诱导小鼠EAE模型,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STK2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的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TK25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干扰素(interferon,IFN)-γ体外刺激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后不同时间,上述方法检测STK25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将特异性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对照及STK25敲减的重组慢病毒悬液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IFN-γ刺激,测定TNF-α与IP-10的转录水平;同时给予小鼠病毒悬液 7 d后,诱导EAE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STK25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脊髓炎性因子与趋化因子转录水平。HE 和劳克坚牢蓝染色(Luxol fast blue,LFB)观察脊髓炎症细胞浸润与髓鞘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AE组小鼠STK25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性因子与趋化因子的转录与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STK25的表达明显下降。IFN-γ 体外刺激星形胶质细胞STK25表达降低时,炎性因子生成增加;进一步敲减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的STK25基因,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及体内EAE小鼠脊髓中炎性因子与趋化因子的生成显著升高,同时加剧了EAE小鼠脊髓炎症细胞浸润与髓鞘脱失。结论:STK25可能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调节炎性与趋化因子的产生,从而参与EAE小鼠的病变进程。

    • CCT2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023(3):319-325.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4

      摘要 (96) HTML (162) PDF 8.62 M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CT2(chaperonin containning TCP1,subunit 2)在人肺腺癌中的表达、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在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样本中CCT2的表达差异,生存分析评价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CT2、Ki-67在72例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CCT2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A549、H1650、H1299细胞株分别转染siRNA,分为si-NC组和si-CCT2组,qRT-PCR、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CCK-8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基于TCGA数据库的肺腺癌数据分析表明,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腺癌组织中 CCT2 的表达水平更高,CCT2 的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相关(P< 0.05)。qRT-PCR、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CT2在肺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免疫组化显示CCT2的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 0.05)。CCK-8实验检测结果显示,A549、H1650细胞在转染siRNA 48 h后,相比si-NC组,si-CCT2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549、H1650细胞在转染siRNA 24 h后,si-CCT2组细胞的迁移率低于si-N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2在肺腺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加,敲低其表达可减弱A549、H1650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 负载γ⁃Fe2O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2023(3):326-333.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5

      摘要 (986) HTML (183) PDF 51.00 M (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负载γ-Fe2O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r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交联法制备负载γ-Fe2O3浓度分别为1%、5%、10%和20%的壳聚糖海绵,并制备空白对照组。将rBMSC培养于海绵上,通过扫描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第1、3、5、7天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ALP)染色及活性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第7、14天ALP活性和成骨指标 ALP、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使用茜素红定量法评估第21、28天细胞外基质矿化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rBMSC均能在材料上持续增殖,添加γ-Fe2O3对rBMSC增殖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及活性检测结果和PCR结果显示添加γ-Fe2O3能提高ALP活性并促进成骨指标表达;茜素红定量结果显示添加浓度为5%和10%时,矿化物形成量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负载γ- Fe2O3的壳聚糖海绵能够促进 rBMSC 的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浓度为 5%和 10%时对 rBMSC 成骨分化晚期矿化物形成有促进作用。

    • 佛手柑内酯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2023(3):334-342.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6

      摘要 (940) HTML (142) PDF 13.34 M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佛手柑内酯(bergapten,BP)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鉴定hDPSC的表面特异性抗原;使用CCK-8法检测BP的生物毒性与生物安全性;将hDPSC随机分为对照组与BP组, BP组分别加入含7.5、15.0、30.0 μmol/L BP的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加入含等体积二甲基亚砜溶液(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完全培养基,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使用BCIP/NB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显色及ALP定量检测法检测BP对hDPSC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使用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法及半定量分析法评估成骨分化晚期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 BP 对于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ALP等成骨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使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成骨分化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7.5、15.0、30.0 μmol/L BP生物安全性较好(P < 0.01);与对照组相比,BP组细胞ALP染色更明显,15.0 μmol/L组ALP活性水平更高(P < 0.01);与对照组相比,BP 组细胞外基质矿化水平更高,15.0 μmol/L BP处理后结节最多最深;与对照组相比,BP组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多且15.0 μmol/L处理略优(P < 0.01)。结论:一定浓度的B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能对hDPSC的成骨分化产生促进作用,15.0 μmol/L成骨诱导效果较优。

    • 不同固定方法对初级纤毛蛋白免疫荧光的影响

      2023(3):343-348,379.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7

      摘要 (323) HTML (630) PDF 16.88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动物细胞初级纤毛组分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探究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成像的优化策略。方法:选择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甲醇(MeOH)、10%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固定细胞,后续使用相同的透化、封闭、抗体孵育条件,最后比较相同拍摄参数下初级纤毛的成像效果。结果:PFA固定法可使纤毛轴丝蛋白和部分纤毛膜蛋白有更好的染色效果,MeOH固定法可以更清晰地展现纤毛底部定位的蛋白。相比前两种方法,TCA固定的细胞虽然纤毛轴丝的染色效果很差,但适用于部分纤毛膜蛋白和轴丝结合蛋白。除荧光强弱不同外,使用不同方法固定后染色得到的蛋白定位也有微小差异。结论:3种固定方法在初级纤毛免疫荧光实验中各有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目的以及目标蛋白的特点进行选择。

    • >临床研究
    • 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2023(3):349-356.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8

      摘要 (152) HTML (126) PDF 1.23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 —2022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术前新辅助化疗(SOX方案)联合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151例,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60例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前临床分期(cTNM分期)、病理分期(y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肿瘤退缩分级、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估计量、腹部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首次通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血清前白蛋白、白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再入院、术后30 d内二次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估计量、腹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腹腔镜组,但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劣于腹腔镜组。结论:进展期胃癌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策略是安全可行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腹腔镜胃癌手术相似,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进展期胃癌新的候选治疗方式。

    • 血清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对肝细胞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3):357-364.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9

      摘要 (112) HTML (53) PDF 11.27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放射学特征和临床实验室数据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i- 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测模型,探讨HCC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γ -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 myl transferase,GG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9例HCC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与MVI显著相关的变量,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 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曲线来评估患者的生存概率。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肿瘤边界不清楚、肿瘤外生性生长、AFP和GGT是H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构建模型。有AFP和GGT的模型A比没有AFP和GGT的模型B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AUC分别为0.902(0.872~0.932)和0.876(0.842~0.909)。分析评估模型临床净收益的DCA显示出模型A略好于模型B,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模型在队列中显示出良好的识别能力,预测的概率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生存分析中发现,AFP和GGT升高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升高的患者。结论:建立了HCC 患者发生MVI的预测模型,研究证实了血清AFP和GGT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新模型建立

      2023(3):365-370.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0

      摘要 (171) HTML (211) PDF 56.94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组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研究旨在探索 P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新指标,建立新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21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2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等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结果:所有PTCL患者中位PFS与 OS分别为11个月和43个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正常患者的中位PFS(44个月vs. 9个月,P < 0.001)和中位OS(83个月 vs. 24个月,P=0.002)均优于Hb水平低于正常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 1(P=0.009)和Hb水平低于正常(P=0.007)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P=0.015)和ECOG评分>1(P=0.002)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Hb 水平联合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和 T 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 for T-cell lymphoma,PIT)评分提高了预测PFS的准确性。结论:Hb水平可以作为评估PTCL患者预后的指标,Hb水平联合IPI 和PIT可以提高预测PTCL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代谢谱的比较研究

      2023(3):371-379.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1

      摘要 (119) HTML (215) PDF 1.27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血清代谢谱特征,解析两种疾病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方法:收集SLE、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通过亲水相互作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ydrophilic interaction and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ILIC UHPLC-Q-TOF MS)对样本进行全谱分析,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结合单变量统计方法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候选代谢标志物的诊断效力。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观察主要差异代谢途径。结果:SLE、RA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筛选出5种可能作为疾病潜在诊断靶标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是1-棕榈酰基-2-羟基-sn-甘油-3-磷酸乙醇胺、牛磺酸、十六烷二酸、(+-)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ydroxye- icosantetraenoic acid,12-HETE)以及次黄嘌呤。KEGG 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等 7 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结论: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可用于比较SLE、RA以及健康人群之间的血清代谢谱差异,分析、筛选出潜在代谢标志物及差异代谢通路,有望为上述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 美学区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骨替代材料留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3(3):380-385.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2

      摘要 (465) HTML (70) PDF 7.54 M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美学区引导骨再生术后骨替代材料留存率的相关性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美学区种植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50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锥形束CT数据。在mimics19.0软件中重建患者上颌的三维模型,配准计算骨替代材料留存率,并将其与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术后6个月的骨替代材料留存率与使用浓缩生长因子、骨劈开及患者凝血酶时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 < 0.05),且患者凝血酶时间与骨替代材料留存率呈线性负相关(P < 0.01)。结论:进行浓缩生长因子和骨劈开治疗均与术后6个月骨替代材料留存率提高相关,而凝血酶时间长则骨替代材料留存率低。

    • 双层光谱CT减少骨科金属植入物伪影

      2023(3):386-391.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3

      摘要 (176) HTML (138) PDF 4.74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rthopedic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O-MAR)对于减少骨科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价值。方法:共纳入44例检查部位包含骨科金属植入物行光谱CT检查的患者。重建传统滤波图像(conventional image,CI)、O-MAR图像、VMI和VMI+O-MAR(100~200 keV,增量为 10 keV)。在每组图像高密度、低密度伪影区和脂肪组织内勾画感兴趣区,测量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进行统计分析。由一名放射科医师根据5分法对金属植入物周围骨质和肌肉软组织情况进行两次主观评价。结果:与CI相比,O-MAR、100~200 keV VMI和VMI+O-MAR在高密度伪影区内,AI降低(P< 0.05);而低密度伪影区SNR升高、AI降低(P<0.05)。相同能级下,两种伪影区内VMI+O-MAR的AI均低于VMI(P<0.05)。100~ 200 keV VMI+O-MAR主观评分均高于VMI图像;在140~160 keV时,两种图像评分均≥3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 VMI+O-MAR可有效减轻骨科金属植入物伪影,推荐使用140~160 keV的VMI+O-MAR算法重建图像。

    •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3(3):392-396.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4

      摘要 (182) HTML (450) PDF 1.20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katG、inhA和AhpC基因突变与异烟肼(isoniazid,INH)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结核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MTB培养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痰或灌洗液MTB培养及菌种鉴定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 712例,INH表型药敏测定,敏感1 308例,耐药404例;其中663例标本同时送检INH耐药基因检测(分子药敏),99例未检出,564例分子药敏阳性,其中敏感390例,突变174例,突变位点为katG315、inhA启动子和AhpC启动子。以表型药敏作为金标准,分子药敏检出INH耐药的灵敏度为92.4%(95%CI:88.5% ~96.4%),特异度为96.2%(95%CI:94.3%~98.1%),阳性预测值为91.4%(95%CI:87.2%~95.5%),阴性预测值为96.7%(95%CI: 94.9%~98.4%),约登指数88.6%,准确率95.0%。172例表型药敏为耐药的患者检出耐药基因突变159例,分别为katG315突变 126 次,inhA 启动子突变 25 次和 AhpC 启动子突变 15 次,katG315 突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inhA 和 AhpC 启动子(χ2 =123.915、 151.891,P<0.001)。52 例表型药敏为高度耐药的患者,katG315 突变 41 次,inhA 启动子突变 8 次,AhpC 启动子突变 7 次, katG315突变率显著高于inhA和AhpC启动子(χ2 =39.510、42.146,P<0.001)。katG315联合inhA/AhpC启动子突变菌株的高度耐药率明显高于 katG315 单独突变菌株(χ2 =4.951,P=0.045)。耐多药组和准广泛耐药组 katG315 突变率显著高于耐 INH 组(χ2 =5.522,P=0.018;χ2 =8.422,P=0.007)。准广泛耐药组 katG315 联合 inhA/AhpC 启动子的突变率显著升高(χ2 =8.916,P= 0.006)。结论:katG315是本地区INH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与INH高度耐药密切相关。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研究

      2023(3):397-400,412.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5

      摘要 (126) HTML (151) PDF 2.26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2 )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间隔5周治疗1次,期间用新型复合酸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按痤疮瘢痕临床亚型(V型、W型和U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共有7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05),瘢痕亚型疗效比较中发现治疗组V型瘢痕的疗效较好(t=2.070,P < 0.05),而两组W型和U型瘢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P > 0.05;t=0.020,P > 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3%,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2,P < 0.05)。结论: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宫颈厚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3(3):401-404.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6

      摘要 (78) HTML (70) PDF 4.91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的宫颈厚度特点,探讨宫颈厚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22例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正中矢状面宫颈厚度测量值,分析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宫颈厚度测值,绘制单一宫颈厚度、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厚度联合阴道镜检查预测CINⅢ及以上病变(CINⅢ+,包括CINⅢ、癌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 teristic,ROC)曲线。结果:146 例宫颈炎症患者宫颈厚度为(21.88±2.46)mm,77 例 CINⅠ为(23.76±3.05)mm,53 例 CINⅡ为 (24.44±2.77)mm,41例CINⅢ为(26.28±3.22)mm,5例宫颈癌(原位癌及Ia期)为(26.80±2.49)mm。宫颈厚度与CIN级别呈显著正相关(r=0.492,P<0.001),不同CIN级别间宫颈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厚度联合阴道镜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epithelial lesions,HSIL)预测CINⅢ+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15,宫颈厚度、阴道镜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ow-grade squamous epithelial lesions,LSIL)、HSIL单独预测及宫颈厚度联合LSIL预测CINⅢ+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 0.703、0.824、0.854。结论:宫颈厚度对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评估CIN有一定参考价值,其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评估CINⅢ+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
    • 南京江宁大学城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2023(3):405-412.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7

      摘要 (78) HTML (117) PDF 1.27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江宁大学城春季PM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方法:2018年3月15日—5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进行PM2.5采样。分别使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滤膜中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和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离子平衡分析、同分异构体比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源解析。结果:采样期间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70.24 μg/m3 。c[有机碳(OC)]/c[元素碳(EC)] 比值集中于2.24~10.60,提示PM2.5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且受二次污染影响较大。水溶性离子中SO4 2- 、NO3 - 和NH4 + 含量较高, PM2.5整体偏碱性。c(NO3 - )/c(SO4 2- )平均比值为0.65,表明采样点PM2.5受煤炭燃烧等固定污染源的影响较大。中高环PAH在 PM2.5中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无机元素中Fe、Cl、K、Al和Zn占总质量的82.98%,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以及土壤扬尘是其主要来源。结论:南京江宁大学城PM2.5污染较为严重,受化石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最大。

    • >综述
    • 周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3):413-420.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8

      摘要 (942) HTML (599) PDF 3.25 M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周细胞是一种包绕微血管壁的间充质细胞。炎症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以及有害物质的清除,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也会对机体产生破坏作用,引起疾病。近年来周细胞在炎症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周细胞能迅速响应炎症刺激,参与中性粒细胞渗出过程,并通过直接接触、旁分泌以及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 对维持神经血管单元和生理屏障的稳定极为重要。此外,周细胞自身具有吞噬和抗原递呈的免疫功能,在炎症调节中具有抗炎和促炎的双重作用。因此,周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为靶向周细胞的治疗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回顾周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机制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并对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粪菌移植中供受体因素对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3):421-426,437.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19

      摘要 (179) HTML (335) PDF 2.28 M (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或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相关。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通过将供体微生物群移植至受体肠道内,重建受体肠道微生态结构,进而治疗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相关慢性疾病的一种微生态疗法,其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尽管FMT可治愈90%的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然而FMT在其他复杂疾病中的疗效不尽相同,且在治疗相同疾病患者时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表明存在多种因素影响FMT治疗疾病的疗效。本文从供体和受体两方面对FMT中供体微生物群植入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予以综述。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3(3):427-431. DOI: 10.7655/NYDXBNS20230320

      摘要 (267) HTML (419) PDF 3.30 M (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其种类繁多,不仅干扰人体的生殖、神经、免疫等系统,更是对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从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的组织病理学入手,很少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角度切入。本文通过系统回顾,阐述了几种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诱导抗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和影响T细胞分化等,为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潜在环境暴露危险因素提供依据,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 >病例报告
    • 瘢痕子宫行乳酸依沙吖啶引产致子宫破裂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3(3):432-437. DOI: 10.7655/NYDXBNS20230321

      摘要 (159) HTML (89) PDF 1.16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伴多个基因异常的间变性脑膜瘤双肺多处转移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3):438-441,444. DOI: 10.7655/NYDXBNS20230322

      摘要 (100) HTML (93) PDF 57.28 M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肾移植术后布鲁菌病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3):442-444. DOI: 10.7655/NYDXBNS20230323

      摘要 (102) HTML (46) PDF 1.12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