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生物3D打印丹酚酸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2024(3):297-304,328. DOI: 10.7655/NYDXBNSN230930

      摘要 (1240) HTML (91) PDF 25.74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 3D 打印丹酚酸 B(salvianolic acid B,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SAB占海藻酸钠与明胶总重的百分比制成含0%、0.5%、1.0%、1.5%SAB的生物墨水,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规格的皮肤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AB体外累积释放浓度。皮肤支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创面,分为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以及皮肤支架组(0%SAB、0.5%SAB、1.0%SAB、1.5%SAB组)。于第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渗出情况,同时取创面组织进行HE、Masson、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水平。结果:扫描电镜下,4组皮肤支架均呈网孔状立体结构,孔隙分布均匀。SAB累积释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创面均愈合良好,1.0%SAB 组创面修复优于其他各组。第 7 天时,1.0%SAB 组 ROS 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 < 0.05);第14天时,1.0% SAB组ROS水平低于除1.5% SAB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1),1.0% SAB组和1.5% SAB组RO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第7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及0%SAB组(P < 0.05);第14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和0% SAB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P < 0.05)。HE染色显示,各组创面皮肤均修复较好,1.0%SAB组新生组织较多。Masson染色显示,第7、14天时,0.5%、1.0%、1.5%SAB组创面胶原蛋白沉积多于其他各组(P < 0.05)。结论:1.0%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在第7、14天时不仅可以抑制ROS的产生,并上调各种抗氧化酶的表达,抑制创面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还可以促进胶原沉积,最终促进糖尿病大鼠的创面愈合。

    • CCR8在卵巢癌浸润性Treg上的表达与意义

      2024(3):305-312. DOI: 10.7655/NYDXBNSN230821

      摘要 (98) HTML (50) PDF 17.42 M (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8(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8,CCR8)在卵巢癌肿瘤浸润性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中的表达,探讨CCR8对Treg分化的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卵巢癌细胞ID8荷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脾脏和外周血中Treg上CCR8的表达比例,CCR8+ Treg上免疫检查点相关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素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可诱导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 T cell costimulators,ICOS)、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CR8 变构抑制剂AZ084加入前后对C57BL/6小鼠脾脏中初始CD4+ T细胞向Treg分化的影响。结果:卵巢癌荷瘤小鼠肿瘤中Treg上的CCR8表达相比脾脏、外周血的Treg显著增高;相比CCR8- Treg,CCR8+ Treg上免疫检查点相关蛋白表达更高;AZ084有效抑制小鼠脾脏中初始CD4+ T细胞向Treg的分化。结论:CCR8+ Treg在肿瘤浸润性Treg中占主要比例,CCR8作为卵巢癌浸润性 Treg的主要标志物,变构CCR8蛋白可以抑制Treg的分化。靶向消除CCR8+ Treg可为改善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提供新思路。

    • 神经肽Y/Y1受体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损伤

      2024(3):313-321. DOI: 10.7655/NYDXBNSN230692

      摘要 (92) HTML (194) PDF 602.16 M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Y1受体信号转导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构建心肌损伤模型,腹腔注射Y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IBO3304干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ISO组[20 mg/(kg·d)ISO]、BIBO3304+ISO组[0.1 mg/(kg·d)BIBO3304+20 mg/(kg·d)ISO]、BIBO3304组 [0.1 mg/(kg·d)BIBO3304],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NPY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肌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采用Y1受体特异性激活剂[Leu31,Pro34]-NPY刺激 H9C2 细胞,检测 ANP、β-MHC mRNA 表达;CCK-8 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和 H9C2 细胞中 active 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 3β,p-GSK3β)、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total glyco- gen synthesis kinase 3β,t-GSK3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β-catenin 入核情况。利用β-catenin 特异性抑制剂 ICG001处理细胞,检测[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 NPY mRNA 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高,心肌肥大基因表达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组小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得到有效缓解,心肌肥大基因表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比较,[Leu31, Pro34]-NPY 增加 H9C2 细胞 ANP、β-MHC mRNA 表达,降低心肌细胞活力(P < 0.01)。与对照组比较,ISO 组小鼠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明显上调,p-GSK3β/t-GSK3β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 组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 p-GSK3β表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Leu31,Pro34]-NPY 显著增加心肌细胞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P < 0.05),促进细胞核β-catenin 积累。与[Leu31,Pro34]-NPY 组比较,BIBO3304 抑制细胞核β-catenin 表达,ICG001 显著缓解 [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下降(P < 0.01)。结论:NPY通过Y1受体转导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纤维化。

    • 改良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2024(3):322-328. DOI: 10.7655/NYDXBNSN230774

      摘要 (49) HTML (38) PDF 26.54 M (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改良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并检测早期斑块中免疫清除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经典手术组、改良手术组。假手术组予普通饮食,麻醉、切皮、分离股动脉加缝合,但不行球囊损伤。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予高脂饮食1周后,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其中经典手术组单向拉动球囊3次,改良手术组反复前后拉动球囊30~40次,术后继续高脂饮食4周。术后4周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腹主动脉内膜斑块情况,取腹主动脉损伤段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术后4周,各组体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内超声显示改良手术组斑块增生显著,管腔狭窄。HE染色显示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造模成功率均为 100%。与经典手术组相比,改良手术组最大内膜厚度[(174.69±53.76)μm vs. (481.50±81.94)μm,P < 0.05]、平均内膜厚度[(77.49±18.02)μm vs.(262.63±53.04)μm,P < 0.05]、内膜中膜面积比[0.39±0.14 vs. 1.57±0.30,P < 0.05]和血管狭窄比例[(19.04±5.90)% vs.(52.13±11.31)%,P < 0.05]均显著增加,免疫组化提示改良手术组较经典手术组巨噬细胞浸润更为显著。相比假手术组和经典手术组,改良手术组增生内膜中抗吞噬蛋白CD47表达更为显著。结论:改良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进一步加速了斑块进展,造模更稳定,可靠性更高,且在早期斑块中即可观察到显著的坏死细胞清除缺陷。

    • 基于可降解两性离子聚碳酸酯纳米胶束的设计合成及其血液长循环研究

      2024(3):329-335. DOI: 10.7655/NYDXBNSN230742

      摘要 (978) HTML (43) PDF 64.38 M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稳定性差、血液循环时间短和免疫原性等问题,设计制备了拥有良好稳定性和非特异蛋白质抗性的两性离子纳米药物载体。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和Michael加成后聚合修饰设计并合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羧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共聚物PAC(TCB),采用溶剂交换法制备得到尺寸为160 nm的胶束。结果:细胞摄取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AC(TCB)胶束具有肿瘤细胞摄取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溶血和体内血液循环实验结果显示, PAC(TCB)胶束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长循环特性,且多次注射后不会产生抗体。结论:可生物降解的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作为纳米载体在体内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 迷迭香酸⁃锌配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性研究

      2024(3):336-341,351. DOI: 10.7655/NYDXBNSN230836

      摘要 (76) HTML (45) PDF 519.42 M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和锌(zinc,Zn)离子络合后的结构、抗氧化性、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迷迭香酸锌配合物(RA-Zn)的结构。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比较RA和RA-Zn 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实验和2,2-联氮-二(- 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两者的抗氧化性,最小抑菌浓度法比较两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成功合成了RA-Zn。作用第5天,RA-Zn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优于RA(P < 0.05), 200 μmol/L RA-Zn的抗氧化能力比RA更强(P < 0.05)。RA浓度≥400 μmol/L、而RA-Zn浓度≥25 μmol/L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P < 0.05)。结论:RA和Zn离子络合后抗氧化性和抗菌性增强,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 >临床研究
    • XPO1基因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2024(3):342-351. DOI: 10.7655/NYDXBNSN230934

      摘要 (815) HTML (57) PDF 6.37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携带exportin 1(XPO1)基因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2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且检测出XPO1基因突变的CL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初诊未治(treatment native,TN)和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XPO1突变患者的临床数据、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结果:在 543 例 CLL 患者中,15 例(2.8%)患者 XPO1 基因突变检测阳性,TN 组(368 例)、R/R 组(175 例)中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 9 例(2.4%)及 6 例(3.4%),存在热点突变(E571K)。患者疾病分期多为 Rai Ⅲ/ Ⅳ期,Binet B/C组,且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 variable region,IGHV)无突变。XPO1基因突变与NOTCH1、SF3B1、KMT2D、TP53等基因可同时出现,且与疾病状态无关,而TP53与XPO1基因突变同时发生多见于R/R组 (TN:11.1%;R/R:50.0%)。XPO1突变患者的中位至首次治疗时间(time to first treatment,TTFT)为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9.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0.0个月;XPO1无突变组患者TTFT为8.1 个月,PFS为32.5个月,OS为49.8个月。结论:XPO1突变在CLL中为低频突变且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同时发生。R/R患者携带XPO1突变多于TN患者,且肿瘤负荷更高。XPO1突变组患者的TTFT、PFS较XPO1无突变组患者趋向于更短。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预后营养指数在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中的预测价值

      2024(3):352-359,422. DOI: 10.7655/NYDXBNSN230837

      摘要 (79) HTML (24) PDF 3.75 M (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 dex,PN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抑郁中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182例PD患者为PD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HAMD-24)评分将PD患者分为PD不伴抑郁组和PD伴抑郁组,并选取同期17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D患者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和验证个体化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PD组PNI低于健康对照组,而NLR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PD伴抑郁组 NLR、左旋多巴胺等效剂量(levodopa equivalant dose,LED)、Hoehn-Yahr 分期、病程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 (part Ⅲ of 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Ⅲ)均高于 PD 不伴抑郁组,而 PNI 低于 PD 不伴抑郁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LED和UPDRS-Ⅲ评分的是PD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NI是PD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个体化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835(95%CI: 0.776~0.893,P < 0.01)。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为χ2 =11.576(P > 0.05)。结论:基于PNI、NLR、LED和UPDRS-Ⅲ构建的个体化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抗GM1抗体与抗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2024(3):360-366. DOI: 10.7655/NYDXBNSN231225

      摘要 (47) HTML (30) PDF 1.15 M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anglioside antibody,AGA)水平的60例GBS患者,根据抗甲状腺抗体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以及AGA比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GBS患者抗神经节苷酯GM1抗体和 GM2抗体水平人明显升高,并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 (OR=5.184,95%CI:1.377~19.518,P=0.015)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升高(OR=1.266,95%CI:1.009~1.588, P=0.030),是导致抗GM1抗体阳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47.9 U/mL,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 77 .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20.0 U/mL,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 73 .3%。结论:合并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的GBS患者更易出现抗GM1抗体阳性,这可能是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GBS患者预后更差的可能机制。

    • 解剖系膜法在胸腔镜食管癌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2024(3):367-371. DOI: 10.7655/NYDXBNSN230581

      摘要 (45) HTML (32) PDF 11.80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解剖系膜法和传统方法在胸腔镜食管癌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并发症及愈合。方法:收集 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术式)患者168例,其中解剖系膜法行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100例,传统手术方法68例,对比2种淋巴结清扫方法患者手术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等,Cox 回归分析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方式是否为影响食管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91.5±19.6)min vs.(197.2±16.7)min]、平均住院时间[(12.5±2.4)d vs.(12.1±2.1)d]、术中出血量 [(138.8±52.4)mL vs.(132.7±43.3)mL]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数量较传统方式明显增多 [(2.93±1.19)个vs.(2.57±0.98)个,P=0.036],而喉返神经损伤比例明显降低(2% vs. 13%,P=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左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方式、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0.037、0.045)。论:解剖系膜法清扫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可明显降低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无病生存期,解剖系膜法在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影像医学研究
    •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与深度迁移学习特征的脑胶质瘤分级预测研究

      2024(3):372-379. DOI: 10.7655/NYDXBNSN230893

      摘要 (1255) HTML (74) PDF 189.80 M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手工影像组学(hand-crafted radiomic,HCR)和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方法:选取BraTS2019数据集中332例患者的影像数据[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258例,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74例],随机抽取30例HGG和8例LGG作为测试数据集,其余294例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1、T2 、T1c和Flair 序列中提取病灶的HCR特征和DTL特征,并筛选出影响力前10的特征子集,基于HCR特征、DTL特征和两者组合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deep learning radiomics,DLR)特征,分别建立7种ML模型,评估模型预测HGG和LGG的效能。选择最佳模型后,使用SHAP法对模型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及归因分析。结果:基于HCR和DTL组合的DLR特征构建的ML模型预测效能最高,当使用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筛选特征后,使用T2+T1c+ Flair序列组合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在验证集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到0.996(95% CI:0.991~1.000),约登指数、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920、0.976、0.988和0.932,在测试集上同样具有较高的分级预测效能。SHAP特征权重分析显示Flair序列的特征贡献较大,其次为T2及T1c序列,HCR和DTL特征均有重要贡献。结论:基于多序列MRI的DLR特征构建的ML模型可有效预测脑胶质瘤的肿瘤分级,其中经过SVM-RFE筛选后的 T2+T1c+Flair序列组合的SVM分类器模型效能最佳。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2024(3):380-386. DOI: 10.7655/NYDXBNSN230852

      摘要 (621) HTML (16) PDF 6.33 M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 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 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 (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 < 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 < 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 > 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 < 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 > 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正常移植物及并发症的磁共振影像表现

      2024(3):387-392. DOI: 10.7655/NYDXBNSN230733

      摘要 (804) HTML (39) PDF 1.82 M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正常移植物不同时期的信号特点及并发症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 ing,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前交叉韧带重建复查而行MRI检查的29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移植物并发症在MRI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描述其在T1WI和T2WI上的信号表现,并与其临床症状相结合。结果:在299例患者中,手术后4~6个月T2WI上移植物信号最高。66例(22.07%)出现了移植后并发症,包括5例(1.67%)胫骨隧道前移,1例(0.33%)胫骨隧道位置稍偏后。16例(5.35%)出现Cyclops病变,10例(3.34%)发生移植物的再次断裂,1例(0.33%)出现术后感染。33例(11.04%)在术后不同时间出现移植物隧道内囊性灶。在胫骨隧道前移的患者中有2例同时出现了移植物的再次断裂和Cyclops病变。结论:MRI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复查的一种主要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清晰反映移植物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并发症表现,有早发现早提示的作用,以便临床医生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2024(3):393-397. DOI: 10.7655/NYDXBNSN230901

      摘要 (571) HTML (25) PDF 6.38 M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究组依据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序列的脂像和水像把整条棘间韧带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包括B-C、D-B、D-B-C、D-C 4个亚型。对照组采用矢状位T1WI/T2WI序列把棘间韧带中间部分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比较两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研究组 Kappa 系数:观察者内部为 0.852~ 0.916,观察者间为0.747~0.753;对照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01~0.823,观察者间为0.689~0.703。两组相匹配的122条棘间韧带分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中研究组C型的发生率为54.1%,明显高于对照组9.0%。新增的混合型在研究组中发生率为46.7%,以B-C型和D-C型多见。结论: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方法可靠且可重复,提高了棘间韧带的可识别率和C型的检出率,还可进一步区分混合型及其亚型。

    • >综述
    • 脑膜免疫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3):398-409. DOI: 10.7655/NYDXBNSN230863

      摘要 (969) HTML (157) PDF 6.97 M (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膜作为包绕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4层膜状结构,含有大量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屏障和通道,但是其具体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揭示了脑膜在清除大脑代谢物、参与免疫监视与免疫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脑膜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脑膜免疫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展望脑膜免疫未来的研究方向。

    • 代谢重编程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3):410-416. DOI: 10.7655/NYDXBNSN230975

      摘要 (961) HTML (236) PDF 1.14 M (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肿瘤细胞通过重新编程代谢途径来满足快速增殖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和氧化还原力,葡萄糖代谢、谷氨酰胺代谢、脂质代谢、单碳代谢是肿瘤的重要代谢途径,靶向代谢途径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本文总结了肺癌中葡萄糖、脂肪、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的异常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药物的最新研究,旨在为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新思路。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2024(3):417-422. DOI: 10.7655/NYDXBNSN230534

      摘要 (88) HTML (27) PDF 1.16 M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类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及骨髓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CMML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AID与CMML合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给此类患者治疗的选择带来了一定挑战。已有研究提示合并AID对CMML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MML患者合并AID的类型、可能发病机制、预后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2024(3):423-428. DOI: 10.7655/NYDXBNSN230516

      摘要 (58) HTML (64) PDF 1.13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肺癌发生率高,合并ILD的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ILD及肺癌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相似的发病机制。肺癌治疗常可引起ILD及ILD急性加重。一些靶向两者相似发病机制的药物在肺癌合并ILD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疗效。本文就IL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风险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2024(3):429-434. DOI: 10.7655/NYDXBNSN230190

      摘要 (62) HTML (39) PDF 1.14 M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纤维化疾病由于其广泛性和复杂性带来了重大临床挑战,探究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并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是适用于再生医学的理想干细胞,可作为许多疾病的替代治疗方案。近年来研究表明,ADSC有显著的抗纤维化潜力。本文就ADSC抗组织纤维化过程中涉及的上皮-间充质转变、成纤维细胞活化、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潜在干预靶点进行综述,旨在为防治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 自噬与哮喘中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4(3):435-439. DOI: 10.7655/NYDXBNSN231060

      摘要 (73) HTML (85) PDF 752.93 K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气道重塑作为哮喘的关键特征之一,在哮喘早期即可发生。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是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靶细胞,其表型从正常收缩型向增殖/合成型转化是气道重塑的重要特征之一。ASMC具有可塑性,其表型可受多种因素调节。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生物的一种防御性保守生物过程,近年来被证实可通过调节ASMC的表型参与气道重塑。本文针对哮喘中自噬对ASMC表型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启发。

    • >病例报告
    • 复发性抑郁障碍进展为谵妄性躁狂1例并文献复习

      2024(3):440-444. DOI: 10.7655/NYDXBNSN230662

      摘要 (69) HTML (54) PDF 1.11 M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