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长链非编码RNA SNHG2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沁仇,马力,王朝霞
    2024(9):1283-1291. DOI: 10.7655/NYDXBNSN240407
    [摘要](332) [HTML](13) [PDF 866.99 K](131)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大量研究报道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0(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20,SNHG20)在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抑制其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进程,且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作为一个公认的致癌基因,lncRNA SNHG20是恶性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文章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对lncRNA SNHG2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  基于ReHo的7~15岁不同程度肥胖儿童静息态fMRI研究
    李倩,王心,杨明
    2024(9):1257-1261. DOI: 10.7655/NYDXBNSN240511
    [摘要](661) [HTML](7) [PDF 17.08 M](112)
    摘要: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探讨7~15岁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大脑局部一致性 (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特征。方法:选取单纯性肥胖(obesity,OB)儿童 35 例、肥胖伴代谢综合征(metobolicsyndrom, MS)儿童20例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儿童24例,均进行rs-fMRI扫描,计算ReHo值并对比3组之间的差异,而后将差异脑区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OB组及MS组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的ReHo值升高,右内侧额上回、左背外侧额上回的ReHo值降低;与OB组相比,MS组左背外侧额上回ReHo值降低,且左背外侧额上回的ReHo值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呈显著负相关(r=-0.350, P=0.009;r=-0.294,P=0.029)。结论:肥胖儿童在参与摄食调节、抑制控制等脑区功能活动异常,左背外侧额上回的活动异常与肥胖程度相关,可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3  血清CA125和HE4的动态变化在预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的价值研究
    何乐伟,王充,杨诗敏,张春晓,席晓薇
    2024(9):1207-1216. DOI: 10.7655/NYDXBNSN230894
    [摘要](534) [HTML](7) [PDF 19.07 M](117)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在术前以及术后化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铂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肿瘤病房收治的经过规范化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化疗前, 以及化疗中至少2次血清CA125及HE4水平,并收集对铂类药物敏感性、PFS等数据。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 方差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等。结果:对 117 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患者的分析结果提示, CA125和HE4阳性与肿瘤较高期别、多腹水量、不满意减灭、腹水细胞学阳性相关。通过Cox回归分析验证得出CA125和HE4 均是预后的危险因素(OR=4.29,P=0.010;OR=1.77,P=0.049)。CA125、HE4均阳性患者组与仅CA125阳性的患者组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公式t1/2=t1/ [ 2×lg(c1/c2)]计算CA125和HE4半衰期,截取术前CA125和HE4、术后CA125和 HE4最低值、CA125和HE4半衰期的最优cut-off值,分别为436 U/L和400 pmol/L、12 U/L和35 pmol/L、21 d和25 d,预后分析提示除了HE4最低值与预后无关,其余均和预后相关,其中CA125半衰期>21 d的HR值最高为3.28,中位PFS下降57.5%(P < 0.001)。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CA125半衰期>21 d(AUC=0.76)、CA125 最低值>12 U/L(AUC=0.70)及第3程化疗后CA125未回归正常(AUC=0.71)这3项指标对于预测存在3年内复发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分别为71.8%、68.3%、68.2%,特异度分别为79.6%、71.7%、72.6%。结论:CA125半衰期、CA125化疗过程中最低值、第3程化疗后CA125未回归正常及6项指标中≥2项阳性这4个指标对于预测存在3年内复发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对于预测铂敏感性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
    4  DF3/MUC1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效果的鉴定
    王程,顾慧慧,宣亮,郑勤,朱传东,徐瀚峰,童金龙,王礼学
    2024(9):1190-1197,1226. DOI: 10.7655/NYDXBNSN240297
    [摘要](679) [HTML](11) [PDF 78.97 M](137)
    摘要:
    目的:构建含 DF3/MUC1 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腺病毒 (Ad-DF3-copGFP),探讨其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方面的作用。方法:制备并纯化重组腺病毒 (Ad-DF3-copGFP),与本实验室构建保存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copGFP)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感染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及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评估感染效率与非特异性感染率;将A549细胞按一定数量加入到健康人外周血中来模拟CTC,使用两种重组病毒感染并检测模拟CTC细胞以进行检出率测定;使用Ad-DF3-copGFP 法及 Ad-hTERT-copGFP 法检测肺癌患者临床样本中的 CTC,初步评估临床 CTC 检测的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 Ad-DF3-copGFP,其对A549、H1299细胞有较高感染效率,且与Ad-hTERT-copGFP相比,Ad-DF3-copGFP非特异性感染率更低 (P < 0.001);Ad-DF3-copGFP法模拟CTC检出率(77.3%)高于Ad-hTERT-copGFP法(69.6%);在临床CTC检测中,Ad-DF3-copGFP 法CTC检出数[每4 mL(10.90±2.42)个]明显高于Ad-hTERT-copGFP法[每4 mL(6.20±1.81)个,P < 0.001]。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其检测CTC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为CTC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5  基于改进型U⁃Net的变色油墨血浆判别模型
    张瀚文,曹维娟,罗刚银,江浩,邱香,许杰,史蓉蓉,郑然
    2024(9):1179-1189. DOI: 10.7655/NYDXBNSN231104
    [摘要](773) [HTML](13) [PDF 137.87 M](154)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因主观判别尺度不一和计算响应过长,在血浆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疑似溶血血浆误判输出和疑似非溶血血浆医学报废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或产生浪费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变色油墨理念的限界法。利用改进型U-Net网络进行图像分割,引入改进型注意力机制、批量归一化和填充模块来解决空间映射关系中存在的估计均值偏移、计算效率低和感受野视场不足的问题,并利用自采样本数据集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对比。结果:采用变色油墨限界法进行分类判别,在确保血浆样本识别精度为前提的同时,提升了血浆判别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判别时间,实验结果评价准确率为99.52%。 结论:本研究模型的血浆判别精度优于其他判别模型,有望应用于临床。
    6  一氧化氮在神经精神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裴桐忻,张克忠,鲁严
    2024(8):1155-1164. DOI: 10.7655/NYDXBNSN240282
    [摘要](383) [HTML](88) [PDF 1.10 M](664)
    摘要: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生理浓度NO参与维持正常神经精神功能,病理性高浓度NO则表现出神经毒性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病理反应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文章综述了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代谢与作用,并以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抑郁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为例,探讨了NO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炎症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与致病机制,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和新型治疗药物开发提供思路和动力。
    7  江苏省2004—2022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分析
    陈紫颖,刘鑫,刘文东,沈文琪,吴莹,时影影,胡建利
    2024(8):1146-1154. DOI: 10.7655/NYDXBNSN231105
    [摘要](352) [HTML](42) [PDF 1.18 M](496)
    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维度变化趋势,采用时空重排扫描探测时空聚集性。结果:2004—2022年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事件3 641起,累计报告发病131 880例,死亡73例,涉及25种法定传染病突发事件1 868起,其中甲类76起、乙类391起、丙类1 401起;涉及 8 种其他传染病突发事件 1 773 起。Joinpoint 回归分析显示全省事件数呈增加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PC, AAPC)=16.28,P < 0.05)],甲类自2006年呈下降趋势(AAPC=-18.23,P < 0.05),乙类、丙类、其他均呈增加趋势(AAPC>0,P < 0.05),苏南、苏中、苏北各区域事件数全局均呈增加趋势(AAPC>0,P < 0.05),苏南分为“快速增加—慢速增加—快速增加—减少”4个阶段,苏中事件数单调增加,苏北分为“增加—慢速减少—快速增加—减少”4个阶段。2006年、2015年、2018年为主要转折点。时空重排扫描共探测出8个时空聚集区,按发生顺序分别分布在苏中+苏南—苏北—苏南—苏南+苏北。结论:江苏省传染病突发事件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苏南和苏北聚集,苏中相对分散,重点地区需做好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
    8  106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超声与遗传学产前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王咏梅,吴云,吴丽君,张沁欣
    2024(8):1076-1081. DOI: 10.7655/NYDXBNSN240218
    [摘要](253) [HTML](28) [PDF 3.86 M](435)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的临床价值,并对比遗传学产前诊断结果。方法:对106例胎儿NT 增厚的超声与遗传学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胎儿均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其中有4例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1例行SMN1 基因检测),并跟踪妊娠结局。结果:共发现44例(41.51%)遗传学异常,2例临床意义不明性拷贝数变异。遗传学异常中共包含39例染色体异常(34例非整倍体异常和5例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及5例基因异常(均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变异)。随着NT厚度的增加,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44例遗传学异常胎儿中有38例(86.36%)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其中鼻骨发育不良占比最高。结论:发现胎儿NT增厚应首先考虑染色体异常尤其是非整倍体异常。NT增厚还与拷贝数变异及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有关。对于染色体微阵列阴性的NT增厚胎儿,可结合超声及家族史等综合考虑行全外显子检测。
    9  阿托伐他汀诱导的MIN6细胞铁死亡及相关机制研究
    魏倩影,陈欣,秦瑶,李雨潇,秦璐,张梅
    2024(8):1044-1050. DOI: 10.7655/NYDXBNSN240215
    [摘要](369) [HTML](51) [PDF 3.08 M](432)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是否可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N6细胞分为对照组、Ator组、Ator+凋亡抑制剂(Z-VAD-FMK)组、Ator+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 组和Ator+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Fe2+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 检测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坏死基因受体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serine threonine kinase 3, Ripk3)、铁死亡相关基因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tor组相比,Ator+Z-VAD-FMK 组和Ator+Fer-1组细胞存活率更高(P均<0.01)。透射电镜下Ator组细胞可见凋亡、铁死亡和自噬相关的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Ator 组细胞 Fe2+ 相对荧光强度、MDA 水平和 ROS 相对水平均升高,GSH 含量下降;caspase-3、Acsl4、Ptgs2 的 mRNA 及 4-HNE的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 < 0.05)。与Ator组相比,Ator+Fer-1组Fe2+ 相对荧光强度、MDA水平和ROS相对水平均下降,GSH含量上升;Acsl4的mRNA表达减少,Gpx4的mRNA表达增加(P均<0.05);4-HNE 的蛋白表达减少而GPX4的蛋白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or可能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下调GPX4表达,诱导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
    10  氟化聚乙烯亚胺衍生物构成的胶束载体的构建、表征及其在跨血⁃脑屏障递送中的作用研究
    郭小瑭,卢席缘,李聚学
    2024(8):1035-1043. DOI: 10.7655/NYDXBNSN240414
    [摘要](397) [HTML](62) [PDF 8.12 M](409)
    摘要:
    目的:探讨由氟化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衍生物构成的纳米胶束的构建、表征及其在跨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BBB)进行基因递送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EI和七氟丁酸酐(heptafluorobutyric anhydride,HFAA)通过化学反应合成PEI-HFAA,随后通过酰胺反应连接芥子酸(sinapic acid,SA)得到产物PEI-HFAA-SA(简称SPF),最终在SPF外包裹聚山梨酯80(polysorbate 80,PS80)得到最终产物PEI-HFAA-SA@PS80(简称SPFT)。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氟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对SPFT的分子键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动态光散射实验、琼脂糖凝胶阻滞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其水合直径、质粒吸附及保护能力、载体质粒复合体的稳定性和形貌进行进一步表征。探究SPFT在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Neuro 2a中的基因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的SPFT至C57BL/6J小鼠中,观察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BBB内细胞的基因转染效果。结果:以SA和HFAA修饰以及PS80包裹的方法合成了SFPT。检测结果显示,SPFT水动力粒径100~200 nm,并且对质粒有一定的携带和保护作用。SPFT携带质粒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转染能力和生物相容性。体内实验显示,尾静脉注射后的SPFT在小鼠大脑中有聚集现象,能够携带质粒穿越BBB并进行基因递送。结论:SPFT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穿越BBB及基因递送能力,为脑部疾病的治疗药物递送提供了新的思路。
    11  室管膜下区放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进展和临床意义
    郭沥泞,丁宇轩,王丽君
    2024(7):1018-1024. DOI: 10.7655/NYDXBNSN231114
    [摘要](77) [HTML](57) [PDF 821.33 K](599)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脑肿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 作为成人神经干细胞最集中的部位,可能是GBM干细胞的潜在来源。研究表明SVZ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且SVZ受累可以作为GBM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物之一。因此,SVZ可能成为GBM患者放射治疗的靶点。另外, SVZ放疗可以改善GBM患者的预后,但是近年来始终存在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为了探索SVZ的临床价值,了解SVZ与放疗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通过综述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列举和评估现有临床证据,探讨SVZ放疗的价值。
    12  肠道类器官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
    周寅,俞静,丁国宪
    2024(7):979-984. DOI: 10.7655/NYDXBNSN240242
    [摘要](1004) [HTML](147) [PDF 801.39 K](905)
    摘要:
    肠道类器官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模型,具有模拟体内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特性,广泛用于肠道疾病与功能变化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们将基因编辑与肠道类器官结合,为探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研发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本篇综述旨在回顾基因编辑技术在肠道类器官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疾病建模、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13  南通市HIV合并HB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一茹,邱涛,马平,周小毅,丁萍,陈彦君,姜洁,何楚,钱姣,孔泉,邹美银,翟祥军
    2024(7):972-978. DOI: 10.7655/NYDXBNSN240070
    [摘要](1053) [HTML](77) [PDF 849.08 K](519)
    摘要: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感染现况和特征,分析HIV/HBV合并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通市2016年1月—2021年12月新确诊的HIV感染者为调查对象,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 检测结果分为HIV单独感染组1 830例和HIV/HBV合并感染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ART前HIV感染特征,分析ART后HIV 病毒学抑制和CD4+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以评估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HIV/HBV合并感染者ART前免疫受损重于HIV单独感染者。接受ART后,HIV单独感染组和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4+ T计数总体上均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ART 2年后,两组患者的HIV病毒学抑制率均为90%以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开始ART的年龄增加、初始CD4+ T < 200个/μL、初始HIV RNA≥4.5[lg(copies/mL)]是影响免疫重建的危险因素。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免疫重建良好率有增加趋势。在ART前合并HBV感染加重HIV感染者的免疫损伤,因而可能影响免疫重建。结论:HBV感染可加重 HIV感染者的免疫损伤,现行HIV/HBV合并感染的ART策略可有效抑制双重感染,有利于HIV/HB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重建。在感染者的干预管理中,ART及疗效监测均存在不足,临床诊疗活动需进一步规范。
    14  基于SEER数据库的胰腺胶样癌生存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李晨晨,陈重发,尹凌帝,彭云鹏,苗毅
    2024(7):909-914,940. DOI: 10.7655/NYDXBNSN231036
    [摘要](1004) [HTML](56) [PDF 2.53 M](635)
    摘要:
    目的:明确影响胰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后模型,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评估。方法:选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510例患者,将其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训练集的临床变量构建预后模型,以预测CC患者在1、3、5年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的概率值,而后用验证集验证训练集筛选出的变量及校准预测模型。结果: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级、检出淋巴结数量、是否手术、T分期、是否转移,并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了临床预后模型。受试者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值表明本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相近。结论:本研究构建出CC患者的临床预后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了有效评估,填补了这种罕见肿瘤预后研究的空白,为临床医生评估CC患者预后提供了一项有力依据。
    15  腐胺通过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改善高龄卵母细胞质量
    倪曼,程丽,郭爽,腊博雅,严正杰,崔毓桂,覃莲菊,刘嘉茵
    2024(7):891-900. DOI: 10.7655/NYDXBNSN240332
    [摘要](1405) [HTML](80) [PDF 1.72 M](605)
    摘要:
    目的:评估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培养液中添加腐胺是否可改善高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腐胺对高龄小鼠卵母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的影响。方法:取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至减数分裂(meiosis,M)Ⅱ期,分别使用8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年轻对照组,40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老龄对照组,IVM液中添加0.5 mmol/L腐胺的40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老龄实验组。通过检测MⅡ期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二细胞率、囊胚率、皮质颗粒分布、纺锤体异常率和染色体异常率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使用透射电镜观察MⅡ期卵母细胞的MAM,qPCR检测MAM间Ca2+ 传递的关键分子含量,Ca2+ 探针测定线粒体、内质网和胞质的Ca2+ 水平,并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评估线粒体功能。结果:腐胺提高了高龄小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P < 0.05)和囊胚率(P < 0.05),并显著降低皮质颗粒分布异常率(P < 0.01)、纺锤体异常率(P < 0.01)和染色体异常率(P < 0.05)。腐胺可阻止高龄小鼠卵母细胞的MAM间距缩短变化(P < 0.001),降低其间Ca2+ 传递的关键分子含量(P < 0.05),缓解由MAM间Ca2+ 快速传递引起的线粒体钙超载(P < 0.001),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 (P < 0.05),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 < 0.001)。结论: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腐胺可显著改善高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且腐胺可通过影响MAM间Ca2+ 传递缓解线粒体钙超载,改善线粒体功能。
    16  人工智能与PET/MR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张逸悦,王峰
    2024(6):876-881. DOI: 10.7655/NYDXBNSN230758
    [摘要](1398) [HTML](157) [PDF 821.02 K](999)
    摘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核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是近年开发出来以实现功能和结构同步获取的新型影像成像技术,对帕金森病早期临床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很好的价值。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辅助医生诊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机器学习和PET/MR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17  基于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哮喘亚型鉴定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马晴晴,顾圣玮,王红玉,姚欣,曾晓宁
    2024(6):802-811. DOI: 10.7655/NYDXBNSN240152
    [摘要](1093) [HTML](116) [PDF 150.22 M](964)
    摘要:
    目的:研究哮喘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mitochondrial autophagy-related gene,MRG)表达情况、构建疾病预测模型, 根据MRG特征对哮喘进行分型并挖掘可能的潜在靶标与治疗药物。方法: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得哮喘气道上皮转录组学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MRG,并在哮喘小鼠气道上皮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13刺激的小鼠原代气道上皮细胞模型中行免疫组化验证;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哮喘预测模型,根据MRG表达谱分型,基因本体论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差异;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可能的靶向药物。结果:哮喘患者MRG整体表达较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差异最显著基因为线粒体外膜转位酶5(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5,TOMM5),其在哮喘患者、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及IL-13刺激的小鼠原代上皮细胞模型中表达均上调;22个MRG中筛选出7个疾病最相关特征基因(TOMM5、 FUN14 结构域蛋白 1、线粒体外膜转位酶 22、自噬接头受体蛋白 1、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5、线粒体融合蛋白 2 及核糖体蛋白 S27a),并以此构建哮喘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显示预测性能良好;共识聚类分析将哮喘分为2个亚型,两型在基因表达及通路富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分型靶向小分子药物的预测结果分别为XMD8-92和Verrucarin-A。结论:上述7个 MRG可作为哮喘预测的有效分子标志物,研究结果有望为患者疾病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8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性相关基因TCEAL7作为胃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刘嘉浩,钱海声,高欣,李文洁,马蕊,杨振,李璇,张国新
    2024(6):769-780. DOI: 10.7655/NYDXBNSN240186
    [摘要](1320) [HTML](339) [PDF 35.89 M](981)
    摘要:
    目的: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寻找与基于 mRNA 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mRNA expression-based stemness in- dex,mRNAsi)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GSE66229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组织和细胞系中TCEAL7的表达。采用过表达TCEAL7的GC细胞研究TCEAL7对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干性特征的影响。结果:TCEAL7在GC中表达下调。 但TCEAL7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对应。过表达TCEAL7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成球能力并减少干细胞样CD44high/CD24high细胞的数量。包含临床特征和TCEAL7表达的列线图对于预测GC患者预后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结论: TCEAL7被鉴定为在GC中与mRNAsi相关的预后因子,它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并减弱了细胞的干性特征。
    19  SENP1在SPOP去SUMO化修饰中的作用研究
    张赟豪,韩博昂,王瑜,朱琴,乐珅,俞婷婷,程雁,刘晨
    2024(6):753-761. DOI: 10.7655/NYDXBNSN240028
    [摘要](1366) [HTML](146) [PDF 19.27 M](791)
    摘要:
    目的:研究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修饰对SPOP(speckle type BTB/POZ protein) 蛋白水平和细胞定位的影响,并尝试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探讨 SUMO 特异性蛋白酶 1 (sentrin-specific proteases 1,SENP1)和SPO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野生型(wild type,WT)和Senp1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研究Senp1对Spop蛋白水平和细胞定位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外源WT-Spop和Spop的SUMO修饰位点突变体的蛋白表达量,进一步确认SUMO修饰对Spop蛋白水平的影响。后续通过邻位连接技术(proximity ligation assay,PLA)研究WT-Spop及其 SUMO修饰位点突变体与SUMO1的结合能力。最后通过ccRCC患者的RNA表达数据和ccRCC细胞系探讨SENP1和SPOP在 ccRCC中的相关性。结果:Senp1 敲除下调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 Spop 的蛋白量和稳定性,但不影响其细胞核定位。突变 Spop 的 SUMO 修饰位点后,其与 Sumo1的结合能力下降,蛋白量也有所降低。SENP1和SPOP的表达在ccRCC中呈正相关。 结论:Senp1通过去SUMO化修饰稳定Spop蛋白,SENP1和SPOP的表达在ccRCC中呈正相关。
    20  全人源抗大别班达病毒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徐若薇,韩一芳,周婷婷,吴梓菡,李军,金柯,汪春晖
    2024(6):743-752. DOI: 10.7655/NYDXBNSN240190
    [摘要](1666) [HTML](375) [PDF 25.87 M](988)
    摘要: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 抗体。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恢复期患者血浆抗体效价,挑取恢复期患者PBMC样本进行磁珠富集,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能够结合DBV糖蛋白的特异性单个B细胞,经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测序获得抗体序列,进行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鉴定抗体的表达、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果:共收集25例SFTS恢复期患者血液样本,血浆中均发现了DBV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抗体。选取样本进行流式分选和BCR测序,分析后共获得6个单链抗体,对DBV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表达了6个与DBV 具有中和作用的全人源抗DBV抗体。
    21  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诗铫,黄志航,蒋腾
    2024(5):698-704,731. DOI: 10.7655/NYDXBNSN240101
    [摘要](979) [HTML](263) [PDF 4.19 M](1165)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量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基因是新发现的AD易感基因之一。文章搜索近年来相关高质量文献,结合课题组前期成果,从TREM2基因变异与AD易感风险,TREM2的结构、配体及信号传导,TREM2与AD病理进程,靶向TREM2的AD疗法等4个方面,对TREM2在AD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期望能为后续AD的遗传及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22  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盈盈,冯黎黎,韩峰
    2024(5):688-697. DOI: 10.7655/NYDXBNSN240078
    [摘要](1051) [HTML](1017) [PDF 5.19 M](1301)
    摘要:
    小分子烷化剂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由于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和DNA修复途径激活等因素介导的TMZ 耐药,很多患者难以从TMZ治疗中获益。文章将从多个角度阐述TMZ耐药的详细分子机制,探讨缓解TMZ耐药以及增强TMZ 疗效的新型治疗策略和潜在药物分子,希望为临床缓解胶质瘤患者的TMZ耐药问题提供参考。
    23  热休克蛋白A12A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诏鹤,孔秋月,丁正年
    2024(5):615-625. DOI: 10.7655/NYDXBNSN231186
    [摘要](1030) [HTML](121) [PDF 5.09 M](615)
    摘要: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A12A(heat shock protein A12A,HSPA12A)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采用脓毒症小鼠肝组织RNA测序的公共数据库,以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Hspa12a和多种载脂蛋白的mRNA表达变化。②采用 6~8周龄Hspa12a基因敲除(Hspa12a knockout,Hspa12a-/-)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5 mg/kg诱导内毒素血症,以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注射小鼠为对照组,分为NS-WT组、NS-Hspa12a-/-组、LPS-WT组和LPS-Hspa12a-/-组;LPS作用6 h后,收集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迹和RT-PCR分析其中HSPA12A、 ApoA1、ApoB、ApoM表达水平;分离血清,测定肝功能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③WT鼠原代肝细胞过表达Hspa12a后,使用LPS(500 ng/mL)作用于肝细胞模拟内毒素血症肝损伤模型,6 h后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的ALT和AST水平。④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脓毒症肝损伤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ALT、AST、HDL-C和LDL-C的差异。结果: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脓毒症小鼠肝脏Hspa12aApoa1ApobApom的mRNA表达下降。②与NS-WT组相比,LPS-WT组肝组织出现明显损伤(P < 0.001)、炎症病灶数量增多(P < 0.01)、血清 ALT(P < 0.05)和 AST(P < 0.01)升高,同时肝组织中 HSPA12A 表达显著下降(P < 0.05);而与 LPS-WT组相比,LPS-Hspa12a-/-组肝脏病理变化更严重(P < 0.05)且血清ALT(P < 0.01)和AST(P < 0.05)水平升高,HDL-C和 LDL-C水平下降(P < 0.01),肝组织载脂蛋白(ApoA1、ApoB、ApoM)表达降低(P < 0.05,P < 0.01)。③体外实验中LPS作用使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01),而过表达Hspa12a能够减轻LPS作用引起的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1)。 ④临床数据显示,出现脓毒症肝损伤的患者血浆中ALT和AST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01),HDL-C和LDL-C水平显著下降(P < 0.001)。结论:内毒素血症导致肝脏HSPA12A表达下调,其介导了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过表达Hspa12a能够保护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维持肝脏载脂蛋白及脂蛋白稳态有关。
    24  胆酸和去氧胆酸抗惊厥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周俊发,乔婷婷,张志宏,叶仕高,陈洁欣,匡海学,王秋红
    2024(5):604-614. DOI: 10.7655/NYDXBNSN231037
    [摘要](944) [HTML](90) [PDF 38.86 M](710)
    摘要:
    目的:探究胆汁酸单体化合物胆酸(cholic acid,CA)和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将 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sodium valproate/valproic acid,VPA,189 mg/kg)、CA组(60 mg/kg)和 DCA组(60 mg/kg),每组9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为假给药,各给药组于造模前1 h预给药,连续给药16 d。采用(45.0±0.5)℃水浴建立惊厥大鼠模型,每隔1 d水浴1次,共计8次,观察记录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惊厥发作时间、惊厥结束时间,对大鼠惊厥发作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IL-6含量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均 < 0.001);VPA组和DCA组惊厥发作等级显著降低(P < 0.001,P < 0.01),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6和 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01),海马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01);与模型组相比,DCA组和VPA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除血清中IL-1β和海马组织IL-6的水平外,CA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 (P < 0.01)。海马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胞体紧缩,体积变小,染色加深,嗜碱性增强,胞质胞核分界不清;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DC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与VPA组相近。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处理、文献及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12个差异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共筛选出9个差异化合物;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 CA和DCA的抗惊厥作用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和丁酸代谢通路。结论:CA和DCA对热性惊厥大鼠的行为学和生化指标等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惊厥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
    25  TBK1对NLRC4炎症小体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曾强,张在奎,孙乃双,陈允梓
    2024(5):595-603,614. DOI: 10.7655/NYDXBNSN231080
    [摘要](1137) [HTML](97) [PDF 20.69 M](732)
    摘要:
    目的:探究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调控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4(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4,NLRC4)炎症小体激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感染的永生化骨髓巨噬细胞(immortalized 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IBMDM)中,Western blot检测NLRC4炎症小体激活及其下游分子半胱天冬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 1,Caspase-1)和Gasdermin D(GSDMD)的剪切情况; 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 TBK1 与 NLRC4的相互作用及其具体结构域;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确定TBK1与NLRC4的空间定位;GST pull-down实验确定TBK1与NLRC4是否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寡聚化检测实验验证NLRC4 炎症小体组装。构建S.T感染C57BL/6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情况。涂板计数腹腔灌洗液和肺的细菌负荷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腹腔灌洗液及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在S.T感染的IBMDM中,抑制TBK1可减弱NLRC4炎症小体激活,NLRC4磷酸化水平下降,Caspase-1与GSDMD的剪切减少;TBK1与NLRC4存在相互作用,TBK1的N端与NLRC4的NACHT 结构域相互作用;TBK1与NLRC4存在空间上的共定位;TBK1可以磷酸化NLRC4的Ser533位点。S.T动物模型实验显示,抑制 TBK1活性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减低小鼠腹腔灌洗液和肺中的细菌负荷量;降低血清以及腹腔灌洗液中的IL-1β、TNF-α 的表达水平;减少腹腔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结论:TBK1与NLRC4相互作用,磷酸化NLRC4 Ser533位点,促进NLRC4 炎症小体的激活,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潜在靶点。
    26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何奕婷,祁婉婉,冯振卿
    2024(4):553-560. DOI: 10.7655/NYDXBNSN230971
    [摘要](139) [HTML](259) [PDF 912.10 K](838)
    摘要: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一旦进入晚期,预后往往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谱系,指导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和预测患者预后等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7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生理功能及在疾病发生中的病理意义
    胡永灿,吕凌
    2024(4):546-552,566. DOI: 10.7655/NYDXBNSN230859
    [摘要](166) [HTML](364) [PDF 2.05 M](979)
    摘要: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对线粒体完整性和生物能量代谢至关重要。ANT有4种异构体,生理情况下ANT主要参与膜两侧的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enosine triphosphate, ADP/ATP)交换,可能是构成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主要成分,并参与细胞凋亡和质子泄漏过程。ANT损伤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在代谢性疾病、心肌病及肿瘤发生进展中有着重要的病理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有关ANT的研究进展和知识,旨在为靶向ANT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28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的进展
    陈佳丽,夏天,周其冈
    2024(4):536-545. DOI: 10.7655/NYDXBNSN230990
    [摘要](174) [HTML](624) [PDF 1.31 M](2304)
    摘要: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蛋白质的控制和调节,而绝大部分蛋白质都是通过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来实现其功能。文章系统总结基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原理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评述。
    29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在胰腺癌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喻悦,王瑜亮,张晓
    2024(4):524-535,572. DOI: 10.7655/NYDXBNS20231154
    [摘要](160) [HTML](384) [PDF 1.88 M](921)
    摘要: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吉西他滨,但随着其耐药性的出现,疗效显著降低。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为满足能量和生物原料的需求,出现了代谢途径调整和改变的现象。有氧糖酵解异常增强是胰腺癌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特征之一,在葡萄糖转运体蛋白和糖酵解关键酶的作用下,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化疗耐药。文章对胰腺癌耐药和葡萄糖代谢重编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总结分析其调控机制及信号通路,并归纳靶向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代谢通路的临床前试验和药物开发情况。
    30  槲皮素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损伤
    罗瑞熙,王文佳,王平,田维毅
    2024(4):445-454. DOI: 10.7655/NYDXBNSN230684
    [摘要](1273) [HTML](115) [PDF 1.79 M](904)
    摘要: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建立NAFLD模型,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Que低剂量组(25 mg/kg)和Que高剂量组(50 mg/kg),另设正常饮食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期间监测大鼠体重、进食量。继续饲养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 以及肝脏组织中TC、TG的含量变化;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油红O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血糖仪检测大鼠血糖值并通过糖耐量试验评估大鼠糖耐量受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ERS相关基因 BipAtf6Atf4Xbp-1sChop 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 ERS 相关蛋白 BiP、CHOP、ATF4、ATF6、XBP-1s和XBP-1u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AST、ALT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P < 0.05);与模型组比较,Que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DL-C、AST、ALT浓度降低(P < 0.05),Que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浓度降低(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肝细胞形态明显肿胀且呈空泡化,脂质沉积明显增加,且纤维化区域明显增加,同时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受损情况;与模型组比较,以上病理改变在 Que 低、高剂量组大鼠中有较明显改善。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BipAtf6Atf4Xbp-1sChop mRNA表达显著升高,BiP、CHOP、ATF4、ATF6和XBP-1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Que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BipAtf6Atf4Xbp-1sChop mRNA 表达降低,BiP、CHOP、ATF4、ATF6和XBP-1s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结论:Que可以改善高脂饲料诱导的 NAFLD大鼠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肝脏脂质沉积以及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R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31  代谢重编程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田甜,杨明夏
    2024(3):410-416. DOI: 10.7655/NYDXBNSN230975
    [摘要](1062) [HTML](724) [PDF 1.14 M](1940)
    摘要: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肿瘤细胞通过重新编程代谢途径来满足快速增殖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和氧化还原力,葡萄糖代谢、谷氨酰胺代谢、脂质代谢、单碳代谢是肿瘤的重要代谢途径,靶向代谢途径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本文总结了肺癌中葡萄糖、脂肪、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的异常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药物的最新研究,旨在为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新思路。
    32  脑膜免疫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孙芃,高俊英
    2024(3):398-409. DOI: 10.7655/NYDXBNSN230863
    [摘要](1085) [HTML](442) [PDF 6.97 M](1366)
    摘要:
    脑膜作为包绕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4层膜状结构,含有大量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屏障和通道,但是其具体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揭示了脑膜在清除大脑代谢物、参与免疫监视与免疫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脑膜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脑膜免疫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展望脑膜免疫未来的研究方向。
    33  XPO1基因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韩宜霏,许张娣,吴佳竹,孔祎琳,潘必慧,李悦,梁金花,申浩睿,尹华,王莉,李建勇,徐卫
    2024(3):342-351. DOI: 10.7655/NYDXBNSN230934
    [摘要](877) [HTML](113) [PDF 6.37 M](871)
    摘要:
    目的:探讨携带exportin 1(XPO1)基因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2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且检测出XPO1基因突变的CL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初诊未治(treatment native,TN)和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XPO1突变患者的临床数据、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结果:在 543 例 CLL 患者中,15 例(2.8%)患者 XPO1 基因突变检测阳性,TN 组(368 例)、R/R 组(175 例)中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 9 例(2.4%)及 6 例(3.4%),存在热点突变(E571K)。患者疾病分期多为 Rai Ⅲ/ Ⅳ期,Binet B/C组,且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 variable region,IGHV)无突变。XPO1基因突变与NOTCH1、SF3B1、KMT2D、TP53等基因可同时出现,且与疾病状态无关,而TP53与XPO1基因突变同时发生多见于R/R组 (TN:11.1%;R/R:50.0%)。XPO1突变患者的中位至首次治疗时间(time to first treatment,TTFT)为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9.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0.0个月;XPO1无突变组患者TTFT为8.1 个月,PFS为32.5个月,OS为49.8个月。结论:XPO1突变在CLL中为低频突变且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同时发生。R/R患者携带XPO1突变多于TN患者,且肿瘤负荷更高。XPO1突变组患者的TTFT、PFS较XPO1无突变组患者趋向于更短。
    34  基于可降解两性离子聚碳酸酯纳米胶束的设计合成及其血液长循环研究
    张平,徐云燕,陈莹,王可,陈维,张庆明
    2024(3):329-335. DOI: 10.7655/NYDXBNSN230742
    [摘要](1014) [HTML](122) [PDF 64.38 M](872)
    摘要: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稳定性差、血液循环时间短和免疫原性等问题,设计制备了拥有良好稳定性和非特异蛋白质抗性的两性离子纳米药物载体。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和Michael加成后聚合修饰设计并合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羧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共聚物PAC(TCB),采用溶剂交换法制备得到尺寸为160 nm的胶束。结果:细胞摄取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AC(TCB)胶束具有肿瘤细胞摄取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溶血和体内血液循环实验结果显示, PAC(TCB)胶束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长循环特性,且多次注射后不会产生抗体。结论:可生物降解的两性离子功能化聚碳酸酯作为纳米载体在体内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35  生物3D打印丹酚酸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秦立昊,李静燕,张嘉伟,柏益飞,刘婷婷,唐蛰雨,薛同庆,贾中芝
    2024(3):297-304,328. DOI: 10.7655/NYDXBNSN230930
    [摘要](1286) [HTML](123) [PDF 25.74 M](862)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 3D 打印丹酚酸 B(salvianolic acid B,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SAB占海藻酸钠与明胶总重的百分比制成含0%、0.5%、1.0%、1.5%SAB的生物墨水,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规格的皮肤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AB体外累积释放浓度。皮肤支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创面,分为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以及皮肤支架组(0%SAB、0.5%SAB、1.0%SAB、1.5%SAB组)。于第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渗出情况,同时取创面组织进行HE、Masson、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水平。结果:扫描电镜下,4组皮肤支架均呈网孔状立体结构,孔隙分布均匀。SAB累积释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创面均愈合良好,1.0%SAB 组创面修复优于其他各组。第 7 天时,1.0%SAB 组 ROS 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 < 0.05);第14天时,1.0% SAB组ROS水平低于除1.5% SAB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1),1.0% SAB组和1.5% SAB组RO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第7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及0%SAB组(P < 0.05);第14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和0% SAB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P < 0.05)。HE染色显示,各组创面皮肤均修复较好,1.0%SAB组新生组织较多。Masson染色显示,第7、14天时,0.5%、1.0%、1.5%SAB组创面胶原蛋白沉积多于其他各组(P < 0.05)。结论:1.0%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在第7、14天时不仅可以抑制ROS的产生,并上调各种抗氧化酶的表达,抑制创面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还可以促进胶原沉积,最终促进糖尿病大鼠的创面愈合。
    36  一种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智能检测方法
    杜悦,史中青,戚占如,曾子炀,郭冠军,姚静,罗守华,顾宁
    2024(2):253-262. DOI: 10.7655/NYDXBNSN230743
    [摘要](143) [HTML](308) [PDF 6.87 M](911)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ResNet+VST模型在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智能检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超声医学科采集的663个动态图像含心尖二腔(apical two chambers,A2C)、心尖三腔 (apical three chambers,A3C)与心尖四腔(apical four chambers,A4C)3类临床检查常用切面以及EchoNet-Dynamic公开数据集中 280个A4C切面动态图像,分别建立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与EchoNet-Dynamic-Tiny数据集,各类别图像按4∶1方式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ResNet+VST模型的训练以及与多种关键帧检测模型的性能对比,验证ResNet+VST模型的先进性。结果: ResNet+VST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心脏舒张末期(end-diastole,ED)与收缩末期(end-systole,ES)图像帧。在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上,模型对A2C、A3C 和A4C 切面数据的ED 预测帧差分别为1.52±1.09、1.62±1.43、1.27±1.17,ES 预测帧差分别为1.56± 1.16、1.62±1.43、1.45±1.38;在EchoNet-Dynamic-Tiny数据集上,模型对A4C切面数据的ED预测帧差为1.62±1.26,ES预测帧差为1.71±1.18,优于现有相关研究。此外,ResNet+VST模型有良好的实时性表现,在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与EchoNet-Dynamic- Tiny数据集上,基于GTX 3090Ti GPU对16帧的超声序列片段推理的平均耗时分别为21 ms与10 ms,优于以长短期记忆单元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时序建模的相关研究,基本满足临床即时处理的需求。结论:本研究提出的ResNet+VST 模型在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检测的准确性、实时性方面,相较于现有研究有更出色的表现,该模型原则上可推广到任何超声切面,有辅助超声医师提升诊断效率的潜力。
    37  再次肝移植治疗慢性移植物功能衰竭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张龙,韩国勇,陈志强,张峰,吴金道
    2024(2):247-252. DOI: 10.7655/NYDXBNSN230913
    [摘要](100) [HTML](105) [PDF 1.16 M](705)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移植肝功能衰竭行再次肝移植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4例因慢性移植物衰竭行再次肝移植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主要指标,同时行文献复习,总结再次肝移植的手术经验。结果:4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采用原位经典肝移植术式,平均手术时间为420 min(385~480 min),术中平均输注红细胞11.5 U(8~16 U)、新鲜冰冻血浆1 350 mL(1 000~2 075 mL),术后平均ICU住院时间3 d(2~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1 d(14~31 d)。4例患者中3例住院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出现。1例出现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行经皮球囊扩张后治愈。出院后定期随访至今,3例病情均平稳,1例术后20个月死亡,死亡原因为非缺血性胆道病。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功能衰竭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病例,改进手术技巧,提高围术期管理水平,有望取得较好疗效。
    38  偏头痛患者合并中量右向左分流卵圆孔未闭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张悦,娄宇轩,王艺斐,黄婉琳,张浩,史倞,盛燕辉
    2024(2):191-196. DOI: 10.7655/NYDXBNSN230767
    [摘要](135) [HTML](444) [PDF 1.13 M](950)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S-PFO并行介入封堵的患者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成功率、封堵难度、术后RLS量及术后头痛缓解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头痛影响测试-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偏头痛残疾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 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封堵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2.00% vs. 98.57%,P=0.137),但中量RLS-PFO组术中第2根导丝使用率、心腔内超声利用率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高于大量RLS-PFO组(P<0.01);中量RLS- PFO组术后3 d有效封堵率高于大量RLS-PFO组(86.96% vs. 56.52%,P=0.008),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RLS量及有效封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和MID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01),但中量RLS-PFO组术后6个月HIT-6评分较大量RLS- PFO组下降(P=0.012),而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偏头痛合并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手术难度较大量RLS- PFO高,但介入封堵后头痛缓解疗效两组相似。
    39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研究
    赵迪,张艳娟,王连生,刘加宝
    2024(2):185-190. DOI: 10.7655/NYDXBNSN230724
    [摘要](139) [HTML](158) [PDF 2.54 M](921)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化验指标,采用二维心超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功能E/A、E/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计算并比较各组间心率、LVEF、E/A、E/e’、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结果:研究发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E/A(1.14±0.34 vs. 1.46±0.44,P<0.001)、E/e’(8.01±2.08 vs. 7.21± 1.53,P<0.05)及左室GLS[(-20.57±2.15)% vs.(-21.90±1.73)%,P<0.00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进一步行十八节段应变分析发现新冠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前间隔基底部、前壁中间部、前间隔中间部、下侧壁中间部、前侧壁中间部、前壁心尖部、前间隔心尖部、下壁心尖部、下侧壁心尖部和前侧壁心尖部等十个节段的显著降低(P<0.05)。通过感染后时间的亚组分析发现,随着新冠康复时间延长,患者GLS呈现逐渐改善趋势。结论:新冠后患者常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及GLS的下降。而随着新冠康复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呈现逐渐改善趋势。应用2D-STI可以定量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可能为新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40  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促进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牙/骨向分化
    李梦圆,王宇萌,徐青清,关卓,卞成玥,江飞,张光东
    2024(2):145-153. DOI: 10.7655/NYDXBNS20230000
    [摘要](177) [HTML](221) [PDF 81.56 M](872)
    摘要: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 ) 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行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CCK-8检测α7-nAChR 激动剂PNU-282987和Ca2+ 对DPSC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 phatase,ALP)活性和染色筛选PNU-282987促进DPSC表达ALP活性的最佳浓度。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模拟炎性微环境刺激DPSC。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牙/骨向分化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COL-I)、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骨钙素(osteopontin,OPN)、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矿化基质表达情况。Fura-2AM 用于检测细胞内Ca2+ 流动情况。结果:CCK-8 实验显示,PNU-282987 浓度低于 10 μmol/L 时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且此浓度处理 LPS 刺激的 DPSC 后 ALP 活性增加最明显;Ca2+ 浓度低于 2 mmol/L 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Western blot 和 RT-qPCR 实验显示,PNU-282987及Ca2+ 处理后的LPS刺激的DPSC牙/骨向分化相关蛋白(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的表达及矿化基质形成均明显上调,二者联合后上调最显著(P < 0.001)。Fura-2 AM 钙离子探针结果显示DPSC细胞内Ca2+ 浓度增加。结论:10 μmol/L PNU-282987联合2 mmol/L Ca2+ 可以促进LPS刺激的DPSC 的牙/骨向分化能力。
    41  代谢重编程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李磊,孙秀兰
    2024(1):105-114. DOI: 10.7655/NYDXBNSN230713
    [摘要](296) [HTML](1257) [PDF 1.11 M](1885)
    摘要:
    免疫细胞通过改变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酶的活性,以支持免疫激活的代谢需求,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小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表达大多数能源代谢途径底物的基因。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代谢具有高度灵活性,且调控代谢可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炎性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本文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下的代谢特征,以及小胶质细胞代谢重编程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及机制。
    42  肠上皮发育稳态及其调节信号
    姜玉莹,杨硕
    2024(1):89-104. DOI: 10.7655/NYDXBNSN230673
    [摘要](161) [HTML](839) [PDF 1.09 M](1491)
    摘要:
    肠上皮是哺乳动物中更新最快的组织之一,在食物消化与营养吸收、黏膜屏障维持、免疫调节以及肠道微生物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上皮中丰富的细胞类型是其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其分化发育过程受到精密调控,关键调节信号的失调会引起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并导致多种肠道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对肠上皮的功能、细胞组成以及调控信号进行阐述。
    43  我国2012—2021年4种肝炎流行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马一鸣,丁勇
    2024(1):72-79. DOI: 10.7655/NYDXBNSN230896
    [摘要](1307) [HTML](476) [PDF 1.45 M](1318)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2012 2021年4种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的季节性规律和长期趋势,探讨适合肝炎发病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为科学防控肝炎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对我国2012年1月—2021年12月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的月发病例数进行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分解,建立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 和季节指数平滑模型(exponential smoothing model,ES),并对2022年1 8月4种肝炎的发病例数进行预测,并比较预测效果。 结果:每年3月份是各类肝炎发病的高发期,10年期间,甲型肝炎总体保持下降趋势,乙型肝炎总体趋势有升有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丙型肝炎总体呈上升趋势;戊型肝炎总体保持平稳趋势。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月平均发病例数分别为甲型肝炎的 57.06倍、11.50倍、1.35倍。季节ES模型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季节ARIMA模型。结论:我国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病人数众多,要加强重点防控。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分解可用于分析肝炎流行特征的季节性规律和长期趋势,季节指数平滑模型中水平、趋势和季节3个参数,能体现肝炎发病的流行规律,在肝炎发病预测中,具有模型简单、计算简便、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44  江苏省农村癫痫患者苯巴比妥治疗的疗效分析
    孙方玲,李炎章,余传勇,李亦涵,王英藩,王思懿,许峰源,王小姗
    2024(1):32-38. DOI: 10.7655/NYDXBNSN230646
    [摘要](116) [HTML](71) [PDF 1.08 M](938)
    摘要:
    目的:评价江苏省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患者接受苯巴比妥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20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癫痫患者实行苯巴比妥单药治疗和随访管理,评价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服药剂量、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 315例惊厥性癫痫患者,其中73.8%癫痫患者苯巴比妥最大服用剂量为30~90 mg/d。2 715例患者随访满4年,治疗有效率为75.44%,约20%患者癫痫症状恶化。治疗1个月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随访满4年后降低至 10.87%,其主要表现为困倦、头晕、头痛等症状。结论:苯巴比妥单药治疗惊厥性癫痫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农村地区继续推广实施。
    45  A2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肖心儒,范亮,施宇佳,张倩
    2024(1):1-11,59. DOI: 10.7655/NYDXBNSN230597
    [摘要](295) [HTML](257) [PDF 5.37 M](1139)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α2巨球蛋白(alpha 2 macro- globulin,A2M)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对GSE38974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GO富集、KEGG分析和GSVA分析用于探索潜在的功能和通路。CIBERSORT用于评估组织浸润性免疫细胞。收集25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分析外周血A2M水平与免疫细胞计数的相关性。ELISA检测血浆中A2M的浓度。RT-qPCR检测细胞和外周血中A2M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精氨酸酶(arginase-1,Arg-1)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判断A2M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对GSE38974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2M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表达下降,且与COPD患者肺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相关。RT-qPCR和ELISA结果显示,A2M水平在COPD患者外周血中下调,与COPD患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具有相关性。ROC曲线提示A2M具有诊断COPD的价值。进一步的通路分析提示A2M可能与巨噬细胞等调节免疫途径相关。在M2巨噬细胞中敲低A2M后Arg-1的表达降低。结论:A2M 在 COPD患者肺组织与外周血中表达降低,与COPD患者免疫细胞计数、免疫细胞浸润等密切相关,A2M可能在巨噬细胞向 M2型极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6  一项比较腹腔镜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大血管瘤的匹配病例研究并文献复习
    张龙,韩国勇,陈志强,张峰,吴金道
    2023(12):1737-1742. DOI: 10.7655/NYDXBNS20231219
    [摘要](118) [HTML](142) [PDF 9.30 M](1066)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大血管瘤的临床数据和文献复习,探讨肝脏大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18例患者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肝脏大血管瘤并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微波消融术。以血管瘤大小、部位、体重指数为配对条件,选取18例同期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切除患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近远期并发症,预后等结果。结果:腹腔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率(P > 0.05),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见中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47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评估及应用
    何英,廖深根,王骁智,李新立
    2023(12):1663-1667. DOI: 10.7655/NYDXBNS20231207
    [摘要](108) [HTML](99) [PDF 1.26 M](936)
    摘要: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及其对预后评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2022年因诊断为HFrEF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就诊的患者。采用估计的全身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PV)对患者进行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并依据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容量负荷组。通过相关分析评估PV与经典的容量负荷标志物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及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的容量负荷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233例患者,预估的PV为 (4.26±1.08)L。PV与脑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具有明确相关性;中位随访25个月后,90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多因素校正年龄、收缩压、proBNP、肾功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后,相对于容量负荷低组,容量负荷中组和高组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的风险分别比为 1.78(0.94~3.36)和 2.74(1.45~5.16)。结论: HFrEF患者高容量负荷状态是HFr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48  ECPR患者ECMO支持早期发作室颤/室速与预后关系
    周浩,李伟,朱轶,张忠满,陈旭锋,吕金如
    2023(12):1656-1662. DOI: 10.7655/NYDXBNS20231206
    [摘要](117) [HTML](205) [PDF 2.35 M](865)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 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早期(72 h内)的室颤/室速(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entricular tachycardia,VF/VT)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的ECPR患者,根据ECMO运行72 h内是否发作VF/VT分为VF/VT组和nVF/VT组,回归分析ECMO支持下VF/VT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探究VF/VT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95例患者,年龄(50.02±15.93)岁,其中男66.32%,28 d存活率51.58%,VF/VT的发生率为33.33%。组间比较显示,nVF/VT 组持续性肾替代治疗使用率、ECMO启动时间、乳酸均高于VF/VT组,VF/VT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呈高水平趋势;VF/VT组的pH值显著低于nVF/VT组。逐步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发生VF/VT后,TNT维持高水平的风险显著增大(OR=18.156,95%CI:3.620~91.059);ECMO启动时间延长(OR=1.118,95%CI:1.060~1.180)和pH值下降(OR=0.005,95%CI: 0.000~0.953)是VF/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ECPR患者中,严重酸中毒或ECMO启动时间延长的患者在ECMO支持 72 h内发生VF/VT的风险明显增加,VF/VT发作并不影响主要临床预后,但可能会加重心肌损伤。
    49  急性硫化氢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王瑶,张劲松,范博文,何斌,张华忠,孙昊,方熙,陈科,郭世光,吴昊
    2023(12):1650-1655. DOI: 10.7655/NYDXBNS20231205
    [摘要](115) [HTML](193) [PDF 2.38 M](94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多家医院就诊的急性H2S中毒中至重度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NS损伤,分析性别、年龄、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30 d的死亡、神经功能预后等,探究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乳酸(lactate,Lac)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预测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效能。结果:与非合并CNS损伤组相比,合并CNS组H2S暴露浓度更高,入院时收缩压、中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氧合指数均显著下降,心率显著上升。CNS损伤组入院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心肌损伤明显增多;30 d死亡率达50%,且改良 Rankin 量表>2分的患者数量显著增高。此外,通过分析发现合并CNS损伤组入院时Lac和NSE水平较非损伤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联合Lac和NSE在预测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效能优于单个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0.948。结论: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患者并发ARDS、心肌损害增加,30 d死亡率增加和神经功能预后差;此外,急性H2S中毒联合早期血清Lac以及NSE水平的升高判断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50  TLR2/NF⁃κB通路介导MPP+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与自噬
    李杨夏,佟晴,程越,耿铫,王田田,张克忠
    2023(12):1623-1629. DOI: 10.7655/NYDXBNS20231201
    [摘要](242) [HTML](248) [PDF 9.96 M](1000)
    摘要: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 )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与自噬功能障碍与TLR2/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RSC96细胞分为PBS组、MPP+ 组和MPP+ +CU-CPT22组;CCK-8检测不同MPP+ 浓度 (0.1、0.3、0.5、0.7、0.9 mmol/L)处理后细胞存活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T-q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自噬相关指标LC3Ⅱ/LC3Ⅰ和P62,以及TLR2、p-NF- 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MPP+ 组细胞存活率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多,Bcl-2/ Bax蛋白比值水平下降,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增高。同时LC3Ⅱ/LC3Ⅰ比值下降,P62表达增加,p-NF-κB/NF-κB比值表达增加。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P+ 上调TLR2的表达。此外,与MPP+ 组相比,MPP+ +CU-CPT22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同时,LC3Ⅱ/LC3Ⅰ比值上升,P62水平下降。结论: MPP+ 刺激诱导RSC96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失衡,发生机制可能与TLR2/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51  毛囊微型化发生的机制与最新研究进展
    李潇,雷铁池
    2023(11):1610-1616. DOI: 10.7655/NYDXBNS20231121
    [摘要](1151) [HTML](810) [PDF 1.45 M](2041)
    摘要: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又称为脂溢性脱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毛囊微型化是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目前研究已发现有很多原因可诱导毛囊微型化的发生,一方面通过促使患者头皮毛囊真皮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DPC)分泌毛囊抑制因子、DPC发生凋亡和自噬障碍,另一方面通过毛周微循环形成障碍、毛囊干细胞的过度耗竭及真皮鞘细胞的丢失与纤维化进一步加剧了AGA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患者的毛发由最初的终毛逐渐转换为细小的毳毛。本综述从不同角度探讨毛囊微型化的病因与机制,为未来对AGA的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52  骨质疏松症中铁死亡的分子机制
    王鹏,徐朱杰,王振廷,崔浩,刘仪
    2023(11):1605-1609. DOI: 10.7655/NYDXBNS20231120
    [摘要](1069) [HTML](565) [PDF 2.46 M](1350)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特征为骨强度降低、骨密度减少及骨折风险增加。铁死亡是一种新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在调节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但其潜在机制较为复杂。本文讨论了铁死亡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关于铁死亡与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53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胃肠间质瘤诊疗中的价值
    王盛锦,王峰,孙锋
    2023(11):1596-1604.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9
    [摘要](1324) [HTML](201) [PDF 1.19 M](1100)
    摘要: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多数继发于KIT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这一发现对 GIST 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具有里程碑意义。基因检测被广泛运用于明确GIST的病理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包括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检测在内的液体活检技术对GIST的诊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论述ctDNA检测用于GIST诊疗的价值。
    54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郑芬,朱国庆
    2023(11):1583-1588. DOI: 10.7655/NYDXBNS20231117
    [摘要](1314) [HTML](887) [PDF 2.89 M](1420)
    摘要:
    血管重构促进心血管病病程进展,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和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阻止病理性血管重构是防治心血管病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策略。传统观点认为血管外膜对血管起支持保护作用,而现在认为血管外膜是血管的信号分析处理中心,直接调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在心血管病的血管重构特别是病程进展和转归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是血管外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在血管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与机制,特别是其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55  巨噬细胞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夏安亮,孙倍成
    2023(10):1456-1463. DOI: 10.7655/NYDXBNS20231020
    [摘要](255) [HTML](895) [PDF 1.14 M](1758)
    摘要: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许多关键的生理过程,包括代谢、解毒和免疫。正常情况下,肝脏中巨噬细胞的稳态维持着肝脏的功能。而巨噬细胞稳态的破坏、不同细胞亚群之间的演变以及功能改变,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单细胞测序技术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过程中用于识别特定的巨噬细胞亚群。本文从肝脏巨噬细胞的分类、异质性以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56  增强子调控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汪徐春,孙玉洁
    2023(10):1432-1440. DOI: 10.7655/NYDXBNS20231017
    [摘要](837) [HTML](766) [PDF 2.10 M](1513)
    摘要:
    增强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一类特殊的转录调控元件,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分布着大量增强子元件。增强子可通过形成染色质环结构与靶基因的启动子相互作用,从而与启动子共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变异、表观修饰改变及转录因子异常均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增强子功能失调或基因组增强子重塑,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数据库的快速发展有力推进了增强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对增强子的结构特征、调控模式,及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调控异常的形成机制、增强子鉴定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常用数据库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概括。
    57  Notch1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邵宇云,王涵,王潇,戴晶晶,李军,蒋龙凤
    2023(10):1350-1355. DOI: 10.7655/NYDXBNS20231003
    [摘要](169) [HTML](279) [PDF 2.47 M](1126)
    摘要: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调控对乙酰氨基酚(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诱导的肝损伤(APAP induced liver injury,AILI)的作用机制。方法:髓系特异性 Notch1敲除(Notch1M-KO)和对照floxed Notch1(Notch1FL/FL)小鼠通过腹腔注射APAP构建AILI模型。留取小鼠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反应分析法检测肝功能和细胞因子。留取小鼠肝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使用 Suzuki评分评估肝组织损伤程度,免疫印迹法检测TAK1、磷酸化TAK1(p-TAK1)、p65、磷酸化p65(p-p65)、Caspase-8(Casp-8)、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p-MLKL)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11b、p-TAK1的表达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 结果:小鼠腹腔注射APAP后,肝脏病理提示肝细胞体积增大,窦道淤血,出现广泛的坏死。与Notch1FL/FL对照组相比,Notch1M-KO 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明显升高,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上升,HE染色显示肝细胞体积增大更明显,伴大面积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DCF探针检测显示原代肝细胞内ROS增加。肝组织p-TAK1表达增加,Casp-8的表达减少,RIPK1、p-MLKL表达增加。结论:在AILI中,髓系特异性Notch1敲除可活化TAK1,降低Casp-8水平,激活RIPK1-MLKL坏死性凋亡通路,加重肝损伤的发生。
    58  靶向MPO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
    徐辉军,王玉婷,秦亚娟,厉廷有
    2023(10):1342-1349. DOI: 10.7655/NYDXBNS20231002
    [摘要](194) [HTML](172) [PDF 1.42 M](1062)
    摘要:
    目的:合成靶向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次氯酸(hypochloric acid,HClO)荧光探针并评估其HClO示踪活性。方法:以硅罗丹明为荧光团合成SiRho-GABA-KYC,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以及pH稳定性和选择性,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细胞荧光成像。结果:合成了SiRho-GABA-KYC,对 HClO响应高,选择性好,细胞毒性小,可示踪HeLa细胞中HClO浓度的变化。结论:探针SiRho-GABA-KYC可用于检测HClO 浓度进而反映MPO催化活性。
    59  A1类清道夫受体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增加脂肪组织产热能力
    张天天,李金杰,柏雪雅,柏惠,陈琪,朱旭冬
    2023(10):1333-1341. DOI: 10.7655/NYDXBNS20231001
    [摘要](223) [HTML](427) [PDF 1.43 M](1196)
    摘要:
    目的:探讨A1类清道夫受体(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在低温刺激诱导白色脂肪产热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饮食(common diet,CD)的野生型小鼠(MSR1+/+)和MSR1缺失表达小鼠(MSR1-/-)分别给予低温刺激1 d 或者 14 d 后,通过 qRT-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下白色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 sc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脂肪产热能力标志物(UCP1、Cidea和Cox8b)的表达。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饮食的MSR1+/+和MSR1-/-小鼠给予低温刺激14 d后,小鼠scWAT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建立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监测CD和HFD 12周的MSR1+/+和MSR1-/-小鼠体重变化,并使用代谢笼监测小鼠耗氧量和产热量变化;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FD 12周的小鼠给予低温刺激7 d后,小鼠scWAT和BAT中产热基因表达。 体外实验应用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刺激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待分化成熟后应用qRT-PCR检测产热基因表达。结果:慢性低温刺激下,与MSR1+/+小鼠相比,MSR1-/-小鼠脂肪组织产热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进一步,MSR1-/-小鼠scWAT中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HFD喂养12周后,MSR1-/-小鼠体重增加更为明显,并且耗氧量和产热量明显降低。低温刺激下,与MSR1+/+ HFD小鼠相比,MSR1-/- HFD小鼠脂肪产热能力明显降低。体外细胞研究发现,与MSR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相比,MSR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产热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低温刺激下,MSR1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小鼠脂肪组织产热。
    60  PET显像新技术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进展
    高钟秀,顾莹莹,唐立钧
    2023(9):1301-1306. DOI: 10.7655/NYDXBNS20230919
    [摘要](107) [HTML](196) [PDF 1.15 M](1223)
    摘要:
    子宫恶性肿瘤主要有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分别位列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3位,其死亡率逐年递增,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为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需对子宫病灶进行准确分期和疗效评估。子宫恶性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包括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雌激素受体、生长抑素受体、肿瘤乏氧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显像等)在肿瘤分期、监测靶向治疗反应及早期识别放化疗耐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诊疗研究的热点方向。
    61  PET/MR成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沈楠,高珂梦,黄家晖,唐立钧,李天女
    2023(9):1295-1300. DOI: 10.7655/NYDXBNS20230918
    [摘要](151) [HTML](508) [PDF 1.15 M](1353)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个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等仍存在不少挑战。近年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逐渐发展,它能够将不同生理和代谢信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精确配准,真正实现多模态成像,从而为PD从分子水平到临床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62  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甘宇婧,史如鹏,吴丹瑛,黄敏
    2023(9):1208-1215. DOI: 10.7655/NYDXBNS20230904
    [摘要](185) [HTML](315) [PDF 1.72 M](1569)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炎症因子指标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2022年3月入住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的13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青壮年组(<65岁)。对其中年龄≥65岁的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为脓毒症休克分为脓毒症休克组与脓毒症组,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比较以上各分组间的炎症因子指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 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血小板(platelet,PLT)、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以上各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能力。结果:脓毒症患者中,老年组PLT、Lym显著低于青壮年组,APACHE Ⅱ 评分显著高于青壮年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中,脓毒症休克组PCT、CRP、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LT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存活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IL-10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LT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PACHE Ⅱ评分、排除或不排除APACHE Ⅱ的所有指标联合均能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结论: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早期血浆PLT越低、IL-10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多种指标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准确率更高。
    63  双酚F暴露后对小鼠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曹辉,余正,范一纯,林雨欣,王军,高蓉,蒋雷
    2023(9):1194-1200. DOI: 10.7655/NYDXBNS20230902
    [摘要](150) [HTML](181) [PDF 1.19 M](1232)
    摘要:
    目的:探讨双酚F(bisphenol F,BPF)对肝脏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酪氨酸(tyrosine,TYR)代谢的影响,阐明其代谢稳态扰乱后神经递质的代谢特点。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BPF[40、400、4 000 μg/(kg·d)],连续灌胃30 d,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 MS)法观察BPF暴露后小鼠肝脏TRP、TYR来源神经递质代谢特点及水平的改变。结果:BPF暴露后引起小鼠肝脏TRP、TYR 水平下降,其中 TRP 代谢途径的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明显下降,相反,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水平显著上升;TYR代谢途径中,TYR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显著下降;其他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亦明显降低。结论:BPF暴露可抑制TRP、TYR及多个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代谢,促进TRP通路中5-HT向KYN代谢转化,对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探讨可为BPF持续暴露导致的肝脏及神经精神性病变提供依据。
    64  4⁃羟基水杨酰苯胺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肿瘤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邓惠,陈格格,徐莉,贾新颜,施菊妹
    2023(9):1185-1193. DOI: 10.7655/NYDXBNS20230901
    [摘要](189) [HTML](183) [PDF 9.58 M](1186)
    摘要:
    目的:研究4-羟基水杨酰苯胺(4-hydroxysalicylaniline,HDS)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和Hut-78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中,梯度浓度的HDS处理Jurkat和Hut-78细胞后,以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用细胞流式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流式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通过West- 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NA损伤状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内实验中,通过皮下注射Jurkat细胞构建小鼠肿瘤模型,处理组腹腔注射HDS,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记录小鼠体重与肿瘤体积变化,13 d后,取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通过Ki67和γ-H2AX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药物对肿瘤组织增殖与DNA损伤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和体外,证明了HDS可通过诱导Jurkat和Hut-78细胞S期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并且通过CHK1/CHK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激活,加重DNA损伤,抑制T淋巴细胞白血病肿瘤,但HDS对小鼠无明显毒性。结论:HDS可作为潜在的抗T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可抑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CHK1/CHK2信号通路影响DNA损伤修复过程。
    65  利多卡因通过激活AMPK/SOCS3信号通路改善阿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
    陈建溯,宋雅君,吴胜兰,周超一,金莱,刘文涛,李庆国
    2023(8):1068-1075. DOI: 10.7655/NYDXBNS20230805
    [摘要](220) [HTML](525) [PDF 18.75 M](1172)
    摘要: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小鼠心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小鼠随机分为Saline组、Dox组、Dox+Lido组、Lido组4组(n=8),观察并检测各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多普勒血流成像、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肌组织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磷酸化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3(recombinant 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含量。结果:与Saline组比较,Dox组小鼠体重、生存率明显降低,心率降低、QRS 波时限及 QT 间期延长,血浆 CK-MB、cTnI 值明显上升,心脏挛缩,心腔变小,TF、MMP-9 升高,心脏组织中 p- AMPK、SOCS3、Cx43表达减低;与Dox组相比,Dox+Lido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增加,心率上升,QRS波时限及QT间期正常,血浆 CK-MB、cTnI值处于正常区间,心脏大小未见明显改变,TF、MMP-9降低,心脏组织中p-AMPK、SOCS3、Cx43表达增加。结论:利多卡因能通过激活p-AMPK/SOCS3/Cx43信号通路和抑制TF/MMP-9高表达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急性心肌损伤。
    66  棕榈酰化转移酶9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侵袭及相关机制研究
    周容,高琛梓,赵廷枫,顾遥,王倩
    2023(8):1061-1067. DOI: 10.7655/NYDXBNS20230804
    [摘要](282) [HTML](583) [PDF 12.57 M](1237)
    摘要:
    目的:探讨棕榈酰化转移酶 9(zinc finger DHHC-type containing 9,ZDHHC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及ZDHHC9对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NCBI GEC 数据库和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ZDHHC9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定量 PCR(Real-time qPCR)检测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及 NSCLC细胞系(A549、H1299、H1703)的表达情况。在H1703和A549细胞系中敲降ZDHHC9,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GEO和GEPIA数据库生物信息技术分析结果显示,ZDHHC9 在 NSCLC 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并且 ZDHHC9 表达量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相关(P < 0.01)。敲降 ZDHHC9 后,H1703 和 A549 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同时侵袭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并且敲降 ZDHHC9 降低 NSCLC细胞脂肪酸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水平。结论:ZDHHC9可能通过调控NSCLC细胞脂肪酸合成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67  Pumilio家族基因诱导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梁海波,邓晓凤,臧敏,赵婷婷
    2023(8):1055-1060. DOI: 10.7655/NYDXBNS20230803
    [摘要](293) [HTML](198) [PDF 92.70 M](1337)
    摘要:
    目的:为探究出生后Pumilio家族的功能及其缺失对个体的影响,构建Pumilio1(Pum1)和Pumilio2(Pum2)双基因诱导性敲除的小鼠模型。方法:通过小鼠交配实验得到R26-ERT2 Cre/+Pum1flox/flox Pum2-/-小鼠,并将同窝雄鼠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实验组3周和成年小鼠注射他莫昔芬,在DNA、RNA和蛋白水平表征主要脏器中Pum1的敲除效果;并表征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病理变化、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3周和成年雄鼠的胸腺和睾丸组织中Pum1表达水平极低,敲除效率均高于50%,Pum1和Pum2双基因诱导性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在注射他莫昔芬结束的第21天,3周雄鼠胸腺、脾脏和睾丸的重量明显下降,睾丸病理HE染色实验显示精子形成障碍,TUNEL和BrdU染色后计数结果显示睾丸中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增殖减慢。成年小鼠在注射他莫昔芬恢复后,Pum1在胸腺、心、肝、睾丸中的表达仍有降低,但睾丸病理HE染色显示精子发生未见异常。结论:该模型的建立首次展示Pumilio家族蛋白作为未来药物靶标的潜能,为深入研究Pumilio的功能及作为肿瘤治疗靶蛋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68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敲除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曹清,秦丽,刘娟
    2023(8):1047-1054. DOI: 10.7655/NYDXBNS20230802
    [摘要](141) [HTML](317) [PDF 11.77 M](1181)
    摘要:
    目的:探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为遗传背景的野生对照组及11β-HSD1基因敲除组各15只小鼠高脂喂养20周,代谢笼评估能量代谢,行为学评估观察小鼠认知功能,电镜评估海马体的线粒体结构,免疫荧光及PCR确定其认知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基因的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提高高脂喂养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握力,改善海马体的微结构、线粒体含量变多,认知相关基因、线粒体呼吸功能相关基因上调,炎症相关基因改变。结论:11β-HSD1敲除后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握力显著提高,可能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靶点。
    69  VPS13A在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调控研究
    刘瑾,黄昀,李超普,张桐,潘锦堃,季学涛,张许,李仲
    2023(8):1041-1046. DOI: 10.7655/NYDXBNS20230801
    [摘要](229) [HTML](550) [PDF 10.33 M](1221)
    摘要:
    目的:明确囊泡分选蛋白13A(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13 homolog A,VPS13A)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 onic fibroblast cells,3T3-L1)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探索VPS13A对3T3-L1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及Q-PCR法检测3T3-L1细胞在分化过程中VPS13A的表达,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VPS13A稳定敲降细胞系,Western blot和油红染色检测VPS13A敲降后对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VPS13A的表达在3T3-L1分化过程的早期降低,在分化的后期升高。敲降VPS13A后,3T3-L1细胞中脂滴增多,参与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在3T3-L1细胞中VPS13A的表达水平在分化过程中被调控,敲降VPS13A可以促进3T3-L1细胞的分化成熟。
    70  代谢组学在多环芳烃诱发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吴昊,闫彤彤,朱宇琪,吴倩
    2023(7):1004-1010. DOI: 10.7655/NYDXBNS20230715
    [摘要](131) [HTML](137) [PDF 1.09 M](1377)
    摘要: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多环芳烃在大气中的含量也随之升高。已有报道证明多环芳烃是儿童哮喘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其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代谢组学的发展为揭示环境污染物的毒理机制和疾病病因学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手段。文章从代谢角度,特别是一碳代谢和色氨酸代谢两个方面综述多环芳烃通过改变表观遗传模式和激活芳烃受体,介导炎症并诱发儿童哮喘的机制。
    71  锌转运体8对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影响
    李艳梅,王超,张宁,瞿文豪,贾立周
    2023(7):966-973.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9
    [摘要](139) [HTML](238) [PDF 1.88 M](1315)
    摘要:
    目的:筛选结肠癌中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并验证其对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疗效的影响。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下载并综合分析数据集GSE42387,筛选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通过Ualcan和GEPIA数据库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转染siRNA-ZIP8干扰结肠癌细胞SW620中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IP8)表达;CCK-8实验检测ZIP8表达降低后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ZIP8表达降低后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化疗前结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ZIP8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筛选出ZIP8、NUPR1、SLC43A1 和TEME73共4个耐药相关基因;ZIP8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 < 0.05),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5);在相同药物浓度下, siZIP8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siNC组(P < 0.05),siZIP8组中奥沙利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iNC组(P < 0.05); ZIP8低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P=0.001)和无病生存期(P < 0.001)。结论:ZIP8促进了结肠癌患者的奥沙利铂耐药性,可作为预测患者化疗预后的指标之一。
    72  m1A相关基因构建的胰腺癌预后模型的综合分析
    时坚,刘雪昂,朱岩,胡冉,马文静,朱毅
    2023(7):954-965.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8
    [摘要](800) [HTML](218) [PDF 2.11 M](1601)
    摘要:
    目的:基于m1A相关基因在多个数据库中差异表达情况与临床参数建立新的胰腺癌风险评估模型,为胰腺癌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m1A相关基因在TCGA-GTEx数据库中的差异表达,利用Cox分析与LASSO回归构建胰腺癌预后风险模型,搭配GEO数据库和本中心胰腺癌病例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与敏感性。结果:筛选出CRLS1与C7orf50两个基因共同构成风险模型,本研究系统验证了该模型有预测胰腺癌预后的显著效能,该模型联合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具有更强的预后预测能力。结论:该模型是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新工具。
    73  维生素D缺乏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周加敏,吴婷婷,陈琳,陈燕,许波群
    2023(7):934-944.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6
    [摘要](207) [HTML](253) [PDF 1.66 M](1522)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34例PCOS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女性体内VD水平,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VD缺乏小鼠模型和 PCOS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TR组)、PCOS组、VD缺乏组(VD-组)、VD缺乏联合PCOS组(VD- +PCOS组)。观察各组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改变;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激素合成酶及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PCOS女性体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较正常健康女性明显降低[(16.49 ± 6.50)ng/mL vs.(20.08 ± 5.28)ng/mL, P=0.019]。PCOS组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T)、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值即LH/FSH比值、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样本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与LH(r=-0.271,P < 0.05)、LH/FSH 比值(r=-0.314,P < 0.05)、TT(r=-0.276,P < 0.05)、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r=-0.274,P < 0.05)、FAI(r=-0.312,P < 0.05)均呈负相关,PCOS 患者血清 25(OH)D 水平与PRL存在负相关(r=-0.404,P < 0.05)。VD缺乏使小鼠动情周期发生停滞;与CTR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清中LH水平明显升高 (P < 0.05);与CTR组相比,VD-组小鼠卵巢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mRNA表达上调(P < 0.05)。结论:PCOS 患者存在VD缺乏现象,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PRL存在负相关关系。VD缺乏扰乱了小鼠正常动情周期并影响性激素水平,VD缺乏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受体表达来参与PCOS发生。
    74  脑膜淋巴管转运功能障碍加重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枢炎症
    谢雯,董洪权,侍崇龙,金文杰
    2023(7):927-933.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5
    [摘要](333) [HTML](443) [PDF 1.45 M](1416)
    摘要:
    目的:探讨脑膜淋巴管(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mLV)转运功能障碍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影响。方法:①1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分别腹腔注射LPS(2 mg/kg)12、24、72 h,而后观察小鼠mLV转运功能、海马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l,MG)活化、白介素(interleukin,IL)-6 和IL-1β水平。②将8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Control组和VEGFR3抑制剂MAZ51组,观察MAZ51对mLV转运功能的影响。③将24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Control组、MAZ51组、LPS组、LPS+MAZ51组,对MAZ51组和LPS+MAZ51组预先腹腔注射 MAZ51(10 mg/kg),每周5 d,共30 d,6周后对LPS组和LPS+MAZ51组注射LPS,1 d后行为学实验评估小鼠的逃避恐惧能力;免疫组化检测MG 活化情况;ELISA 法检测IL-6、IL-1β的表达量。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PS 24 h后脑膜LYVE-1面积和颈深淋巴结内OVA-647面积明显减少(P < 0.01),72 h内均低于基础水平(P < 0.01),24 h后海马MG活化、IL-6和IL-1β均明显增加 (P < 0.01)。与Control组相比,MAZ51组OVA-647荧光面积显著减少(P < 0.01)。LPS组小鼠海马区MG活化和IL-6、IL-1β的表达相对Control组均明显增加(P < 0.01)且小鼠僵直时间明显降低(P < 0.01);与LPS组相比,LPS+MAZ51组小鼠海马区MG 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均增加(P < 0.01)且僵直时间明显减少(P < 0.01)。结论:mLV转运障碍通过增加炎性介质聚积,活化 MG,加重LPS诱导的小鼠中枢炎症和认知功能障碍。
    75  糖基化基因B4GALT5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
    刘雪昂,时坚,胡冉,朱岩,马文静,朱毅
    2023(7):917-926.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4
    [摘要](147) [HTML](360) [PDF 3.45 M](1530)
    摘要:
    目的:基于糖基化基因集在TCGA-GTEx联合公共数据库中挖掘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利用本中心的组织样本和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到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相关的糖基化基因 B4GALT5,使用本中心有临床与预后信息的组织样本进行验证。构建B4GALT5干扰和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系,通过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B4GALT5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果:胰腺癌组织中B4GALT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且B4GALT5的表达量增高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与CD4+ T细胞和自然杀伤 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B4GALT5在胰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运动、浸润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结论:糖基化基因B4GALT5有促进胰腺癌恶性进展的作用,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预测胰腺癌发生风险与不良预后。
    76  cGAS⁃STING通路介导酸性去氧胆酸诱导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炎症的机制研究
    张丹萍,苏鑫,朱宏
    2023(7):909-916.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3
    [摘要](233) [HTML](445) [PDF 3.13 M](1453)
    摘要:
    目的:探讨酸性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诱导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uman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HEEC)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损伤及释放与环岛苷酸-腺苷酸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cyclic GMP-AMP synthase- stimulation of interferon gene,cGAS-STING)通路在食管上皮炎症发生发展中的关联。方法:将HEEC分为对照组和酸性DCA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活性氧(mito- 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RT-qPCR检测mtDNA拷贝数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γH2AX、cGAS、STING、p-NF-κB p65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酸性DCA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降低;细胞内ROS及mtROS产生增多,同时MMP降低,ATP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酸性DCA处理后γH2AX的表达水平升高;mtDNA释放入胞质,mtDNA拷贝数减少;cGAS、STING 和p-NF-κB p65表达升高;炎症因子IL-6及IL-1β表达升高;cGAS 抑制剂RU.521预处理抑制了cGAS、 STING的表达水平及部分抑制了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炎症因子IL-6及IL-1β水平降低。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酸性DCA诱导HEEC线粒体功能障碍,mtDNA损伤及释放,介导HEEC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cGAS-STING通路的激活有关。
    77  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对心血管发育的影响
    黄梓熙,孟琳,陈良标,陈忠
    2023(7):900-908.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2
    [摘要](147) [HTML](256) [PDF 3.88 M](1488)
    摘要:
    目的:研究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后心血管发育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敲除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hbba2hbae3片段,获得杂合突变体斑马鱼(Hb+/-)。检测Hb+/-与野生型斑马鱼(WT)受精卵的血红蛋白含量及分布,观察血管的发育,统计两者5月龄红细胞数量,并采用成年斑马鱼心脏转录组测序分析,qRT-PCR 进行验证。结果:Hb+/-胚胎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且在受精后50 h的胚胎中异位分布。Hb+/-腹部主血管与共同基静脉相对 WT发育迟缓,肠下静脉发育更快,尾部节间血管增生;而Hb+/-和WT成鱼红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成年斑马鱼心脏转录组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导致nos2bcybb上调,hif3a下调,并激活了线粒体的代偿保护机制。结论: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影响了胚胎时期斑马鱼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管发育,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线粒体的补偿机制可维持成鱼的正常生理活动。
    78  小鼠原始卵泡形成过程中可变剪切的动态变化
    孙文亚,何元林,陈秋臻,李晶
    2023(7):893-899. DOI: 10.7655/NYDXBNS20230701
    [摘要](175) [HTML](379) [PDF 1.66 M](1821)
    摘要:
    目的:通过对新生小鼠卵巢单个生殖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挖掘,探究可变剪切事件是否参与调控小鼠卵泡组装过程的阶段转换。方法:基于小鼠单个生殖细胞转录组数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卵泡组装过程3个细胞发育阶段的可变剪切事件及阶段转换之间的差异可变剪切事件,并用PCR验证差异可变剪切相关同源异构体的变化。结果:在小鼠卵泡组装3个发育阶段转换之间均检测到差异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卵泡生成阶段可变剪切事件以及包囊破裂到卵泡生成时期的差异可变剪切事件富集最多,PCR验证了减数分裂相关同源异构体的变化。结论:可变剪切和小鼠卵泡组装细胞发育阶段转换相关,调控生殖细胞到卵母细胞转变过程。
    79  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与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沈思远,梁锋,张云鹏,肖守允,丁惠民
    2023(6):871-875,892. DOI: 10.7655/NYDXBNS20230619
    [摘要](1314) [HTML](773) [PDF 5.33 M](1855)
    摘要: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属于BMP家族,具有介导间充质干细胞、肌肉细胞和前成骨细胞等成骨分化的能力,还可以促进软骨形成。BMP-9诱导成骨分化的机制与传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BMP-7 等)不完全相同。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余BMP(如BMP-2、BMP-4、BMP-7等)。且传统的BMP 抑制剂Noggin对于BMP-9促成骨分化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对BMP-9的结构和受体、成骨分化的作用和信号机制,以及成软骨分化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80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张雯晴,田书凝,冯振卿
    2023(6):864-870. DOI: 10.7655/NYDXBNS20230618
    [摘要](1192) [HTML](609) [PDF 2.88 M](1295)
    摘要: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为常见。以CAR-T 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阻断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成为肺癌免疫治疗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但由于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缺乏以及耐药性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亟需探究肺癌相关新的分子靶点和分子机制。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是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的一项新技术, 可以研究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情况,从而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状态。利用该技术有望深入了解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发现新的肺癌治疗靶点,揭示肺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完善对患者的预后和风险评估,促进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本文对 scRNA-seq在NSCLC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81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乔,孟帆,周其冈
    2023(6):857-863. DOI: 10.7655/NYDXBNS20230617
    [摘要](911) [HTML](1092) [PDF 7.34 M](1555)
    摘要: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国际抗癫痫联盟将癫痫发作定义为由于大脑中异常过度或同步化的神经元活动导致的体征或症状的短暂发生。大约70%的患者通过适当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仍有约1/3患者对现有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sy drug,AED)治疗没有反应。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GSC)的α亚基由1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进行编码,其中SCN1A、SCN2A和SCN8A基因突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已有研究表明,VGSC 在难治性癫痫(treatment-resistant epilepsy,TRE)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RE概念、发病和耐药机制进行全面分析, 并综述了VGSC介导TRE机制研究的进展。
    82  羟氯喹抑制MEK/ERK/ROS通路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江婧月,张红杰
    2023(6):756-763. DOI: 10.7655/NYDXBNS20230602
    [摘要](1093) [HTML](491) [PDF 126.78 M](1598)
    摘要:
    目的:探讨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鼠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其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形成的机制。方法:雄性C57BL/6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SS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200 μL纯水每天灌胃)、DSS+HCQ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200 μL HCQ(60 mg/kg)每天灌胃]。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造模7 d后处死小鼠,分析小鼠结肠长度,肠组织HE 染色评估肠道炎症水平,荧光显微镜及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NET水平。收集志愿者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进行细胞实验, 荧光显微镜及荧光酶标仪检测NET水平,DCFH-DA荧光探针孵育后荧光酶标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MEK、MEK、p-ERK、ERK蛋白水平。结果:HCQ减轻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并可抑制结肠炎模型鼠肠组织中NET形成。在细胞实验中,HCQ可抑制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ROS释放和NET形成,同时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MEK 激动剂 C16-PAF 可逆转 HCQ 对 MEK/ERK 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增加 ROS 的释放,并增加 NET 的形成。结论: HCQ 可减轻 DSS 小鼠肠道炎症,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 MEK/ERK 信号通路,减少 ROS 释放,从而减轻 NET 导致的肠道损伤。
    83  利用shRNA慢病毒高效敲降雄性小鼠睾丸基因
    龚洁,卜治文,徐晨,叶岚,谢婕
    2023(6):749-755. DOI: 10.7655/NYDXBNS20230601
    [摘要](1806) [HTML](1096) [PDF 19.25 M](1454)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制备小鼠睾丸基因敲降的平台。方法:设计和构建靶向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Sox30转录本的 shRNA表达载体(pSliencer-GFP-shSox30)及其对照质粒(pSliencer-GFP-shScramble),与慢病毒颗粒包装后通过网微注射转导至出生24 d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利用免疫荧光等检测慢病毒敲降鼠体内靶向基因的效率及敲降Sox30后对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慢病毒处理敲降后,相比对照组小鼠,shSox30病毒敲降组小鼠睾丸组织中Sox3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生精管腔中圆形精子发育阻滞在2~3步,Ⅶ~Ⅷ期生精管腔中无长型精子。结论:shRNA慢病毒有效降低小鼠睾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制备睾丸特定基因敲降动物模型中具有巨大优势。
    84  高脂饮食通过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促进心脏纤维化
    赫义君,盛云露,夏凡,丁国宪
    2023(5):663-668. DOI: 10.7655/NYDXBNS20230511
    [摘要](322) [HTML](218) [PDF 46.33 M](1382)
    摘要: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通过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对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小鼠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与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共培养,PKH26标记外泌体,示踪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进行荧光定量PCR,观察增殖、分化、纤维化、炎症等基因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actin,α-SMA)、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正常/高脂饮食小鼠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均可被心脏成纤维细胞摄取,且两者摄取效率无差异。相比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小鼠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可显著增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积聚、炎症等基因表达,合成α-SMA蛋白、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能力增强。结论:高脂饮食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组织外泌体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及胶原产生。
    85  蛋白酶激活受体2经RhoA信号抑制人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功能
    顾圣玮,顾浩,马晴晴,姚欣,曾晓宁
    2023(5):655-662. DOI: 10.7655/NYDXBNS20230510
    [摘要](204) [HTML](197) [PDF 11.83 M](1255)
    摘要:
    目的:探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对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 功能的影响。方法:EPC予以PAR2天然激动剂类胰蛋白酶、合成激动剂SLIGKV-NH2、合成抑制剂FSLLRY-NH2处理,EdU、 Transwell实验观察EPC增殖、迁移,实时定量PCR、ELISA分析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表达,免疫印迹法评估Ras同源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family member A,RhoA)水平;同时给予RhoA特异性抑制剂Y-27632,观察PAR2活化效应可否被取消。结果:PAR2激动剂可剂量依赖性抑制EPC增殖及迁移(P < 0.05),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等表达(P < 0.05),该效应可被PAR2抑制剂取消;活化PAR2可显著上调EPC RhoA表达 (P < 0.05),抑制PAR2活性可取消该效应;Y-27632可逆转PAR2激动剂导致的EPC 细胞增殖、迁移抑制(P < 0.05)。结论: PAR2经RhoA信号抑制EPC增殖、迁移功能,是极具潜力的内皮再生与血管生成调控靶点。
    86  OSBPL2介导RhoA/ROCK2信号通路调控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张城,杨倩,姚俊,曹新
    2023(5):648-654. DOI: 10.7655/NYDXBNS20230509
    [摘要](250) [HTML](439) [PDF 135.86 M](1211)
    摘要: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Osbpl2-KO小鼠毛细胞静纤毛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I-OC1细胞和耳蜗内 Rho/ROCK 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因子 Rho 激酶 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Lim 激酶 1(LIM domain kinase 1,LIMK1)、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1(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cofilin 1,ADF/CFL-1)的表达水平。结果: Osbpl2-KO HEI-OC1细胞微丝骨架中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明显减少,细胞外周微刺突和丝状伪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Osbpl2敲除导致小鼠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变短且排列紊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 在HEI-OC1细胞和小鼠耳蜗中OSBPL2-KO均导致RhoA/ROCK2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论:在听觉细胞中OSBPL2介导的RhoA/ ROCK2信号通路在维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87  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刘思远,陈琳,夏安亮,朱明明,孙美玲,孙倍成
    2023(5):595-603,647. DOI: 10.7655/NYDXBNS20230502
    [摘要](322) [HTML](633) [PDF 2.10 M](1288)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在过去十年中,HCC治疗领域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新型免疫疗法的蓬勃发展。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员,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NK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NK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相关抗原,从而更精准高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篇综述通过关注CAR-NK的靶点和相关免疫检查点,总结了 CAR-NK在HCC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及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讨论了提高CAR-NK疗效的潜在策略。
    88  细菌疗法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进展及应用
    花私齐,华子春
    2023(5):589-594. DOI: 10.7655/NYDXBNS20230501
    [摘要](638) [HTML](1072) [PDF 1.10 M](2030)
    摘要:
    由于肿瘤及其微环境的复杂性,传统的癌症疗法存在严重局限,如药物响应性差、不良反应大、药物难以到达肿瘤深部、肿瘤易复发等。近年来,细菌介导的癌症免疫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引起人们的关注。该类细菌优先在肿瘤的缺氧区定植,通过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激活抗肿瘤免疫等多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在此基础上,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抗肿瘤菌株,靶向肿瘤并在肿瘤核心区分泌治疗性蛋白或核酸药物,或与其他抗癌疗法联用,有望成为种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本文围绕已开展临床实验的抗肿瘤细菌,介绍不同抗肿瘤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为肿瘤的细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89  2022年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研究进展
    张亚茹,张一,郁金泰
    2023(4):563-568,576. DOI: 10.7655/NYDXBNS20230417
    [摘要](1374) [HTML](5288) [PDF 2.04 M](2057)
    摘要:
    2022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AD的遗传及发病机制不断深入和革新; 随着β淀粉样蛋白靶向药物的获批上市,AD的治疗策略逐渐从症状修饰治疗转变为靶向调修治疗;关于标志物和风险因素的诸多新成果,也标志着AD领域正在向精确诊断和早期预防迈进。
    90  洛伐他汀调节NMDA受体功能减缓NMDA兴奋性毒性损害
    李蓉,刘露,朱夕陈,马涛
    2023(4):468-474. DOI: 10.7655/NYDXBNS20230404
    [摘要](486) [HTML](280) [PDF 1.30 M](1316)
    摘要:
    目的:检测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LOV调节NMDA受体功能在神经保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培养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分未处理组、 LOV组、NMDA组、LOV+NMDA组、谷氨酸(glutamate,Glu)组及Glu+APV(一种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TUNEL分析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测定蛋白水平,生物素化法检测细胞表面受体。结果:①与NMDA组或Glu组少数幸存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阳性神经元相比,LOV+NMDA组和Glu+APV组MAP- 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和长度均明显增加(P < 0.001);②与NMDA组或Glu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相比,LOV+NMDA组或Glu+APV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 < 0.001);③与未处理组相比,NMDA组NMDA受体蛋白(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R2B)表达显著减少(P < 0.001),而LOV预处理后增加NR2B蛋白表达(P < 0.05);④生物素化法检测细胞表面受体显示,NMDA 处理导致细胞表面大部分NR2B 丢失(P < 0.001),LOV 预处理能显著减少NMDA 诱导的细胞表面 NR2B 丢失(P < 0.05)。进一步研究显示,NMDA 处理后,NR2B 在酪氨酸(tyrosine,Tyr)1472 位点的磷酸化下降 (P < 0.05),LOV预处理显著恢复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P < 0.05)。结论:LOV能减轻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影响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细胞内吞和/或胞内降解,进而调节NR2B表面分布有关。
    9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CXCR4的研究
    蒋宇,汤郁,陈頔,史伟,龚勋,费小明
    2023(4):459-467. DOI: 10.7655/NYDXBNS20230403
    [摘要](468) [HTML](321) [PDF 1.52 M](1246)
    摘要: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及关节滑液(synovial fluid,SF) 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水平以及与疾病活动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CXCR4+ Treg参与RA的发病机制。方法:①收集51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常规关节穿刺术抽取10例RA 患者和8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膝关节滑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关节液中CD4+ CD25+ CD127- Treg及CXCR4+ Treg细胞比例。收集RA患者临床资料,与外周血Treg及CXCR4+ Treg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②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RA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磁珠正选试剂盒分选CD4+ T细胞置于Transwell上室,下室加入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24 h后收集下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迁移到下室的CD4+ CD25+ CD127- Treg。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Treg及CXCR4+ Treg比例均降低;其中高疾病活动度组和中疾病活动度组比例均低于缓解组(P < 0.05);RA 患者外周血CXCR4+ Treg 细胞比例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呈负相关。②RA患者关节液Treg及CXCR4+ Treg比例较OA患者关节液增高。③RA患者关节液中Treg及CXCR4+ Treg细胞比例较外周血增高。④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CXCR4+ Treg迁移率增加。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reg、CXCR4+ Treg比例下降,并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炎症关节滑液中Treg及CXCR4+ Treg高于外周血及 OA患者。RA患者关节液增多的Treg细胞可能是由外周血通过CXCR4迁移而来。
    92  外源性IL⁃25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肠壁损伤的影响
    孙思宇,杨宇轩,陈璐,倪杨玥,常浩,陈琳,侯敏,徐志鹏,熊春蓉,杨坤,季旻珺
    2023(4):452-458,474. DOI: 10.7655/NYDXBNS20230402
    [摘要](518) [HTML](170) [PDF 2.97 M](1272)
    摘要:
    目的:探究外源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肠壁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IL-25组、感染组、感染+IL-25组。感染组、感染+IL-25组中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感染+IL-25组、正常+IL-25组小鼠于感染后或实验开始后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IL-25(0.5 μg/只,隔天注射1次,持续 3周)。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取肝脏和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观察小鼠肝脏、结肠病理学变化,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内杯状细胞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时荧光定量试验(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 检测小鼠结肠部位炎症相关因子IL-10、IL-4、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 γ, IFN-γ)和IL-1β等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6周后的肠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结直肠部位出现虫卵堆积, 但是在经过IL-25注射之后,肠道损伤减轻,虫卵堆积减少;感染+IL-25组小鼠肠道单个肉芽肿面积显著低于感染组小鼠,但是感染组小鼠肝脏肉芽肿面积与感染+IL-25组小鼠无明显区别;AB-PAS结果显示IL-25能够显著增加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杯状细胞数量;ELISA、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结肠1型、2型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注射 IL-25之后,呈现2型细胞因子表达量上升、1型细胞因子表达量下降的趋势。结论:IL-25可通过促进杯状细胞分化缓解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的肠壁损伤。
    93  HEK293T细胞中TRAF6多聚泛素化修饰KLF5的方式及其修饰位点的鉴定
    李玉,应帅,葛文,阮玉婷,吴宁霞,王伟民,张婧,邱文,王迎伟
    2023(4):445-451. DOI: 10.7655/NYDXBNS20230401
    [摘要](567) [HTML](530) [PDF 1.38 M](1483)
    摘要:
    目的:研究人胚肾 293T(HEK 293T,简称 293T)细胞中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与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的结合及TRAF6多聚泛素化修饰KLF5的方式和修饰的位点。方法:将构建的Flag-TRAF6、HA-KLF5、泛素过表达质粒、shTRAF6小干扰质粒和TRAF6 C70A位点突变质粒行不同组合转染293T细胞48 h。用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和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IB)实验检查TRAF6与 KLF5 的结合以及 KLF5 K63 或 K48 多聚泛素化水平。此外,构建 KLF5 全部赖氨酸突变的质粒,分别与 TRAF6 质粒共转染 293T 细胞。用前述 IP/IB 检测 KLF5 K63 连接的多聚泛素化修饰,并确定 KLF5 K63 泛素化修饰的位点。结果:293T 细胞中 TRAF6能与KLF5结合;TRAF6过表达和基因沉默或TRA6酶活性缺失能相应上调或下调KLF5 K63的多聚泛素化;KLF5 被 TRAF6 K63多聚泛素化修饰的位点是其第99位和第100位的赖氨酸。结论:TRAF6能与KLF5相互作用,并对KLF5-K99和 K100进行K63多聚泛素化修饰。
    9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段欣洁,王军,王子骁,陈欢欢
    2023(3):427-431. DOI: 10.7655/NYDXBNS20230320
    [摘要](342) [HTML](783) [PDF 3.30 M](1786)
    摘要: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其种类繁多,不仅干扰人体的生殖、神经、免疫等系统,更是对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从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的组织病理学入手,很少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角度切入。本文通过系统回顾,阐述了几种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诱导抗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和影响T细胞分化等,为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潜在环境暴露危险因素提供依据,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95  粪菌移植中供受体因素对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玲玉,李阳阳,刘煜
    2023(3):421-426,437.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19
    [摘要](252) [HTML](613) [PDF 2.28 M](1673)
    摘要:
    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或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相关。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通过将供体微生物群移植至受体肠道内,重建受体肠道微生态结构,进而治疗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相关慢性疾病的一种微生态疗法,其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尽管FMT可治愈90%的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然而FMT在其他复杂疾病中的疗效不尽相同,且在治疗相同疾病患者时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表明存在多种因素影响FMT治疗疾病的疗效。本文从供体和受体两方面对FMT中供体微生物群植入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予以综述。
    96  周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惠琳,蔡晨婕,陈宇奕,孙雯
    2023(3):413-420. DOI: 10.7655/NYDXBNS20230318
    [摘要](1131) [HTML](1140) [PDF 3.25 M](1570)
    摘要:
    周细胞是一种包绕微血管壁的间充质细胞。炎症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以及有害物质的清除,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也会对机体产生破坏作用,引起疾病。近年来周细胞在炎症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周细胞能迅速响应炎症刺激,参与中性粒细胞渗出过程,并通过直接接触、旁分泌以及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 对维持神经血管单元和生理屏障的稳定极为重要。此外,周细胞自身具有吞噬和抗原递呈的免疫功能,在炎症调节中具有抗炎和促炎的双重作用。因此,周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为靶向周细胞的治疗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回顾周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机制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并对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97  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刘丰铭,张群耀,方云达,王刚,沈丹丽,邵明月,魏潇,刘江,江志伟,邓正明
    2023(3):349-356.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8
    [摘要](196) [HTML](262) [PDF 1.23 M](1592)
    摘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 —2022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术前新辅助化疗(SOX方案)联合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151例,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60例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前临床分期(cTNM分期)、病理分期(y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肿瘤退缩分级、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估计量、腹部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首次通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血清前白蛋白、白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再入院、术后30 d内二次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估计量、腹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腹腔镜组,但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劣于腹腔镜组。结论:进展期胃癌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策略是安全可行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腹腔镜胃癌手术相似,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进展期胃癌新的候选治疗方式。
    98  负载γ⁃Fe2O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孙上雯,陈汉帮,胡姝颖,章非敏
    2023(3):326-333. DOI: 10.7655/NYDXBNS20230305
    [摘要](1024) [HTML](290) [PDF 51.00 M](1423)
    摘要:
    目的:研究负载γ-Fe2O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r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交联法制备负载γ-Fe2O3浓度分别为1%、5%、10%和20%的壳聚糖海绵,并制备空白对照组。将rBMSC培养于海绵上,通过扫描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第1、3、5、7天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ALP)染色及活性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第7、14天ALP活性和成骨指标 ALP、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使用茜素红定量法评估第21、28天细胞外基质矿化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rBMSC均能在材料上持续增殖,添加γ-Fe2O3对rBMSC增殖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及活性检测结果和PCR结果显示添加γ-Fe2O3能提高ALP活性并促进成骨指标表达;茜素红定量结果显示添加浓度为5%和10%时,矿化物形成量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负载γ- Fe2O3的壳聚糖海绵能够促进 rBMSC 的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浓度为 5%和 10%时对 rBMSC 成骨分化晚期矿化物形成有促进作用。
    99  H3G34突变的弥漫性半球胶质瘤研究进展
    田宇飞,季晶
    2023(2):283-290. DOI: 10.7655/NYDXBNS20230220
    [摘要](436) [HTML](695) [PDF 1.14 M](1558)
    摘要:
    H3 G34突变的弥漫性半球胶质瘤是2021年WHO新定义的高级别胶质瘤,其标志性特征是H3F3A基因突变,导致组蛋白H3.3第34位甘氨酸转变为精氨酸或缬氨酸。这一亚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较为少见,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早期容易误诊漏诊,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放化疗,但预后往往不佳。 文章综述了该亚型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100  脂肪组织中自噬影响肥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季学涛,张许,刘谨,李仲
    2023(2):275-282. DOI: 10.7655/NYDXBNS20230219
    [摘要](326) [HTML](1812) [PDF 1.13 M](1604)
    摘要:
    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生而引起的脂肪组织异常或过度堆积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近年来,自噬在调控脂肪细胞数量、脂肪生成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等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就脂肪组织中3种不同类型的自噬对脂肪生成、白色脂肪棕色化和脂肪代谢等过程的影响进行系统性总结回顾,旨在阐明自噬对脂肪组织功能及肥胖的影响,进而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通知关闭
    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