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洁,丁新生,陈其元,李弘钧,陈伟贤,顾萍,姚娟,邓晓萱.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2): |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 |
Analysis of ACE gene 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
|
DOI:10.7655 |
中文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脑血管病、基因多态性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龚洁 丁新生 陈其元 李弘钧 陈伟贤 顾萍 姚娟 邓晓萱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建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建湖,2247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
摘要点击次数: 1297 |
全文下载次数: 94 |
中文摘要: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技术,对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脑血栓形成组、腔梗组和脑出血组)和52例对照组人群分别检测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D:I等位基因比率脑卒中组为0.61:0.39,对照组两者之比为0.43:0.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D型基因两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43/98 vs 10/52,P<0.05).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有、无脑卒中家族史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是脑卒中特别是脑血栓及腔梗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与脑卒中患者ACE I/D多态性相关,而脑卒中家族史与之无关.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