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进先,于 文,吴 健,杨爱祥,陶唯益,赵 华,王耀东.昆山“8·2”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5,(6):884~887 |
昆山“8·2”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
|
|
DOI:10.7655/NYDXBNS20150626 |
中文关键词: 烧伤 病原菌 耐药性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1NJMU162) |
|
摘要点击次数: 537 |
全文下载次数: 635 |
中文摘要: |
目的:了解昆山“8·2”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 2014年8~10月,在昆山“8·2”事故中同期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21例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不同时期标本(包括创面分泌物?深静脉导管?血液?呼吸道标本等)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分析重症医学科以往患者病原菌构成。结果:共检出554株病原菌,其中烧伤早期细菌73株,烧伤后期481株,均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7.98%),依次为黏质沙雷菌(22.02%)?肺炎克雷伯菌(17.69%)?鲍曼不动杆菌(11.19%)?铜绿假单胞菌(10.11%)?真菌(7.76%)。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2.24%)?黏质沙雷菌(29.91%)?肺炎克雷伯菌(15.42%)。黏质沙雷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有着较好的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非常高。结论: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耐药率较高,有效监控病原菌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