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荧光技术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201310312018Z)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自体荧光技术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OPMD)筛查中的应用,为OPMD的早期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8例OPMD患者并进行传统口腔检查(conventional oral examination,COE),对怀疑有恶变倾向的部位用自体荧光装置(visually enhanced lesion scope,VELscope Vx)检查,并对相应部位进行活检,将荧光成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检病理示上皮无异常增生8例,上皮异常增生20例,其中轻度异常增生3例,中重度异常增生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7例。荧光成像结果显示无荧光缺失6例,荧光缺失22例。VELscope Vx装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3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和50.0%。且荧光成像结果不同的患者,上皮异常增生程度(高危、低危)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荧光技术敏感性高,并能反映OPMD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可作为传统口腔检查的辅助手段,对活检时机的选择和位置的确定起到指导作用。但其特异性低,不能代替活检的金标准。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杭 慧,李留炀,钱 棱,吴国英.自体荧光技术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1853-185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3-13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1-09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