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50

第
                                                                                                  第40卷第6期41卷第3期
                                                                                                   2021
               ·456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0年6月年3月

                                             表1 各种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in⁃vitro diagnostics based nanomaterials

               检测对象                          检测技术                 优点                    检测限           文献来源
               蛋白质     激素                 基于纳米材料的 具有低检测限                        2.6×10 -15  mol/L      [22]
                                          邻位连接技术
                       尿L⁃半胱氨酸、胰岛素、纳米金标记技术 结合纳米金颗粒的高生物                          (1.1~12)×10 -10  g/mL  [25]
                       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                        相容性和独特光学特性,
                                                        具有低检测限
               核酸      寄生虫 DNA、基因组中 纳米PCR技术             提高PCR的质量、产率、灵敏          PCR反应产率的增加            [37⁃38]
                       富含GC片段                           性和特异性;解决了以往PCR          不涉及数量级变化
                                                        方法在富含GC片段、DNA长
                                                        片段扩增方面的问题
                       白血病(BCR⁃ABL1)融 纳米孔测序技术 测序成本低、高通量、高读长                     通过测序深度、测序覆盖率           [45]
                       合基因、病毒基因组                                                和错误率等评价测序方法
                       核酸扩增产物             纳米层析技术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操作简便、3×10 CFU/mL                      [30]
                                                                                    3
                                                        耗时短,具有特异性
               其他      核酸、蛋白质、酶活性、 纳米生物传感器 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可实现实 1.5×10 CFU/mL                                [58]
                                                                                      2
                       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                       时和多重检测、使用便捷、
                                                        检测成本低、体积小
                       血清低浓度肿瘤标志 生物条形码技术 以“信号扩增”的思路为无法                          0.1fg/mL               [60]
                       物、病毒外核蛋白                         扩增的蛋白质分子检测提供
                                                        了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细菌外毒素基因、病毒                       无需扩增目标分子,更适用于 2.5 fmol/L                       [16]
                       DNA                              POCT检测


              感染快速诊断的需求,而纳米孔测序虽然仍在不断                            相应的技术人员,这也使得基于纳米材料的检验技
              改进完善中,却因其低成本、使用简单、高读长、设                           术距离临床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而在生产、使
              备和环境要求低等特性,在病原体鉴定、白血病等                            用、废弃过程中进入环境的纳米材料,可造成一定
              基因突变引起的急性病快速诊断中显示出独特优                             的生态效应和人群暴露。根据国内外纳米毒理学
              势 [45,47] 。在荧光检测中,以QD为主的纳米材料具有                    的研究,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引起人体氧化应激反应
              抗光漂白性强、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等特点,且                           和炎症反应、诱导或抑制细胞自噬、在生理环境中
              可通过调整粒径大小改变发射光波长避开易受到                             吸附一系列蛋白质形成“蛋白冠”等方式,对细胞和
              干扰的波段,从而使得整个检测体系更具抗干扰                             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65-66] 。因此,在应用纳米材料的
              性。得益于 QD 的这一特性,开发者和临床工作者                          同时,也应加快制定完善的纳米技术标准,避免走
              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尝试使用全血标本代替血清,                            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简化检测流程,使之更加适合POCT,且缩短了检验                               总之,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由于灵敏
              周期  [13,63] ,更好地符合临床需要。由此可预见,纳米                   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的巨大潜
              技术与临床检验诊断的结合终将给体外诊断技术                             力。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检测技术仍能应对日常工
              和医学检验行业带来一场变革。                                    作中的大部分需求,以及纳米检验技术本身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纳米材料的检验方法常常                          商品化程度不足、产业链不成熟、自身技术不完善、
              需要对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开发可重复程序,以保                            需要相应技术人员等原因,该类技术进入临床应用
              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4] ,这在临床实践中可           仍面临一定阻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学检验学
              行性较低。因此,大部分纳米检测技术进入临床应                            和纳米科学的发展,以及体外诊断公司和区域检验
              用仍需依赖体外诊断企业的投入和纳米技术产业                             中心的兴起,未来这类技术将不断进入临床应用,
              的发展;同时,尽管该类技术有众多优势,但在进入                           并扬长避短地满足不同临床需要,更好地服务临床
              临床应用之前,还需要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培养                            医学乃至全人类。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