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版
P. 135

第44卷第7期            郭沥泞,丁宇轩,王丽君. 室管膜下区放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进展和临床意义[J].
                  2024年7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7):1018-1024                      ·1019 ·


                侧脑室、胼胝体和纹状体之间的薄层条带状脑区,                            基因也容易发生突变。Daniel等           [27] 发现NSC中PI3K
                其中含有较多数量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分子激活可以促进肿瘤的生成;Yang等                [28] 发现逆转
                    [7]
                NSC) 。研究表明,SVZ中的神经干细胞与GBM中                        录因子 Capicu 的缺失可以通过 NSC 增殖分化异常
                的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在蛋白表                 促进胶质瘤生成。虽然对于该部位的放疗有望阻
                达、活性和分化多样性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 。                            止原发性和复发性GBM的发展,但更大体积的大脑
                                                           [8]
                这些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对 SVZ 和 GBM 发生发展                       照射并非没有风险,并且已经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
                                                                    [29]
                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对GBM患者中SVZ放疗的                          应 。
                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优化GBM的标准治                           2.1  SVZ与GBM发生的关系
                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SVZ位于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侧脑室内侧并包
                                                                              [30]
                                                                  含丰富的NSC        ,可能是GBM的发生地。小鼠模型
                1  NSC与肿瘤干细胞
                                                                  研究显示,SVZ 的 NSC 基因组不稳定或血小板衍生
                    具有分化为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能力                           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信号
                的NSC和能够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并存在于血液肿                           的过度表达可以促进其增殖和迁移,诱导胶质瘤的
                瘤及各种实体肿瘤中的肿瘤干细胞具有相似性和关                            形成  [31] 。在 p53/NF1 失活的小鼠模型中,SVZ 最早
                联性  [9-10] 。GBM 含有 GSC,其表现出自我更新、增                 发生可识别的肿瘤        [32] 。SVZ内NSC的抑癌基因缺失
                殖、多向分化潜力和迁移特性              [11-12] 。GSC 可能起源      对诱发神经胶质瘤至关重要              [33] 。在肿瘤进化系统
                于转化的 NSC    [13] 。在 GBM 中已经发现了一些 NSC              的发育重建中,研究者通过获取GBM侵袭的SVZ脑
                标志物,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组织来研究其致癌潜力,发现人类SVZ 是GSC 的重
                protein,GFAP)、CD44、CD133和Sox2等    [14-15] 。NSC 和  要来源,这是SVZ 在人类胶质瘤形成中发挥作用的
                                                    [16]                         [34]     [35]
                GSC 有相似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STAT3 和Notch                     第一个直接证据          。Lee等     通过对胶质瘤患者不
                途径 。它们还表现出类似的蛋白质调节途径 ,涉                           同部位的脑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在异柠檬酸
                                                        [18]
                   [17]
                及增殖、分化和 Wnt/β⁃catenin 调节       [19] 。NSC 可通过      脱 氢 酶 野 生 型(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wild type,
                基因突变转变为GSC,干细胞标志物CD133与肿瘤转                        IDH⁃WT)的 GBM 患者中,有 56.3%的患者在未受肿
                            [20]
                移和复发有关 。NSC相关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受                           瘤直接累及的 SVZ 区内测得与肿瘤原发灶同样高
                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GBM中     水平表达的致癌突变基因(如EGFR)以及端粒酶逆
                经常过度表达,并导致肿瘤发生和对治疗的抵抗 。                           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
                                                          [21]
                许多转录因子都与NSC和GSC有关,包括c⁃Myc,它                       子突变等。进一步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使小鼠 SVZ
                                          [22]
                在NSC的增殖和更新中起作用 。此外,GSC与NSC                        区 NSC 的磷酸酯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均在大脑中表现出迁移能力,可能与复发转移有                             tensin homolog,PTEN)、EGFR、p53 等基因突变后,
                关 [23] 。胶质瘤细胞可以吸引附近的NSC,并诱导它                      90%的小鼠形成了脑肿瘤,该研究证实了携带驱动
                                                       [24]
                们转化为恶性GSC,促进GBM肿瘤的异质性 。胶                          突变的 NCS 可以使得 SVZ 向外放射状迁移并可引
                质瘤细胞可以在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下获得干细胞表                            起远处脑肿瘤的发生。这提示携带驱动突变的NSC
                                       [25]
                型,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展 。该发现使得学者普遍                           可以转化为远离SVZ的肿瘤。最近,Wang等                 [36] 通过
                认为GBM肿瘤复发都源于GSC的高侵袭性。因此,                          体内外研究证实 GBM 分泌的胞外囊泡可以使体外
                重视GSC和肿瘤微环境作用对肿瘤疗效的影响,推断                          神经干细胞球发生恶性转化,可以在体内形成GBM

                介导GSC存活的调节通路,同时靶向GBM中的GSC                         肿瘤。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远离SVZ 的少突胶质前
                可能为治疗GBM提供新疗法。                                    体细胞可能会诱导胶质瘤生成,成熟胶质细胞去分
                                                                  化也可以获得干细胞样特征             [37] 。因此,GBM可能主
                2  SVZ在GBM发展中的治疗潜力与风险
                                                                  要来源于SVZ的NSC,SVZ来源的GBM可能是GBM
                    脑室下区是成人大脑中 NSC 数量最多的区                         的某种亚型。
                域 [26] 。成人 SVZ 中含有的干细胞比神经细胞更容                     2.2  SVZ的放疗抵抗
                易转化为 GSC。 此外,在 SVZ 的 NSC 中,细胞骨架                       目前研究认为,GSC 逃避辐射杀伤的机制主要
                蛋白、端粒酶、肿瘤抑制蛋白、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                           包括DNA损伤修复增强、活性氧清除、肿瘤微环境调
                等多种分子会促进GBM的发展,而编码这些分子的                           节、抗凋亡途径的激活以及肿瘤细胞处于细胞周期静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