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55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5期 总第106期                           南
               2021年10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461  ·
                                            Journal
             华医学堂”从未作为官方名称存在过,该名称来源                            济医院为切入点,对中国医学史的百年研究进行深
             于时人翻译混乱,后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刻反省和审视?能否抛开博济医院的地方性,总结
                 除了可移动文物外,博济医院尚遗留下建于不                          出中国医学史上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相对其他
             同时代的近现代建筑多栋,该建筑群现已被列为广                            研究对象,博济医院的院产至今还存在,并继续对
             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及广州市越秀区文物保护单                              广州乃至中国医学史产生重要影响,能否对博济医
             位。这些建筑和纪念地、纪念碑等史迹,也逐渐开                            院进行更大范围的田野调查,利用历史人类学等各
             始被建筑史的研究者所使用。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种史学新方法,对博济医院的既往问题进行新的诠
             研究生孙冰便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广东省医院建筑                            释?器物史料背后是否蕴藏着更深刻的符号意义,
             发展研究(1835 年至今)》 中,较为全面细致地梳                        是否能够从中得出博济医院医疗物质和日常生活
                                    [37]
             理了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发展历程,其中博济医院建                            的勾连关系以及探讨思想观念的流动过程?博济
             筑作为近现代医院建筑的代表,布局、风格、气候适                           医院是否可以加入殖民权力和医疗空间的讨论,在
             应性和鲜明的岭南建筑特征得到了比较好的归纳                             进一步拓深和扩展殖民医学上做更多的尝试?
             和阐释,为博济医院在建筑史和医学史的跨学科应                                 这已有的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成果以及可
             用进行了新的探索,但该文写作上比较粗糙,一些                            预见的未来,都让人产生更为乐观的期待,随着历
             材料应用不明所以,注释也有较多不规范之处。博                            史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涌
             济医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博济楼迄今仍是该院的                             现,以及历史学整体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博
             一张文化名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                            济医院的研究将会对构建中国医学史乃至中国历
             史意义,因此朱素颖在《博济医院博济楼建筑之缘                            史研究的特色产生更大的影响。
             起、背景及特点研究》 一文中,将博济楼放在广州
                                [38]
                                                               参考文献
             近代城市建筑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补充了建
             筑过程、人物相互关系等历史细节,对其建筑美态、                           [1] 丁福保. 丁氏医学丛书——历代名医列传[M]. 上海:
             功能作用、现存面貌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                                 上海文明书局,1909:84-86,95-98
             的描述归纳。除了伦敦盖伊医院外,笔者走访了上                            [2] 杨奕望. 近代学者丁福保的医家传记——列代名医列
             述所有博物馆和院史馆,实地考察了馆藏文物及进                                 传[J]. 现代传记研究,2017(2):84
             行田野资料的采集。                                         [3] 余学玲. 中国人始留学欧洲习医术者黄公绰卿行述
                                                                    [J]. 医学世界,1909(12):54-57
                               五、展     望
                                                               [4] 陈邦贤. 中国医学史[M]. 上海:医学书局,1920:102-
                 在清理史学遗产、阐明博济医院发展过程上,                               104
             前人与时贤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这些研究极其分                             [5] 王吉民,伍连德. 中国医史[M].[S.1.]:The Tientsin
             散,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旨趣作出不同问题意识的具                                 Press,1932:177-192
                                                               [6] 陈邦贤. 中国医学史[M]. 2 版. 上海:商务印书馆,
             体实证研究,缺乏统一的宏观讨论,从来没有一个
             凝固的主题将这些广泛的研究内容加以整合,各学                                 1937:162-167
                                                               [7] 张星烺. 欧化东渐史[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72
             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开发。需要
                                                               [8] 李涛. 医学史纲[M]. 上海:中华医学会编译部出版社,
             特别指出的是,尚有许多研究质量不高,甚至是人
                                                                    1940:283-287
             云亦云、滥竽充数之作,漠视学术规范,不断重复抄
                                                               [9] 王吉民. 伯驾利用医药侵华史实[J]. 医史研究,1951,
             袭前人成果,即便是材料也是千篇一律,换个题目
                                                                    3(3):1-6
             就将前人成果署名出版,遑论问题意识、研究理念
                                                               [10] 虎门镇人民政府. 王吉民中华医史研究[M]. 广州:广
             及方法上推陈出新,此等盗名窃誉之风切不可长。
                                                                    东人民出版社,2011:435-443
                 历经 180 余年,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象征,博济医
                                                               [11] 刘泽生,刘泽恩. 嘉惠霖和博济医院[J]. 中华医史杂
             院遗留下来的材料非常丰富,但是投入的研究力量
                                                                    志,2004,34(1):31-36
             还严重不足,尚有大量的空白等待填写。如何更贴                            [12] 顾长声.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切地使用现代化进程的视角,通过呈现博济医院的
                                                                    社,2004:256-264
            “新陈代谢”,来体现近代中国医学的百年巨变?如                            [13] 顾长声. 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
             何以博济医院为中心,完整地展示近代医学知识在                                 传[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73-77
             广州地方社会的积累全过程?如何以博济医院为                             [14] 张大庆,陈琦. 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M]. 广州:
             立足点,在不同的文化视野下考察西方医学的全球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28-45
             化?是否可能从商业、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博济                           [15] 王芳. 嘉约翰与晚清西方医学在广州的传播(1853—
             医院在广州地方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否可能以博                                  1901)[D]. 广州:中山大学,2006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