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0

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期 总第107期
             · 524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1年12月
                                            Journal
             研究对象(图2)。如Helme等         [26] 将人际健康传播的表           也有学者提出,如果人际传播客体存在肥胖问题,
             现形式分为对公益广告可行性的讨论、对信息重要性                           反而不容易进行关于减肥运动的相关讨论,主要
             的讨论、信息趣味性的讨论;罗斯曼(Rossmann)根据                      是担忧讨论会导致客体的负面情绪(敏感、抵触
                                                                   [29]
             交谈对象的不同,提出人际传播包含了三种方式:                            等)     。③社会因素,围绕社会因素与健康传播
             意见领袖、熟人圈、角色扮演。从整理的文献来看,                           的关系,学者们主要集中于文化因素对传播行为
             大部分学者对人际传播的表现形式未做出严格区                             的影响研究。文化差异导致相同情境下个体间
             分,而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作为一个传播行为的                            的差别回应       [30] 。其中,面子文化中的自我形象、
             合集进行研究       [19] 。Donné等 [25] 通过对群体的访谈得          人 际 关 系 是 传 播 行 为 能 否 顺 利 产 生 的 考 虑 因
             出,选择闲聊型沟通方式并将朋友作为沟通对象的                            素。Allen 等   [22] 通过对健康性行为的人际传播行
             人际健康传播行为更为普遍。                                     为研究的荟萃分析,得出当涉及敏感信息时,人
                                                               们认为维护自己和交谈对象的面子、防止人际关
                                             信息可行性讨论           系的损害比有效讨论信息更重要。此外,社会环
                        依据卫生运动                                 境中的性别认知也影响卫生运动情境下的人际
                        相关的健康信               信息重要性讨论
                        息特质                                    健康传播(比如倡导使用避孕套的健康宣传)。
                                             信息趣味性交流           研究提出相较于男孩,父母觉得性行为的危害对
               人际健康传播类型                                        女孩更大,因此有女孩的父母更容易开展健康性
                                                劝诫型
                                                               行为的话题讨论         [31] 。
                                                闲聊型
                         依据传播表达                                     2. 人际健康传播对卫生运动的后续影响
                            形式                  教育型                 国外学者基于不同类型的卫生运动,对人际健
                                                谈判型            康传播的后续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人际健康传
                                                               播促进卫生运动目标的实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
                                               意见领袖            响:①目标群体特征(年龄因素、传播参与者之间的
                                                               相似性等)。有学者发现人际健康传播对年轻女性
                         依据传播对象                角色扮演
                                                               进行乳腺癌筛查更有影响,而乳腺癌信息暴露更能
                                                熟人圈                                  [17]
                                                               促进中年女性进行筛查              。其次,创新扩散理论提
                                                               出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相似性(人口统计变量、信仰
                        图2 人际健康传播类型框架图
                                                               等)能提高人际传播行为的影响力                [32] 。②卫生运动
                 (二)卫生运动情境下人际传播的过程研究                           主题的差异性。吸烟、饮食行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1. 人际健康传播产生的触发因素                              息息相关,个体间随时可以就该类健康信息产生
                 行为的产生与改变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共同作                           讨论、交流。因此,当在该主题的卫生运动情境下
             用的结果,人际健康传播行为的产生也同样如此。                            时,更容易诱发人际健康传播,进而影响特定的健
             当前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际传播如何影响卫生                             康行为    [3,33] 。关于艾滋病预防为主题的卫生运动,
             运动的健康促进效果。也有少数学者将人际健康                             有研究发现卫生运动主题的敏感性能激发人们的
             传播作为一个行为,研究在卫生运动情境下触发该                            好奇心,由此诱发个体在关系亲密的网络中进行讨
             行为的因素。                                            论,进而获取丰富的健康知识,提高个体对风险行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将产生人际健康传播                           为的认知     [12] 。③卫生运动目标导向的差异性。卫
             的触发因素主要分为:①信息因素(信息暴露、信                            生运动目标导向可以分为行为、意愿、态度、信念、
             息表达方式、信息发布时间、信息主体),其中信息                           规范、知识和信息有效性感知等七个维度。其中,
             暴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前置变量                 [23,27] 。②传播参      人际健康传播更能够促进卫生运动所提倡的健康
             与者因素(传播主体的社交网络密度、传播主体的                            行为、提升健康意愿以及增加健康知识,比如讨论
             健康素养、主客体的关系远近程度、参与者对卫生                            戒烟宣传能够促进人们的戒烟意愿                 [34] ,谈论减肥相
             运动的认识程度等),其中人际传播的参与者(包                            关话题能够促进女性的减肥行为                [35] ,但对人们的健
                                                                                              [3]
             括传播主体和客体)对卫生运动的认知程度、与卫                            康信念、规范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
             生运动主题的关联性与传播行为相关程度更高。                                 (三)研究进展总结
             如在禁烟运动中,对吸烟风险认知较高的成年人会                                 本文根据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尝试构
             更积极地参与禁烟运动的交谈行为                  [27] 。还有学者       建了包括研究情境、理论、研究群体和研究内容的
             以减肥运动为例,提出关于肥胖和减肥的相关讨论                            知识框架,如图 3 所示。总体来说,已有的人际健
             更容易发生于存在饮食失调的女性群体中                     [28] 。但    康传播研究是融合了心理学、健康行为学和公共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