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版
P. 119

第44卷第4期               何奕婷,祁婉婉,冯振卿.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
                  2024年4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04):553-560                       ·557 ·


                blasts,CAF)亚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表达的细胞                      瘤 研 究方面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在
                因子白介素⁃6和趋化因子CXCL12能够在肿瘤中激                         scRNA⁃seq 中,一些编码具有重要调控或信号功能
                活 JAK/STAT 信号,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和耐药。上                       蛋白质的低表达基因即使被检测到,也容易丢失,
                述研究表明在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细胞行使着不                             并且容易受到技术噪声的影响              [41] ;由于技术和经费
                同的功能,不同细胞间的通讯和相互作用可能平衡                            的限制,来自大块组织的细胞只有小部分可以被测
                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从治疗上改变这种平衡                            序 [42] ,测序的细胞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组织中
                可能是重塑耐药环境的一个途径。有研究收集了                             感兴趣的细胞尚不清楚,故亟待解决进一步提高细
                来自 14 例 OC 患者的包括原发灶、转移灶、腹水、外                      胞捕获的通量。此外,在分离过程中,组织中单细胞
                周血以及盆腔淋巴结在内的5个部位共39个样本,                           的空间信息经常丢失          [43] 。因此,单细胞测序数据通

                进行scRNA⁃seq联合T细胞受体测序(T cell receptor              常不能显示细胞是如何构成组织的,以实现感兴趣
                sequencing,TCR⁃seq),发现 OC 患者腹水中的记忆                组织中的协调功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
                T 细胞是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终末态T细胞的重                           不断研发一些新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要补充池,揭示了肿瘤组织及腹水中巨噬细胞功能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
                表型和起源的异质性,为深入理解 OC 腹水对肿瘤                         (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进展的影响以及进一步探索靶向OC腹水的免疫治                            smFISH)、激光捕获显微解剖、激光扫描显微镜(包
                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括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和荧光原位测序等,从
                                           [39]
                    为给具有复发风险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更                           而保存或恢复测序单细胞的空间信息                  [44] 。近期,有
                多的信息,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Dou等                  [40] 利用    研究人员研发了活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                   [45] ,兼具全
                包括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甲基化阵列、                           基因表达分辨率和动态解析能力,在单细胞进行转
                总 RNA 测序、微小 RNA 测序、靶向蛋白质组学、全                      录组测序后依然能够保持细胞存活。空间解析转
                局蛋白质组学、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乙酰蛋白质组                            录组学(spatially resolved transcriptomics,SRT)是继
                学和糖蛋白质组学这10个组学平台对138 例 EC 肿                       scRNA⁃seq 后出现的新一代技术,通过 SRT 可以帮
                瘤和 20 例来自健康供体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                          助揭示亚细胞RNA分布模式、空间标志和空间调节
                了全面的蛋白质基因组学分析。关于 MYC 活性与                          的生物过程,这对于理解复杂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和
                二甲双胍治疗之间的关联分析表明,二甲双胍对于                            调控至关重要 。
                                                                              [46]
                治疗 MYC 活性升高的 EC 具有潜在作用;PTEN 和
                                                                  4 小结与展望
                PIK3R1 基因突变与 AKT 磷酸化水平升高及对 AKT
                抑制剂敏感性增加相关,PIK3R1 或许可以成为对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
                AKT 抑制剂产生应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另外,                           下,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在
                CTNNB1热点突变阻断了磷酸化诱导的β⁃catenin降                     单个细胞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提供
                解,并可能使 Wnt⁃FZD 拮抗剂对具有 CTNNB1 热点                   了新的方向。将 scDNA⁃seq、scRNA⁃seq、单细胞蛋
                突变的 EC 耐药。这些发现明确了一些分子标志                           白质组学测序以及联合TCR⁃seq等多种技术广泛应
                物,对于深入探究EC耐药的机制、指导EC患者分层                          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在识别肿瘤细胞特殊亚
                管理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群、发现肿瘤发生发展中关键性的节点基因、挖掘
                                                                  TME中的丰富信息、探究耐药性肿瘤细胞的特征等
                3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足和改进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现对于帮助临床确立
                    自从单细胞水平层面探究疾病以来,研究人员                          精准有效的诊断标志物、治疗靶点、疗效及预后评
                对肿瘤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                            价指标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单细胞测序技术仍
                理解,单细胞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                             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低表达基因的检出率
                域。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                            不高、缺乏细胞或组织的空间信息等。未来,活细胞
                中的应用层出不穷,其在阐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                            转录组学测序、SRT 等技术将会逐步发展并进一步
                检测肿瘤细胞亚型分类、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                            完善,这些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以及多组学之间的联
                谱系、指导靶向精准治疗及疾病预后等方面发挥                             合应用将为妇科恶性肿瘤个性化与精准化的诊断、
                了重要作用(表 1)。然而,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                           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