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23

第41卷第11期           孙燕群,张守刚,刘 璐,等. 南京市蚊虫空间分布预测及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J].
                 2021年11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11):1682-1688                      ·1685 ·


                24 989只,所有监测点平均蚊密度为1.21只/(灯·h)。                        N
                                                                     W   E
                其中密度最低的是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监测点,蚊密
                                                                       S
                度为0.02只/(灯·h),密度最高的是六合区龙池街道
                                                                                         六合区
                监测点,蚊密度为8.10只/(灯·h)。
                    蚊 虫 分 布 预 测 :基 于 ArcGIS 的 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技术进行插值
               (图 2)。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南京市蚊虫空间
                分布整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预测的蚊虫密度高风险                                            江北新区
                                                                                            栖霞区
                区域[密度值大于2只/(灯·h)]位于六合区,浦口区、                                           鼓楼区
                                                                             浦口区         玄武区
                江北新区、栖霞区处于中风险区域[1~2只/(灯·h)],                                       建业区  秦淮区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江宁区、
                                                                                   雨花台区
                溧水区为低风险区域[小于1只/(灯·h)]。2018年高
                淳区开展蚊虫监测时监测点不固定,每月在不同的                                                   江宁区
                街道(镇)开展监测,全年所有监测点平均密度为
                0.14只/(灯·h),与之相邻的溧水区全年蚊虫监测点
                平均密度为0.30只/(灯·h),预测结果也提示高淳区
                                                                      蚊密度(只/灯·h)
                处于低风险地区,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0~1                 溧水区
                    交叉验证:根据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预测误                                      1~2
                                                                              2~3
                差,计算 MAE=0.005 263 883,RMSE=0.741 404 1,
                                                                              3~4
                R =0.924 3,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4~5
                 2
                                                                                                高淳区
                2.2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5
                    土地利用情况:利用ArcGIS在蚊虫监测点设置
                2 km的缓冲区,提取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数据。96个
                                                                             0         25         50 km
                监测点的土地利用按第一构成比排名,城镇用地最                                    图2   2018年南京市蚊虫空间分布预测
                多(62 个),其次为水田(22 个)、旱地(9 个)、有林地
               (2个)、水库坑塘(1个)。                                     土地利用方式探测结果均不同(表3)。
                    因子探测器:因子探测器q统计结果见表2,按q
                                                                  3  讨 论
                统计大小排序为:水田、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水
                库坑塘、旱地、河渠、有林地、疏林地、湖泊、其他林                              在以往的蚊虫监测研究中,一般采取在区域内
                地、滩地、其他建设用地、裸岩石质地,其中水田、农                          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监测,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
                村居民点、城镇用地、水库坑塘q值大于0.9,并且这                         居民区、牲畜棚等特殊生境,利用这些监测点数据
                4类因子P值均小于0.05。                                    的算数平均数来代表整个区域的蚊虫密度,这种研
                    交互探测器:大部分土地利用方式交互作用为                          究方法可操作性强,方便快捷,可以快速评估区域
                非线性增强,但旱地与滩地、河渠与疏林地交互作                            内蚊虫侵害及蚊媒病传播的风险,但是对于区域内
                用为双因子增强,水田与旱地交互作用为非线性减                            部蚊虫风险的不平衡性和影响蚊虫分布的环境因
                弱(表3)。                                            素无法量化分析,制约了蚊虫监测研究向深度和广
                    生态探测器:水田、旱地、水库坑塘分别与其他                         度扩展的能力。因此本研究首次在南京地区开展

                                            表2  南京市蚊虫密度土地利用驱动因子探测器结果
                  土地利用方式          水田       农村居民点       城镇用地      水库坑塘           旱地           河渠        有林地
                      q值         0.962 914  0.924 980  0.924 502  0.909 716   0.778 938    0.681 322  0.194 605
                      P值        <0.001     <0.001      0.006     <0.001       0.117        0.282      1.000
                  土地利用方式         疏林地          湖泊       其他林地        滩地       其他建设用地          灌木丛      裸岩石质地
                      q值         0.141 491  0.031 826  0.023 387  0.022 282   0.017 614    0.002 528  0.000 445
                      P值         1.000      0.995      0.976      0.980       0.995        0.994      0.989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