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16
第43卷第7期
·1002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3年7月
床治疗抑郁为例,通过仿真计算tDCS治疗在颅内靶 电流,以改善治疗效果。
区所激励电场剂量,指出32种电极位置误差对颅内 从表 2 可见 tDCS 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小面积电
tDCS治疗靶区电场剂量产生的影响,仿真显示矩形 极能够在P和Q点形成更大的电场。对于圆盘和圆
和圆形电极各自 32 种位置分别造成电场变化范围 环电极出现位置偏差后,全部位置偏差都能够在
是-10.3%~72.4%、-12.9%~11.3%。既有电场剂量 DLPFC 产生大于 0.3 V/m 的电场剂量,即 DLPFC 的
减少也有增加,此结果正是由于大脑皮质的非均匀 神经元依旧会得到有效的电场调制。
性造成的。 本文还观察了使用同一种电极,仅改变电流时
以 pad 电极方式治疗,颅内 DLPFC 靶区会出现 电场强度变化的规律。表 3 中可以看到施加 4 mA
3 种位置电场强度小于 0.3 V/m 的有效电场剂量情 电流时 32 种误差位置在颅内靶区所产生变化率
况。此时有可能出现 tDCS 临床疗效不理想。但 和施加 2 mA 电流时基本一致,电场强度的改变率
是当 tDCS 施加 4.0 mA 电流时,颅内靶区产生大于 与施加电流大小基本无关,曲线的波动非常接近
0.3 V/m的有效电场剂量,此暗示临床可以适当增加 (图 7、8)。
0.9 pad Q(200,220,245)
0.8 pad P(200,220,252)
disk Q(200,220,245)
0.7
disk P(200,220,252)
( V/m ) 0.6
0.5
电场强度 0.4
0.3
0.2
0.1
0
F4中心 E14 E24 E34 E44 SE14 SE24 SE34 SE44 S14 S24 S34 S44 SW14 SW24 SW34 SW44 W14 W24 W34 W44 NW14 NW24 NW34 NW44 N14 N24 N34 N44 NE14 NE24 NE34 NE44
图7 pad、disk电极进行2 mA直流刺激时,电极偏移下P和Q点的电场强度
Figure7 ElectricfieldintensityofpointsPandQunderelectrodeoffsetwhenpadanddiskelectrodesarestimulatedby 2mADC
1.8 Q(I=2 mA)
1.6 P(I=2 mA)
Q(I=4 mA)
1.4 P(I=4 mA)
( V/m ) 1.2
1.0
电场强度 0.8
0.6
0.4
0.2
0
F4中心 E14 E24 E34 E44 SE14 SE24 SE34 SE44 S14 S24 S34 S44 SW14 SW24 SW34 SW44 W14 W24 W34 W44 NW14 NW24 NW34 NW44 N14 N24 N34 N44 NE14 NE24 NE34 NE44
图8 disk电极进行2 mA和4 mA直流刺激时P和Q点的电场强度变化
Figure 8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changes at points P and Q of disk electrodes stimulated by 2 mA and 4 mA DC
考虑到DLPFC不是唯一的与抑郁相关的区域, 外侧系带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几种神经性疾病,特
后续研究有必要检查更多特殊点的电场剂量。抑 别是重度抑郁症。后续研究还会考察多电极位置
郁症的病理生理关联大脑多区域,如 Hu 等 [15] 指出 发生偏移下的电场变化,例如 F3、F4 位置临床治疗